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留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留园赏析 (1)
我们从留园中、西、东区的图片可以看出,留园作为典型 的江南自然山水园林,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园子中间以水池构景。 2.构图模仿自然,挖湖堆山,以叠石堆山丰富园林 景。 3.建筑、花木曲折自由。
而具体到针对留园本身来说,其布局是 十分独具匠心的。
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 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 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 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 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 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 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 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地形
地形:留园是平地造园,地形并没有提 供优秀的自然资源,所以空间划分都通 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 划分,空间开合变化丰富。
植物
留园基本保持了晚清盛氏园林的格局,中部景区以水池为中心,为全园的精华所 在。池北主假山为典型的石包土假山,所以树木能和叠石相结合,身处山林近观, 树石相依,树以石坚,石以树华,大树见根不见梢,宛如置身山林间;而从池南 的楼榭中远眺,则假山露脚(池岸叠石)不露顶,大树见梢不见根,美自天成,堪 得画理。树种以银杏、南紫薇、榔榆等落叶乔木为主,间杂木瓜、丁香之属,春 英夏荫,秋毛冬骨,与池西假山上的香樟、桂花等常绿树种适成对比。这样常绿 树种便隐去了池西假山的最高点,从而突出了池北假山的主景地位。水池南面则 在高低错落、造型多变的建筑物间留有形状、尺度富有变化的庭院,并布置竹石 花台小品,以与山池相协调。 西部景区是以积土大假山为主景而形成的山林景观,漫山枫林,杂以香樟,点 缀亭榭一二,秋时醉红撼枝,层林尽染,与一墙之隔的中部银杏黄叶相映成趣, 互为借景。山南环以曲水,遍植桃、柳,仿晋人武陵桃源,使人有世外之感。
留园的空间布局与造景手法分析
空间序列组织是由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而展现 的。基 于 中 国 山 水 画 卷 的 特 点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的 特 点 则 是 多 空 间 、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其 空 间 形 式 是 以 观 赏 路 线 来 安 排 的 , 有较为简单的一种是呈闭合的、环 状 的 ,如 苏 州 的 畅 园 、鹤园;另 一种空间序列是按照贯穿形式的,如乾隆花园;最后是呈辐射的
渗 透 联系,进 行 主 题 与 空 间 类 型 的 区 分 与 互 补 ,形 成 和 谐 整 体 。 而中区和东区则是全园之精华所在。中区部分通过东南凿水池、 西北筑假山以形成西、北为假山、东 、南为建筑环中心水池的山水 景 区 。西 楼 、清 风 池 馆 以 东 为 留 园 的 东 区 。东 区 又 分 为 西 、南两 部 分 五 峰 仙 馆 ”和 “林 泉 耆 硕 之 馆 ”分别为这两 部 分 的 主 体 建
留 园 的 景 观 ,有 两 个 最 突 出 的 特 点 :一 是 丰 富 的 石 景 ,二是 多 样 变 化 的 空 间 之 景 [1]。
1 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点
形 式 ,如杭州黄龙洞。然而苏州私家园林中面积相对来讲较大的 则 多 采 用 的 是一种综合式的空间序列,如 拙 政 园 、何 园 以及论文 主要研究的留园。
留园空间分析
远 翠 阁
此处景观与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相 符,借以为名。其下即自在处,刘氏时曾名“空翠”, 后改名含青楼,盛氏时名“远翠阁”。阁实质为楼,其 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二层,单檐歇山造。
汲 古 得 修 绠
三.区域内游览路线
留 园 平 面
留 园 分 区
展示区
游 览 路 径 分 析
亭为方形四角,单檐歇山造,其北挑出水面而筑。
曲 溪 楼
原名“寻真”,清德宗光绪初年改名“曲溪”。《 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 亦即曲水,此处为借用,沿用至今。
始建于明代。建筑临水,二层,单檐歇山造,楼 只有前半爿,下为过道,狭长,进深仅三米左右, 南北长十余米,约一百一十三平方米。
濠 濮 亭
濠濮亭跨水而筑,按有明式砖栏,亭前水边置有一峰 名为“印月”,峰石中的涡孔倒影池中引诱的一轮明 月,在此不管月半中秋,有无明月当空,均能赏月, 娱目遣兴。这种借景手法亦为其他园少见,别具匠心。
濠濮亭跨水而筑,按有明式砖栏,亭前水边置有一峰 名为“印月”,峰石中的涡孔倒影池中引诱的一轮明 月,在此不管月半中秋,有无明月当空,均能赏月, 娱目遣兴。这种借景手法亦为其他园少见,别具匠心。
涵碧山房 明瑟楼 绿荫轩 濠濮亭
1. 院 落 分 析
展示区域为留园最大的院落,是整个空间序 列的高潮
展示区域是留园主体 水景区,通过水边界 的凹凸,中心小岛的 布置,使湖边,或小 岛的任何位置都有较 大视角区域
2. 水 体 分 析
在湖的四周或中心视 线交流多变,让院落 空间更加丰富。
3. 空 间 序 列 分 析
西 位置在 楼
五峰仙馆 之西,刘 氏时曾名 西爽,今 俗称西楼。 建筑为单 檐歇山造, 和曲溪楼 相通。
留园布局分析
留园布局分析留园地处阊门外留园路,在苏州园林中其艺术成就颇为突出。
以其严谨布局、高雅风格、丰富景观,曾被评为“吴中第一名园”。
留园厅堂敞丽,装饰精美,利用许多建筑群将全园空间巧妙分隔,组合成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这些景区用曲廊联系,全园曲廊长达七百余米,随形而变,因势而曲,或蟠于山腰,或蜿蜒于水际,逶迤相续,始终不断,使园景堂奥深远,无穷变化,有步移景异之妙。
全园分为中、东、西、北四区。
中部和东部是全园的精华部份。
中部以山水为主景,水他们于中央,池水西、北两侧,假山石峰屹立;池水东南两侧,楼、廊、亭、轩错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东部以建筑呈其佳丽,重檐迭楼,曲院回廊是突出冠云峰的一组建筑群。
西部是自然风光,颇多野趣。
北部是田园景色,别有风味。
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含而不露,不像欧洲花园那样一览无遗地展现它的规模与气派。
到任何一个苏州私家园林去,几乎都是用欲扬先抑和渐入佳境的布局手法,给每位入园者一个期待和新奇的感觉。
这其中,留园堪称典范,在苏州园林中的艺术成就颇为突出。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规模十分宏大,在苏州园林中首屈一指。
其总体布局是园林紧邻于邸宅后,呈前宅后院的形式,全园布局紧凑,结构严谨。
它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变化。
组合景观、高低布置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建筑与园境相映成趣。
园林用建筑结构来划分空间,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整座园子,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体,代表着清代风格。
留园景观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二是丰富的石景。
现就留园的多样变化的空间作一分析。
留园入口部分采用空间对比的手法,利用这种既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的空间来与园内主要空间进行强烈对比,进而使人们穿越它进入主要空间时,顿觉豁然开朗。
留园的空间艺术分析
留园的空间艺术分析摘要:留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园之一,有吴下第一名园的美誉,它占地面积不大,但空间布局十分巧妙,运用了虚实相间、疏密对比、藏露互引等方法使各个建筑景观相互映衬,既有其鲜明的特色,又照顾到了留园的整体性。
分析留园的空间艺术和造景手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江南园林,使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得以传承。
关键词:留园;空间布局;造景手法;建筑前言: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
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
同治年间被盛旭人其儿子盛宣怀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刘的谐音,始称留园。
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以空间艺术精湛著称,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虚实相间、疏密对比、藏露互引等各种造园手法,构成了意境深远的园林空间体系。
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色和建筑风格,留园也因此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景观设计和园林造景的范例。
现在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东部以建筑群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多是假山和亭子,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图1、图2为留园一角;图3、图4为留园“漏窗”。
图1 图2图3 图41 虚实对比虚实对比的造景手法可以使景观显得幽深曲折,不可穷尽。
留园整体就使用了虚实对比的手法。
水池东面是曲谿楼、西楼以及五峰仙馆等建筑群的组合,整体比较密集厚重,因此是以实为主导。
水池南面的建筑如明瑟楼、涵碧山庄等,体量较东面更小,其间廊道、槅扇较东面更多,空间更通透,建筑更稀疏,因此是以虚为主导。
在东面高度集中的建筑群中,由于景物琳琅满目,步移景换,应接不暇,人的情绪必然会随之兴奋紧张,进而产生疲惫感。
因此在留园西面,建筑多为亭轩小品,空间空旷,在这个环境中人的心情自然轻松愉悦。
这种张弛有度的虚实对比,不仅保证了留园的景观之美,更照顾到了身在其中的人的心理变化。
留园建筑布局及空间手法
留园建筑布局及空间手法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
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
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园内布局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23300平方米),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
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
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
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西区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曲溪楼、濠濮亭、清风池馆诸构。
假山为土石山,用石以黄石为主,雄奇古拙,系16世纪周秉忠叠山遗迹。
东区是以五峰仙馆为主体的建筑庭院组合,在鹤所、石林小院至还我读书处一带,多个小空间交汇组合,门户重重,景观变化丰富,是园林建筑空间组合艺术的精华。
东部的林泉耆硕之馆、冠云楼、冠云台、待云庵等一组建筑群围成庭院,院中有水池,池北为冠云峰。
冠云峰系北宋(12世纪)宫廷征集遗物,高6.5米,为苏州各园湖石峰中最高者,左右立瑞云、岫云二峰。
园内还保存有刘氏寒碧庄时所集印月、青芝、鸡冠、奎宿、一云、拂袖、玉女、猕猴、仙掌、累黍、箬帽、干霄等十二奇石。
在东方文化中,山、石是人文性格的物化表现。
留园的山石玲珑多姿,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特有的爱石、藏石、品石、咏石、画石的石文化现象。
留园入口空间营造手法
留园入口空间营造手法
留园入口空间的营造手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照明设计:通过灯光的布置和设计,突出入口的重要性和特点。
可以运用彩色灯光、景观灯等手法,打造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2. 建筑设计:入口建筑的外观设计要与留园的主题和风格相协调。
可以运用亮丽的色彩、独特的形状和材料,增强入口的视觉吸引力。
3. 植物景观:在入口附近设置有吸引人的植物景观,例如花坛、绿化带等,以增加入口的生机和美感。
4. 艺术装置:在入口区域设置艺术装置,如雕塑、壁画等,以增加艺术氛围和视觉冲击力。
5. 标识和导向系统:设计专业的标识牌和导向系统,使游客能够清晰地找到入口,并了解留园的相关信息。
6. 座椅和休息区:在入口附近设置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游客休息和欣赏周围的景色。
7. 声音和音乐:通过音响设备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为入口区域营造宜人的音乐氛围,增加游客的舒适感。
8. 色彩搭配:使用明亮、活泼的色彩搭配,如鲜艳的花朵、鲜
艳的标识牌等,增加入口的活力和吸引力。
通过以上的空间营造手法,可以为留园的入口创造一个醒目、吸引人、独特且舒适的空间,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增加其游园的欲望。
留园赏析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赏析论文专业: 建工技术班级:G14建工2班姓名:学号: ************: ***留园赏析摘要:留园之美虽然源于和谐,却又不单调枯燥。
山、水、石、建筑、植物与四季时节相辅相成、交映变幻,造就了留园独特的一园四景格局。
留园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
以上种种使得留园之中从山水到庭院、庭院到田园、田园到山林的转换丝毫不显突兀。
一切的转换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安详。
关键词:和谐、一池三山、转换、小中见大、藏露互引、人间仙境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跨越明清两朝,历时二百八十三年,期间几经废弃与破坏。
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田后,于此大治园圃,置东、西二园,并于东园广搜奇石。
同治十二年(1873年),园林部分为常州盛康购得,缮修加筑,使园内佳树荣而佳齐茁,奇石显而清流通,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
盛康殁后,园归其子盛宣怀,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成为吴中著名园林,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30年代以后,留园渐见荒芜。
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经过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园重现光彩。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23300平方米)。
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
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
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
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留园造景手法与特点
留园造景手法与特点留园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种经典类型,兴盛于明清时期。
留园造景以自然为师,模拟自然景观,融合诗、画、声、香、味、色等方面的元素,达到"山水和谐"、"艺术至化"的效果,成为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种典范。
留园的手法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纵横错落留园的造景手法首先要求建园地形要复合自然山水,根据山势起伏,设造虚山、假山、真山,将几种山势杂陈,高低错落,互相照应。
在空间上采用弯曲、盘旋、转角以及环绕等手法,使园中道路环抱曲折,错落有致,形成"情趣横生,景物各异"的效果。
二、山水结合留园强调山水结合,山是山水的主体,水是山水的灵魂。
留园中的池塘、溪流、小桥、流水、瀑布、泉水都是山水结合的象征。
池塘不仅是用来储水,也是用来衬托山的形态,山不仅是用来借助水势的高低差形成高峰险峻,还可以在山石上刻画出潇洒雄浑的艺术之美。
这种山水结合的手法在园林艺术中更显山水之精髓。
三、假山用石留园造景以假山为主,假山的制作主要是采用自然山势和山体的特点,结合艺术手法,借助石材将一些具象的事物刻划成形象。
假山石的种类应选择天然石料,根据山势和表情选择不同的石材,使它们的形态和质感更加真实、自然。
假山石的种类又分为平峰石、擎天石、卧蚕石、喷泉石、蘑菇石等。
四、花木浓郁留园中的花木种类繁多,一品花草、双色青梅、鱼跃龙门、罗汉推磨、虎头石柱、鱼戏莲荷等,为留园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意韵。
通常,在留园中,一些五彩缤纷的花朵和叶子的颜色非常鲜艳,以达"万紫千红"的艺术效果。
五、室内和房外留园在造景上还融入了房屋建筑的手法,如屋顶的疏密布局和色彩的搭配,厅内屏风的造型和材质,从而形成室内和房外的一体化,构成一个可以劝客游赏、落座休憩、赏景倾谈的完整场所。
同时,由于它紧密地结合着居住生活,因此更显得宜人和完美。
总之,留园造景手法所体现的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有机结合,正是其精华所在。
CC留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留园的空间处理手法构图艺术及空间艺术构图艺术: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
留园集住宅、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林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区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手法,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
留园内既有以山石花木为主的自然山水空间,也有各式各样一建筑为主或是建筑、山水相间的大小空间-----庭院,庭园、天井等。
园林空间构图非常丰富,为江南诸园之冠。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手法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的易趣无穷。
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
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若隐若现。
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园深深室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而建筑组合。
园内精美宏利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巧妙地组合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
建筑面对山池时,如果想得到湖山真意,就取消了湖面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付引入室内。
空间艺术主从与重点留园,属于大型私家园林,其中部面积并不显著大于其它部分,且主要厅堂又不在其内,但由于景观内容充实而极富变化,实为全院精华荟萃的中心。
渗透与层次透过若干层次看某一对象,可增强其深远感。
即使隔着一重网格看,也比直接看要显得深远些。
古木交柯向西透过门洞,窗口看绿荫及华步小筑庭院,空间显得更加深远。
蜿蜒曲折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崇尚的是“自然美”,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在格局上忌平直而求曲直。
留园的空间序列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 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 密切,并根据丌同意境采取多 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 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 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丌 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 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 画幅引入室内。
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 以建筑围成庨院,也可以庨 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 天五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 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 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空间序列:空间序列组织是 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 局性的问题。有人把古典园林比 喻为山水画的长卷,意思是指它 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 化等特点。对于留园这样一座大 型园林,空间组成极其复杂,其 整体空间序列往往可以划分为若 干相互联系的“子序列”,而组 织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大 小、疏密、开合等对比手法使之 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此外还 借空间处理而引导人们循着一定 程序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 直至经历全过程。序列部分:入 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 极度收缩,至绿荫处豁然开朗, 达到高 潮;过曲溪楼时,再度收 束;亓峰仙馆前院又稍开朗;穿 越石林小院,视野又一次收缩; 至冠云楼前院则顿觉开朗;至此, 可经园的西、北回到中央部分,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Page 13
留园石林小院,空 间院落极小,建筑十分 密集,但由于若干空间 互相渗透和层次变化异 常丰富,致使人有深邃 曲折和丌可穷尽之感。 留园鹤所,临亓峰仙 馆前院的一侧满开窗洞, 从室内可透过巨大的窗 口而看到整个庨院,内 外空间既有分隔又互相 连通,从而使两者互为 渗透。 此种例子丌胜枚丼。
Page 12
渗透不层次:追求意的幽雅 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 要特点之一,“庨院深深,深几 许?”的诗句正是这一特点的写照。 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丌遗余力 地利用空间的渗透,借丰富的层 次变化而极大地加强景的深进感, 从而造成一种极其深进和丌可穷 尽的幻觉。 留园在运用空间渗透的手法方 面十分卓越。留园入口部分空间 处理上巧妙地利用各种手段来分 隔空间,于分隔的同时又使之相 互连通、渗透:自古木交柯向西 透过门洞窗口看绿荫及华步小筑 庨院,特别由于又穿过以柱、栏 杆、挂落组成的两重“框隔”, 从而使空间显得更深进;自敞廊 向北透过漏窗看园中部景区,由 于隔着一重网格看,因而使意境 更加含蓄深进。
留园整体分布设计理念
留园整体分布设计理念留园整体分布设计理念是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基础,将自然环境融入园区设计中,营造出独特而宜人的休闲氛围。
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融入:留园的整体设计以自然元素为主要特征,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通过植物、水体、山石等自然元素的布置,创造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绿色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合理的园路设计和景观布置,使游客在园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 空间分区:留园整体设计中,将园区按功能分区,形成多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空间。
每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风格,如花坛、湖泊、小桥流水等。
这样的分区设计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不同的需求,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不同的景观体验。
3. 人文特色:留园的设计强调人文特色,通过布置一些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景点和建筑物,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历史。
比如,设立古亭、古塔、文化广场等,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
4. 交通布局:在留园整体设计中,重视交通布局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设置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使游客可以轻松地游览整个园区。
此外,鼓励使用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供更加健康的出行方式。
5. 功能设施:留园的设计还注重提供各种便利的设施,如休息区、餐饮区、卫生间、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完善功能,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体验。
通过以上设计理念,留园整体分布设计旨在打造一个以自然和人文为特色的休闲胜地,让游客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提供舒适便捷的游憩环境。
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于放松休闲的需求,也展示了留园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留园造景手法与特点
留园造景手法与特点留园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留园造景手法独特,具有许多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
留园造景手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意境的表达。
留园的整体设计以营造一种理想化的自然景观为目标,追求意境的表达。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景观设计,留园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
园内的山水、亭台、花木等元素都通过景观的组合和配置,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怀。
其次,留园造景手法注重空间的层次感。
留园通常采用多层次的布局,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亭台、山石、水池等元素,使整个园林空间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手法使得园林空间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增加了游览的乐趣和观赏的价值。
留园造景手法还注重水景的运用。
水是留园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园中的水景通常以大型水池为主,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处理,给人以开阔、深邃的感觉。
水面上的倒影、水波荡漾等景象,为整个园林增添了一种诗意和浪漫的氛围。
同时,水还起到了调节气温、增加湿度的作用,为园林中的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留园造景手法还注重材料的运用。
在留园的建设中,常常使用一些石材、木材等自然材料,通过巧妙的雕刻和安排,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景观效果。
石材的运用尤为重要,留园中的山石通常选取天然的奇石,通过精心的摆放和砌筑,营造出一种自然、灵动的美感。
木材的运用则主要体现在园林建筑和亭台的搭建上,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雕刻,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精致、美观。
最后,留园造景手法注重细节的处理。
细节是留园造景中的关键,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心雕琢和处理,使得整个园林更加完美。
留园中的山石、水池、植物等元素都经过精心挑选和布置,力求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
同时,留园中的园林建筑、雕塑等也注重细节的设计,通过精密的雕刻和装饰,使得园林更加精致和美观。
总的来说,留园造景手法独特,具有注重意境的表达、空间的层次感、水景的运用、材料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等特点。
以留园为例谈造园手法的应用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传统文化的瑰宝。
经历了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工程技术手段,“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清幽隽永的意境美和完善的园林面貌为足于世界园林艺术之林,被誉为“园林之母”。
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它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成长的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用现代景观设计的观点审视,必然会有新的结论。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之所以从理论到实践都缺乏独创与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和一味照搬西方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模式,同时缺乏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批判性吸收和继承,以致失去了自己的根脉。
人无足不走,树无根不活,因此,用现代景观设计的眼光去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是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走向成熟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和必然要采取的一种方法。
通过传统与现代的比较,区分两者的优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找回中国景观中国景观设计繁荣兴旺之根,使每一个景观设计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和使命。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景观设计比较研究文化传承引言:留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指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留园是在平地造园,没有地形之便,所以空间划分都通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划分,空间开合变化丰富。
留园中,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之美、叠山立峰之美、意境之美、“处处邻虚,方方侧影”的空间艺术之美、植物配置之美等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因此,本文将留园作为论述对象。
1,留园的概况留园位于江苏闾门外下塘花步里,今留园路上。
占地五十余亩,有中部、东部、北部、西部四部分组成。
中部和东部为全园之精华。
中部掘池东南,堆山西北,以水为主,环以置石,布置亭、台、楼、阁,四周环以回廊;东部以建筑为主,厅堂轩层参列,间以叠石小品;西部构筑简朴;北部遍植桃杏,布置花圃。
刘原本是一处私家宅园,是由李渔主持修建,建筑密度大。
苏州留园入口景观空间分析ppt课件
.
❖ 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 惟寒碧庄幸存下来。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园为常州盛康(旭 人)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其时园内 “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 下,迤逦相属”(俞樾作《留园记》)。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 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 盛康殁后,园归其子盛宣怀,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成为吴 中著名园林,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
.
.
.
.
进入园中
❖过“ 绿萌” 轩, 步出曲廊眼前顿感豁然开朗, 视 野舒展, 气象万新, 山池花石, 楼台亭阁尽展眼前。 由小空间转入了大空间, 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 从 而突出了园内主要空间场所和景致. 画龙点睛般 地点出主题, 至此方才真正入得园中。
.
.
.
总结
❖留园的入口, 曲折、封闭、狭长, 但运用了大小、 疏密、开合闭启、明暗及方向的变化等多种对比 手法, 顺势曲折, 构成丰富多变的空间组合, 手法 巧妙, 使通常认为难以处理的狭长通道,具有了生 气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同时又借用了空间变化 的艺术处理手法, 引导人们循着特定的方向路线, 沿途游览。
❖ 绕过门厅小院后过道, 在多变又曲折重重的窄廊尽端最后 一个天井小院便是“古木交柯” 小院, 是入园的交通枢纽。 小院成L形, “ 古木交柯” 建筑成门形, 构成一个相互吻合 的完整而有生气的幽静院落。“ 古木交柯” 一景着墨不 多仅用少量修饰: 一台、一匾和古树一株, 以粉墙为画底, 组成耐人寻味的画幅, 获得意境高雅的艺术效果, 使“ 古 木交柯” 小院室内外融为一体, 在阳光沐浴下显得小巧宁 静。此间的几堵粉墙恰到好处地被处理成掩映、透漏和敞 空三种形式, 即“ 古木交柯” 由暗而明, 由窄而宽的曲廊 北墙上开了一列花式各不相同的漏窗, 利用漏窗窗景构图, 透出漏窗后的山池区景色, 园中山石水色、亭台楼阁隐约 可见, 颇有景深不尽之感。西边粉墙上设有八角窗洞二个, 由此可以窥见园中部分景色, 将游人引向明瑟楼、涵碧山 房, 探幽寻胜。
留园入口空间营造手法
留园入口空间营造手法留园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景区,作为游客进入留园的第一印象,入口空间的营造至关重要。
入口空间的设计和布局不仅能够引导游客流动,还能够提升留园的整体形象和氛围。
下面,我们将探讨留园入口空间的营造手法,以期为留园的设计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入口空间的设计应该体现留园的主题和特色。
留园的主题是园林,因此入口空间的设计应该以园林元素为主,例如使用绿色植物、花卉等装饰。
同时,可以采用园林景观的造型和结构,如花坛、水池、假山等,以增加入口空间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园林建筑的元素,如亭台楼阁、廊架等,为入口空间增添独特的韵味和历史感。
其次,入口空间的布局要合理且流畅。
游客进入留园的入口空间时,应该有清晰的行动指引,不易迷路或产生混乱。
因此,入口空间的布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障碍物或分散注意力的元素。
可以利用道路、步道、栏杆等来引导游客的行动方向,并设置指示牌、标识牌等,明确标示不同景点和设施的位置,方便游客的导览和选择。
同时,入口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
游客在进入留园之前,可能需要停车、购票、取得游览地图等。
因此,入口空间应该设有充足的停车位,并建立便捷的购票系统和服务窗口,方便游客办理入园手续。
此外,可以设置休息区、公共厕所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另外,入口空间的装饰和灯光设计也非常重要。
装饰物可以通过摆放艺术品、雕塑等来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趣味性。
同时,可以利用灯光的照明效果来突出入口空间的重要元素,如主题标志、园林景观等,增加夜间的吸引力和可见性。
灯光的色彩选择和亮度要与留园的整体风格和氛围相协调,既要注重美观,也要保证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入口空间的维护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入口空间是留园的门面,对游客的第一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定期清洁、修剪植物、更换装饰物等,保持入口空间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构图艺术及空间艺术
构图艺术:
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
留园集住宅、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林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区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手法,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
留园内既有以山石花木为主的自然山水空间,也有各式各样一建筑为主或是建筑、山水相间的大小空间-----庭院,庭园、天井等。
园林空间构图非常丰富,为江南诸园之冠。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手法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的易趣无穷。
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
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若隐若现。
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园深深室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而建筑组合。
园内精美宏利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巧妙地组合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
建筑面对山池时,如果想得到湖山真意,就取消了湖面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付引入室内。
空间艺术
主从与重点
留园,属于大型私家园林,其中部面积并不显著大于其它部分,且主要厅堂又不在其内,但由于景观内容充实而极富变化,实为全院精华荟萃的中心。
渗透与层次
透过若干层次看某一对象,可
增强其深远感。
即使隔着一重网格看,也比直
接看要显得深远
些。
古木交柯向西透过门洞,窗口看绿
荫及华步小筑庭院,空间显得更加
深远。
蜿蜒曲折
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崇尚的是“自然美”,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在格局上忌平直而求曲直。
没经过一次曲折,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而随着境界的层出不穷,便会产生一种玩尉无尽的妙趣。
此外,曲折还可以导致意境的深邃。
曲折性是通过各种要素之间相互组合形成的。
其中以建筑以及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