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国门洞开与社会初变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冀教版!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从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距较远,学生对其背景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多媒体设备。
3.历史地图、图片等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起因。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历史氛围。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验学生对战争过程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战争发生?如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冀教版历史八上《第二次鸦片战争》word教案
冀教版历史八上《第二次鸦片战争》word教案【课标要求】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入侵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明白得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终止的时刻及标志;明白得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全然缘故。
明白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形;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要紧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全然缘故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把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猎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全然缘故,关心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全然缘故,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连续和扩大。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刻】 1课时。
【教学预备】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媒体)】课文中的图文资料、师生收集的资料等;自制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1.爆发根因2.起讫时刻3.发动者4.重大事件5.结果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1.火烧圆明园①时刻和纵火者②入侵者的暴行③阻碍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①时刻②要紧条约③范畴面积④阻碍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①背景②英雄事迹③历史意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老师旁白)1840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屈辱战争——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国”梦,也惊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冀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word学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预习导学】1. 年10月,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火烧。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3.1851年,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改南京为天京,建立了政权。
1860年,太平军在李秀成指挥下在大败洋枪队。
1862年,在浙江击毙洋枪队领队华尔;1864年,在金坛再次大败洋枪队,击伤头目。
【问题探究】2009年2月26日,清朝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见下图)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巴黎高价拍卖。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ji冀教版
第一份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第3课收复新疆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第7课戊戌变法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9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11课北伐战争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课稿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史实观念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经过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了解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理解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中国近代史复习知识点(冀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第一课鸦片战争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鸦片输入的危害:鸦片的大量倾销,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更使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为保护罪恶的鸦片走私活动,借口中国禁烟。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震惊了世界,它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4.时间:1840.6——1842.85.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遇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延伸)①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②经济上:五口通商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社会矛盾上: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⑤思想上:一些知识分子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⑥革命任务上: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不满足于已经攫取的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冀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word教案2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2、能力目标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教学,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分析其社会影响,认识到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及《北京条约》的签订;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重点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重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为难点。
二、教学过程导入:播放《火烧圆明园》歌曲和图片的FLASH。
教师提问:课前我让大家看了一个FLASH,看到其中的画面,听到这歌曲,请问各位同学这让你想到了历史上什么事件?学生: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教师: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感受那辛酸的一幕,探寻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英国人可以说满载而归,取得了一系列的特权,实现了当初发动战争的目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为何列强在仅仅十余年后又再挑战端?(提示:寻找事物的原因往往要考查事件发生的背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世界与中国分别是怎样的局面。
先看世界形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继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尤其是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最高。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进一步的扩张,掠夺更多的原料,倾销更多的商品。
对于在鸦片战争后已经被打开国门的中国,列强寄予厚望。
鸦片战争后是欣喜若狂。
1、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处于怎样的状况?2、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学生回答:虽然有所增长,但远远没有达到列强的预期效果。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全文
3.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认识。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
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称为“万园之园”。 英法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行径,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 洗劫,给中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更是中华民族 灾难和屈辱的标志。
4.两次鸦片战争,在对中国的侵略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类别
鸦片战争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858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 桂良、花沙纳赴天津,向英法求 和。因为《天津条约》中的外国 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 人得入内地游历传教等条款影响 到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所以 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不肯让步。 桂良、花沙纳对咸丰帝的苦衷虽 然十分了解,但他们畏敌如虎, 向咸丰帝奏称“战之不可”“战 则必败”。在英法联军的胁迫下, 清政府最终不得不屈服,与俄、 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 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九龙司地方一区
割地
香港岛
沙俄:中国北方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 土
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 南京、汉口、天津等 口岸 宁波、上海
关税
同英国商定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值百抽 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 2.5%
赔款 2 100万元银元 1 600多万两白银
考点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例1 (新疆乌鲁木齐)距今160年前,崛起的英法为
19世纪 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 以及以后5个勘界 中国西北部 议定书
7万多平方千 米
易错误区
【错误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割占我国领土150多 万平方千米。 【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 京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沙俄共割占我国领土100多万平方 千米。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1881年的中俄《改 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 的。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割占我国领土不是150 多万平方千米。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超全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起点【1】英国走私鸦片根本目的:扭转贸易逆差【2】鸦片贸易的危害:①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②加剧中国的贫弱③严重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④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⑤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3】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林则徐【4】禁烟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原因:鸦片走私严重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5】虎门销烟意义:维护民族尊严显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起点二,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西之间的第一次较量)【1】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2】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清政府(主观):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武器装备落后,指挥失利,军队没有战斗力列强(客观):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对外疯狂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武器装备先进【战败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制度的腐朽决定了国力的衰弱在历史的浪潮面前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三,(英)《南京条约》(184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条约内容: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破坏中国贸易主权)协定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税,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2】条约整体影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一,(英、法、美、俄)《天津条约》(1858)【1】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对清政府施加压力便于今后控制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破坏中国贸易主权)外国商船可在长江自由航行(便于侵略者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权)【2】条约整体影响:外国势力直接影响统治中心西方侵略者对中国侵略范围扩大【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二,太平洋抗击洋枪队(1851-1864)【1】洪秀全青浦大捷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2】太平洋运动影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3】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第三课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一,左宗棠收复新疆:新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喀什噶尔【2】曾纪泽采用“以外交为主以武力为后盾”的方法收复伊犁【3】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道光帝时)2、英国鸦片走私的根本目的?①在中国小农业、家庭手工业占主导,英国货物很难在中国销售。
②英国商人发现鸦片交易可以牟取暴利。
3、鸦片走私危害:①大量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鸦片使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道光皇帝为何接受林则徐的戒烟建议?①大量白银外流;②军队战斗力削弱;③对清朝统治构成了威胁。
5、英国倾销鸦片对中英的影响?结合鸦片走私危害6、“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林则徐7、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8、林则徐戒烟措施:①暗访调查②缉拿烟贩③强制外商交出鸦片④虎门海滩强制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震惊世界,它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①保护鸦片走私活动②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
1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11、《南京条约》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西班牙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税,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12、《南京条约》的影响: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③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④西方列强蜂拥而至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3、《五口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建立租界(最早出现在上海)1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5、《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2、发动原因:英国不满足已取得的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国门洞开与社会初变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它使我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2。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难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因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教学】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一部分小字和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此统计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状况如何?②你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③英国则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提出了什么要求?其要求的实质是什么?这一要求的实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9世纪40、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英国资本家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销售量有限.原因有三: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自然抵制性,这是根本原因;二是英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三是英国等国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的工业品。
英国资产阶级把他们的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享受的特权有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两次鸦片战争时期(19世纪中期)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中图版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过程、结果及影响。
详细解释: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是英法联军与中国清朝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起因是英国不满清朝禁烟运动,借机发动战争。过程包括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天津等城市,焚烧圆明园等。结果是清朝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多个通商口岸。这场战争加剧了清朝的衰落,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其次,我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的评估中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和全面。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小组讨论的指导和评价上存在不足,没有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反馈。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我在随堂测试的评估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不足。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讲解和知识点梳理上不够清晰和深入。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和梳理,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具体的反馈,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冀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word教案1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说说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记住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
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2、能力和方法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的重要基础知识。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老师将《时局图》上的虎、蛙、鹰、熊动物图扫描剪切放大打印出来提供给学生;学生用动物图制作代表英法俄美四国的面具,并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编成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对话,用于导入新课时的游戏。
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认识侵略者的本性。
然后,把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结合起来,找出相同点,(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引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分析它们的不同点和实质(前者是开始,后者是进一步、扩大。
但实质都是要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说明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然后形成概念。
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历史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能力。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上,用活动箭头描述英法联军入侵路线的轨迹,然后由学生看书归纳战争的根本原因、起讫时间、发动者、重大事件、结果。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③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火烧圆明园:师生合作分工收集整理课文上的、历史资料书上的、网上的、其他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布局构成、珍贵文物和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等的资料。
为讲火烧圆明园作准备。
然后提问“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圆明园被烧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资料并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探究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教学课件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加重 了中国人民负担。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阶段: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皇家园林圆明园,
并放火烧毁。 1、火烧圆明园:
结果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中国
列强侵华罪行:
中国战败
列强侵华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
平方千米领土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课堂练习
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
A. 英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D( )
C. 俄国、日本
D. 英国、俄国
法国“马神甫事件”
1、背景
提出
英法
扩大权益
修约
矛盾
拒绝
中国
担心危及统治
忙于镇压起义
战争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根本原因: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
自主学习:根据地图,结合教材,梳理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 北 京 条 约 》
对比两次战争,有何变化:
中
国
的
通商口岸增加,且 半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
统编版《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第7页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
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 领土
国 的 半
殖
民
更多主权的丧失
地 化
程
度
进
列强侵入势力由东南沿 海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一 步 加
深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鸦片战争的继续与 扩大?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 10月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 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
人面目出现。表面调停,实际帮凶,趁机获取权益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3、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史实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
第1课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课堂总结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
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3、鸦片战争的结果:清王朝失败原因 《南京条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国门洞开与社会初变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冀教版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视频资源:
-《第二次鸦片战争纪录片》: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晚清风云录》:系列视频节目,讲述晚清时期的历史故事,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内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史》系列讲座:著名历史学家讲述中国近代史,深入剖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在知识方面,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对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过程、原因和影响,他们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地域、时代背景和国内外环境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史料实证能力,能够收集和分析历史史料。但是,他们在历史解释和批判性思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例如,学生可能能够列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些事实,但对于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引导。
冀教版历史八上《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望 厦 条 约
鸦片战争
黄 埔 条 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
• 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 会 •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今对鸦片战争的看法
鸦 片 战 争
历史系1003班
2010091303
杨科
视 频
鸦 战 前 夕
»鸦片的俘虏
林 则 徐 与 禁 烟 运 动
视 频
掠 倾 打根 夺 销 开本 原 商 中原 料品国 因 市 场
林 则直 徐接 的 原 禁 烟因 运 动
战 争 的 开 始
战争过程
广东→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
无 隙 可 乘
被 邓 廷 桢 击 退
定 海 失 陷
琦 善 为 钦 差 大 臣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视 频
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2年8月,中英在南京议和,签订
《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宁波,厦门,福 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的关税税率,中国需同 英国商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它使我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因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教学】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一部分小字和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此统计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状况如何?②你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③英国则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提出了什么要求?其要求的实质是什么?这一要求的实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9世纪40、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英国资本家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销售量有限。
原因有三: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自然抵制性,这是根本原因;二是英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三是英国等国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的工业品。
英国资产阶级把他们的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享受的特权有限。
于是英法美等国提出了修改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的要求。
“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英法两国就立即制造借口,发动战争。
由此看出,这一要求的实质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学生思考后作答。
教师指出:利用此时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于1856年10月,悍然出兵袭击广州城。
而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伙同英军出兵,由此点燃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
显然,英、法成为主要侵略者。
他们还有两个帮凶,是谁?为什么只做帮凶呢?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可以明确回答第一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或许难以准确回答)教师:帮凶是美国和俄国。
美国因为处于南北战争的前夕,国内政局不稳,所以没有直接出兵,而是带着坐收渔人之利的心理加入英、法联合战线,积极出谋划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
)俄国虽然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但怀着早以明确的向中国扩张领土的野心,也加入了这一阵线。
于是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
下面请同学们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二、经过学生回答前教师提示学生:对于战争经过需要注意其开始的标志、参与国、重大事件,并据图说明侵略者的进军路线。
学生回答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电脑演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课件并对个别问题做补充说明。
1.战争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1857年底,英法联军5600多人做好了进攻广州的准备。
28日侵略军向广州发起进攻。
广州很快陷落。
广东巡抚柏贵降敌,仍以原职替侵略军维持殖民统治秩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未能达到侵略目的,他们能甘心吗?他们是如何达到目的呢?2.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对1858年,为迫使清政府屈服,英法联军北上攻至大沽口外。
英法通过照会提出侵略要求,美俄则以“调停者”身份暗中帮助英法做进攻准备。
这时,清朝以咸丰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仍把镇压太平天国放在首位,北方防务松弛。
结果,英法炮舰攻陷了大沽炮台,随即攻占了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
咸丰帝慌忙派人与侵略者议和。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俄美则先于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引导学生看中、英《天津条约》签字情景图;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条约内容对中国的危害。
用投影片打出思考题。
(1)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是否有相似的内容?(2)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3)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什么?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为什么对中国不利?(5)1984年中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与近代史上清政府的通商口岸在本质上是否相同?学生:(与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共同讨论、分析问题,求得共识。
)教师:(讨论分析得出相似点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和赔款的内容,要求学生仔细读图,对比归纳出新增加的口岸特点:多、广、深。
)多是指通商口岸多达10个;广是指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而深则是指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腹地。
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近代中国的开放实质上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现代中国的开放是中国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主动采取的重大决策。
近代中国的开放是在主权遭受严重破坏的前提下,在西方列强的控制下进行的;现代中国的开放是在中国主权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教师指导学生对内河航运权进行讨论。
着重指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影响。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长江是中国的内河,此规定表明中国的内河航运权开始丧失,也便利了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实质:一国的公使驻于另一国的都城并不意味着不平等,但是侵略者的意图是准备通过这个步骤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以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因此,《天津条约》中规定的公使进驻北京带有明显的侵略性。
)教师:显然,这比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所获得的权益更扩大了。
英、法的目的初步达到,他们从大沽口撤军,从而使战争告一段落。
为什么只是告一段落,而不是结束?3.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教师:关于战争再起,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事件,一个是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个就是英国于1859年刚镇压了它的殖民地──印度的反英大起义。
(让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与战争再起的关系。
)学生议论,发言。
教师:(赞扬学生正在学会把似乎孤立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看,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
)1859年夏天,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重又挑起战争。
换约本来只是一种单纯的外交活动,侵略者却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呢?学生阅读有关小字,明确侵略者蔑视中国主权的狂妄和大沽口战役的正义性。
教师:一年以后的1860年,英法又开始新的侵略行动。
而此时的清政府仍然把重点放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上,以至缺乏足够的准备。
(课件演示侵略者攻克大沽、再占天津,京东八里桥血战和咸丰帝从圆明园逃往热河行宫等内容。
)侵略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
咸丰帝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他的弟弟奕訢担任议和大臣向侵略军求和。
10月6日侵略军进犯圆明园,13日占领北京。
留守北京的奕訢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签订了屈辱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学生:(观看图片: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英法联军在北京街头。
观看焚毁前的圆明园录像资料,再阅读观看教材所引英《泰晤士报》关于劫掠的报道,观看焚毁后的遗迹,从而激发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憎恶感。
要求学生阅读条约内容并进行讨论,对重点条款谈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讲评总结: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增开为通商口岸,使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严重威胁着北京的安全,使天津成为外国侵略者在北方侵略的主要活动基地。
(关于准许华工出国,力求使学生通过议论、发言,得出列强掠夺廉价劳动力的结论。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不但使我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而且使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被沙俄以趁火打劫、强取豪夺的方式占领。
4.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师讲述: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正是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
这一时期,它不断蚕食其周边地区。
中国成为它掠夺的主要对象。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英法不同的是沙俄“选定了一个没有人能与它匹敌的领域──外交领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采取趁火打劫和外交讹诈的卑鄙手段,把《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强加给清政府,抢占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因此“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中国强盛时期领土的1/9。
电脑打出《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示意图》。
演示内容包括《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待议地区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侵占我国领土情况的课件。
电脑打出《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
把关于不平等条约、割占的领土范围、面积等处空出,让学生复述。
教师指导学生对各条约所割出的领土范围的简化记忆方法。
《瑷珲条约》:岭(外兴安岭)南江(黑龙江)北。
《天津条约》:江(乌苏里江)东一岛(库页岛)。
《北京条约》和《堪分西北界约记》:湖(巴尔喀什湖)东南。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在中国抢占大片领土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讲述: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三、结果由学生总结指出,略。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结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教材是从哪些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的?学生回答。
教师:对。
教材是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的。
那么,我们通过哪些史实进一步印证说明这个结论呢?学生发言列举史实,教师加以概括。
(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靠列强维持自己的统治。
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的附庸与工具,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