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管理的关键是提高均匀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种鸡管理的关键是提高鸡群的均匀度

山东益生种畜禽有限公司265508

肉种鸡的管理与其他家禽生产系统不同, 它要求对种鸡群以计划性的方式进行限制饲喂, 确保种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或不同的生产阶段体重彼此相近。

肉种鸡的均匀度是指鸡群整体、个体生长发育的整齐程度。它主要包括体型、体重、性成熟三个方面,其中以体重的均匀度最为重要,尤其是在育成期。

要获得种鸡群良好的体重均匀度, 就要求饲养者对整个鸡群按推荐的采食量水平进行饲喂, 从而获得均匀的产蛋量和精液质量。家禽遗传育种公司通常提供种鸡生产指南, 指明各种类型种鸡在其各个生长阶段的体重目标和饲养管理推荐方案。

培育稳产高产的后备种鸡群是每位种鸡管理者追求的最终目标。后备种鸡群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种鸡产蛋率上升快慢、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全期产蛋量的多少、蛋重一致性及产蛋期死淘率的大小。体重均匀度高的鸡群开产适时,整齐,进入产蛋高峰快,高峰持续时间长,死淘率低,种蛋大小一致。

均匀度的控制依种鸡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其控制点也有区别。科学、合理的均匀度控制是指在14周以前母鸡的体重均匀度为重点,而14周以后直至产蛋高峰(31~32周)均匀度的控制重点则转至体况及性成熟均匀度为重点的控制,并且在限制饲喂程序和喂料量的调整有很大不同。

一: 影响肉种鸡均匀度的因素

种鸡群均匀度差的原因可能是:某些鸡只未采食到它们应该得到的饲料量; 未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或鸡舍的环境条件不利于它们对所采食的饲料营养物质反应出最佳的生长效果。.

雏鸡质量、育雏舍的条件、鸡舍的类型、鸡舍环境控制的优劣、精确断喙、合理的免疫程序、饲养密度、准确称重、饲喂程序、饲料的质量、料位水位是否充足、光照控制、疾病尤其是球虫病, 会导致肠道损伤, 降低了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等等。

二: 提高均匀度的建议

2.1 育雏期(0~4周)体重均匀度应从进鸡开始抓起

2.1 .1 雏鸡质量为前提在满足雏鸡生长及发育所需温度、湿度、通风及饲喂设备、密度基础上,首先将雏鸡质量分级。由于种蛋的来源、出雏早晚、公母鉴别、长途运输等因素使雏鸡体重一出生就有差异。因而入舍后,通过眼观、手感想结合进行初步分级,将病、弱、小者隔离于大群,从饲喂上给予特殊照顾。

2.1.2 精确断喙是育雏控制体重均匀度的关键断喙精确性将直接影响鸡只的采食状况,从而影响均匀度。因而,断喙必须由经过统一培训并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来完成。母鸡上喙断掉1/2,下喙断掉1/3,公鸡采用“只烙不切”法,烙去鸡喙到鼻孔前1/3即可。这样鸡不易出血,而且以后很少需修喙。在断喙过程中要烧烙整齐、适度。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断喙质量,随时将不合格雏鸡重新断喙。对于环境控制良好的鸡舍, 在育成期完全遮黑饲养管理, 母鸡建议可以不断喙.

2.1.3 结合每次免疫接种坚持进行必要的挑鸡工作随着疾病种类增多,育雏阶段免疫接种次数也随之增多,每次免疫每只鸡都毫不例外地经过饲养人员之手。因而,可在免疫接种同时,依据手感、眼观随时挑出体重偏大、偏小的鸡只。这样尽早将其分为大、中、小三栏,经过育雏期5~6次免疫接种,一个理想的体重均匀度的鸡群已经形成。此方法减少应激,省时省力,一劳多得。

2.1.4 免疫接种程序也对体重均匀度有很大影响由于免疫次数频繁,平均每周就有一次,在育雏阶段的饲料及饮水中添加有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之类药物,以最大限度降低鸡群免疫造成的应激。特别在使用球虫苗过程中,采用“二次料面喷洒法”结合适宜的垫料湿度条件,免疫效果较好。有效避免了滴口免疫造成的免疫反应过重或过轻现象,从而保证了整个育雏及育成阶段,避免球虫病的干扰,还大大降低了药物成本。

2.1.5 育雏期结束保持较好均匀度的同时,最大限度使雏鸡体重超过或达到标准体重,以便为进一步的限制饲喂做准备育雏阶段必须保证料位、水位充足,密度, 温度、湿度及通风适宜,管理好垫料质量,依据采食速度合理减少光照时间。若4周末鸡群均匀度不理想, 种鸡在该阶段应按体重大小分栏饲养,分大中小三个栏。不同栏给予不同的料量, 目的:通过分栏控制均匀度。以便种鸡争取在10-12周达到同一体重标准,也就是要培育出一个均匀的整体鸡群,而不是许多个均匀的小栏。

2.2 5~24周均匀度的控制要点

为了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均匀度除从小就抓外,对后备母鸡的培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前期为体重均匀度、后期为体况和性成熟均匀度)的控制。

2.2.1 准确称重是加强体重管理的基础工作

称重的统计结果是下一次投料的重要依据,也是前一次投料是否合理的反馈,因此应做好五相同,即“称重时间相同、称重地点相同, 称重用具相同、称重人员相同、称重比例相同”。整个育成期称重时间均安排在非饲喂日的周末早晨开灯后进行,此时鸡只空腹状态

更能代表实际体重;每次称重前,设专人对各栋称量用具集中校对,尽量减少由于称量用具不同而造成客观条件误差;人工称重过程要求称重人员快速、准确读数,尽量让有多年饲养经验的工作人员亲自称重,这样也可减少人为误差,并在称重结束后快速计算称重结果,将其与称重记录本一块移交给管理人员,当管理人员对某些数据有疑问时,通过分析称重记录本数据,确认不是计算错误后,应及时通知称重人员重新称重;每周抽样比例固定在2--5%,这样更能代表鸡群实际均匀度变化。另外,在称重过程中,随时将过大或偏小鸡只用备用转鸡笼转至相应大、小鸡单元。

2.2.3 制定合理的限饲程序和喂料量至关重要育成期,特别是15周前,这段时间是利用料量调控体重和骨骼发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期生殖系统尚未发育,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而限饲是育成期种鸡培育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控制肉种鸡体内沉积过多的脂肪,使公鸡和母鸡有一个正常的体型和适当的体重,以便生产更多的合格种蛋,而且可节约饲料,降低成本。限饲程序依实际生产情况而异,但为了减少过量采食造成“采食性休克”等造成的应激,建议鸡只在任何一个饲喂日的采食量都不可超过其高峰料量且不要减少料量。如果育成期实际体重高于目标体重则将3/4法适当延迟继续使用,因为3/4法、2/5法、1/6法饲喂程序的转变,预示着饲料转化率的提高,这样体重增幅较大。

喂料量的调整:在实际饲养中,由于鸡舍环境、饲料营养、管理和鸡群状况的影响,因而每周喂料量的调整,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外,最关键的是依据本周末(甚至前两周)称重结果,观察实际体重曲线的增幅与标准体重曲线变化,合理确定下周喂料量,为防止“阶梯式生长”,大、中、小三群鸡饲料量差异不易过大,要小于下周料量的增幅,这样对调群极为有利,调群后被调鸡只不存在一下子减少或增多料量的现象,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生长惯性带来的阶梯式生长。

2.2.4 料位的管理工作由于调料、调群等管理因素影响,各栏料量、鸡数与料位每周都有变化,故而要求饲养人员加料前必须准确计量出各栏内的加料量,然后在满足料位条件下,调整鸡数, 准确快速加料,并随时调整好料的高度,母鸡以背部同高,公鸡料桶尽量上调,以锻炼腿肌。此项工作繁琐但还需细致,是每日饲养管理的重点,而且必须天天抓,否则任何细小的失误都可直接影响均匀度的变化。

2.2.5 育成中、后期提高均匀度的措施15周后,生殖系统发育逐渐加快,在此阶段切勿出现快慢或停止发育现象,否则对生产性能不利,这就要求在调整鸡群时不能再单纯以体重为依据,还要观察其冠、肉垂、羽毛及体型、胸肌等指标综合进行。此期由于内脏、肌肉、骨骼、羽毛的更新还在不停地进行,使得鸡只对饲料的依赖性较以前增强,饲料每周的增幅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