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文物学即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测验考试(史上最全)
2016年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笔记·内部资料·主导教师·专业课复习方法
2016年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笔记·内部资料·主导教师·专业课复习方法文博综合《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王玉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文物鉴定指南》朱凤瀚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南开大学文物学即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测验考试(史上最全)
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试试题(2001~2012) by chenych2012年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0分,共120分)1、大溪文化2、漆烟墨3、谯斗4、春山秋水5、唐寅6、铊具7、垂花门8、郎世宁9、史墙盘10、歙砚11、龟兹五铢钱12、珐华器二、论述题:(选答其中四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11、新石器时代玉器地工艺特色12、1950年以后汉长安城地考古发现与研究13、博物馆管理办法地主要内容及其产生地影响14、评述我国釉陶地发展过程15、宋元取得地科技成就及原因16、春秋以来西晋地区地青铜器地地方特色及其原因(大意,具体记不清了)2011年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1、徐渭2、三角缘神兽镜3、解谪瓶4、平安帖5、六齐6、南宋四家7、曾昭燏8、营造法式9、筌蹄10、御土窑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1、山东新石器文化地传播和影响2、两周玉器地特点3、简述二里岗青铜器特征4、两汉都城礼制建筑考古发现5、汉到唐农业耕作方式及农具6、龙泉窑考古发现并简述龙泉窑瓷器特征7、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2010年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0分,共120分)1.、陵阳公样2、火烧山3、新砦遗址4、艺文类聚5、吴门四家6、范宽7、淳化阁法帖8、戗金锥刻9、独乐寺10、博物馆管理办法11、永通万国12、中国青铜时代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1、概述东周时期各地王陵地考古发现并分析其陵寝制度2、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器地考古发现及其意义3、概述中国铜镜地起源和东周至宋代铜镜地特点4、谈谈你对考古遗址展陈及遗址博物馆地看法5、谈谈你对唐宋“官窑”及官窑制度地看法6、概述中原地区地考古文化及其在古代文化进程中地作用2009年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17、格古要论18、游春图19、活字印刷20、赵佶21、昭陵六骏22、程君房23、桐荫侍女图24、纳石失25、南禅寺26、八大山人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1、评述最近30年来良渚文化地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2、评述夏商时期大型城址地考古发现与研究.3、简述商至西周时期青铜器造型和组合地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4、简述汉代手工业地主要成就.5、简述唐末宋初越窑地主要成就及其影响.6、评述中国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地利弊得失(须举例说明).2008年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史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1、《历代名画记》2、《汜胜之书》3、阙4、玉敛葬5、和田玉6、六瑞7、周原8、曹魏邺城9、瘦金体10、物质文化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1、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地主要成就.2、概述东周时期中原文化圈以外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地面貌特征.3、论述宋至明代江南经济发展地状况及其原因.4、简要评述1980年以来汉、唐帝王陵墓地重要考古收获.5、概述宋金时期磁州窑系(类型)瓷器生产地主要成就.6、论述《博物馆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地意义和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临地挑战.2007年考试科目: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史一、名词解释:(每题14分,共10题,必答)王城岗遗址聚落董其昌扬州八怪良渚璇玑春山秋水西清四鉴五铢钱濮仲谦二、问答题:(6题选答4题,多选按最低分计算,其中2、3两题必选一题.每题40分)1、简述商代前期青铜器地特点.2、简述汉代农业政策和农具、耕作技术地进步.3、概述唐宋时期科学技术地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原因.4、简述宋代青瓷地主要成就.5、简述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地优势和局限.6、汉唐宋元宫殿制度比较.2006年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名词解释:(必答,每题5分)考古学文化周公庙遗址殷墟王国维玉敛葬金缕玉衣清明上河图朗世宁剔红《考古图》论述题(选答4题,每题25分)二、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纹饰地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三、概述汉唐长安城地考古发现与研究四、简述宋金时期黑釉瓷器地装饰技法五、简述明清时期物质文化地基本特征六、简述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地主要成就2005年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名词解释:(必答,每题7分)文物半坡遗址玉璧秘色瓷步辇图雕版印刷筒车米芾《金石录》明孝陵论述题(选答4题,每题20分)1、综述偃师商城地考古发现与研究2、简述二里头文化和商代早期青铜器地特征3、综述近年来宋代官窑地重要考古发现4、简述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地主要成就5、简述博物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所面临地机遇与挑战2004年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陶寺遗址洹北商城熹平石经《齐民要术》“唐三彩”端砚淳化阁法帖瘦金体元四家《格古要论》二、问答题:(共6题,选答5题,每题20分)1、评述周原地考古发现与研究.2、简述春秋时期青铜器工艺地进步和此期青铜器地基本特征.3、简述西汉皇帝陵地重要考古发现和西汉帝陵制度.4、举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在物质文化领域中地反映.5、简述宋东京(汴梁)城市地布局及在都城发展史上地地位.6、谈谈中国博物馆如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2003年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道县玉蟾岩遗址马家窑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失蜡法南禅寺玉山子剔红“至正型青花”“吴门四家”《天工开物》二、问答题:(共8题,选答6题,每题15分)以下6题任选4题1、简述良渚文化地发现与研究状况.2、简述西周青铜器地分期及其基本特征.3、简述东周秦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地发展.4、论述唐代海外交通与物质文化发展地关系.5、比较唐宋皇陵制度地异同.6、简述明清制瓷业地主要成就.以下2题任选1题7、论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博物馆面临地机遇与挑战.8、论述博物馆企业化经营地利弊.2002年2001年The end,by chenych 2010.4.25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p1Ean。
2016年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 参考书目 招生目录 考研笔记 内部资料
2016年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目招生目录考研笔记内部资料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
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2011年南开大学721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南开大学721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1.徐渭答:徐渭是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所用号比较多,有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等。
他自认“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他的草书相当著名,发泄了愤世疾俗之气,被称为“明之草书,以天池生为始。
”他的诗歌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辩”,他的传世著作有文集《徐文长全集》,剧本有《四声猿》、《歌代啸》,嘉靖三十八年撰成戏曲理论著作《南词叙录》,总结了宋、元南戏艺术。
他的绘画新颖奇特,打破了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的题材界限,水墨大写意花鸟笔势狂逸,墨汁淋漓,是写意花鸟画成熟的标志。
他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
他对后来清代八大山人、扬州八怪都有很大影响。
2.三角缘神兽镜答:三角缘神兽镜是日本古坟时代前期古坟出土的一种铜镜。
其缘部隆起甚高,断面呈三角形,镜背花纹是东王父(又称东王公)、西王母等神像和龙虎等兽形,三角缘神兽镜即以此而得名。
分“舶载的”和“仿制的”两类。
迄今已发现300余枚。
全属大型镜,一般直径在20厘米以上。
镜的纹样都属浮雕式,神像和兽形的数目各有不同,排列方式可分“求心式”和“同向式”两种,而以前者居多。
从形制、花纹和铭文等看,三角缘神兽镜具有中国镜的基本特征,所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由中国输入的“舶载镜”,制作年代约在汉末、魏晋之际。
3.解谪瓶答:解谪瓶是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的陪葬品,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字,内容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
4.平安帖答:平安帖是东晋王羲之书写行书尺牍作品。
《平安帖》,又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两帖连为一纸,称“平安三帖”。
今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搨,硬黄纸本,纵24.7厘米,4行27字,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另有绢本墨迹草书《平安帖》,为宋临摹本,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共4行,41字。
考古学部分考研真题(北大、中大、南大)
北京大学1993年考题名词解释1直立人: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
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补充:Homo 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
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 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2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二十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类型学最初是为了解决考古遗存的时代问题,也被应用于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铜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
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文博考研-文物学概论复习题
关于遗产保护的的四大公约:1)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公约》1989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发加入。
2)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5年我国加入。
3)1995年6月24日在罗马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1997年5月我国加入能成为缔约国之一。
4)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通过的《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约》,1999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和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武一宗灭佛案”“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
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
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
以上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厄。
110年以后,即公元955年,五代时期后周的周世宗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
合周世宗,称“三武一宗”。
文物的定义: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教育意义的遗产和遗物。
A.具体的文化遗存(物质的,有形的)B.具有两个特征:①由人类所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相关;②已经成为了历史且不可能重新创造。
我国是文物大国的原因: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
②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历史上成就了长江,黄河,巴蜀文明等摇篮。
③民族传统:祭祖,祭天,图腾崇拜,宗教信仰。
④自汉代以来,以儒家为主导所倡导的礼,孝观念影响深远。
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①由人类所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相关;②已经成为了历史且不可能重新创造。
文物的内涵:记住四大公约就行。
文物的时限(下限):我国:①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②清末(1911年)→③1982年文物法将下限延至当代。
文物学学科特点:1.文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012年各个大学考古博物馆真题汇总
2012兰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真题一,名词解释:遗迹遗物文化层殷墟三大石窟元大都里坊制金石录烽燧布币二,简答题商周考古特点秦代普通墓葬特点三,论述题仰韶文化2012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真题名词解释:黄肠题凑东山村贾湖邹衡伯希和吐峪沟石窟定窑江陵端午祭《清式营造则例》吕氏家族墓地论述题:宋代以前都城布局的变化夏商周考古学材料的分期和编年中国旧、新石器时代之间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中国长江以北唐墓的类型和等级2012四川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真题一,名词解释北京猿人,文化层,燕下都遗址,唐番石碑, 唐三彩二,简答题秦长城和直道开元通宝的特点及分期良渚文化及意义三,列举和比较题南朝和北朝墓葬的区别,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墓的区别列举三篇历史考古发掘报告列举三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墓葬四,论述大遗址的保护意义以及举列说明现在存在的问题宋朝墓葬内装饰2012中国社会学科院文博真(文物鉴定、故宫学、博物馆学方向)Ps:今年社科院的卷子出的有深度,尤其简答题有点意外,毕竟是首次招文博的,指定的参考书中考的不多,苦了那些苦背墓葬城址的人。
问了我们同学有不少考古专业的都不会答,复旦的相对简单,可惜确认时改学校了,现在有点小悔啊…heihie。
大家选学校要慎重啊!加油!一、名词解释:15*41、故宫博物院2、妇好墓3、五铢钱、4、张骞和南通博物苑二简答题(5选三)(60*3)《富春山居图》的收藏历史与现在保存情况简答甲骨文的发现过程,还有何为甲骨四堂,及其研究成果;红山文化的玉器考古学价值。
例举五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详细列出其文化因素概述宋五大名窑的主要特征...三、论述题(60)试论述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啊。
2012吉林大学考古学真题1、简述中国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的主要发现和认识2、试述西周墓葬的分区和形制特点3、试述隋唐城市的基本布局4、简述日本繩文時代考古的主要收获5、对汉代司马迁编撰的《史记》一书做一简单的评述6、简述隋唐时期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取得的主要成就2012南京大学考文博专硕真题一、名词解释(8*18,总分144)1.大汶口文化2.偃师商城3.青铜器4.瘗鹤铭5.五铢钱6.明定陵7.博物馆学8.生态博物馆二、论述题(任选三题,3*52,总分156)1.试述二里头遗址的学术意义。
2016年南开大学考古学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6年南开大学考古学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专业课辅导060100考古学(093历史学院)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王玉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文物鉴定指南》朱凤瀚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育明教育天津分校解析:育明教育通过多年的辅导经验和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专业课是决定考研成功的关键,南开大学有自己独特的出题风格,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要遵循每年考试出题的风格、出题的规律把握考试的重点进行复习,育明教育专注考研专业课多年,更多的考研信息可以咨询天津分校王老师。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2024年南开大学研究生考试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
2024年南开大学研究生考试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
业务课名称:历史学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
长沙走马楼吴简
粟特、
经幢、
票拟、
小刀会起义、
三国干涉还辽、
两广事变、
双十协定
(二) 论述题
(1) 研究中国古代史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2) 结合三个具体例子,谈谈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局限
(3) 论述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的演变。
(4)论述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过程。
(5) 论述中国近代的五种日记。
(6) 论述海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7)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8) 简评同治中兴。
南开世界史
一、名词解释
1.科田法
2.甘地主义
3.第一国际
4.《地球宪章》
5.水门事件
6.新柏拉图派
7.
8.
9.
二、简答题
1.莫斯科公国兴起的背景,过程
2.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3.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内容,过程
三、论述题
1.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特点,影响
2.拜占庭文化的内容,特征,影响
3.1929年经济危机的对措与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和当前面临的阻碍
5.概述1840-1919年中德关系。
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3-2012考研真题
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3-2012考研真题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3考研真题 (1)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4考研真题 (2)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5考研真题 (3)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6考研真题 (4)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7考研真题 (4)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8考研真题 (5)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9考研真题 (6)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11考研真题 (7)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12考研真题 (8)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3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道县玉蟾岩遗址2.马家窑文化3.偃师二里头遗址4.失蜡法5.玉山子6.南禅寺7.剔红8.至正型青花9.吴门四家10.《天工开物》二、问答题1.简述良渚文化发现与研究状况2.西周青铜器分期及基本特征3.东周秦汉农耕技术发展4.唐代海外交通与物质文化发展关系5.唐宋皇陵制度异同6.明清制瓷业成就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8.博物馆企业化经营的利弊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4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陶寺遗址2.洹北商城3.熹平石经4.《齐民要术》5.唐三彩6.端砚7.淳化阁法帖8.瘦金体9.元四家10.格古要论二、问答题1.周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春秋青铜器工艺的进步及此期青铜器特征3.西汉皇陵考古发现和西汉帝陵制度4.举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在物质文化领域的反映5.宋东京城的布局及其在都城发展史上地位6.中国博物馆如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5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文物2.半坡遗址3.玉璧4.步辇图5.秘色瓷6.雕版印刷7.筒车8.米芾9.《金石录》10.明孝陵二、论述题1.偃师商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二里头文化和商代早期青铜器特征3.近年来宋代官窑的重要发现4.明清农业发展成就5.博物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6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考古学文化2.周公庙遗址3.殷墟4.王国维5.玉殓葬6.金缕玉衣7.清明上河图8.郎世宁9.剔红10.考古图二、论述题1.商至西周青铜器纹饰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2.汉唐长安城考古发现与研究3.宋金黑釉瓷器装饰技法4.明清物质文化基本特征5.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成就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7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王城岗遗址2.聚落4.扬州八怪5.良渚6.璇玑7.春山秋水8.西清四鉴9.五铢钱10.濮仲谦二、问答题1.商代前期青铜器特点2.汉代农业制度和农具、耕作技术进步3.唐宋科学技术成就、原因4.宋代青瓷成就5.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局限6.汉唐宋元宫殿制度比较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8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历代名画记》2.《氾胜之书》3.阙4.玉殓葬5.和田玉7.周原8.曹魏邺城9.瘦金体10.物质文化二、论述1.春秋战国时手工业生产技术成就2.东周中原文化圈以外的周边青铜文化面貌特征3.宋至明江南经济发展概况、原因4.1980s以来汉唐帝陵考古收获5.宋金磁州窑系瓷器生产地主要成就6.《博物馆管理办法》实施的意义,我国博物馆事业面临的挑战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09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格古要论2.游春图3.赵佶4.昭陵六骏5.活字印刷6.程君房7.桐荫仕女图8.纳石失10.八大山人二、论述题1.近三十年来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2.夏商大型城址考古发现和研究3.商至西周青铜器造型和组合特征及变化发展规律4.汉代手工业主要成就5.唐末宋初越窑成就及影响6.中国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得失利弊(举例说明)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11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徐渭2.三角缘神兽镜3.解谪瓶4.曾昭橘5.平安帖6.六齐7.营造法式8.南宋四家9.御土窑10.筌蹄二、论述题1.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2.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3.两周玉器特点4.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5.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6.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瓷器基本特征7.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12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0分,共120分)1.大溪文化2.漆烟墨3.谯斗4.春山秋水5.唐寅6.铊具7.垂花门8.郎世宁9.史墙盘10.歙砚11.龟兹五铢钱12.珐华器二、论述题(选答其中四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1.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工艺特色2.1950年以后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3.博物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4.评述我国釉陶的发展过程5.宋元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原因6.春秋以来西晋地区的青铜器的地方特色及其原因。
南开文博考研试题及答案
南开文博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南开大学文博学院考研模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杂文集?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野草》答案:A2. “文博”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什么?A. 文化博物馆B. 文化博览会C. 文化博士D. 文化博览园答案:A3.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南开大学文博学院的教授?A. 李明B. 张华C. 王刚D. 赵强答案:C4.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可逆性D. 可持续性答案:C5. 下列关于博物馆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博物馆是收藏、展示、研究文物的机构B. 博物馆的展览通常只对专业人士开放C. 博物馆有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功能D. 博物馆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南开大学文博学院的前身是_________。
答案: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7. 文化遗产的分类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_________。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8. 文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文物鉴定、_________和文物保护。
答案:文物修复9.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需要考虑观众的_________和接受能力。
答案:认知习惯10. 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_________和科学价值。
答案:社会价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收藏和保护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教育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支持学术研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以及作为旅游和文化休闲的场所。
12.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是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源泉之一。
[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1相对年代[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
这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
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2埋藏学[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是指专门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各样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科学。
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埋藏学被认为是古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当今的埋藏学已经摆脱了单纯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的领域,能够帮助考古学更准确地认识考古遗迹和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从而通过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动态变化的重要细节信息来管窥社会组织动态变化的详细过程。
3洛阳铲[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洛阳铲,又称探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
一端为半圆柱形铲头,另一端有柄,可以接长木杆或钢管。
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根据这些泥土的土质、土色及包含物来判断地下遗迹、遗物堆积状况。
传说其为洛阳一带盗墓者发明,后广泛用于田野考古,成为中国考古钻探的主流工具,并传至国外。
4考古学[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研]答: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
2016年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2016年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065100文物与博物馆(093历史学院)文博综合《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王玉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文物鉴定指南》朱凤瀚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育明教育天津分校解析:育明教育通过多年的辅导经验和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专业课是决定考研成功的关键,南开大学有自己独特的出题风格,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要遵循每年考试出题的风格、出题的规律把握考试的重点进行复习,育明教育专注考研专业课多年,更多的考研信息可以咨询天津分校王老师。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2023考研南开大学考古学真题
2023考研南开大学考古学真题
业务课名称:考古学真题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10分一个,共120分)
1.弓形器
2.郑州商城
3.昙耀五窟
4.小龟山刻铭塞石
5.三乐镜
6.金花银镜
7.剔犀
8.玉押
9.繁昌窑
10.《千里江山图》
11.《茶经》
12.故宫博物院
二、问答题(45分一个,共180分)
1.概括东周秦汉冶铁成就
2.试述北方青瓷的起源与发展
3.概括明清时期的漆器成就
4.谈谈数字化技术对博物馆展览设计和宣传工作的影响。
2021年南开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1年南开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和答案2021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全套目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汇编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核心讲义和考研真题详解•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专项题库】•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相对年代[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
这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
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2埋藏学[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是指专门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各样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科学。
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埋藏学被认为是古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当今的埋藏学已经摆脱了单纯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的领域,能够帮助考古学更准确地认识考古遗迹和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从而通过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动态变化的重要细节信息来管窥社会组织动态变化的详细过程。
3洛阳铲[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洛阳铲,又称探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
一端为半圆柱形铲头,另一端有柄,可以接长木杆或钢管。
南开文博考研试题及答案
南开文博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南开大学位于我国的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广州答案:C2. 南开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B. 厚德博学,笃行致远C.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D. 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答案:B3. 南开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答案:A4. 南开大学的创始人是谁?A. 张伯苓B. 严复C. 蔡元培D. 胡适5.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全称是什么?A. 南开大学文博研究生考试B. 南开大学文化博物馆考研C. 南开大学文化博物馆研究生考试D. 南开大学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生考试答案:D6.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中,哪个科目是必考的?A. 英语B. 政治C. 数学D. 专业课答案:D7.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报名日期通常在每年的什么时候?A. 1月B. 3月C. 6月D. 9月答案:D8.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考试形式是什么?A. 笔试B. 面试C. 笔试+面试D. 论文答案:C9.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复试通常包括哪些内容?B. 面试C. 实验操作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录取分数线每年是否固定?A. 是B. 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报名流程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在线报名B. 现场确认C. 缴纳报名费D. 参加考试答案:ABC2.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考试科目通常包括哪些?A. 英语B. 政治C. 数学D. 专业课答案:ABD3.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复试环节可能包括哪些内容?A. 笔试B. 面试C. 体检D. 心理测试4.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录取原则是什么?A. 公平公正B. 择优录取C. 先到先得D. 综合评价答案:ABD5. 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备考资料通常包括哪些?A. 教材B. 历年真题C. 模拟题D. 辅导书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南开大学文博考研的报名条件。
【南开考研辅导班】考古学考研科目考研参考书考研分数线考研经验
【南开考研辅导班】考古学考研科目考研参考书考研分数线考研经验启道南开考研辅导班,为考生提供全面得南开考研信息,包含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招生简章,报考条件,考研经验,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考研真题及答案等,欢迎来砸窗!【南开考研辅导班】-考古学考研考试科目【南开考研辅导班】-考古学考研大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考古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型)专业课入学考试是面向全日制考古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
目的是通过本考试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本校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攻读硕士学位,本学科将根据该专业课的考试成绩,结合政治、外语成绩的总分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意在测试考生对考古、文物、博物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水平。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考古、文物、物质文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用以测试考生对考古、文物、博物馆学科领域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及其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而考察考生的科研潜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一定的考古、文物、博物馆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有相应的历史学等背景知识。
2. 对考古、文物、博物馆学科领域有较强的兴趣和爱好。
3. 具备宏观思维、细致表达及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4. 统一用汉语答题,逻辑清晰、语言流畅、书写清楚。
5. 答题时,要求考生用钢笔、圆珠笔、水笔等清晰地书写在答题纸上,尽量保持卷面整洁。
答案内容不得透露任何与考生有关的信息,否则以0分计。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闭卷,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既强调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其对于综合知识的驾驭能力,同时还可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及科研潜力等进行测试。
五、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考古学史与理论、考古学著名人物、中国各期段考古、田野考古、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动态、古代墓葬考古与研究、古代陶瓷考古与研究、古代青铜器研究、古代玉器研究、古代建筑、古代石刻、古代书画作品与画家、古代宗教文物与遗迹、古代家具、科技考古基础知识,物质文化基本理论、中国各期段物质文化史、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中外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理论与实务、文博考古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等。
南开大学文博综合考研大纲2019年与2018年对比一览表
南开大学文博综合考研大纲2019年与2018年对比一览表
南开大学文博综合2019年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但是考研的同学都清楚如何利用吗?考研大纲是目标院校唯一官方指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指导性文件。
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备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各大高校的考试大纲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参照前一年的考研大纲已经复习大半年的莘莘学子来说可谓姗姗来迟。
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考研大纲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及时反映相关的考研动态,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学子们尽早捕捉到官方的细微变化。
为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以上是南开大学文博综合2019年与2018年考研大纲的对比情况,从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南开大学文博综合的考研大纲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报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研友们可以安心的按照已定的专业进行有计划的复习备考。
南开大学文博综合考研资料请到天津考研网官网咨询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文物学即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测验考试(史上最全)
————————————————————————————————作者:————————————————————————————————日期:
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试试题(2001~2012) by chenych
2012年
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0分,共120分)
1、大溪文化
2、漆烟墨
3、谯斗
4、春山秋水
5、唐寅
6、铊具
7、垂花门
8、郎世宁
9、史墙盘
10、歙砚
11、龟兹五铢钱
12、珐华器
二、论述题:(选答其中四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1、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工艺特色
12、1950年以后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3、博物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
14、评述我国釉陶的发展过程
15、宋元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原因
16、春秋以来西晋地区的青铜器的地方特色及其原因(大意,具体记不清了)
2011年
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
1、徐渭
2、三角缘神兽镜
3、解谪瓶
4、平安帖
5、六齐
6、南宋四家
7、曾昭燏
8、营造法式
9、筌蹄
10、御土窑
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2、两周玉器的特点
3、简述二里岗青铜器特征
4、两汉都城礼制建筑考古发现
5、汉到唐农业耕作方式及农具
6、龙泉窑考古发现并简述龙泉窑瓷器特征
7、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
2010年
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0分,共120分)
1.、陵阳公样
2、火烧山
3、新砦遗址
4、艺文类聚
5、吴门四家
6、范宽
7、淳化阁法帖
8、戗金锥刻
9、独乐寺
10、博物馆管理办法
11、永通万国
12、中国青铜时代
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概述东周时期各地王陵的考古发现并分析其陵寝制度
2、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器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3、概述中国铜镜的起源和东周至宋代铜镜的特点
4、谈谈你对考古遗址展陈及遗址博物馆的看法
5、谈谈你对唐宋“官窑”及官窑制度的看法
6、概述中原地区的考古文化及其在古代文化进程中的作用
2009年
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
17、格古要论
18、游春图
19、活字印刷
20、赵佶
21、昭陵六骏
22、程君房
23、桐荫侍女图
24、纳石失
25、南禅寺
26、八大山人
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评述最近30年来良渚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2、评述夏商时期大型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3、简述商至西周时期青铜器造型和组合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4、简述汉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5、简述唐末宋初越窑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6、评述中国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的利弊得失(须举例说明)。
2008年
考试科目:721 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
1、《历代名画记》
2、《汜胜之书》
3、阙
4、玉敛葬
5、和田玉
6、六瑞
7、周原
8、曹魏邺城
9、瘦金体
10、物质文化
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主要成就。
2、概述东周时期中原文化圈以外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面貌特征。
3、论述宋至明代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4、简要评述1980年以来汉、唐帝王陵墓的重要考古收获。
5、概述宋金时期磁州窑系(类型)瓷器生产地主要成就。
6、论述《博物馆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的意义和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临的挑战。
2007年
考试科目:中国文物博物馆学及物质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14分,共10题,必答)
王城岗遗址
聚落
董其昌
扬州八怪
良渚
璇玑
春山秋水
西清四鉴
五铢钱
濮仲谦
二、问答题:(6题选答4题,多选按最低分计算,其中2、3两题必选一题。
每题40
分)
1、简述商代前期青铜器的特点。
2、简述汉代农业政策和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
3、概述唐宋时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4、简述宋代青瓷的主要成就。
5、简述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和局限。
6、汉唐宋元宫殿制度比较。
2006年
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
名词解释:(必答,每题5分)
考古学文化
周公庙遗址
殷墟
王国维
玉敛葬
金缕玉衣
清明上河图
朗世宁
剔红
《考古图》
论述题(选答4题,每题25分)
二、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纹饰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三、概述汉唐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简述宋金时期黑釉瓷器的装饰技法
五、简述明清时期物质文化的基本特征
六、简述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的主要成就
2005年
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
名词解释:(必答,每题7分)
文物
半坡遗址
玉璧
秘色瓷
步辇图
雕版印刷
筒车
米芾
《金石录》
明孝陵
论述题(选答4题,每题20分)
1、综述偃师商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简述二里头文化和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特征
3、综述近年来宋代官窑的重要考古发现
4、简述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5、简述博物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4年
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陶寺遗址
洹北商城
熹平石经
《齐民要术》
“唐三彩”
端砚
淳化阁法帖
瘦金体
元四家
《格古要论》
二、问答题:(共6题,选答5题,每题20分)
1、评述周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简述春秋时期青铜器工艺的进步和此期青铜器的基本特征。
3、简述西汉皇帝陵的重要考古发现和西汉帝陵制度。
4、举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在物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
5、简述宋东京(汴梁)城市的布局及在都城发展史上的地位。
6、谈谈中国博物馆如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2003年
考试科目:文物博物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道县玉蟾岩遗址
马家窑文化
偃师二里头遗址
失蜡法
南禅寺
玉山子
剔红
“至正型青花”
“吴门四家”
《天工开物》
二、问答题:(共8题,选答6题,每题15分)
以下6题任选4题
1、简述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简述西周青铜器的分期及其基本特征。
3、简述东周秦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4、论述唐代海外交通与物质文化发展的关系。
5、比较唐宋皇陵制度的异同。
6、简述明清制瓷业的主要成就。
以下2题任选1题
7、论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论述博物馆企业化经营的利弊。
2002年
2001年
The end,by chenych 20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