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两只棉手套》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两只棉手套》说课稿
![大班语言活动《两只棉手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a4617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8.png)
大班语言活动《两只棉手套》说课稿一、设计思路:现在社会,每个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去感受父母家人对自己的爱,朋友间的互相帮助和分享。
《两只面手套》是一个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故事,是一个表达爱的故事。
整个作品充溢着爱的温情气氛。
故事中松鼠爸爸为了松鼠宝宝和松鼠妈妈能温暖过冬的无私付出,还有小男孩为了帮助松鼠一家送出了自己温暖的棉手套的乐于助人的情怀都让人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现在我们的孩子们所需要的品质和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新纲要》中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提出的要求:“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目标指定为:1、体会松鼠爸爸关爱家人以及小男孩理解、关心松鼠一家的美好情感,并迁移经验体验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首先运用音乐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结合自身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将幼儿带入故事,并运用“爱心卡”的游戏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2、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这一目标我将通过提问引导、自主阅读、教师讲述等方法来完成。
3、仔细地观察图画书的画面,初步理解松鼠一家和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一段温馨故事的基本情节。
这一目标将通过幼儿自主阅读,教师讲述、重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并通过“棉手套”游戏让幼儿更为深刻的理解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特点。
三、说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初步理解故事中小松鼠一家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一段温馨故事的基本情节。
将运用自主阅读、教师讲述、重点提问及“送棉手套”游戏完成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迁移经验体验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
通过提问、幼儿自主讲述,“爱心卡”游戏完成活动难点。
四、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的探究学习。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7f8ee9d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9.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一、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针对幼儿园大班社会课的一堂课,内容是《两只棉手套》。
通过本堂课的教育教学,达到激励幼儿的自信心,增进幼儿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分享”的含义,从而增强幼儿的社会意识。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对于团队协作的兴趣。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自信地讲出自己的想法。
4.增进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发展幼儿的感性认识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幼儿园老师在课堂开始前可以放置一些相应的学习材料,例如盆栽植物、石头和图书。
老师会请孩子们仔细地观察这些材料。
然后,老师可以问孩子们它们长成了什么样子,它们可以为我们做什么等等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在生活中观察更多的东西,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导入新课通过讲故事形式来引出新课。
让孩子们注意故事中的角色,故事中的人物个性等等,从而引导孩子们思考分享的含义,以及“大家一起分担,一人不至于困难”的团队协作意识。
3. 实践环节老师可以准备两只棉手套,告诉孩子们,两只棉手套只能让一只手穿,所以两个小朋友需要一起分享两只耳套,让小朋友们能够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现共同的目标。
4. 总结问孩子们今天我们学到什么内容,这个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让孩子们能够将学到的内容内化,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通过本课教学的过程,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通过参加实践环节,孩子们通过合作协作的方式,增加了对于团队协作的理解,使他们更有信心地融入集体,以及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五、教学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本次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的全部内容。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可以有效地加深对于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理解,也能够为孩子们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迈出自信、勇敢的一步。
幼儿大班 最新语言 两只棉手套
![幼儿大班 最新语言 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ac46f56a03d8ce2f01662332.png)
日期:课题:两只棉手套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绘本故事,体验故事中松鼠爸爸关爱家人,小男孩理解、关心松鼠一家的美好情感。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和连贯的培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欣赏故事画面,能根据画面内容猜想《两只棉手套》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看见过冬天下雪的情景。
2.物质准备:无线视频点读笔,电視机,《幼儿读物(四)·两只手套》。
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画面,初步感知、猜想《两只棉手套》的故事情节。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两只棉手套(2)教师点击《幼儿读物(四)》P2空白处,显示故事画面,师幼共同欣赏。
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松鼠爸爸在森林里拎捡到了一只棉手套,他想用棉于套干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2.幼儿自主阅读,根据画面内容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幼儿自取《幼儿读物(四)》.自主阅读。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小声与同伴讨论故事内容。
(2)幼儿阅读完毕后,教师进行提问。
问题:故事里面都有谁?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3师幼共同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表达的美好情感。
(1)教师点击《幼儿读物(四)》P2“动漫”键,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内容,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问题:风雪中,松鼠爸爸在森林里千什么?他为什么要找避风的地方?他找到了什么?他用棉手套做了什么?小男孩回来手套时发现松鼠一家已经住在里面了,他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松鼠一家对小男孩说了什么?(2)教师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4.幼儿大胆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喜爱。
问题:你们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两只棉手套
![大班社会教案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0b7b72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1.png)
大班社会教案:两只棉手套1.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小班学生了解并掌握一种保暖衣物——棉手套。
•培养小班学生关心他人、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意识。
•培养小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小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棉手套的介绍本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棉手套是一种用来保暖的手套,一般由棉布制成。
•棉手套的主要作用是防寒,可以保护双手免受冷空气的侵袭。
•棉手套分为正反两面,一面是棉布,一面是柔软的毛绒绒的材料。
•棉手套的大小和材质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2.两只棉手套的故事本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有一个小姑娘叫小芳,她非常爱冷,经常感冒。
•有一天,小芳在路上看到一个老爷爷,他手上没有手套,手指凉得发白。
•小芳想起了自己的两只棉手套,于是她将其中一只手套脱下来送给了老爷爷。
•然后,她活动一下去。
没想到,这时天气突然变冷了。
•小芳本来很冷,但是因为她心里感到暖暖的,所以感觉手也变暖了。
•接着,另一个老人流着鼻涕过来了。
小芳又将剩下的棉手套送给了他,自己则勇敢地挤在他们之间,和他们一起挤地铁。
3.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让小班学生玩一个叫“猜谜语”的游戏,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比如,“这是一件保暖的衣物,可以保护双手免受冷空气的侵袭,是什么?”然后,老师给出答案——棉手套。
2.棉手套的介绍让小班学生看一些棉手套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棉手套的特点,比如大小、材质等等。
然后,老师给他们讲解棉手套的作用和分类。
3.两只棉手套的故事让小班学生听故事《两只棉手套》。
由于小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太强,故事可以用图片和动作来讲述。
例如,老师可以拿一只棉手套,表现出双手受冷的感觉,然后再拿一只棉手套,表现出双手暖和的感觉。
4.讨论和合作让小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表达出一些感受和想法,比如“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身边的老人,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爱呢?”接着,老师组织学生们合作制作一张贺卡,送给学校里的老年人。
大班主题两只棉手套教案
![大班主题两只棉手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ca34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c.png)
大班主题《两只棉手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学习制作棉手套,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1. 学习制作棉手套,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两只棉手套》。
2. 棉手套实物或图片。
3. 手工制作材料(如棉花、手套模板、画笔、颜料等)。
4. 音乐《两只棉手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棉手套。
b. 引导幼儿讲述他们所见到的棉手套的特点和用途。
2. 故事课件展示《两只棉手套》。
a. 引导幼儿观看故事课件,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b.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手工制作棉手套:a. 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工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b. 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c.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a.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b. 引导幼儿互相评价,鼓励同伴的优点。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在作品展示环节的讲述和评价,了解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情感态度。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两只棉手套》的故事内容,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我们将进行一些手工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棉手套,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教案两只棉手套说课稿
![大班教案两只棉手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9bb9e8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5.png)
大班教案两只棉手套说课稿在撰写一篇关于“两只棉手套”的大班教案说课稿时,我们可以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以下是一篇完整的说课稿内容:一、教材分析《两只棉手套》是一篇温馨的儿童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寒冷的冬天为两只棉手套寻找主人的过程。
这个故事不仅富含道德教育意义,还蕴含着友情、善良和助人为乐的主题。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以及在困难面前不放弃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如“棉手套”、“寻找”、“帮助”等,并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孩子们体会故事中的温暖情感,激发他们帮助他人的愿望,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感受故事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深入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书《两只棉手套》、图片、角色卡片、音乐。
2. 教学环境:布置一个温馨的教室环境,准备故事讲述区和角色扮演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冬天你们会穿什么保暖?”引入话题。
- 展示棉手套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讲述故事- 教师生动地讲述《两只棉手套》的故事。
-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3. 故事理解- 提问孩子们故事中的关键词和情节,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 分组讨论,每组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4. 角色扮演- 分配角色,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 在角色扮演中,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情感体验- 播放温馨的背景音乐,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
-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帮助他人的意义。
《两只手套》阅读教学设计
![《两只手套》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436ff14028915f804dc2a8.png)
《两只手套》阅读教学设计李肖连教材分析:《两只棉手套》是一篇温馨、感人,充满浓浓的爱意的童话故事作品。
作品语言生动、朴实,角色、情节充满感情,尤其是松鼠爸爸这个角色,特别让人感动。
故事里的松鼠爸爸为了给松鼠妈妈找一个避风的地方生宝宝而冒着冬天的大雪四处奔波,为了照顾松鼠宝宝不受冻,自己宁可睡在雪地里还不忘用尾巴帮家人挡风雪,它对家人那份周到、细致、充满爱意的关怀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人之间的责任和关爱。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经过,感受松鼠一家的情感变化,体会松鼠爸爸对松鼠妈妈、松鼠宝宝的关爱以及大男孩对松鼠一家的帮助与爱护。
2.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合理地联想和想象,练习将他人故事变为自己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浓浓的爱意、松鼠爸爸对松鼠妈妈、松鼠宝宝的关爱以及大男孩对松鼠一家的帮助与爱护。
2.能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合理地联想和想象,练习将他人故事变为自己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开始上课。
今天要想的事情叫慢慢来,我们要慢慢地读文章,现在看文题《两只手套》,板书课题。
2.出示课件,本课学习目标之一:思考题目与文章的关系师:我们本堂课要完成4个学习目标,首先完成第一个目标,当你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有什么要提问的吗?二、读故事的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1.课件出示文本内容,默读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内容,请同学们默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你对文中哪些句子比较有感觉的,或是你有话想说的,还是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2.研读句子,同桌交流讨论(提示:首先,大家在交流时要互相看着对方,并且互相微笑一下,别人在说的时候,你要注视他,如果有不懂的,你可以皱一下眉头,态度非常重要;其次,请把你选的句子读出来,告诉你的同学为什么你觉得它重要?请开始。
3.汇报讨论结果师:接下来,建议大家用以下顺序组织想法,说一说。
我选的句子是……(朗读句子)因为……(我选这个句子的理由)特别是这个句子里的(某个词语),让我想读出……(语气)(学生自由回答)4.师:相信同学们现在更加理解这几段话了,请说说这部分出现了第几只手套,出现了几个角色?第一个是谁?(松鼠爸爸)第二个呢?(松鼠妈妈)那还有谁?(松鼠宝宝)同学们,请看黑板,你们能分别说出这上面,谁对谁的爱吗?5.师:这是亲人之间的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b31a26d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6.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名称:《两只棉手套》【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懂得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2.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准备材料】绘本《两只棉手套》、棉手套、图片卡片、角色扮演道具、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唱歌欢迎:幼儿园的小朋友,欢迎你们到来,快乐学习,开心玩耍。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请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他们共同总结。
二、展示绘本(5分钟)1.老师展示《两只棉手套》绘本,让幼儿观看封面,引发他们的兴趣。
2.介绍故事情节:两只棉手套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常常一起玩耍。
一天,它们遇到了问题,该怎么办呢?三、讲述故事(10分钟)1.老师以简明的语言讲述故事,强调故事中的友谊和合作。
2.利用图片卡片辅助讲述,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分别是两只棉手套、朋友等。
2.给每个小组发放相应的角色扮演道具,让幼儿自由发挥,展示他们理解故事的能力。
3.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游戏活动(15分钟)1.分享游戏:让幼儿围成一个圈,每个幼儿随机拿到一个棉手套,然后轮流与旁边的幼儿分享自己手套的颜色、图案等。
强调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2.观察游戏:将一些不同颜色或图案的手套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几秒钟,然后遮住,并让幼儿说出他们观察到的手套颜色和图案。
3.思考游戏:老师出示一些关于友谊和合作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六、总结(5分钟)1.请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2.总结教学目标,强调友谊、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深入体验到了友谊、分享和合作的乐趣。
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整个教案设计的活动环节紧凑,内容丰富,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两只棉手套大班教案
![两只棉手套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a301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两只棉手套大班教案两只棉手套大班教案1一、活动目标:1.感受松鼠爸爸爱惜家人、不怕困难的品质。
2.在说说画画中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活动预备: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三、活动流程:谈话引入--观赏故事--设计手套〔一〕谈话引入谈话导入课题,导出《两只棉手套》--冬每天气很冷,许多小伙伴都戴上了手套,手套有什么用处?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想一想小松鼠把手套用来做什么了?〔二〕观赏故事1.看图讲解并描述故事--看图片听故事第一段,松鼠爸爸想要做什么?〔给松鼠妈妈找一个温和的树洞生松鼠宝宝。
〕--看图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并描述。
松鼠爸爸找到树洞了吗?为什么又走了?〔松鼠爸爸找到了一个树洞,可是熊已经住下了,所以松鼠爸爸只好走了。
〕--第三段,松鼠爸爸又找到了哪里?可为什么也不能住?〔松鼠爸爸找到了小刺猬的洞,只好再去找其他地方。
〕--松鼠爸爸和松鼠妈妈怎么样了?爸爸找到了什么?〔他们很焦急,松鼠妈妈哭了,松鼠爸爸只好再去找温和的地方,突然松鼠爸爸看到雪地里有一只棉手套,就让松鼠妈妈住进去了。
松树妈妈生了五只小松鼠,他们很淘气。
〕--松鼠爸爸住进去了吗,为什么?〔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里,可是里面太挤了,松鼠爸爸只好在外面用尾巴给松鼠妈妈挡风雪。
〕--看到这里,你觉得松鼠爸爸怎么样?为什么?〔很好;很能干;很爱松树妈妈和小松鼠〕--谁来了?松鼠爸爸会怎么做?幼儿自由想象争论。
〔把手套还给小男孩,再去找其他地方;请小男孩把手套送给他;……〕--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把另一只手套也送给松鼠一家〕--一起看图,揭晓故事结尾。
松鼠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你们觉得这只松鼠爸爸怎么样?〔很有礼貌,知道别人的东西要实时还回去。
〕2.小结:这只松鼠爸爸很能干!我们小伙伴之间也要相互关怀和爱惜,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应当自己想方法,假如别人援助了你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松树爸爸能自己解决困难,小伙伴在幼儿园里有没有遇到过困难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幼儿自由发言。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aec8c8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7.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一、教案背景本次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4-5岁),主要教授社会领域中的“关怀爱护他人”主题。
故事内容选取自经典童话《两只棉手套》,旨在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促进他们形成团体意识、友善情感和信任心理。
二、教案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将会:•理解“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意义;•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分享、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感恩心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关系,认识到帮助他人的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实践主人公棉手套主人的行为,意识到分享、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故事情境引导、问答互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其中重心在于故事情节的引导。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故事情境引导1.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的听故事姿势,告诉他们今天要讲的是《两只棉手套》这个故事,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
2.以故事片段为切入点,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如何去帮助其他人。
步骤二:问答互动1.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问幼儿是否看过这个故事?是谁的故事?故事内容讲了什么呢?2.问幼儿:想象如果自己是王子或者公主,会怎样帮助穿破旧沙布作的上衣的老奶奶?如何帮助躲着雨,穿了破皮鞋的女孩?3.问答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的思考来给他们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步骤三:角色扮演+反思1.小组内自由活动,当小组里有穿破皮鞋的小朋友时,让其他小朋友主动给与帮助。
2.教师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手套,让他们互相搭配,同时再配上扮演王子或公主的帽子。
3.给幼儿一个情境:“有一只孤单的棉手套苦苦寻找他的伙伴捏,你能帮助她找到嘛?”4.角色扮演结束后,要求孩子总结和收获,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心得经验。
六、教学评估本次教学,将根据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七、参考资料•南怀瑾. 儿童故事·两只棉手套[M]. 北京市:新华出版社, 2004.。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5b45943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8.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本教案以儿童童话故事《两只棉手套》为主题,通过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互相帮助的意义。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将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爱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2.培养幼儿的互助互爱意识;3.让幼儿明白团队合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4.培养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
教具准备:1.童话故事《两只棉手套》;2.棉手套模型;3.团队合作图示;4.图片素材。
活动过程:Step 1:引入故事(10分钟)1.师幼一起坐成大圆圈,与幼儿面对面,与他们唤起交流以及参与感。
2.出示棉手套模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猜猜今天的故事主题。
3.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讨论棉手套的作用和用途。
4.告诉幼儿们今天的故事主题是关于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故事。
Step 2:讲述故事(10分钟)1.出示《两只棉手套》故事图片,给幼儿看一遍故事图片,引起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好奇。
2.讲述《两只棉手套》故事,配合图片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教师讲述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幼儿思考,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以及故事的主题。
Step 3:分组讨论(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四到五个人,让他们自由组成小组。
2.出示团队合作图示,向幼儿解释团队合作与互助互爱的意义。
3.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的小兔子是如何帮助母亲找到失落的棉手套的。
4.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讨论,并且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分享他们的想法。
Step 4:分享讨论(10分钟)1.引导每个小组轮流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思考。
2.鼓励幼儿们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
3.辅导幼儿们以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Step 5:故事延伸活动(1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用手工制作棉手套,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手套的过程。
2.等手套制作完成后,将所有手套收集起来。
3.让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合作帮助组内的成员找到属于他们的手套。
一双棉手套的小班语言教学教案
![一双棉手套的小班语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576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5.png)
一双棉手套的小班语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棉手套的作用,知道保暖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1.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棉手套的温暖。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准备故事课件、棉手套实物或图片、画纸、彩笔等。
3.2 经验准备: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人们佩戴手套的情景。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发现棉手套,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4.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如棉手套的由来、作用等。
4.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5 创作环节:学生用画纸和彩笔创作关于棉手套的故事,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内容,分享学习乐趣。
5.2 观察生活中的人们如何正确佩戴手套,了解保暖知识。
5.3 收集有关手套的图片或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表达准确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6.2 通过观察学生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3 通过课后家长反馈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和保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棉花种植基地或者手套制作工厂,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棉手套的来历和制作过程。
7.2 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情感发展。
7.3 结合季节变化,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季节的保暖用品,如围巾、帽子等,扩展学生的生活知识。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在课后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以及学生的反馈如何。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9638e0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e.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名称:两只棉手套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2. 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故事《两只棉手套》;2. 情感课活动:制作手套;3. 团队合作游戏:传递手套。
教学准备:1. 故事《两只棉手套》;2. 构建手套的材料(纸板、棉花、颜料、剪刀等);3. 音乐设备。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情境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上次讲过的一则助人为乐的故事,引发幼儿探究助人为乐的意义和重要性。
Step 2:故事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两只棉手套》。
故事讲述了两只棉手套的故事,两只棉手套在寒冷的冬天里相互携手,给人们带去温暖。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助人为乐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别人。
Step 3:情感课活动:制作手套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自己的手套。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合作完成任务。
Step 4:团队合作游戏:传递手套教师引导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把手套放在其中一人手中,然后音乐开始,手套要在音乐播放期间传递给下一个人。
当音乐停止时,拿到手套的幼儿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与大家分享。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传递。
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Step 5: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帮助他人。
Step 6:延伸活动布置任务让幼儿在家中寻找一则助人为乐的事例,并在下节课时分享给大家。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学习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并在情感课活动和团队合作游戏中锻炼了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回顾和延伸活动的设计,加深了幼儿对助人为乐的理解和认识。
该教案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和特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幼儿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双棉手套的小班语言教学教案
![一双棉手套的小班语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8188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6.png)
一双棉手套的小班语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一双棉手套》了解寒冷的冬天以及棉手套的作用。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一双棉手套》是一个关于寒冷冬天里,小兔子分享手套给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冬天戴手套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2.3 教学难点: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冬天和棉手套。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分享快乐的感觉。
3.3 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游戏形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手套实物等。
4.2 环境准备:舒适、温馨的教室氛围,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戴着手套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对棉手套的兴趣。
5.2 故事讲述:教师用课件或图片展示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冬天景象和棉手套的作用。
5.3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冬天为什么需要戴手套,以及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5.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分享和关爱。
5.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并尝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关爱他人、分享快乐品质的培养情况。
6.2 评估方法:观察幼儿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以及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
6.3 评估内容: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掌握、对冬天戴手套重要性的理解、分享行为的体现等。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一次“爱心分享”活动,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书籍等物品,与同伴分享。
7.2 拓展目的: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提升社交能力。
7.3 拓展准备:教师准备活动场地,确保活动安全。
大班主题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b7b16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4.png)
大班主题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棉手套的颜色、形状、材质等基本信息;2.认识棉手套的使用场合;3.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对棉手套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4.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认识棉手套:介绍棉手套的颜色、形状、材质等基本信息;2.棉手套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棉手套的使用场景;3.手工制作棉手套:让孩子们通过制作棉手套,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步骤1. 认识棉手套1.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颜色、形状、材质的棉手套;2.介绍棉手套的用途及使用场景;3.问答环节,让孩子们回答问题,检验对棉手套的了解程度。
2. 棉手套游戏1.将孩子分成两个小组;2.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棉手套,并告诉小组要求;3.在规定时间内,小组需要尽快完成任务;4.完成任务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3. 手工制作棉手套1.为孩子们发放相关材料,如棉花、毛线、布料等;2.根据指导,教孩子们制作棉手套;3.组织孩子们在小组之间分享作品;4.最后,让孩子们把棉手套带回家。
四、教学反思经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棉手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在游戏环节,有些孩子出现了抢夺、争抢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干预;2.在手工制作环节,一些孩子可能因为不认真而导致作品的质量不高,需要及时提醒。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团队中来。
大班主题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6f74c2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b.png)
大班主题教案两只棉手套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1.1 学生能够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及棉花在生活中的用途。
1.1.2 学生能够通过制作两只棉手套,认识手套的作用和种类。
1.2能力目标1.2.1 学生通过制作两只棉手套,提高手工制作的能力。
1.2.2 学生通过合作制作两只棉手套,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1.3情感目标1.3.1 学生通过制作两只棉手套,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1.3.2 学生通过合作制作两只棉手套,培养爱护集体物品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2. 教学重点2.1 认识棉花的生长过程及棉花在生活中的用途。
2.2 制作两只棉手套。
3. 教学难点3.1 合作制作两只棉手套。
3.2 认识不同种类的手套并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二、教学步骤1. 热身环节1.1 师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互相问候、打招呼。
1.2 游戏老师带领学生玩一些手脚协调的游戏,使学生更活跃、更有兴趣。
2. 导入环节2.1 棉花的生长过程老师通过图片、卡通漫画等形式简单讲解棉花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棉花是如何形成的。
2.2 棉花的用途老师通过品尝棉籽、介绍棉花制成的产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棉花在生活中的用途。
3. 正式教学3.1 认识手套老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手套,并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2 制作两只棉手套老师组织学生合作制作两只棉手套,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手工制作的能力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环节4.1 查漏补缺对上课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学生的认知。
4.2 教学反思老师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为以后教学改进提供借鉴。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棉手套”为主题,通过制作两只棉手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手套的种类和作用,提高手工制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参差不齐。
为此,在制作过程中,我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分组指导,尽力让每个学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两只棉手套教案
![两只棉手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cc0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f.png)
两只棉手套教案教案标题:两只棉手套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如“两”,“只”等。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两只棉手套的外观和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正确穿戴棉手套。
教学重点:1. 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
2. 观察和比较两只棉手套的外观和特征。
3. 正确穿戴棉手套的方法。
教学准备:1. 两只相同或相似的棉手套。
2. 图片或卡片,展示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
3. 板书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准备一张图片或卡片,上面写着“两只手套”。
2. 展示图片或卡片,问学生他们知道“两只”是什么意思,以及这张图片或卡片上的手套是什么数量。
教学主体:1. 使用图片或卡片,教授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如“一只”,“两只”,“三只”等。
2. 让学生观察两只棉手套的外观和特征,引导他们比较两只手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 引导学生用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来描述两只手套的数量和特征,如“两只手套都是白色的,但一只比另一只大一点。
”4. 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展示并比较自己的手套,使用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来描述它们。
实践活动:1. 让学生互相搭档,一人戴上手套,另一人观察并描述戴手套的过程。
2. 学生交换角色,再次进行观察和描述。
总结:1. 回顾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比较两只棉手套的经验,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带来其他物品,使用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进行观察和比较。
2. 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其他物品的数量和特征。
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的运用,对两只棉手套外观和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及正确穿戴手套的方法。
教案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用描述物品数量的基本词汇来描述其他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https://img.taocdn.com/s3/m/b1b6ed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c.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两只棉手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手套可以保护手部,保暖等作用;2.学习如何正确穿戴手套;3.认识不同颜色的手套,并能够说出颜色的名称;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绘力,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手套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幼儿的爱心、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和喜爱美丽事物;3.引导幼儿尊重他人,学会共同生活和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正确穿戴手套;2.学习不同颜色的手套,并能够说出颜色的名称。
2. 教学难点1.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绘力,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手套的形状、大小、颜色等;2.引导幼儿尊重他人,学会共同生活和分享。
三、教学准备1.两只红色的棉手套、两只绿色的棉手套、一套幼儿身体解剖模型、PPT、音响;2.幼儿纸帽子、洗手液、毛巾、小袋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PPT介绍手套,问幼儿知道手套的作用是什么吗?2.请一位幼儿戴上红色手套,另一位戴上绿色手套,问其他幼儿他们是哪个颜色的手套,并提问手套大小是否一样。
2. 正文展开(25分钟)1.头戴纸帽子,将幼儿手洗干净,并用干毛巾擦干净手。
2.介绍“两只棉手套”故事,利用身体解剖模型,让幼儿探究糖果进入身体的过程。
3.提问幼儿,糖果会不会脏手?会不会让手感到凉?于是教师将一只红色手套和一只绿色的手套放在桌上,让幼儿分别戴上手套,然后再用手摸糖果,感受一下穿戴手套的感觉。
4.默许幼儿自由穿戴白棉手套,引导他们用简单语句,描述他们戴的手套:形状、大小、颜色等。
5.引导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手套为什么需要其保暖、保护、卫生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幼儿对于掌握正确戴手套的重要性的认知。
3. 操作实践(15分钟)1.让幼儿自行穿戴白棉手套,然后在操场上进行互动活动、护理花儿、进行拍照等等,以此感受戴手套的作用。
2.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将手套归还,洗净手,并将手套保管在小袋子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两只棉手套》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松鼠爸爸爱护家人、不怕困难的品质。
2.在说说画画中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三、活动流程:谈话引入--欣赏故事--设计手套(一)谈话引入谈话导入课题,导出《两只棉手套》
--冬天天气很冷,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手套,手套有什么用处?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想一想小松鼠把手套用来做什么了?
(二)欣赏故事1.看图讲述故事--看图片听故事第一段,松鼠爸爸想要做什么?(给松鼠妈妈找一个暖和的树洞生松鼠宝宝。
)--看图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松鼠爸爸找到树洞了吗?为什么又走了?(松鼠爸爸找到了一个树洞,可是熊已经住下了,所以松鼠爸爸只好走了。
)--第三段,松鼠爸爸又找到了哪里?可为什么也不能住?(松鼠爸爸找到了小刺猬的洞,只好再去找其他地方。
)--松鼠爸爸和松鼠妈妈怎么样了?爸爸找到了什么?(他们很着急,松鼠妈妈哭了,松鼠爸爸只好再去找暖和的地方,突然松鼠爸爸看到雪地里有一只棉手套,就让松鼠妈妈住进去了。
松树妈妈生了五只小松鼠,他们很调皮。
)--松鼠爸爸住进去了吗,为什么?(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里,可是里面太挤了,松鼠爸爸只好在外面用尾巴给松鼠妈妈挡风雪。
)--看到这里,你觉得松鼠爸爸怎么样?为什么?(很好;很能干;很爱松树妈妈和小松鼠)--谁来了?松鼠爸爸会怎么做?幼儿自由想象讨论。
(把手套还给小男孩,再去找其他地方;请小男孩把手套送给他;……)--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把另一只手套也送给松鼠一家)--一起看图,揭晓故事结尾。
松鼠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
--你们觉得这只松鼠爸爸怎么样?(很有礼貌,知道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回去。
)2.小结:这只松鼠爸爸很能干!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关心和爱护,碰到困难的时候也应该自己想办法,如果别人帮助了你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松树爸爸能自己解决困难,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有没有碰到过困难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幼儿自由发言。
(三)设计手套--小男孩的手套有了个大用处,那如果我们也有一双手套,你想送给谁?为什么?(送给好朋友,让她冬天保护好自己的手;送给妈妈爸爸,妈妈早上上班很辛苦;送给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过冬;……)(四)延伸活动:--在区角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着自己设计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