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有为_大同书_中的素质教育思想_张泽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

张泽鸿1,2

,周

3

(1.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022;2.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 230039;

3.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合肥 230601)

要: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针对人口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引导,将大同社会的教育

分为前后衔接的五阶段;他提倡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康有为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现出人本主义和新伦理主义的色彩,具有深远的人口学和教育学意义,对于我们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仍具有可资借鉴的时代价值。关键词:《大同书》;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人本主义;新伦理主义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 (2007)03-0115-06

康有为(1858 1927年)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康有为在教育

学方面曾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主要体现在《长兴学记》和《大同书》两书中。最早对康有为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的是梁启超。1901年,梁氏在《南海康先生传》中专辟《教育家之康南海》一章,认为康有为 其为大教育家,则昭昭明甚也 , 先生不徒有教育家之精神而已,又备教育家之资格 。[1]378,381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从变科举、兴学校、建立新式教育制度,到主张女子教育、兴办专业教育,以及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构成了富有创意、极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但继承了中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同时又广泛吸收了西方和东洋教育的合理成分,使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本文主要从现代人口素质培养的角度对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资源作一梳理,初步探讨其基本内容、主要价值及其局限性。

1 人生五阶段学制的设计

何谓现代素质教育?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同书》(1902年)作为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康有为教育思想的主要面貌。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培养的是 人性皆善,人格皆齐,人体皆健

[2]186

的新公民。这些理论都和

今天的素质教育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从现代素质教育的视角来看康有为的人口素质教育思想,它仍然具有人口学和教育学的意义。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机,康有为主张创立新

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学习西方先进的学校教育制度。他早在《请开学校折》中就提议兴办中小学,设

立大学,构划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学制雏形。他主张小学要向西方一样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如果儿童有 其不入者,罪其父母,严课地方官以为殿最 。

[3]

他希望借此来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以资富国。他的这种学制主张,既立足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又着眼于中国教育的长远未来。 这是中

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完整的学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

学制,也是康有为对中国教育事业最大的贡献 [4]

康有为在《大同书》里设想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等级制, 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2]1

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非常重视人口教育, 太平世以开人智为

主,最重学校 [2]269

。大同社会实行 公养 、 公教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在公费的条件下接受义务教育。大同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同社会的公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人为有用之美才,人人为有德之成人

[2]212

。大同社会的教育有一个前

后衔接的完整的学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人必须学习到20岁。它包括五个衔接的阶段:即人本院(负责胎儿教育)、育婴院(负责婴儿教育)、小学院(负责儿童初等教育)、中学院(负责少年中等教育)和大学院(负责青年高等教育)五个部分。这五个阶段形成完整的素质教育链条,每一阶段针对学童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构成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

(1)人本院教育。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在这里,孕妇胎教的主要宗旨是进行优生。为了达到目的,康有为费尽心思,对此进行了全

收稿日期:2006-10-16 修回日期:2007-04-02

作者简介:张泽鸿(1977 ),男,安徽安庆人,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安徽大学哲学系2005级美学研究生。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 efe iU n i versity(Soc i a l Sc i ences)

2007年5月 第24卷第3期 M ay 2007V o.l 24N o .3

方位的考虑和设计。首先要考虑胎教地点,应 皆立于温冷热带,以受寒气而得凝固,得红白而去蓝黑,以为人种改良之计 [2]191。胎教地点确定后,负责胎儿教育之师当 仁慈智慧尤深 [2]188,她们要对孕妇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严加规定,使孕妇做到 禁欲节交 [2]188,尽量避免不利于胎儿发育的人或事物。为了使胎儿出生顺利,康有为特别反对女子堕胎,主张对堕胎女子及参与者严加惩罚。

康有为非常重视胎教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基础作用。康有为认为: 生人之本,皆在胚胎,人道之始,万化之原也。 [2]188胚胎是人生命的根本和开始,也是人口素质的开始。胚胎教育不可小视, 今人本院专为胎教以正生人之本,厚人道之原 [2]188,胎教可以正本厚源。康有为认为,事物的成长要从先天、从源头上抓起,否则 物质已坚壮,难于揉屈,故长大而后教,气质强盛,难以变化 [2]189。人的成长也是如此。 其进而言教者,知人道之治,风俗人心为先矣 [2]189,人口良好的素质要在和谐纯净的道德风俗环境中慢慢养成,不可贪一时之功。因此,人本胎教院的环境选择、孕妇的环境熏陶以及营养、氛围、情绪等等都要非常重视。总之,人本院力求为胎儿创造一个优越完美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康有为在100年前就提出了人本院胎教思想,这是石破天惊之创举。它完全不同于以前传统的教育方针,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

(2)育婴院教育。自婴儿在人本院出生、成长到6个月断乳后,进入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直至5~6岁。育婴院的看护者皆是女子,称为 女保 : 以男子心粗性动而少有耐性,不若女子之静细慈和而有耐性也,其名曰保。凡女保皆由本人自愿,而由总医生选其德性慈祥、身体健康、资禀敏慧、有恒性而无倦心、有弄性而非方品者,乃许充选 [2]204。女保地位较高, 见者不论贵贱,皆加敬礼 [2]204。选择要求十分严格,一要充分遵循自愿原则;二要注重人品、性格、智慧、身体等综合因素考虑。管理院事者都是医生充当,他们由院内公众选举产生, 选仁质最厚、养生学最明者 [2]204。

育婴院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结构也非常讲究,应靠近人本院, 当择与婴儿最相宜之式,大约楼居少而草地多,务令爽垲而通风,日临池水以得清气,多植花木,多蓄鱼鸟,画图雏形之事物,皆用仁爱慈祥之事以养婴儿之仁心。凡争杀、偷盗、奸诈种种恶物,皆当屏除,无使入婴儿心目中 [2]205。婴儿在这里接受品行、形象知识、慈爱之歌等启蒙性教育。 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皆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 [2]204。重视对婴儿进行德行的熏陶。并且, 本院凡弄儿之物,无不具备,务令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为主。 子能言时教以言,凡百物皆备,制雏形或为图画,俾其知识日增 [2]205。在养体、育德之外,另以开智(传授知识)为主。

(3)小学院教育。儿童在此院接受初等教育,至10岁左右。康有为说,在小学院里,儿童 学贵以养身健乐为主,盖人生寿命基于童稚也。其时物备课明,一时可抵今人数时矣,故学时可减。其有安息、记念、嘉实、吉日,可肆其游览跳舞,沿树水嬉,无所不可。惟不许为非礼不正之事,见非礼不祥之人 [2]205。小学阶段重视 养身健乐 [2]208,就是强调身心的素质教育。在此院,负责儿童教育的也是女子,称为 女傅 ,其素质应具备 德性仁慈,威仪端正,学问通达,诲诱不倦 [2]207的基本标准。因为儿童 终身之德性,皆于童幼数年预为印模,童幼习于善良则终身善良,童幼习于邪恶则终身邪恶 [2]205。小学院的环境应当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智慧开发。此时的学习包括体育健身、音乐、地理、历史、文学等。

(4)中学院教育。招收11~15岁年龄段的少年接受中等教育。中学阶段的素质培养以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又以智德二育为重中之重: 入此院时,知识日开,当大同教化美备之时,人类当此,可以比古人十五岁以后,渐有自由自立之志。但身体稚弱,故养体开智以外,又以智德为重,可以学礼习乐矣。礼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节,人世相交之道,公家法律之宜;乐以涵养其性情,调和其气血,节文其身体,发越其神思。 [2]209在礼乐的学习中,涵养心性,陶冶情操,既为养德,也是审美。这一阶段儿童年龄已渐长,故 衣服饮食皆可自理,可纯用礼律以绳之,不须再用保傅。故不论男女皆得为师,惟才德是视。导之以正义,广之以通学,绳之以礼法,虽于慈惠之中而多用严正之气 [2]209。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人生成材与否的分水岭,所以康有为认为: 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学龄。中学不通,则无由上达于上学及为专门之学,而终身受其害矣;德性不习定,至长大后气质坚强,习行惯熟,终身不能化矣。及夫时过乃悔而欲学,则勤苦而难成,年长乃变而化性,则倔强而难屈。 [2]209康有为认为这是学生的关键阶段,关系到 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 [2]209。此时的择师标准就不再有男女之分,只强调才学和品德。中学教师自身的道德与文化素质相当重要,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人生走向, 中学之

116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