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

合集下载

(英语毕业论文)论劳伦斯《虹》里三代女性的爱情观

(英语毕业论文)论劳伦斯《虹》里三代女性的爱情观

(英语毕业论文)论劳伦斯《虹》里三代女性的爱情观第一篇:(英语毕业论文)论劳伦斯《虹》里三代女性的爱情观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从加菲猫看美国新个人主义价值观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The Exploration of Black Female Characters in Toni Morrison’s Novels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5 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侦探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写作手法 6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8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9 呼啸山庄之人性的泯灭约翰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初探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Dalloway 12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14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15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17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19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的跨文化研究20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 22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23 谈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25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从精神分析法解读《追风筝的人》的主题27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28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 29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30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31 从模因论视角看年度流行语“给力”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33 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34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对中式菜名英译的试探性研究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37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38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39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41 政治委婉语的取效性行为分析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 43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A Brief Study of Chinglish in C-E Translation 45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 46 《红与黑》中司汤达的爱情观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科技英语与科普英语的汉译 48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49 探究汉英翻译的中式英语现象 50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51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社交称谓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53 英语专业新生英语阅读习惯调查 54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56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57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解读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59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61 如何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62 从自然主义视角分析《嘉莉妹妹》 63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64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The Implication of Edna Pontellier’s Self-awareness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66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67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内自主学习的思考 68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71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72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73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74 论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5 商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77 英汉“去除”类运动事件表达异同的对比研究78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 79 《高老头》主人公人物性格分析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81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82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An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s Dual Characte r浅论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以《老友记》为例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Love under Ascetic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87 论男权主义在圣经语言中的体现《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比较分析 89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垮掉的一代”形成的背景探析Aesthetic Arts in Allan Poe’s Poetr y—An Analysis of Israfel and Annabel Lee 92 支付宝-淘宝的成功之道英语文学课外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探讨 94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被压抑的堕落的人性——《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性格分析96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98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00 英语体育新闻的翻译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重压之下的人之风采——以海明威《老人与海》为例 103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04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106 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108 黑人英语与非裔美国黑人文化的研究 109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110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111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 114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117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19 《大地》中的儒家思想比较《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复仇的异同121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23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24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典故的翻译解析电影《黑暗骑士》中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126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Education 129 论《劝导》中女性角色的地位130 On Feminism in Persuasion 131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132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135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On the Female Character During the War Through A Farewell to Arms 138 论《追风筝的人》中父子关系的心理剖析 139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141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女性形象142 论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美国精神 143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从翻译审美分析食品品牌名称翻译的原则及策略《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146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147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48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Academic Writing 149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研究简奥斯汀的婚姻观---根据分析她的著作《傲慢与偏见》151 外教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52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153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154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155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156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157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158 Perseverance in Belief—On the Death of Martin Eden 159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 160 对狄金森诗歌中四个主题的分析161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 162 高中英语写作作业的反馈及实施效果163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of Hollywood Movies 164 刍议美国情景喜剧中的美国俚语165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166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167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168 中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169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17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71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姬的性格 172 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173 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 174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175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176 英文中“and”的用法及译法探析 177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178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179 《红字》中人性的罪恶与光辉 180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181 An Analysi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182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183 论《牧师的黑面纱》中的宗教讽刺184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185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186 对意象翻译的初步研究187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188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189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190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191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192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 193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94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195 《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196 论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互译197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198 小议非语言交际中的身体语言199 Financial Translation Industrialization 200 英汉称赞语回应的对比研究第二篇:论简爱与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开题报告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简·爱与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开题时间:2012年1月一、选题意义(一)研究的现状综述简·爱已成为唯美爱情的一个典型,是世界文学研究领域方面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

每日一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每日一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每日一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花园茶会[英]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就算预先定制,也不会有更完美的天气来开花园茶会了。

温煦和暖,没有风,也没有云,蓝天上笼着淡淡的金色的烟霭。

天刚黎明,园丁就起来修剪草坪,直到整片草地和种着矢车菊的玫瑰形花坛都似乎在发光。

房子里所有的门似乎都打开了。

轻捷的脚步和这里那里的话音使得房子里充满了生气。

萝拉想去花园看看那些人把帐棚搭得怎样了。

但是后门聚了好多人。

“出了什么事?”“吓人的事,死了一个人。

”“死了一个人?在哪儿?怎么死的?什么时候?”“赶大车的,名叫司考特,今天早上在豪客街的拐角上,他的马看见台拖拉机,受惊了,把他甩出车来,后脑勺着地,遭了难了。

”糕点店伙计兴致勃勃地说。

萝拉抓住她姐姐的衣袖。

“乔丝!”她惊魂未定,“我们怎么样才能停止这一切呢?”“停止这一切,萝拉!”乔丝叫道,很惊讶。

“你说什么?”“不举行花园茶会了,当然的。

死的人几乎算得上邻居啊!”“我现在只想听听钢琴的音对不对,今天下午人家要我唱歌呢。

”钢琴的声音猛地响得激动人心,乔丝忧郁而又莫测高深地唱着:生活多么令人厌烦一滴眼泪一声悲叹爱情反复易变分手……在顷刻间虽然钢琴的声响哀痛欲绝,她的脸上却绽开了一个光彩焕发的微笑。

房间里,薛太太正在试一顶新帽子。

“母亲,有一个人出了事,死了。

”萝拉哽咽地说。

“不是在花园里吧?”她的母亲打岔道。

“不,不是的。

”“噢,你吓坏我了。

”薛太太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我们当然不能举行宴会了,对不对?”她请求着。

“但是,我亲爱的孩子,通情达理些吧。

我们不过偶然听到这事罢了。

要是有人正常地死去呢,我们还是应该举行宴会的,对不对?”“母亲,那我们岂不是太狠心了吗?”她问道。

薛太太拿着那顶帽子,萝拉还来不及阻止,薛太太就把帽子给她戴上了。

“这顶帽子是你的。

简直就是专给你做的!”镜中出现一位妩媚可爱的姑娘,戴着缀有金色雏菊的黑帽子。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Miss Brill的及物性分析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Miss Brill的及物性分析

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Miss Brill 的及物性分析梁天艳(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文坛的女作家,是大家公认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Miss Brill 是曼斯菲尔德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和构思的精巧充分显示出作为短篇精品的艺术魅力,为读者提供了多重阅读视角。

在以往阅读关于Miss Brill 的研究中,大都集中在叙事叙述艺术,文学文体学等角度,很少有人专门用及物性系统来分析。

根据系统功能学派的观点,语言是我们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将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其中,概念功能主要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

经验功能通过及物性和语态可以得以体现。

系统功能语法可以用来进行文体文学分析,现在及物性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应用的文学文体分析的模式之一。

该文用及物性来分析Miss Brill ,旨在为理解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欣赏她的写作风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进一步表明用及物性来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能性。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Miss Brill ;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1-0229-021引言本文分析的语篇对象选自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Miss Brill 。

故事情节大致如此:主人公Miss Brill 独自生活在法国,没有亲人和朋友。

每当无聊的时候,她都会去公园独自坐一会儿,用最美好的想法去体会周围世界的一切,以期获得一点好心情以驱散情感的寂寞。

有一天,她突然感悟到生活就是一出戏,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演员而得到大家的喜欢,可正当她心花怒放之时,一段少女和小伙子的对话却让她懵然惊醒,她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远非想象中那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成长之痛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成长之痛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成长之痛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史和英国短篇小说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本文以成长角度为视角,通过描述曼斯菲尔德四部小说主人公对爱情的顿悟、对现实的顿悟、对生活和对生死的顿悟来说明种种顿悟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成长小说顿悟成长(initiation) 一词来源于人类学,指青少年(Adolescence) 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和考验之后,获得了独立应对社会和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信心,从而进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即成年(Adulthood)。

这种磨练或考验往往具有仪式性质。

芮玉萍认为成长小说的定义大体有两类:一类把成长描绘成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另一类把成长解释为认知自我身份与价值,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

她给成长小说下了一个定义: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的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而顿悟在成长小说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刻画青少年的内心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小说中主人公们的顿悟来体会其成长之痛。

一、对爱情的顿悟《起风了》就是一篇体现年轻人对爱情的顿悟的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在一个起风的日子里想起自己少女时代的一次成长经历。

那天,她冒着狂风不顾一切地跑去上钢琴课。

那是因为她的音乐老师是一个在小姑娘眼里极具魅力的男老师。

当小姑娘走进教室时,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让小姑娘内心小鹿乱撞,他的每句关怀都会让小姑娘心潮澎湃。

可以说她很爱她的音乐老师,并且觉得老师内心深处也同样觉得她很特别,也同样爱着自己。

但是,当她发现,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态度都一样耐心,就连说的话都一样的时候,她哭了。

她突然意识到,她自己只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爱着老师,老师并没有对她有任何的特别之处。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的解构主义解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的解构主义解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的解构主义解读作者:姚圆圆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本文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幸福》为研究对象,以解构主义为批评方法,分解了文中存在的多组二元对立,并从嬉戏角度分析了作者的写作风格,解读了人物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文本意义的多元性。

关键词:《幸福》解构二元对立嬉戏一.引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新西兰籍英国女作家,她是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也被誉为“英国的契诃夫”。

曼斯菲尔德一生中创作了上百篇短篇小说,分别被收录于五个小说集之中。

她以独特的视角和革新的写作风格使短篇小说真正成为一种文学流派,为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为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幸福》(“Bliss”)发表于1918年,后被收录于《幸福集》之中。

故事描述了女主人公贝莎·杨日常却充满戏剧性的一天。

像往常一样,贝莎总是被不知缘由无法言说的幸福感充斥着,她满怀期待地准备家宴招待朋友,但随着宴会的结束,她的幸福也如泡沫般幻灭。

在这短短的一天内,贝莎经历了情感的跌宕,以往幻想的幸福被逐一消解,她不得不开始面对生活的真相。

已有的对《幸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弱势地位出发,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分析女主人公被压抑的欲望以及在婚姻中的悲剧形象;专注于曼斯菲尔德的写作技巧,基于语言学知识分析叙事进程和结尾的顿悟;应用印象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分析等,探讨小说中人物与作者本人经历的相关性。

总的来说,对《幸福》的研究呈多样化趋势,但是鲜有从解构角度出发进行的阐释,因此本文运用解构主义批评进行文本细读,揭示在表象与真实的矛盾之中,小说体现的身份的不确定性,人的异化,以及人生的残酷和虚无。

二.以解构主义解读文本解构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盛行于七十年代,它是西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大风吹》中的叙事聚焦研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大风吹》中的叙事聚焦研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大风吹》中的叙事聚焦研究作者简介:银洁(1989.9-),女,汉族,湖南邵阳人。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方向。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她对短篇小说发展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比如聚焦。

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为基础,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大风吹》的叙事聚焦进行探究,旨在揭示聚焦与人物及主题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大风吹》;聚焦;内聚焦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引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她一生共创作了73部完整的短篇小说,受到国内外读者广泛关注,被誉为“用英语写作的契诃夫”和“短篇小说女王”。

她善于在小说中巧妙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其中《大风吹》叙事聚焦的运用便是典型体现。

在叙述作品时,叙事者往往要选择一个角度来讲述故事。

传统文学评论家称这个角度为“叙事视角”或“叙事视点”,而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称之为“聚焦”,并把它分成三类:外聚焦,内聚焦和零聚焦。

《大风吹》是曼斯菲尔德创作风格逐渐成熟期的作品,是所有短篇小说中“第一个以惠灵顿为背景记录青春的故事”(alpers:147)。

故事分五个场景:女孩的房间;布伦先生的家;女孩的房间;防浪堤旁;大轮船甲板上。

故事中过去、现在和将来,现实、回忆和想象都巧妙融合在一起,大风勾起女孩的思绪,联结各部分,形成一个圆形结构,使小说如一首视觉诗。

2.内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就是以人物的视角叙述事件,聚焦者即是故事中的人物,叙述者须严格地叙述故事中人物所见所感。

内聚焦叙事可以深入并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

《大风吹》主要运用了内聚焦的手法,对人物刻画和主题描写作用极大。

《大风吹》的主人公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

她的知觉感受和情绪流动几乎构成了整篇小说。

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凯瑟琳·曼斯菲尔德,20世纪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女王。

本论文从女性文学批评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思想,并得出结论,即曼斯菲尔德笔下有三种女性形象:对生活萌生幻灭感的女性、孤独的小人物女性及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曼斯菲尔德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以及她对女性独立的呼唤。

一、引言女性知识分子的崛起是20世纪初文学历史的新潮流,作为转型时期的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的写作风格,融入对自己坎坷一生经历的描述。

无论是作品的写作手法还是蕴含的思想都为当今的短篇小说乃至文学创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曼斯菲尔德并不像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那样受关注,在中国尤为如此。

主要研究都集中在传记式批评研究、影响研究、文本解读以及不同理论流派的解读,然而对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女性主题这一问题并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

为引发更多评论家对曼斯菲尔德的女性思想及其笔下女性形象的思考,本论文从女性文学批评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反映其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及对女性独立的呼唤。

二、理论基础19世纪中叶至今,女权主义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随着三次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其概念及内涵特征呈现出变化性、复杂性、灵活性的特点,至今在学术界无论是研究女性主义流派或事个人,都不能从一定角度对其概念内涵做出有准确性、条理性、系统性、学术性的解释。

简而言之,女性主义理论主要“致力于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的根源、结果及解决途径的理论学说,以及期望给性别关系带来深刻变化的社会与文化变革重建工程的努力”(付翠莲,p.3)。

当女性主义成为一种学术界的文化视角,便确定了以性别差异为研究角度,进而来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这一学术原则颠覆了各学科中的“父权制”思想,即男性主宰女性的命运,男性是一切事务的家长,女性处于被压迫奴役的地位。

例谈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例谈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例谈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作者:李若晗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23期李若晗内容摘要:本文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花园茶会》为例,从主题、叙事语言及叙事视角三个方面对其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表现出小说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

关键词:《花园茶会》主题叙事语言叙事视角作为20世纪初拥有众多杰出成就的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以独特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表达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推动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曼斯菲尔德因其细腻简洁的语言,多重转换的视角,高深独到的主题被誉为“英国短篇小说大家”。

《花园茶会》描述的是薛立丹家的故事,小说主人公是正值豆蔻年华的萝拉。

身为中产阶层的富家小姐,萝拉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儿具有一些很普遍的特征:享受青春、追求幸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幻想,但也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甚至别人的一句话都会使她们认识到生活中的阴暗面。

幻想与现实的交织给她们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引导她们不断去探索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

通过花园茶会,故事展示了萝拉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内心成长的历程。

一.死亡主题正如曼斯菲尔德于1922年在给威廉姆·格哈地的书信中写到,她极力通过创作去表现“生活的多样化以及我们如何试图适应一切,包括死亡”。

在《花园茶会》中,死亡主题体现的不是萝拉的死,而是透过她的眼睛所见证的死亡。

小说中最震撼人心,最成功的一部分仅仅占据了150字的篇幅。

“一个年轻人躺在那里,正在酣睡——睡得这样熟,这样深, 使得他远远离开了她们两个。

呵, 这样遥远,这样宁静。

他在梦乡。

永远别叫醒他。

他的头陷在枕头间,眼睛闭着,在合拢的眼睛下,什么也看不见。

他把自己交给了梦。

花园茶会,食物篮子,还有花边衣服,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他离这一切都太远了。

他是奇妙的,美丽的。

在它们欢笑着,音乐飘扬的时刻,这奇迹来到胡同里。

论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论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ywjsxxk@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出生于新西兰的英国女作家,她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主要是对短篇小说主题的开拓。

她处于小说创作的现代性探索的潮流中,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等关系在现实社会中的异化、扭曲引入小说,以此表达对时代的批判。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主题,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环境主题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注重人物的心理真实,但并不直接点出人物的内心情绪,而是用抒情性的描写和诗意的语言把人物所处的环境呈现在读者眼前,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波动。

在她1908年创作的《罗莎贝尔的疲惫》中,环境描写令人耳目一新,生动表现了人物的生存状况。

小说描写了主人公罗莎贝尔梦想的幻灭和无人交流的孤独之感,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

小说对公交车上见闻的描写生动形象,罗莎贝尔看到“街上一片雾蒙蒙,灯光照在窗玻璃上,把这片沉闷的色调变成乳白色和银色,通过这层色彩看去,那些首饰店无异琼楼玉宇。

两脚已经湿透了,她知道自己裙摆和衬裙一定都溅上了滑腻的黑泥。

四周有股暖烘烘的狐臭味儿……她看到对面一整排的乘客人好像凝结成为一张张昏庸的直勾勾地盯着对面的人的脸”。

此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深刻表现出罗莎贝尔内心的情绪,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冷漠。

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一直延续着这种写作风格,她创作于1921年的《海上航程》,通过对海上环境的描写表达主题。

小说取材于她幼时与奶奶在海上航行的经历,小说中很多环境描写都很经典,比如对夜间码头和船上灯火的描写:“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天气和暖宜人,满天星斗……昏暗的旧码头上,漆黑一片。

那些羊毛堆栈,载牛棚车,高耸的吊塔和那台矮墩墩的火车头仿佛全部用凝固了的夜色雕琢而成。

在一根状似巨大黑蘑菇梗样的圆木柱上,悬挂着一盏灯,但是那盏灯似乎胆战心惊地在黑暗里散射出畏葸闪烁的光亮。

它柔和地燃烧着,好像在为自己照明。

”环境描写很好地衬托出了孤儿凡尼拉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曼斯菲尔德成长系列小说的主题探析

曼斯菲尔德成长系列小说的主题探析

Vol.27No.2Jun.2018第27卷第2期2018年6月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st Yunnan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17-09-14作者简介:高虹(1981-),女,四川绵阳人,绵阳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本文系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成长系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6SB0185)、2015年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重点项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成长系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WY201501)阶段性成果之一。

斯图亚特·霍尔曾在论及个人文化身份时指出,人们都是从一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言论和写作活动的,这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所说的话总是定位于‘语境’之中。

”[1]曼斯菲尔德创作的新西兰小说,魔法般地构筑了一个冷漠的殖民世界,她也毫无避讳地向世人展示了她与新西兰这块殖民小镇及其家庭之间的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

令人颇为震撼的是,在曼斯菲尔德绝大多数的新西兰系列小说中,无论主人公是谁,也不管他们经历了何事,“成长”作为一条主线索,几乎贯穿于每一故事之始终,故事主人公也大都会历经一次身心的成长过程。

那么,此一系列以“成长”为主线的小说主题为何呢?一、成长与孤独曼斯菲尔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她的作品十分关注妇女儿童权益及两性关系。

不仅如此,她向来倡导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认为不和谐的两性关系和家庭氛围极易导致个人安全感的缺失和内心的孤寂。

事实上,她在早期的新西兰小说中已经对“成长中的孤独感”有所触及,颇为成功地描述了当人们遭遇现实的残酷和他人的疏离之时,内心是如何的孤独和渴望关爱的。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新西兰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单调、沉闷、贫瘠的文化氛围造就了大批虚荣却又不谙世事的新西兰人。

毋庸置疑,曼斯菲尔德在新西兰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但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殖民小镇狭隘、压抑的文化氛围带给她的孤独和苦楚。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叙事研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叙事研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叙事研究作者:张丽娜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09期摘要:作为20世纪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创造性地将现代主义叙事技巧运用到她的短篇小说创作中,以充满诗意的艺术创作魅力书写当时女性无助、孤独甚至幻灭的生存处境。

本文通过对她几部短篇小说的文本细读,探究作家借助无情节、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等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着力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追求人物内心的平静。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叙事一、引言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社会危机和人们的精神创伤导致了文学创作形式的巨大变化。

正如一位评论家说道,“这是一个伟大而繁荣的创作时期,一个小说在内在精神以及创作目的上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的时期”。

[2]作家把注意力转移到描写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当代人物的个性特征上,因此,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打破了时空的束缚,描述着人们内在意识的变化。

现代主义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也不例外,她的叙事风格具有诗歌的特征,巧妙使用无情节,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等现代主义叙事技巧,专注于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追求人物内心的平静。

二、研究现状早期的一些评论家声称她只是契诃夫的模仿者,还有一些评论家几乎完全抹杀了她对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贡献,迈克尔·莱文森(Michael Levenson)在他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现代主义谱系》以及路易斯·梅南德(Louis MeNand)在他的作品《发现现代主义》中都没有提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名字。

然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短篇小说的创作形式和叙事技巧等方面的贡献最终得到了大卫·戴西斯(David Daiches)和卡普兰(Kaplan)等评论家的认可。

伊恩·戈登曾经说过:“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于短篇小说创作艺术的影响与乔伊斯对于小说创作艺术的影响同等重要”。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对比与研究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对比与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Brief Analysis of Political Euphemism2 中美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3 浅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应用4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5 六种颜色词语的英汉互译探索6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7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8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9 德国功能目的论指导下广告口号的汉译10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意象分析11 The Application of Cohesive Device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12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13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14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15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16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17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18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19 从中美餐饮礼仪差异谈跨文化交际20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21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22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23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24 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25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2627 《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探析28 文体学视觉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表现29 论《雾都孤儿》的写作手法与创作意义30 论查尔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风格31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32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使用初探33 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34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35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36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37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38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39 论中美广告伦理观的差异——从“性感平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40 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41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42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43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解读爱伦.坡的《黑猫》44 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45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46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47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48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49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50 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51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52 英汉新词对比研究53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54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55 性别话语模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56 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57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58 浅析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59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试析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60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61 语码转换———从正式场合到非正式场合62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63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64 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65 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福雷人生悲剧的原因66 中美人际关系比较67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68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69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斯托夫人的宗教矛盾心理70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7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宾娜和特蕾莎的人物分析72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73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74 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75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76 论美国黑人英语:语言变体的视角77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78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79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80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81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82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83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84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85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86 删译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87 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88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89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瘫痪主题分析90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91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92 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93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94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95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96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97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98 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99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100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101 从保罗死因的分析看劳伦斯眼中的西方文明102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03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104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105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1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07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108 交互式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09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110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化妆品商标词的翻译111 中西幽默异同探析112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11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114 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15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6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117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118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119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120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率的调查与分析121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122 论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123 论英汉成语翻译124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125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126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127 论英语小说中俚语的汉译128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129 Cultural Mediation in Interpreting—An Ob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30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131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32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133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13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135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136 浅谈《圣经》故事与英语学习137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138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139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140 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41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142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143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144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145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146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147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148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149 从《蜘蛛侠》系列看美国的英雄主义150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151 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浅析中文菜单的英译152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153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154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155 试论《围城》中四字成语的英译156 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野性的呼唤》157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158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159 文本狂欢与女性主义理想:《马戏团之夜》之狂欢化理论解读160 老友记中乔伊的人物形象分析161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162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163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164 唯美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解析王尔德的矛盾性165 Humor as Perceived from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166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解读会话含义167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168 英汉语言颜色与文化的差异169 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170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171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172 从春节和圣诞节看中美文化差异173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174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看《蝇王》中杰克的形象175 Language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Business English Contract176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177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hinese Multinationals Overseas17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Eyre and Villette179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180181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182 从《实习医生格蕾》浅析美剧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趋势183 “自我”的迷失与重构:论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开题报告+论文)184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18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186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187 The Tragic Fate of Tess188 《野草在歌唱》中野草的象征寓意解读189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190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191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192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19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194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195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196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197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198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19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200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曼斯菲尔德小说主题探析

曼斯菲尔德小说主题探析

曼斯菲尔德小说主题探析Ξ赵友斌,林 知(佛山大学英语系,广东佛山 528002)摘要:20世纪初,“现代派”小说正在形成,多角度透视、意识流等新手法冲击了传统模式,拓宽了创作天地。

曼斯菲尔德是短篇小说中内心独白、表现视角转移等创作新手法的拓路人。

本文拟初步探讨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主题———自然、心理。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小说主题;自然;心理中图分类号:H315;I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831(2000)0320080205On the Themes of K atherine Mansfield’s StoriesZH AO Y ou2bin,LI N Zhi(English Department o f Foshan Univer sity,Foshan528002,China)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m odern story"was being formulated and lots of fresh means,including“perspective from multi2angles",“stream of consciousness"came into the story writing w orld.K atherine Mans field was the pioneer of the new writing styles———“Inner M onologue"and“T rans formation of Depicting Angles."This paper discusses briefly the themes of her story———“nature"and“psychol2 ogy."K ey w ords:K atherine Mans field;themes;nature;psychology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 atherine Mans 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蜚声世界文坛的新西兰最有才华的短篇小说家。

《游园会》与曼斯菲尔德女性主义思想的成熟

《游园会》与曼斯菲尔德女性主义思想的成熟

人文天下来烘托人物性格的发展,反映人物内心的变化。

曼斯菲尔德在小说《莳萝泡菜》中提及了五种花:水仙花、金盏花、天竺葵、马鞭草和睡莲,分别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的五种品格。

文章开头把一瓶纸水仙置于两人中间的桌子上,表明两人不可逾越的隔阂。

纸水仙用来比喻自私自负的人,象征男主人公的利己主义。

金盏花象征爱慕,激情。

女主人公就是她真实的写照。

维拉与男主人公相遇后,尽管受到他的嘲弄,却还是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与他的对视中,表明她满怀激情地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去找寻纯美的爱。

作者通过男主人公的话语点出了维拉困苦的生存状态,天竺葵则象征女主人公无尽的忧郁。

马鞭草象征维拉的敏感、坚强。

她与昔日男友相遇,敏锐感觉到他的变化及情感的幻灭,于是毅然离开了这个世俗的男人,期待着更美好的感情。

小说中,睡莲由一个身穿白裙的小女孩拿着,她双眼犀利地看着男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而男主人公却漠然视之。

在这里,睡莲象征的是纯真的心。

曼斯菲尔德在小说中对于花的象征意义的运用,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及性格的发展,体现了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

在劳伦斯的《彩虹》中,每个女主人公都和彩虹相联系,彩虹象征男女之间完美的关系,象征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莉迪亚和汤姆的关系上,曾出现似断裂拱门的彩虹,表明男女之间关系不完善。

后来,经过双方的努力,彩虹呈现出桥梁状,表明他们之间关系得以改善。

安那隐约看到像拱门的彩虹且笼罩着淡淡的色彩,但她追求理想的努力半途而废,因而彩虹最终没有在她上空显现。

厄秀拉在与过去断绝关系,开始追求新生活的时候,彩虹在她上空出现了,象征着厄秀拉从社会生活的种种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获得了新生,预示着她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美好追求。

本文通过比较,探讨了曼斯菲尔德与劳伦斯在创作中对婚姻及性爱等主题的处理上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两位作家各自独特的观点和风格,而且也体现了女权主义思想及女性对自身解放的追求,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katherine-Mansfield分析

katherine-Mansfield分析
In 1895 she attended the Karori School with her sisters; there she won a prize for an essay.
In 1898 she and her elder sisters transferred to Wellington Girl’s High School in central Wellington.
小说中的反传统主题和她自己对资本主义传统家庭的反叛是严密联系在一起 的。从内在因素来看,曼斯菲尔德桀骜不驯、坚韧独立的共性以及她自己选 择的人生道路也促成了她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
通过争论认为,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是呈现其女性主义思想 的舞台。她始终认为自己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来整治世界的毛 病,也就是通过写作,她短暂却成果丰硕的一生证明她正是这 样做的。虽然曼斯菲尔德没有供给如何解放女性的答案,但她 不仅对女性在父权制社会所受到的心灵和肉体的双重压迫进展 了深刻剖析和批判,还深入分析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凄惨 命运和所处的被动地位的心理,给日后女性真正生疏和解放自 己供给了必要的心理依据,她还对女性如何获得自我解放做了 乐观的探究,这些都是曼斯菲尔德致力于女性主义进展的最好 佐证。因此,曼斯菲尔德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女性主义的先驱。
Works
Short stories “ In a German pension “(1911)
(collection) “The Woman At The Store “ (1912) “How Pearl Button Was Kidnapped“ (1912) “Millie“ (1913) “Something Childish But Very Natural“ (1914) “The Little Governess“ (1915) “Pictures“ (1917)

风景、道德与叙事--《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风景意象解读

风景、道德与叙事--《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风景意象解读

风景、道德与叙事--《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风景意象解读周丹丹【摘要】风景是一种独特的叙事语言,风景的道德隐喻与小说情节发展密切关联。

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风景在美学的意义上隐喻了人物的道德境地和道德选择,由此铺垫和预演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

风景作为叙事策略的使用,展现了奥斯汀精致的叙事技巧和高超的小说技艺。

【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风景;道德隐喻;情节预演;叙事【作者】周丹丹【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1814年,简·奥斯汀的第四部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甫一问世,便引起评论界和读者的众声喧哗。

赞赏者称其完美动人,贬斥者责之单调乏味[1]88-93。

美国批评家特里林(Lionel Trilling,1905-1975)在论文集《作对的自我》(The Opposing Self)中说,该书具有“追求静而排斥动的偏向……(它)赞赏的不是社会自由而是社会静止。

它也写了精神饱满、生气勃勃、敏捷迅速和轻松愉快的气质,但却认为它们与幸福和德行无关,认为它们是对美好生活的威慑力量,因而加以拒斥”[2]226-227。

可见,与奥斯汀一贯的主题一致,该书具有浓厚的道德意味:道德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肯定的是一种因为静止而获得幸福的道德原则。

但是,小说叙事中弥漫的并非沉闷的道德说教。

应如何理解奥斯汀的道德叙事与情节安排?在此,风景的道德隐喻(landscape as a metaphor of morality)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Banfield指出:地方的美学意义可以指涉道德,由此导致小说中场景设置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特殊关联[3]3。

在小说开始不久,奥斯汀浓墨重彩刻画的众人关于索色顿庄园改造的讨论及其之后的游园活动片段,为我们提供了探讨风景、道德、叙事三者关系的绝佳个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其女性主题小说人物心理特征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其女性主题小说人物心理特征

作者: 沈秀丽
作者机构: 青海行政学院现代科技教研部,青海西宁810001
出版物刊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1-93页
主题词: 曼斯菲尔德;女性主题;心理特征;孤独感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她一生创作了许多女性主题的短篇小说,其中以描写女性孤独和寂寞心理的居多。

本文结合曼斯菲尔德的生活经历,并以《罗莎贝尔惊梦记》为例,通过作品人物心理特征及其描写手法的分析,论述了曼斯菲尔德女性主题小说人物心理的主要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谈典故英译汉的翻译方法2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和融合3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4 论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翻译5 翻译“忠实”新解——兼评《傲慢与偏见》译本6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7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8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9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10 浅析舒肤佳品牌的翻译11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12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13 英美小说《傲慢与偏见》和《飘》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比较分析14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15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16 从原型批评理论来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原型17 论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应用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18 欲望与命运--《推销员之死》与《旅行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之比较19 A Survey on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ral Performance20 乌托邦和老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21 《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22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23 Approaching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24 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25 论《皮格马利翁》的结局26 为什么穷人会愤怒27 探究《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者形象28 肢体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29 英语外来词和它的翻译30 通过《蝇王》看人性31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32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33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34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冲突及对策35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36 Escapism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37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38 《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39 浅析《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成长历程40 An Analysis of Jennie’s Tragedy in Jennie Gerhardt41 On the Female Character During the War Through A Farewell to Arms42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43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44 The Struggle of Women—On the Image of Mary in The Grass Is Singing45 《鲁滨逊漂流记》--世纪典型的殖民主义叙事文本46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女性主义形象分析47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48 从《当汽车等待的时候》看欧•亨利的写作特色49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American Place Naming50 研究交替传译中的笔记特征以及它对翻译准确度的影响51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52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53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54 英语广告语中的隐喻认知55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56 从电影《阿甘正传》分析委婉语的交际功能57 论《围城》的幽默语翻译58 文类、历史与受众心态——论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59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60 从文化角度分析《论语》中特殊词语的翻译——以“仁”为个例61 《第十二夜》中女性人物特征分析62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信用证英语的翻译63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64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65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66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67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68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69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70 英语商务信函的文体和语言特点71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72 形名组合Deep+Noun之认知研究73 浅议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74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75 论《呼啸山庄》中女性悲剧的根源76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77 英汉语言颜色与文化的差异78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79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80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81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82 语境视角下的“吃”字翻译研究83 国内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策略与技巧84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85 Awakening of the Black Women’s Self-consciousness—A Study of Four Major Female Images in Beloved86 时事政治汉译英该注意的几个问题87 以超验主义视角对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分析88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89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the Love Affair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utterfly Lovers and Romeo and Juliet90 特洛伊战争电影改编的语境探析91 《德伯家的苔丝》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92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93 A Probe into Charles Dickens’ Family Values Reflected in A Christmas Carol94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95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96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97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98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99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称呼语的影响100 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101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102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103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104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105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106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07 可口可乐产品推销中的中国元素分析108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109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110 从心理学角度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典型语法错误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策略111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112 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解读113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114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115 英汉新闻标题中缩略词对比研究116 庞德诗歌《在地铁站里》的意象分析117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118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119 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120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121 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人物看克里斯蒂的反女权主义倾向122 分析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123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124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125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126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127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128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129 《简爱》中罗切斯特性格与命运研究130 幼儿英语口语培养131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132 浅析语用含糊在外交语言中的应用133 从美国影视剧中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134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135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136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简爱的女性意识137 初中英语阅读技能教学138 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39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140 华尔华兹《我似一朵流云独自漂浮》中的自然观141 从康妮的视角分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的性爱观142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143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144 从许渊冲“三美论”看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不可译和创造性再现145 公示语翻译失当分析——以电影票等的顾客分析为例( )146 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和雪莱的比较研究147 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148 A Brief Study of the Impact of Affective Factor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149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Contracts150 A Feminist Narratological Analy sis of th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51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15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153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154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155 缺乏包容性:浅析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塑造156 汉语被动句的英译157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158 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母亲、情人之间的关系159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160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161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自然意象162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163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研究164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165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166 一个反叛者的肖像--以《土生子》为例167 辩证论视域下神似与形似的相互关系研究168169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170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171 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汉译172 浅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173174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175 中美地下电影之比较研究17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产品说明书的翻译177 英源外来词的翻译方法178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79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180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181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182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83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184 论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185 试论汉语新词的英译186 浅析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叙事时间187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188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189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190 中医英译的现实情况研究191 On John Galsworthy’s Realism in The Apple Tree192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193 论惠特曼的战争诗歌194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195 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196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197 穷人的大团结,通往希望之乡的必经之路:《愤怒的葡萄》研究198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19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200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