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专项习题讲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兴趣和能力;2.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习题和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让学生快速读一篇短文,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理解的学习状态。
2.阅读理解基础训练(15分钟)教师放映一个短视频,然后出示几个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3.小组合作训练(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篇短文和相应的问题。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出短文中的关键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展示。
4.巩固训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小故事,然后提问学生几个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小组讨论。
2.语言表达训练(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内容,然后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场景等细节。
3.阅读理解综合训练(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篇中等难度的阅读材料,并出示与材料相关的问题。
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整理答案并进行展示。
4.拓展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快速抢答的方式进行学生之间的竞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完成一篇短文的阅读理解练习,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七、板书设计阅读理解教案八、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逐渐培养起了对于阅读理解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化发展,推动每个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更好的进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的阅读理解技巧2.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3.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背诵文章教学重难点1.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2.朗读和背诵文章的意义和方法教学方法1.导入引导法:小组合作游戏2.借物象征法:对语文常识进行图像概括3.朗读示范法:老师和成年人做阅读示范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活动一:形象猜谜游戏1.用图片或卡片呈现各种生活实物,让学生猜测或描述这些物品的用途或特点。
2.进行数轮,最后把正确答案全面展现出来。
3.引导学生“猜中了物品就好比阅读中理解了文章,当然要恰当表达出来。
”活动二:图像总结1.通过图像和文字的搭配方式,创建多张图片,来表现课本和平时经验中常见的语文术语,如“同音”、“同义词”、“反义词”等。
2.利用图片概括和说明,让学生观察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常识,达到快速运用语文技巧的目的。
第二节:阅读理解英语达人小故事在一个小学英语竞赛中,有一名六年级学生,考试时突然出了一道不认识的生词,他很聪明,不仅没有让这道题影响他的正常答题,反而在测验结束后非常自豪地向老师分享了这个新词的意思,赢得了老师的称赞。
阅读理解1.选择课本中一篇短文。
2.要求学生朗读这篇短文,同时边读边思考:文章讲了什么。
3.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些细节性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文章细节。
4.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得出文章主旨和大意的概括。
第三节:朗读和背诵阅读绕口令学生挥手,齐声高呼:“四山四山四山四山,翠月离别翠月伴,鹤舞多峰鹤舞少,何妨梅子临池笑。
”识字互动1.挑选一首有趣的识字绕口令,要求学生朗读。
例如:“崔知府(ZHU),沉醉藤(TENG)结金实(SHI),抱草盆(PEN)和鱼桶(TONG)”。
2.学生分组,自行编造新的绕口令并完成朗读。
第四节:创意题目与作文创意作文教师让学生依次写作短篇童话(课句至少三行,字数不限),《可爱的羊》、《善良的老狼》、《真正的公主》、《小熊照相》等,从阅读讲解到语文学习,再到写作领域全覆盖。
小学一年级阅读专题复习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阅读专题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阅读技能和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复26个英文字母的读音和写法。
2. 复常见的英语单词和句子。
3. 阅读一些简短的小故事或文章。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唱英语歌曲或玩英语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复字母:以字母表的顺序,让学生一个一个念出字母的大写
和小写形式,并说出字母的发音。
3. 复单词:出示一些常见的英语单词,让学生念出单词的发音
和写出单词的正确拼写。
4. 阅读练:给学生分发一些简短的小故事或文章,让他们用正
确的发音读出每个单词,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5. 针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练题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6. 结束:通过评价和鼓励来激励学生,同时提醒他们继续坚持阅读的惯。
四、教学资源
1. 字母卡片和单词卡片。
2. 简短的小故事或文章。
3. 教学板书。
五、评估方法
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发音和理解情况。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练题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课,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有些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有待加强,教师需要针对他们的情况提供更多的辅导和训练。
同时,教师需要设计更多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同步阅读复习版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同步阅读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同步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中的语言文本,加深学生的语文理解。
3.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
4.教育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二、教学准备1.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
2.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课文会读和会背的熟练程度。
3.课外阅读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口语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小组活动来分享课外阅读。
•学生自己讲述在阅读课文中的感受和体会。
2. 阅读•教师为学生指定阅读篇目,从整篇阅读入手,然后进行分段阅读。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阅读:–个别或小组阅读–交叉朗读–整体朗读–情景朗读•学生通过交流方式讨论阅读中的语言、词汇和情感。
3. 读后•学生搜寻和整理文本中的信息和语言形式,并进行对比。
•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的短文写作,索引出文本中的语言形式。
•学生采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总结阅读掌握的知识。
4. 辅导•教师对学生阅读后的写作进行批阅,并在相关领域或语言形式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教师为学生展示各种样例,以展示各种文本形式的写作技巧。
•教师介绍其他书目,让学生延伸阅读,从而拓宽词汇和背景知识。
四、教学建议1.阅读教育应注重有效性。
2.阅读教育应注重全面性,即注重各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3.阅读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反思和交流。
4.阅读教育应注重阅读热情的培养,让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五、教学评价•通过日常的阅读笔记、课内记述、课外读书报告、作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过程应注重对学生整体状态的评估,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进阶程度、批判性思考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性考量。
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方案课件
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方案课件关键信息项:1、课件内容与形式阅读理解材料的类型与主题练习题的设计与难度答案与解析的呈现方式2、教学目标与重点培养的阅读理解技能与策略重点训练的知识点与能力3、使用方式与限制适用的教学场景与对象版权与使用权限4、更新与维护内容更新的频率与方式技术维护与支持5、费用与支付购买或使用的费用标准支付方式与期限11 课件内容与形式111 阅读理解材料的类型涵盖儿歌、童话、简短的记叙文等,主题围绕一年级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动物、植物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12 练习题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简单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字词理解、句子排序、简单的内容概括等,难度适中,逐步递进。
113 答案与解析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自我对照。
12 教学目标与重点121 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如读懂简单的文本、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122 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2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寻找关键句等。
13 使用方式与限制131 适用于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以及家庭教育场景。
132 仅限购买方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传播、转售或用于其他未经授权的用途。
14 更新与维护141 内容将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反馈,每学期进行一次更新,增加新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142 提供技术维护支持,确保课件的正常运行,若出现故障,在接到反馈后的 24 小时内解决。
15 费用与支付151 购买本课件的费用为具体金额元。
152 支付方式可选择在线支付、银行转账等,购买方应在收到发票后的 7 个工作日内完成支付。
21 双方责任与义务211 提供方应保证课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符合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标准。
212 购买方应按照约定的使用方式和限制使用课件,不得对课件进行恶意篡改或破坏。
22 知识产权与保密221 本课件的知识产权归提供方所有,购买方不得侵犯。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同步阅读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同步阅读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掌握课本中所学的5篇阅读文章的内容和要点;2.理解文章中的主要意思,理解作者的基本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4.熟悉同步练习册和同步测试卷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阅读文章中的主要意思,掌握文章中的重点;2.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基本情感态度及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4.配合同步练习册和同步测试卷完成相关的练习和测试。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主要意思和重点;2.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作者态度及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1. 阅读文章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5篇阅读文章,包括《小柿子》、《爸爸的书》、《红色滑梯》、《妈妈的围裙》和《奶奶的压岁钱》。
阅读完毕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述文章大意。
2.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将文章内容进行展示和讲解,阐述文章的主要意思,包括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和事件等。
同时,要求学生跟随教师阅读原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在讲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学生自主练习请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思维导图,将文章的关键词汇总归纳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并想象自己作为文章中的主人公,思考主人公在这篇文章中的精神世界、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
4. 同步练习册及同步测试卷配合使用教材中的同步练习册和同步测试卷,对学生进行阅读与理解的练习和测试。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归纳法、讲解法、思维导图法、语言分析法、阅读练习法和测试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本教案主要是针对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中5篇阅读文章的复习和强化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小学一年级阅读理解练习教案
语文小学一年级阅读理解练习教案一、语文小学一年级阅读理解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短文中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
2. 准备一些与短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3. 准备练习纸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生互动:与学生交流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
2.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阅读吗?你们觉得阅读对你们有什么好处?步骤一:阅读短文1. 教师将一篇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短文呈现到黑板或屏幕上。
2. 教师朗读短文,学生边听边阅读。
3.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短文,并标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步骤二:解答问题1. 教师提问学生与短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回答。
2.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短文。
步骤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短文的理解和答案的选择。
2.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校对答案。
教师也可以在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步骤四:整理答案1. 学生整理答案并将其写在练习纸上。
2.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纠正答案。
步骤五:回顾与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阅读理解练习的过程。
2. 让学生思考他们在阅读短文和解答问题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困难的方法。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适合自己年级的书籍。
2. 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阅读理解练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阅读理解练习,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共同促成了这种进步。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字及图画材料的观察、理解和阅读能力;2. 提高学生的字词辨认和语句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题目的训练;2. 故事阅读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1. 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2. 对图画材料的观察和理解能力;3. 解答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 听读+绘画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复习学生之前所学过的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2. 提出问题教师将一段简短的文字或者图画材料呈现给学生,然后提出相关问题。
学生可以自己思考答案,也可以与同桌合作讨论。
3. 解答问题学生或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4. 引导思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与同桌合作给出答案。
5. 故事阅读教师给学生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然后出几个与故事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回答。
6.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的动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答案,以及听读绘画的结果,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延伸可以将课堂训练中出现较多错误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反馈,以便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相应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好的相关课件、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教案,通过此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整体素养。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短文的能力。
2. 学生正确运用语文知识解读短文。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短文中获取信息。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短文教材、黑板、彩笔。
2. 学生: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谈论季节变化的话题,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Step 2:呈现短文(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手写方式将短文展示给学生,同时朗读短文。
短文内容:走近大自然春天到了,大自然万象更新,万物苏醒。
从冬季的躁动到春天的萌动,一切都显得异常活跃。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草苗从地里钻出来,显露出嫩绿的颜色。
小鸟欢快地唱着春天的歌曲,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
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夏天来了,阳光灿烂,天空湛蓝。
大树郁郁葱葱,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绿色的光芒。
小溪潺潺流淌,清凉宜人。
红艳艳的花朵开满了田野,吸引了蜜蜂和蝴蝶前来采蜜。
我们走近大自然,欣赏夏天的美景。
秋天到了,稻谷金黄,果园成熟。
大地上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弯腰致意,果树馈赠我们满满的果实。
天空中飘洒下金灿灿的落叶,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我们走进大自然,享受秋天的丰收。
冬天来了,寒风呼啸,天地一片洁白。
大地似乎冻结了一般,但它的美依然存在。
万物都在严冬中蛰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我们走近大自然,感受冬天的静谧。
Step 3:让学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5分钟)教师将短文分发给学生,请学生用自己的课本或练习册跟读,并回答以下问题:1. 春天的特点是什么?2. 夏天的特点是什么?3. 秋天的特点是什么?4. 冬天的特点是什么?Step 4: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短文中的内容,并共同回答以下问题:1.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2. 你最喜欢的季节是因为什么?Step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随机选择几个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答案,并让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或不同的观点。
小学一年级阅读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的字词,并能理解所读内容。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能够正确模仿老师的读音,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重要信息,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课本、挂图。
2.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简短的儿歌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气氛,为接下来的阅读训练做好准备。
2.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包含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挂图,让学生先试图辨认字母,并与周围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字母名称。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字母表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发音规则。
3.阅读训练(2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选取一篇适合学生能力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教师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最后,教师再次向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听读中继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教师评价及反馈(1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的努力,同时指出他们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例如,对于发音不准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读音示范,并帮助他们纠正发音。
5.小结(5分钟)教师做一次简短的复习,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例如朗读课文、回答问题等,并告知学生下次课要准备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直接教学的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评价与反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生对于发音不准确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以便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
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教案题目: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并陈述理由。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2. 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准备:1. 板书:阅读理解步骤2. 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老师与学生们互动交流,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阅读理解内容,并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阅读理解的定义和重要性。
Step 2:新知呈现 (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们介绍阅读理解的步骤,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阅读理解步骤:1. 通读文章2. 理解关键词3. 分析问题4. 查找答案5. 回答问题Step 3:示范 (15分钟)老师选择一篇简短的阅读理解文章,带领学生们一起完成阅读理解的步骤。
1. 通读文章:学生们用默读的方式阅读文章。
2. 理解关键词:学生们思考并标记文章中的关键词。
3. 分析问题:老师提问相关问题,学生们思考并口头回答。
4. 查找答案:学生们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并找出答案。
5. 回答问题:学生们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并陈述理由。
Step 4:练习 (20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篇阅读理解练习题,并按照阅读理解步骤进行解答和讨论。
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讨论。
Step 5:分享与总结 (10分钟)学生代表可以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并向全班展示。
老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并总结阅读理解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Step 6:布置作业 (5分钟)老师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步骤和技巧,能够较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生还是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低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低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低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低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读书起步时,低年级儿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抓住开读的最佳时段,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在低年级开设阅读指导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铺设过渡阶梯引导儿童顺利起步阅读,是从书面材料获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然识字量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拼读音节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开设阅读课,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拼读音节的速度,又可以认识和巩固常用汉字,扩大识字量。
这个阶段的指导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铺设好过渡的阶梯,引领学生认识书籍,走进书籍的殿堂,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
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1.看。
首先,教师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参观,亲自看一看那些内容丰富的图书,听一听图书管理员饶有趣味的介绍,使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
其次,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中、高年级学生组织的手抄报展览、故事会、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讲。
在看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喜欢读书、读书成才的故事和有关书的格言,让学生认识到书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知道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
3.听。
低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存在着比较大的阅读障碍,在起步阶段。
就要借助“听”的力量,教师可以给学生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
也可让那些平时喜欢读书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此时再让学生开始阅读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二、教给读书方法帮助儿童学会读书低年级儿童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
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在阅读时应该遵循“五步读书法”,做到“四个结合”。
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教案
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教案一、词汇理解训练:1、训练目标:①、掌握常见汉字和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②、培养学生对新词汇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2、训练方法:①、给出一些常见的汉字和词语,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②、阅读含有新词汇的短文,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含义。
③、用新词汇造句,并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用法。
二、句子理解训练:1、训练目标:①、掌握常见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②、培养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训练方法:①、阅读含有简单句子的短文,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
②、分析句子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并举例说明。
③、让学生仿照例句造句,并分享各自的作品。
三、段落理解训练:1、训练目标:①、掌握段落的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
②、培养学生对段落含义的整体把握能力。
2、训练方法:①、阅读含有简单段落的短文,让学生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
②、分析段落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比较等,并举例说明。
③、让学生根据段落逻辑关系重组句子,并分享各自的作品。
四、主旨理解训练:1、训练目标: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②、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概括能力。
2、训练方法:①、阅读含有主旨鲜明的短文,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②、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探讨其对于主旨的作用。
③、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提炼出主题或核心信息,并分享各自的作品。
五、修辞手法训练:1、训练目标:①、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②、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敏感度和赏析能力。
2、训练方法:①、阅读含有修辞手法的短文,让学生识别并举例说明。
②、分析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如比喻、拟人等。
六、词汇理解:1、识别常见汉字和词语:通过阅读含有常见汉字和词语的短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词汇扩展: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新词汇的含义,并通过联想和比较扩展词汇量。
3、词汇应用:让学生用所学词汇造句,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七、句子理解:1、句型识别: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句子,如陈述句、疑问句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教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教学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抓住文章的主旨。
3.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培养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阅读材料的选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诗等。
2.阅读方法的教学: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默读、朗读、速读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
3.阅读技巧的培养:教授学生如何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中心句,如何进行推理和判断,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等。
4.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阅读评价的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对文章进行评价,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4.讨论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评价法:通过评价学生的阅读作业,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过程,评价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否正确,阅读习惯是否良好。
2.结果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阅读作业,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4.家长评价:通过家长的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选择有趣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一年级专项阅读教学设计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文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 语和句子
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课文 内容,回答问题
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素 养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 增强学生阅读自信心和成就感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
阅读材料选择
难度: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 材料,符合一年级评价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效果:通过评价与反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课文相关的 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 心。
导入环节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主题:选择主题丰富多样的 阅读材料,如自然、动物、
人物等
内容: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 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 言等
趣味性:注重阅读材料的趣 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
识字与写字教学:掌握常用汉字, 培养书写习惯
知识点解析
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阅读理解课 文内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品质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情境创设的方法包括实物展示、图片呈现、角色扮演等 情境创设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 情境创设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互动交流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 的看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场景,增 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结环节
布置作业和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一年级专项阅读教学设计
一年级专项阅读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加深对文本细节的把握能力。
以下是相应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锻炼学生对细节的把握和组织能力。
2. 教学准备:- 准备一系列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绘本故事书;- 选择一本适合的绘本故事作为本次教学的主要材料;-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词卡、图片等。
3. 教学过程:a) 导入:-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播放一个与故事相关的音乐,或者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
- 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问一些与故事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b) 正文:- 教师朗读整个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 教师再次阅读故事,这一次,学生需要跟着教师一起朗读。
-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词卡。
教师提问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并用词卡中的词语进行回答。
- 集体讨论:请学生就小组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观点,并与全班进行互动,共同解析故事。
c) 拓展:- 以小组形式,要求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自行编写一个小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想象和表达。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小故事,鼓励同学们互相欣赏和提供反馈。
d)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联系,并做简要归纳。
- 教师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阅读的感受和体会。
4.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度和口头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阅读练习或问答题,以检验学生对故事细节的把握程度。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一年级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也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专项习题讲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专项习题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
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写的是________季的的景象。
2、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专项习题:春天有灿烂的________;田野里________,散发出浓浓的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开花了。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______ __。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树。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
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
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
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
1、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 )的枣树( )的枣花( )的大枣( )的小灯笼2、文中“小灯笼”指的是________。
3、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________。
夏天,枣树上________。
秋天,枣树上________。
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球在地上滚一样。
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啄(zhuó),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
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
这些小鸡真可爱。
1、这篇短文共有( )句话。
2、短文里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
3、小鸡们冷了,就会________。
放学了,满天都是乌云,就快下雨了。
小红和明明来到学校给学校老师送雨伞和雨鞋。
传达室的老爷爷看见他们这么懂事,高兴地笑了。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句话。
2、天就快下雨了,________和________给老师送伞和雨鞋。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
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
”太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
”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
一年级语文阅读复习备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阅读复习备课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一年级语文阅读复习备课教案一年级语文阅读复习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默读短文,能弄清短文由几个自然段,每段有几句话。
一年级阅读题教案
一年级阅读题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阅读题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阅读技能,包括识字、理解和解答问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流畅度。
3.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一年级水平的阅读材料。
2. 学生能够回答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一年级适合的阅读材料,如短篇故事、图书或绘本。
2. 针对每个阅读材料准备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解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与学生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并解释阅读题的作用。
阅读材料介绍(10分钟):1. 选择一篇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
2. 介绍阅读材料的主题和背景,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阅读活动(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选定的材料。
2.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指纹或指导词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解答(15分钟):1. 分发预先准备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2. 引导学生回到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阅读材料和问题。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互相学习和帮助。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他们在阅读理解和解答问题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扩展活动(可选):1. 让学生创作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向同伴朗读和分享。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让他们继续练习阅读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3. 收集学生的阅读材料和问题答案,对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的选择。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专项习题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
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写的是________季的的景象。
2、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专项习题:春天有灿烂的________;田野里________,散发出浓浓的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开花了。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______ __。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树。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
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
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
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
1、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 )的枣树( )的枣花( )的大枣( )的小灯笼2、文中“小灯笼”指的是________。
3、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________。
夏天,枣树上________。
秋天,枣树上________。
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球在地上滚一样。
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啄(zhuó),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
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
这些小鸡真可爱。
1、这篇短文共有( )句话。
2、短文里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
3、小鸡们冷了,就会________。
放学了,满天都是乌云,就快下雨了。
小红和明明来到学校给学校老师送雨伞和雨鞋。
传达室的老爷爷看见他们这么懂事,高兴地笑了。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句话。
2、天就快下雨了,________和________给老师送伞和雨鞋。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
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
”太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
”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
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1、天亮了,________醒了,叽叽喳喳唱着歌。
2、露珠儿,晶晶亮,好像________挂在小草上。
3、露珠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 )A、太阳出来了。
B、露珠掉在地上了。
冬姑娘来到公园。
她看到许多许多的人,有的在滑雪,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雪仗、堆雪人,写诗画画、拍照留影。
他们都被美丽的风景迷住了。
1、这段短文共有句话。
第二句中写的活动有2、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
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1、这段话有( )句。
2、用“--”划出写桃子多的词,用“~~~”划出写桃子长得好的词。
我是一粒种子。
春天到了,我才发芽。
谢谢太阳和雨水,是它们帮助我长大。
现在,我已经长得很高了。
到了秋天,我就会结出肥肥果实,农民看了可高兴啦!1、“我”是( )2、“我”在(时候 )发芽,在(时候 )结果3、( )和( )帮助“我”长大。
春天来了,小草儿们慢慢地染绿了大地,柳枝上长出了嫩嫩的绿叶。
蓝天上飘浮着淡淡的白云,红红的太阳撒下温暖的阳光。
远处一片片野花儿都开了,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春天真美啊!我爱春天。
1、短文共有句话,主要是写(季节)的景色。
2、短文中写了小草、树枝、( )、( )、等,可以看出春天的-------------。
羊要吃山顶上的草。
羊爬呀爬,它累(lèi)了,爬不动了。
它想:我不怕累,山多高,我爬多高!羊又向山顶爬去。
1、短文共有段。
第二段共有( )句话。
2、山羊在爬不动的时候想到什么?在文中画出它想的句子。
3、你认为最后山羊能吃到山顶上的草吗?在括号内打“√”。
能( ) 不能( )棉花白,谷子黄,红脸关公是高粱。
冬瓜矮,南瓜胖,丝瓜上架细又长。
1、这首诗一共写了( )种植物,这些植物分别是( )、( )、( )、( )、( )、( )。
2、写颜色的词有( )、( )、( )。
原野上,长满了青青的草和许多黄色的野花。
这是小蜻蜓活跃的天地。
小蜻蜓,身体轻,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飞机。
有时在花间飞舞,有时轻轻掠过水面。
这里飞飞,那里停停,过着悠闲的日子。
1、蜻蜓活跃的天地在哪里?(在括号内打“√”)小河边( ) 大树下( )原野上( ) 竹林( )2、小蜻蜓看上去像什么?(在括号内打“√”)小蜜蜂( ) 小飞机( )小燕子( ) 小火箭( )3、能把上面的内容画下来吗?试试看:天上的云姑娘喜欢穿五颜六色的衣服。
早上,云姑娘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
傍晚,云姑娘穿上一身红红的衣服,快下雨时,云姑娘穿了一身黑色的衣服。
1、这段话有()句话。
写了云姑娘( )和( )时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
2、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过了几天,白菜长出来了。
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白菜很快就长大了。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用“——”画出写小白兔做了什么的句子。
3、用“﹒”标出你喜欢的词语。
电的用处可大啦!有了电,电灯就会亮,还可以看电视、蝗听音乐。
爸爸说,有了电,工人叔叔会生产出许多东西,我们的生活会更好。
1、在正确的音节后面打“√”。
就(jiù jìu)叔(shūsū)许(xǔqǔ)处(chù cù)会(huì kuì)更(ɡènɡɡèn)2、这一段话共有()句。
3、从这一段话中我知道。
秋天到,秋天到。
园里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pú)萄(táo)。
黄澄澄(dēnɡ)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
1、这一段话共有()句。
2、这段话中写了颜色的词语有和。
3、这段话写了哪几种果子?用“——”画出来。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梨花白了,迎(yínɡ)春花黄了,柳树绿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青蛙醒了,这一切的变化真奇妙啊!1、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写了哪些植物,请用“——”在句子中划出来。
3、写了哪些动物,请用“~~~” 在句子中划出来。
(十八)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1、儿歌中说的星球有、、、2、月亮比地球,太阳比地球。
3、最小,最大。
(十九)我有一个布娃娃,可漂亮啦!那是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
娃娃有一对黑宝石的眼睛,红苹果一样的脸蛋,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
娃娃头戴(dài)太阳帽,身上穿着一条红色的裙(qún)子。
真可爱!1、这段话有()句。
2、请用“~~~”画出写娃娃的长相的句子。
3、请用“——”画出写娃娃穿着(zhuó)的句子。
(二十)刺(cì)猬(wèi)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fēnɡ)利(lì),门牙特(tē)别(bié)长。
刺猬的四肢(zhī)很短,跑起来却很快。
它的爪(zhuā)子非常锐(ruì)利.它浑(huú)身长满了又短又密(mì)的硬(yìnɡ)刺。
1、这段话共有( )句话。
2、这段话是围绕这句写的。
3、这段话在写刺猬外表时先写了头、、、和,又写了四肢,最后写了、。
(二十一)春风轻轻地吹着,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好像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苹果。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用“——”画出第三句话。
3、这段话中一共提(tí)到几种果树?用“~~~”画出。
4、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二十二)奶奶家的院子里种了几棵牵(qiān)牛花。
细长的藤(ténɡ)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
早上牵牛花迎(yínɡ)着朝霞开放,有深红、浅红、蓝色、紫色,五颜六色。
就像一个个小喇(lǎ)叭(bā),可爱极了!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第()句写藤(ténɡ)和叶子;第()句写花。
3、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二十三)星期五一下课,我和小红就来到图书馆(ɡuǎn)。
我们借(jiè)到书,就坐下来专心地看,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我们都很爱惜(xī)书,谁也不在书上乱(luàn)画,看完一面,就轻轻地翻(fān)过去,再看另一面。
1、这段话共有( )句话。
2、这段话讲()和()(谁),(什么时间),来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用“——”画出描写我们专心读书的句子。
用“~~”画出描写我们爱惜书的句子。
(二十四)一天,公鸡对青蛙说:“我的本领最大,太阳是我叫出来的。
”青蛙说:“你夜里能把太阳叫出来吗?”公鸡边走边说:“能!”这天夜里,公鸡大声叫起来。
过了一会儿,外面真的亮了。
公鸡可高兴了。
哪想,主人把鸡关了起来。
原来,公鸡看到的是电灯的光。
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1、文中共有()个自然段。
2、下列正确的说法是()①太阳是公鸡叫出来的。
②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3、——”在原文画出公鸡说的大话。
虹云散(sǎn)啦,雨停(tínɡ)啦,太阳公公笑眯眯。
小朋友,望(wànɡ)天边,一道彩虹真美丽!彩虹颜色有几样?认真看,数仔细:红橙(chénɡ)黄绿青蓝紫,一二三四五六七。
1、云啦,雨啦,出来啦,天空才会有彩虹。
2、彩虹的颜色有种,分别是、橙、、、、紫。
(二十六)羊妈妈收菜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
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
小羊要吃萝卜叶子。
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
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
小羊要吃白菜的根。
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
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
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问题:1、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答:(1)(2)(3)2、填空。
(1)西红柿的好吃。
(2)萝卜的好吃。
(3)白菜的好吃。
3、这段话共有()句。
(二十七)春天到了,姐姐带着弟弟到公园玩。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粉(fěn)的、有白的、有黄的,真好看。
弟弟要摘(zhāi)花,姐姐说:“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不能摘。
”1、这段(duàn)话共有()句。
2、这段话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3、表示颜(yán)色的词有、、、。
植物传播的方法很多。
除了靠人的采摘传播以外,有的树木是靠风力传播种子,可以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有的靠水来传播,像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在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处。
有的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着粪便排出来传到四面八方,如石榴、樱桃、野葡萄、野山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