陈晨+++八一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

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

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2011年1O月第5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Oct..2011No.5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李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八,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点,本文拟通过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八一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八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关键词: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内涵;比较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558(2011)05—0049—04 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这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在八一起义中孕育而生,磅礴而出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最早培育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理应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一,对八一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把握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部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竞相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悍然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和广大革命群众进行大肆屠杀,当时中国社会被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然而,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因此被吓到和退缩,在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清楚认识到要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随即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在国民党统治力量较为薄弱的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一精神由此孕育而生,凝聚和铸就.之后,在八一精神的指引下,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共产党人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随之应运而生.笔者认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这些革命精神在社会上得到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却有所差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在不同场合都或多或少有过一些阐述和解释,但对八一精神却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概括或论述.相对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而言, 八一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虽然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在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所处的地位无可争议.但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相比,八一精神在党和国家中的历史地位还未得到进一步确立.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其间原委,但八一精神辐射中国革命的整个历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研究相比,目前学术界对八一精神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这与八一精神内涵缺乏一个正式,权威的论述有着一定关联.从仅有研究成果来看,专家,学者们对八一精神内涵理解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基本达成了共识,其观收稿日期:2010—11-03作者简介:李~(1974一),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研究.50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l1年点也比较接近,如李国强研究员认为.”八一精神是党和起义将士革命品格和战斗意志的理性升华,是中国革命精神和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it!H学者余伯流提出,八一精神的内涵就是敢为人先,听党指挥,百折不挠,为民奋斗.其中敢为人先是核心,听党指挥是灵魂.[2]P7李睿教授则把八一精神内涵概括为”敢于斗争,勇于探索,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坚定信仰”[3]e34笔者以为,就八一精神内涵理解而言,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概括,但无论用什么样的文字表述,都离不开对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幸福崇高品质的充分认定和高度认可.基于此,笔者将八一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信念坚定,不畏艰险,敢闯新路,勇于创新”16个字.所谓”信念坚定”,是指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并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坚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信念.所谓”不畏艰险”,是指共产党人在南昌组织领导武装起义,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能够排除万难,毅然在国民党军队中发动起义.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所谓”敢闯新路”,是指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没有照搬俄国革命模式,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方针,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所谓”勇于创新”,是指南昌起义取得成功后,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共产党人带领起义部队走上了井冈山,开辟了国内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总之,八一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深入研究和探讨.二?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共同之处笔者认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它们具有一些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每个党员在入党誓词中都要明确表示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形势有多么严峻,斗争有多么残酷,共产党人都从来动摇或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自始至终地坚定革命斗志,矢志不渝地坚守革命信念,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仍然继续坚持和发扬着这些革命精神,带领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努力.二是具有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饶的革命意志.所谓”敢为人先”,是指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敢于开创历史,创造历史,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到,而是针锋相对,勇敢的在南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八一起义,创造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江西瑞金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广大劳动人民第一次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完成了史无前例的25000里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所谓”百折不饶”,是指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中,无论遭受到多少挫折和失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和革命必定成功的决心都没有动摇和改变过.如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果断发动了武装起义.开始创建自己的军队;面对国民党的分兵堵截,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带领苏区军民打土豪,分田地,扞卫和巩固红色政权:面对八年抗战,号召根据地军民自产自给,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这些行动都有力证明了顽强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屈服于国民党反动派,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勇往向前,直至夺取革命最后胜利.三是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回2011年李星: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5l顾党的光辉历程.从在上海成立到发动南昌八一起义.从开展井冈山革命斗争到进行万里长征,从召开遵义会议到西柏坡会议,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其间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也正是因为共产党人能够坚持和发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中国革命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广大劳动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毛泽东曾深刻阐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酏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与艰苦奋斗精神一样贯穿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正是依托人民群众这个坚强后盾,才能战胜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三,)k--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不同点虽然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同属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但在相互比较中仍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八一精神是在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八一起义的过程中孕育而生的;井冈山精神是在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由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农军组成的工农革命军, 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产生和形成的: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1929年1月开始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创建苏区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是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其中.八一精神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最早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井冈山精神, 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对八一精神的提炼,弘扬,丰富和发展.如果把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比作一条横贯中国革命的锁链,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依次按序排列,八一精神则是这条锁链的开端.二是表述的内容不同.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同属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但在内容表述上却各不相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内涵都有过相关论述,但对八一精神至今没有任何论述.八一精神虽然缺乏一个正式,权威的内涵表述,但”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军民团结,百折不挠”“是其精髓所在.江泽民2001年在视察井冈山时提出井冈山精神是”实事求是.敢创新路;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李长春2004年3月在江西赣州考察时明确地提出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术界把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五个方面: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民主建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开拓进取,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精神. 江泽民1996年1O月12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江泽民在2002年3月底视察延安工作时的讲话中概括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52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三是表现的突出特点不同.笔者认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它们各自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仍有所不同,因为它们孕育产生于不同的革命时期. 其中,八一精神表现出最主要的特点是共产党人敢为人先,创建人民军队.井冈山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特点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苏区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反对本本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真心真意地为劳苦大众谋利益,苏区至今流传着一首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长征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特点是始终坚定革命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延安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特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0lI拄总之,无论是八一精神,还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的提炼和概括.不但在中国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李国强.”八一”精神永存一纪念南昌起义70周年【J]. 江西社会科学,1997,(121.【21余伯流.论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军魂的铸造一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2007,(08).【3】李睿,魏佐国.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08).[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f08).TheComparisonAmongtheBayiSpirit,theJinggangshanspirit,thespiritofSovietDistrict,theLongMarchSpiritandtheYananSpiritLiXing(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13,P.R.Ch ina)Abstract:theBayispiritandtheJinggangshanspirit,thespiritofsovietdist rict,theLongMarchspirit,andtheYan’anspiritcomedowninonecontinuouslineandfromthesamerootandorigin.Theyareallrev olutionaryspirit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asaleaderintherevolutionarystruggle.Thereareeitherdifferentpointsors amepointsamongthem.ThispaperappealstotheallcirclesinthesocietytopaymoreattentiontotheBayispiritandtograspthehis toricalroleandrealvalueoftheBayispiritinChineserevolutionandconstruction.Keywords:theBayispirit;theJinggangshanspirit;thespiritofsovietdistri ct;theLongMarchspirit;theYan’anspiri~connotation;compare。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摘要: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恐怖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比较两次起义的某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两次起义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分析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了反抗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屠杀与迫害,为了建立自已的革命武装,用革命的力量反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而举行的两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

这两次起义在我党我军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革命道路先农村后城市的探索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为中共早期的两大起义,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区别,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一、军事力量南昌起义部队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

据记载,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导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这些部队装备整齐,训练有素,并经历了北伐战争的洗礼,有着强大的战斗力。

相反,秋收起义部队的组成则复杂得多,它包括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湖南工农义勇军及安源武装力量。

二、起义使用的旗帜南昌起义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占领南昌后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且起义部队身着国民革命军的服装,部队的称谓及番号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名称及序列。

秋收起义第一次使用“工农革命”的旗帜,穿的是工人、农民自己的便服,戴着红袖标。

即便是南昌起义余部会师井冈山以后也统一称为“工农革命军”,红色成为军旗的特有颜色。

两次起义的旗帜不同表明:南昌起义所高举的旗帜深深打下了共产国际对中共指示的烙印。

1927年5月共产国际在《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中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力“把国民党发挥成为一个真正的广泛的、真正贯彻选举制度、真正群众性的和真正民主革命的组织。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南昌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一次武装反抗事件,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希望能帮到你。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它发生在1927年的八月一日,那个时候正好是民国时期。

它是共产党所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的斗争。

秋收起义,它同样发生在1927,只是它发生的时间要比南昌起义晚一个多月,它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武装反抗斗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一前一后发生。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领导者都是共产党的党员,这两场起义是同时代发生的,而且发生的时间非常的接近,因此有着非常多的类似之处。

首先,这两场起义都是失败的。

这两场起义失败的原因是有类似之处,在某个层面上说,甚至是如出一辙。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的原因都有领导有失败之处、斗争经验不足、谋划有缺失、对当时的社会认识不足。

领导的失败之处在秋收起义体现得非常的明显,军队叛变,斗争受到挫折,战略领导有问题,实战有缺陷。

斗争经验不足在南昌起义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国民党的军队开始进攻南昌之后,起义的军队只能无奈离走,而且起义的消息保密程度太差了。

谋划有缺失、对当时社会的认识不足这两场起义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虽然这两场起义失败了,但是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它们的失败,使得共产党转变了发展方式,变得更加成熟,并且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虽然表面上是失败了,但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它们其实是成功的。

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众所周知,南昌起义是发生在中国近代一场非常著名的起义,他是共产党人发起的最早的一次起义,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一次历史性转折点,那么如此重要的南昌起义领导人是谁呢?南昌起义非常的成功,而且造成的伤亡其实是很少的,南昌起义那么成功跟它有个好的领导人是分不开的。

南昌起义领导人是南昌起义的重要一环,因为那个时候起义军队差不多是共产党的大部分力量的集合,因此那个时候的领导人几乎都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其中包括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

近十年来八一精神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八一精神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八一精神研究综述作者:温树峰来源:《党史文苑》2017年第20期[摘要]近十年来学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对八一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相当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八一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八一精神的价值和启示、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探讨。

梳理近十年来关于八一精神的研究现状及学术进展,探索其研究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近十年八一精神研究综述“八一精神”这一词汇首次出现于1977年《八一精神万岁——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十周年文集》[1]。

在1997年纪念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研讨会上,有部分学者认为“八一精神”应该成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遗憾的是,这之后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发表的关于“八一精神”的文章也相对较少。

2007年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时,“八一精神”再次被学界提起,这一年,以“八一精神”为主题发表在期刊和报纸上的文章20多篇。

随着2010年3月“八一精神研究中心”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成立,对八一精神的研究进入了快车道,不仅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而且研究内容也由内涵特征拓展到更广视角。

如果我们需要对关于“八一精神”的研究进程做一个分期,可以把1997—2017这20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7—2006年处于沉寂期和2007—2017年处于发展期。

在中国知网中以“八一精神研究”为主题和篇名进行检索,从2007年到2017年5月发表于报刊的论文和硕博研究生论文共有115篇。

梳理关于“八一精神”的研究进展,主要是梳理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的主要成果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造就了“军魂”——八一精神。

“八一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首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舒卷揭页”。

学界围绕“八一精神”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包括著作、报刊论文和影视资料。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 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 独立团的新兵组建的)。
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通城和 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 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 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装为第 四团。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 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 起义爆发
杀。观音山(越秀山)上,珠江河畔,尸
骸遍地,血流成河。起义不幸失败。起义 中有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 害,其中有苏联、朝鲜等国际战友。
《晨报》关于广州起义的报道
广州起义震惊了
国内外。在英、法、 美、日等国支持下, 张发奎、李福林等调 集9个团的兵力,从东、 南、北三面围攻广州, 起义军未能立即主动 向农村转移,遭到严 重损失,张太雷中流 弹牺牲。经3天浴血奋 战,起义军余部撤出 广州。广州起义宣告 失败.
起义失败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走城市革命道路
在当时的情况下走城市革命道路是行不通 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 影响 新局面 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秋收起义的伟大意义
1.南昌起义虽说是打了第一枪,却是打的国 民党的旗帜;秋收起义虽说是没有打第一枪, 确是第一个打出了“镰刀斧头”旗,是名副 其实的第一次中国工农武装的起义。而其武 装斗争与南昌起义也是一脉相承,都是中国 共产党在经历艰难斗争取得的经验的结晶
秋收起义纪念碑
前两次起义的比较
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比较,最明显的特点 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 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 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 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 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 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 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 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 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大起义的顺序和历史意义

三大起义的顺序和历史意义

在当时的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由之前的高涨逐渐转入了低潮。

中国共产党并没
有因此妥协,在各地组织了数量众多的武装起义斗争,而先后组织的三次起义也被人们誉为三大起义。

三大起义的顺序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
人在南昌发动,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因此,8月
1日被定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建军纪念日。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和卢德明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
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3时许,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在广州发动的又一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历史意义
第一,是中国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流血牺牲,千辛万苦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
确的革命道路。

第二,是中国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践探索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的独创性贡献。

1。

秋收起义(精品)

秋收起义(精品)

起义的经过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 秋收起义。 8月12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 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 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 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 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 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 • • •
毛 泽 东
• ------
壹 贰 叁 肆 伍
基本概况 背景和经过
领军人物
历史意义 相关研究
基本概况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 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 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 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 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 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1977年江西省在 修水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2.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
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 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 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
3. 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4. 1993年导演周康渝以秋收起义为题材拍摄了同名电影。
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 分: 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 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 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 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 组建的)。 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 的农军、鄂南通城和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 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 装为第四团。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任 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 界秋收起义爆发

略论秋收起义精神对八一精神的承继和井冈山精神的启迪——纪念秋收起义84周年而感

略论秋收起义精神对八一精神的承继和井冈山精神的启迪——纪念秋收起义84周年而感

“ k 精 神 与 红 色 文 化 研 究 专 栏 ” 专 栏 将 诚 挚 邀 请 国 内著 名 专 家 学 者 为 主 持 人 。 向 国 内 外 有 志 于 ) - 精神 和 红 色 文 化研 究 的 )- 。 面 k 专 家 学 者 征 文 赐 稿 , 共 襄 八 一 精 神 研 究 与 运 用 盛 事 。 造 和 打 响 ) - 品牌 。 社 会 主 义 物 质 文 明 、 治 文 明 、 神 文 明 和 生 态 以 塑 k 为 政 精
中 图分 类 号 : 2 3 1 K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3 5 (0 10 _ 0 l 0 1 0 — 5 8 2 1 )4 0 4 一 5
举 世 闻名 的秋 收起 义 及 “ 韧 不 拔 、 无 反 顾 . 坚 义
体 意识 、 患意 识 、 忧 民本 意识 和 心理 意识 提 高 到空 前 的水 平 , 体现 在 意志 层 面是救 国救 民 、 国为 民 的共 为 产 主义 主义 精神 ; 在理 性 层 面是 不 尚空谈 。 开拓 创新 的彻 底 唯物 主义精 神 ; 价值 层 面是 无私 奉 献 、 于 在 勇
勇 于实践 、 于斗 争 , 敢 不怕 牺牲 、 赴后 继 ” 收起 义 前 秋 精神 ,在 探索 和开 辟 中 国革 命 正确 道路 和新 局 面 的 关键 时刻 ,承 上启 下 于南 昌起 义和井 冈山革 命根 据
经 典精 神 的形 成 中具 有 重 要 的桥 梁 和 纽 带 作 用 , 大地 推 动 了 中华 民 族 精 神 发 展 , 新 民 主革 命 和社 会 主 义 革 命 极 是 与 建 设 的强 大 思 想 武 器 。 关 键 词 : 收起 义 ; 一 精 神 ; 冈 山精 神 ; 秋 八 井 中华 民 族 精 神 ; 展 与 承 继 发

《中 国共 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导学案

《中 国共 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导学案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背景和原因。

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新道路过程中的重要实践和理论创新。

3、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经过和意义。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3)土地革命的内容和意义。

2、难点(1)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关系。

(2)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正确性和创新性。

三、知识梳理(一)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1、 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2、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二)南昌起义1、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三)秋收起义1、时间:1927 年 9 月。

2、领导人:毛泽东。

3、经过: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受挫后,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四)广州起义1、时间:1927 年 12 月 11 日。

2、领导人: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

3、意义: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和实行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五)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建立: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从八一起义到秋收暴起

从八一起义到秋收暴起

从八一起义到秋收暴起,从西安事变到抗寇成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历经风雨的洗礼,历史的验证中国共产党以坦荡的胸怀,无私的奉献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希望,引领华夏儿女走上崭新的征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走向辉煌,在党的襁褓下,一个富强的国家定会伫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后,国家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居民的消费档次升级,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也有了提升,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以前出门只能靠两条腿,家庭条件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果去稍远的地方,只能挤“臃肿不堪”的公交车,坐小汽车出门简直是个神话,而现在交通工具多种多样,轻轨,磁悬浮列车,各种工具任我们挑选。

原来人们统一单调的灰黑、蓝绿穿着,到如今色彩斑斓,从过去的中山装、军装,到现在的不拘一格,各式各样,城市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时装发布会。

那个凭票供应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布票”、“粮票”、“油票”等各种票券成了尘封的回忆,而连琐超市代替了大大小小的店铺。

过去的“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到现在宽敞明亮的大厅堂,人们的居住条件还在向“更高大、更宽敞、更明亮”的方向发展。

居住质量也不断提高。

还记得我们十年前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吗?破旧的马路,零落的楼房,但是现在,多条主干道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到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21世纪的历史,写下中国的光荣,在党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奇迹。

现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层见迭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喜迎未来也喜迎“十八大”的召开,愿我们在党的引导下再创出更加辉煌的功绩。

从“蜗居”走向“广厦”本报讯 2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说住房,已然告别低矮平屋或狭窄的阁楼,变成了宽敞舒适的高楼大厦。

“想都想不到,我一个普通教师,居然换了5次房,有生之年还能住上农家别墅。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摘要: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恐怖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比较两次起‎义的某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两次起‎义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分析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了反‎抗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屠杀‎与迫害,为了建立自‎已的革命武‎装,用革命的力‎量反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而举‎行的两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

这两次起义‎在我党我军‎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革命‎道路先农村‎后城市的探‎索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为中共早‎期的两大起‎义,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区‎别,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一、军事力量南昌起义部‎队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

据记载,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导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这些部队装‎备整齐,训练有素,并经历了北‎伐战争的洗‎礼,有着强大的‎战斗力。

相反,秋收起义部‎队的组成则‎复杂得多,它包括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湖南工农义‎勇军及安源‎武装力量。

二、起义使用的‎旗帜南昌起义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占领南昌后‎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且起义部‎队身着国民‎革命军的服‎装,部队的称谓‎及番号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名称及‎序列。

秋收起义第‎一次使用“工农革命”的旗帜,穿的是工人‎、农民自己的‎便服,戴着红袖标‎。

即便是南昌‎起义余部会‎师井冈山以‎后也统一称‎为“工农革命军‎”,红色成为军‎旗的特有颜‎色。

再探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异同及其原因

再探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异同及其原因

再探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异同及其原因
陈洪模
【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50)004
【摘要】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为了挽救革命而在短时期内先后举行的武装起义.这两次起义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特点:共产国际参与指导了这两次起义,但指导思想和具体方式却有不同;南昌起义由中共中央成立的前委领导,秋收起义由中共湖南省委下属的前委和行委共同领导;两次起义都以成立"革命委员会"作为政治上的旗帜,秋收起义明确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南昌起义以北伐时期正规军为主,秋收起义部队人员成分相对复杂;两次起义的过程虽有差异,但经历严重挫折之后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基本路径和结局大致相同.
【总页数】9页(P24-32)
【作者】陈洪模
【作者单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南昌 3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1
【相关文献】
1.再论秋收起义精神对八一精神的承继和井冈山精神的启迪r——基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伟大实践 [J], 叶桉;杨海贵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得失异同之比较 [J], 罗金声
3.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异同及历史经验 [J], 桂玉麟
4.美术作品中的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J], 祝如
5.中共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历史评价之探析 [J], 刘小花;刘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八一起义

八一起义

八一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8月1日凌晨2时,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的起义部队按照预定的部署,向敌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南昌卫戍司令部等处的守敌发起猛烈进攻。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灭南昌守敌30000多人,起义部队占领南昌城。

起义胜利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公布了《八一起义宣言》、《八一起义宣传大纲》。

8月2日,南昌各界群众数万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在南昌起义前前后后的短短几天中,南昌人民和起义部队结成了亲密的鱼水关系。

南昌起义,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

它是春雷,报道革命的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它是旗帜,在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给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指明了武装斗争的方向。

秋收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927年9月1日至4日,毛泽东在江西萍乡安源的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

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研究确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计划。

会议决定将党所掌握的在湘赣边界地区活动的革命武装5000余人,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9月9日,下辖第一团首先在修水县城起义,向平江进攻。

9月10日,下辖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兵分两路进攻萍乡城。

安源工人1300多人参加。

9月11日,下辖第三团在毛泽东的率领下在铜鼓县城起义。

工农革命军切断铁路,捣毁敌团防局,声势浩大。

但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受挫。

9月19日,毛泽东同志子在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决定改变原来支取浏阳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岁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领导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创建工农革命军,开展土地革命,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猛烈冲击。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比较分析研究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比较分析研究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比较分析研究
萧宇;程薇丹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一九二七年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面对屠杀,中国共产党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奋勇反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广州起义的发动对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三场起义的思想政策及方针、军事力量、道路探索方向、失败原因以及历史影响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即必须要建立属于无产阶级的武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盲目照搬他国的经验.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萧宇;程薇丹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重庆 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重庆 4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3.2
【相关文献】
1.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政治工作比较 [J], 阚延华;冯天骕;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得失异同之比较 [J], 罗金声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比较分析研究 [J], 萧宇;程薇丹;
4.试论1920至1950年代中共党史叙事的转型——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广州起义的叙事为主线 [J], 周家彬
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为何打出不同的旗帜? [J], 胡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辩证看秋收起义

如何辩证看秋收起义

如何辩证看秋收起义
马海鹰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1927年7月15日,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因国民党右派势力的背叛而彻底宣告失败。

反动派残忍地将枪口与屠刀对准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等昔日的盟友。

面对血雨腥风,中国共产党没有吓倒和退缩,而是在临时中央集体的领导下,有力的组织了三次著名的起义。

尽管当时由共产国际主导的起义在准备上有些仓促,思想上有些盲进。

但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给他们造成从未有过的震撼。

【总页数】1页(P10)
【作者】马海鹰
【作者单位】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湖南浏阳 410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秋收起义看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2.从秋收起义决策的变化看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纪念秋收起义九十周年
3.从解释学视角看辩证法在中国的语境化(对话)—有感于读《中国辩证法》及其他
4.从秋收起义看毛泽东的农民情结及其启示
5.辩证法何以是存在论逻辑——从黑格尔革新传统辩证法的视角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起义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比较研究陈晨(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内容摘要】南昌起义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实现由大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伟大开端。

由于构成两次起义的要素基本相同,故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将两次起义的要素划分为“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外部影响”、“历史意义”四方面,进而展开对两次起义的比较论述:两次起义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都受到了来自共产国际或对或错的指挥干预,希望通过武装起义建立自己的革命队伍及根据地;但鉴于两次起义发生的具体条件不同,两次起义所打旗帜有所区别,并在不同的国内外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研究历史事件的比较研究,首先要有比较研究的可能,其次要有比较研究的参照系,最后要有比较研究的意义。

对于本文探讨的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而言: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在于二者均发生于大革命失败后,宁、汉国民政府由权力斗争造成的分立逐步走向共同扼杀革命的合流,国内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历史背景之下;两次起义比较研究的参照系,是建立在对起义各要素进行划分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比较研究的意义,则是探究党在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转变时期,从思想到行动逐步走向成熟这一过程。

现将两次起义进行比较研究的要素划分为“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外部影响”、“历史意义”四点。

具体比较如下:作者简介:陈晨(1987—),河南修武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政治学研究。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事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方法,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只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引导事物走上正确的道路。

正因为两次起义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成绩。

现具体论述如下:相同点:首先,两次起义都有一个相同的主观背景,即党内逐步摆脱了右倾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开始走武装斗争路线。

陈独秀长期以来在党内实行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又对汪精卫抱以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推行机会主义的路线。

党内很多同志在这一时期都开始反对投降主义的政策,加之共产国际“召开党的紧急会议,改选中央委员会,严厉批评党的领导,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各项指示”[1]的指示,终于在1927年7月12日由“五人政治局”代替陈独秀主持中央工作,“自此独秀即不视事”[2],并于8月7日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八七会议”。

象征党内摆脱右倾主义路线、开始武装斗争路线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7月13日的宣言。

其次,两次起义都坚持了党的领导。

1927年7 月16至18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举行会议,会议作出组织南昌起义及湘鄂粤赣四省秋收起义的决定,其中南昌起义由于其特殊性,是此次暴动重点。

一方面,将中共掌握、影响的国民革命军向南昌集中,发起南昌起义;另一方面,利用秋收季节发动湘鄂粤赣四省农民暴动,组织秋收起义。

根据中央的决定,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叶挺等人先后在九江、南昌紧张地进行南昌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

八七会议后,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前委书记毛泽东,也奉中央之命抵达长沙,夜以继日地策划、组织秋收暴动。

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从最初的酝酿到实施,从武装暴动的发起到组织领导,从起义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到起义的演变,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结果。

正由于两次起义是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因而获得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与组织保证,获得了深入开展、广泛影响的最有力的条件。

不同点:两次起义所打旗帜不同。

南昌起义尽管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但所打旗帜的却是国民党左派。

还在7月底筹备武装起义时,起义前委就决定成立有国民党左派参加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来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倒行逆施,来唤起民众的热情。

南昌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央指示召开了有中共党员及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与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决定起义部队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

同时,在起义初期还对国民党新军阀张发奎寄予希望,决定联合由他掌握的军队,增强起义的军事力量。

以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来组织武装起义,符合当时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政策。

同南昌起义不同的是,秋收起义打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3]鉴于国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湖南省委在制定暴动纲领时明确提出,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

毛泽东在8月18日湖南省委研究秋收起义行动计划时,坚决主张举共产党的旗子。

他明确指出,不能再照“八七”会议提出的那样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8月20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表示,“国民党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4]秋收起义高举共产党的旗子,处处体现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独立组织的原则,甚至连组建的部队也称为工农革命军,以区别于国民党时代的国民革命军。

方式方法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之后,在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中,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这可以使事物的发展少走弯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回报。

两次起义具体采用的方式方法可以划分为斗争目标、斗争形式、战略战术等几个要素,现比较如下:相同点:第一,两次起义有共同的目的,即以起义来占领中心城市,形成反对南京、武汉国民政府的中心。

在筹备南昌起义时,前委书记周恩来在7月21日明确指出,南昌暴动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反对南京、武汉国民政府的中心。

随后,7月31日由中共党员恽代英、谭平山及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邓演达等签署的宣言,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武汉与南京所谓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成了全国人民之“罪人”,因此,必须奋力扫除“新式军阀及国内一切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与封建社会之势力”。

[5]8月1日的战斗取得胜利后,在前委主持召开的各界代表联席会议上,也明确提出了要继续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势力。

毛泽东等组织发动的秋收起义,有着同样的斗争目标。

8月初,毛泽东在提出以湘南为重点的秋收暴动计划时就强调指出,组织秋收起义的目的是为了同反动政府相对抗,发展革命形势。

不久,毛泽东参加湖南省委会议时,在谈到秋收暴动目标时,仍然坚决地指出,“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6],要摧毁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势力。

第二,两次起义有相同的斗争形式。

两次起义都是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都是以武装暴动来反击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运动的进攻,都是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蒋介石、汪精卫之流的。

“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7]南昌起义中,受党掌握、影响的军队近2万人参加了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斗争。

仅几个小时,起义军就解决了南昌城的反动武装,胜利结束了战斗。

秋收起义中,党领导五、六千人的武装力量,在湘东赣西一带向反动武装发起进攻,夺取了醴陵、浏阳、白沙、东门等城镇,给当地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第三,两次起义都以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为手段。

大革命失败前,党对发动人民群众认识不足,而发动群众,必须要从“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这个实际出发,“7·15”反革命政变后,党对土地革命的认识深化了,并做出开展土地革命的决定:7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央通告农字第九号》,旗帜鲜明地把土地革命当作党的中心工作而提到突出位置,指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阶段,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充分发动工农群众,壮大革命力量,开展土地革命。

两次起义就诞生于这种背景之下。

两次起义都以土地革命为口号来发动农民群众,都明确提出了土地革命的主张。

南昌起义部队草拟了《土地革命宣传大纲》,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对土地革命的决心及政策。

中共中央于8月3日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时,就要求四省以农会为中心,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中共中央在给湖南省委的多次指示信中都指出:秋收暴动与南昌起义一样,“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发动土地革命”。

[8]湖南省委在讨论秋收起义计划时,也专题研究了土地问题。

会上,毛泽东提出既要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也要没收中小地主的土地,以满足广大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他还主张,对被没收土地的地主,要给予妥善的安置。

第四,两次起义在军事战略战术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两次起义预设的战略进攻目标相同。

南昌起义是在南昌这一中心城市发生发展的,秋收起义也以湖南长沙为战略进攻目标,这表明二者有相同的战略进攻目标:中心城市。

其次,两次起义在军事上都实行了战术分兵,并由此影响了起义的成败。

南昌起义大军自8 月3日起陆续撤出南昌、向南进军广东,部队南下途中取得了军事上的一些胜利,先后击败了瑞金、会昌之敌,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但进入广东后一再分兵,主力分散在揭阳、潮州、三河坝等地区,最终被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遭到惨败。

同样由于缺乏经验,秋收起义也实行了分兵的战术:工农革命军3个团分别在修水、安源、铜鼓等地举行起义,而非集中兵力优势的战术。

由于兵力分散,彼此之间又无法策应,故被敌分而歼之,仅仅几天时间,全军由五千多人锐减到一千多人,第二团几乎全遭覆灭,以致进攻长沙的战略目标被迫取消,直接导致了秋收起义的失利。

最后,两次起义在实践过程中都意识到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都着手加强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南昌起义大军在南下沿途大量散发贺龙的《告官兵书》,大张旗鼓地向指战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并经常召开党员大会及革命军人大会,作政治上的鼓动与宣传,总政治部还组织了宣传小分队,一路上对各部队开展宣传鼓动;与此同时,党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贺龙、郭沫若等一批杰出的先进分子,都在此期间成为中共党员。

秋收起义在开展武装暴动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党对军队建设的组织指导作用,不仅开展对广大官兵的思想鼓动工作,而且向全体指战员提出不损害群众利益、努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故部队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与支持。

不同点:第一,两次起义在土地政策的具体制定与实施上有所不同。

南昌起义第一次举起土地革命的旗帜,虽然起义部队对土地革命的纲领进行了多次讨论,并草拟《土地革命宣传大纲》,但由于战事吃紧,起义部队并没有解决好土地政策的问题:起义过程中,部队曾实行没收200亩以上大地主土地的政策,但由于中国大地主少、小地主多,单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故农民戏称此政策为“耕者无其田”。

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过程中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土地政策,“湖南省委认为现在的土地革命到了根本取消地租制度、推翻地主政权的时期,此时党对农民的政策,应当是贫农领导中农,拿住富农,推翻整个地主制度的土地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