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测量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6b7d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6.png)
光纤传感测量实验报告光纤传感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光纤传感测量是一种基于光纤技术的测量方法,通过光的传输和传感原理,可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光纤传感测量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可行性。
一、光纤传感测量原理光纤传感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特性在光纤中传输,并通过光的改变来测量物理量。
光纤传感器由光源、光纤、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当物理量作用于光纤时,会引起光纤中的光信号发生变化,进而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最后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光纤传感测量的应用领域光纤传感测量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温度传感是光纤传感测量的主要应用之一。
通过光纤的热致效应,可以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测量。
此外,光纤传感测量还可以应用于压力、应变、湿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并且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实验仪器准备:光源、光纤、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器等。
2. 实验一:温度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固定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温度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纤中的光信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3. 实验二:压力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连接到压力变化的装置上,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压力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且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
4. 实验三:应变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固定在受力物体上,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应变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应变的增加会引起光信号的相位变化,且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5. 实验四:湿度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放置在湿度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湿度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湿度的增加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且与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光纤传感测量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应变和湿度等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物理量的变化会导致光信号的不同变化,这为光纤传感测量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d202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7.png)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来测量物体位移的装置。
它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光纤位移传感器,验证其原理,并探究其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一、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基于光纤的折射和反射特性。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纤中的光线也会发生折射,而光纤的折射率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
当光纤发生位移时,光线的传播路径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光纤末端的接收器接收到,并转化为电信号。
二、实验装置和步骤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的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纤、光纤末端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
2. 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与光纤连接,确保激光器正常工作。
(2) 将光纤固定在待测物体上,并将光纤末端接收器连接到信号处理器。
(3) 调整光纤的位置,使其与待测物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记录下此时的初始位移值。
(4) 移动待测物体,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记录下相应的位移值。
(5)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位移值。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1. 测量精度: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主要受到光纤的长度和接收器的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纤的位置和待测物体的位移来探究测量精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高,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待测物体的微小位移。
2. 稳定性: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测量结果是否能够保持一致。
在本实验中,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位移测量,并观察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实验结果显示,光纤位移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测量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一致。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与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与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72fd5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8.png)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与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一、实验原理1.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2.实验仪器和材料(1)光纤传感器:包括光源、探头和电子控制单元。
(2)被测物体:选择一个具有一定位移范围的物体,如斜坡或弹簧。
(3)信号处理器:用于采集和处理光纤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3.实验步骤(1)将光纤传感器的探头安装在被测物体上,并将光源和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好。
(2)调整光纤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使其能够正确地检测到被测物体的位移。
(3)通过信号处理器采集光纤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4)对被测物体进行一系列的位移变化,记录光纤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计算位移值。
(5)分析和比较测量结果,评估光纤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二、数值误差分析1.线性度误差线性度误差是指光纤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的输出与被测物体实际位移之间的偏差。
通过在不同位移范围内进行测量,可以绘制出光纤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曲线,并通过拟合得到线性度误差。
2.灵敏度误差灵敏度误差是指光纤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增益与被测物体位移之间的偏差。
通过改变被测物体的位移步长,可以测量得到不同位移值下的输出信号,并计算灵敏度误差。
3.常数误差常数误差是指光纤传感器输出信号在零位移点上的固有偏移。
可以通过将被测物体置于零位移点附近,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常数误差。
4.稳定性误差稳定性误差是指光纤传感器在长时间测量过程中输出信号的波动。
通过对输出信号进行连续测量,并统计其标准差,可以评估光纤传感器的稳定性。
5.总误差估计将上述各项误差进行合并,可以得到光纤传感器的总体误差估计。
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确定误差允许范围,评估光纤传感器的适用性。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数值误差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原理,并评估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针对实验结果中的误差,可以进一步优化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
光纤测位移实验报告
![光纤测位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02cd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1.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3. 通过实验验证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传输特性,将光信号作为信息载体,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相位、频率或偏振态等变化,实现对位移的测量。
本实验采用的光纤位移传感器为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到传感器探头。
2. 光探头将光束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部分光被反射回来。
3. 反射光经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 通过分析电信号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位移。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纤位移传感器一套2. 激光光源一台3. 光电转换器一台4. 测微头一台5. 数显电压表一台6. 光功率计一台7. 光纤连接器若干8. 反射面一块9. 实验台一个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光纤位移传感器、激光光源、光电转换器等设备连接好,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信号传输畅通。
2. 调整激光光源:调节激光光源的输出功率,确保光信号强度适中。
3. 设置测微头:将测微头与被测物体固定,确保测微头能够精确测量被测物体的位移。
4. 调整光纤探头:将光纤探头放置在测微头前端,确保光纤探头与被测物体表面紧密接触。
5. 数据采集:启动实验设备,观察数显电压表和光功率计的读数,记录被测物体的位移和相应的电信号变化。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量精度: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稳定性: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稳定,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3. 影响因素: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如光纤连接质量、环境温度等。
六、实验结论1. 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可靠的位移测量工具,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总结(3篇)
![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f8987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0.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我们开展了本次传感器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传感器性能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及数据分析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 实验步骤:1. 将压电传感器安装在振动台上。
2. 连接低频振荡器,输入振动信号。
3. 通过示波器观察振动波形,分析传感器输出。
2.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 实验步骤:1. 将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振动台上。
2. 连接低频振荡器,输入振动信号。
3. 通过示波器观察振动波形,分析传感器输出。
3. 传感器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传感器,了解其设计原理和调试方法。
-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传感器电路。
2. 连接实验设备,进行电路调试。
3. 分析测试数据,评估传感器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压电式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测量振动信号,输出波形与输入信号一致。
- 分析原因: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2.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光纤式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振动位移,输出波形与输入信号一致。
- 分析原因:光纤式传感器采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具有抗电磁干扰、高抗拉性能等特点。
3. 传感器设计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传感器电路能够正常工作,输出信号稳定。
- 分析原因:在电路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传感器性能、信号传输和抗干扰等因素。
五、实验结论1. 压电式传感器和光纤式传感器在振动测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总结(3篇)
![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0ad98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4.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和应用的了解,我们开展了传感器实验课程。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原理、设计、制作和测试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和测试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学生对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的认识。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传感器基本原理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的分类和应用。
2. 传感器设计实验:根据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传感器。
3. 传感器测试实验:对制作的传感器进行测试,分析其性能指标。
4. 传感器应用实验:将传感器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验过程1. 传感器基本原理实验: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如光电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 传感器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压力传感器。
我们首先确定了传感器的结构,然后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和元器件,最后进行了组装和调试。
3. 传感器测试实验:我们对制作的压力传感器进行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灵敏度、线性度、响应时间等。
通过实验,我们分析了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4. 传感器应用实验:我们将制作的压力传感器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解决了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感器基本原理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传感器设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压力传感器,其灵敏度、线性度等性能指标符合预期。
3. 传感器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制作的压力传感器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808fb77ff00bed5b8f31d45.png)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特性;2、了解并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实验;2、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误差补偿实验;3、光纤位移传感器测距原理实验;4、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出光强随位移变化的函数关系;5、实验误差测量。
三、实验仪器1、光线位移传感器实验仪1台2、反射式光纤1根3、对射式光纤2根4、连接导线若干5、电源线1根四、实验原理本实验仪通过光纤位移传感器位移测量实验,熟悉光纤结构特点及光纤数值孔径的定义,掌握光纤位移的测量原理,熟悉光路调整方法。
本实验仪可以完成反射式和对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重点研究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设计。
通常按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光纤传感器分成功能型(或称为传感型)和非功能型(传光型、结构型)两大类。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使用单模光纤,它在传感器中不仅起传导光的作用,而且又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
但这类传感器大制造上技术难度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且调试困难。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本身只起传光作用,并不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
它是利用在光纤端面或在两根光纤中间放置光学材料、机械式或光学式的敏感元件感受被测物理量的变化,使透射光或反射光强度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这种传感器也叫传输回路型光纤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纤把测量对象辐射的光信号或测量对象反射、散射的光信号直接传导到光电元件上,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检测。
为了得到较大的受光量和传输光的功率,这种传感器所使用的光纤主要是孔径大的阶跃型多模光纤。
该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技术上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应用,但灵敏度较低,测量精度也不高光纤位移传感器实位移测量器件,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功能,根据检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来测量被测反射表面的距离。
光纤位移传感器属于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相关参数:1、光源:高亮度白光LED,直径5mm2、探测器:高灵敏度光敏三极管3、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芯直径:Φ1+ΦO.265×16长度:50mm检出距离:50mm最小检出距离:0.01mm4、对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芯直径:Φ1长度:50mm检出距离:50mm最小检出距离:0.0lmm5、二维调节支架13mm移动距离,分辨率0.01mm5、电压表(实验箱集成)200mV、2V、20V三档可调光纤位移传感器位移测量原理1.如图是反射式线性位移测量装置光从光源耦合到输入光纤射向被测物体,再被反射回另一光纤,由探测器接收。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5bec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e.png)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原理的高精度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装置,探究其原理和性能,并对其进行实际应用测试。
一、实验装置搭建实验装置主要由光源、光纤传输线、光纤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首先,将光源连接到光纤传输线的一端,然后将另一端连接到光纤接收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光纤传输线的稳定性和光源的亮度。
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光纤传输线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位移数值。
二、原理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传输特性。
光纤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纤中的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来确定位移的大小。
当物体发生位移时,光纤中的光信号会受到干扰,从而导致光强度的变化。
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位移的数值。
三、性能测试1. 精度测试为了测试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精度,我们将其与一个标准测量仪器进行对比。
首先,我们将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得到的位移数值作为参考值,然后使用光纤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
通过对比两者的测量结果,可以评估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精度。
2. 灵敏度测试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其对位移变化的响应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移大小,然后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值来测试其灵敏度。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逐渐增加物体的位移,然后记录下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值。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
3. 稳定性测试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为了测试稳定性,我们可以将光纤位移传感器连接到一个振动平台上,然后进行长时间的振动测试。
通过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值,可以评估其在振动环境下的稳定性。
四、实际应用光纤位移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机械领域,光纤位移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机械零件的位移,以确保其工作正常。
在航空航天领域,光纤位移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飞机结构的变形,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65e9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4.png)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光纤传感器的特性及其在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名为“FiberSense100”的光纤传感器系统,
该系统由一个光纤量子传感器和一台PC构成,旨在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湿度和压力。
首先,我们确定了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设置和校准。
在设置过程中,我们首先调节了温度传感器,设置正确的温度量程,
并将其与外界温度进行比较,以求出较高精度的温度值。
之后,我们
对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也进行了类似的操作。
最后,我们将一个
温控器(用于控制实验室的温度)与光纤传感器相连,并进行了各种
负载和温度变化的测试,以验证光纤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着,我们再进行了对测量数据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测试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光纤传感器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验室温度变化以及随时间
推移而变化的负载情况,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压力传感器方面,我
们也发现光纤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与标准值吻合,证明了光纤传感器
的高准确度。
最后,我们总结了本次实验的结果。
实验表明,当使用光纤传感
器时,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温度、湿度和压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因此,光纤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更好地满
足生产和检测需求。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e356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0.png)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通过光信号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的物理量。
它具有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
实验一: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传输特性,通过光纤中的光信号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的物理量。
光纤传感器主要包括光源、光纤、光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等组成部分。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器。
当外界物理量作用于光纤时,光纤中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间接地得到环境中的物理量。
实验二: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光纤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温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温度。
通过将光纤与温度敏感材料结合,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光纤中的折射率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温度的信息。
2. 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还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通过将光纤与压力敏感材料结合,当压力作用于光纤时,光纤中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压力的信息。
3. 拉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还可以用来测量拉力。
通过将光纤与拉力敏感材料结合,当拉力作用于光纤时,光纤中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拉力的信息。
实验三:光纤传感器性能测试在本实验中,我们对光纤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灵敏度、线性度和稳定性等。
灵敏度是指光纤传感器对物理量变化的响应能力。
我们通过改变环境中的物理量,并记录光信号的变化,来计算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
线性度是指光纤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呈线性关系。
我们通过改变环境中的物理量,并记录光信号的变化,来计算光纤传感器的线性度。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1840c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4.png)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本文将分析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介绍器件本身的特性、参数设置、实验方法,测试数据以及实验结果。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主要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和检测技术来检测运动物体的物理位移,以及其他物理变化。
它具有小尺寸、低功耗、设备安装方便、非接触式等优点,可用于检测、控制和监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在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监测、绿色能源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使用的特定型号的光纤传感器器件是由XXX公司生产的,采用高精度表面贴装工艺,结构小巧,反应迅速,适合作为精密机械设备中的传感器使用。
此款器件采用单模光纤非接触式测量,最大位移量可达到±100mm,分辨率为1m以下,误差低于1%。
为了测试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设计了一个由钢丝和支架组成的测试装置,将光纤传感器的光路安装在测试装置的两个固定点上,模拟了实际工作环境中的物理位移,测试装置还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可以满足不同的测试要求。
根据实验设计,将光纤传感器安装在协调测试装置上,通过实验室校验系统调节设备参数,如增益和温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器件设置为双轴平行模式,然后选择不同增益,模拟不同物理位移。
在每组测试中,模拟的位移值为10mm,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每组测试都重复进行了三次,以获得有效的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图,将量测到的位移值与模拟的位移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光纤传感器的准确度。
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范围内,光纤传感器的实测位移与模拟位移之间的误差在1μm以内,无论是在纵轴还是横轴方向,测量精度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2e41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e.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其在位移检测中的应用。
3. 验证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传输特性,通过测量光纤内传输光的变化来检测位移的一种传感器。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其工作原理如下:1. 光源发射的光经光纤探头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
2. 被测物体反射的光经接收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元件。
3. 光电转换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4. 根据电信号的强弱变化,计算被测物体的位移。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纤位移传感器2. 激光光源3. 光功率检测器4. 测微头5. 反射面6. 差动放大器7. 电压放大器8. 数显电压表9.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激光光源、光路系统、待测物体、光功率检测器等连接好。
2. 调节激光光源的位置和光路系统,使激光能够正常发出。
3. 将光纤位移传感器连接到光功率检测器,并调整其位置,使其与待测物体表面保持一定距离。
4. 旋转测微头,使光纤探头与待测物体表面接触,记录初始位移值。
5. 逐渐增加待测物体的位移,记录每个位移值对应的输出光功率。
6.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位移-光功率曲线,计算位移与光功率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纤位移传感器在位移检测中的应用。
2.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 高灵敏度:位移变化对光功率的影响较大,可以精确测量微小位移。
- 高稳定性:光纤传感器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抗干扰能力强:光纤传感器对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 实验数据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光功率与位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于精确测量位移。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其在位移检测中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a1894f7fd0a79563d1e7222.png)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6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
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1-6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 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1-7。
图1-7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2、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3、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R W、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表1-4。
表1-4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X(mm)V(v)5、根据表9-1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X(mm)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V(v)0.00 0.08 0.19 0.32 0.45 0.59 0.76 0.92 1.13 1.27 X(mm)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V(v) 1.39 1.50 1.59 1.65 1.70 1.78 1.84 1.88 1.91 1.91X(mm)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V(v) 1.93 1.94 1.96 1.95 1.90 1.89 1.87 1.87 1.79 1.74 X(mm)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V(v) 1.73 1.70 1.68 1.65 1.54 1.50 1.48 1.46 1.42 1.34 X(mm)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V(v) 1.29 1.27 1.26 1.23 1.13 1.12 1.10 1.08 1.10 1.112、光纤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特性曲线:3、1mm时的灵敏度与非线性误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为:灵敏度为0.1458V/mm在0.45mm处取最大相对误差为:0.07V非线性误差为:六、思考题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答:表面要干净没有污点,而且光洁度要好;再因为一定要可以反射光,因此一定不能出现黑色表面的情况。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7d9440f90f76c660371a5e.png)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篇一: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实验二十六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型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抛光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1、观察光纤结构:二根多模光纤组成Y形位移传感器。
将二根光纤尾部端面(包铁端部)对住自然光照射,观察探头端面现象,当其中一根光纤的尾部端面用不透光纸挡住时,在探头端观察面为半圆双D形结构。
2、按图安装、接线。
?安装光纤:安装光纤时,要用手抓捏两根光纤尾部的包铁部分轻轻插入光电座中,绝对不能用手抓捏光纤的黑色包皮部分进行插拔,插入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损坏光纤座组件中光电管。
?测微头、被测体安装: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到5mm处(测微头微分筒的0刻度与轴套5mm刻度对准)。
将测微头的安装套插入支架座安装孔内并在测微头的测杆上套上被测体(铁圆片抛光反射面),移动测微头安装套使被测体的反射面紧贴住光纤探头并拧紧安装孔的紧固螺钉。
3、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RW、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为0V。
4、逆时针调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0.1mm(微分筒刻度0,10、10,20……)读取电压表显示值线性度最好区域:5、根据表26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并找出线性区域较好的范围计算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二、基本原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光电断续器也称光耦),传感器端部二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转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脉冲数,脉冲经处理由频率表显示,,即可得到转速,=10f。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7d9440f90f76c660371a5e.png)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篇一: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实验二十六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型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抛光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1、观察光纤结构:二根多模光纤组成Y形位移传感器。
将二根光纤尾部端面(包铁端部)对住自然光照射,观察探头端面现象,当其中一根光纤的尾部端面用不透光纸挡住时,在探头端观察面为半圆双D形结构。
2、按图安装、接线。
?安装光纤:安装光纤时,要用手抓捏两根光纤尾部的包铁部分轻轻插入光电座中,绝对不能用手抓捏光纤的黑色包皮部分进行插拔,插入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损坏光纤座组件中光电管。
?测微头、被测体安装: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到5mm处(测微头微分筒的0刻度与轴套5mm刻度对准)。
将测微头的安装套插入支架座安装孔内并在测微头的测杆上套上被测体(铁圆片抛光反射面),移动测微头安装套使被测体的反射面紧贴住光纤探头并拧紧安装孔的紧固螺钉。
3、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RW、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为0V。
4、逆时针调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0.1mm(微分筒刻度0,10、10,20……)读取电压表显示值线性度最好区域:5、根据表26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并找出线性区域较好的范围计算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二、基本原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光电断续器也称光耦),传感器端部二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转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脉冲数,脉冲经处理由频率表显示,,即可得到转速,=10f。
大学物理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db772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4.png)
大学物理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掌握光纤传感器测量位移、温度等物理量的方法。
3、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对光纤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对象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传感器。
它基于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的特性,如光的强度、波长、相位等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位移测量中,通常利用光纤的微弯损耗原理。
当光纤发生弯曲时,光在纤芯和包层界面的全反射条件被破坏,从而导致光的传输损耗增加。
通过测量光强的变化,可以得到光纤的弯曲程度,进而推算出位移量。
在温度测量中,常采用光纤的热光效应或热膨胀效应。
热光效应指的是光纤材料的折射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从而影响光的传输特性;热膨胀效应则是光纤的长度随温度变化而伸长或缩短,导致光程发生改变。
三、实验仪器1、光纤传感器实验仪:包括光源、光纤探头、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等。
2、位移台:用于精确控制位移量。
3、温控箱: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
4、数字示波器:用于观测和记录电信号。
5、计算机: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
四、实验步骤1、位移测量实验连接好实验仪器,打开光源和信号处理电路。
将光纤探头固定在位移台上,调整探头与被测物体的初始距离。
缓慢移动位移台,改变探头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同时观察数字示波器上输出信号的变化。
记录不同位移量对应的输出电压值,并绘制位移电压曲线。
2、温度测量实验将光纤探头放入温控箱中,设置不同的温度值。
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数字示波器上的输出电压值。
绘制温度电压曲线。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位移测量实验数据|位移(mm)|输出电压(V)|||||00|05||05|12||10|18||15|23||20|28|以位移为横坐标,输出电压为纵坐标,绘制位移电压曲线。
通过对曲线进行拟合,可以得到位移与输出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
2、温度测量实验数据|温度(℃)|输出电压(V)|||||200|08||300|15||400|21||500|28||600|35|同样以温度为横坐标,输出电压为纵坐标,绘制温度电压曲线。
实验八 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
![实验八 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89a1d2300912a216147929d6.png)
实验七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
实验原理:
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多模光纤合并于一端组成光纤探头,一束作为接收,另一束为光源发射,近红外二级管发出近红外光经光源光纤照射至被测物,由被测物反射的光信号经接收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电信号,反射光的强弱与反射物与光纤探头的距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就可得知位置量的变化。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及输出特性曲线
实验所需部件:
光纤(光电转换器〉、光纤光电传感器实验模块、电压表、示波器、螺旋微仪、反射镜片
实验步骤:
1、观察光纤结构:本实验仪所配的光纤探头为半圆型结构,由数百根导光纤维组成,一半为光源光纤,一半为接收光纤。
2、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电源线及光纤变换器探头接口,光纤探头装上探头支架,探头垂直对准反射片中央(镀铬圆铁片),螺旋测微仪装上支架,以带动反射镜片位移。
3、开启主机电源,光电变换器V o端接电压表,首先旋动测微仪使探头紧贴反射镜片(如两表面不平行可稍许扳动光纤探头角度使两平面吻合),此时V o输出≈0。
然后旋动测微仪,使反射镜片离开探头,每隔.0.2mm记录一数值并记入下表:。
光纤位移实验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c53b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e.png)
光纤位移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光纤位移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光纤位移测量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光纤位移测量仪器的使用。
3. 观察并分析光纤位移实验现象。
4. 进一步了解光纤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纤位移测量是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实现的一种非接触式位移测量方法。
光纤位移传感器由光纤传感头、光纤连接线、光纤光源和光纤检测器等组成。
当被测物体发生位移时,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纤传感头上表面的光强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移。
实验中通常使用的原理是利用微小的位移引起光纤端面的反射光强变化。
光纤传感头的端面经过特殊处理,可以使光纤端面处于全反射状态。
当物体位移时,光纤端面受到微小的变形,导致反射光的入射角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反射光的强度。
通过测量光纤端面反射光的强度变化,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位移。
三、实验步骤:1. 将光纤位移传感器连接到光纤测量仪器上。
2. 将光纤传感头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对准待测物体。
3. 调整光纤传感头的位置,使其与待测物体接触。
4. 通过光纤测量仪器进行校准,调整其工作参数使其适应当前实验环境。
5. 在光纤测量仪器上设置起始位移值。
6. 手动移动待测物体,观察光纤测量仪器显示的位移数值。
7. 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位移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进行中,我们观察到光纤测量仪器能够实时显示被测物体的位移数值,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改变了待测物体的位移范围和速度,发现光纤测量仪器都能够准确地测量出位移数值,并且与实际值基本一致。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光纤位移测量具有以下特点:1. 非接触式测量:由于光纤传感头与被测物体不直接接触,因此不会对被测物体产生影响。
2. 高精度:光纤测量仪器能够实时测量微小的位移,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3. 快速响应:光纤位移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位移的变化,并且反应速度较快。
4. 长距离传输:光纤传感器可以通过光纤连接线与光纤测量仪器进行远距离传输,适用于一些需要远程监测位移的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实验07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
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
学会
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
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
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
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
clc; clear;
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
v0=l-mean(l)%残差列
M1=mean(l)%算术平均值
M2=std(l)%标准差
计算结果
数据分布
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
系统误差
%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
N=length(l)%原数组长度
if(mod(N,2))%求数组半长
K=(N+1)/2
else
K=(N)/2
end
A1=0;
delta=0;%delta=A1-A2
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
A1=A1+v0(i);
end
A2=0;
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
A2=A2+v0(j);
end
A1;
A2;
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
delta=A1-A2%校核结果
%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
u=0
for i=1:N-1;
u=u+v0(i)*v0(i+1);
end
u=abs(u)
if((u-sqrt(N-1)*M30)>0)
fprintf('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n');
else
fprintf('未发现周期性系统误差\n');
end
运行结果
可见delta近似于0,由马利克夫准则可知,此案例中应用的残余误差校核法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3.用不同公式计算标准差后通过比较判断测量数据有无系统误差
%不同公式计算标准差比较法
sigema1=0;
sigema2=0;
u=0;
for i=1:N %贝塞尔公式
sigema1=sigema1+v0(i)^2;
end
sigema1=sqrt(sigema1/(N-1))
for i=1:N %别捷尔斯公式
sigema2=sigema2+abs(v0(i));
end
sigema2=1.253*sigema2/sqrt(N*(N-1))
u=sigema2/sigema1-1
if(abs(u)>=(2/sqrt(N-1)))
fprintf('怀疑测量列中存在系统误差\n');
else
fprintf('不确定测量列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n');
end
运行结果
4.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罗曼诺夫斯基准则和格罗布斯准则判别有无粗大误
差
%罗曼诺夫斯基法则判断是否存在粗大误差
j=1;%以下开始去除粗大误差
for i=1:N
if(i==8)
i=i+1;
continue
else
l1(j)=l(i);
j=j+1;
end
end
N1=length(l1);
v1=l-mean(l1);%去除粗大误差数据后的残差列
Averagae_lmnfsj=mean(l1);%去除粗大误差数据后的算术平均值
Standard_lmnfsj=0;
for i=1:N1
Standard_lmnfsj=Standard_lmnfsj+v1(i)^2;
end
Standard_lmnfsj=sqrt(Standard_lmnfsj/(N1-1));%去除粗大误差数据后的标准差
if((abs(l(8)-Averagae_lmnfsj)-2.24*Standard_lmnfsj)>0)
fprintf('测量列中存在粗大误差,第8项数据存在粗大误差\n');
else
fprintf('测量列中不存在粗大误差\n');
end
运行结果
%格布罗斯法则判断是否存在粗大误差
l1=sort(l);
N=length(l);
Average_gbls=mean(l);
Standard_gbls=0;
for i=1:N
Standard_gbls=Standard_gbls+v0(i)^2;
end
Standard_gbls=sqrt(Standard_gbls/(N-1));%未去除粗大误差数据的标准差%检查g1
g1=(Average_gbls-l1(1))/Standard_gbls;%g(1)
%检查gn
gn=(l1(N)-Average_gbls)/Standard_gbls;%g(n)
if(g1>=2.41)
fprintf('第一项测量值含有粗大误差\n');
fprintf('现在去除该项,重新计算\n');
else
if(gn>=2.41)
fprintf('最后一项测量值含有粗大误差\n');
fprintf('现在去除该项,重新计算\n');
else
fprintf('测量值不含有粗大误差\n');
end
end
%去除含有粗大误差的数据后重新计算
l20=sort(l);
j=1;%以下开始去除粗大误差
for i=2:N
l2(j)=l20(i);
j=j+1;
end
v2=l2-mean(l2);
N2=length(l2);
Average_gbls=mean(l2);
Standard_gbls=0;
for i=1:N2
Standard_gbls=Standard_gbls+v0(i)^2;
end
Standard_gbls=sqrt(Standard_gbls/(N2-1));%去除粗大误差数据的标准差%检查g1
g1=(Average_gbls-l2(1))/Standard_gbls;%g(1)
%检查gn
gn=(l2(N2)-Average_gbls)/Standard_gbls;%g(n)
if(g1>=2.37)
fprintf('第一项测量值含有粗大误差\n');
fprintf('现在去除该项,重新计算\n');
else
if(gn>=2.37)
fprintf('最后一项测量值含有粗大误差\n');
fprintf('现在去除该项,重新计算\n');
else
fprintf('测量值不含有粗大误差\n');
end
end
运行结果:
5.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和极限误差
%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和极限误差
M1=mean(l);%算术平均值
M2=std(l);%标准差
N=length(l);
sigema_std=M2/sqrt(N)
S_lim=2.14*sigema_std
fprintf('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d\n',sigema_std);
fprintf('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为(-%d,+%d\n)',S_lim,S_lim);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