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光合作用》教案3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篇一:北师版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教案】第5章绿色开花动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教材分析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

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

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 能力目标: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 情感目标: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点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五、教学课时:7课时课题一从柳苗之谜说起——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2、知识目标: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②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和探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和探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光合作用
__七_年 级 生 物
第_ 五_章__1__节
第__1__课时;共__2__课时
课题:光合作用
设计者:
单位:
电话: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物界中几乎全部生物所需有机营养和能量的基本来源。
光合作用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生物学教科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也是中考、高考常考的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
同学们,根据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培训学生积极思考
提问: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讨论发言:可提到阳光、空气。看来,海尔蒙特的实验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通过讨论,导出下一部分的实验
那么,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研究助燃空气时,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扮演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和太阳,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表演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配合投影图)。
锻炼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叶片的结构”和“蒸腾作用”之后,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设置单一变量、设置空白对照等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与探究的方法去验证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的条件、产物和原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第1节 光合作用(第3课时)

第1节  光合作用(第3课时)

【重难点】 1.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 应的结构特点。
2.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 义
首页
末页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请仔细阅读课本,在课本上将答 案勾画) (一)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1、不同植物叶片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相似。植 叶肉和 叶脉三部分组成。 物的叶一般由:表皮 、 (1)表皮:叶片的上、下表面的细胞排列紧密 , 下表皮 。表皮细胞外壁有一层 分别称为 上表皮 和 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 ,既有利于_______ 透光 ,又可防 水分散失 ,对叶片还有___________ 止___________ ,因此 保护 表皮属________ 保护 组织。
首页
末页
疑难点拨
【要点辨析】 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主要有: 提高昼夜温差、合理密植、施加二氧化碳 ( 气 肥 ); 2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无 机物变为有机物
首页
末页
疑难点拨
【疑难点拨】 【例】(2016东营)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实施 “三年增绿”计划,大面积增加绿地植被,积极 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 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 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 重要作用
首页 末页
自主预习
表皮上分布有 气孔 ,它是由成对的 保卫细胞围 气孔 成的, 可以张开或关闭,是 气体交换 和 水分散失 的门户。大多数植物叶片的上表皮 _________ 气孔数比下表皮气孔数少,这样有利于减少水 分散失。 (2)叶肉:内部含有的许多绿色颗粒是 叶绿体 ,它含有_________ 叶绿素 等多种色素,是 _________ 营养 组织, 进行 光合作用 的场所,因此叶肉属_____ 它分为以下两种: ①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含 叶绿体______ 较多 ,排列紧密和整齐。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3课时)安徽淮南洞山中学罗慧武一、教学目标1.通过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说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通过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说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通过验证实验,体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过程。

4.体会不同学科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二)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实验原理。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回顾: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条件和变量选择;在光合作用发现简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成分是由化学家确定的。

提问:我们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光合作用确实产生了氧气、吸收了二氧化碳呢?引入课题。

(板书:第1节光合作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回顾所学知识,体会化学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积极思考。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展示相关资料:氧气的性质。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能够观察并检测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观看。

思考、讨论。

提出各种可能方案和设提示: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比较好?如何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如何收集氧气?如何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课件呈现实验演示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提问:1.实验中为什么用金鱼藻的嫩枝?2.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什么?3.外界为什么要是温暖而有阳光的环境?4.倒放的试管一开始为什么要充满水?5.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了什么?计。

在老师的引导下,确定设计方案和检测方法。

观看演示实验。

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陈述: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后,又重新燃烧。

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用,从而使木条复燃。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阅读教材,结合实验结果,明确实验结论。

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过渡: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不仅释放氧气,还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教案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本节可引入的话题很多,如:①可从全世界面临的一些生态危机,如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入手;②或从花卉、农作物、果蔬的栽培方法或增产的措施入手;③或从一些自然灾害,蝗灾、沙尘暴等入手;④或动物、植物的同化作用区别等等方面切入光合作用;⑤还可通过教材提供的光合作用的发现所列举的几个实验为切入点进入光合作用的学习,其中较易作为切入点的实验有: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的实验(学生在初中就做过);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场所,且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实验;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实验。

教师应特别重视光合作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因为通过分析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学生可以不仅了解到放射性元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特别是物理、化学技术的使用对生物学起到的推动作用,因此有人说“技术是人类延长了的手臂”。

2、叶绿体及其光合色素用板图或挂图显示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提问复习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教师应适时指出,光合作用所以能在叶绿体中进行一是由于其中含有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这些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和片层的薄膜上;二是在基粒片层的薄膜上,有吸收转化光能的色素,这样就引出了叶绿体上的光合色素这一教学内容。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及各成分作用
(3)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上一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光合作用这一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由于光合作用的原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光合作用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生物学概念。
6.家长参与作业:请同学们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观察家中的绿色植物,探讨光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同学们的生物学科兴趣。
作业提交及评价:
1.同学们需按时提交作业,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同学们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教师将挑选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鼓励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表达式。
2.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影响因素。
3.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转化及能量的流动。
2.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光合作用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光合作用的定义,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教案设计(第三课时,三维)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教案设计(第三课时,三维)

第1节光合作用(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获得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2.能力: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一定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刀片很锋利);(2)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二.教材分析“叶片与光合作用”,是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的内容。

该节要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本节内容涵盖了7年级上册所要求的主要内容。

包括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节的教学在整册教科书中显得非常重要,本节的教学设计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特别强调场所。

(2)是不是整个植物体都含有叶绿体?哪些器官含有叶绿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体的哪些部分是绿色的,从而得出“叶片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的结论。

)(3)叶的结构特点有哪些适于接受阳光?哪些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以问题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现。

这样做既可复习已学知识,又可引入新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创设实验情境,体验探究过程(1)探究切片方法,制作临时切片设问: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较好地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经片刻思考后,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可用显微镜;有的提出要先用刀片将叶片切薄。

5.1光合作用第3课时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5.1光合作用第3课时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第5章绿色开花动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课题二探索光合作用(3课时)第二课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教学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

2、各实验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实验用植物进行必要处理。

3、查询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资料,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意义。

初步形成保护植被,爱护森林的意识。

教师准备:根据课本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材料用具。

准备两株不同处理的天竺葵(洋绣球)。

一株是与书中实验要求一致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选取一个叶片让它全部被遮光纸遮住。

另一株是提前一天结束暗处理的植株,注意在这株植物上要选取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在叶片的处理上同样要形成部分遮光和全部遮光的区别。

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方案。

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可用燃烧方法来检验。

【活动目标】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金鱼藻、玻璃水槽、玻璃棒、剪刀、短管漏斗、试管、卫生香或牙签、火柴、小木块、碳酸氢钠、清水。

【方法步骤】1、取一个玻璃水槽或20cm直径的标本瓶,注满清水,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 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 教案

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3、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展示一组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图片。

2、提出问题:由一粒种子发育为一棵植株,植株还可以结满果实,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呢?二、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1、指导学生阅读。

2、到各组参加学生讨论,引导各小组根据科学家的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3、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小结。

三、探究光合作用1、从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我们能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和场所作出初步解释,这些解释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进行逐一验证。

2、怎样进行验证?3、实验操作(1)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2)检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板书设计:第1节光合作用一、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1、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2、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氧气3、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叶绿素4、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二、探索光合作用(1)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2)检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第二课时)叶片与光合作用1、引入:战士事先准备好的几段枝条,同学们课前也在校园内观察了树叶,请同学们谈谈你观察的现象。

2、展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并指导学生正确观察。

3、幻灯片显示讨论题。

4、让学生指出叶子表皮上成对呈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及气孔。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1、韭黄和刚发出的豆芽。

2、对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发言。

3、指导学生设计方案。

4、待学生介绍完毕后进行点评。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教学单元:第1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②学生通过对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的分析和归纳,初步领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领略科学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体会从科学事实到归纳总结科学概念的思维过程。

合作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分节课的学习,能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的结果。

②学生养成热爱自然,有意识的保护身边的绿色植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5、教学难点: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经典的实验动画。

学生准备:课前利用图书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搜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粒种子入土并开始萌发,长成参天大树的动画并提问师:从这个动画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这个种子的变化过程,教师继续提问。

师:那么这粒种子之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能有这样的变化,它需要什么条件呢?它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又来源于哪里?学生小声讨论。

老师顺势导入今天的课题师:同学们刚刚讨论的这就是光合作用的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二、小组合作,分析探究1、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

2、小组活动:学生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和预习,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和了解。

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经历了几百年的漫长的探究过程,期间经历了许多的失败,把那些成功的探究实验揭示出来,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实验法,来比较分析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从中得到收获。

学生回顾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完成下列表格的探究问题和探究过程这两项,其中,三个人合作用图示的各种表示方法尽可能的将每个实验的过程表达清楚,并讲解给同组的其他成员。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6.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梯度性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逐步攻克难点。
7.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此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请学生收集有关光合作用的科学史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了解科学家们为探索这一过程所付出的努力。在下一节课上,学生将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5.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悟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光合作用的深入理解及实际应用尚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操作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光合作用的学习中,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优秀8篇)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优秀8篇)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优秀8篇)光合作用教案设计篇1一、设计思想【设计理念】“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

最想突出的处理:1.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2.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

【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整个第三章乃至整个高中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节内容按照课标安排应2课时完成,我准备改为3个课时:第一课时只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第二课时“通过实验学习有关光合色素的知识”,第三课时具体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

本节教学设计是该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本来不需一个课时的时间,但我准备让学生以经典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艰辛历程和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①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理解假设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同时,理解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关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②讨论科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和实验,避免知识“去背景”和“简单化”。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第3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第3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从而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同时,我会设计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实验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观察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分析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合作环节,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情景创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段关于光合作用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合作用的过程。然后,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学生需要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同时,学生还需要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建议。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问题导向的深入探讨: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讨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条件。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围绕特定的题目进行深入探讨。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提高了学习效果。

《第1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第1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

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学生树立了保

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光合作用的

过程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巩固,提高教学效
《第 1 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2024-2025 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第 1 节 光合作用》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的核心内容之一。此节主要阐述了光合作

用的概念、过程与意义等方面知识。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绿色植物在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于维持地球生命的重大意义。同时,这部分内容也
③物质变化: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 [H] 和 ATP 的 作用下,被还原为有机物(如葡萄糖);五碳化合物再生。
④能量变化: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 [H] 和 ATP,暗反应阶段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 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知识目标:
(1)准确描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2)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3)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创设问题情境,如提出“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解释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介绍光合色素的种类、功能及分布,并解释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4.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其次,光合作用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知识点,如叶绿体结构、光合色素、光反应和暗反应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光合作用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光合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如设置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归纳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培养他们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如设置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培养他们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对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1.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了解他们在认知上的难点和误区。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3.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学习动力。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小组课题研究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师应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科普短文,字数在300-500字之间。要求: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能够向他人普及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光合作用实验,操作步骤明确,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光合作用现象,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例,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4)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等。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设计构想本节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一节内容。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重要的生理作用之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经了科学家们二百多年的探索,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

教材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列在整个章节之首,通过海尔蒙特的柳树种植实验,普利斯特利实验,及萨克斯等人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取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励学生从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中汲取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接下来光合作用的场所、实质等知识的吸收、理解、运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激发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强烈的研究兴趣,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对照实验,并用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会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科学家们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分析实验原理,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以及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2.运用实验法设计相应的探究活动,并依次进行土豆,天竺葵新鲜叶片,脱色天竺葵叶片,以及按萨克斯实验过程处理并脱色的天竺葵叶片滴加碘液的实验,体会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发展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好奇心,乐于探研,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通过科学家们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分析实验原理,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2.设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不是来自于土壤”,“光是普利斯特利实验成功的关键”,“光是绿色植物合成淀粉必须的条件”等实验,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光合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并能正确书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实质的分析,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实质的分析,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的实质
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等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光合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的资料。

教师收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PPT,准备面条燃烧释放能量演示实验。

【内容要点】
一、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能量转化:光能------ 化学能

水+ 二氧化碳k有机物+ 氧气
I I
1I___ (叶绿体(贮存能量)
物质转化:无机物k有机物
1、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意义:
(1 )食(有机物)源
(2)能源
(3)氧源(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二、光合作用原理应用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