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4)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结构鸟昆虫本章延伸 — 两栖动物技能训练 — 综合与概括 — 动物的共同特征知识要点1.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都适应飞行生活。
2.鸟类适于飞翔的主要特点有:(1)鸟的体形呈流线行——减少飞行的阻力(2)鸟的翅膀呈扇面形,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飞行的意义:扩大了活动X 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探究 — 鸟适于 认识昆虫 1.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有保温的绒羽、有与飞行有关的正羽。
正羽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排列在翅和尾部上,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3.胸肌发达,收缩和舒X 的力量强。
4.骨骼薄轻而坚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1.种类最多的动物,已知种类超过了100万,分布广泛。
2.昆虫主要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足和翅,足有三对,胸肌发达,体表有外骨骼。
观察与思考 — 研究昆虫的翅 昆虫的翅与鸟翼的共同点 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3)长骨中空,没有膀胱,直肠短,减轻体重。
(4)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可以完成两次气体交换。
同时,循环系统的输送氧的能力很强。
(5)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耗。
3.昆虫:(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
(3)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4.翅对于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X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昆虫的翅和鸟的翼,在适于飞行方面的主要共同点有:都有用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X引起的,在空气中都可以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都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调查了解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
3.了解仿生在实际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4.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1.在调查中培养学生的提咨询、交际、书写能力,专门是提咨询技巧。
2.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生物反应器及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爱护动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章学习,树立今后在生物反应器,仿生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生物反应器、仿生。
●教学难点1.仿生。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谈话法、例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鸭肉可食用,鸭绒可做羽绒服。
鹿茸、虎骨、麝香、蝎毒、蛇毒、蜈蚣、龟、鳖、鱼肝油差不多上用动物入药的。
毛皮可制皮衣、皮鞋、羊绒大衣。
马拉车,牛耕地。
鸡鸭鱼肉,生猛海鲜。
牛奶可饮,牛肉可吃。
有供人观赏的老虎、狮子、猴子、孔雀、老鹰、狗熊、狐狸。
确信同学们的调查结果,夸奖鼓舞他们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整理板书:1.动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行、用等物品。
2.动物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动物在畜牧业生产方面的作用。
4.动物在我国经济进展等方面的作用。
另外,大伙儿还要明白,有些动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你们能举些例子吗?〔学生活动〕讨论,举例。
苍蝇能够传播痢疾,蚊子能够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病。
带有狂犬病毒的狗能够传播狂犬病。
老鼠能传播鼠疫。
同学们举得例子都专门好,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就要消灭它,多注意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动物还有什么作用呢?请大伙儿把收集的资料整理一下,找几位同学介绍你把握的生物成果知识。
中国科学家曾溢滔和黄淑帖通过大量试验,成功地把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牛的受精卵中,并将那个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植入母牛的体内,结果产下了一只小母牛,取名滔滔。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第一课时)班级:204班时间:2008年9月12日授课者:李柳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第一课时的内容。
前两节分别介绍了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因此本节是前面内容的自然延续,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适应性。
本课时主要通过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概括出鸟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
在此课时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认识昆虫的特征就更为方便了,某些教学环节方面为下一课时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尤其是确立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围绕“生物适应环境”这一主线展开鸟类特征的探究,凭借学生原有的对鸟类的认识已经可以解决一些探究问题,如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等。
正是有此生活经验,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一方面出于学生的好胜心,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能力目标:a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b、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形成爱鸟、护鸟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活动。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鸟类飞翔的诗句引入课堂,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说出其他有关鸟类飞翔的诗词。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教案标题: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目标:1. 了解和认识一些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动物;2. 探索和了解这些动物如何适应空中飞行;3. 发展学生的观察、描述和比较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种类的空中飞行动物;2. 理解这些动物如何适应空中飞行;3. 学会观察、描述和比较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空中飞行动物;2. 绘图纸和彩色铅笔,供学生制作图画和记录观察结果;3. 班级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提供额外的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呈现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空中飞行动物,如鸟类、昆虫和蝙蝠。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例如翅膀的形状、身体的大小和颜色。
探索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空中飞行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2. 提供绘图纸和彩色铅笔,让学生绘制所选动物的外貌特征,并标注关键部位。
3. 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了解所选动物的飞行方式、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等信息。
4.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动物的绘画和研究结果,并分享所得的信息。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动物的飞行方式和特征,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强调每种动物如何适应空中飞行,例如鸟类的羽毛、昆虫的翅膀和蝙蝠的膜翼。
3. 鼓励学生思考其他适应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个鸟类专家或昆虫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空中飞行动物的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寻找并记录身边的空中飞行动物。
3.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动物的飞行速度、迁徙行为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2. 检查学生绘制的图画和记录的观察结果,评估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 组织小组展示和班级讨论,评估学生对所选动物和空中飞行的理解程度。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李少芳思考“用什么方式让一张纸在空中飞得远”“折成纸飞机,飞得远,改变的是形状,不是重量。
”利用纸片和纸飞机的比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鸟类要实现飞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减少阻力、减轻体重、提供能量等。
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学生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并思考:鸟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的飞行能力呢?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实验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即:1、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作出假设: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略)。
4、得出结论:____。
5、表达和交流:将你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结合课本的资料分析题,从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两大方面展开。
同时师导入:仰望蓝天上高飞的鸟儿,你也许会想:“我要是能飞那该有多好?”是啊,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年前,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才实现了人类的夙愿。
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鸟儿为什么能飞呢?三、新授:同学们跃跃欲试。
1、师:请同学们看导学提纲二,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用实验来启发学生作出假设)同学甲:“鸟儿能飞是因为它有翅膀。
”同学乙“鸟的体重很轻。
”同学丙“鸟的肌肉发达。
”2、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请同学们参考导学提纲三、四、五,来自主完成。
注意有疑问的部分标记出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生:自主学习。
师:下面小组合作解决有疑问的部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提纲内容。
3、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展示的机会最多?(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获得的知识会更深刻。
同时采用竞赛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学们都踊跃举手了:一组代表:交流导学提纲中的大部分问题。
(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即可)师:嗯,说得很精彩。
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意见?(发动集体力量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二组发言:我们观察到鸟骨不仅很薄,很细,而且长的骨里面大都是空的。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3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3篇)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计课题: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教学目标:1、能例举多种昆虫名称,熟悉肯定数目的昆虫。
2、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理解昆虫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知道生物与环境是不行分割的整体。
3、知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熟悉一些常见的节肢动物。
4、了解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增加同学对有益昆虫的爱护意识和对有害昆虫的防控意识。
5、了解生物多样性,培育同学爱护动物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归纳昆虫的特点。
2、识别常见昆虫的翅。
教学设计思路:1、本节课从美如画面的诗歌导入,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让同学乐观参加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仆人。
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力量、思索力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同学的科学素养。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找诞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明白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
3、通过了解昆虫的多样性,以及对昆虫特征上升到节肢动物特征的学习,使同学学会分析生物的特别性与普遍性,学会分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育同学归纳总结的力量。
4、让同学了解昆虫与人类、自然的关系,引导同学从课堂理论走向生活实践,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5、尽量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指导方式,激发同学的爱好,提高同学的参加乐观性,努力完成新课标下师生双方新角色的转变。
6、通过学习中的分组活动,培育同学学会与人共处、合作互助的力量。
课前预备:同学——搜集有关昆虫的学问。
老师——实物展现台,蝗虫形态图。
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内容同学活动老师活动设计意图a新课引入背诵唐诗,指出其中的生物及其所属类群。
提问,评价由诗歌引入,既激发爱好又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b新课昆虫——动物界中的大家族一,例举昆虫名单:分组争论,小组提交一份昆虫名单。
提问,启发,分发答题纸,要求同学写出自己所了解的昆虫名称。
从身边的常识性学问入手,激发爱好,提高同学的参加乐观性。
倾听评价,要求留意非昆虫。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4)doc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1.通过对鸟和蝗虫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最后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动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通过对“饲养小动物”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小动物、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重点和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教学方法谈话式、启发式、探索实验式。
课前准备: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鸟1.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2、探究:1、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思考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思考并想像鸟类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
3、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一种鸟,描述它的生活习性。
讨论:1.体形与飞翔2.翅膀与飞翔展示鸟类的飞翔情景。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家鸽标本。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交流。
3.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昆虫其他环境中的动物3.体重与飞翔4.动力的产生与飞翔5.探究的内容: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作出假设:(各小组作出假设)制定计划:选择一种鸟类作为观察的对象,制定探究的计划,交流补充。
实施计划:(课上分组探究)结论: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1、观察几种昆虫的翅,思考:昆虫的翅与鸟的翼是不同的,但就飞行来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2、观察蝗虫图片:身体分为几部分?体表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蝗虫运动器官是什么?长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同学间进行交流。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精选6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鹌鹑,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
五、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探索实验式、启发式六、教学用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能在较生活在水圈、岩石圈的动物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生存范围,那么这些动物具有哪些特征来适应飞行呢?能在有无脊椎动物里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和极少数哺乳动物——蝙蝠。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鸟类又有哪些特点与它的飞翔生活相适应。
(一)鸟的分类地位全世界现有鸟类约156科9600余种。
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个种(占13%)就鸟的种类而言,巴西有20xx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紧接其后名列第四。
我国不仅鸟的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珍贵的特产种类。
如:鸳鸯、相思鸟,还有产于陕西、河北的褐马鸡,西南的锦鸡,台湾省的黑长尾雉和蓝腹鹇,产于我国中部的长尾雉、东南部的白颈长尾雉,还有黄腹角雉和绿尾红雉等等。
有一些鸟类如丹顶鹤和黑颈鹤虽不是我国特产,但主要产于我国境内。
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平胸总目,如鸵鸟,其翼已失去了飞行能力,只能助跑,起到平衡作用;第二类,企鹅总目,如帝企鹅,其翼特化成了鳍足,用以滑雪和划水;第三类,突胸总目,如鹌鹑鸟,能用两翼飞行在空中,现存的大多数鸟类都属于此目。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学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2、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观察与思考”2、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并概述鸟类、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组织教学。
三、课前预习1、世界的鸟有多种,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有利于和。
2、鸟的形态结构特征:鸟类的体表被覆,前肢变成,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体温高而。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相适应的。
3、昆虫的形态结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运动器官是和,运动方式有、和。
其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外骨骼有和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蒸发的作用。
4、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幼体要经过才能成为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呼吸,同时用辅助呼吸。
5、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很多构成;体表有;足和触角。
四、学思园地1、鸟的体形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意义?2、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什么意义?3、鸟的翅膀呈什么形态?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4、鸟类哪个部位的肌肉最发达,有何意义?5、鸟的骨骼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6、鸟类的摄食与消化有什么特点?7、鸟的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8总结鸟有哪些特点与其飞行的生活相适应的呢?9、鸟类的主要特征?10、鸟的翼和昆虫的翅有何异同?11、概述一下昆虫的主要特征?五、课堂检测同步训练六、反思总结。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

新理念教育一对一个性化学案三、昆虫适于陆地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具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特征:外部具有不透水的外骨骼,内部排泄系统中马氏管的排泄物主要是尿酸晶体,有效地降低了水分的散失。
(2)具有减小阻力和质量的结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体重与体表面积之比最小。
(3)具有足够的能量供应:昆虫的食量大,食物成分所含热效高,肌肉发达,多为气管网呼吸,并具有气囊特征,能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为充分地进行有氧呼吸获取能量提供了条件。
(4)具有陆地和空中生活的运动器官:昆虫三对足和两对翅,足有不同的类型,有步行足、跳跃足、挖掘足等多种适应陆地生活的类型,翅具有飞行、保护和平衡的作用。
(5)具有适应陆地和空中生活的发达的感觉器官: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是触觉和嗅觉器官;有一对复眼,是视觉器官。
有的昆虫还具有仅能感光、不能辨认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单眼及具有触角和味觉作用的触须,如蝗虫。
四、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外部观察(1)体形:流线型(2)羽毛:正羽,具有飞行作用。
绒羽,具有保温作用。
纤羽,具有触角作用。
(二)内部观察(1)运动系统:胸肌发达,骨骼愈合程度高,薄而中空,坚固而质轻。
(2)呼吸系统:肺和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有利于飞行时充分获取能量。
(3)消化系统:具有嗉囊,胃分腺胃和肌胃,盲肠短,有利于消化食物和排便以减轻体重。
(4)循环系统:心脏的相对大小在脊椎动物中占首位,具有完全分隔开的四腔,血流迅速,有利于飞行时迅速运输养料和废物并减轻体重。
五、观察昆虫(一)观察昆虫的翅与分类(1)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属直翅目。
如蝗虫、蚱蜢(2)前后翅都为膜质,属膜翅目。
如蜜蜂、赤眼蜂(3)前翅为蛸翅,后翅为膜质,属蛸翅目。
如金龟子,七星瓢虫(4)前后翅都为磷翅,属鳞翅目。
如蝴蝶、家蚕(5)前翅为膜质,后翅呈平衡棒状。
如蝇,蚊子(三)观察蝗虫(1)外部形态结构头部:具有触角,单眼和复眼,具有感觉功能,还具有咀嚼式口器。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3)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3)
一、教学目标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状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要紧特点。
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看与摸索〞。
2、举例讲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过多咱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
三、课前预备
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
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看、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精选2篇)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精选2篇)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篇1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材的编排方式转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挨次逐门逐纲地叙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根据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削减了学问的重量,为同学主动探究供应时间和空间。
由于同学在第四单元中已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故本节对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
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动身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探讨他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目标: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看与思索”;2、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情感目标:1、熟悉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加爱惜动物的情感;2、通过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看与思索”。
教学预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家鸽骨骼模型、薄纸、蝗虫的外型模型、flash课件。
通过flash课件展现图片,引导同学主动探究、观看、思索,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节教学特殊要留意引导同学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引导同学针对教材给出的问题作出假设,鼓舞有创意的设想,让同学留意试验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介绍试验方法。
让同学了解:除了调查、观看、动手试验外,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猎取学问的重要的手段,通过探究应使同学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4)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4)教学目标:i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状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要紧特点;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看与摸索";3•举例讲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过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1.通过对鸟和蝗虫的观看,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发觉咨询题的能力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觉咨询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最后达到提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动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通过对”饲养小动物"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小动物、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重点和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教学方法谈话式、启发式、探究实验式。
课前预备: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看、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鸟1.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1、观看各种鸟类的飞行姿势,摸索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摸索并想像鸟类什么缘故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
3、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一种鸟,描述它的生活习性。
讨论:1 •体形与翱翔展现鸟类的翱翔情形。
1 .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家鸽标本。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交流。
3.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咨询题。
2、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昆虫其他环境中的动物2•翅膀与翱翔3•体重与翱翔4.动力的产生与翱翔5•探究的内容:提出咨询题:鸟的躯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作出假设:(各小组作出假设)制定打算:选择一种鸟类作为观看的对象,制定探究的打算,交流补充。
实施打算:(课上分组探究)结论: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技变成翼;具有专门强的飞行能力;躯体内有气囊;体温咼而恒定。
1观看几种昆虫的翅,摸索:昆虫的翅与鸟的翼是不同的,但就飞行来讲有哪些共冋的特点呢?2、观看蝗虫图片:躯体分为几部分?体表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蝗虫运动器官是什么?长在躯体的哪些部位?同学间进行交流。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教材的编排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属于生物课程标准下“生物的多样性”主题。
本节描述的是鸟类形态结构、生理结构与环境的适应。
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概述出鸟类特征,并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出新观点。
除此以外,还得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过程中阅读分析已知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手段。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以后的生物分类打下基础。
二.设计思路通过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并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阐述各自观点,最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并总结出鸟类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爱护鸟类,加强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总结出鸟类的主要特征。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爱护鸟类、保护鸟类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2.鸟类的双重呼吸。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几种鸟的模型,家鸽骨骼的标本,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和文学作品;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六.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小组讨论法和探究法等。
七.课时安排:2个课时八.教学设计(学习内容、过程、设计思路)九.板书设计空中飞行的动物——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形:流线型,减少空气的阻力形态结构体表:体表被覆羽毛,用于飞行和保温骨骼:龙骨突发达,小骨愈合,长骨中空,内充满空气肌肉:龙骨突两侧长有发达的胸肌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排泄快动力肌肉:胸肌发达,牵动两翼上下运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循环: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呼吸:双重呼吸,体温高而恒定(恒温动物)骨骼:长骨中空,内充满空气,减轻身体比重轻消化系统:直肠很短,排泄快呼吸:有气囊,减轻身体比重,减少内脏摩擦,散发热量十.练习1.家鸽胸部的骨很突出,其作用是()A.减少空气的阻力B.维持身体平衡C.减轻体重D.附着发达的胸肌2.下列不属于鸟类气囊作用的是()A.进行气体交换B.散热降温C.降低身体的比重D.减小飞行时内脏之间的摩擦3.鸟类与其它种类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a.体表有羽毛b.前肢变为翼c.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d.心脏有四个腔e.体温恒定A.a b cB. b d eC. a c eD. c d e4.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主要来自()。
空中飞行的生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东莞市虎门三中黄清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能力目标1.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资料”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行为的录像资料,引发学生确立热爱自己父母的美好的情感态度。
2.过观看有关鸟类迁徙行为的录像资料,使学生确立战胜困难,坚韧不拔的个性特征。
【重点和难点】: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1)活鸟,每组一只。
(2)鸟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或教学软件。
(3)体温计,每组一只。
学生准备:搜集鸟类的骨骼。
【教学策略】探究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课件展示:各种鸟展翅高飞的画面师:鸟儿在天空能自由自在地翱翔,这一直是人类梦想的事情。
为什么鸟类能在天空中翱翔呢?生:因为他们有翅膀。
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生:不能,还要解决许多问题。
师:鸟类究竟有什么适应飞行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教师播放关于鸟类飞翔、觅食、玩耍等行为的录像资料或光盘,并组织学生观看。
师:在世界上有9000多种鸟类,在草原、灌丛、水面、树林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鸟的踪迹。
鸟是一种能飞行的动物,但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飞呢?生:不是。
师:例如?生:企鹅、鸵鸟、鸡、鸭等。
师:但大部分的鸟类都能飞行,这些飞翔能力能使它们能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大家想想,这有什么好处?生:可以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师:迁徙的鸟类能从北到南,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越冬。
这些鸟类的飞翔能力非常强,为什么鸟类有这么强的飞翔能力呢?[板书]: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师:当我们存在一个问题不能解决时,我们就需要想尽各种方法来解决它。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案主备人:陆日期:2012-9-5 备课组:八年级生物组使用人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1、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导入:前置自学1、鸟类的身体呈。
体表被覆,前肢变成呼吸系统发达:有可辅助呼吸,与肺构成双重呼吸,可提供充足的氧气。
2、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分布广泛,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3、昆虫身体分为三部分,运动器官是。
昆虫的外骨骼有、作用。
5、“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的特征。
6、节肢动物的特点是:7、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经变态发育为成体,营生活,用呼吸,同时用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可以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合作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基础巩固1、下列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些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不属于鸟类的是:()A.家鸽;B.家燕;C.蝙蝠;D.麻雀。
2、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A.翼和腿上的肌肉;B.胸肌;C.后肢肌肉;D.两翼肌肉。
3、下列哪一组动物都是恒温动物?()A.蜥蜴和大猩猩;B.喜鹊和斑马;C.海龟和虎;D.眼镜蛇和狮4、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的作用是:()A.可减轻身体比重;B.有利于双重呼吸;C.有利于散热降温;D. A、B、C全对5、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
蝗虫的呼吸是靠:() A.气管;B.肺;C.体表;D.头部6、下列哪一组是鸟类所特有的特征?()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体内受精;⑤有发达的神经系统;⑥前肢变成翼A. ②⑤⑥;B. ①②⑥;C. ①③⑥;D. ①②③7、在鸟类频繁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发现鸟类随时随地将粪便排出体外,其原因是:A.直肠很短;B.肛门很大;C.没有膀胱;D.小肠很短()8、某小组的同学在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其中错误的是:()A.体温恒定,适应性强;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直肠很短,不存粪便;D.鸟的骨骼很轻,胸骨发达,胸肌发达9、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 )A.甲壳动物B.昆虫C.软体动物D.环节动物10.在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蜈蚣B.虾C.牛虻D.蝎子11、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 长骨中空B. 体表有羽毛C. 体内受精D. 身体呈流线型12、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A. 抵御敌害B. 协助运动C. 有利于捕食D.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13、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下列关于鸟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飞行器官是翼B. 全身被覆羽毛,正羽与飞行有关C. 食量大,直肠发达D. 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拓展延伸14、下面是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生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前两节分别介绍了水中生活的动物和陆地生活的动物,因此空中飞行的动物是前面内容的自然延续,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结构特点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阐明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课前观察当地常见鸟类、收集相关资料,在课上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并让学生要把现在材料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实施得出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关注鸟类的生存环境,提升爱鸟、惜鸟、护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了水中生活的生物、陆地上生活的生物,那么这一节课接下来学一下空中飞行的生物。
想到飞行的动物时,可能马上就想到鸟类来,鸟类为什么能飞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用多媒体放出鸟类飞行的特写镜头、翼的特写镜头,让学生欣赏后,针对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
明确鸟类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
飞行对鸟类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提出问题:1、鸟的体形是怎样的?有什么意义?2、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什么意义?3、将鸟的翅膀张开,你们能识别出在飞行中起主要作用的羽毛吗?它们在结构和排列上有什么特点?4、鸟的翅膀呈什么形态?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学生可以边观察边讨论,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为学生解答,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三、鸟类适于飞行的内部结构特点(1)肌肉(特别要注意胸肌)鸟类哪个部位的肌肉最发达,有何意义?由于学生有过吃鸽子、鸡等鸟类的体验,所以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鸟类胸部肌肉最发达。
自然可以想出肌肉越发达,其收缩与舒张的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扇动两翼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4)教学目标: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状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要紧特点;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看与摸索〞;
3.举例讲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过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鸟和蝗虫的观看,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发觉咨询题的能力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觉咨询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最后达到提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动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通过对〝饲养小动物〞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小动物、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
重点和难点: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教学方法
谈话式、启发式、探究实验式。
课前预备:
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
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看、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鸟
1.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
1、观看各种鸟类的飞行姿势,
摸索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
特点。
2、摸索并想像鸟类什么缘故具
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
3、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一种鸟,
描述它的生活习性。
讨论:
1.体形与翱翔
展现鸟类的翱翔情形。
1.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家鸽标本。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交
流。
3.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咨询题。
2、探究: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昆虫
其他环境中的动物
2.翅膀与翱翔
3.体重与翱翔
4.动力的产生与翱翔
5.探究的内容:
提出咨询题:鸟的躯体有哪些适
于飞行的特点?
作出假设:(各小组作出假设)
制定打算:选择一种鸟类作为观
看的对象,制定探究的打算,交流
补充。
实施打算:(课上分组探究)
结论: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
肢变成翼;具有专门强的飞行能
力;躯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1、观看几种昆虫的翅,摸索:
昆虫的翅与鸟的翼是不同的,但就
飞行来讲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2、观看蝗虫图片:躯体分为几
部分?体表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
蝗虫运动器官是什么?长在躯体的
哪些部位?同学间进行交流。
3、归纳出节肢动物的要紧特点。
列举实例并认识到:许多动物的
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
中,而是跨过多种环境。
巡视、组织小组间的打算交流、完
善探究打算、实施打算、归纳分析得
出结论。
1、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昆虫的
翅和鸟的翼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
点。
2、出示蝗虫图片,提出探究的咨
询题。
3、出示各种节肢动物的图片
补充、强调: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