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发病机制
痤疮
(2)内分泌疗法:
由于雄性激素可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引起痤疮,故应用激素的目的是抵抗 皮脂腺中雄激素的作用或用雌激素抵抗雄激素分泌等。 ①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可用于女性在月经周期前加重的痤疮, 1mg/d晚间服用,两周为1个疗程,服用此药可出现月经过多,可加服雌孕激素。 ②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月经周期的第 1天开始服1片,以后每天在同一时 间服1片,连续服3周,停药1周。 ③绒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U,每周1~2次,肌内注射, 10次为1疗程,该药已被证明对女性痤疮及多毛者有效,但可引起停经和骨损伤 等副作用。 ④抗雄性激素 (醋酸氯羟甲烯孕酮 ):同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 ( 达英-35)。螺 内酯(安体舒通),本品为醛固酮拮抗剂,保钾利尿药,原为治疗醛固酮增多的顽 固性水肿,但该药有抗雄激素作用,100~200mg/d,用于寻常性痤疮,尤其 是女性面部痤疮,油脂增多并妇女多毛、男性多毛、脱发等。 上述制剂的治疗易引起内分泌紊乱,故对Ⅰ度皮损应慎用,不宜做常规疗法。 重症痤疮(Ⅲ度或Ⅳ度皮损)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者可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于 早晨8点口服泼尼松20~40mg,以后渐减量至5~10mg/d,利用激素抗炎活 性,对重型或囊肿型痤疮与抗生素及抗雄性激素联合应用有效,在皮损控制后可 单独应用抗生素维持。
寻常痤疮治疗前的注意 事项
• 痤疮病程波动很大,因此治疗上变化也 大。首先应告诉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少 吃辛辣,富含油脂的食物及甜食,多吃新 鲜蔬菜及水果,调整消化道功能。用温水, 香皂洗涤患部,避免用手挤压。
治疗
(1)抗生素:
1.内服疗法
口服四环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能使皮脂中游离脂肪酸浓 度明显下降,抑制丙酸痤疮杆菌和对白细胞的趋化活性。 ①四环素:0.5~1g/d,以治疗反应而减量,维持量为每天0.25g。对中度和重 度丘疹脓疱性痤疮有效。红霉素口服对胃肠有刺激,故一般不大主张服用。以前常用 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但有产生假膜性大肠炎的可能,所以 近年也少用。 ②多西环素(脱氧四环素、强力霉素):该药效果优于四环素。很少出现耐药。首 剂0.2g,以后0.1~0.2g/次,1次/d。但该药易产生光敏性,在夏季不宜服用。 ③米诺环素(minocycline)(美满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对痤疮患者的丘疹、脓 疱消退效果较佳,对囊肿性痤疮也有效。50mg/次,2次/d,有头晕、头痛及胃肠不 适等副作用,偶尔服用该药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及磺胺类(甲氧苄啶加磺胺甲噁唑)均可酌情选用。青霉素和 新霉素几乎无效,故不宜采用。Ⅰ度治疗可不用抗生素。
引起反常性痤疮发病的5大病因
引起反常性痤疮发病的5大病因
反常性痤疮是指在某个患者身上同时发生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和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
反常性痤疮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是由毛囊闭锁、遗传因素、激术水平变化及外因刺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
(1)毛囊闭锁:本病的主要病因为毛囊闭锁,其发生可能与毛囊结构及功能方而的遗传学异常有关。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导管口径变小、狭窄、阻塞或闭锁,则影响毛囊壁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的正常排出、使得毛囊内容物潴留,招致微生物感染,并引发深部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形成脓肿、窦道及瘢痕。
(2)遗传因索:临床上发现患者往往有家族史。
经调查研究表明,本病可能是染色体先行的单基因遗传病,但致病基因的定位尚未明确。
(3)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继发性的,虽然在患者皮损中可培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或双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但检出的细菌株复杂不稳定,常岁发病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且细菌培养阴性者不在少数。
(4)免疫因素:本病可与坏疽性脓皮病、Crohn病等免疫性疾病并发。
病情活动时让往往有血沉加快、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功能改变、蛋白电泳图谱改变等。
组织病理有肉芽肿样反应,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而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提示免疫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5)其他因素:反常性痤疮多于青春期前后初发,患者大多为油性皮肤。
男性患者绝经后病情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退,提示性激素水平与发病有关。
痤疮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痤疮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反应。
它会导致皮肤出现粉刺、痘痘以及严重的炎症和囊肿形成。
痤疮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貌,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在临床上,痤疮的分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痤疮进行分类和分级,不仅可以准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指导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疗效和预后。
因此,确立一套科学可靠的痤疮分级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痤疮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基于病变数量和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以粉刺、痘痘的数量和类型、炎症的程度以及可能的疤痕形成作为评估指标。
不同的分级标准可能具有不同的指标和分级方式,但它们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使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痤疮的病情,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然而,目前存在的一些痤疮分级标准还存在一些缺点。
比如,有些标准只考虑了病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而忽略了病变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另外,一些标准还没有考虑到痤疮对患者心理和社交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现有的痤疮分级标准,使其更加全面和科学。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痤疮的定义和病因、痤疮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常用的痤疮分级标准的优缺点。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痤疮分级标准的具体要点,包括痤疮分级标准的主要指标、不同分级的病情特点以及痤疮分级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最后,我们将对痤疮分级标准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对痤疮分级标准的改进,并给出我们的结论。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痤疮分级标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对医生和患者在诊治痤疮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痤疮治疗的科学化和个体化。
文章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文章的内容,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痤疮的定义和病因2.1.1 痤疮的概念和特点2.1.2 痤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1.3 痤疮与内分泌等因素的关系2.2 痤疮的分级标准2.2.1 痤疮分级的重要性和意义2.2.2 常用的痤疮分级标准2.2.3 痤疮分级标准的优缺点2.3 痤疮分级标准的具体要点2.3.1 痤疮分级标准的主要指标2.3.2 不同分级的痤疮病情特点2.3.3 痤疮分级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3. 结论3.1 总结痤疮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2 对痤疮分级标准的展望和改进3.3 结束语文章的结构清晰明了,以引言作为开始,通过正文详细介绍了痤疮的定义和病因、痤疮的分级标准以及其具体要点。
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发生在青春期,但也有可能会在成年期发病。
它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异常分泌造成的,集中在面部、背部和胸部等部位,给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形象及社交行为。
虽然痤疮并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长期的病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痤疮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分别从痤疮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痤疮的发病机制1. 皮脂腺分泌异常痤疮的发病与皮脂腺的异常分泌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皮脂腺分泌皮脂,它的作用是皮肤的润滑和保护。
但当皮脂腺分泌过多时,导致毛囊口阻塞,使得皮脂不能正常排泄,细菌感染,从而产生粉刺,最终形成痤疮。
2. 细菌感染皮脂腺分泌过多的皮肤表面的细菌也会增多。
这些细菌会进一步加重毛囊的阻塞,引起炎症反应,最终形成痤疮。
3. 遗传因素痤疮与遗传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患有痤疮,那么子女患痤疮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遗传因素也是影响痤疮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激素水平波动荷尔蒙水平的波动也会引起痤疮的发生。
青春期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阻塞,从而诱发痤疮。
5.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几点外,压力、生活习惯、饮食等也是引发痤疮的重要因素。
长期的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高糖高油的饮食习惯都会影响痤疮的发生及恶化。
二、痤疮的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目前,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有外用药和内服药两种。
外用药主要包括抗生素、维A酸类药物和角质调节剂,外用药的好处是能够直接作用于痤疮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内服药主要包括维生素A酸类药物、抗生素和口服避孕药等,能够通过内服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
2. 光疗法光疗法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治疗痤疮的方法。
光疗法具有杀菌、消炎和调节皮脂分泌的作用,对于那些反复发作的痤疮和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来说,光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针灸如何治疗面部痤疮
针灸如何治疗面部痤疮面部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是由性激素、皮脂腺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等多因素引发的皮肤疾病,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部,其次在颈部及背部等位置。
临床表现为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皮疹、结节、囊肿等症状,其具有自愈性,但是在自愈过程中如果护理或治疗不当,极易引发细菌感染而留下瘢痕,对患者的面部美观造成影响。
针灸在治疗面部痤疮中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具有极佳的治愈效果,值得在面部痤疮治疗中广泛推广。
一、面部痤疮的发病机制面部痤疮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感染、毛囊角化、皮质分泌、免疫力及激素分泌等方向,而且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饮食习惯、情绪波动等也对面部痤疮的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传统中医认为面部痤疮多由体内积热过剩,引发气血凝滞、经络不畅所导致的,治疗常采用单一针灸或综合针灸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二、针灸如何治疗面部痤疮(一)辨证选穴治疗针灸治疗面部痤疮基于中医经络学进行针刺穴位选择,以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散热除湿的针灸效果。
针灸治疗面部痤疮的穴位选择以科学合理、保证疗效为宗旨,常分为局部选穴、辩证选穴、依经选穴三种方式。
首先局部选穴为针灸治疗面部痤疮的主要治疗方法,多选择发生痤疮病变局部的相关穴位为主,并根据患者痤疮发生的部位,选择相关联的经络远端穴位辅以治疗。
其次辩证选穴可将面部痤疮分为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滞等类型,根据痤疮类型而选取相应的穴位,其中肺经风热型,主穴为百会、尺泽、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
配穴为四白、下关、颊车等;湿热蕴结型,主穴为百会、大椎、曲池、合谷、肺俞、阴陵泉。
配穴为内庭、足三里、脾俞;痰湿凝滞型,主穴为百会、曲池、合谷、丰隆、肺俞。
配穴为血海、三阴交、脾俞、膈俞;如兼有便秘者均可配天枢、支沟。
再者依经选穴是根据患者痤疮的位置判别其所属的经脉,进而选取经络中的相关穴位实施针灸治疗。
(二)单一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面部痤疮有多种方式,如艾灸、针刺、火针、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等。
玫瑰痤疮认识病因和发病机制
汇报人:
目 录
01 玫 瑰 痤 疮 的 病 因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 02 制
玫瑰痤疮的症状和 03 表 现
玫瑰痤疮的诊断和 04 鉴 别 诊 断
玫瑰痤疮的治疗和 05 预 防
01
玫瑰痤疮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族史:玫瑰痤疮 具有家族聚集性, 家族成员中发病率
较高
基因突变:研究发 现,玫瑰痤疮与某 些基因突变有关,
应等。
添加标题
炎症反应:皮肤屏 障受损后,皮肤容 易受到外界刺激, 引发炎症反应,导 致皮肤红肿、瘙痒
等。
添加标题
皮肤屏障修复:修 复皮肤屏障是治疗 玫瑰痤疮的重要手 段之一,可以通过 使用保湿、修复等 护肤品来改善皮肤
状况。
添加标题
预防措施:保持皮 肤清洁、避免过度 清洁、使用温和的 护肤品等可以预防 皮肤屏障受损,降 低玫瑰痤疮的发病
风险。
添加标题
神经末梢刺激
添加 标题
神经末梢刺激是玫瑰痤疮发病机制 的重要因素之一
添加 标题
神经末梢刺激可以引起皮肤炎症反 应,导致皮肤瘙痒、疼痛
添加 标题
神经末梢刺激可以引起皮肤色素沉 着,导致皮肤色斑、暗沉
添加 标题
神经末梢刺激可以引起皮肤血管扩 张,导致皮肤红肿
添加 标题
神经末梢刺激可以引起皮肤屏障功 能受损,导致皮肤干燥、脱屑
血管增生和扩张是玫瑰痤 疮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血管增生和扩张会导致皮 肤红肿、发热、瘙痒等症
状
血管增生和扩张与炎症反 应、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血管增生和扩张可以通过 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
式进行控制和改善
皮肤屏障破坏
皮肤屏障受损:皮 肤屏障受损是玫瑰 痤疮发病的重要原 因之一,可能导致 皮肤敏感、炎症反
皮肤科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皮肤科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1. 题目:请简述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答案: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红斑、鳞屑和瘙痒。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如皮质类固醇、维生素D3衍生物等)、光疗(如紫外线照射)以及系统治疗(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2. 题目:痤疮的发病机制是什么?答案: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单位的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以及炎症反应。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炎症反应,形成痤疮。
3. 题目:白癜风的诊断依据有哪些?答案:白癜风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1) 皮肤出现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的白色斑块;2) 斑块处毛发可能变白;3) 伍德灯检查下,白斑呈蓝白色荧光;4) 排除其他色素脱失性疾病。
4. 题目:请描述湿疹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湿疹的常见类型包括:1) 接触性湿疹,由接触过敏原引起,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红斑、丘疹、水疱等;2) 异位性湿疹,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和红斑;3) 神经性湿疹,与精神因素有关,常见于手部和足部。
5. 题目:如何鉴别荨麻疹和痱子?答案:荨麻疹和痱子的鉴别要点包括:1) 荨麻疹表现为短暂性、瘙痒性、隆起性红斑或丘疹,消退后不留痕迹;2) 痱子则表现为密集的、针头大小的水疱,多见于炎热季节,好发于皮肤皱褶处。
6. 题目: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及其特点。
答案: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包括:1) 足癣,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红斑、脱屑;2) 体癣,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表现为环形红斑、鳞屑;3) 头癣,主要影响头皮,可导致脱发和炎症。
7. 题目:皮肤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答案:皮肤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包括:1) 皮肤自我检查,注意皮肤上的任何新生物或变化;2) 专业医生的临床检查;3) 皮肤活检,对可疑病变进行组织学检查;4)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
8. 题目:请简述玫瑰糠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痤疮知识点总结
痤疮知识点总结1. 痤疮的病因痤疮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饮食因素、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等。
其中,皮脂腺的分泌过多和毛囊角化异常是痤疮形成的重要原因。
另外,雄性激素的分泌增加也会导致痤疮的发生。
2. 痤疮的分类根据痤疮病变的病程和严重程度,痤疮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青春痘、炎症型痤疮、丘疹型痤疮、脓疮型痤疮、结节性痤疮、囊肿性痤疮等。
此外,还有根据痤疮发病部位和特点进行的分类,如面部痤疮、胸背痤疮、毛发区痤疮等。
3. 痤疮的预防痤疮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或刺激皮肤,合理饮食,减少油腻食物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使用化妆品和护肤品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等也有助于预防痤疮的发生。
4. 痤疮的治疗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和内服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常见的有外用抗生素、维A酸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等。
内服药物常见的有口服抗生素、维A酸类药物、雄激素抑制剂等。
另外,还可以选择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等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皮肤的护理工作,避免挤压痤疮,注意饮食调理,保持心情舒畅等。
严重的痤疮可以考虑就医求助,接受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5. 痤疮的护理在痤疮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肤工作能够加速痤疮的愈合和减轻痤疮的影响。
首先是保持皮肤的干净,每天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使用温和的洗面奶和温水清洁面部,避免使用过度刺激性的洁面产品。
其次是保持皮肤的水分和营养,选择合适的护肤品给肌肤保湿和滋润,避免使用过度油腻的护肤品。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暴晒和紫外线刺激,避免使用过度化妆和彩妆品,避免直接接触刺激性物质。
最后,在痤疮痊愈后,也应该注意皮肤的护理和保养工作,避免再次发生痤疮。
6. 痤疮的心理健康痤疮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痤疮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影响其自信心,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痤疮的发病机制
痤疮的发病机制痤疮的发生机制并未完全明了,据从上海5+5那里了解到,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包含有以下四个发病环节:痤疮的发病机制一、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正常情况下,在毛囊漏斗部仅出现非粘着性的角化细胞及单层细胞脱落入腔内。
而在粉刺形成开始时,细胞角化的终末阶段发生障碍,角质形成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加,漏斗部的角化细胞不崩解脱落,而且细胞更替速度加快,结果导致毛囊漏斗部导管角化速度加快,形成微粉刺。
有关角化异常的更精细的原因有不少假说,但深入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痤疮的发病机制二、雄性激素与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腺的生长及分化是由雄性激素所调控的,其机制复杂,而且尚未完全明了。
循环中的较弱的雄性激素在皮肤中能转换为高活性的睾酮和双氢睾酮,这一过程依赖于毛囊及皮脂腺中的特异性酶物质,如5α-还原酶。
雄性激素作用与皮脂腺的第一步就是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这一结合便产生一系列的程序化的变化: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是皮脂腺功能得以调整。
雄性激素是痤疮发病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痤疮的发生并不是由于雄性激素的简单增多引起的,事实上痤疮患者几乎没有什么内分泌的异常,因为大多数患者血清内的各种雄性激素水平以及雄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均是正常的,并不高于一般人群。
那么原因在那里呢?有可能是由于皮脂腺中5α-还原酶的活性增高和/或雄性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增高的缘故。
痤疮的发病机制三、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在毛囊皮脂单位中最少有三类微生物寄生,这就是:葡萄球菌、酵母菌和丙酸杆菌。
与痤疮发病关系较密切的是丙酸杆菌。
一般毛囊中的丙酸杆菌有三种:痤疮丙酸杆菌、卵白丙酸杆菌、颗粒丙酸杆菌。
但是只有痤疮丙酸杆菌才能100%地分离出来,并且总是优势生长的。
与痤疮关系最密切的也是痤疮丙酸杆菌。
该菌通过细胞外切酶获取皮脂中的甘油三酯的甘油部分作为其生长时所必需的能量物质,而将去酯化的脂肪酸部分(即游离脂肪酸)残留于皮脂中,因此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和细菌的数量有时是成正比的。
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方案——基于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23修订版)
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方案——基于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23修订版)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主要累及面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腺管堵塞、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和继发的皮肤炎症和免疫反应。
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8.1%,研究发现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3%~7%痤疮患者会遗留瘢痕,给求美者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痤疮的发病机制一、痤疮的临床表现和分级二、中重痤疮的临床治疗方案针对痤疮的4个发病机制,痤疮的治疗原理为:(1)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减轻炎症反应;(2)减少皮脂产生;(3)降低角化细胞的增殖,促进分化和凋亡,打开毛孔,促进皮脂腺的分泌通畅;(4)治疗皮肤炎症,抑制白细胞的游走,治疗痤疮常见的外用/口服药物1、外用药物(1)维A酸类药物作用机制:外用维A酸类药物,具有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等作用,还能增加皮肤渗透性,常用药物包括异维A酸、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阿达帕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一线选择。
使用方法:睡前外涂于痤疮皮损及好发部位,使用部位可能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出现紧绷和烧灼感),之后可逐渐耐受,刺激反应严重者建议停药,建议配合使用皮肤屏障修复剂并适度防晒。
(2)抗菌药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通过缓慢释放新生态氧和苯甲酸,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轻度溶解粉刺作用,目前尚无对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可作为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药物,可能有皮肤刺激,建议从低浓度开始及小范围试用,过氧化苯甲酰释放的氧自由基可以导致全反式维A酸失活,二者联合使用时建议分时段外用。
抗生素(夫西地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外用抗生素较少出现皮肤刺激反应,但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故不推荐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建议和过氧化苯甲酰、外用维A酸类等联合应用,不推荐单独或长期使用。
2、口服药物(1)抗菌药物口服抗菌药物,是中重度痤疮患者首选或外用治疗效果不佳的备选治疗方法;炎症反应严重的重度痤疮患者早期可先使用抗菌药物,再序贯使用口服维A酸类药。
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春期疾病,主要发生在毛囊和皮脂腺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心理健康。
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遗传、雄激素、皮脂分泌、角质形成、炎症反应等。
目前治疗痤疮的方法较多,包括外用药、口服药、物理疗法等,在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本文将对痤疮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一、痤疮的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下,亲属间的易感性和发病率也会有很大差异。
痤疮遗传基础主要与皮脂腺活动、角化过程和免疫反应有关。
2.雄激素水平雄激素是导致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雄激素水平都会增高,同时皮脂腺也会增加皮脂的分泌量,这就是为什么痤疮多发生在青春期的原因之一。
3.皮脂分泌皮脂分泌过多也是导致痤疮发生的原因之一。
皮脂是一种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物质,用于滋润皮肤。
但当皮脂分泌过多时,就容易导致毛囊和皮脂腺堵塞,形成痘痘。
4.角质增生角质增生也是导致痤疮的原因之一。
角质过多会增加毛囊的阻力,使毛囊周围的细菌繁殖,导致炎症反应和痘痘的形成。
5.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痤疮病程中的重要环节,痤疮的形成是由于毛囊被堵塞,细菌在毛囊中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重毛囊堵塞,痘痘也会越来越严重。
二、痤疮的治疗方法1.外用药物对于轻度和中度的痤疮,外用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外用药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常用于镇定炎症反应和减轻痒痛,但会增加毛囊堵塞的风险。
②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用于抑制痤疮细菌的生长,但也有毒副作用。
③角质软化剂:角质软化剂主要用于软化角质层,减少毛囊阻力。
2.口服药物口服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痤疮,如囊性痤疮和痤疮结节。
口服药物的副作用较大,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常见的口服药物包括:①异维A酸:异维A酸是一种维生素A衍生物,能够减少皮脂腺分泌,软化角质层,防止毛囊堵塞。
②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抑制痤疮细菌的生长,比较安全有效,但需要注意药物耐药问题。
痤疮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局部治疗(抗生素)
• 1~2%红霉素、1~2%氯霉素、氯洁霉素 1%氯林可霉素磷酸酯溶液适用于皮肤干燥 和敏感的痤疮患者(水溶性,不含酒精)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局部治疗(维A酸类)
• 0.025%~0.1%维A酸霜或凝胶(避免光照, 可能会局部潮红、紧绷或烧灼感) • 0.1%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第三代维A 酸抗炎作用强,局部不良反应少。是轻、 中度痤疮粉刺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的首选 治疗药物。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发病机制总结
• 青春期后,雄性激素增高,刺激皮脂腺分 泌增加,毛囊口上皮发生异常角化,使毛 囊口堵塞,皮脂及角质碎片形成微粉刺, 进一步扩大成粉刺,皮脂增多,使PA易生 长,产生脂酶分解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 酸,同时PA分泌趋化因子,共同使毛囊上 皮破损引起炎性损害,进一步发展成结节 及囊肿。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强力霉素
• 剂量200mg/d,起效后改为100mg/d。 • 另有甲烯土霉素400mg/d,明显起效后改为 200mg/d。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氨苯砜
• 剂量与疗程:50~100mg/d,严重者150mg/d ,不超过200mg/d。和四环素或大环内酯类 联用可减少用量,多用于炎症明显的结节 囊肿性患者 • 机制:①抗PA ②抗炎 • 副作用较多:①溶贫②胃肠道反应③骨髓 抑制④肝肾功能受损⑤药疹包括DDS综合 症。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泰尔丝ຫໍສະໝຸດ • 异维A酸作用: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 化,使粉刺溶解和排出。 • 常用剂量0.25-0.5mg/kg/d,建议使用4-6周 ,注意副作用。 • 主要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聚合性痤疮、 瘢痕性痤疮。 • 不和四环素类药物同用,也不与激素同用 。
左脸长痤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左脸长痤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导语:痤疮是一种皮肤炎症,主要的发病部位是人体的面部、前胸、后背等处。
痤疮的分布具有不规则性,是根据身体中产生毒素的位置决定的。
左半张脸
痤疮是一种皮肤炎症,主要的发病部位是人体的面部、前胸、后背等处。
痤疮的分布具有不规则性,是根据身体中产生毒素的位置决定的。
左半张脸出现痤疮的生长迹象主要是患者的肺脏和肝脏内累积了不健康的物质,并且造成内分泌的失调,所以在皮肤上显现就出现了痤疮的症状。
1、内分泌失调。
脸上老是长痘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会导致雄性激素增多的时候,就会出现汗毛孔的粗大,皮肤相对粗糙,从而导致分泌较多的油脂,也就导致了痤疮杆菌的繁殖创造了先决条件;
小提示:导致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可以进行内分泌的调整,建议可以去相关的皮肤科医院进行治疗工作;
2、不良的作息习惯。
往往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也是导致痘痘一直长的原因,长期的熬夜,很容易导致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痘痘的生长;
小提示: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才能拥有好的皮肤;
3、不注意个人的卫生。
像平常不爱洗手啊,经常用手去摸脸之类的,还有不定时的更换床单、枕套之类的,这样很容易导致毛囊里的痤疮杆菌繁殖,从而导致痘痘的生长;
小提示:平时多注意自己个人的卫生,勤洗手,定时更换床单被套等;
痤疮让许多患者失去了自信心,使用化妆用品进行遮盖反而起到了。
左脸长痤疮是因为什么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左脸长痤疮是因为什么原因
导语: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是由皮肤炎症引起的。
主要的好发人群有处与青春期的青少年,青少年在青春期身体发育快,容易引起内分泌的失调造成
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是由皮肤炎症引起的。
主要的好发人群有处与青春期的青少年,青少年在青春期身体发育快,容易引起内分泌的失调造成脸上长痤疮的情况。
青春期过后痤疮会慢慢减轻直到痊愈。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面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
引起痤疮的原因:
1.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2.油脂分泌过多,分泌过多的皮脂和未及时清除的汗液、灰尘、病菌、螨虫等阻塞皮脂腺口;
3.局部炎症;
4.细菌感染、交叉感染:病原微生物—痤疮杆菌的作用;
5.免疫抗体作用;
6.遗传因素
7.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角化过度;
8.矿物油类的接触,如碘化物、溴化物的使用;
9.多吃动物脂肪及糖类食物,消化不良或便秘等胃肠障碍。
10.心理状态不平和,精神紧张,烦躁易怒,睡眠不足。
11.水土不服、湿热气候等。
12.清洁不彻底,毛孔污物太多。
平时要注意脸部的清洁,避免由清洁不彻底引起痤疮,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并注意改善睡眠,另外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避免。
痤 疮
痤疮吴锦波广东省食品药品学校 2012级学生一、概述痤疮(cuo chuang),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其次为背部及上胸部。
眶周皮肤从不累及。
痤疮(青春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
本病有自限性。
绝大多数患者青春期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
本病常见于17~18岁的青年,亦有早至10~13岁,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人发病的。
男多于女。
二、临床表现(1)症状:初起损害多为粉刺,可分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亦称为开放性粉刺,为明显扩大毛孔中的小黑点,略高于皮面,是阻塞于毛囊口部的脂栓,其上端的黑点,系表皮排出的黑色素所致。
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白头粉刺亦称封闭性粉刺,为皮肤色或略红色小丘疹,约针尖至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或较狭窄,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较易引起毛囊周围炎症。
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疤痕。
少数严重者,除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外,尚可见蚕豆至甲盖大的炎性结节或囊肿。
囊肿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疤痕。
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一,往往以其中一、二种损害为主。
皮疹主要发生于颜面,尤其是前额、双颊部、颏部,其次是胸背部、肩部皮脂腺丰富区,偶尔也发生在其它部位。
分布对称,颜面中央尤其鼻部及眼眶周围常不受侵犯。
(2)体征: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若炎症明显时可出现疼痛及触痛。
三、痤疮的症状分类(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年龄阶段、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痤疮类型有以下几种:1、寻常痤疮:也是我们常说的痤疮,寻常痤疮就是年轻人好发的痤疮,也就俗称的青春痘。
2、药物性痤疮:指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等所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3、坏死性痤疮:多见于成年人,皮损为簇集性丘疹、脓疱,呈褐红色,很快坏死,伴有血痂,反复发作,形成网状疤痕。
痤疮的治疗
病因
皮脂分泌过多 皮脂分泌过多是痤疮发生基本病理基础,由 于青春期体内雄激素含量增多,导致皮脂腺 功能旺盛,分泌大量的油脂。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堵塞
毛囊堵塞通常是由于毛囊口皮肤的角质层过 度的角化,结果导致毛囊口的堵塞。毛囊口 堵塞实际上就是皮脂腺导管口的堵塞,这样 不利于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
囊肿
囊肿性痤疮是指形成脓肿的痤疮,是痤疮的 一种较严重型。面部、额部、颊部、下颌部、 胸部、背部及肩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囊 肿。
治疗
一般治疗 选择清水或合适的洁面产品,去除皮肤表面 多余油脂、皮屑和细菌混合物,但不能过分 清洗,注意控油保湿,外用温和滋润乳。忌 用手挤压、搔抓皮损。适当限制可能诱发或 加重痤疮的高升糖指数食物及牛奶的摄入,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熬夜。
痤疮的物理治疗
对于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 的痤疮患者,物理治疗是最好的选择。目前, 常用的有效治疗痤疮的物理疗法有光动力疗 法、激光治疗和果酸疗法。
光动力疗法(PDT):通过使用特定波长的 光激活痤疮丙酸杆菌代谢的卟啉,通过光毒
性反应、诱导细胞死亡以及刺激巨噬细胞释
放细胞因子、促进皮损自愈来达到治疗痤疮
脓疱
毛囊皮脂腺内的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吞咽 痤疮丙酸杆菌后发生炎症反应,使得大量脓 细胞堆积而形成,愈后易形成凹陷性疤痕。 表现为绿豆大小的凸起,破后的脓液质地较 黏稠。
结节
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脓细胞 等存贮,使毛囊皮脂腺结构被破坏而形成高 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基底有明显的浸 润,色泽潮红,触之有压痛。
痤疮的激素治疗
雌性激素和抗雄性激素类药物的应用 雌性激素 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两 大类。目前认为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起一定 作用,女性中、重度痤疮患者,如果同时伴 有雄激素水平过高,雄激素活动旺盛的表现 (皮脂溢出、痤疮、多毛、雄激素源性脱发: 缩写为(SAHA)或存在多囊卵巢综合症 (PCO),应及早用雌孕激素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痤疮的发病机制
痤疮的发生机制并未完全明了,据从上海5+5那里了解到,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包含有以下四个发病环节:
痤疮的发病机制一、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
正常情况下,在毛囊漏斗部仅出现非粘着性的角化细胞及单层细胞脱落入腔内。
而在粉刺形成开始时,细胞角化的终末阶段发生障碍,角质形成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加,漏斗部的角化细胞不崩解脱落,而且细胞更替速度加快,结果导致毛囊漏斗部导管角化速度加快,形成微粉刺。
有关角化异常的更精细的原因有不少假说,但深入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痤疮的发病机制二、雄性激素与皮脂腺功能亢进
皮脂腺的生长及分化是由雄性激素所调控的,其机制复杂,而且尚未完全明了。
循环中的较弱的雄性激素在皮肤中能转换为高活性的睾酮和双氢睾酮,这一过程依赖于毛囊及皮脂腺中的特异性酶物质,如5α-还原酶。
雄性激素作用与皮脂腺的第一步就是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这一结合便产生一系列的程序化的变化: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是皮脂腺功能得以调整。
雄性激素是痤疮发病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痤疮的发生并不是由于雄性激素的简单增多引起的,事实上痤疮患者几乎没有什么内分泌的异常,因为大多数患者血清内的各种雄性激素水平以及雄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均是正常的,并不高于一般人群。
那么原因在那里呢?有可能是由于皮脂腺中5α-还原酶的活性增高和/或雄性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增高的缘故。
痤疮的发病机制三、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
在毛囊皮脂单位中最少有三类微生物寄生,这就是:葡萄球菌、酵母菌和丙酸杆菌。
与痤疮发病关系较密切的是丙酸杆菌。
一般毛囊中的丙酸杆菌有三种:痤疮丙酸杆菌、卵白丙酸杆菌、颗粒丙酸杆菌。
但是只有痤疮丙酸杆菌才能100%地分离出来,并且总是优势生长的。
与痤疮关系最密切的也是痤疮丙酸杆菌。
该菌通过细胞外切酶获取皮脂中的甘油三酯的甘油部分作为其生长时所必需的能量物质,而将去酯化的脂肪酸部分(即游离脂肪酸)残留于皮脂中,因此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和细菌的数量有时是成正比的。
然而,痤疮丙酸杆菌与本病的发病关系也有很多不明了的地方,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痤疮的发病机制四、炎症及宿主的免疫反应
所有的炎症性痤疮几乎都是从细小的粉刺发展而来的,然而,即便是临床上看上去没有炎症的粉刺,在病理层面来看也能找到炎症的迹象。
痤疮的炎症与普通的感染性炎症最少在以下临床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1)炎症更趋向于慢性迁延。
(2)炎症常常以瘢痕结束。
(3)不同个体间炎症的差别非常巨大,即便同一个体,不同毛囊间炎症程度也相差明显。
痤疮炎症的这些特点,使得痤疮本身在治疗的反应有不舒服记得找医生,千万不要小不舒服酿成大问题
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