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读书心得)广二师生物系12生物科学A班 12550801038药用真菌是指能显著改善人体生理机能.预防和治疗作用的一类真菌。

真菌生物碱是真菌中一类重要的代谢产物。

已经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类型:吲哚类生物碱和嘌呤类生物碱。

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有麦角碱、麦角新安碱、麦角铵、麦角异铵、麦角生碱、麦角异生碱。

含这类成分物质的代表真菌为子囊菌类的麦角菌。

此类物质对治疗偏头痛、心血管等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且能促进子宫肌肉收缩,减少产后流血,催产,对眼角膜疾患、内耳平衡功能及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失调等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嘌呤类物质是真菌新陈代谢过程的产物,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杀菌作用。

多数药用真菌中氨基酸种类丰富。

含量高,大多可以食用。

这些氨基酸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活性。

真菌中还含有核酸、酶、有机酸、多元醇、呋喃衍生物类和微量元素。

以及色素类化合物等。

这些细胞因子能调节机体抗病能力,并能改善由衰老所致的免疫功能衰退。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许多真菌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如灵芝可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加微循环血流,预防血栓的形成,对心脏病、脑血栓均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冬虫夏草也同样具有降低试验动物耗氧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临床上对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银耳对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有较好的效果;双孢蘑菇中的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是十分有效的;草菇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草菇毒素和毒心蛋白,以及金针菇分离的朴菇毒素.都具有降血压作用;香菇能降低大白鼠血浆和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或血压;毛木耳_日r以抑制血栓形成。

食(药)用真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在食品防腐和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食(药)用真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在食品防腐和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食(药)用真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在食品防腐和保鲜中应用的研究
进展
彭娜;赵鹏;柴新义
【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
【年(卷),期】2022(43)20
【摘要】利用微生物源进行生物技术的食品防腐和保鲜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其中食(药)用真菌产生的抑菌效果凸显了其在食品防腐和保鲜等方面蕴含的应用潜力。

与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相比,利用食(药)用真菌抑菌活性物质的生物防腐和保鲜方法具有使用安全、成本低、效果理想、节能环保等特点。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食(药)用真菌对食品中常见致腐微生物的抑菌效果及在食品防腐和保鲜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食(药)用真菌发酵液或菌体(提取物)分别对食品中常见的细菌和真菌种类的抑菌效果,以及其在食品防腐和保鲜中的应用实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食(药)用真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和一定的选择性,其应用于食品防腐与保鲜,既生态环保,又绿色安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总页数】9页(P421-429)
【作者】彭娜;赵鹏;柴新义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5.9
【相关文献】
1.植物源食品防腐剂抑菌机理和效果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2.大蒜素的杀菌及其在食品中的防腐保鲜应用研究进展
3.药食同源植物精油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4.片球菌素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黄连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药学中的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临床药学中的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临床药学中的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真菌感染在临床上的增加,抗真菌药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的热点。

本文将讨论临床药学中关于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背景介绍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医疗问题,常见的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等。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人群免疫力下降,真菌感染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因此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已有的抗真菌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应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聚酮类药物、三唑类药物和氟康唑等。

这些药物对于一些真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耐药性的出现和副作用的发生等。

三、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目前抗真菌药物的局限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

以下是几种近年来研究进展较为显著的新型抗真菌药物:1. 对聚酮类药物的改进聚酮类药物是目前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一类重要药物,但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对其进行改进。

例如,改良后的聚酮类药物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较低的毒性,对于一些耐药菌株也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2. 新型三唑类药物的研发三唑类药物是另一类被广泛应用于抗真菌治疗的药物。

研究人员不断改良三唑类药物的结构,以提高其抗真菌活性和选择性,同时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一些新型三唑类药物已经显示出对多种耐药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3. 靶向性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近年来,靶向性抗真菌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通过研发针对真菌细胞壁合成以及真菌细胞膜的抗真菌药物,可以增加药物对真菌的靶向性,减少对宿主细胞的毒副作用。

四、药物联用疗法的研究进展药物联用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一种重要策略。

研究人员通过不同药物的联用,可以增加治疗的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已经有研究显示,聚酮类药物与三唑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五、个体化治疗的前景展望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临床药学研究的热点。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药用植物是一个重要的药源,内生真菌在药用植物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化学成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内生真菌的研究逐渐深入,逐步揭示了内生真菌在药用植物中的作用机理及其药理学活性。

本文将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生物学功能与药理学活性、内生真菌类药物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内生真菌属于真菌界的一支,是在植物的根际土壤中与植物形成一种特别的合生关系,形成菌根。

目前,已经确定了许多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这些内生真菌根据不同的分类特征可被大致分成两类: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1. 外生菌根:外生真菌在植物根表面形成菌丝,在植物体内与根的皮层细胞相间穿梭。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功能与药理学活性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与药理学活性,其中一些物质甚至具有天然的药物活性。

具体来说,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产生生长激素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一些植物激素,如肽类激素和生长调和激素等。

这些激素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2. 制造抗生素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可以制造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抗生素。

例如,药用植物人参的内生真菌能制造一种重要的抗菌物质,它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许多疾病的传播。

3. 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可以产生许多有益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黄酮、生物碱、苯乙醇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

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是值得进一步发掘和利用的珍贵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被提取出来,制成类似药物的产品,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保健等领域。

1. 菌丝体类药物菌丝体类药物是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内生真菌中制备出来的。

它们的主要基质是内生真菌的菌丝体和细胞壁等。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

总之,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药源,在医药、保健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世界真菌种类研究进展及中国食药用菌-3

世界真菌种类研究进展及中国食药用菌-3

110 种在我国实际并不存在,如:
角鳞白鹅膏 Amanita solitaria 黄蜜环菌 Armillaria cepistipes 丛生斜盖伞 Clitopilus caespitosus 瓣偏锈球菌 Sparassis laminosa 根柄鸡枞菌 Termitomyces radicatus等
世界真菌种类研究进展 及中国食药用菌
戴玉成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真菌是什么
真菌与植物:真菌与植物亲缘关系甚远 真菌与动物:真菌与动物亲缘关系远大于与植 物的亲缘关系!真菌与动物拥有更近的共同 祖先! Flora,Fauna,Mycota
真菌是微生物吗?
蜜环菌有多大?
5.3万种真菌部分基因测序,子囊有3.1万
种,担子菌1.7万种,其他菌0.5万种
8万篇论文涉及了基因序列,子囊菌6.9万
篇,担子菌0.9万篇,其他0.2万篇
真菌分子生物学进展
20个担子菌中基本上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食用的有香菇(33Mb)和银耳(20 Mb)
目前已知担子菌中全基因组大小变化20Mb--100Mb 最大的是锈菌Puccinia tritina 100Mb 最小的是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20Mb
巨型马勃的生殖力

巨型马勃的单个子实体能产生 10 万亿孢子
如果 有1% 萌发并成功生长成马勃的话,全世界每人可 得到16巨型马勃

世界真菌种类有多少
2008 年底全球接受的种类 9.7861 万种
占估计存在种类的6.5%
分属于8283属、560科、140目 2009 年底全球描述的真菌名称 45.2 万个
Laetiporus montanus 高山绚孔菌

微生物学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2)

微生物学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2)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微生物学》主讲教师:李明春、吴卫辉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病毒载体等)2. 近年来重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特征和病毒复制、致病机制(如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3. CRISPR-Cas9技术综述(来源,机制,应用)4. 细菌耐药遗传水平机制5. 微生物遗传物质水平转移方式和机制6.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7.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保护中的作用9. 人体肠道微生物分类、功能研究进展10. 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11. 微生物作为模式系统揭示生命过程的优势12. 试述未来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13. 从细胞形态结构及一些重要结构的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分析细菌、古生菌及真核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进化关系14. 微生物营养及代谢的多样性对微生物生存能力的影响15. 极端微生物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极限的启示16. 你认为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微生物学家及其成就17. 微生物学中的独特技术及对发展现代生物学的贡献18.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19. 微生物在自然界碳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20. 生物固氮的原理、意义及应用二、论文写作要求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指的是一种共生于药用植物体内的真菌。

它们与药用植物形成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互惠共生方式提供保护、营养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这些研究进展。

关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孢子特征等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其分类和演化关系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关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理活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许多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提取和纯化真菌代谢物,并进行药理活性评价,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关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菌丝结构和分泌物的研究,揭示了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改善宿主植物养分吸收、抗逆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还对真菌和宿主植物的共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揭示了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调控机制。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其研究进展对于发现新的药用活性物质和促进药用植物的优良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化学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将会得到更大的突破。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药用真菌是一类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真菌,拥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医学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对药用真菌的研究逐渐增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疗法的渴望,药用真菌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药用真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药用真菌的概述1. 药用真菌的定义和特点:药用真菌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包括蕈属、麦角菌属、青霉属等。

药用真菌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拥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成为新药开发的热点。

2. 药用真菌的分类和种类:药用真菌可分为毒蕈和无毒蕈两大类。

常见的药用真菌有灵芝、牛肝菌、蝈蝈菇等。

二、药用真菌的发展现状1. 药用真菌的历史应用:药用真菌在中医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如灵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神草”,被誉为“长寿菌”;牛肝菌在欧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领域。

2. 药用真菌的现代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深入。

目前,药用真菌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许多药用真菌被发现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医学应用价值。

三、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1. 药用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用真菌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多肽等。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和纯化这些化学成分,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2. 药用真菌的生物学研究:对药用真菌的生长环境、生命周期、营养需求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为其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3. 药用真菌的药理学研究:药用真菌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上。

通过药理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用真菌的作用途径,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药用真菌的未来趋势1. 药用真菌的新品种开发:随着药用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药用真菌的需求不断增加。

研究人员将继续发掘新的药用真菌品种,并重点研究其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药理学疗效。

2. 药用真菌的生物合成技术:生物合成技术将有助于提高药用真菌中有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并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药用真菌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微生物学》
主讲教师:李明春、吴卫辉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病毒载体等)
2. 近年来重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特征和病毒复制、致病机制(如埃博拉出血热、
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3. CRISPR-Cas9技术综述(来源,机制,应用)
4. 细菌耐药遗传水平机制
5. 微生物遗传物质水平转移方式和机制
6.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7.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保护中的作用
9. 人体肠道微生物分类、功能研究进展
10. 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11. 微生物作为模式系统揭示生命过程的优势
12. 试述未来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13. 从细胞形态结构及一些重要结构的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分析细菌、古生菌及真
核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进化关系
14. 微生物营养及代谢的多样性对微生物生存能力的影响
15. 极端微生物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极限的启示
16. 你认为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微生物学家及其成就
17. 微生物学中的独特技术及对发展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18.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19. 微生物在自然界碳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20. 生物固氮的原理、意义及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食用菌和制药细菌被广泛称为植物产品高峰、素食、神餐、保健食品。

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食用菌和制药细菌中含有的真菌多糖、肽等极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脂、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物的应用价值。

食用菌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子实体美味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适合所有年龄段食用。

稀有绿色产品。

因此,药用真菌的消费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欢迎和广泛研究,成为人类研究和发现新药用资源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食药用细菌的研究简述
自然界的细菌种类各种各样,在我国早就被研究且有论文参考文献记叙的约有12000种。

在这其中目前报道的食药用细菌大约有1000种。

早在2000好多年前的汉代末,全球第一部药物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记叙了野生灵芝(ganodermalucidum)、伏苓(poriaco-cos)、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等细菌的药学、药效。

到目前为止,传统药用及实验具有药效的细菌有400多种多样,却不知道平常广泛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仅有23~30种,《中国药典》二零零五年版仅网站收录了7种。

目前经常选用的食药用细菌仅有伏苓、野生灵芝、雷丸、蜜环菌(armillariamella)、安络小皮伞(marasmiusan-drosaceus)、冬虫夏草(cordycepsinensis)等少数几种。

能够看得出,对食用菌菌种和药用菌药用实用价值的研究还不彻底,也是有十分大的发展方向室内空间设计设计方案。

食用菌菌种和药用菌具备比较丰富的成分,关键包含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糖份、甾醇萜类、活性活性活性多肽等,其药用实用价值也十分明显。

他们能增强免疫力、防癌、抗血栓导致和降低血糖。

因而,食用菌菌种和药用菌的研究造成了普遍的关心。

二、食药用真菌多糖研究设计开发十分非常值得探讨的好几个难点
近二十年来,服用和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和开发设计获得了十分大进度。

到日本国,INT和PSK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到临床医学专业技术专业,用以恶性肿瘤等病症的免疫疗法。

灰树花多糖和裂褶菌多糖在欧州、非洲和日本国等在中国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技术专业。

在中国,云芝多糖和槐多糖都有做为在中国二级和一级中药新药资金管理生产制造。

可是,食用菌菌种多糖和药用菌多糖商品与在我国名贵中药材智能化水准也是有一定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