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资料的收集可达到概略了解工作区自然地理、地形、交通等目的。 遥感资料的收集、数据处理和初步解译有助于开展野外调查,使地质调查工作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进行野外踏勘,踏勘的目的是从整体上对工作区地质情况 进行概略了解,对室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验证,进行试填图,了解测区 自然地理、地形、道路交通、 物资供应、营地、安全等情况,为野外工作的开展、 编制设计和部署野外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③ 火山岩剖面:测制火山岩剖面的目的是划分火山地层,在研究划 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 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 时代。查明火山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 型、结构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依据 火山岩岩石矿物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地质体的产出形态与分布, 划分火山相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或大地构造背景。查 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岩性、岩相资料,研究古火 山机构。重点研究的火山机构必须测制“十”字型剖面,填绘岩性岩相 图,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在剖面上应系统采集岩矿、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样品,在沉积夹层中要注意寻找大化石或采集有关 微体化石样品,有选择地采集同位素年龄测试样品。
地质剖面按对象可分为地层剖面、侵入岩剖面、变质岩剖面、构造变形剖面、蛇绿 岩剖面等。其中地层剖面应在路线调查之前进行;侵入岩剖面可在填图过程中或填图 结束后进行;变质岩剖面应在完成填图的基础上进行。
剖面测制的目的:建立各类地质体(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等)的建造 顺序(地质体内部和地质体之间的相对顺序),合理确定区域地质填图中各类地质建 造体的填图单位,最大限度地解决各项区域地质调查所需解决的基础地质问题,如沉 积岩沉积层序,沉积盆地充填样式、沉积相、古地理、古生态和古气候等方面。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⑥ 第四纪堆积物剖面:测制第四纪堆积物剖面的目的是查明第四纪 堆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研究 第四纪堆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根据物质成分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划 分填图单位,建立堆积层序;调查第四纪可能赋存的矿产、古风化壳、 古土壤和古文化层;研究各类第四纪堆积物形成时期及其与年代地层的 对应关系;研究与工程有利和不利的第四纪堆积物、地貌、新构造运动 和现代动力作用。调查第四纪堆积物中蕴藏的近代古气候、古环境变迁 史;对第四纪和现代气候敏感带、不同气候-生物组合交界带、地壳活 动带、外动力高强度作用带(江、河、湖、海岸带与边坡)、人为活动 强烈频繁地带的第四纪堆积区都应进行重点综合调查。要求在剖面上详 细分层,逐层描述并系统采集各类样品,如孢粉样、微古动物样、古地 磁样、地球化学样、热释光、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C14等同位素年 龄测试样品。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
梁明宏
2007年2月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区 调 工 作 流 程 图
接受任务
准备工作
地物化遥水工环资料收集
遥感数据处理和影象初步解译
编制影象解译图
野外踏勘、遥感验证
编制设计书及地质草图、遥感地质草图、工作部属图
野外工作
野外地质填图
遥感地质验证
地质剖面部署原则
① 地质剖面的部署:比例尺的不同、联测图幅的不同则对剖面控制程度的要求 亦有所区别(见规范);一般每一个填图单位至少部署1-2条实测剖面控制。
② 部署剖面时要注意剖面线通过位置的露头的连续性,一般要求剖面露头大于 60%。实测剖面线方向基本垂直于地质体走向,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夹角不可小 于60度。
在设计中要充分阐述前人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和地质概况,分 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初步建立各类地质体的填图单 位,制定技术路线,确定工作方法,进行工作部署,编制 经费 预算。编制地质草图、工作部署图和遥感解译地质图等。
要维护设计的严肃性,审定后应严格执行,执行中的修改要 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1:25
专题调研
基底岩系 侵入岩分布区填图
1 / 5万 联 片 区填图
第四系分布 区填图
基底岩系 研究专题
第四纪地质 及生态专题
资料综合整理
原始文字资料整理
原始图件整理
综合分析及提高
专题科研简报
野外资料验收
野外补充工作
室内综合研究与最终报告编写地质报告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系列图件
地质图说明书
专题报告
最终成果验收
③ 当露头不连续时,应布置一些短剖面加以拼接,但需注意层位拼接的准确性, 防止重复和遗漏层位。最好是确定明显的标志层作为拼接剖面的依据。
④ 所测制的地层剖面控制的填图单位要求顶、底尽量齐全,构造简单,内部层 序清楚;构造地层剖面要求各种重要界面和剖面的顶底无掩盖,接触关系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侵 入岩剖面要求内部接触关系清楚、内外接触带齐全。
② 丈量表:野外详细记录导线号、导线方位、导线长度、坡度、分层号、分层斜距、各类 面理(岩层层理、交错层理、构造置换面理、褶皱轴面面理、流面、断层面等)和线理(各类 构造线理、流线等)产状,各类样品采样位置、照相或素描位置等。室内整理时先要对丈量数 据进行剖面闭合校正,完成闭合后对数据誊抄、着墨。
③ 剖面厚度计算表室内在计算机上完成。前提是要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层的归并和 舍弃。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使用量测的产状。
② 侵入岩剖面:侵入岩剖面是在划分侵入体、各种岩石类型、内外接触类型已 基本查明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路线调查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侵入岩剖面的测 制目的是解剖侵入体内外接触带特征、确定侵入体之间相互接触关系、研究其演化、 分异、混合、就位机制,建立侵入岩谱系单位系统。剖面上应详细研究侵入体的各 种基本特征并系统采集岩矿、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样品。选择代表性侵入体采集同 位素年龄测试样品。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资料收集
设计编写
分基站 野外调研
剖面地质调查
路线地质调查
原始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 与报告编写
室内综合整理
地质图作者 原图联绘
成果验收
资料归档 与汇交
野外踏勘
专项地质调查
报告编写和地质 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④ 对剖面图应现场制作草图,至少要勾绘褶皱位置、形态和地形变化等。为剖面整体构造 形态的确定奠定基础。剖面闭合校正后逐尺绘制剖面图,结合样品结果填绘岩石花纹,结合剖 面厚度计算和文字整理绘制剖面柱状图。
剖面记录格式
时间:——年——月——日、星期——、天气—— 剖面名称及编号: 目的与任务: 剖面方向: 比例尺: 地理坐标:起点坐标x= ;y= ;Z= ;终点坐标x= ; y= ;Z= ; GPS定位:起点:N= ;E= ;终点:N= ;E= ; 手图号: 航片号: 人员及分工:
⑤ 对前人测制的划分详细、样品较齐全、研究程度较高的剖面可部署修测, 适度补做外业工作和采集必要样品,增加补充相关内容与描述,配合信手路线剖面、 素描图、照像及摄像资料等,重做剖面图。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① 沉积岩剖面:测制沉积岩地层剖面的目的是了解沉积序列的岩石组成和结构、 划分地层、建立填图单位。要求在剖面上进行详细分层,逐层进行岩性描述,系统 采取岩矿、岩相、岩石地球化学样品,逐层寻找和采集大化石和按要求采集有关微 体化石样品,必要时采集粒度分析、古地磁样等,用宏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层 中的各种地质特征、合理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视具体情况进行生物 地层、年代地层、生态地层、事件地层、层序地层、旋回地层、气候地层、化学地 层和磁性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为路线地质调查和填图打下基础。
(空2行) 逐层进行描述,层号写在行中间(不括起),另起一行开头空2格进行描述, 描述时先写整个层的主岩性名称,后写夹层及相关岩脉或构造,另起一行开始写 主岩性描述(颜色、结构、构造、成分、蚀变)。再另起一行开始写夹层描述。 产状定量描述完结之后,居行中间,要标明是S0或S1、S2等;要标明量测 位置,能查明正常或倒转的要标明依据。 两层之间必需空2行,两层之间的接触关系要在两层之间有交代。依据应诸 条说明。 记录本左右各有7-8MM空白,左边的用来标岩性、岩组代号,右侧用以标明样 品编号及位置,要注意与文字的对称性。
报告修改与审核认定
原始资料归档
地质图及说明书出版
资料收集
设计编写
分基站 野外调研
剖面地质调查
路线地质调查
原始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 与报告编写
室内综合整理
地质图作者 原图联绘
成果验收
资料归档 与汇交
野外踏勘
专项地质调查
报告编写和地质 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资料收集与野外踏勘
设计前应充分收集已有地质、矿产、科研、物化探等地质资料,概略掌握工作 区地质情况,了解地质研究程度,分析存在和未解决的地质问题,确定可能的主 攻方向,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剖面地质调查
地质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
地质剖面按测制方法可以划分为实测地质剖面、修测地质剖面及路线地质剖面。实 测地质剖面是在踏勘的基础上、根据总体设计、选择符合剖面测制要求的地段、使用 测绳及罗盘等、采用半仪器法、逐尺逐层观测描述地质现象的地质调查方法;修测地 质剖面是对前人原有的实测剖面在专门性复查和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补测、修定和 补充采样;路线地质剖面是在主干地质路线上、使用地质观测点控制、详细观察描述、 系统采样而编制的地质剖面。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⑤ 混杂岩及非史密斯地层剖面:测制造山带区混杂岩及非史密斯地层剖 面的目的是进行基质和外来岩片(块)的划分、对比研究,对基质的划分研 究可据基质的变质程度不同分别采用上述几条进行;对基质中的外来岩片 (块)可视规模大小分别进行构造微岩片(块)和岩片(块)划分,建立混 杂岩区的非史密斯地层填图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岩片进行物态(物质组 成)、时态(时代确定)、相态(沉积相)、位态(原生大地构造环境,如 洋脊、弧前、弧后、岛弧、前陆等构造古地理部位恢复)、变形和变质历程 调查。通过对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分析研究,探讨造山带形成、演化历程 和现今三维物质组成与结构。要求在剖面上要按微岩片和岩片对内部物质组 成逐层详细描述,采集岩矿、古生物、岩相、构造定向、岩石地球化学、粒 度分析等样品,选择代表性岩片采集同位素年龄测试样。特别要注意岩片 (块)与基质之间、岩片与岩片之间(在混杂岩中,常常以断裂带接触)接 触关系特征、性质的调查。
踏勘要针对前人工作中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进行观 察研究,初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以往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可有选择的进行 概略性的路线踏勘。踏勘时应重点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质体以穿越路线进行。
设计编写
在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踏勘和试填图的基础上,依据任务 书要求和行业标准、国标、规范等制定的总体设计,是野外地 质工作施测的依据。
剖面记录及整理要求
① 文字记录:野外要逐层详细记录岩性、岩相、构造、素描、照相、各类样品采集等内容, 要注意接触关系的描述。注意露头尺度各类统计数据的记录。有条件时可考虑岩性记录与构造 记录分开进行记录。
文字记录室内整理:对素描图及各类数据校对后着墨,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小结工作: 地层剖面在剖面构造形态分析的基础建立文字柱状;侵入岩剖面明确内部接触关系、归纳侵入 体特征,建立谱系单位;构造变形剖面要对所观察到的构造形迹进行分析、归类、总结。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④ 变质岩剖面:测制变质岩剖面的目的是确立变质岩构造—地(岩)层 或构造—岩石填图单元,划分变质相系、变质带和区分不同的构造变形域。
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原则上分别按沉积岩和火山岩要求进行,但 应注意研究变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中深变质岩要查明变质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主要变质 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 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查明 不同变质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查 明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类型、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及其相 互关系,探讨变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 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 构造—岩石单位,分别建立地(岩)层序列和变质岩层构造叠置序列,并研 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件演化序列。
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进行野外踏勘,踏勘的目的是从整体上对工作区地质情况 进行概略了解,对室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验证,进行试填图,了解测区 自然地理、地形、道路交通、 物资供应、营地、安全等情况,为野外工作的开展、 编制设计和部署野外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③ 火山岩剖面:测制火山岩剖面的目的是划分火山地层,在研究划 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 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 时代。查明火山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 型、结构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依据 火山岩岩石矿物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地质体的产出形态与分布, 划分火山相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或大地构造背景。查 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岩性、岩相资料,研究古火 山机构。重点研究的火山机构必须测制“十”字型剖面,填绘岩性岩相 图,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在剖面上应系统采集岩矿、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样品,在沉积夹层中要注意寻找大化石或采集有关 微体化石样品,有选择地采集同位素年龄测试样品。
地质剖面按对象可分为地层剖面、侵入岩剖面、变质岩剖面、构造变形剖面、蛇绿 岩剖面等。其中地层剖面应在路线调查之前进行;侵入岩剖面可在填图过程中或填图 结束后进行;变质岩剖面应在完成填图的基础上进行。
剖面测制的目的:建立各类地质体(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等)的建造 顺序(地质体内部和地质体之间的相对顺序),合理确定区域地质填图中各类地质建 造体的填图单位,最大限度地解决各项区域地质调查所需解决的基础地质问题,如沉 积岩沉积层序,沉积盆地充填样式、沉积相、古地理、古生态和古气候等方面。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⑥ 第四纪堆积物剖面:测制第四纪堆积物剖面的目的是查明第四纪 堆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研究 第四纪堆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根据物质成分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划 分填图单位,建立堆积层序;调查第四纪可能赋存的矿产、古风化壳、 古土壤和古文化层;研究各类第四纪堆积物形成时期及其与年代地层的 对应关系;研究与工程有利和不利的第四纪堆积物、地貌、新构造运动 和现代动力作用。调查第四纪堆积物中蕴藏的近代古气候、古环境变迁 史;对第四纪和现代气候敏感带、不同气候-生物组合交界带、地壳活 动带、外动力高强度作用带(江、河、湖、海岸带与边坡)、人为活动 强烈频繁地带的第四纪堆积区都应进行重点综合调查。要求在剖面上详 细分层,逐层描述并系统采集各类样品,如孢粉样、微古动物样、古地 磁样、地球化学样、热释光、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C14等同位素年 龄测试样品。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
梁明宏
2007年2月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区 调 工 作 流 程 图
接受任务
准备工作
地物化遥水工环资料收集
遥感数据处理和影象初步解译
编制影象解译图
野外踏勘、遥感验证
编制设计书及地质草图、遥感地质草图、工作部属图
野外工作
野外地质填图
遥感地质验证
地质剖面部署原则
① 地质剖面的部署:比例尺的不同、联测图幅的不同则对剖面控制程度的要求 亦有所区别(见规范);一般每一个填图单位至少部署1-2条实测剖面控制。
② 部署剖面时要注意剖面线通过位置的露头的连续性,一般要求剖面露头大于 60%。实测剖面线方向基本垂直于地质体走向,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夹角不可小 于60度。
在设计中要充分阐述前人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和地质概况,分 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初步建立各类地质体的填图单 位,制定技术路线,确定工作方法,进行工作部署,编制 经费 预算。编制地质草图、工作部署图和遥感解译地质图等。
要维护设计的严肃性,审定后应严格执行,执行中的修改要 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1:25
专题调研
基底岩系 侵入岩分布区填图
1 / 5万 联 片 区填图
第四系分布 区填图
基底岩系 研究专题
第四纪地质 及生态专题
资料综合整理
原始文字资料整理
原始图件整理
综合分析及提高
专题科研简报
野外资料验收
野外补充工作
室内综合研究与最终报告编写地质报告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系列图件
地质图说明书
专题报告
最终成果验收
③ 当露头不连续时,应布置一些短剖面加以拼接,但需注意层位拼接的准确性, 防止重复和遗漏层位。最好是确定明显的标志层作为拼接剖面的依据。
④ 所测制的地层剖面控制的填图单位要求顶、底尽量齐全,构造简单,内部层 序清楚;构造地层剖面要求各种重要界面和剖面的顶底无掩盖,接触关系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侵 入岩剖面要求内部接触关系清楚、内外接触带齐全。
② 丈量表:野外详细记录导线号、导线方位、导线长度、坡度、分层号、分层斜距、各类 面理(岩层层理、交错层理、构造置换面理、褶皱轴面面理、流面、断层面等)和线理(各类 构造线理、流线等)产状,各类样品采样位置、照相或素描位置等。室内整理时先要对丈量数 据进行剖面闭合校正,完成闭合后对数据誊抄、着墨。
③ 剖面厚度计算表室内在计算机上完成。前提是要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层的归并和 舍弃。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使用量测的产状。
② 侵入岩剖面:侵入岩剖面是在划分侵入体、各种岩石类型、内外接触类型已 基本查明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路线调查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侵入岩剖面的测 制目的是解剖侵入体内外接触带特征、确定侵入体之间相互接触关系、研究其演化、 分异、混合、就位机制,建立侵入岩谱系单位系统。剖面上应详细研究侵入体的各 种基本特征并系统采集岩矿、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样品。选择代表性侵入体采集同 位素年龄测试样品。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资料收集
设计编写
分基站 野外调研
剖面地质调查
路线地质调查
原始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 与报告编写
室内综合整理
地质图作者 原图联绘
成果验收
资料归档 与汇交
野外踏勘
专项地质调查
报告编写和地质 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④ 对剖面图应现场制作草图,至少要勾绘褶皱位置、形态和地形变化等。为剖面整体构造 形态的确定奠定基础。剖面闭合校正后逐尺绘制剖面图,结合样品结果填绘岩石花纹,结合剖 面厚度计算和文字整理绘制剖面柱状图。
剖面记录格式
时间:——年——月——日、星期——、天气—— 剖面名称及编号: 目的与任务: 剖面方向: 比例尺: 地理坐标:起点坐标x= ;y= ;Z= ;终点坐标x= ; y= ;Z= ; GPS定位:起点:N= ;E= ;终点:N= ;E= ; 手图号: 航片号: 人员及分工:
⑤ 对前人测制的划分详细、样品较齐全、研究程度较高的剖面可部署修测, 适度补做外业工作和采集必要样品,增加补充相关内容与描述,配合信手路线剖面、 素描图、照像及摄像资料等,重做剖面图。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① 沉积岩剖面:测制沉积岩地层剖面的目的是了解沉积序列的岩石组成和结构、 划分地层、建立填图单位。要求在剖面上进行详细分层,逐层进行岩性描述,系统 采取岩矿、岩相、岩石地球化学样品,逐层寻找和采集大化石和按要求采集有关微 体化石样品,必要时采集粒度分析、古地磁样等,用宏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层 中的各种地质特征、合理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视具体情况进行生物 地层、年代地层、生态地层、事件地层、层序地层、旋回地层、气候地层、化学地 层和磁性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为路线地质调查和填图打下基础。
(空2行) 逐层进行描述,层号写在行中间(不括起),另起一行开头空2格进行描述, 描述时先写整个层的主岩性名称,后写夹层及相关岩脉或构造,另起一行开始写 主岩性描述(颜色、结构、构造、成分、蚀变)。再另起一行开始写夹层描述。 产状定量描述完结之后,居行中间,要标明是S0或S1、S2等;要标明量测 位置,能查明正常或倒转的要标明依据。 两层之间必需空2行,两层之间的接触关系要在两层之间有交代。依据应诸 条说明。 记录本左右各有7-8MM空白,左边的用来标岩性、岩组代号,右侧用以标明样 品编号及位置,要注意与文字的对称性。
报告修改与审核认定
原始资料归档
地质图及说明书出版
资料收集
设计编写
分基站 野外调研
剖面地质调查
路线地质调查
原始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 与报告编写
室内综合整理
地质图作者 原图联绘
成果验收
资料归档 与汇交
野外踏勘
专项地质调查
报告编写和地质 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资料收集与野外踏勘
设计前应充分收集已有地质、矿产、科研、物化探等地质资料,概略掌握工作 区地质情况,了解地质研究程度,分析存在和未解决的地质问题,确定可能的主 攻方向,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剖面地质调查
地质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
地质剖面按测制方法可以划分为实测地质剖面、修测地质剖面及路线地质剖面。实 测地质剖面是在踏勘的基础上、根据总体设计、选择符合剖面测制要求的地段、使用 测绳及罗盘等、采用半仪器法、逐尺逐层观测描述地质现象的地质调查方法;修测地 质剖面是对前人原有的实测剖面在专门性复查和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补测、修定和 补充采样;路线地质剖面是在主干地质路线上、使用地质观测点控制、详细观察描述、 系统采样而编制的地质剖面。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⑤ 混杂岩及非史密斯地层剖面:测制造山带区混杂岩及非史密斯地层剖 面的目的是进行基质和外来岩片(块)的划分、对比研究,对基质的划分研 究可据基质的变质程度不同分别采用上述几条进行;对基质中的外来岩片 (块)可视规模大小分别进行构造微岩片(块)和岩片(块)划分,建立混 杂岩区的非史密斯地层填图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岩片进行物态(物质组 成)、时态(时代确定)、相态(沉积相)、位态(原生大地构造环境,如 洋脊、弧前、弧后、岛弧、前陆等构造古地理部位恢复)、变形和变质历程 调查。通过对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分析研究,探讨造山带形成、演化历程 和现今三维物质组成与结构。要求在剖面上要按微岩片和岩片对内部物质组 成逐层详细描述,采集岩矿、古生物、岩相、构造定向、岩石地球化学、粒 度分析等样品,选择代表性岩片采集同位素年龄测试样。特别要注意岩片 (块)与基质之间、岩片与岩片之间(在混杂岩中,常常以断裂带接触)接 触关系特征、性质的调查。
踏勘要针对前人工作中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进行观 察研究,初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以往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可有选择的进行 概略性的路线踏勘。踏勘时应重点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质体以穿越路线进行。
设计编写
在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踏勘和试填图的基础上,依据任务 书要求和行业标准、国标、规范等制定的总体设计,是野外地 质工作施测的依据。
剖面记录及整理要求
① 文字记录:野外要逐层详细记录岩性、岩相、构造、素描、照相、各类样品采集等内容, 要注意接触关系的描述。注意露头尺度各类统计数据的记录。有条件时可考虑岩性记录与构造 记录分开进行记录。
文字记录室内整理:对素描图及各类数据校对后着墨,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小结工作: 地层剖面在剖面构造形态分析的基础建立文字柱状;侵入岩剖面明确内部接触关系、归纳侵入 体特征,建立谱系单位;构造变形剖面要对所观察到的构造形迹进行分析、归类、总结。
地质剖面的测制内容
④ 变质岩剖面:测制变质岩剖面的目的是确立变质岩构造—地(岩)层 或构造—岩石填图单元,划分变质相系、变质带和区分不同的构造变形域。
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原则上分别按沉积岩和火山岩要求进行,但 应注意研究变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中深变质岩要查明变质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主要变质 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 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查明 不同变质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查 明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类型、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及其相 互关系,探讨变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 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 构造—岩石单位,分别建立地(岩)层序列和变质岩层构造叠置序列,并研 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件演化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