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教研室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研究的对象
一、政治的概念 1.古往今来的政治学家们所定义的主要 的政治概念: 中国: 孔子: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孙中山:政,公众之事,政治就是管理 公众之事。
西方: 柏拉图的理想国:用分工的理念来构建国 家 亚历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托马斯•阿奎那,上帝之城与人间之城 契约论者,认为政治由自然状态的人达成 契约而成 功利主义者,有人们功利衡量而形成的服 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行为主义者,认为政治就是围绕国家权力 的活动。 新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的假设来解释政治
二、资本主义国家职能 1.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2.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三、社会主义国家职能 1. 政治职能方面,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保持政治稳定。 2. 经济职能方面,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3. 社会职能方面,要发展社会保障和福 利事业,建设好公共设施
第三节 政治国家的结构形式
5.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成果 (1)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合法性基础 是什么? (2)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是什么? (3)公共权力的构成和组织形式是什 么? (4)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什么? (5)公共政策如何做出,如何保证其 最大效益?
第三节 学习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和方法
一、学习政治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政治素质 2. 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治国安邦的水平 3.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科学地把 握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4. 有助于我们总结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
2. 立法权限的划分 (1)立法机构内部立法权限的划分 (2)行政机关的立法权 (3)司法机关的立法权 (4)公民的立法权 (5)地方立法权
3.立法程序 (1)提案 (2)审议和辩论 (3)表决通过 (4)公布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教学目标了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内容提要一、政治学导论二、政治关系三、政治主体四、政治行为五、政治制度六、政治文化七、政治发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政治的概念1、西方国家的政治概念(1)价值性解释(2)神学性解释(3)权力解释(4)管理性解释还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讲,政治可以被定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公共协调的角度讲,政治又可以被定义为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讲,政治还可以被定义为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西方国家的政治概念(1)政治是至善(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政治需要进行资源分配(谁得到什么)(霍布斯与洛克)(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与市场和社会的区别)(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体制差异)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概念(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4)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概念,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列宁的政治概念,政治就是各阶级的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学科,是一种艺术二、作为博弈的政治“博弈”一词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

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本人或者本组织的行动,还取决于对方或其他方的相应行动。

G=﹛S1,…,Sn;u1, …, un ﹜政治博弈的要素:局中人(参加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02
国家与政权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本质
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国家的职能
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主 要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主 要是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 益不受侵犯。
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概念
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 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即统治 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 起来的政权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特点。
04
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意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
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 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影
响政治决策的行为。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有 助于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减 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和 谐。
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政治参与可以使政府更好地了解 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
性,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政治文化是民族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政治 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着民族的政 治心理、政治情感和政治习惯等, 是民族精神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民族精神对政治文化 具有反作用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 柱和精神动力,对政治文化的发 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具 有强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其政治 文化也必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政治学原理整合 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整合 ppt课件
– 汉语—— “权”指的是公平、平衡之意,故有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论语》)、“权,然后知轻重。”(《孟 子》)的说法
14
2、西方学者的观点
• 权力是有预期地努力的结果(罗素) • 权力意味着在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
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韦 伯)
• 权力是一种交换关系(布劳)
15
3、权力的内涵
•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 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 • 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

16
二、迈克尔·曼的权力类型
• 广泛性(extensive)权力指权力的广度,涉及把分布在辽阔领 土上的大量人民组织起来从事最低限度稳定合作的能力。
• 集约性(intensive)权力指权力的精度,涉及紧密组织和指挥 高水平动员或使参加者承担义务的能力。
•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和 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方法;国际政治
10
3.政治学的学科领域
• 政治哲学 • 比较政治学 • 政治社会学 • 政治经济学
• 政策科学 • 政治心理学 • 政治发展 • 政治文化
11
二、当代政治学的沿革
• 1、政治学的创建 • 2、制度主义阶段 • 3、传统阶段
7
第二节 政治学的研究
8
一、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 国家和国家活动 – 政治制度 – 社会公共权力 – 公共事务 – 政治行为
9
2.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治学 方法
• 美国政治学会
–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 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理论;公 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3章)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3章)

2.共和制 共和制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 首由选举产生、 首由选举产生、并实行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 式。 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是这样一种 ① 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是这样一种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 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 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
3.契约说 国家的产生是人们互相缔结契约的结果, 国家的产生是人们互相缔结契约的结果, 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是共同协议的产物。国家的建立是基于人民的 同意,是人民的授权。 同意,是人民的授权。 4.功利说 国家的产生或政治社会的形成源于人们服 从的习惯, 从的习惯,国家的产生在于国家比其他选择可 以带来更多的幸福。 以带来更多的幸福。功利主义为政府干预提供 了灵活而实用的依据, 了灵活而实用的依据,任何有利于社会整体的 改革都被视为合法的。 改革都被视为合法的。
① 专制君主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 专制君主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 式。 等级君主制——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借 ② 等级君主制——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借 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政体形式, 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政体形式,是封建 割据向封建中央集权过渡的政权形态。 割据向封建中央集权过渡的政权形态。 ③ 立宪君主制——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 立宪君主制——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 (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 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 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 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
2.联邦制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其基本 特征: 特征: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 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 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 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 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 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 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 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 宪法和法律为准。 宪法和法律为准。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社团的类型 ★压力集团的含义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 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1、社区性团体 2、制度性团体 3、协会性团体
p132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社团的特征 ★社团的功能
1、力量制约关系 2、社会公共权力 3、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
★政治权力的特性
权威性、支配性、扩张性、 排他性、强制性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二、政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基础
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 2、物质财富 3、暴力
主观构成要素
1、能力素质 2、身分资格 3、理论与策略 4、组织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5、政治学与法学
6、政治学与社会学1、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2、中外政治制度 3、行政管理
4、国际政治
六、政治学的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1、权力研究 2、制度研究 3、政策过程研究
途径
4、政治功能研究
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
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 7、政治行为研究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 迈克尔·罗斯金 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 夏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
★国家的含义
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社会共同体说 2、国家契约说 3、国家要素说 4、国家统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的类型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 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 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 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 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

第十五章 民主与民主化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第十五章  民主与民主化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反对政治专制和绝对 的某些要素得以复活。 古希腊的文明衰落以 的是一种混合政体,
19世纪 十六七世纪
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速 国家的斗争使民主观念
后,罗马共和国实行 其中有民主的因素。
民主起始于古希腊雅典
克里斯提尼时代
的克里斯提尼时代
15.3 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
15.3.1 第三波
1828— 1926
第5编 历史视野中的政治过程
第15章 民主与民主化
目的论定义
民主
Vs
程序化定义
民主化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演变 Vs 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制度的演变
重点问题
本 章

民主的概念 对自由民主的赞成与反对观点
西方国家的民主演进历程 民主化的条件
15.1 民主的概念与模式
15.1.1 民主的概念
民主概念下定义的 方法(亨廷顿 )
民主模式 (赫尔德

熊彼特提出的 竞争性精英民 主
佩特曼等新左派 提倡的参与民主
发展型民主(包括卢梭为 代表的激进模式和密尔为 代表的代议民主模式)
15.1 民主的概念与模式
15.1.2 民主的模式
从古典自由主义 兴起之后到现在 在西方国家占主 导地位的模式, 强调对国家权力 的限制,采用代 议制形式
❖第三,有限的动员,在社会层面开始出现去政治化的现 象;
❖第四,领导阶层出现不明显的制度化,决策相对可预测。
关键术语
民主
民主的目的论 定义
民主的程序性 定义
自由民主 多元民主
第三波 民主巩固 民主质量
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民主概念的复杂性和民主类型的多样性? 2 巩固民主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3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课件
2、政治制度的救治: A、整顿法律; B、自我调节——轮替;
C、革命开新;
第九章 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政治意义
1、回答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 2、形成共同体的基本信仰和价值; 3、使制度与某种思想观念耦合;
二、意识形态的权力
1、中国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因为中 国没有宗教; 2、西方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如十 字军、输出民主。
五、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治学 方法
• 美国政治学会
–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 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理论;公 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和 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方法;国际政治
3、主权国:由对抗帝国而产生的 主体觉醒 A、主体意识——市民权力— —人权; B、民族意识——民族自决 权——主权; C、世俗意识——世俗权力— —民权;
三、国家结构
1、单一制 A、中央集权——地方自治; B、中央集权——非地方自治;
2、联邦制 A、分散型:邦联制; B、集中型:联邦制——均衡性与非均衡性
二、权力与权威
• (一)权威:批上正当性或合法性外衣的权力 • (1)权威是合法化或正当化的权力 • (2)权威是排除了强制和交易成份的权力 • (3)权威是一种反对者也内在服从和同意的权力 • (二)权威的来源 (1)传统与习俗; (2)卡里斯玛权威; (3)法理权威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 第一,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 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四、国家权力

政治学原理3.1ppt

政治学原理3.1ppt

民族国家(今天国家指现代 民族国家 )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3章 国家和超国家政治
本章重要问题
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 君主制和共和制的特点 单一制和联邦制的特点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全球化浪潮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3.1 从城邦国家到民族国家
3.1.1 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
1.城邦国家 第一,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它形 成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 第二,城邦国家的特征 第三,城邦制度衰落后,欧洲进入帝国时代。
4. 现代民族国家
(1)一般来说,只有当民族与国家两 者合为一体,即国家内只有单一的民族, 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 而且文化与政治已经逐渐融合,才符合 “民族国家”的纯粹含义,但是实际上大 多数民族国家是一种多民族的混合体,它 们共同享有以下几个特征:领土、人口、 主权。
(2)国家主权理论
[美]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25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罗尔斯 的“假设契约”理论
即想象把人们置于“无知之幕”下,他们不 知道自己的天赋、才能以及在社会中所占的位置, 但他们知道拥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是有益的,如自 由、机会和权力、收入、财富,还有赖以确立自 尊的条件。这种假设的人将参与原初契约的制定。
3. 绝对君主制国家
(1)到16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强有 力的君主制,其中法国和普鲁士是绝对君主制度 的最好代表。在绝对君主制下,君主大权独揽, 等级会议作用衰落。
(2)尽管君主专制国家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 家,但是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3)绝对君主制形成了一个领土相对完整的 主权独立国家,对整体的民族利益的发展起了促 进作用。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主要观点:
1、传统政治学所使用得制度研 究方法与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 究政治现象得表面,而无法研究 实际政治中得各种心理与文化 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 可能触及影响与导致产生政治 现象得真正原因;
2、政治学作为解释人得政治行 为得规律性得科学,它应该能被 经验地证明;
政治科学化得难题与局限 1、数据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
数据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得数据与可观察得实验。但就是,无论如何,人类 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得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得细胞。究竟 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得“经验性”数据仍然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准 确得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得假说?
隐性价值问题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近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现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研究主题:
关于城市国家得观念与城 邦得理论。
理论内容:
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 结合,把人类得善、幸 福与正义作为社会生 活得最高目标与政治 生活得首要目标。
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研究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研究方 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 二、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三、政治研究科学化得尝试
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严格地说,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客观得研究。但就是,政治研 究模式与理论要实现完全得客观就是非常困难得。在政治 领域中,事实与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政治学得 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与信念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 含着一定得价值。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它得科学得真实含 义就难免会受到置疑。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孟子·离娄上》
古语有云:厚德载物
注:仁在古代中国是含义极为广泛的概念,属于一种道德 范畴,原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后来被儒家发展为 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政治观:
仁治训导,统治教化
3
古代希腊著名思想家
实现正义的理想国。 — 柏拉图
研究城邦之善即为政治。 — 亚里士多德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
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
系。
——王浦

政治是指有关国家权力的制度化结构和运行以及个人和团体参与国家
活动的种种现象。
——吴志华
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利益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来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
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李宗楼
4
第二种政治观: 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董仲舒
没有权柄不出自于神, 国王是上帝的仆人。
— 阿奎那
5
第三种政治观: 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法”“势 “术”, 三者合一。
— 韩非
“政治是当 权者运筹帏幄的 活动”
—俾斯麦
“政治就是用力 量来统治人,用权 术来欺骗人”
第一节:政治及政治观
一、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对权力与利益的争夺、分配和管理。 (记忆以教材为准)
第一种政治观:
政治是指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
范的道德。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尚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 孔子
2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 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 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 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 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政治学原理 PPT

政治学原理 PPT
⑶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
⑷消极政治观。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 ⑸对权力的制约。三权分立和法治原则。 ⑹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政府的活动领域圈定一个范围。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多元主义(经验民主论, 二战后在美国兴 行。——古典多元主义 主要观点: ⑴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民主政治应该是多元主体通过“多元竞争”(讨价还
什么是政治?
在西方,是从希腊polis一词演化过来的,最初含义为 希腊的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在古希腊,政治主要指的 是国家的活动。中国古代的政治(政与治是分开来用的) 指的是治国之道,如“治国平天下”。
对政治的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三种:传统的 解释、当代西方学者的解释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我们可 以归纳一下几种:
consensus),政治被认为是解决冲突的一种手段,一种可能的艺术 。
这里有两个基本假定:1、利益冲突不可避免,2、人可以通过理性力 量(对话、协商、妥协、讨论)而不是通过政治活动的边界问题。可分为三种观点: 1、政府政治观: ⑴狭义的政治观,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⑵研究政治也就是研究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大多数人、大多数组织以及 大多数社会活动“外在于”政治。 ——意味着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分,从而也就有“国家与市民社会”、 “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在非政治的私域中,例如家族、家庭、私人 企业、工会、俱乐部、社区组织等,调节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 以及社会自治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种基本机制。 ——对自由主义者来说,这一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它试图为政治活动确 定一个正确范围,为私人领域留出一片天地。——政治与专制的区别 就在于是否承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美——米诺格)。 政府是“守夜人”,“小政府、大社会”。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课件


• • • • • • •
1.集权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 3.议行和一原则 (二)主要的政府组织机构 1.国家元首 2.立法机构 3.行政机构 4.司法机构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 • • • • • •
第一节 政党与社团的政治定位 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 长期以来,政治学形成一个基本假设: 如何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以及如何界定国家与社会 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中的问题。 无政府主义者主张: 极权主义者主张: 自由主义者主张: 社会主义者主张:

• • • • • • • • •
第三节 政治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一、政治学研究途径 二、政治学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 (二)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第一,政治哲学研究方法。 第二,历史研究方法。 第三,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二、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自由权 2.平等权 3.民主权 三、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一)自由权利保障机制 (二)平等权利保障机制 (三)民主权利保障机制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第一节 国家与政府的概念界定 • 一、国家的含义 • (一)若干国家定义分析 • 1.社会共同体说 • 2.国家契约说 • 3.国家统治说 • 4.国家要素说 •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 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
二、政党与社团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政党及政党政治 一、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 组织的政治团体。 二、政党的类型 1.核心会议型政党 2.支部型政党 3.单位化政党 4.准军事性政党
• • • • • • • • • •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政治学概述•国家与政权•政治制度目录•政治权力与权利•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01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政治团体、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

其中,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法01实证研究法02比较分析法03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政治学近代政治学现代政治学02国家与政权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概念政体类型国家与政权的关系国家与政权的联系国家与政权的区别03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定义与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的分类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基本原则,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中国政治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04政治权力与权利排他性权威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权威力量,具有定义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的倾向,总是试图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强制性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以及在政治上定义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参政权公民有权参加选举活动,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

监督权0201030405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利的基础和保障。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行使,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没有政治权力的支持,公民的政治权利就难以得到实现和保障。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来源和目的。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行使,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也是政治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依据。

政治学原理-复旦陈周旺PPT

政治学原理-复旦陈周旺PPT
政治学原理
主讲:陈周旺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第一讲 绪 论
第一节、政治的内涵
一、政治内涵在中国的演变
1.古代的“政”与“治”
“政者,正也” “治”,秩序之意
2.西学东渐对“政治”的重新解释
孙文: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第二节 政治学的研究
一、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和国家活动 政治制度 社会公共权力 公共事务 政治行为
2.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 治学方法
美国政治学会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 和国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 理论;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 制和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治哲学 比较政治学 政治社会学 政治经济学
政策科学 政治心理学 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
二、当代政治学的沿革
1、政治学的创建 2、制度主义阶段 3、传统阶段(芝加哥学派的“政治科学革命”) 4、行为主义阶段 5、后行为主义阶段
二、西方学者的政治定义
1.政治是至善 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
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 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定义
1.马克思、恩格斯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
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2.列宁

政治学原理课件1(大纲)

政治学原理课件1(大纲)

• 1、两党制 2、多党制 • 三、压力集团
3 、一党制
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政党政治的变化 2、什么是压力集团 3、压力集团的活动及其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 的政党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 •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 1、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 2、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基本途径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念及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 1、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2、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制衡原则

第二节
国家机关
一、国家元首 二、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 机关 三、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行 政机关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司 法机关 五、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关系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
• •
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Fra bibliotek第六章
政治统治体系
第一节 政治统治体系的实质与特征 一、政治统治体系的概念与实质 二、政治统治体系的一般特征 • 1、集合性 • 2、整体性 • 3、有序性 • 4、变动性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系统思想” 二、列宁关于体系的理论 • 1、理论的历史背景 • 2、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

• 第一章
国家与阶级
•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一、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氏族制度 的特征 二、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1、三次社会大分工促使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 生 2、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

初始分配状况:社会财富
存在着多种可能: 第一,假定每个人的初始财富相等,或者基本相等, 或者认为财富状况与政治不相干而不予考虑。 第二,财富状况不平等。 持第一种考虑的往往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而持第 二种考虑的或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对现存社会持 批判态度,或者是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福利国家, 再分配。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历史描述
极度匮乏情况下,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倾向于平等, 否则社会将无法自存。而当生产剩余较多时, 其中一部分人往往占有了剩余,从而出现了不 平等分配,但当生产剩余持续增长到一定限度 时,分配将趋于平等。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自由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福利国家
小商品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函数 描述
令Pi和P分别表示个人偏好和社会偏好,参与人i对一组社 会状态(x, y)具有决定(亦具对该组社会状态具有自 由),当且仅当只要存在x Pi y,x P y成立。 ——阿马蒂亚· 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 在这个定义中,(1)自由是通过偏好来界定的; (2)它涉及到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自由指个人偏好获 得了社会的承认; (3)由于个人偏好通常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而 社会偏好意味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自由就意 味着发展。

初始分配状况:自然禀赋
存在着两种可能:第一,假定个人所拥
有的自然禀赋都相等或基本相等。第二, 人们之间存在着天赋的差异。 古典契约论作家往往持第一种考虑。
霍布斯认为:“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 人的体力虽则显然比另一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但这一切 总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 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 密谋或其他处在同一危险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 死最强人。 洛克也接受这判断,“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 然一切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身心条件。”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


政治学:研究如何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学问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 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古代西方政治学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
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 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三、关于政治学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国家学)
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发展变迁、国家类型与形式、
国家机构、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宗教、国家与政 党


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 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 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 科群体系。
和尚吃水引发的政治思考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多力量大与三个和尚没水吃
解决和尚吃水难题是政治学的任务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 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调动和尚们挑水的 积维利(公元1469-1527年)意大利 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于1498年出任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
会秘书 。

1512年共和国崩溃,曾长期支配佛罗伦萨政局的 美第奇家族重掌政权,他被捕入狱。 其代表作《君主论》认为共和政体是最好的国家 形式。他强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权术政治、残 暴、狡诈、伪善、谎言和背信弃义等,只要有助 于君主统治就都是正当的。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为 “马基雅维利主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 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 的社会关系。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上 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 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 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 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 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 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 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2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 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政治学家吴恩裕先生也说:“政治 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在西方,也有许多 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和阐述政治涵义。例如,美国政 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就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 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亦 指出:“目前在英国最通用的定义是奥克肖特的定义,即政治是 ‘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的进程。”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 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 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 面。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即神权政治观。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 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 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 法性,从而定义政治。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 “君权神授”的思想。《诗经》曰:“文王在上, 于昭于天”,就是讲文王奉天承运,因而统治天下。 及至汉朝,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 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 性依据。无独有偶,在西方的中世纪也有鼓吹神权 政治的人,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 阿奎那,他认为, 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 仆人”,“没有权并不是出于神的”。此外,近代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也不外乎是神权政治理 论在近代的一个变种罢了,仍然是将“政治”的本 质归结于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 配的决策活动,即决策政治观。这一定义由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 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 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对于政治含 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 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 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 的分配。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 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 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 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 片面性。
上述看法都具有一些片面性和局限性,一直到马克思 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 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 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 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 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在不同的社 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 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此外,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 间的关系。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 民内部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权力 是社会生活的强大的统治性和支配性力量,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 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国家是政治权力的组织体 现,因此,国家政权即构成国家组织的政治权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 围绕着政治权力展开进行的政治活动就表现为围绕国家政权展开进行 的政治活动,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活 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 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 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 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国家和国家 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从不可调和的社 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力量。因此, 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 的公共权力问题。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 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 之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 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法家思想的集大成 者当属韩非。韩非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政治就是用权, “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在西方,16世纪意大 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 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 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 斯· 韦伯、哈罗得· 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的。例如,马克斯· 韦伯就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 享权力和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 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 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 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 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 经济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政治的本质、内容、形态还是方式,从根本 上说,都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 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体现着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这里 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含生产 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 系;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 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第 三,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 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在强调经济基础对于社会 政治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政治对于社础的方方面 面。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马克思主义 认为,尽管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现象可能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是 带有很大主观色彩的,但在实际上,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 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 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 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 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 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 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又是一种艺术。政治的艺术性, 表现在政治活动必须在把握政治的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 尺度。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 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 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 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 范,则天下当治。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 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 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 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 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 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 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 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 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