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简答和名词解释修正版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P127邓)2.财政: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在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两个基本属性。
(P16邓)3.瓦格纳法则:由于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于瓦格纳将财政支出的增长与国家活动的扩张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些人将“瓦格纳法则”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P72邓)4.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也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方式。
(P132邓)5.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
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P48陈共)6.税率:是指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在税基一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的大小和政府课税的程度就体现在税率上。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税率被看做税制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还有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分。
在实际运用中,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三类。
(邓P137)7.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是支配税收制度废立和影响税收制度运行的深层次观念体系,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治税思想。
财政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辨析简答及答案)
财政学一、名词解释公共产品: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混合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为“混合产品”。
外部性: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政府失灵:它是指政府无力,或者不能达到相应公共目标,或者损害了市场效率,或者自身低效率运行的行为。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投资项目)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方案,以作为决策参考或依据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评价一个项目时,其成本和收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计量。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宏观税负:(总体税负)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参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量。
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税收收入总额。
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100%。
国家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采购: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规费:指国家机关向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权力或特殊服务而定向收取一种经济补偿或报酬,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以及护照费和刑事、民事裁判费等等。
分税制:分税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事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关系的制度。
税负转嫁: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不一致。
政府预算习题
政府预算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各级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绩效预算:绩效预算是以项目的绩效(效益)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的预算。
3.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它实体以法定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
4.零基预算:也称为“不连续的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
或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基期情况而测算并编制预算年度指标的方法。
5.政府预算调整:是指经立法机关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6.国家预算管理: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据法规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
7.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指将预算收支科目按一定的方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式,分别编列,各预算之间又有内在联系。
8.分税制: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9.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指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都通过财政部门在国为银行开设的单一账鹿茸集中办理,实行财政直收直支。
10.预算调剂:预算调剂是指在现行预算调整范围以外,不需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预算变更。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是指利用各项预算定额和有关经济指标来测算计划年度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
A.综合法B.基数法C.定额法D.因素法2.在我国经办国库业务的是(D )A.农业银行B.工商银行C.建设银行D.人民银行3.预算计划管理的中心环节是(A)A.编制预算B.执行预算C.编制决算D.调整决算4.现代国家预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B )A.资产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B.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君主的经济斗争C.财政管理的需要D.货币的产生5.各级总决算由同级(B )审查后,报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政府预算考试范围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预算年度:预算年度也称财政年度或会计年度,是编制政府预算时规定的收支起止期限。
3.部门预算:指政府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收支计划。
是指各级政府将本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汇总编成的预算。
4.总预算:各级财政部门以各所属部门预算为基础,加上财政部门自身掌握的有关收支编制的预算称为总预算。
是指各级政府将本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汇总编成的预算。
5.绩效预算:又被称为结果导向型的预算,即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收益与成本对比,要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6.零基预算: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7.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为本部门和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
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及清算,该账户无余额过夜,故称零余额账户。
8.预算周转金:指各级政府为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
9.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转移支付。
是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10.政府间转移支付:指各级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四、简述题(共35分)1.简述我国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1)政府预算的监督管理机构。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乡、民族乡、镇人大各级立法机构对其均有监督的权利。
(2)政府预算日常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
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编制、执行和决算,即负责政府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机关是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名词解释 简答
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或政府的支配行为2. 混合经济:公共经济和私人经济的有机混合体3. 市场失效: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下,市场仍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发挥作用的现象4.公共产品: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劳务5.外益性:人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利益或成本产生影响6.公共选择:人们通过投票等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7.多数同意规则:在一次投票决策中,必须超过半数人同意才能通过该决策8.利益集团:因共同利益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并试图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团体9.购买性支出:政府行政部门为执行其各项职能而购买所需的商品或劳务的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10.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没有取得商品或劳务的回报,只是将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重新分配11.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根据政府确定的政策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项目,并详细列出各项目的全部预期效益和成本,通过比较后选出最优的投资项目12.行政支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外事机构在行使其特定职能时所需的各项支出。
13. 国防支出: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需要的支出14. 社会保障:政府对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收入未能达到应有水平,或因为其他原因而面临困难的公民,给予货币或实物的补助,以保障其达到最基本生活水平。
15. 财政补贴: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需要,向特定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个人或事项提供无偿补助。
16.税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利而强制征纳而获得的收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17. 纳税人:享有相应权利并依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8.征税对象:对什么事物或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客体,是区分一种税和另一中税的主要标志19.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缴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制的中心环节20. 税收的公平原则:税制应将税收公平合理地分摊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
财政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辨析简答及答案)
财政学一、名词解释公共产品: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混合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为“混合产品”。
外部性: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政府失灵:它是指政府无力,或者不能达到相应公共目标,或者损害了市场效率,或者自身低效率运行的行为。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投资项目)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方案,以作为决策参考或依据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评价一个项目时,其成本和收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计量。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宏观税负:(总体税负)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参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量。
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税收收入总额。
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100%。
国家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采购: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规费:指国家机关向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权力或特殊服务而定向收取一种经济补偿或报酬,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以及护照费和刑事、民事裁判费等等。
分税制:分税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事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关系的制度。
税负转嫁: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不一致。
政府预算
2.政府预算的编制机构和时间 预算的编制机构: 预算的编制机构: (1)由财政部主持预算编制工作 (2)由政府特设的专门预算机关主持预算编制工 而财政只负责编制收入预算。 作,而财政只负责编制收入预算。 预算的编制工作两大步骤:预算草案的具体编制; 预算的编制工作两大步骤:预算草案的具体编制; 概算的核定。 概算的核定。 我国预算的编制时间: 我国预算的编制时间:一般在财政年度开始前的 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
部门预算的测算
• 收入预算的测算
各部门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年度增减变动因素, 各部门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年度增减变动因素,测算 部门预算收入,并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 部门预算收入,并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具体测定时主要运 标准收入预算法” 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 支出预算的测算
具体测定时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 具体测定时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各部门根据国家的经 零基预算 费开支政策及其规定,测算部门预算所需的各类支出, 费开支政策及其规定,测算部门预算所需的各类支出,按照 预算年度所有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各项目的支出要 求。
第五章
政府预算
本章要点
※ 政府预算概述 ※ 政府预算程序 ※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一、定义: 定义:
1、所谓预算,是指按一定的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社 、所谓预算,是指按一定的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 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计划。 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计划。 2、所谓政府预算,是指国家或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取 、所谓政府预算, 得的收入和用于维持政府公共活动, 得的收入和用于维持政府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 发展各项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的管理。 序,发展各项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的管理。 3、或者说,政府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 、或者说, 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四、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旬效开展公干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5.消费的非竞争性则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6.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7.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8.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物品或资源)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是排他的、可转让的和永久的。
9.所谓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多数裁定原则还可以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
10.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11.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2.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13.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14.行政管理支出,就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经费开支。
《财政学》第十章政府预算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
政府预算也被称为“国家预算”,是指在一 个国家范围内由各级政府编制的、经立法机 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 况的计划。它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 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 况。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
政府预算并不是与国家及其政府同时产生的, 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出现 的。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根据中央下达 的预算收入控制指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向下一级地方政府转发编制预算草案的指示,并 拟定、分配预算收入控制指标,向所属各部门下 达预算收支控制指标,以此类推,直至将国务院 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标和预算控制指标转 发、下达到中央各部门所属各单位,以及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预算单位。
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国库分散支付制度,这
种分散支付制度有以下弊端: 1. 各部门多头开列账户 2. 预算信息管理落后 3. 大量资金沉淀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部门预算制定和执行的规范性,硬 化预算约束。
2.有利于健全和强化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约束 机制,防止腐败。
二、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一)法定性 (二)专用性 (三)分散性与繁杂性
三、预算外资金的作用
(一)可保证某些专项事业的需要 (二)有利于加快事业的发展 (三)有利于调动理财的积极性,提高经济
效益。
四、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谢谢大家!
中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原预算安排的行为。 1. 全面调整 2. 局部调整:(1) 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2) 经费流用 (3) 动用预算后备基金 (4) 预算划转
三、政府决算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财政学名词解释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
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
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
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就公共财政而言,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政府财政收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及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2,法律性3,计划性4,集中性5,综合性预算管理:是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监督等活动,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对经济实践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预算年度:也称财政年度,是指编制和执行所应依据的法定时限,也就是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
预算年度的类型:实行历年制的国家主要有:中,法,德,意,西班牙跨年制预算年度具体有:1,四月制:英,日,印,新加坡,新西兰2,七月制: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科威特3,十月制:美国,泰国标准预算周期:预算管理标准周期就是从时间序列上将预算管理划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标准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实施时限,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步骤等作出统一的制度规范。
我国政府预算周期的构成:政府层级改革:三级政府(中央,省,县)改革措施: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强县扩权政府级别: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类,款,项,目,节反映收支情况收入分类改革后分设类款项目四级支出功能分类分为类款项三级经济分类又分为类款两级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主要内容(2007年改革后)1.收入分类将政府收入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
2.支出分类(1)支出功能分类属财政资金分类的第一个阶段,要求完整的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说明政府做了什么。
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职能活动,2011年分为26个大类。
(2)支出经济分类属于财政资金分配的第二个阶段,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即反映政府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现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类级科目分为12类。
政府间预算收支划分方法1.统收统治(1949-1979)2.分类分成3. 大包干办法(1980年以后)4.分税制(1994-now)分税制:是指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财力分配关系的一种财政体制,是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简称。
政府预算与预算会计-(学习指南)
政府预算与预算会计一、名词解释1、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从单一预算组织形式演变而来的,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2、总预算:总预算是指各级政府的预算,由汇总的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汇编而成,不仅包括本级政府一般财政收支和特别预算,也包括下级政府的总预算。
3、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政府预算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的。
4、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中央预算:中央预算是中央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主要表现中央政府的预算收支活动,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5、分项排列预算: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一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加以拨付。
6、设计规划预算制度:根据国家的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当前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利用系统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工具来评估各项公共计划的成本效益,协助政府拟定最优决策,以利于国家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一项预算制度。
7、两列四级三部分:预算收入科目和预算支出科目两列,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和债务预算收支科目三部分,按范围大小和预算管理需要分为类、款、项、目四级。
8、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从单一预算组织形式演变而来的,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9、追加预算:正式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情况的变化需要增减正式预算的收支时,须再编制一种预算作为正式预算的补充,这就是追加预算或修正预算。
10、零基预算制度:对于评估的项目,都以产生的支出效益为标准,重新评估其必要性与社会经济效益,不受往年预算项目和数量等既成事实的束缚,一律重新排列,从零开始,故称为“零基预算”。
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 (1)
四、政府预算决算
政府预算的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 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政府预算决算报告的编制过程与预算的编制 过程类似。 各级政府的决算要接受审计机关的审查。
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依 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拨付的预算 管理方法。
2.绩效预算。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标 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
准,以业绩评价为核心的一种预算管理方法。
三、政府预算编制
(一)“一上”:逐级上报预算建议数 一上” (二)“一下”:逐级下达预算编制的计划控 一下” 制数 (三)“二上”:逐级上报预算草案 二上” (四)“二下”:批准及逐级下达预算 二下”
(二)预算执行中的平衡 1.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预算在执行中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改变原 预算安排的行为。分为全面调整和局部调整。法律程 序与预算编制的程序相同。
2.预算调剂 预算调剂
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财政部门有权对预算支出项 目之间的盈亏进行调剂使用。 包括:(1)动用预备费。政府总预算安排中不规定 具体用途的支出。按本级预算支出的1%~3%设置。
三、政府预算执行
(一)预算收支执行
收入执行:严格按收入的法律执行,不得随意增 收和减收。 支出执行:(1)按预算支出拨款,即按年度预算 的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拨款;(2)按预算规定的用途拨 款,即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挪作他用;(3)按进度拨 款,经常支出是分月拨款,资本支出是按工程进度拨 款;(4)按预算级次拨款,即按预算单位的隶属关系 拨款。
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
一、政府预算概述
(一)政府预算的定义
政府预算是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体现了一定时期内政 府的施政方针和要实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政府预算是什么意思有哪几种
政府预算是什么意思有哪几种政府预算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还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那么你对政府预算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政府预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首先是以年度财政收支的形式存在的。
它是对年度政府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
其具体形式是按一定的标准将政府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分门别类地列入各种计划表格,通过这些表格可以反映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收入的具体来源和支出方向。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表现为政府预算的级次划分、收支内容、管理职权划分等都是以预算法的形式规定的;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的过程也是在预算法的规范下进行的。
政府预算编制后要经过国家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后方能公布并组织实施;预算的执行过程受法律的严格制约,不经法定程序,任何人无权改变预算规定的各项收支指标,这就使政府的财政行为通过预算的法制化管理被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政府预算是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国家财政具有内在的联系。
从财政收支的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核心,但从起源看,两者不具有一致性。
国家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政府预算是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初期的产物,即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国家财政要求制定统一的年度收支计划,而且要求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审查批准时才出现政府预算。
因此,简而言之,政府预算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的特点(一)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的活动范围和公共收支状况。
(二)政府预算能够体现对政府收支的控制。
(三)政府预算具有统筹政府收支的特点。
(四)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政府预算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
政府预算的分类(一)按收支管理范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总预算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由各级政府的本级预算和下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单位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直属机关就其本身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另外还包括企业财务收支计划中与财政有关的部分,它是机关本身及其所属单位履行其职责或事业计划的财力保证,是各级总预算构成的基本单位。
政府预算
1.复式预算结构简单,管理粗放,有许多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一些政府财政活动尚未反映在复式预算中。
3.不能有效地控制债务规模。
4.复式预算层次太多,分类方法还不够明确。
完善思路:
1.政府公共预算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社会保障预算4.其他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以原来的实际执行情况为基础,对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全面审核,然后再确定各部门的预算。全面审核是指不仅对预算年度内新增任务(新增支出)要进行审核,而且还要对以前年度确定的项目(基数支出)进行审核。
(5)综合性:指政府预算是各项财政收支的汇集点和枢纽,综合反映了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全貌,即预算内容应包含政府的一切事物形成的收支,全面体现政府年度整体工作安排和
预算。
1.3政府预算制度基本属性:
⑴法制属性
⑵行政属性
⑶时间属性
⑷调控属性
1.4预算政策类型:
⑴年度平衡预算政策
⑵功能财政预算政策
⑶周期平衡预算政策
(2)法律性:指政府预算的形成和执行结果都要经过立法机构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过程要接受立法机关的监督。
(3)计划性:指政府通过编制预算可以对预算收支规模、收支来源和支出用途作出事先的预测和计算,编制出预算收支计划和预算支出计划。
(4)集中性:指预算资金作为集中性的政府财政资金,它的规模、来源、去向、收支结构比例和平衡状况,由政府按照社会公共需要,从国家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分配。
区的补助
目的:消除各地方政府间存在的税收能力与其基本需要开支的
横向不均衡,力求保证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
本一致性
转移支付的形式:⑴税收返还⑵体制补助和上解(双向财力转移)⑶专项补助(有条件转移支付)⑷一般转移支付⑸年终结算补助和上解
政府预算a
政府预算一、名词解释: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定员定额:是指通过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和控制支出的管理制度。
单式预算:是将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收支性质的预算组织形式。
复式预算:是根据预算收支的性质,将政府收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格中加以反应。
零基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基数法预算:在安排预算年度收支时,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财力增加额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定一个增减调整比例,以测算预算年度有关的收支指标,并据以编制预算的方法。
预备费:是不规定具体用途的当年财政后备。
预算法规定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的1%~3%设置,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预算周转金: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政府为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
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从本级政府预算的结余中设置和补充,其额度应当逐步达到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总额的4%。
预算年度:也称财政年度或会计年度,是编制政府预算时规定的收支起止期限。
预算周期:是指从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的完整过程。
二、简述、论述:1、试述支出预算编制的原则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原则:综合预算原则,优先保障原则,定员定额管理原则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原则:综合预算原则,科学论证、合理安排原则,追踪问效原则2、试述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不同(1)预算编制的分类基础不同功能预算将预算按支出功能分类部门预算将预算按部门+功能分类(2)预算涵盖的范围不同传统预算:仅限于预算内资金收支部门预算:涵盖了部门的全部收支(3)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功能预算——侧重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分析和财政宏观情况分析,强调预算分配的计划性。
政府预算简答和名词解释修正版
名词解释政府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配置公共资源的有效机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集中性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调节、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杠杆。
预算年度也称为财政年度,是指编制和执行预算所应依据的法定时限,也就是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
主要可分为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
标准预算周期是将预算管理中相互关联的各环节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三个标准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预算编制开始到决算完成形成一个标准周期。
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
政府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规定中央与地方、地方上下级之间收支范围划分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
其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预算收支范围及管理职权的划分和相互间的制衡关系。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般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
财政间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据以完成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国库即国家金库,是保存和管理一国财政的资产和负债以及反映该国预算执行情况的组织机构,负责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业务。
简答题一、简述现代政府预算的原则。
(一)政府预算管理的范围应是全面的(全面性);(二)政府预算的政策和程序应是统一的(统一性);(三)政府预算应在年度基础上准备(年度性);(四)政府预算管理应是未来导向的(未来导向性);(五)政府预算管理应遵循法定程序(法律性);(六)政府预算管理应是透明的,公开的(公开性);(七)政府预算管理应是绩效导向的(绩效性);(八)政府预算管理应平衡稳健的原则。
政府预算习题集答案
政府预算习题集答案第一章政府预算概论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
2、政府预算原则是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一国预算立法、编制及执行所必须遵循的。
3、年度预算平衡是指每一年的财政收支结果都应是平衡的预算。
4、周期平衡预算是指在预算收支的对比关系上,应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内保持收支平衡,而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财政年度或一个日历时期内保持平衡。
5、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就是设想在现有的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最大值,税收收入也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
二、单项选择题1、相对于其他预算主体和传统的国家预算来说,政府预算具有的最鲜明的特征是(A )A、公共性B、法律性C、计划性D、集中性2、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的国家是(B )A、美国B、英国C、德国D、中国3、现代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加强财政管理B、财政监督的需要C、公众的要求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4、充分就业预算平衡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D )为基础。
A、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C、经济周期理论D、财政自动稳定器理论5、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 )A、税收B、公债C、公共支出D、预算6.中国第一部国家预算为(C )年预算。
A、1949B、1950C、1910D、19017.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D )。
A、政府B、部门C、财政D、国家2.在我国经办国库业务的是(D )A.农业银行B.工商银行C.建设银行D.人民银行8.我国国家预算管理级次分为(D )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9.预算管理的主体是(A )A.国家B.银行C.事业单位D.其他社会组织10.预算计划管理的中心环节是(A )A.编制预算B.执行预算C.编制决算D.调整决算11.我国预算年度采用(C )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政府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配置公共资源的有效机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集中性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调节、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杠杆。
预算年度也称为财政年度,是指编制和执行预算所应依据的法定时限,也就是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
主要可分为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
标准预算周期是将预算管理中相互关联的各环节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三个标准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预算编制开始到决算完成形成一个标准周期。
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
政府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规定中央与地方、地方上下级之间收支范围划分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
其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预算收支范围及管理职权的划分和相互间的制衡关系。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般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
财政间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据以完成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国库即国家金库,是保存和管理一国财政的资产和负债以及反映该国预算执行情况的组织机构,负责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业务。
简答题
一、简述现代政府预算的原则。
▪(一)政府预算管理的范围应是全面的(全面性);
▪(二)政府预算的政策和程序应是统一的(统一性);
▪(三)政府预算应在年度基础上准备(年度性);
▪(四)政府预算管理应是未来导向的(未来导向性);
▪(五)政府预算管理应遵循法定程序(法律性);
▪(六)政府预算管理应是透明的,公开的(公开性);
▪(七)政府预算管理应是绩效导向的(绩效性);
▪(八)政府预算管理应平衡稳健的原则。
二、简述我国目前政府预算收支体系的构成。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
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将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
包含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六类。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
可分为一般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其他支出四个部分。
包含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十七类。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支出经济分类设类、款两级,具体可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十二类。
三、什么是标准预算周期?
标准预算周期是将预算管理中相互关联的各环节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三个标准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预算编制开始到决算完成形成一个标准周期。
标准预算周期是在我国预算管理改革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入的新的预算管理程序,它涵盖了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将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决算三个标准阶段有机衔接起来,并加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各个阶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约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链条。
四、简述政府间预算收支划分的基本原则。
(一)事权和财权相一致的原则;
(二)保证各级政府都有稳定收入来源;
(三)确保中央宏观调控的需要;
(四)要适当调动地方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五、简述我国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二)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四)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六、简述部门预算的程序。
“两上两下”
“一上”:部门编报预算建议数;
“一下”: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
“二上”:部门编报正式预算;
“二下”:财政部门批复预算。
七、支出预算的内容如何构成?如何进行管理?
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按照定员定额制度进行管理。
项目支出: --按照项目库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初审阶段:各级人大召开前,由各级人大的相关部门对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审查。
财政部在每年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前一个月,要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终审阶段:人大会期间,预算草案经过讨论审查并通过报告后,大会做出批准预算的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九、简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
(一)国库单一账户 (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
(二)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商业银行);
(三)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商业银行);
(四)小额现金账户(财政为预算单位开—商业银行);
(五)特设专户(经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批准或授权)。
十、我国预算审批存在什么问题?
(一)审批时间短;
(二)审批人员不专业;
(三)综合审批流于形式,不利于落实代表们的审批权。
分析题
政府预算公开难不难?
一、难
1.预算编制的内容缺乏普及认知度,普通百姓未必看的懂;
2.审批预算的大部分代表缺乏专业知识,就算看懂了也未必会举手发言,指出不足;
3.公开成本高;
4.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完整,在如何实现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预算科目的规范性、
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预算监督的有效性等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预算公开缺乏坚实的基础;
5.“三公”问题的客观存在导致账本公开后的真实性遭质疑;
6.公开只是形式,监督才是目的,而现实问题是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但更不易实现。
7.............
二、不难
1.国家有积极性;
2.人民呼吁高;
3.有法律基础;
4.信息化是解决预算公开的终极手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