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学名词解释
药学名词解释
药学名词解释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合成、制备、药理学、药效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代谢、药物毒理学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常见药学名词的解释:
1. 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缓解或改变生理功能的物质。
药物可以是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或生物制品。
2.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所产生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的科学。
3.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期望效应的科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效能和选择性等方面。
4.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稳定性、适应性和使用的科学。
药剂学主要关注如何将药物以适合患者使用的形式制备成药剂。
5. 药物分析:研究药物中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科学。
药物分析可以使用各种化学、物理和仪器分析技术来确定药物的质量和纯度。
6. 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和消除过程的科学。
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通过酶的作用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肾脏或其他途径排出体外。
7. 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和副作用的科学。
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的毒性机制、毒性程度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减轻药物的毒性。
8. 临床药学:研究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和药物治疗的优化的科学。
临床药学主要关注药物的选择、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治疗监测等方面。
以上仅是药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药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药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半数致死量(LD50):反应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数据。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交叉耐药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药物也的敏感性也降低。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的范畴。
抗微生物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抗菌谱: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窄谱: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
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
PAE 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药剂学药剂学:pharmaceutics,pharmacy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剂型:dosage form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pharmaceuticals,preparations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持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处方: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剂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文名称“Good Clin ic al Practice”的缩写。
中文名称为“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规范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GAP:英文名称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中文名称“良好农业规范GSP:是英文Good Supplying Practice缩写, 在我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它是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
增溶: 某些难溶性物质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药学综合名词解释
药物分析1.药物(drug)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2.药品(medicinal products)由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3.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
4.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P):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制、出版,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药品质量标准。
5.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根据药物的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特性所进行的试验,以判定药物的真伪。
6.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根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7.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根据药物分子中的特殊基团或官能团特殊反应或典型的有机官能团反应,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区别同类药物或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个药物单体。
8.杂质(Impurities):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9.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10.特殊杂质(Related Substances):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这类杂质随药物的不同而不同。
11.有关物质:药物中可能存在的原料、中间体、降解物、异构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和降解产物等。
12.干燥失重(loss on drying):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
13.炽灼残渣(Residue on ignition):有机药物经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高温炽灼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的硫酸盐。
药学相关名词解释
1、生物名词白喉杆菌: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引起小儿白喉的病原菌,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棒状杆菌种类较多,包括白喉杆菌和类白喉杆菌。
类白喉杆菌为非致病菌,常见的有假白喉杆菌,结膜干燥杆菌、溃疡杆菌和痤疮杆菌等。
斑丘疹:斑丘疹(maculopapule)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
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半衰期:放射性原子核数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统计期望时间。
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特性,不会随外部因素而改变。
变形杆菌:变形杆菌(proteusbacillus vulgaris)人和动物的寄生菌和病原菌。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土壤、水、垃圾、腐败有机物及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体表皮上的一种细菌。
在人体的皮肤,阴道等部位寄生,属正常菌群类型。
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属,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
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
不动杆菌: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机体感染,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之一。
本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重症者可导致死亡。
多见于老年和婴幼儿。
产酶流感嗜血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属孤菌科嗜血杆菌属。
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
肠球菌: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由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失败。
中药学重点名词解释
中药学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
)2.本草:本:是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他植物。
重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
但中药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故在古代将药物称为本草。
3.官药:由国家专营的、正规中药书上有记载的,称为官药。
4.草药:相对官药而言,一些流传在民间,在一些正规的药学著作上没有记载的药物,即为草药。
5.民族药:是指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是在吸收中医药及外国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特色和较强地域性的药物。
6.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定剂型,并且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以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7.中药学: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史的一门学科。
8.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炮制独特,疗效突出,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9.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等。
10.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时取出,根据火候大小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11.烫:与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
12.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
13.煅:将药物直接放入无烟炉火中或置于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称为煅法。
14.煨:取净药物用湿面皮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均匀的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药物与麦麸同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15.燀:将药物放入沸水中,翻动片刻,立即取出的方法。
药剂学常用名词解释
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乳剂: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英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列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硬胶囊剂:系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或小丸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
软胶囊剂:系将一泄量的液体制剂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赋形剂中制备成溶液、混悬液、乳液或半固体,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
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合剂:系指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成分的内服液体制剂。
(指中药经提取、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膏剂: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膏状剂型,分为流浸膏、浸膏、煎膏3种。
??注射剂:指供注入体内的火菌或无菌药物制剂,它包括真溶液、乳状液与混悬液以及供临床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
滴丸剂: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的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速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制剂。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左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左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左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药典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力。
DDS就是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务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
DDS的研究目的就是以适宜的剂型与给药方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就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与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就是药品生产与管理的基本准则。
药剂学名词解释知识点总结
药剂学名词解释知识点总结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一门研究制剂科学的学科,它涉及药物的制备和配制、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等多个领域。
药剂学名词解释是学习药物制剂科学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剂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解释一些常见的药剂学名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1. 药物制剂(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是将活性药物和辅料经过一定的工艺和方法配制成适合服用的药物形式的药物产品。
常见的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液等。
2. 药物配方(Prescription):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开具的药物处方,其中包含了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法用量等信息。
3. 药物分散度(Drug dispersion):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的分散状态。
药物分散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4. 稳定性(Stability):是指药物制剂在一定条件下,经历一定时间后依然能够维持其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稳定性是衡量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5.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药物的溶解度对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有重要影响。
6. 水合物(Hydrate):指的是药物分子与水分子形成的化合物,在制剂中会影响溶解度和稳定性。
7. 缓释释放(Sustained release):是指药物在制剂中以缓慢、持续的方式释放,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8. 经验制剂学(Empirical pharmaceutics):是指根据实验和经验进行制剂设计和制备的制剂学方法。
9. 理论制剂学(Theoretical pharmaceutics):是指通过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物在体内的行为来进行制剂设计和制备的制剂学方法。
10.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率和有效利用率,通常以药物在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来衡量。
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名词解释生药学是一个研究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有效成分以及其药理学、药物制剂学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在生药学中,有很多常用的重要名词。
本文将对常用的生药学名词进行解释,以期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药学。
1. 生药:指未经过炮制、粉碎等工艺处理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
生药是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2. 中药:指符合中医理论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养生等功能的药物。
3. 药材:指供制取药用的中药材料,广义的药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各种药材。
4. 配伍:中药学中,指多种药材组合使用,以达到协同作用、平衡毒副作用等目的。
5. 干燥剂:指将药材干燥后形成的散剂或块状剂,常用的干燥剂有薏苡仁、芡实、黄豆等。
6. 熟地黄:甘露熟地黄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是指垂丝地黄在炮制工艺中,经过鲫鱼汁或黄酒浸泡后,用炭火烘制干燥而成的药材。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的功效。
7. 西藏红景天:西藏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是一种高山植物,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被誉为“高山灵草”。
西藏红景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延缓衰老、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
8. 三七: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var. notoginseng)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
9. 姜黄素: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色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糖尿病等疾病。
10.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是指从银杏树叶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改善记忆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慢性脑供血不足、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11. 葛根素:葛根素(Puerarin)是从葛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效成分,可用于增强心脑血管功能、降低血脂、抗心肌缺氧等作用。
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
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2、剂型(药物剂型):为习惯治疗或者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即称之药物剂型。
3、药物制剂:在各类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一致的具体品种,将其称之药物制剂。
亦根据药典或者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习惯治疗或者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之药物制剂。
4、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汲取、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与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药物动力学:是使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汲取、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的操纵指标。
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它由权威医药专家构成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出版,由国家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ChP.201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
9、处方药:是务必凭执业医师或者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10、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者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能够自行推断、购买与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11、溶解度:指在规定温度与压力下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的量。
12、分配系数(P ):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水油;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C C P P == 13、晶型:指晶态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14、多晶型(同质多晶现象):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
15、吸湿性:指固体表面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附水分的现象。
16、临界相对湿度:粉末吸湿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之临界相对湿度。
17、被动扩散: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即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
18、主动扩散:一些生命必需物质与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通常不能透过微孔,且脂溶性小,务必借助载体或者酶促系统透过生物膜转运,这种过程成为主动转运。
药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药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1. 药学 (Pharmacy)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制备、性质、使用和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与影响的科学领域。
2. 药物 (Medicine)
药物是指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或产品。
药物可以是化学制剂、天然物质或生物制品。
3. 药理学 (Pharmacology)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
4. 药代动力学 (ics)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剂量与时间关系的影响。
5.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制备、配方、稳定性和药物在给药系统中的释放。
6. 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研究药物如何影响生物体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7. 药用植物学 (___)
药用植物学研究天然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并将其应用于药物治疗中。
8. 药物相互作用 (Drug n)
药物相互作用指同时或连续使用两种或更多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药效或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
9. 药品管理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药品管理包括药品生产、流通、质量控制、合理使用和药物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10. 药理毒理学 (Pharmacotoxicology)
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效应以及药物引起的毒理学反应机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药学名词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药学名词解释
药学名词解释1.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来改变其化学成分和活性的过程。
药物代谢通常在肝脏中进行,通过酶的作用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从而起到清除药物的作用。
2. 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指口服给药后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并达到其最高血液浓度的百分比。
该指标可以衡量给药途径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需要通过其他给药途径提高。
3.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和药效学效果的关系。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可帮助合理用药,确定药物的最佳剂量和给药频次。
4.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彼此之间产生的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疗效,也可以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避免不良后果,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条件下,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效果或副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可轻重不一,常见的包括恶心、头痛、皮疹等。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6.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形式,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注射液等。
不同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疾病状况,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使用便利性。
7. 药物滥用:药物滥用是指激素、镇静剂、镇痛剂等药物被人非法使用或过量使用,以获得心理或生理上的刺激或满足。
药物滥用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8. 药物依赖: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药物后,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并出现戒断反应。
药物依赖性高的药物包括鸦片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等,戒断过程可能伴有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9. 药物调剂师:药物调剂师是从事药物调剂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负责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处方要求,配制、调剂和分发药物。
药物调剂师在临床药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保患者获得正确、安全的药物治疗。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
1. 药学: 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起源、性质、制备、检验、储存、配制、应用以及药物安全和有效性的学科。
2. 药物: 药物是指具有治疗、预防、诊断、缓解或改变人或动物疾病状态的物质。
药物可以是化学药物、植物药物、动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等。
3. 药剂学: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配方、制剂、稳定性、适应症、给药途径、剂量等方面的学科。
4. 药效学: 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学科。
5. 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转化作用,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以及将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1
6.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一起使用时,会相互影响彼此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的现象。
7.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指使用药物来治疗、缓解或预防疾病或症
状的方法。
8. 药物副作用: 药物副作用是指在使用药物时产生的与治疗目标无
关的不良反应。
9. 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是指超过医学或法律用途的合理范围,或未
经医生指导和监督,超过规定剂量或带有其他目的使用药物的行为。
10. 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药物与受
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生物系统的影响的学科。
2。
药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药理学常用名词解释药理学常用名词解释1.药物(drug):凡能够影响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化过程,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在理论上说,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在药理学中,该词泛指以不同方式(有害的、有利的或其它的)改变活体组织(动物或植物)生物活性的任何物质,但一般仅指可产生有利作用的药理活性物质,主要用于人和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Drugs are the substances that bring about a change in biologic function through its chemical actions. It may be broadly defined as any chemical agent which affects living protoplasm , and few substances would escape inclusion by this definition .化学药物(drug):具有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化学药物。
(彭司勋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研究任何化学物质(包括药物)与生物系统(包括整体动物、离体器官或组织、细胞组、单一细胞或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科学。
Pharmacology is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chemicals with living systems through chemical processes, especially by binding to regulatory molecules and activating or inhibiting normal body processes.The subject of pharmacology is a board one and embraces the knowledge of the source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ompounding , physiological actions , absorption , fate , and excretion , and therapeutic uses of drugs .3.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和病原体作用的性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作用的“量”的规律的科学。
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名词解释生药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和动物及其产品的采集、贮藏、加工、鉴定、提取、制剂研究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生药学的常见名词解释:1. 药物学:研究药物的性质、来源、用途、生物利用度和药效等方面的学科。
2. 药用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罂粟、麻黄等,能提取出药物成分,用于疾病治疗。
3. 药用动物: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如蜂蜜、蜂蜡等,能提取出药物成分,用于疾病治疗。
4. 药材:指由药用植物或药用动物制取的原料,能直接或间接用于制备药物。
5. 药材贮藏:指对药材进行采集后的贮藏,包括防潮、防虫、防霉等措施,确保药材的质量与有效成分不受损害。
6. 药材炮制:指对经贮藏的药材进行炙烤、炒制、蒸汽煨等处理,提高药材的药性和药效。
7. 药材鉴定:通过外观、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等指标来确定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
8. 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制备、配方设计、剂量计算、保存等方面的学科。
9. 药物提取:指将药材中的药物成分分离提取出来,通常使用溶剂提取、蒸馏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方法。
10. 药物分离纯化:将药物提取物中的杂质和其他药物成分分离纯化,通常使用色谱、析出、结晶等方法。
11. 药物制剂:将药物成分配制成适合给药的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液等。
12. 药物品质标准:规定药物质量和药效的标准,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合格判定。
13. 毒理学:研究药物或化学物质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14.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的程度,常用来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
15. 药物相互作用:指多种药物在合用时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包括增强、拮抗、副作用增加等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药学名词解释,生药学涵盖了从植物和动物的采集到药物的制备及应用的全过程,对于研究和开发新药、利用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具有重要意义。
药学的名词解释
药学的名词解释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科学,它主要涉及药物的发展、制备、分析、评价和使用。
在繁复的医药领域中,药学的名词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对一些与药学相关的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药学领域。
1. 药物药物是一种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或缓解疾病症状的化学物质。
药物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给予患者,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肤贴剂等。
药物的发展离不开药学的研究和实践。
2.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的学科。
它涉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效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如何发挥作用,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3.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的学科。
它关注药物与生物体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转导、细胞功能改变等。
药理学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如何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从而指导药物的设计和优化。
4.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如药物的半衰期、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对合理用药和药物剂量的确定非常重要。
5.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被转化或分解的过程。
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也可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进行。
药物代谢的性质和速度对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有重要影响,因此药物代谢的研究非常重要。
6.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或连续使用时产生的相互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改变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或药物安全性。
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合理用药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7.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指使用药物后产生的有害或不希望发生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药物的剂量、使用方式、药物代谢等因素有关。
药学研究旨在识别和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
8.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指给予患者的药物的数量和频率。
药学导论名词解释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一门学科,世界是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与规律的科学。
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生药:生药指的是纯天然未经过加工或者简单加工后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药品标准:是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部门遵循的法律依据。
渗滤法:是指往药材粗粉中不断添加浸出溶媒,使其渗过药粉,从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
色谱分离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不同的两相中吸附、分配及亲和力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为借助于渗透压、脂溶性、络合作用等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药效的一类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采用数学模式来描述药物的生物活性与结构间的定量依赖关系。
药效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的机制。
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第一关卡效应。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剂工艺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剂型:指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药物分析学:是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学科,主要运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药物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指标,从而制定科学、可控的药品质量标准。
精密度: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均质供试品,经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检测所得的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领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渗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中,而能稳定的繁殖,并通过工程化为人类提供有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
临床药学名词解释
临床药学名词解释
1. 基础药学
药物
- 药物是指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缓解或改变生理功能的物质。
它可以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天然药物等多种形式。
药理学
-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研究。
2. 药物治疗
处方药
- 处方药是指只能由合格医生开具处方并在药剂师指导下购买的药物。
其使用需经过医生的诊断和监督。
非处方药
- 非处方药是指可以在药店或超市等地方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其使用无需医生的处方和监督。
药代动力学
-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过程的科学领域。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的药效和药物的产生和
消失的过程。
3. 药物管理
药物剂量
- 药物剂量是指给予患者的药物的量。
它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疾病状态和药物的特性等因素进行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更多的药物一起使用时,它们之间可能产生影响药效或不良反应的情况。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潜在的药物安全问题。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药物引起的对患者不利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了解和识别药物不良反应对于保障患者安全非常重要。
以上是一些基础的临床药学名词解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药学》名词解释
《药学》名词解释
药学名词解释
药物
药物是指为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改善健康状况而使用的物质。
剂量
剂量是指药物的使用量。
用药时必须按照合适的剂量使用,以保证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药效学
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到达机体后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学科。
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过程,即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学科。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时可能产生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等。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更多药物同时使用时,其中一个药物可能影响另一个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注射剂
注射剂是指需要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药物剂型。
口服剂
口服剂是指用口服途径给药的药物剂型。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液体的方法,使药物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作用效应、作用过程及其与身体的关系的学科。
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需处方方可购买的药物,使用前必须获得医生的处方。
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指可自由购买的药品,使用前无需医生处方。
禁忌症
禁忌症是指对某种药物使用存在绝对禁忌的情况。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是指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包括禁忌症、副作用、使用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 体 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
禁用(Forbid to use) 药品 “禁用”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 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带有 TM标识的商标,尚未获得注册,属于未经任何审批的 标 识、文 字、 图案 ,按 照《 药品 包装 标签 和说 明书 管理 规定》(暂 行) 的要 求, 不得 擅自 加入 药品 包装、标签中按注册商标使用。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由于美国的商标通常加注 TM,而在我国只 表示已使用的商标,并未取得商标注册证书;而 R(Register的缩写)才真正表示其为注册商标 。 所以,在购药时,谨防销售人员借 TM之名,大肆夸大疗效,从而受到误导被欺诈。 质量管理规范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99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自 200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200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GLP: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GCP: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GPP: 《优良药房工作规范》,2003 年 2 月 25 起施行。 适应证 系指该种药物适用于某种疾病症状 (或证候)的范围。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强心苷药物 的 适应证;风热外感为辛凉解表药的适应证。 药物的适应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记载 于 药品说明书者为法定适应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是判断药品选用是否正确的根据之一。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 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 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 超过有效期的; 4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 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国家 基本药物 (Essential Drugs) 是指疗效确切、毒副反应清楚、价格较廉、适合国情、临床 上必不可少的那些药品。为规范药品生产供应及临床使用,我国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总局首 次 于1981年8月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西药部分),遴选出国家基本药物 278种。我国卫生部 又 于2009年8月颁布 了 《国家 基本 药物 目录 (基 层医 疗卫 生机 构配 备使 用部 分)》。化 学 药品 和生 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共 205个品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 102个品种。 非处方药 (Over the Counter) 此词由 欧美国家的民间柜台药 (Over the Counter,OTC)转化而 来。系指应用安全、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不需医生处方在药房中即可买到的药物。 此类药品购 药者参考其说明书即可 安全 使用。所谓“应用安全 ”,一般指:潜在毒性低,不易 引起蓄积中毒 ; 在正常用法与正常剂量下,不产生不良反应,或虽有一般的副作用,但病人可自行觉察,可以 忍 受,且属一过性,停药后可迅速自行消退;用药前后不需特殊试验;不易引起依赖性、耐药性, 不应掩盖病情的发展与诊断。非处方药系由处方药转变而来。一种经过长期应 用、公认确有疗效
非法 定适应证 许多药物除了法定的作用用途外,还可以有某些在说明书 法定适应证 外的作用 用 途,即非法定适应证。非法定适应证有两个来源:①在审批说明书时只审批了最成熟的内容,对 其他内容尚待观察后决定;②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作用用途,即老药新用。 对非法定 适 应证使用应慎重。如在有充足文献,已被公认者,可以应用,医师有决定用药的处方权,但必须 注意所采取的用药方案以不致危害患者为度。 慎用 药品“慎用 ”,即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老人 、 孕妇、授乳妇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视利弊大小决定是否使用或减量。在使用中 应 加强对病情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监察。
有一些药品还有习惯上的称谓,常叫做别名或曾用名,如对乙酰氨基酚称为扑热息痛;阿 司 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苯妥英钠也称大仑丁等。
TM是TRADE MARK的缩写,美国的商标通常加注 TM,并不一定是指已注册商标。而 R是 REGISTER 的缩写,用在商标上是指注册商标的意思,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使用注册商标,可以在 商 品、商品包装、说明书或者其他附着物上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注册标记包括(注外 加○)和( R外加 ○)。使用注册标记,应当标注在商标的右上角或者右下角。 因此, TM与R是不 同国家的商标标记,没有特别的关系,也有一些国内公司不了解法律规定,一味模仿美国公司, 在 商 标 上 使 用 TM 标 记 。
常用药学名词解释
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 质量管理规范 禁用 迟释制剂 二重感染 免疫 抗体 生物制品
药品 非处方药 适应证 脂质体 定向药物制剂 序贯疗法 免疫力 抗原 干扰素
三无药品 国际药品通用名 非法定适应证 微囊 抗生素 顺从性 免疫抑制 基因 α干扰素
假药 中国药品通用名 慎用 缓释制剂 抗菌谱 体重指数 人工被动免疫 基因突变 β干扰素
和抑制病原体的微生物产物,或使用化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和改造的半合成的衍生物和全 合 成的仿制品。依据培养和提纯的工艺分为天然、半合成和全合成的抗生素。 抗菌谱 (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菌 谱 系泛 指一种或一类抗生素所能抑制 (或杀 灭 )微生 物 的类、属、种的范围。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阴性球菌,链霉素的抗菌 谱 主要是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两者抗菌谱的覆盖面都较窄,因此属于窄谱抗生素 (narrow spectrum antibiotics)。而四环素类的抗菌谱覆盖面广,包括一些革兰阳性菌或阴性菌,及立克次体、 支 原体、衣原体等,因此称为广谱抗生素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s)。抗菌谱反映了自然状 态 下细菌(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同类或作用相似的药物常具有相同或近似的 抗菌谱。虽然抗菌 谱是选择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但应用时还必须考虑微生物耐药性的现实情况,两者不可偏废。 菌群 失调 (dysbacteriosis ) 系指在肠道或其他体腔内的正常 菌群受抑制,致使非正常菌群得 以 大量繁殖而致的一种病态。例如在人体肠道中,存在着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某些厌氧菌,起到 抑 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和制造维生素 B2、K 等供应人体需要的作用,因而对人体有益。应用抗生素或 合成抗菌药后,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非正常茵群得以生长繁殖,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消化 道 功能改变,乃至发生二重感染等,尤其在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更易发生。 二重感染 (superinfection) 又称继发感染,系指 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 生 另一种微生物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引发耐该种抗菌药物微生物的新感染。 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失去抑制,可转变为致病菌,原发 感染菌的耐药菌株或其他细菌均可造成二重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的二重感染有 :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霉菌性肠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等。 序贯疗法 1 序贯疗法的概念 序贯疗法又称 “转移”疗法。指经过相对疗程( 2-3d)静脉抗菌药物 治疗 , 待临床症状基本稳定或改善后,改为口服抗菌药物 治疗的方法。口服药可以是与静脉抗菌药物 完 全相同的口服剂型,也可以是同一族或抗菌谱相似的另一种药物。 2 序贯疗法的理论基础 序贯疗法在最初 2-3d 使用静脉抗菌药物后 ,使血清和组织中的抗菌药 物浓度迅速升高,超过最小抑菌浓度 MIC 数倍,达到快速 抑菌(或杀菌)目的,使患看病情迅速 改善,而口服后序药物则使抗菌药物浓度持续大于 MIC,最终以最小的用药剂量 、最低的治疗费 用和最低的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3 后序药物的选择 主要考虑口服制剂的抗菌谱、生物利用度、生物稳定性等因素,理想的后 序 药物应具备:(1)与静脉抗菌药物 具有 相同或相似的抗菌谱;(2)具有较好的 患者 依从性,每 天 用药 1-2 次 ;( 3)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水平远高于 MIC;( 4)肠道完全吸收,并与 针剂一样广泛分布至靶器官或组织;(5)不良反应小;(6)价格便宜。如:头孢呋辛和头孢拉 定 、 头孢噻肟与头孢克肟、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头孢他定与头孢布烯等都是良好组合。 4 序贯疗法的适应症 适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腹部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5 序贯疗法的优点 突出优点为: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可以缩短静脉用药时间,减轻病 人 痛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院内感染 ,节省药费等。 6 序贯疗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能盲目使用,否则导致序贯疗法失败。如选择的后序药物顺从 性 较差,治疗结果常常差强人意。所以序贯疗法的顺利完成,不但要求医生要懂药理知识,还要 求 病人密切配合,完成医嘱的口服疗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顺从性 全称是 “病人 对药物治疗的顺从性 (亦有称依从性)”patient’s compliance to drug therapy,系指患者接受有序药物治疗的自觉性。近年来国际上提出 Concordance(协调)和 adherence(坚持)来替代“顺从”。因“顺从”是以医师为主、患者被动的行为,而 “协调” 和“坚持”则强调了患者由被动顺从转向知情而主动配合治疗。体现了在处理医患关系中始终贯 彻以尊重患者为准则。 1 病人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顺从性可定义为病人理解并按照医嘱或处方 用药。配合的 病人会 遵 从标签上的指示以及医生或药剂师的特殊说明来使用药物。配合包括按需要的剂量、恰当的剂 型 、 恰当的时间来用药,坚持按规定的疗程和时间间隔用药,同时还要考虑到饮食和其他药物 (包括 处方 药和 非 处方 药 )以及 和中 草药 间的 相 互影 响 。
例如:渗透泵 缓释制剂 口服后,胃液通过半透膜,进入片内溶解部分药物,形成一定渗透 压 , 使饱和药物溶液通过膜上的微孔,在一定时间内 (例如 24 小时 )非恒速排出。俟药物释 放完毕, 外壳即被排出体外。其特点是,释放速度不受胃肠蠕动和 pH 值变化的影响,药物易被机体吸 收, 并可减少对胃肠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因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控释制剂 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 普通制 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 增 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迟释制剂 迟释制剂系指在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和脉 冲 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