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成长新里程-引导式教育的理念
浅析引导式教育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往 能 力 的提高 , 将 来 适 应 社 会 打 下基 础 。家庭 训 练 为
保 持 了训 练 的持续 性及 稳 定性 。 对小 年龄 的孩 子 和 程 度 较 重 的脑 瘫 儿 , 须用 鲍 必
善, 这就 是引导 式 教 育 的 理 论 基 础 。引 导 式 教 育 是 一
种 教育 与治疗 相 结合 的综 合 体 系 。以儿 童 为 中心 , 通
脑 瘫 儿 由 于 心 理 、 为 、 动 上 等 一 系 列 的 障 碍 , 致 行 行 导
一
广 。引 导式 教 育 适 用 于 2岁 以上 的 任 何 年 龄 组 患 儿
( :,L 瘫 、 力 低 下 、 儿 单 纯 性 运 动 发 育 迟缓 、 如 sJ 脑 J 智 小 语言 发 育迟缓 、 自闭 症 、 动 症 、 习 障 碍 、 氧 缺 血 性 多 学 缺 脑 病 、 产 儿 、 生 儿 窒 息 后 遗 症 、 红 素 脑 病 后 遗 症 早 新 胆 等各 种脑 病 后 遗 症 ) 对 智 力 低 下 、 能 进 行 语 言交 。 不
成该 项动 作 。
集体 训练 与 家庭训 练 相结 合 。集体 训练 不但 达 到
训 练 功 能 的 目的 , 且 有 助 于 其 性 格 的 发 展 及 社 会 交 而
过程 中除 了障碍 者本人 努 力外 , 还需 要其 他 人 的协助 ,
通 过 其 他 人 的 引 导 、 发 与 教 育 , 进 功 能 障 碍 的 改 诱 促
人 ( 1. ) 末 梢 性 运 动 障 碍 患 儿 3 名 ( 3 占 37 , 3 占 . 8 ) 。可 见 P L 研 究 所 是 以 脑 性 运 动 障 碍 为 主 要 治 eo 疗 对 象 , 时 也 包 括 其 他 的 运 动 障 碍 , 用 的 范 围 较 同 应
引导式教育
1.概念:引导式教育疗法又称Peto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通过引导员不断地给予科学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与科学的被动训练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同时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使患儿在德、智、体、个性气质培养和行为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康复和发展。
2.引导式教育治疗的对象:引导式教育是一套为活动机能失调的人士而设,以建立正常生活为基础,诱发主动学习为策略,发展积极的性格为目标的教育与康复的整合系统。
引导式教育疗法除能有效地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外,还可以对小儿单纯性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孤独症、成人偏瘫和帕金森病等进行康复治疗。
此外,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胆红素脑病等高危儿,以及各种脑病后遗症均有很高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效果。
3.引导式教育的作用:引导式教育正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康复模式。
他以教育的角度来统筹残障儿童的康复,将着眼点始终放在建立正常生活、引导主动学习、并以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提高整体能力,包括运动功能、精细功能、认知功能、沟通交流、社交、生活自理能力为方向。
引导式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与康复有效结合的康复模式,使残疾儿童更好的适应环境,从而最大程度的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4.意义:(1)引导式教育的目标是使脑瘫儿童全面发展,融入社会主流。
引导式教育系统与以往的康复团队还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包括贯通式专业团队、小组学习、整日流程、规划性的环境、整合课堂、习作程序、节律性意向、家长参与、诱发技巧;其更是以教为本,诱导儿童主动参与,积极康复相辅。
这一系统对于专业人员、家长和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贯通式专业团队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特教老师、社会工作者、护士等,他们打破了专业界限达成了教学与康复训练方向的一致性,为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性瘫痪儿童家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行分析[5],主要包括患儿的认知、运动、生活自理、语言以及社 会环境适应能力。
1.7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中的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量资料(
x±s)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接受x2检验。P<0.05则为 存在统计学意义。
脑瘫诊断标准参考《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 分》[1]:①必需要素:患儿存在持续中枢运动障碍;运动异常; 患儿发育异常;患儿反射发育障碍;肌力与肌张力存在不同程度 障碍②参考要素:患儿存在诱发脑瘫的病因依据;患儿接受影像 学检查确诊。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2~6.5岁;3)患儿家长知
2019年 第 4卷第 28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Vol.4, No.28, 2019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187
引导式教育理念 在脑性瘫痪儿童家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荀静平,林卓婷,李玉秀,谢洁珊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 间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60例患儿进行分析,分为常规家庭康复护理组和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组。两组患儿均在接受干 预前后,选择患儿残疾综合功能测定量表对患儿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其认知、语言、生活自理以及运动、适应力 方面的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儿接受临床干预后的各方面能力测定结果都要比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较对 照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引导式教育理念对提高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有积极意 义,提高了脑瘫患儿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
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4-25T15:32:53.3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作者:冯帅[导读] 目的:为了更好的帮助脑瘫儿童做好康复护理,医院引入引导式教育理念,冯帅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帮助脑瘫儿童做好康复护理,医院引入引导式教育理念,探讨其运用到脑瘫儿童康复护理当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实施康复护理的脑瘫儿童200名作为对象实施研究,均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100例运用引导式教育理念。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GMFM能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脑瘫儿童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引导式教育理念,可以增加护理效果,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理念;脑瘫儿童;康复护理;应用效果脑瘫作为小儿阶段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从患儿脑部开始产生病变情况,导致患儿四肢受到影响。
比较典型的症状是语言、行为、智力都存在障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
临床上实施康复护理对于这一种疾病的患儿具备重要的价值,而在康复护理当中引入引导式教育理念会激起患儿的兴趣,引导患儿积极展开运动,促使幼儿康复。
所以下面探讨了脑瘫儿童康复护理实施引导式教育理念的重要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实施康复护理的脑瘫儿童200名作为对象实施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64例,女46例,年龄1.5-7岁,平均年龄(5.2±1.1)岁;对照组男65例,女45例,年龄1.5-6岁,平均年龄(5.1±1.0)岁;两组资料未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引导式教育理念具体内容如下: 1.2.1引导式心理护理由于患儿疾病的影响,容易在心理上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经过使用语言或者是肢体语言的形式来鼓励患儿,多多表扬患儿,安抚患儿情绪。
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引 导 员 根 据 各 组 脑 瘫 儿 童 的
特 点 ,结 合 整 日流 程 的 生 活 化 特 色 ,制 定 出 适 应 每 个 脑 瘫 儿 童 发 展 的课 程 安排 和 康 复计 划 , 括 : 包
步 行 、 立 、 交 沟 通 、 知 。生 坐 社 认 活 自理 方 面 包 括 : 厕 、 手 、 入 洗 就 餐 、 寝 、 脱 衣 物 等 。通 过 日常 就 穿
康 复 责 编 :世 任 辑尤 良
三 、 导 式 教 育 原 则 引
在 引 导 式 教 育 过 程 中遵 循 着 孩 子 知 、 、 整 合 发 展 原则 ; 行 意 让
孩 子 能 够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它 将 康 复 与 患 儿 的 个 性 发 展 结 合 在 一
起 , 孩 子 得 到 全 面 的发 展 , 而 让 进
2疗 育 促通 , 建 有效 功 能 。 . 创 通 过 特殊 的诱 发 技 巧 , 据 脑瘫 根 患 儿 的需 要 反 复 给 患 儿 提 供 达 到
意识 供 给 , 其 产生 意 图化 , 助 使 借 工 具 或机 械 的辅 助 , 用 运 动 的 应 重 力 和肌 肉本 身 的 弹性 , 通瘫 促 痪 儿 童肌 肉 的功 能 活动 , 而 达 从 到 创建 有 效 的功 能 。
的 动力 。 6 .家 长 参 与
汇 了神经 学 、 理学 、 育及 康 复 心 教 医学 等相 关学 科 知识 的康 复教 育
体 系 。它 强 调 脑 瘫 儿 童 的 康 复 训
个 小 团 队 , 挥 小 团 队的 优势 发
进 行 有 意 义 的 活 动 。在 小 组 学 习 的 过 程 中 ,脑 瘫 儿 童 减 少 了对 家 长 的依 赖性 , 步 建 立 起 独立 面 逐
引导式教育
湖南中心廖 21:28:48一、前言:何谓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 (conductive education,CE)又称Peto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是40年代由匈牙利的彼图(Professor Andras Peto)的教授创立的。
彼图教授是一名医学博士,他发明这一体系以后,相继被世界各地同仁接受并使用。
引导式教育是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使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尤其是通过其特有的“节律性意向”,诱导儿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儿童能在相互学习情况下相互激励,克服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湖南中心廖 21:30:10与特教、早教、幼教有何区别?引导式教育是特殊形式的康复!国外称“引导式教育疗法”。
是特殊的一个康复体系。
不但有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和心理学的理论作支撑,同时也包涵有运动再学习理论,包涵有PT、OT、ST、ADL和社会适应的康复训练。
湖南中心廖 21:31:10二、CE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二战时期产生了引导式教育理论和体系。
匈牙利建立了“彼图学院”,效果显著。
1950年建立了“引导式教育研究所”,能容纳80多名患儿。
1965年开始匈牙利建立了2-4年制的“引导式教育大学”1970年彼图教授提出,运动和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实质上一个教育问题而不是一个医学问题1988年匈牙利政府牵头,成立了一个“国际小儿脑瘫引导式疗法协会”每2-3年召开一次。
协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引导式教育疗法的开展。
湖南中心廖 21:32:25欧洲日本加拿大以色列中国香港相继引进这一疗法.英国:1995年成立了“国立引导式教育学院”,伦敦市就有49个“彼图中心”和“家长学校”美国、巴西:也引进了引导式教育的理念进行康复训练。
国外应用于成人偏瘫和失语训练很广泛。
引导式教育网络(Internet of Conductive education):方便家庭学习引导式教育疗法幼儿园、中小学的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要点
头保持中线位 双手持续抓牢
课业六(转身一)
我转身 我把一只手放向一边 我推自己 腿分开,合并(唱歌) 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
要点
指明方向 看转身方向,注意看引导手
课业六(转身二)
我推向这边 我把右或左手及腿放向这边 我推自己 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
要点
指明方向 确保他们看向这边
课业七(抬手)
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小儿脑瘫Petö 法学 术研讨会已召开了五届。
引导式教育认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成 绩的好坏与他的情绪密切相关,特别是他有 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更为重要。
Petö法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节律性和娱
乐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员尽可
能诱发患儿自主地完成各项动作。
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集体训练不但达到训练功能的目
的,而且有助于其性格的发展,以及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日 常生活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而家庭训练保持了训
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促进儿童的运动功能、语言、理解和感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强调每日 24 小时的严格训练,患儿每日从起床到入睡,有机
要点
四个方向跪着 唱歌 臀部向前完成一个恰当高度 的跪姿
课业十一(站立)
我放平一只脚 我站起 1、2、3、4、5 我伸直肘部及膝部 我站直(站直,站直,再站直)
要点
足跟向下,臀部在中线位 唱歌
课业十二(下蹲站立)
我用手爬下 1,2 我蹲下 1、2、3、4、5 我伸直双腿 我站起 1、2、3、4、5
要点
活动腿部同时保持抓住木棒 臀部向下
课业四(屈腿二)
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理念引用与儿童脑性瘫痪康复观察效果
柯萨奇病毒是 1 9 4 8 年D a l l d o r f 和S i c k l e s 在美 国纽约柯 萨奇镇 ,从l 临床诊 断 为脊髓灰质炎 的患儿粪便 中分离出来的一组病毒 】 。柯萨奇病毒具有典 型的
肠道病毒特征 : 球形 、 无包膜、 单股正链 R N A病毒 。核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
3 埃可 病 毒
者因免疫 力低 下 , 病 毒可侵入脊髓 前角运动神经 细胞内增殖 , 使细胞 遭受破 坏, 轻者引起暂 时性 肌肉麻痹 , 以四肢 多见 , 下肢 尤重 , 重者可造成 麻痹后遗
症。极少数患者可发展为延髓麻痹 , 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 特异性 中和抗体 不易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 , 故脑脊液和粪便 内病毒 存 留时间较长。因此 , 人体血液循环中是否有特异性抗 体 、 抗体出现的时间和 数量是决定病毒能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 因素 。 1 . 3微生物学检验 ①标本采集 : 根据疾病 的不 同时期采 集不 同的标本可提高 病毒 的分离率 。 发病 1 w内采集咽拭子或咽漱液 , 1 w后可采集粪便标本。 血液 和脑脊液 中病毒的分离率很低。疑似该病死 亡的尸体 可采集 中枢神经系统和
摘要 : 目 的 探 讨 引 导 式 的教 育理 念 引 用的 护 理 对 脑 瘫 儿 童 的 康 复 观 察 效 果 。方 法 用 引 导 式 的教 育 为主 、 以 现 代 化 康 复 训 练 和 个 别 训 练 相 互 结 合 康 复 的 模 式 来 治 疗 4 O例 脑 瘫 儿童 . 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根 据 评 估 的 道 德 效 果 来决 定 康 复 目标 和 集体 训 练 的 计 划 以 及 个 别 儿 童 脑 性 瘫 痪 康 复 的 要 求, 从 而 使 制 定 相 应 的 目标 与 主 题 化 的教 学 相 互 结 合 . 按 照 程 序 进行 并且 做 好 数 据 统 计 。结果 脑 瘫 儿 童 经 过 训 练 以后 , 明 显提 高 大腿 机 能 坐和 立 的 方 面 , 而 且在 行 走 、 上厕所、 进 食 及 主 动 地 参加 活 动 等 方面 也 有 所 改 善 。 结 论 引导 式 的 教 育 能 够 有 效 地 调 动 了 儿 童 和 家 长 的参 与 积 极 性 , 使 每 一 个接 受 治疗 的 儿 童 得 到 了比 较 好 的 功 能康 复, 在 其 它能 力 方 面也 得 到 比较 全 面的 康 复 . 如 在认 知 、 语言、 学 习和 表 达 。 关键词 : 康复治疗; 引导 式 教 育 理 念 ; 引用; 儿童挠性瘫痪; 康 复
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探析
经过训练 , 4 0例患儿 总有效率为 8 5 . 0 %, 效果较 为显著 。
综上所述 ,引导式教育能够在患儿和家长之间架起一架沟
进行训练 ,将全部 的训练 内容编制成 习作性 的程序将之贯穿在 通的桥梁 , 使 患儿在训 练过 程中受到家长的积极陪护 , 从而能够
整个 自理能力训练 中实施。 在训练过程 中, 护理人员 可以借助一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同时 能够使患儿 的认知 能力 、 语言表达 能 些引导式 的教育家言论 、 康复器材等帮助患儿进行训 练 , 可 以在 力 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 的恢复 ,值得临床应用推
到显著提 高 , 生 活 自理能力有 所提 高 , 其 中显效 2 0例 , 有效 1 4 例, 无效 6例 , 总有效率为 8 5 . 0 %。
3讨论
1 . 1一般资料 选取 我院 2 0 1 2年 1 0月 一 2 0 1 3年 1 1月收治
的4 0例脑瘫儿童 为研 究对象 ,其 中男 2 5例 ,女 1 5例 ;年 龄
课 堂上放一些音乐 、通俗易懂的儿歌 等,向患儿灌输常理性意 广 。 识, 尽可能 通过语言 、 动作等和患儿进行 沟通交流 , 使患儿能够 参 考 文 献 明白并尽可能地 引导 患儿积极 主动地施 展完成每~个要求 、 动 f 1 1 曾元香.应用引导式教 育理念护理 对脑瘫 儿童康 复效果的影 作等 。 患 儿成功完成要求和动作后 , 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必要 的鼓 响 卟 中外 医疗 , 2 0 1 2 , 0 6 ( 2 1 ) : 2 5 — 2 7 .
规律 由上到下 、 由近及远 、 从低级逐渐 向高级逐渐进行合理的康
一
种习惯性的动作 , 是训练 潜移 默化 成为生活 中的一部分 , 进
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脑瘫儿童的康复疗效观察
・
临床护理 ・ 5 4 5
表2 两组 患者 焦虑 程度 的 比较
行评 价 ,用焦 虑 自评量 表评价 患者 的焦 虑程度 。评分在 3 5 以下时是
无焦虑症状 ;3 5  ̄ 5 5 之间是轻度 焦虑 ;5 5  ̄ 6 5 之 间是 中度焦虑 ;6 5 以上
是重度焦虑 。 1 . 4统计学 方法 ,
采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 1 3 . o 对数据进行处理 , 计数 资料采用 检验 。 2结 果 2 . 1实验 组 的患者满 意率高 于对 照组 ,且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如表 1
所示 。
表1 两 组患者 满意 率 的比较 ( n ,%)
参考文献
【 1 ] 周银玲 宋 丽华 I 孑 d 、 立波 , 等. 舒 适 护理 的研究 现状与展 望 [ J ] . 中华 现 代护理 杂志 , 2 0 0 8 , 1 4 ( 1 7 ) : 1 9 2 3 . 2 . 2 实验组 的患 者在焦虑 程度上试 验组小 于对照 组 ,差异 有统计学 意 [ 2 ] 中的应用叨. 中国护理 志, 2 0 0 7 , 4 ( 3 ) : 2 9 . [ 3 ] 绳 宇, 赵盈 盈 , 赵 培. 住 院患者 护理 工作满 意度 调 查量 表初 步研 制 【 J ] . 中国护理 管理 , 2 0 1 1 , 1 1 ( 1 ) : 3 9 — 4 3 . [ 4 ] 范 胜 兰. 多元 文化 护理 在 神 经内科 病房 管 理 中的应 用[ J 】 . 中国老 年保健 医学 , 2 0 1 0 , 8 ( 2 ) : 6 2 — 6 3 .
受有 效 的信 息来 进行 纠正 和改 善 也就 显得尤 为重 要 ,在这 方 面需要 进行 系统化 、科学 化的教 育来进行 引导 [ 】 】 。针对患者 身体功 能性的 障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模 式 给香 港 的康 复 服务 带 来 重大 的变革 ,也 为 广大
a ld Ha g h u3 0 1 , ein , ia be , n z o 1 0 2 Zhja g Ch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sr c: jci e oe p oetee et o n u t ee u a o nc i rn w t ee rl a y M eh d 1 h lrnwee ii— b ta t 0b e t x lr f cs f o d c v d c t n o hl e i c rb a p l . t o s c i e r v d v T h f c i i d h s 1 6 d d e t o sr ai r u n 6 ) n o t l ru n 5 ) T eo sr aingo p rc ie o d ciee u a o n ec nr l r u — d i o b ev t n g o p( 0 a dc n r o p(= 6 . h b e t r u e e dc n u t d c t n a dt o t o p r n o og v o v v i h og e
引导 式 教 育在 d J I 康 复 中 的作 用  ̄D N瘫
・ 临床研究 ・
I 摘要1 目的 探讨 引导式 教育在脑瘫 患儿康 复的作用 。方法
以综合康复疗法( 照组) 对 ,观 察 两 组 患 儿 康 复 效 果 。 结 果 照 组 < .s。 结 论 0o ) 引 导 式 教 育 有 利 于 脑 瘫 患 儿 的康 复 。
『 中图分类号l R723 I 4 . 文献标 识码J A f 文章编 号J 1 0 —7 12 1)40 6 —3 0 69 7 (020 3 20 【 本文著录格式1 张丽. 引导 式教 育在小儿脑瘫康复 中的作 用【 .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0 2 1()3 23 4 ] 2 1 , 84: 6 —6 .
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t r n e g a f e a i tt n a d o lci e t i i g p a s a d i dv d a e u r me t, k n h o l a d t e fta h n e mi e t o lo h b l a i n c l t r n n l n n n ii u lr q i h r i o e v a e n s ma i g te g as n h me o c i g e
【 关键词】 引导式教 育; 育理念; 教 脑瘫儿童 ; 复治疗 康
【 中图分类号】R 7 .4 4】1 7 — 7 2 2 1 )6 a)O 1 — 2 6 4 0 4 (0 2 0 ( 一 0 6 0
【 bta t Obet eT x r tee et f uddeu a oa p i sp yo r r hlrnwt eerl a yrhblao . A s c] jci oe f e h f c o i d ct nl hooh f aef i e i crba pl e aitt n r v o f g e i l c oc d h s ii
h b ltt n t ra O c i r n w t e e r lp lya c mp e e sv n ea ld a s s me t a e n t e a s sme t e u t o d a i a i te t8 h l e i c r b a a s , o rh n ie a d d t i s e s n, s d o s e s n s l t e i o o d h e b h r s
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作用论文
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引导式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80-01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
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2‰~2.7‰[1]。
脑瘫已成为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
引导式教育是一种综合及交流行的教育方法,旨在促进患有多种残疾儿童的性格发展,透过一些仔细策划的活动及有关引导员、小组、节律性意向、习作程序及每日活动课程之辅助,刺激儿童有系统地建立在运动功能、言语、智能、社交及情绪等各方面的发展,并得以紧密联系,让孩子能主动去学习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功能,以克服身体运动功能障碍。
我院康复中心通过对20例脑瘫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痉挛型32例,混合型8例,年龄2~3岁20例,3~6岁20例,均符合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标准和分型[2 ]。
1.2 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引导式教育,由专业训练师采用一对五的训练方式,2次/周,每次1小时,90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2 评价采用peabody发育量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以下5个方面的评定。
?认知能力:通过图片、实物、语言来进行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功能:主要通过言语理解和表达来评定;?运动能力:对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进行评定;④自理动作:在清洁、进食、穿脱衣服、如厕等基本动作方面进行评定;⑤社会适应能力:主要通过表达和言语来了解适应家庭及环境的情况。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什么是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有名Poto法,是由匈牙利Andras poto教授创立。
poto主张对脑瘫儿童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
强调一个患儿所需要的各种训练治疗和教育应由同一个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给予,这个人被称为引导员。
引导员全面负责患儿的运动功能、言语、智力、感觉、理解、个性、行为、社会交往和体能等训练。
使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同步和全面的发展。
进来年又与幼儿园及中小学文化相结合,受到国际上广泛重,是目前世界上公认地治疗小儿脑瘫和运动迟缓最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
国际小儿脑瘫poto法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五届。
Poto法有五大特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节律性意向和娱乐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员尽可能诱发患儿自主的完成各项动作。
二是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
集体训练不但达到训练功能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其性格的发展,以及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而家庭训练保持了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是促进儿童的运动功能、语言、理解和感知能的全面发展。
四是强调每天24小时的严格训练,患儿每日从起床到入睡,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育疗。
五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为基础,并与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相结合。
引导式教育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功能障碍者通过学习可获得适当的功能,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障碍者本人努力外,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其他人的引导、诱发与教育,促进功能障碍的改善,创建有效功能替代原有的功能障碍。
引导的方式是与适当的目的为媒介,通过引导者与功能障碍者之间复杂的整体活动,诱发功能障碍者本身神经系统的功能的形成和恢复。
Poto教授认为脑瘫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困难,因为他不能发展适应或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
促使脑瘫儿童康复的引导式教育
个 具 有 良 好 结 构 及 综 合 课 程 的 教 此 引起 的其 他 问题 。引 导 式 教 育 的 能 ,每 天 和 。引 导 式 教 育 能 帮助 脑 瘫 儿 促 进 方 法 包 括 所 有 促 使 和 鼓 励 孩 使 儿 童 在 现 有 的 基 础 上 ,向 前 设 定
笔 者 将 引 导 式 教 育 的 研 究 及
1.引 导 式教 育 的 定 义
引 导 员 最 首 要 的 角 色 就 是 一 个 教
引 导 式 教 育 在 儿 童 福 利 院 的 推 广
引 导 式 教 育 是 一 种 教 育 和 康 育 者 ,他 义 不 容 辞 地 利 用 教 育 的 原
儿 期 或 婴 儿 早 期 大 脑 尚 未 发 育 成 利 发 展 起 来 的 。彼 图教 授在 布 达 佩 程 组 成 。
熟 时 受 到 损 害 或 损 伤 引 起 的 运 动 斯 创 建 了 国立 运 动 损 伤 和 引 导 员
(1)引 导 员 。 他 是 一 个 组 织 者
障 碍 和 姿 势 障 碍 的 临 床 表 现 。脑 性 培 训 学 院 ,以 及 脑 瘫 学 院 。彼 图教 和 协 调 者 ,集 作 业 治 疗 师 、言 语 治
瘫 痪 儿 童 的 一 系 列 症 状 具 有 不 可 授 创 造 性 地 使 用 了教 育 学 的 原 理 疗 师 、理 疗 师 、教 师 和 幼 儿 护 理 员
逆 性 ,给 他 们 的 生 活 、行 动 等 带 来 去 帮 助 孩 子 们 达 到 他 们 的 目标 和 等 多种 角 色 于一 身 。在 那 些 没 有 条
能 力 ,激 发 他 们 的 自信 ,张 扬 他 们 系 及 促 进 孩 子 人 格 发 育 和 学 习 的 体 ,为 使 儿 童 达 到 所 设 定 的 目标 ,
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
育学及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的教育体系, 它
强调 脑瘫 儿 童 的教 育应 该 由一 个 人 在 同一 个环 境 下 给予 ,
手 功 能 的训 练 能够 促 进 脑瘫 儿 童 大 脑 发 育及 全身 各 个 器 官 的 发育 。例 如 : 脑 瘫 儿童 可 以通 过 双手 交叉 、 互握、 拍 手 数数 、 摇 小船 ( 双 手 握 住木 棍 上 下 摇 动 ) 及传 皮 球 等 游 戏 , 在 促进 手功 能 的同时 , 也 促进 其它 功能 的发展 。 2 . 音 乐活 动 : 可 以通 过 简单 的音 乐律 动 活动 , 使 音乐 在 陶冶 脑瘫 儿童 情 操 的 同时 , 让 脑瘫 儿 童能 够 根据 音 乐 的节 拍 有 节 奏 地 做 出简 单 的动 作 ,如 根 据 音 乐 的节 奏 一 边 唱 “ 我们拍拍手呀拍拍手 ,大家一起拍拍手 ”做 出相应 的拍 手、 跺 脚 等 动作 , 促 进 儿 童身 体 的协 调性 、 认 知等 方 面 的能 力 和体 会音 乐带 给人 的快乐 感受 。
中图分 类号 : G 7 6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3 0 — 0 2 1 9 — 0 2
在 脑瘫 儿 童教 育 方 面 较 有 影 响 的引 导 式 教 育 是 由匈 牙利的彼图教授所创立 的, 它是融汇了神经学 、 心理学 、 教
社 交及 情 绪等 各 方 面 的发展 , 并得 以紧 密相联 系 , 让脑 瘫 儿 童在 游戏 活 动 中主 动 去 学 习 日常生 活所 需 的功 能 , 以及 克服 身 体运 动 机 能障碍 , 具 有 正 常儿 童的 自理 能 力 , 与正 常人 一样 具 有人格 尊 严 , 拥有 自 信, 最 终 回 归社 会 。 关键 词 : 引导式 教 育 ; 脑 瘫 儿童 ; 应用
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法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
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法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发布时间:2023-01-10T02:00:24.76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0期作者:王丽丽[导读] 分析应用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方式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产生的效果。
王丽丽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方式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产生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30名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30名脑瘫患儿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每组15名。
可以针对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方式,对观察组患儿采用引导式教育的方式进行训练。
注意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记录患儿表现的不同数据,然后再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这几个方面的治疗评分更高,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
结论: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方式确实可以更加高效地治疗儿童脑瘫,并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法;儿童脑瘫;康复治疗引言:脑瘫儿童由于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脑部运动中枢受损,不但影响运动功能的发展,也伴随有感知觉、认知及语言的障碍,并影响其社会性、学习性、语言等的发展。
如果所有脑瘫患儿在得病之后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就会留下非常多的后遗症。
而在针对脑瘫患儿训练时融入合理的治疗措施自然会让患儿更好地融入社会,也可以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如果有一部分患儿在接受治疗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就不会有利于患儿康复。
但是目前有一部分患儿也只是采用了常规康复的方式,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好。
所以需要在实践中采用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的方式,注意在引导康复的基础上确定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30名脑瘫患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将所有的患儿分入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5名。
其中对照组中有9名男性患儿和6名女性患儿,年龄介于2-8岁。
观察组中有7名男性患儿和8名女性患儿,年龄介于2-9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之间确实不会存在很大的差别,更不会对后续的研究产生影响。
儿童福利院培训相关内容38
儿童福利院培训相关内容1、引导式教育相关知识2、脑瘫相关知识3、康复治疗手段相关知识4、基础护理相关知识(日常工作可涉及)5、安全知识培训1、引导式教育的相关内容脑瘫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使儿童不能发展适应或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
脑损伤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此认为脑瘫儿童是低能儿或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儿童。
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都是通过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存在着智力、情绪、社交、性格和体能等各方面同步发展的要求。
而人的大脑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要克服脑瘫儿童的学习困难,要给他适当的指引和指导,不应改变环境来迁就脑瘫儿童,而是让他们去努力适应环境。
引导式教育不是单纯的康复技巧或治疗方法,而是一个以教与学互动为本,从而达到功能康复的复杂而完整的体系。
它主张一个患儿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训练和教育应由同一个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给予,这个人被称为引导员(conductor)。
在学习训练时,引导员要全面负责患儿的运动功能、感觉、理解和自助技能等全面的康复训练,以及行为规范和社会化等的特殊教育。
脑瘫儿童的康复需要多方面和复杂的经验,引导式教育就是根据学习的复杂性原则(theprincipleofcomplexity),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各方面的功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复杂、有序的整体。
在引导式教育中,要像处理学习问题那样去处理脑瘫儿童的所有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以有效的功能(ortho-function)替代原有的功能障碍(dysfunction),恢复运动控制达到实用功能康复的目的。
在以往的观点中,脑瘫儿童被认为是能力低下的残障者,他们存在着运动、语言、智力和神经行为等的异常。
这些异常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也是不可逆的。
而Peto认为脑瘫的儿童仍是完整的个体,需要一些引导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掌握自己的身体功能,从而能像常人一般地生活。
要克服这种学习困难就需要专业的引导员和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节律性口令和音乐、游戏等在这里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脑瘫引导课教案
脑瘫引导课教案教案标题:脑瘫引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脑瘫的定义、症状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脑瘫患者的理解和同情心。
3. 帮助学生了解脑瘫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挑战。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为脑瘫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教学资源:1. PPT幻灯片展示2. 视频素材:介绍脑瘫的视频、脑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视频等3. 图片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脑瘫患者、辅助器具等4. 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白板、笔、纸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PPT展示引起学生兴趣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脑瘫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脑瘫了解多少?你们认识脑瘫患者吗?知识讲解:3. 通过PPT和视频素材向学生介绍脑瘫的定义、症状和影响。
解释脑瘫对患者生活的限制和挑战。
4. 展示不同类型的脑瘫患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脑瘫患者的特点。
小组讨论:5. 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讨论脑瘫患者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可能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6.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案例分析:7. 展示一段脑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脑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8. 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脑瘫患者所使用的辅助器具,讨论这些辅助器具对他们生活的重要性。
个人反思:9. 让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机会遇到脑瘫患者,以及他们能为脑瘫患者做些什么来提供支持和帮助。
10. 学生个人反思:每个学生写下一两句话,表达他们对脑瘫患者的理解和愿意为他们提供支持的决心。
总结活动:1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脑瘫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挑战,鼓励学生为脑瘫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1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以检查他们对脑瘫的理解程度。
延伸活动:13. 鼓励学生在家庭、社区或学校中寻找机会,为脑瘫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14.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脑瘫的治疗方法和辅助器具的使用。
教学评估:15.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
生
朗
态
芬
系
布
统
伦
理
纳
Bronfenbrenner, U. (1979) Bio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论
小系統
全球
社会
文化
生
中系統
学情校感系统 认知系统宗教信仰
态
讯双息向且互惠行为
系
大系統 家庭 生理系统
外系統 统 理
论
Dede Paquette & John Ryan
少年及成人时期 才开始接受引导式教育
寄养家庭的引导式教育
寄养家庭的护养教育基地
脑瘫预防与康复项目 2006 - 2011
项目的任务 (2006 – 2011)
建立30个试点地区 培训100名康复技术人员 以引导式教育方式,帮助2000名贫
困脑瘫儿童开展康复训练 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
给孩子一个机会
殘疾儿童的康复最终及最根本是全人发展
生 理 成 熟
文化孕育
全人
推拿歌 —上海徐汇区致康儿童康健园编写
小朋友,爬上床;身体躺躺好。 推拿放松加调理;我运动跟得上。 大杼风池天宗穴;颈部放放松。 曲池少海手三里;我胳膊伸伸直。 小朋友,睡睡好;姿势摆摆正。 通经活血后牵拉;我全身放轻松。 内关外关合谷穴;我肠胃功能好。
小朋友,真听话;配合老师守纪律。 十二经筋运气血;我免疫能力强。 血海风市承山穴;我脚跟踩踩实。 昆仑照海点一下,我口水不流出。 一二三我爬下床;步行转移做得好,做得好。
脑瘫儿童成长新里程 — 引导式教育的理念
简介引导式教育理念 引导式教育在香港 引导式教育在中国
引导式教育的创立
匈牙利医生 彼图教授于 二十世纪四 十年代创立
Professor Andrá s Petö
(1893 – 1967)
引导式教育的基本信念
脑瘫不是一系列的弱能。 尊重脑瘫儿童是完整的个体。 无论他的残障多嚴重,他的身体、智
功能失效
大肌能评估(GMFM-88)
姓名代号/诊断
CKT 徐动型
NPH 徐动型
LPH 徐动型
CHS 徐动型
KYL 四肢痉挛
CLH 下肢痉挛
TYT 下肢痉挛
CKL 下肢痉挛
年龄 3:11
第一次半年 評估
第二次半年 評估
第三次半年 評估
20.01 %
25.4 %
30.87 %
评分增值 10.86 %
4:06
26.91 %
29.93 %
32.11 %
5.2 %
4:07
40.63 %
45.66 %
53.97 %
13.34 %
3:08
79.36 %
85.5 %
87.12 %
7.76 %
4:11
2:2:009 9 2:2:002 2
4:02
41.95 %
46.74 %
53.40 %
11.45 %
60.91 % 39.20 %
64.10 % 47.26 %
74.65 % 65.29 %
1313..7744%% 1133..0044%%
54.31 %
60.36 %
67.64 %
6.66 %
香港耀能协会方心淑引导式教育中心脑瘫儿童 2005 - 2007
个案
训练实例:多重障礙脑瘫儿童
香港引导教育广泛发展的原因
善用已有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项目的长远效益
引导式教育 整合系统
康复与教育 绿色通道的 实验基地
引导式教育在国内的未来发展
「脑瘫康复及残疾预防项目」- 筛查、早期康复、 回归社会接受教育。
优化现行的康复体制 - 专业的组合与技术的提 升
普及脑瘫儿童教育及肢体康复 - 切合中国庞大 康复的需求。
本土特色 -融合传统的康复手法,而不破坏引导 式教育的核心原则 。
能和情感是相连及相关的。
整合的概念 心智
康复
身体
情感
引导式教育的基本信念
解决脑瘫儿童的功能
知、行、意 障碍的问题,需要通过
包括知、行、意三层面
整的学合习。学习
整合学习的概念
专注、意识与理解
知
步骤
行
意
方法与技巧
动机与态度
引导式教育的基本信念
透过人与环境的互动
建立正常生活模式 培养自我实践能力 培养解难的能力
有系统的培训及知识管理 行政、专业及前线同工抱着为
残障儿童寻求有效训练的共同 目标
引导式教育在中国
1991年引导式教育 由香港復康會WHO康復協作中心引进国内福利院
香港
推动国内引导式教育发展之重要人物
方心淑博士
欧安娜老師
支持引导式教育在国内 发展的重要领袖
方心让教授
看到儿童的潜能
改善生活质素
康复医院
香港引导式教育植根于现存的 特殊教育及康复系统内
早期干預: 特殊幼兒中心
学龄:特殊学校
成人:工场/宿舍
中框神经受损成人: 复康院/门诊/中心
引导式教育系统
元素
功能生效
性格与能力
1. 引导员
贯通(贯通式式专专业团业队)团教队
2. 小组学习
育
3. 整天流程
过 程
4. 规划性的环境
5. 整合课程 6. 习作程序 7. 节律性意向 8. 家长参与 9. 诱发技巧
神经系统可塑性的近代研究
学习改变脑部灰质组织
Nature, vol 427, 22 Jan 2004. /nature
在香港推行引导式教育的领袖
关爱睿博士
方心淑博士
香港引导式教育植根于现存的 特殊教育及康复系统内
学前服务
学校教育
香港引导式教育植根于现存的 特殊教育及康复系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