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苏醒的前兆
昏迷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昏迷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昏迷(COn1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细胞严重损害或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病变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严重抑制状态。
表现为意识丧失和随意运动消失,对刺激不起反应或出现病态的反射活动。
浅昏迷患者意识丧失但对外界刺激尚有反应,生命体征一般无明显改变;深昏迷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生命体征呈不同程度改变。
【昏迷程度评定】昏迷程度评定对指导抢救、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多采用格拉斯哥(GCS)计分法进行评定。
主要分为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三项内容分别计分,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 评分,昏迷程度越重的评分越低。
正常人满分15分,低于8分为重度昏迷,预后不良,低于4分者罕有存活。
【诊断提示】1.中枢性非感染性病变昏迷(1)脑血管意外:多突发昏迷偏瘫,昏迷过深者四肢弛缓性瘫痪,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最常见。
如活动中急骤发病,有头痛、呕吐等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昏迷程度较深,发病时血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提示为脑出血;静态下发病,发病呈亚急性,昏迷程度较浅,血压增高不明显,特别是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驱症状者,多提示脑梗死。
中青年有亚急性心内膜炎和心房纤颤而突然发病者,提示为脑栓塞。
脑脊液检查特别是CT或磁共振检查,有定性和定位意义。
(2)蛛网膜下隙出血:除脑动脉硬化者外,发病年龄较轻,常在用力后突发头痛、呕吐,少数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呈血性。
(3)癫病:阵挛-强直性癫病发作后遗有昏迷,一般十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内逐渐清醒。
癫病持续状态时的昏迷持续较久,可长达1〜2周不恢复。
(4)颅内占位性病变:主要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使脑干受压、移位或缺血等引起。
多有逐渐加重的头痛、头晕、呕吐、视物模糊、眼底视盘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表现;多起病缓慢,并有局限性神经定位体征。
CT、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有助于诊断。
(5)颅脑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有轻重不一、时间长短不同的昏迷。
昏迷病人的促醒方法

昏迷病人的促醒方法昏迷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丧失,表现为完全丧失意识和觉醒阶段,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昏迷病人的促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致观察和评估:首先需要对昏迷病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了解昏迷的原因,并确定是否存在加重昏迷的患病因素,如低血糖、低氧血症等。
同时,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呼吸情况、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的呼吸道常常受阻,容易引起窒息,因此首要任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应将昏迷病人转至侧卧位,头部略向后仰,使舌根不易向后坠落堵塞气道,并注意清除口腔和咽喉中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3.维持血液循环:昏迷病人常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导致脑细胞缺氧、代谢紊乱。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纠正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病情恶化的因素。
4.病因治疗:根据昏迷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因低血糖引起的昏迷,可以迅速给予葡萄糖,解除昏迷的病因;对于药物中毒引起的昏迷,需要尽快洗胃、吸附毒素,并给予对症治疗等。
5.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促醒昏迷病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常用的中药如阿魏、益智仁、郁金、嗨喇子等,常被用于治疗急性昏迷患者。
6.物理刺激:对于昏迷病人,可通过轻轻摇动病人的肩膀或大腿,用力叩击背部等方式,给予物理刺激。
刺激主要是为了唤醒大脑的皮层功能,并通过刺激感受器传递到脑干,激发脑干反射,从而产生意识。
7.清晰交流:昏迷病人虽然意识丧失,但触觉、听觉仍然可以保留,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语言交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知病情,让病人能够感受到亲人和护士的关怀,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
8.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可以通过听觉刺激引起大脑皮层的反应,产生舒适愉悦的感受,从而促进昏迷病人的意识觉醒。
选择柔和轻缓的音乐,或者病人喜欢的音乐类型,通过耳机或扬声器播放。
9.康复训练:当昏迷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昏迷病人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昏迷病人的应急预案与流程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病态状态,意味着人的意识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不能清醒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
昏迷病人的处理需要高度的紧急性和专业性,以下是昏迷病人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预案一:快速判断与报警1.要快速判断病人是否真正处于昏迷状态。
可以通过观察病人是否有意识、有无自主呼吸、有无眼球活动等特征进行判断。
预案二:初步急救1.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确保患者呼吸正常。
这可以通过使患者平躺,头部稍微向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
2.如果患者停止了呼吸,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给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者患者出现自主呼吸。
预案三:急救人员到达1.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告知他们病人的详细情况,如病因、病史、是否有过敏史等。
2.急救人员会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观察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建立起跟踪监测的设备。
3.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状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有关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解毒药物等。
4.急救人员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病人的转运,以便将病人送往最近的医院继续治疗。
预案四:后续处理1.急救人员将患者转运到医院后,将详细的急救记录交给医院的医生,以便对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与处理。
2.医院的医生会进一步检查患者的病情,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病因的查明、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3.医院的医生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向他们解释病情和后续治疗方案。
4.家属在患者康复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护理。
预案五:预防措施与宣教1.对于易发生昏迷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药物管理。
2.对于药物过量、中毒的患者,应尽快就医,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解毒药物。
3.提倡公众加强应急救护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提高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昏迷诊断和鉴别诊断

昏迷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处于睡眠状态,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差,如不继续对答,又进入睡眠。
(2)昏睡状态: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作简单模糊的回答,很快入睡。
我们搜集整理。
(3)谵妄状态:意识水平有明显波动,症状昼轻夜重。
定向力和自知力均有障碍,注意力涣散,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伴有明显的错觉和幻觉,多数为恐怖性,以致患者情绪惊恐,易于激惹,在幻觉与妄想的支配下可产生冲动性行为或自伤及伤人。
(4)意识模糊:或称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较明显的是错觉,幻觉少见,情感反应与错觉有关。
(5)去皮质综合征:(缺氧或其他原因引起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皮层功能丧失而皮层下机能存在)表现为:①意识丧失,醒觉存在(无自主运动和语言,但能睁、闭双眼或凝视,貌似清醒;
②仍保持有觉醒与睡眠的周期规律。
③皮层下功能存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掌颌反射均存在,偶尔出现无意识咀嚼、吞咽和自发性强哭强笑及痛、温觉刺激的原始反应。
④去皮层强直状态(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病理征阳性)。
(6)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全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丧失而倒地。
一般突然发生,持
续时间短暂,很快恢复。
意识状态的六个分级

意识状态的六个分级是什么
意识状态的六个分级,通常是指清醒、嗜睡、昏迷、浅昏迷、中度昏迷以及深昏迷等,具体如下:
1、清醒:这属于正常的状态,从嗜睡开始是意识障碍的表现。
2、嗜睡:这是轻度意识障碍,通常患者会有睡眠明显增多,需要在给予刺激或呼唤后,患者才可以被唤醒,会简短正确的回答问题和听从指令,但是当唤醒动作结束之后,患者会很快的进入睡眠。
3、昏睡:通常需要强烈疼痛刺激或较大的声音唤醒,病人才可以和医生进行交流回答问题。
4、浅昏迷:在进入昏迷状态后,一般刺激不能够被唤醒,浅昏迷患者需要给予较强的疼痛刺激,患者会有躲避反射或出现不自主动作,比如肢体收缩等,病人的正常反射都存在。
5、中度昏迷:给予强烈刺激的情况下,也没有躲避反射,但中度昏迷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
6、深度昏迷:在任何刺激下都没有任何反应,而且各种反射消失还会出现呼吸循环以及生命体征不稳的症状。
常见急症症状与急救—昏迷

•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
吞咽反射等存在
昏
• 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中度昏迷
• 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 • 角膜反射减弱
•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迷
• 眼球无运动
• 生命体征改变
深度昏迷
• 全身肌肉松弛 • 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 深、浅反射均消失 • 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
体格检查
5、皮肤、黏膜:
灼热、干燥:热射病、感染性疾病; 皮肤湿润:低血糖、吗啡类中毒、有机磷中毒; 苍白:尿毒症。 出血点: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头皮外伤:脑外伤昏迷; 发绀:亚硝酸盐中毒、肺性脑病; 口唇呈樱桃红色:CO中毒。
6、神经系统检查
瞳孔变化: 双侧瞳孔散大:药物、食物中毒:巴比妥类、可待因 、阿托品; 双侧瞳孔缩小:有机磷、吗啡、乙醇、氯丙嗪 针尖样+发热:原发性桥脑出血; 双侧不等大:脑疝形成; 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球结膜水肿和眼 球固定: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一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窄(霍纳征):颈 内的脏器 继发性脑弥散性损害 脑损害为非特异性 无局限性神经体征,无脑膜刺激征
主要见于: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严重的感染性中毒 外源性中毒 心血管疾病 物理及缺氧性损害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昏迷的诊断流程
外伤史
头外伤
中毒史
中毒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颅内病变
昏
迷
脑膜刺激征
颅内压增高
血糖,电解质理化指标异常 环境,理化因素
相关疾病 引起昏迷
环境因素 引起昏迷
昏迷的诊断流程
血压升高,CT提示脑 出血
脑出血
有
神 经
昏迷病人救治成功的标志

昏迷病人救治成功的标志
昏迷的病人出现意识好转的表现,
第一点就是生命体征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尤其是对于呼吸和血压基本上维持正常的状态,不需要药物以及机械的辅助是尤为重要的一点。
生命体征稳定,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即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中,患者的意识也在逐渐好转。
出现不自主活动,患者意识好转时可以表现为眼睛、四肢的不自主活动,有时对较大声音刺激出现反应。
压眶反应,对患者进行压眶反应测试,患者的瞳孔会缩小。
第二点就是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自我活动,比如不自主的进行肢体乱动,甚至有的时候可能会翻下床。
第三点患者会出现睁眼的反应,但是有可能并不会与人有交流,但是能够自行睁眼,这是很好的现象。
第四点,可以通过睁眼和闭眼与家人有一定的互动。
第五点就是患者可以通过肢体的相关活动,与家人进行交流。
比如让其握手可以顺利的握手,并且顺利的松开。
第六点就是完全清醒和家人有一定的互动,并且感觉到饥饿。
昏迷病人清醒标准

昏迷病人清醒标准
1、最常用的办法是让病人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让他张口、伸舌头,可判断病人的意识;
2、让他做握手、松手、动脚等简单的动作;
3、昏迷的病人刚刚清醒,如果不能完全做动作,可以把手指头放在他眼前晃动,让他的眼睛跟着手指动,如果他的眼球能够跟着手指动,说明这个病人是清醒的。
当然要排除其它几种情况,如病人在没有听力的情况下,我们说的任何指令他都不能配合,或者是他要有一定的认知力,即要有一定的智力,如果智力不配合,任何指令他也不会配合。
在排除以上情况之后,他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完成简单动作,或者有简单的情绪反应,就可认为这个病人已经开始清醒。
昏迷病人的促醒方法

昏迷病人的促醒方法
1. 刺激呼吸:轻轻拍打患者的脸颊或对鼻子吹气,刺激他们的呼吸系统。
2. 引导呼吸:口对口呼吸,即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3秒钟左右,每次进行10~12次。
3. 揉腕垫:轻轻揉擦患者的腕垫部位,刺激体内的经络,起到促醒的作用。
4. 摇晃身体:轻轻摇晃患者的身体,使其身体产生微小变化,可以帮助患者从昏迷中醒来。
5. 喊叫或摇头:在患者耳边大声呼喊或搖晃患者的头部,以提醒他们,也可以有效地促醒患者。
6. 使用药物或器械: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促醒药物或器械,如血管收缩药、通气管、心电监护仪等。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可自行使用。
全身麻醉苏醒标准

全身麻醉苏醒标准全身麻醉苏醒标准是指在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患者从麻醉状态恢复到清醒状态的一系列生理和临床指标。
以下是全身麻醉苏醒的详细精确标准:1. 意识清醒:患者应能够清醒、有意识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并能够回答简单问题。
2. 自主呼吸恢复:患者应有稳定的自主呼吸,无需依赖呼吸机或辅助通气设备。
呼吸频率和深度应接近基线水平。
3. 舌咽反射恢复:患者应有明显的舌咽反射,即舌头向后缩回时,咽部肌肉会收缩。
4. 呼吸道通畅:患者的呼吸道应保持通畅,无明显的阻塞或狭窄。
5. 眼睑反射恢复:患者的眼睑应有正常的反射,即当眼角受到刺激时,眼睑能迅速闭合。
6. 咳嗽反射恢复:患者应有明显的咳嗽反射,即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能够产生咳嗽反应。
7. 四肢活动能力恢复:患者应能够自主活动四肢,如握拳、抓取物品等。
8. 血压稳定:患者的血压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的波动或不稳定。
9. 心率稳定:患者的心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的波动或不稳定。
10. 体温稳定:患者的体温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的波动或不稳定。
11. 无恶心和呕吐:患者应无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12. 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异常: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应正常,无明显的感觉或运动异常。
13. 无明显的呼吸抑制:患者的呼吸系统应正常,无明显的呼吸抑制或呼吸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全身麻醉苏醒标准可能会因手术类型、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地从麻醉状态苏醒过来。
昏迷的急救流程0

昏迷(Coma)的定义
病人意识完全丧失,即使给予强烈的刺激仍不能 睁眼苏醒,无应答反应和随意运动,属于高度的意识 障碍。在急救中,昏迷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列于 急症谱的第4位,发生率约为 10% 。昏迷是所有原因 引起的呼吸停止心跳停搏的前兆,说明病情已十分严 重,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应立即进行抢救!
尿病低血糖昏迷 物理性缺氧性损害:中暑、CO中毒、触电、淹溺、休克等 电解质紊乱、水酸碱平衡失调
颅外病变引起的昏迷
2、中毒性脑损害
感染中毒: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伤寒、败血症等 药物中毒:酒精、镇静安眠药、毒品、农药中毒 有害气体中毒:一氧化碳等 有害溶剂中毒:苯、汽油、氰化物等 金属中毒:铅、汞等 动物及植物毒素中毒:鱼胆、毒蛇、河豚、鱼、霉变等
没有昏迷——能正确定向,记5~4分 浅昏迷——不能理解的言语,记3分
中度昏迷——无意义的单音词,记2分 深昏迷——无语音应答,记1分(V1)
3)痛感运动反应(M):
通过强烈的疼痛刺激,看病人对痛感的肢体运动反应如何,最高记6分。 疼痛刺激的常用方法有:用力按压病人的眶上神经、用铅笔重压病人 指甲床、针刺或棉签划病人足底。
结果与处理
结果与处理 只要上述 6 种表现符合其中任何二项,即可诊断为休克;必
须立即抗休克治疗,具体参见 “休克的急救流程”。 相反,如果病人无休克,进入下面流程。
昏迷的一般处理
1、摆放昏迷体位
(1)昏迷体位又称“恢复体位”,即将病人摆放成侧卧位,以 防呕吐造成窒息。
(2)将病人头部及躯干侧向一边,整体滚动法翻身,手臂放后 、腿部屈曲。
4、血压:严重高血压常见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麻醉剂 与安眠药中毒、心肌梗死,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慢性肾上 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时血压降低。
昏迷程度临床分级5分

昏迷程度临床分级5分
昏迷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状况,指意识丧失、反应消失以及无法自
主控制身体活动。
临床上通常将昏迷分为5个不同的级别,以确定病
情的严重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一级:意识清醒,无昏迷表现。
第二级:意识模糊,并出现迷走反射,眼球高度敏感。
第三级:意识消失,但是经过一定的嗾吸或者言语刺激能够恢复
部分意识,但是无法完全清醒。
第四级:意识严重消失,没有任何反应,此时需要使用机械或化
学刺激才能唤醒。
第五级:昏迷最为严重,意识完全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
尽快救治。
在医院中针对不同的昏迷程度,医生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比如,在第三级昏迷的情况下,医生会采用对症治疗,如输液、矫正
电解质等,同时也会进行检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而在第四、
五级昏迷的情况下,应尽快行体外反搏或者使用呼吸机等救治措施,
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家庭和社区也需要关注昏迷病患的情况,尽可能在发现昏
迷症状后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在家庭、社区中,也要保证急救人员到
达前对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采取必要的安抚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昏迷程度的临床分级是医学界对昏迷症状的一个评价标准,也是救治昏迷患者的关键步骤。
在社会大众中,加强对昏迷知识的普及,对昏迷患者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昏迷的急救方法

昏迷的急救方法昏迷是指人意识丧失、无法清醒、无法与外界交流的状态。
在面对昏迷患者时,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它能够匡助患者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昏迷的急救方法的详细步骤:1. 确认昏迷状态: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昏迷状态。
可以用轻拍、喊叫等方式刺激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若患者没有反应,不能清醒,表情呆滞,可以初步判断为昏迷状态。
2. 检查呼吸:昏迷患者往往伴有着呼吸难点或者住手呼吸的情况。
紧急时刻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
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部位,观察胸廓的起伏和听听是否有呼吸声。
若发现患者没有呼吸,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3. 呼叫急救人员:在确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后,应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请求专业人员的匡助。
告诉急救人员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赶到。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的呼吸道往往会被舌头或者其他物体阻塞,导致呼吸难点。
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向后仰,使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但是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伤及患者的牙齿或者口腔组织。
5. 保持体位:昏迷患者需要保持正确的体位,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床或者地板上,头部稍微向后仰,保持颈部的自然伸直。
同时,将患者的手臂放在身体两侧,避免压迫胸部,有助于呼吸运动。
6. 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生命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 不要让患者进食或者饮水:昏迷患者的咽喉反射可能受损,进食或者饮水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增加窒息的风险。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进食或者饮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8. 避免过度挪移患者:昏迷患者的骨折或者其他伤害可能导致挪移时进一步恶化。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度挪移患者,以免加重伤情。
如果需要挪移患者,应采取正确的方法,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昏迷的急救处理原则【昏迷的急救措施】

昏迷的急救处理原则【昏迷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在急救处理昏迷患者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及早恢复意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昏迷的急救处理原则,包括一、早期评估与保护、二、气道管理、三、心肺复苏、四、寻觅病因和五、转运与医院处理。
一、早期评估与保护:1.1 观察患者病情:在接触昏迷患者时,首先要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皮肤颜色等基本生命体征,判断患者是否有生命危(wei)险。
1.2 保持通畅呼吸道:如果患者有呼吸难点或者呼吸住手,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
1.3 保护患者颈部:如果怀疑患者颈部受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固定颈椎,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二、气道管理: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者口腔和咽喉内的异物,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2 保持头部位置正确:将患者头部侧翻,使舌头不会阻塞气道。
2.3 使用气道管理工具: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可以使用气管插管或者喉罩等工具进行人工通气。
三、心肺复苏:3.1 检查心脏功能: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脏骤停的征兆,如无脉搏、无自主呼吸等。
3.2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心脏骤停,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3.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除颤,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
四、寻觅病因:4.1 问询旁人:了解患者病史和发病情况,问询旁人是否有相关信息。
4.2 检查身体:子细检查患者身体,寻觅可能的外伤和其他病因。
4.3 进行实验室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以匡助确定病因。
五、转运与医院处理:5.1 安全转运:在转运患者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损伤。
5.2 与医院联系:在转运患者到医院之前,要提前与医院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措施。
5.3 医院处理:将患者交接给医院急诊科医生,让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结论:昏迷的急救处理原则是保护患者生命和恢复意识的关键。
昏迷抢救流程

昏迷抢救流程昏迷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的抢救和处理。
在面对昏迷患者时,正确的抢救流程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昏迷抢救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 确认昏迷状态。
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处于昏迷状态。
昏迷患者通常表现为无意识、无反应、无法醒来,甚至呼吸、心跳均有异常。
在确认患者昏迷后,要立即进行抢救。
2. 呼叫急救车辆。
在确认患者昏迷后,立即呼叫急救车辆。
在呼叫急救车辆时,要提供清晰的患者情况描述和详细的地址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3. 保护患者。
在等待急救车辆到达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衣物,避免患者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4. 检查生命体征。
在保护患者的同时,要进行简单的生命体征检查。
包括检查患者的呼吸、心跳、瞳孔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情况。
5. 初步抢救措施。
在等待急救车辆到达之前,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抢救措施。
如采取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但需注意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6. 急救车辆到达。
当急救车辆到达时,要及时将患者交接给急救人员。
在交接时,要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以往就诊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抢救。
7. 院内抢救。
在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护人员会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8. 家属沟通。
在患者得到及时抢救后,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以上就是昏迷抢救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以便在面对昏迷患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为更多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救助。
希望这些抢救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昏迷患者,及时进行抢救,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昏迷病人的促醒方法

昏迷病人的促醒方法
当面对昏迷病人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帮助他们恢复意识:
1. 喊叫并摇动病人:大声呼唤病人的名字,同时轻轻摇动他们的肩膀,看是否能唤醒他们。
2. 刺激疼痛感:用指尖或类似的工具轻轻刺激病人的指尖、脚趾或胸骨下缘。
这种刺激会引起疼痛反应,促使病人恢复意识。
3. 打开气道:将病人的头轻轻后仰,以确保气道通畅。
此举可能有助于改善呼吸并促进意识的恢复。
4. 侧卧位:将病人侧翻到一侧,以防止出现呕吐物堵塞气道的情况。
5. 呼叫急救人员:如果病人仍处于昏迷状态且无法唤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
请记住,促醒昏迷病人只是临时的应急措施,病人的病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务必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基护复苏有效的判断指标

基护复苏有效的判断指标
在基础护理中,复苏的有效性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判断复苏有效的指标:
1.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这是评估复苏效果的重要指标。
心率、血压等指标恢复正常,表明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已得到有效改善。
生命体征的持续稳定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必要条件。
2.意识状态明显改善:意识的恢复是复苏过程中的一大标志。
从昏迷到逐渐清醒,患者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表明大脑功能在逐渐恢复。
意识的改善通常伴随着其他生理功能的恢复。
3.呼吸功能改善:呼吸系统的稳定对于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复苏后,患者的呼吸变得平稳有力,不需要机械通气,表明肺功能得到改善。
良好的自主呼吸意味着患者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已恢复正常。
4.循环改善:肢端温度恢复,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也是复苏成功的标志之一。
正常的血液循环能够确保身体各部位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有助于患者的整体恢复。
这些指标的改善不仅表明复苏措施的有效性,也预示着患者康复的良好前景。
在基础护理过程中,持续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

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昏迷病人苏醒是指病人从昏迷状态中恢复过来,恢复意识和正常生理功能。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判断昏迷病人是否即将苏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影响到后续的治疗和护理。
下面将介绍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之一是瞳孔对光反射恢复。
通常情况下,昏迷病人的瞳孔对光反射会减弱或消失,但是当病人即将苏醒时,瞳孔对光反射会逐渐恢复。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手电筒照射病人的眼睛,观察瞳孔的变化来判断病人是否即将苏醒。
其次,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还包括意识状态的改善。
昏迷病人苏醒后,意识状态会逐渐清晰,病人能够做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眨眼、握手等。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与病人进行交流,观察其是否有意识的改善来判断病人是否即将苏醒。
此外,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还包括生命体征的改善。
当病人即将苏醒时,其生命体征会逐渐稳定,如心率、呼吸等指标会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来判断其是否即将苏醒。
最后,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还包括肌张力的改善。
昏迷病人在苏醒前通常会出现肌张力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但是当病人即将苏醒时,肌张力会逐渐恢复。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病人进行肢体检查,观察其肌张力的改善情况来判断病人是否即将苏醒。
综上所述,昏迷病人苏醒的标准包括瞳孔对光反射恢复、意识状态的改善、生命体征的改善以及肌张力的改善。
医护人员在护理昏迷病人时,应当密切关注以上标准的变化,及时判断病人是否即将苏醒,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昏迷病人清醒标准

昏迷病人清醒标准
以下是通常用于判断昏迷病人是否清醒的标准:
1. 眼睑反射:在轻拍或刺激病人眼睑时,病人是否有眼睑反射,即眼睑能否闭合和保护眼球。
2. 瞳孔反射:用光照射病人的眼睛,观察瞳孔的收缩反应,是否存在对光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瞳孔应该会收缩。
3. 肌肉力量测试:通过询问病人是否能主动做一些动作来测试其肌肉的力量。
这可以包括让病人挤压医生的手指、抬高双腿等。
4. 认知功能评估:询问病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他们的姓名、年龄、当前的日期或地点等,以评估病人的认知功能。
5. 意识水平评估:这可以是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来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
该评分系统以眼睛的反应、语言的能力和运动反应为基础,给予相应的分数,以确定病人的清醒程度。
这些是常见的评估昏迷病人清醒程度的标准,但具体的评估方法可能会因医生的偏好、病人状况和临床环境而有所不同。
在有资质的医务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这些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昏迷病人苏醒的前兆
昏迷是一种病人完全进入沉睡,听不见外面的人说话、呼喊的一种表现,造成昏迷的原因一般是事故创伤、头部受到大面积伤害之类有伤大脑的行为。
昏迷一般分三个程度的昏迷,严重一点的就听不到别人讲话,情况好一点的,虽然人在沉睡,但是能听到外面人的交流,再之就是能跟外界做出一些交流。
★昏迷病人苏醒的前兆,昏迷程度:
1.轻度昏迷
患者的意识及随意运动丧失,可偶有不自主的自发动作。
被动体位,对外界事物、声、光刺激无反应,可偶有不自主的自发动作及眼球转动。
对强烈刺激如掐大腿内侧或压迫眶上孔可出现痛苦表情,用针划足底可有防御反射性屈曲或躲避运动,不能回答问题和执行简单的命令。
各种反射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轻度昏迷时患者的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射等)都存在,同时呼吸、脉搏、血压大多正常。
部分患
者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度昏迷
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眼球无转动,各种反射减弱(这是与轻度昏迷的区别),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呼吸、脉搏、血压可有改变,并可出现病理反射。
3.重度昏迷
患者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动作,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
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均消失;各种浅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
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小便失禁。
4.过度昏迷
患者在深昏迷的基础上出现体温低而不稳,脑干反射功能丧失,瞳孔散大固定,自主呼吸功能丧失,需要以人工呼吸器维持,血压亦需用升压药维持,脑电图呈电静息,脑干诱发电位消失。
过度昏迷是“脑死亡”的临床表现。
★前兆:
1.眼球会动
2.呼吸心跳波动频繁而其他一切正常
3.痛刺激肢体幅度加大
★促醒方法:
1、高压氧治疗(至少保持24小时正常吸氧)
2、四肢各关节被动活动、拍打、冷热水交替刺激
3、双侧正中神经低频电刺激(参考)
4、亲情呼唤,放病人喜欢的音乐或广播,至亲好友的声音确实有效。
5、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药物【必须遵医嘱使用慎用仅参考】:纳洛酮:
0.3mg/kg.d*3d,第4天开始4.8mg/d*7d,一共用10天. 【催醒】
溴隐亭 25mg tid,每10天加量一次,每次加量25mg,最大剂量250mgtid,之后逐渐减量. 【慎用】
美多巴 2.5mg tid,每10天加量一次,每次加量2.5mg,最大剂量25mgtid,之后逐渐减量. 【慎用】
神经节苷酯 40mg 静滴 qd (营养液)
注意监测肝功能,适当使用护肝药物。
如1月内促醒未成功,纳洛酮可重复应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