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中国对外投资
高中政治选修一第7章第2节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到2019年,我国宣布了一系列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如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
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 )①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②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④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C【解析】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对金融产品有更多选择,②符合题意;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④符合题意。
金融市场的所有制结构会变化,但由于外资的进入,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增大而不是降低,①错误;由于竞争加剧,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不一定提高,反而是经营的压力更大,③错误。
2.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72个国家、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达成578.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其中智能及高端装备成交164.6亿美元,显示了中国企业对高端设备、高新技术的旺盛需求。
这说明( )①我国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不断提高②我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③我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④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我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③④符合题意;这是进口,不是利用外资,①不符合题意;这不是对外投资,②不符合题意。
3.截至2020年2月底,我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会计学 第七章 对外投资业务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债券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 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 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可供出售债券为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 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 计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 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 会计分录。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 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 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内公允 价值已上升的,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在原确认的 减值损失,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的(不 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
企业在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当注意把握其特征: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第一章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主要着眼于开放、合作与共赢,通过开放市场、吸引外商投资等措施,吸引外资、引进技术、扩大出口,实现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的发展。
第二章开放市场自1978年以来,中国逐渐将市场对外开放,并在过去30多年里,大力推动市场经济改革,依托入世和自贸协议等规则,进一步加强了市场开放。
2018年,中国废止外商投资限制性措施,持续改善外资准入和管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章吸引外商投资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框架已形成,政府逐步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近年来,中国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减税、补贴以及土地等方面的优惠。
同时,中国政府流程简洁、审批速度快,受到外商投资者的热烈欢迎。
第四章引进技术为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推动各行业技术引进。
例如,为鼓励外商在中国设立研发和设计中心,中国出台了针对内外资企业都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另外,针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也屡见不鲜,为其提供优越的生活及科研条件,提高引进国外领军人才的效率。
第五章扩大出口中国是今日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供应链。
导入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中国ou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竞争力。
同时,通过举办大规模的国际性展会,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六章合作与共赢中国一直推崇合作与共赢的理念,与国家签订众多贸易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推进区域性以及全球化的贸易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地参与国际组织,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
第七章结语就像开放一样,合作将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永恒主题。
中国不仅需要在经济领域与世界携手合作,还要在其他领域与世界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化进程,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5. 我36.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跨国界的流动与配置)
3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发展 )
38. 2004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这表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4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 )的关系极端重要
48、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49. “引进来”是为了“走出去”,要使我国的生产和商品能“走出去”,“引进来”应该(从我国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的)
62.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示范作用的是(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63.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②③)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64. 面对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①②③④)
①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 ②通过引进外资加大本国制造业的改造力度 ③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④让外资参与到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中来
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第7章中国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
作用:
1、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中国经 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3、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4、有利于提高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完善
(四)中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是不可否定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 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的积累,国内资金短缺状况 已得到缓解,目前出现了庞大的银行存贷差额, 闲置资金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逐年攀升,过去资 本与外汇的双缺口已被双剩余所取代,此时外资 作为资金补充的功能越来越小。
2、超国民待遇的不平等竞争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资企业贯彻“税负从轻、优惠
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普遍地给予外资企业税收优 惠待遇。如所得税方面,外资企业名义税率是15%,实 际只有11%,在一些地方仅有7.5%;内资企业名义税率 为33%,实际为22%,国有大中型企业则高达30%。超国ຫໍສະໝຸດ 待遇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很
公共工程,如高速公路建成-收费)
(三)中国利用外资的作用
现状:截至2005年,中国共实际利用外资8091.3 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24.3亿美元。2005 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638.1亿美元(未包括对外 借款),是1985年的28.2倍,1995年1.7倍。外资 大量进入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 作用。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 增加值18976.7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28.6%;实现进出口总额8317.2亿美元,占全国 的58.5%;其中出口额4442.1亿美元,占全国的 58.3%,与1999年相比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比 1991年则高出了31.5个百分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引言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商直接投资(IFDI)重要吸收国。
不仅如此,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快速融合也使中国成为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来源国[1]。
中国OFDI的初始规模非常有限,但在过去十年间迅速攀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2002年“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Voss et al.,2009)。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0a)的报告称,中国在未来三年内将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OFDI来源国。
实际上,截至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里最大的OFDI来源国。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属于五大海外投资国之一,占各国对外总投资的5.1%(MOFCOM,2009)。
图5-1展示了中国OFDI的激增过程:从1991年的9.13亿美元戏剧化地增长到2009年的565亿美元,再持续增长到2012年的880亿美元。
同时,中国的OFDI存量从1991年的54亿美元也增长为2009年的2458亿美元。
图5-1 中国OFDI的流量和存量值本章主要分1991~2003年和2003~2009年两个阶段来考察中国OFDI的发展情况。
[2]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对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那时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致力于中国海外业务的发展。
中国OFDI制度从中央审批体系逐渐演变为一个更加透明和自由的体系。
[3]Cheung和Qian(2009)指出,政府不仅将OFDI的决策过程从政治导向体系变为经济导向体系,而且将审批权力向地方政府下放。
更重要的是,政府对海外投资项目进行了经济扶持。
快速的经济发展加快了中国的国际合作。
大量研究表明,政府对OFDI的补贴是基于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尤其是在自然资源领域(Xiao and Sun,2005;Yao et al.,2010;Yao and Sutherland,2009)。
浅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2 8 . 5 % 上升到 3 4 . 9 %。
第五 , 对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增幅较 大 , 对欧投 资流量翻番 。
2 0 1 0 年,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为 5 9 . 6 3 亿 美元 , 同比增长 1 0 1 %; 对东盟 4 4 . O 5亿美元 , 同比增长 6 3 . 2 %; 对美 国 1 3 . o 8亿美元 , 同 比增长 4 4 %; 对俄 罗斯 5 . 6 8 亿 美元 , 同比增长 6 3 %; 对 日本 3 . 3 8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3 0 2 %。 第六 ,地方对外投资持续活跃 ,西部地区增幅最 大。2 0 1 0 年, 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 1 7 7 . 5 亿美元 , 同比增 长8 4 . 8 %, 为2 0 0 5年的 8 . 6倍 , 创下连续 8年保持 l 央速增长的记 录。浙江 、 辽 宁、 山东名列地方非金融类对外 直接投资流量前三 位。 2 0 1 0年 , 西部地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2 3 . 8 亿 美元 , 增幅
≯ 藿誊
宏 溉 经 济
■■■
;
【 摘要 】文章运用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分析 了 2 0 1 0年世界
及 我 国 国 际 直接 投 资 ( F DI ) 概 况, 2 0 1 0年 中 国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主 要 特 点 以及 国 际 直接 投 资 ( F DI ) 存在 的 问题 及 改 善 建议 。
其中 , 在大洋洲的直接投资存量为 8 6 . 1 亿 美元 , 是2 0 0 5年末 的 1 3 . 2 倍 。对发达 国家 ( 地区 ) 的投资存量 占中国对外投资存 量总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答案一、填空题:1. 答:社会主义制度2. 答:又相适应又相矛盾3. 答:改革4. 答: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5. 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D 5.B 6.C 7.B 8.A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DE 3.BC 4.ABD 5.ABCDE 6.ABCD 7.ACD8.BDE四、辨析题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命题正确。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新”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之所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因为:首先,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其次,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再次,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第一次革命”有重大区别:第一,改革的条件不同;第二,改革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第三,改革的形势和手段不同。
(3)不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这个深刻的转变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民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
2.实行对外开放就无法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命题错误。
(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3)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毛概课件_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关系 第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 根本立足点。 第二,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 的手段。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与实行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对外开放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对外开放是不是意味全盘西化?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
二、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
生产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
交通、信息国际化
1、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经 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任何国家 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把自己孤 立于世界之外只能是死路一条。对外开 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第一,吸收和借鉴前人创造的文明成 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第二,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 的现代文明成果,是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 需要。 第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 果,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创造的文 明成果。
一种是把体制的 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 变革,使改革变 成 “改向”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 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富有社会 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发 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 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
到目前为止,大金龙 产品已经外销到四十多个 国家,它仍然是迄今为止 将产品外销到欧洲地区的 惟一一家客车企业。
金龙客车在世界客 车博览欧洲展览会 (BAAV)
在肯尼亚内罗毕的一家手机专卖店,售货小姐展示中国的 海尔手机。小至搪瓷盆、鞋油和服装,大至电视、卡车, 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融入非洲人的生活。
中国对外投资
中国对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事业取得了较大。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规模偏小、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薄弱滞后、海外投资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对外投资的经营管理人才等。
要促进我国对外投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多下功夫。
在当前的世界发展中,对外投资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世界各国都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与特点1、对外投资稳中求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例如2002年,我国新设立的境外非类中资企业350家,中方投资额9.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18%和24.43%;而在2003年.我国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达到5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为20.8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5.7%和112.3%,增长迅猛。
2、从行业分布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运输仓储业。
从流量上看,2005年我国对外投资中,商务服务业为49.4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40.3%;制造业为22.8%亿美元,所占比例为18.6%;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分别为22.6和16.8亿美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8.4%和13.7%;以上几项加起来则占到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91%。
从存量上看,情况也大致与流量相同。
3、投资范围已涉及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从对外投资地域分布来看,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底,我国对外投资共分布在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的71.2%;从境外企业的国别分布来看,按截止2005年底的总净额,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全部投资额的71.02%;其次是拉丁美洲,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为20.02%。
与亚洲和拉丁美洲相比,我国对非洲、欧洲、北美洲和澳洲的投资要小得多,分别占全部投资额的2.7%,2.8%,2.2%和1.1%。
4、投资主体以外贸企业为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第七章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第七章习题答案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本章重要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
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所进行的投资。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属于中长期贸易信贷,是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债务危机:指债务国不再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
偿债率:即一国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率,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
负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GNP的比率,这是衡量一国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或一国总体的债务风险的参考指标。
国际游资: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逐高额短期利润而在各市场之间频繁移动的短期资本。
投机性冲击:投机资金利用和制造各种资产(如外汇)价格的波动,而获取利润,并给所在国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体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称之为投机性冲击。
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答: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它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它意味着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它意味着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和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特点。
答:1)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1)截至二战前,大体上讲,世界长期资本输出的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
(2)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从量上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空前膨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取代国际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质上看,资本流向、资本输出方式、资本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财务管理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投资决策原理一、名词解释1、企业投资2、间接投资3、短期投资4、长期投资5、对内投资6、对外投资7、初创投资8、独立项目9、互斥项目 10、相关项目11、常规项目 12、现金流量 13、净现值 14、内含报酬率15、获利指数 16、投资回收期 1 7、平均报酬率二、判断题1、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有价证劵的投资都属于短期投资。
()2、长期证劵投资因需要可转为短期投资。
()3、对内投资都是直接投资,对外投资都是间接投资。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是指固定资产更新时变卖原有固定资产所得的现金收入,不用考虑净残值的影响。
()5、在互斥选择决策中,净现值法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内含报酬率法则始终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6、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如果某一备选方案净现值比较小,那么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也相对较低。
()7、由于获利指数是用相对指数来表示,所以获利指数法优于净现值法。
()8、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并不一定只有一个。
()9、某些自然资源的储量不多,由于不断开采,价格将随储量的下降而上升‘因此对这些自然资源越晚开发越好。
()三、单项选择题1、有关企业投资的意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企业投资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
B.企业投资是发展生产的必要手段C.企业投资是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D.企业投资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法2、某企业欲购进一套新设备,要支付400万元,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4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并计提折旧。
预计每年可生产税前净利140万元,如果所得税税率为40%,则回收期为()年。
A、4.5B、2.9C、2.2 D3.23、当贴现率与内含报酬率相等时()A、净现值小于零B、净现值等于零C、净现值大于零D、净现值不一定4、某企业准备新建一条生产线,预计各项支出如下:投资前费用2000元,设备购置费用8000元,设备安装费用1000元,建筑工程费用6000元,投产时需垫支营运资金3000元,不可预见费按总支出的5%计算,则该生产线的投资总额为()元。
毛概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共和国1912-1949
第一次鸦片战争,48只军舰和4千英军 打败了拥有4亿人口的大清帝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2万英法联军打败大 清帝国,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0万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
变革努力:
1860-1894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95-1898维新运动:传播科学民主的启蒙运动 1905-1911立宪运动:大幅度行政改革计划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郑和7次下西洋,目的宣扬大明帝国国威;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第一个外交使
团,无果而归。
主动开放
被动开放
主动开放
明中叶1500年前
1971年后
1840-1949
主动封闭
1840年前 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为,但是面对 世界范围工业革命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 却茫然无知,毫无准备,甚至采取错误的对 策,把门关上,最终导致中国的长期落后。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 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是 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 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 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 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 ,指出 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的途径是改革。
被动封闭
1949-1971前
“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 不可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辛亥革命
清王朝1840-1911
历史背景: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9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 1900八国联军入侵
国际金融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国际金融学陈雨露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么全球存在着外汇市场?答: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存在着差异,因此各国的货币币种不同,在国际债权债务清偿时,首先要解决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由此产生了外汇市场。
通常认为,国际贸易是外汇市场建立的最主要的原因。
国际贸易中债权债务的清偿需要用一定数量的一种货币去兑换另一种活腻,这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依靠外汇市场交易。
透过国际贸易需要跨国货币收付这种现象,挖掘外汇市场起源的本质。
可以看出,外汇市场真正的起源在于:(1)主权货币的存在;(2)非主权货币对境外资源的支配权和索取权的存在;(3)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于与预期的外币负债有关的汇率风险,外币资产可能会起到直接的防范作用,而且即使没有计划任何外国购买行为,外国资产也可以降低一项投资回报组合(以本币计价)的整体变动性;(4)投机获利动机的存在,本国居民也许仅仅是认为外币资产被低估,因此他们可能只是为了纯粹的投机目的而要求持有外汇,从而赚取更高额的回报。
2.外汇市场有哪些功能?答:外汇市场作为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集中地反映了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动态和各国汇率变化的趋势,外汇市场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投资和各种国际经济往来的实现提供便利条件。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反映和调节外汇供求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收支以及资本金融项目的变化都最终反映到外汇市场供求状况上,政府、企业、个人通过外汇市场可以解决自己的外汇供求问题。
2.形成外汇价格体系银行接受顾客买卖外汇后,需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调节,因而自然产生外汇的供需,加上银行本身自发性的供需,在市场通过竞价过程便会产生汇率,随后,银行对顾客交易的汇率再根据上述银行间成交汇率加以确定。
3.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国际经济交易必然会产生国家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需要进行国际支付,把货币购买力从债务人所在国向债权人所在国转移。
进行国际支付,债务人一般要通过外汇市场把本国货币兑换为债权人所在国货币,将其汇兑和支付给债权人,债权人获得一定数量的货币,从而获得一定的购买力,使国际经济贸易得以进行下去。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三节
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1、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4) 是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 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
云南首条引进外资修建的高速路
2、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以改革带动开放,以改革推进开放, 改革开放互相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 成就的重要经验。 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 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 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教研组:吴建新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PBL问题汇总:
问题一:为什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问题二: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问题三:形成了怎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 放? 问题四: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真题回顾: 1、(2011单选26题)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与发展,这句话是( ) A.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 B.从改革的壤度和广度而言 C.从改革的性质而言 D.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言 【正确答案】C
真题回顾: 2、(2009判断51题)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与发展。
(3)坚持安全高效原则 第三:坚持安全高效原则,维护经济 安全,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宏 观调控上、能源资源领域、服务业开 放领域、在“走出去”过程中等诸多 方面,高度重视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 的新优势。 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体质不适 合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
3、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国际市场(走出去)
国外资源(引进来)
第七章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第七章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自近代以来,中国在真正意义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是从1978年革新开放末尾的。
可以说,革新开放的历程,就是中国由封锁的自给自足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的进程。
随同这一历史进程,中国由〝应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对外开放战略,向〝片面融入国际市场、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战略逐渐演进。
在2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中国采取的是自动性、渐进性和政策性的开放战略。
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应用自身的比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经济循环,进而带动国际经济增长。
20多年的外资、外贸、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时间序列数听说明,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开展进程中起着清楚的结合推进作用,中国融入国际分工的进程表现出较清楚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特征。
经过20余年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曾经片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进入工业品加工制造大国的开展行列。
参与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面临着质的变化,即由自动性开放向主动性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国际分工环境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诸多新特征,经济全球化、要素分工和贸易投资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开展的主流。
研讨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国际新状况,讨论我国对外开放实际的新停顿,并适时停止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关于我们自动应对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的开展的机遇和应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回忆与评价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初始环境和大少数国度不同的是,中国是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末尾对外开放的,这使得中国的对外开放、分工演进和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进程,表现出中国特征的开展途径。
国际方面,经过战后30余年的开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旺国度向开展中国度停止的休息密集型产业转移已基本完成,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度经过承接兴旺国度休息密集型产业转移,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开展战略,完成了工业化。
产业间国际分工格式已基本构成,各国依据自身的比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构成了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即兴旺资本主义国度〔如美国、日本和欧盟〕集中开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开展中国度集中开展资源密集型和休息密集型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指的是我国 一些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在东道 国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而是要建立自 己的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自己的海外销 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中国最大制药企业三九集团的海外投资基本 上属于这种模式。三九集团的制造基地和研发 中心等均在国内,海外公司主要是营销机构。 自1992年以来,三九集团先后在香港、俄罗斯、 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南非、新加坡、日本、 中东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营销公司。 这些营销公司作为三九集团在海外
华源集团抛弃单纯依靠出口占领海外市场的 传统做法,另辟蹊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先 后在塔吉克斯坦、尼日尔、墨西哥、加拿大 和泰国等地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并合 理利用原产地规则,有效绕过国外贸易壁垒, 规避反倾销,拓展了海外市场,并带动和扩 大了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
华源集团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设立了两个纺织 企业,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的 贸易区成员国境内生产的棉纱或纤维制成的 纺织品享有免税、免配额的优惠政策,扩大 了对北美尤其是美国的棉纱和面料产品出口。 此外,深圳康佳集团、珠海格力集团和 江苏春兰集团等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多属于境 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欧洲是世界家电王国,2001年海尔并购意大 利一家冰箱厂,设立意大利电力股份有限公 司。 在北美和欧洲站稳脚跟后,开始进入日本市 场,日本是世界家电强国,由于文化的原因, 非日本家电难以被日本市场接受。2002海尔 与日本三洋公司建立竞争合作关系,以达到 互换市场的目的。迅速进入日本市场。
一、中国对外投资遵循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2)、注重战略效应原则 3)、联合竞争、确保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 4)、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二、中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效有序的宏观管理与协调体 制 2)、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步较迟 3)、地区分布和行业结构过于集中 4)、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 5)、高质量复合型涉外人才的严重缺乏
二、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的特点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 1、金融型。 2、贸易型。 3、工业型。 4、窗口型。
(二)、投资区域分布广:发展中国家到发 达国家 1、原因:1)规避风险 2)寻求大容量市场 3)经济、技术、文化关联 4)便于管理和控制 2、具体分布: 1)亚洲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目的地, 2)其次是北美、非洲和南美, 3)最后是欧洲(主要集中在中东欧)。
2、跨国并购型 1)在国际上非常普及,而我国却是近年才迅 速发展起来的投资类型。 2)世界跨国并购的咨询和运作,85%通过高 盛、摩根斯坦利、美林、花旗、瑞士银行第 一波士顿等十大跨国投资银行。他们对同我 国企业合作具有很大兴趣。
3、研究开发型 1)华为的海外研发机构遍及8个地区总部和 32个分支,在硅谷、达拉斯、班加罗尔、斯 德哥尔摩和莫斯科设立了研究所,同摩托罗 拉、英特尔、微软、日电等成立联合实验室。 截至2002年底,华为申请国际和国外专利198 项,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里最多的。 4、战略联盟型 1)是指通过同跨国公司的某方面联合,达到 优势组合和跨国发展的目的。
2、第二阶段1987~1992: * 共批准海外投资企业1131家,平均每年兴 办企业188家,中方对外直接投资额合计达 13.697亿美元;平均每年新增直接投资2.28 亿美元; * 特点:一些国内的大型企业开始参与国际 竞争,投资的地理分布广、覆盖面大,投资 领域扩大到资源开发、加工、生产装配、工 技贸结合等领域;
1996年与印度尼西亚莎保罗有限公司合资, 随后,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南斯拉夫和伊 朗等地相继建立海外工厂。 1999年,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坎姆顿建立 了第一个工业园—美国海尔工业园,设计中 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 南卡州,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 位一体”的本地化经营模式,并立足当地融 资、融智、融文化和创本地化名牌。
3、成本的疑问? 1)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23倍,工 人平均年工资约3万美元,考虑到劳动生产率, 与我国工人工资的差距并不大。 2)欧洲投资主要流向美国,而不是劳动力成 本更低的拉美;
3)外商对我国制造业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 和珠三角,而不是劳动力 成本更低的西部地 区,就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缘故。 4、问题: 1) 过于集中(港澳:40%) 2)无法分散风险 3)同业竞争加剧
2) 2003年11月,TCL同法国汤姆逊公司合并 双方彩电和DVD业务,使彩电年销量达到1800 万台,为全球第一,并占有世界市场10%。 3)2002年10月,青啤宣布和世界著名啤酒厂 商安海斯-布希公司结成战略联盟,青啤向后 者强制性发行可转让债券,在香港筹资14.16 亿港元,同时利用后者的全球战略布局、技 术、预算和管理,提升了青啤的品牌和核心 竞争力 。
3、第三阶段:1993~1998: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兴办海外企业的调整 时期,原因是经济过热,投资不合理,物价 上涨,从1993年开始国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 紧缩银根,让经济软着陆。 *海外投资速度放慢,中国直接对外投资 9.94亿美元,平均年新增投资1.66亿美元。 *发挥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业务,更好利用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扩大出口的同时, 有步骤地实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办厂。
三、中国对外投资区域的选择 1)、巩固对发展中国家投资 2)、扩大对发达国家投资
四、中国对外投资行业的选择 1)、注重资源开采 2)、提供适用技术 3)、发展对外承包 4)、扩大机械行业 5)、输出民族轻工业 6)、探索服务产业 7)、加强高科技产业
第四节、中国对外投资的管理
(四)、投资规模扩大化 1)前期项目多规模小,大型项目数量有限, 随着对外投资进一步发展,投资行为更趋合 理,大中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规模 正扩大化。
三、中国对外投资战略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分析 (一)寻求市场优势 开辟国外市场,为国内饱和的产品寻求出 路 扩大新市场 寻求高消费层次市场,转移技术优势
二、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是指我国有些企业通 过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 业务,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 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 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借此带动 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 口。
近年华源集团境外加工贸易投资的规模已接 近3亿美元,起到了示范和龙头作用 1992年诞生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华源集团,是 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是 国内市场萎缩、生产能力过剩,而在国际市 场上又不断受到以出口配额和保障措施等为 主要形式的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当时内忧外 患的情况下,
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办厂时,坚持“先有市 场,再建工厂”的原则,坚持打海尔的牌子, 中方投资方是海尔,企业的名字是海尔,生 产和销售的产品是海尔牌的。 因地制宜的市场进入战略 “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投资战略
本地化战略。海尔在美国、欧洲实施设计、 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正 是为了在欧美国家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 进而让海尔成为世界名牌。 随着一个个本土化的名牌崛起于世界各地, 海尔实施的创世界名牌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 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 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大陆只有 海尔集团一家入选,排在第95位。 由此看来,海外投资不仅是海尔占领国际市 场的手段,更是其创立世界名牌的有效途径。
第七章 WTO与中国的国际投资
中国对外投资概况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的特点 中国对外投资战略
一、中国对外投资概况
1、第一阶段1979--1986: 兴办海外投资企业277家,中方投资总额累计 为2.53亿美元,年平均对外直接投资3159.38 万美元; 主要是专业经贸公司和部分省市国际经济技 术合作公司,规模小数目少,投资领域主要 集中在饮食、承包建筑工程、金融保险和咨 询服务等行业;
三、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 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是指我国某些 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论是采取绿地投 资方式还是采取跨国并购投资方式均坚持在 全球各地树立自主品牌,靠长期的投入培育 自主的国际知名品牌,靠消费者认同自己的 品牌来开拓海外市场。
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代表。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 和跨国经营过程中,始终以创立世界知名的自主 品牌为核心目标。早在20世纪80年代,海尔集团 总经理张瑞敏就提出了“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 的战略。1996年后海尔全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使 海尔成为国际化的海尔,由中国名牌成长为世界 名牌。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从1996年开始以创“海 尔”品牌为导向,开始了海外直接投资,总共在 欧美、中东、亚太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创建了2个 海外工业园,13家海外工厂,8个海外设计分部 和10个海外信息中心。
(二)寻求资源优势 寻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寻求先进技术 利用国外资金 获取信息
(三)寻求环境优势 寻求政策优惠 寻求产业集群 寻求效益型投资 (四)发挥自身优势 发挥技术优势 发挥传统产品的优势 发挥低廉产品成本的竞争优势
二、中国对外投资方式的选择 1)、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 &股权参与(Equity Investment) 是指以资金形式 投资国外经营企业,并对企业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 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非股权参与(Non-equity Investment) 是指不以 持有股份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方式,包括技术授权、 管理合同、提供或租赁设备、共同研究开发、合作 销售、共同投标和共同承揽工程项目等。 2)、对外证券投资 通过国际证券市场购买外国债券和股票来进行国际 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