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儿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四代头孢霉素的特点
四代头孢菌素对于G+菌的抗菌活性较 三代头孢菌素明显增强,但是对于G杆菌的抗菌活性,与三代头孢菌素相 仿。对于β-内酰胺酶稳定不宜被破坏, 对于细胞壁的通透性更强,和蛋白的 亲和力更高,对于染色体介导和质粒 介导的头孢菌素酶耐药性好,杀菌作 用更强。目前临床品种是:头孢吡肟 和头孢匹罗。 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 运用于严重的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 感染和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
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指征
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 染 混合感染 减少耐药产生 降低不良反应 目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存在严重 滥用问题,实际上,联合应用抗 生素不如单独应用安全有效。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繁殖杀菌期与静止杀菌剂联用后获协同作用 的机会增多; 快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合可产生拮抗 作用; 快效抑菌剂之间联合一般产生累加作用,快 效与慢效抑菌剂联用也产生累加作用; 静止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用可产生协同 和累加作用; 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呈无关作用。 繁殖期、静止期杀菌剂、快速抑菌剂联合应 用,常发生协同和累加作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特点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最强的 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除先天性耐 药的嗜麦芽菌外,均有强大的杀 菌活性。 对于革兰氏阴性球菌,除了耐甲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外,均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对于厌氧菌的活性优于甲硝唑,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特点
儿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院内感染 近年来,儿科临床上的院内感染常是革兰氏 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I )的 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除对头霉素 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外,对现有的β内 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这些菌株的产生是大 量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答。 对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 选万古霉素或去万古霉素。也可以根据情况
论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药 物 研 究
Te h me i i e su y dcn td
44 ・
C ieeju lo tnmei n n tnp a c hns oma fe o de e ad eho hr y h i ma
论 d 抗 生 素 的合 理 应 用 xL J
10万 U 2 ,每月一次 ;② 流行性脑 膜炎 :对密切 接触者 常 用S D,S Z o M c3日;③ 密切 接触 开放 性结 核 患者 的儿 童用 异烟肼 3个 月 ;④烧伤 患者手术 前后 用药 2~3d ;⑤ 外科 手术 :于麻 醉时用一种 抗生 素静脉 注入 ,可 预防手术 后细 菌感染并发症 ;⑥婴儿 室 中出现细 菌感染 流行 ,按病 原菌 用药预防 。
~
参考文献
[ ]陈咏兰 ,罗超雄.抗生素不合理使 用的现状与对策.新 医学 ,19 , 5 1 94 2
( ):2 4 26 4 0. 0.
[ ]张献怀.触 目惊心的抗生素滥用.健康时报 ,20 , :1 . 2 01 5 7 [ ]金有豫.药理学.人 民卫生出版社 , 0 2 0 .32 3 2 0 :38 1 . [ ] 诸 福 棠. 实 用 儿 科 学.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19 :1 3 . 13 , 4 9 5 12 14
1 8. 】 5 23 2 3.
( 收稿 日期 :2 1.2 1 ) 0 00 . 6
【 中图分类号 】R7. 98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7 (00 7 o4 — l 07 81 21)o 一 o4 0
4 常见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d J 腹泻和t J 感 冒是 目前最常见 的滥用抗生素疾病 。 ,L bL 小儿腹泻 病 因较 多尽管 感染 是 主要 原 因 ,但 病原 有 细菌 、 病毒 、真菌等 ,抗生 素只 对细菌感 染有 效。抗 生 素 的长 期 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使腹泻加重 或迁延不愈 。其实 , 的关 注 。 1 临床 抗 生 素 不 合 理 使 用 的 表 现 婴儿腹泻 的病 因除喂养不 当外 ,主要是通 过粪便 传播使 其 1 1 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 疾病 ,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 . 感染 了一种特殊 的病 毒 一轮状 病毒所 致。 由轮状 病毒感 染 12 无论什么感染 ,都用 广谱抗生 素。 . 引起 的腹泻使 用抗生 素无 济于事 。因此 ,确诊 为轮状病 毒 13 无论疾病性质 ,大都 用静脉注射 ,而且 剂量过大 ,疗 肠炎 ,不必使用抗生素 ,只需注意对症 处理。该 病病程短 , . 程过长。 可 以 自愈 。抗生素仅 适合 于侵袭 性肠 道细菌感 染 ,如志 贺 14 不考虑抗生素的抗 菌特点 ,随意联合使用 。 . 痢疾杆菌 、空肠 弯曲菌 、沙 门菌等 。对 于大便 中混 有黏 液 15 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 用 ,慎用或 已被淘汰 的药物 。 . 血便 ,大便镜检 白细胞 明显增 多 ,伴 有腹疼 里急后 重者 需 16 与其他药物如病 毒唑 ,维 生素等混合在较 大量的液体 要用抗生素 。轻 型患儿 可选用 黄连素 、庆 大霉 素 口服 ,重 . 中静滴 。 症者选用氨苄青霉 素静滴 。一 旦 出现肠道 菌群紊 乱或继 发 2 滥 用 的不 良后 果 真菌性肠炎时 ,应停 用抗 生素 ,给 以微生态 制剂 如双歧 杆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 d J 体 内耐药 菌株产 生 ,引发 难 以 菌活菌制剂 、乳酸杆 菌制 剂等 。A J 感 冒的病 原体 大部 分 ,L ,L 治愈的感染 性疾病 。大量耐 药菌 的产生 ,使难 治性感 染越 也是病毒 ,抗生素治 疗无 效。小儿病 毒性感 冒是一 种急 性 来越多 ,导致病 菌感染 的机会 越来 越多 ,治疗感 染性 疾病 感染性疾病 ,也具有 自限性 ,通 常病程 3~7d ,病 毒性感 的费用越来越 高。据报道 耐青霉 素的肺 炎链球 菌 ,过去 冒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可缩短病程。 对青霉素 、红霉素 、磺胺 等药 品都很 敏感 ,现在几 乎 “ 刀 5 d J 不宜使用 的抗生素 xL 枪不 入” 。绿脓杆 菌对 氨苄 西林 、阿莫西林 、西力欣等 8种 5 1 氨基糖 苷类 抗 生素 ,都 有轻 重不 等 的耳 毒性 和肾 毒 . 抗生素的耐药性达 10 ,肺炎克雷伯 氏菌对西力欣 、复达 性 ,尤其是耳毒性 ,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 0% 欣等 1 6种高档抗 生素 的耐药性 高达 5 % 一10 。而 耐 甲 2 0% 52 四环素类抗生素 ,能与新生长牙齿 中的钙结合形成 黄 . 氧西林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 已经无药可治。 色结合物沉着 ,俗称 “ 四环素牙 ” 。此类药物还能与骨 中的 3 合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原 则 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故 8岁 以下儿童禁用 。 必须 掌握适应证并遵循安全 、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5 3 氯霉素早产儿和新生儿应禁用 ,儿童 慎用 。因为此药 . 3 1 病 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 的不宜用 ,如普通 的上呼 易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循 环系统 衰竭称 为 “ 婴综合征 ” . 灰 。 吸道感染 ,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 此药还可抑制骨髓造 血 ,导致 儿童发 生不可 逆性再 生障碍 3 2 发 热原 因不 明者不宜用 ,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 . 性贫血。 3 3 对 细菌感染患儿 ,选用适宜抗 生素 ,适 当的剂量 和疗 5 4 磺胺 类药物早 产儿 和新 生儿应慎用 。因此类 药物能 引 . . 程 ,合适用药途径 和合理 的 间隔时 间,同时必须 采用各 种 起早产儿和新 生儿黄疸 、粒 细胞减少等 。 综合措施 。①给药 途径 :应 根据感染 严重程 度及 药物 动力 5 5 喹诺 酮类 ,1 . 2岁 以下 的儿 童禁 用 ,l 以前 慎 用。 8岁 学特点决定给药途 径 ,轻症感 染尽 量选用 生物利 用度 高的 1 2岁以前人体骨骼 的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增殖 、肥大 、钙化 , 口服制剂 ;②有 多种药 物可供 选用 时 ,应 以窄谱 ,不 良反 使儿 童不 断长 高。而此类 药物有 可能使 儿童骨 骺软 骨细胞 应少 ,价廉者优先 。注 意剂 量和 间隔时 间;③ 抗菌 药物 的 提前 骨化 ,不仅 影响儿 童长 高 ,还 易 引起负重 骨关节 组织 更 换 :一 般 感 染 用 药 7 ( 症 4 ) 后 可 根 据 疗 效 ,决 的损 伤。 2h 重 8h 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 素 ;④疗 程一般 感染待 症状 体征及 实 5 6 第一代头孢菌 素儿童不 可大剂量使用 。因为此 类药物 . 验 室 检 查 明显 好 转 或 恢 复 正 常 后 再 用 药 2~ ,特 殊 感 染 肾毒性较 大 ,可引起d J 血尿 、肾组织坏死。 3d ,L 按特定疗程执行。 总之选择抗生 素时要 全面 考虑 患儿的感染 情况 :生理 34 尽量避免皮 肤黏膜 局部用 药 ,否则 易致过 敏和 耐药 , . 状态 、病理状 态 ,合理选 用药 物的 品种 、使用 剂量 、用 药 不允许擅 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局部使 用。 时间以及 给 药途 径。有效 控 制感 染 ,减 少药 物 不 良反应 , 35 预防性用药应严 格掌握指征 ,儿科在 以下情况下可考 防止人体 内菌群失调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 .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分析
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 ,更牵 扯到人类是否 会回到 “ 无抗 生素时代” 的问
时间是否 足够 ,孩子 的免疫机制是否存 在 问题等 ,便 频繁对医院进行 更换不 断就诊 ,从而导 致同一疾病 采用多种抗生 素进 行治疗 。还有一 些家长一 旦发现见效 就立 即停药 ,从而导致致病 菌死灰复燃 ,最 终引 起病情迁 延不 愈 ,给治疗带来很大 困难 】 。
再继续用 药2  ̄ 3 d ,而针对 特殊感染 患者 则按特 定疗 程予 以执行 】 。④
等到症状体征 以及相关 的实验 室检查得到 明显好 转或者是恢复 正常后
绝大多数家长因缺乏医学知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
滥 用抗生素 的现象 ,并且错误 地移位越高级 的抗生素效果越 好 ;习惯
将 抗生素作为 一种预 防药物 进行长期使用 ; 在 采用用抗 生素进 行治疗
的过程 中,若 是在用药 后一 两天未见效 ,不考虑其他 因素 ,诸如剂量 够不够 、药物 在体 内是否 获得了有效浓 度 、用药途径 正确与否 ,用药
性也 相对 增加 。 不合理 使 用抗 生素会 对 小 儿遣成 十 分严 重的危 害 ,本文 以抗生 素不合 理 使 用的不 良后 果、表现 、常 见病抗 生素 的合理 应 用、
合理 用原 则、 小 儿不宜 使用 的抗 生素等 几 方 面展 开 了详细 阐述 。 【 关键 词 】 儿童 ;抗生 素 ;合理应 用 ;不 良反应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的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是否与患儿的感染状况以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应。
目的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当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引起不少不良毒副反应.。
甚至危及生命,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已到了非严格管理不可的地步。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有:1.不管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不管什么感染,都用广谱青霉素,广谱先锋霉素。
3.不管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管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常一天一次使用,还和其它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能量合剂混合在较大量液体中点滴,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以上情况,必须纠正。
一.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必须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安全和有效,经济的原则。
1. 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用,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 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纠正内环境紊乱。
(1) 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2)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
(3) 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重症48小时)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4) 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4.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易过敏和耐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在局部使用。
5.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1) 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万-120万u,每月一次。
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抗菌药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其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问题。
儿科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因此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合理的使用抗菌药需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和病原体敏感性进行选择。
儿科患者的感染类型多样,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等。
在确定感染类型后,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另外,应注意监测抗菌药物的疗效,若病情持续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应考虑更换抗菌药物。
其次,在儿科中,应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原则,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于儿童来说,其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抗菌药剂量需进行调整。
同时,应遵循完整的疗程,即便患者症状缓解,也应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以杜绝抗菌药物滥用,避免感染的复发。
此外,应优先考虑使用窄谱抗生素,以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广谱抗生素对包括正常菌群在内的机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对于儿童,尽可能选择窄谱抗生素以减少这一风险。
另外,近年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已引起广泛关注。
例如,在手术前预防感染、高危患者预防感染等情况下,应慎重使用抗菌药物。
这些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并且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此外,要加强儿科医生和家长的教育,提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儿科医生应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了解抗菌药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用药指南。
同时,儿科医生也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告知他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原则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引导家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使用应遵循感染类型和病原体敏感性选择药物,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原则,优先选择窄谱抗生素,谨慎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并加强医生和家长的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保证儿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儿科疾病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不 良反应 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过 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密切关系 ,主要 原 因有:不适 当的增加剂量或 给药 次数 ,均可 因体 内药 物蓄 积而导致不 良反应 。不适当的联合 用药 :同类药物 的联合应 用 ,除抗菌作用相加外 ,其毒性反应也 相加 。不 同药物的联 合应用也可致某些毒性反应增强 。不合理的给药方法:不合 理 的给药方法 常可导致不 良反应 的产生 。 2 上 呼 吸 道 感染
新 生 儿 用药 容 易 出现 中毒 反 应 ,由 于新 生 儿 的生 理 功 能,特别是 肾 、肝 和某 些酶系统功 能 尚未成熟 ,用药 不 当常 可致 不 良反 应 或 中毒 。 因此 ,对 此类 患 儿 宜尽 量少 用药 ,特 别是抗 菌药物和退热 药 ,在 必要应用 时,剂量宜 酌量减少 , 用药时间亦不宜过久 。新生儿可用氯霉素 中毒而发生“灰色 综合征”。因此,氯霉素尽量不用 于新生儿 。必要时 ,每 日剂 量不宜大于 25mg/kg。其他药物如磺胺类 、退热药(特别是含
染肺炎 ,疑有混合感染或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 菌 、流感 嗜血杆菌感染者。新的高效广谱 的第三代 头孢菌素 或耐酶 的其他 B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被提倡单独用 于治疗 革兰 阴性杆菌感染 。 目前 ,用药提倡两阶段序贯疗 法,即静 脉给药 3-5天后 ,原药改为肌注或 口服用药至临床症状消 失后 3天或体温正常后 5~7天 。支气管肺炎用药至少 2~3 周 ,重症肺炎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 2周 ,“降级”或改变治 疗 药 物 不 可 取 。 5 结 束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新生儿皮肤、粘膜有化脓性感染, 以及医院出生且住院较长者常常以金葡 菌感染为主。 • 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或耐酶的苯唑青 霉素、邻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或用 万古霉素加上述耐酶青霉素。亦可用第 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等。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院内感染所致败血症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引起的院内感染败血症应首选用万古霉素, 疗程为10~14d。 革兰阴性细菌 • 引起的院内感染败血症选用氨基糖甙类抗 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较低。由于氨 基糖甙类有耳毒和肾脏毒性作用。因此需监 测血清药物浓度。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 • 发病有增多趋势,且多为院内感染,对一 般常用抗生素不敏感。碳青霉烯类如亚胺 培南及美罗培南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 选用药,其次可选脲基青霉素类如哌拉西 林。 以上为经验性用药,应在血培养回来 后根据药敏试验调整药物。如疗效显著者, 也可继续治疗。
•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60例机械通气气管导管末端分泌物标本检出 50株病原菌,阳性率83.3%。病原菌前5位依次 是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 • 革兰阴性杆菌敏感药物前5位依次是亚胺培 南/西司他丁(泰• 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其余大部分 抗生素均耐药。
体重 <1.2Kg ~2Kg >2Kg ≤7天 > 7天 用法 IV IM IV IM IV IM 20mg/Kg Q12h 20mg/Kg Q12h 25mg/Kg Q12h 37.5mg/Kg Q12h 37.5mg/Kg Q12h 50mg/Kg Q8h
头孢呋辛(西力欣)
• 注意事项 • 1、用5%葡萄糖2~3ml稀释缓慢静注或适 量葡萄糖用微量泵30分钟注完。 • 2、中、重度肾功不全者,间隔拉长 Q48~72h。 • 3、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可先口服(氨苄 青霉素),无反应再注射。 • 4、用前最好作皮试(6ug/0.1ml)
抗生素在儿科领域的合理应用
耐药的发生机制
• 改变外膜通透性,阻止药物进入菌体。 • 产生灭活酶:(ß内酰胺类)青霉素酶、广 谱酶和超广谱酶,可被酶抑制剂抑制。诱 导型AmpC酶可包围抗生素使之失活,酶抑 制剂无效,三代头孢耐药。(氨基糖苷类 )磷酸、乙酰基、核苷转移酶等,阿米卡 星影响最小(80%)。 • 改变靶位,使药物失去结合点(12%)。 • 把菌体内药物泵出,多重耐药,不强)。
• 6.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提高机体 低抗能力;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 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 部病灶等。
选择合适的药物 计算好适当剂量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选择合适剂型 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慎用对新生儿、幼儿有特有反应的药物
五.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
• 4. “吊针”更快更有效 • 5.用药疗程越短越好
•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 中华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 用指南》(简称《指南》)。这两份文件对儿 科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应成为儿科医师的处 方依据
耐药问题
• 细菌耐药的发生机制 • 药物抗菌作用: 1.穿过细胞外膜(G¯ 菌)或肽聚糖层(G+ 菌); 2.经受各种灭活酶攻击; 3.到达靶部位并与之结合。
六.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是指以
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 喉炎,会厌炎等 。应作定位诊断才能做到合理使用。 • (1) 普通感冒:一般为自限性,通常3-7天,个别达10天 ,咳嗽流涕持续二周以上,不用抗生素。 • (2) 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指中耳炎内有渗液,持续6周 以上,无急性感染表现,不使用抗生素,如持续3个月以 上,应考虑用抗生素;急性中耳炎指全身或局部症状可使 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头孢克洛,支原体 者用大环内酯类,病程7-10天。
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MRSA和MRCN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 部敏感,对利福平、磷霉素耐药率低。大 多数MRSA对SMZ-TMP敏感,但MRCNS 大多数对SMZ-TMP耐药。大多数甲氧西林 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耐酶青霉素、头孢、氨 基糖苷类、新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磷 霉素、利福平、SMZ-TMP敏感。
肠球菌属多来自尿路,以粪肠球菌为多,
至于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沙雷菌等对上述 抗菌药的敏感率一般比成人高。近十余年的数据显示,腹 泻患儿大便培养一志贺菌属最多见,以往鼠伤寒杆菌比例 增多的状态已改变。志贺菌属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仍 很敏感,对氨苄西林、一代头孢、庆大霉素、磺胺等耐药 明显,对部分三代头孢、氨曲南等的耐药率也见增长 (12.5~50%)。肠杆菌科细菌所以耐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重要原因,其中以克雷伯菌属、 大肠杆菌属产酶率最为突出,产酶率大40%以上,这与药 敏结果相符,即对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等呈高度 敏感,对头孢高度耐药。
(2)对患儿安全 特别对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者更应考虑药 物的安全性。例如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阴 性杆菌败血症,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但患儿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或有中枢神经 系统疾患史者,则应选用该组药物中引起 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 品种如美罗培南,而不宜选用亚胺培南。
(3)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高且维持一定时间
成人中极为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在儿童中 致病明显为少,在阑尾炎脓液标本中常可 分离到。对头孢他啶、四代头孢、碳青霉 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等极敏 感。不动杆菌、产碱杆菌、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等其他非发酵菌在儿科尚未成为重要 致病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约40%,分离到的葡 萄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这 与成人中以金葡菌为多不同,而耐甲氧西 林菌株也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为高(约7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的比例(约15%)明显低于成 人(60~80%)。
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刘婷玉抗生素自发明以来,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各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的同时,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但是,也带来了不少棘手的问题,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药源性疾病的出现。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儿童,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生理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易受药物影响,因此,儿科的合理用药更为重要。
1. 抗生素的一般概述抗生素一般系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所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他种微生物的药物。
除了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还可通过半合成或合成法来大量生成。
现在能选用的抗生素有一百多种,大多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余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类药、抗真菌药、磺胺类、咪唑类、多肽类、植物抗生素(如黄连素、鱼腥草、穿心莲)等。
临床上选用抗生素时,应着重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和患儿机体状态两方面去考虑。
选择的抗生素要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首先按照疾病的临床症状做出诊断选药,必要时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例如,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选用青霉素G,金葡菌引起的肺炎则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异唑类青霉素或红霉素。
其次,熟识并了解各种抗生素的体内动力学特点,才能合理选用。
例如,肠道难吸收的氨基糖苷类、制霉菌素,口服时仅作为肠道灭菌剂;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在胆汁中浓度较高,多用于治疗胆道感染。
. 选择的抗生素要适合患儿的生理状态婴幼儿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抗的消除能力较弱,易引起毒性。
例如,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尚未发育,应用氯霉素易致灰婴综合征;新生儿肾功能只有成人的20%,庆大霉素的血浆半衰期长达18h,为成人2h的9倍,用药易蓄积而致患儿听力障碍。
同时,对乳母用药,也要考虑对乳儿的影响,有些药物易通过乳汁分泌,例如红霉素、四环素,使乳儿产生过敏、溶血等反应。
另外,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能,因此慎用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及儿童。
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儿科药物应用特点一、概述:1. 小儿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比成人快。
2. 小儿时期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其中细胞内液(%)比成人小,但组织间液(%)比成人大,故小儿用药相对剂量比成人大。
3. 小儿肝肾功能发育未完善、酶系统尚未成熟,用药不良反应的概率比成人高。
4. 动态发育之中和个体差异,故小儿用药剂量应该按体表面积或体重计算。
二、药代动力学特点: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进入体内后随时间而变化的量的动态规律,其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影响。
1. 吸收小儿口服药物的吸收与成人区别较大,口服应该是儿科用药主要途径。
小儿胃酸度较低、胃排空较快,总体吸收比成人快。
新生儿则情况特殊: 其胃容积小、胃酸低、胃肠蠕动慢,因此一些对酸不稳定药物,如氨苄西林吸收会增加,而弱酸性药物则吸收减少,如利福平等。
小儿皮下脂肪相对少、易发生感染,故皮下注射给药法很少使用。
肌肉注射的疼痛以及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加之局部肌肉注射易造成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臀肌挛缩等并发症,因此肌注给药尤其长时期使用应予限制。
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故不存在吸收过程。
2. 分布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80%、1岁婴儿70%、成人则60%;同时,小儿组织间液高于成人,达体重40%以上,成人仅20%。
因此,水溶性药物在小儿体液内分布相对广泛,而药物剂量就相对较大。
3.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成人,这是因为小儿血浆蛋白偏低,而血PH偏酸,这均可影响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的结合。
磺胺类药物可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白蛋白,故这类药物不宜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使用。
4. 代谢年龄越小,肝内各种酶活性越低,使药物代谢较慢,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如氯霉素在新生儿引起灰婴综合征就是由于肝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活性低下致血中游离氯霉素过高所致。
5. 排泄小儿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再分泌和浓缩功能均比成人差,致使相当部分从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这必然会影响用药间隔时间。
儿科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儿科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摘要]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对控制细菌感染,控制疾病流行,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但目前滥用抗生素多,耐药菌株迅速增多,药物的副反应屡有报道,使医学界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临床上如何选好、用好抗生素,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儿科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重要。
[关键词]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对控制细菌感染,疾病流行,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
但是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药源性疾病的出现,也给人们带来了苦果。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小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抗感染的能力比成人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加严重,而小儿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生理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易受药物影响,因此,儿科的合理用药更为重要。
1抗生素的概述抗生素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从中提取的抗生素称天然抗生素,经人工合成的称人工合成抗生素,现在能选用的抗生素有一百多种,大多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余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类药、抗真菌药、磺胺类等,其抗菌效果决定于:机体的免疫状态;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抗菌药物的性能。
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在选用时应注意这些特点,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1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及临床意义:理想的抗菌药物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而不损害机体。
抗菌药物的作用一般可分4类:①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繁殖期杀菌剂)属此类的有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等;②损害细菌胞浆膜的渗透性(静止期杀菌剂)属此类的有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等;③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合成(快速抑菌剂)属此类的有红霉素、氯霉素等;④影响细菌核酸代谢(慢效抑菌剂)属此类的有利福平、喹诺酮类等,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为选用药物和联合应用抗生素时奠定了理论依据。
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使用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 (无效时,说明可能为G+甲氧西林耐药菌) 头孢氨苄 头孢唑啉 头孢塞啶 头孢曲秦 头孢匹林 头孢沙定 头孢乙晴 头孢地尼
头孢拉定
(益他林、赛福定、泛捷复、克必力)
头孢羟氨苄(力欣奇) 头孢硫脒 (仙力素) 头孢塞吩 (锋塞星) 头孢替唑 (特子社复、益替欣、替拉姆) 头孢菌素 (舒复)
第二大类:浓度依赖杀菌作用药物
持续后效应
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甲硝唑 投药目标达到最大药物接触,药物浓度越高,杀菌率及 杀菌范围也越大
24小时AUC(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IC、峰浓度/MIC
是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抗菌药物在体内起效的过程
剂量 药动学 药效学
起效
• • • • •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 青霉素(无效时,说明可能产青霉素酶) • 广谱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益萨林),海他西 林,匹氨西林,美坦西林,酞氨西林,巴坎西林,依匹西 林,环己西林,呋脲苄西林(呋新西林),氨苄西林+氯 唑西林(爱罗舒、氨络新、安络新)(耐药菌) • 抗葡萄球菌青霉素(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 II,氯唑西林,甲氧西林,来夫西林(欣轻三),异恶唑 青霉素(无效时,说明可能产耐甲氧西林酶)
• 患儿的现症、基础疾病?
• 体检的发现? • 病毒? • 细菌? 咽部、面色、心肺、皮疹„ • 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环境”状况 血象、CRP G+菌?G-菌? 门诊敏感菌
• 对抗生素敏感菌? • 对抗生素耐药菌?
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的滥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这不仅导致了多药耐药问题的恶化,也给儿童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因此,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合理使用的原则及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儿科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细菌。
因此,在面对细菌感染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可以帮助控制疾病的进展,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在儿科临床中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非必要使用、不规范用药和过度用药等。
这种滥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加重了抗微生物耐药性的增长。
事实上,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0%的儿童使用过抗菌药物,其中大部分使用是不必要的。
因此,合理使用儿科抗菌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合理使用儿科抗菌药物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针对不同细菌的抗生素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其次,准确掌握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方式。
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计算剂量,避免过量或过少用药的情况。
此外,儿童服药方式可能不同于成人,比如可以使用颗粒剂形式。
最后,严格控制治疗周期和用药时机。
抗菌药物的过长或过短治疗周期都会对细菌产生压力,导致抗药性的出现。
为了促进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一些策略和措施也被提出。
首先,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抗生素的认识和使用技巧。
其次,加强监管和管理,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南和规范,对医生的开药行为进行审查和评估。
此外,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最后,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和患者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综上所述,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儿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各年龄组的 剂量 。小 儿时期 调节水 电解
质 代 谢 的 功 能 较 差 , 容 易 受 外 界 环 境 的 很 影 响 而 引起 水 电解 质失 衡 , 此 在 应 用 酸 因
碱类 药物时较成人易于中毒 , 在应用利尿 剂后也较易发生低钠低钾现象。 新生儿用药容易出现中毒反应 , 由于
新 生 儿 的 生 理 功 能 , 别 是 肾 、 和 某 些 特 肝 酶 系 统 功 能 尚 未成 熟 , 药 不 当常 可 致 不 用
人们 的健康产生极为有害 的影响 。 抗生素滥用和 细菌 耐药 问题正 1益 3
讨 论
要点 : ①选择 有效 药物 : 首先 要掌握 小 同 抗生素的抗 菌谱 , 使所选择 的药物与所感
染的微生物 相适应 。其次还 要考虑 各种 抗生素的吸收 、 布等 特性 。②用药方法 分 更合理 : 选定 药物 后 , 要根 据其药 动学 还 性质确定给药方案。③防止不 良反应 : 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 与药 物浓度 过高 有密切
生素的人量使 用 , 不仅 造成 浪费 , 而且 可
引起不 良反 应 、 敏 、 过 二重感 染 和诱导 产
生 细 菌 耐 药 … , 国 儿 科 临 床 抗 生 素 使 我
用整体 上存 在起 点 高 、 次 高 和滥 用 问 档 题。 。所 以,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十 分 重 合
2 mgk 。其 他 药 物 如 磺 胺 类 、 热 药 5 /g 退 ( 特别 是 含有 氨 基 的 ) 过 量 的维 生 素 K 、
以 及 新 生 霉 素 等 较 易 引 起 早 产 婴 及 新 生
简述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监 床 抗生 素不 合理 使用 的裘 瑰 ( 1 ) 无 论感 染还 是 非感 染疾病 , 只要有 病就 用抗 生素 。 ( 2 ) 无 论什 么感 染 , 都用 广谱 抗生 素 。 ( 3 ) 无 论疾 病性 质 , 大都 用静 脉注 射 , 而且 剂 量过大 , 疗 程过 长 。
( 2 ) 发热原 因不 明者 不 宜用 , 应 尽早确 诊 后再对 因治疗 。 ( 3 ) 对 细菌 感染 患儿 , 选 用适 宜抗生 素 , 适 当的剂量 和疗 程 , 合 适用药 途径 和合 理的 间隔时 间, 同时必须 采用各种 综合措施 。 ①给药 途径 : 应 根据感染 严重 程度 及药物 动力学 特点决 定给药 途径 , 轻症 感染尽量 选用 生物利用 度高 的 口服 制剂 ; ②有多 种药 物可 供选 用 时 , 应以窄 谱 , 不 良反应 少 , 价廉 者 优先 。 注意剂 量 和 间隔时 间 , ③抗菌 药物 的更换 : 一 般感 染用 药7 2 h ( 重症 4 8 h ) 后 可根 据疗 效 , 决 定 是否需 要更 换抗生 素 ; ④疗程 一般 感染 待症状 体征 及实验 室 检查 明显 好 转或恢 复 正 常后再 用 药2 —3 7 d , 特 殊感 染按 特 定疗程 执 行 。
毒性 肠 炎等 。
理 选用 药物 的品种 、 使 用剂 量 、 用药 时 间以及给 药途 径。 有 效控 制感 染 , 减 少药 物 不 良反应 , 防止人体 内菌群失 调 , 减少 耐 药性 的产生 。
参 考文 献
[ 1 1 】 金有 豫 . 药理 学 .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0 2 : 3 0 8 ~3 1 2 .
称“ 四环 素牙 ” 。 此类 药物还 能与骨 中的钙 结合抑 制婴儿 的骨骼 生长 。 故哕 以下 儿童 禁用 。
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使用生素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危害,促进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儿科临床治疗的98例住院患儿,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
分析、总结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结果:分析得出,儿科临床中常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然而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症应用剂量;抗生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能对患儿身体重要器官(肝脏、肾脏、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结论:儿科临床中,细菌感染的患儿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但因儿童对药物的敏感度更大,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
因此,对抗生素品种及剂量的有效控制与合理使用,能很大程度缓解患儿的病情、有效降低毒副作用。
【关键词】抗生素;儿科临床;合理使用【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1-01抗生素是细菌或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拥有一定程度的抗原或抗病毒活性,能够对细菌病毒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前临床中所使用的抗生素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进行提取,是其中的有效成分;部分抗生素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其对细菌病毒有抑制效果。
目前,抗生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可或缺。
抗生素在缓解患者病情时也出现了滥用的现象,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则可能导致患者细菌变异及细菌耐药性增强等现象。
本文分析我院儿科临床治疗中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儿科临床治疗的98例住院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98例患儿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最小3天,最大为11岁,平均(5.25±2.48)岁。
儿科抗生素使用
编辑版ppt
11
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抗菌素 的合理使用
• 使用抗菌素频率最高,数量最多 • 应作定位诊断,才能做到合理使用
编辑版ppt
1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普通感冒:自限性, 3~7天,不用抗菌素 (无急性感染表现) 中耳炎: 6周<渗出性中耳炎 < 3月不用抗菌素 渗出性中耳炎>3月用抗菌素7~10天 青霉素、羟氨苄、头孢克洛、大环内酯类 鼻窦炎:单纯性:不用抗菌素 细菌性:同上
病毒或反应性气道疾患:<7天少用抗菌素 细菌性;免疫功能缺陷者,病毒原性≥7天者, 咳嗽加剧,痰多或脓痰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者用抗菌素,青霉素7~10天 支原体衣原体选 大环内酯类2周
编辑版ppt
15
毛细支气管炎: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多见 病情严重≥7天者,早产儿、小婴儿,原 有心肺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者,选用抗 菌素5~10天
编辑版ppt
13
咽炎扁桃体炎:病毒性不用
细菌性:青霉素、羟氨苄、第一代头孢、大 环内酯 类 5~7天 喉炎:病毒性不用, 喉梗阻时加用激素 细菌性: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羟氨苄、二、三代 头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 霉素 5~7 天
编辑版ppt
14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是指既往健康儿童在医院外或 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编辑版ppt
18
小儿CAP病原学的组成
• 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病原体为主要 • 四大主要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卡它莫拉氏菌 • 病毒病原依然重要,尤其在婴幼儿,尤其在肺炎初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刘婷玉抗生素自发明以来,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各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的同时,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但是,也带来了不少棘手的问题,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药源性疾病的出现。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儿童,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生理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易受药物影响,因此,儿科的合理用药更为重要。
1. 抗生素的一般概述抗生素一般系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所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他种微生物的药物。
除了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还可通过半合成或合成法来大量生成。
现在能选用的抗生素有一百多种,大多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余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类药、抗真菌药、磺胺类、咪唑类、多肽类、植物抗生素(如黄连素、鱼腥草、穿心莲)等。
临床上选用抗生素时,应着重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和患儿机体状态两方面去考虑。
1.1 选择的抗生素要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首先按照疾病的临床症状做出诊断选药,必要时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例如,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选用青霉素G,金葡菌引起的肺炎则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异唑类青霉素或红霉素。
其次,熟识并了解各种抗生素的体内动力学特点,才能合理选用。
例如,肠道难吸收的氨基糖苷类、制霉菌素,口服时仅作为肠道灭菌剂;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在胆汁中浓度较高,多用于治疗胆道感染。
1.2. 选择的抗生素要适合患儿的生理状态婴幼儿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抗的消除能力较弱,易引起毒性。
例如,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尚未发育,应用氯霉素易致灰婴综合征;新生儿肾功能只有成人的20%,庆大霉素的血浆半衰期长达18h,为成人2h的9倍,用药易蓄积而致患儿听力障碍。
同时,对乳母用药,也要考虑对乳儿的影响,有些药物易通过乳汁分泌,例如红霉素、四环素,使乳儿产生过敏、溶血等反应。
另外,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能,因此慎用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及儿童。
总之,应用抗生素前要考虑患儿是否具有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指征,是否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验和培养,最有可能是何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患儿有什么特点,是否需要联合给药,给药的最佳途径,最适宜剂量,期限多长等等。
2 儿科抗生素的具体应用2.1 儿科应用抗菌药物的一般原则抗菌药物应用有其适应症,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无细菌感染征象不宜应用,抗菌药物主要适用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烧伤、复合外伤、溺水、溺粪;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风湿热、有结核密切接触史而结核菌素转阳者;婴儿室为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流行预防用药等。
原则上根据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参照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但若经验治疗已获确切的临床效果时,则不必急于更改。
若病原菌不明或单一用药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可联合用药,一般可用两种药物联用,三联、四联合用实无必要,不但浪费,且导致耐药菌株增加,而且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2 上呼吸道感染儿科门诊患儿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80%以上为病毒所致。
因此,抗生素的使用不能改变感冒的病程和预后,抗生素不应该用来预防感冒时并发的细菌感染。
如怀疑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或流感杆菌感染时可用磺胺甲恶唑,扁桃体有渗出物时可用青霉素。
对轻型胃肠性的沙门菌感染不主张用抗菌药物,因它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
2.3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约有63%为轮状病毒和产毒肠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亦不能减轻腹泻症状,反而导致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所以化验大便常规及临床诊断对用药尤为重要。
2.4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肺炎,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
大多数重症肺炎系由细菌感染引起,或在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因此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炎是十分重要的控制炎症方法。
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仍然是大多数医院临床最初和通行的治疗模式。
由于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仍敏感,轻度肺炎一般先用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估计一种抗菌药物难于控制病情时,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如能正确选择,则可取得协同或累加的疗效,否则尚有发生拮抗的可能。
联合用药主要适用于严重的医院内感染肺炎,疑有混合感染或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者。
新的高效广谱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耐酶的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亦被提倡单独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目前,用药提倡两阶段序贯疗法,即静脉给药3~5天后,原药改为肌注或口服用药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或体温正常后5~7天。
支气体肺炎用药至少2~3周,重症肺炎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降级”或改变治疗药物不可取。
总之,只有掌握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或感染的部位、病理或免疫状态,才能真正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的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是否与患儿的感染状况以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应。
目的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当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引起不少不良毒副反应.。
甚至危及生命,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已到了非严格管理不可的地步。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有:1.不管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不管什么感染,都用广谱青霉素,广谱先锋霉素。
3.不管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管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常一天一次使用,还和其它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能量合剂混合在较大量液体中点滴,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以上情况,必须纠正。
一.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必须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安全和有效,经济的原则。
1. 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用,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 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纠正内环境紊乱。
(1.) 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2.)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
(3.) 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重症48小时)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4.) 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4.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易过敏和耐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在局部使用。
5.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1.) 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万-120万u,每月一次。
(2.) 流行性脑膜炎:对密切接触者常用SD,SMZco3日。
(3.) 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病人的儿童用异烟肼3个月。
(4.) 慢性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可按具体情况每2-3周用抗真菌药3-5日。
(5.) 烧伤病人手术前后用药2-3天(6.) 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
(7.) 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
二. 常用抗生素在儿科使用特点1。
β内酰胺类:临床上最常用,化学结构中具有内酰胺环,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1.) 青霉素类:a. 青霉素:主要作用于G+球菌,可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下呼吸道感染,流脑,破伤风,淋病,梅毒等,5-20万u/kg.d,分2-3次肌注或2-4次静脉滴注,最好稀释成1u/ml滴注,过浓或过大可引起青霉素脑病,青霉素肾病。
不能静推。
b. 耐酶青霉素类:如新青II,邻氯青。
主要用于金葡萄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败血症,软组织炎,骨髓炎等。
c.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阿莫西林,安美汀,美洛西林,替卡西林等,杀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可用G-菌感染.(2.)头孢菌素类:a. 第一代:如先锋I,II,III,IV,V,主要用于产青霉素的金葡菌和G+菌。
b. 第二代:如西力欣,新福欣等,较第一代抗菌谱广,对G-菌作用强。
c. 第三代:如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抗菌活性及抗菌谱更广,其中几种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
d. 第四代:头孢匹肟(马斯平),对G+,G-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2。
大环内酯类:抗菌谱窄,与青霉素相似,近来应用越来越多,因它对G+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百日咳,白喉等有效。
a. 红霉素:20-30mg/(kg.d) ,分二次静脉滴注,浓度为1mg/mlb. 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一次,口服或静滴,连用三天,可维持一周,点滴时间不小于1小时。
c. 其它:罗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琥乙红霉素等3。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对葡萄球菌和G-菌有效,由于对耳,肾的毒性大,故6岁以下慎用。
与B内酰胺类有协同,一般不单独用。
4。
喹诺酮类:抗菌谱与头孢三代相似,杀菌迅速,如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此类药物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在人类尚未发现,目前认为不宜用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1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婴儿,必要时短期使用。
5。
其它:a.林可霉素类:适应于G+和厌氧菌。
b.万古霉素:主要用于G+菌严重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c.磷霉素:广谱,作用不强,毒性低,用于轻,中度感染。
d.磺胺:用于弓形虫,卡氏肺囊虫等。
e.甲硝唑:用于厌氧菌,原虫感染。
三.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1.肝功能减退时,红霉素类,磺胺类,克林霉素类,林可霉素,可使SGPT升高,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二性霉素B等的毒性加强,故在肝功能减退时不能使用。
2.肾功能减退时,经肾排泄的药物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产生毒性反应,必须减少剂量的有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第三代头孢,氧哌嗪青霉素可正常使用。
3.新生儿中,就药物的生物转化来说,其生理和病理情况与大儿童不同。
氯霉素易致灰婴综合症,磺胺和呋喃类可发生黄疸或溶血现象,抗生素应静脉应用,避免肌注出现硬结及吸收不佳。
4.妊娠期和哺乳期:妊娠期禁用致胎儿畸形或明显毒性的药物,包括四环素,磺胺,甲硝唑,利福平;慎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喹诺酮类,异烟肼,氟胞嘧啶,呋喃妥因等。
哺乳期不宜服用的有磺胺类,成熟乳中抗生素售量很少超过母亲每日给药量的1% ,故可酌情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乳汁中浓度低,且乳儿口服后不吸收,因此对乳儿安全。
初乳期在乳汁中含量宜减少剂量的有:异烟肼,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