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1

合集下载

历史七下金榜学案答案05

历史七下金榜学案答案05

历史七下金榜学案答案051、61.以下关于东汉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州牧割据(正确答案)B.州牧割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州牧割据—黄巾起义D.黄巾起义——光武中兴——州牧割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75、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报考D.唐太宗建立唐朝,平定全国(正确答案)3、15.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上描述的是秦统一中国的()[单选题] *A.原因B.过程C.性质D.影响(正确答案)4、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单选题] *A. 唐末农民起义B. 藩镇割据(正确答案)C. 宦官专权D. 朋党之争5、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作者是著名的()[单选题] *A.“反清复明”将领B.民族英雄C.抗金英雄D.抗元英雄(正确答案)6、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单选题] *A.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正确答案)B. 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C. 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

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

[单选题] *A.《十二铜表法》《史记》B.《荷马史诗》《论语》(正确答案)C.《十二铜表法》《论语》D.《荷马史诗》《黄帝内经》8、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

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

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 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父 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1、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2、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力重新兴盛?
一、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 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二、东汉建立
前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大意是说: 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 佞奸徒,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黄巾起义 学习内容3
一、黄巾起义的原因
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朽,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 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2、自然灾害频发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政治状况?它反映出这 一时期政权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起义的口号?文中的“甲子” 指哪一年?“苍天”和“黄天”各指代什么?
学习内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实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透露出东汉阶级 对立和社会动乱 的情形。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 合
学习内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实例:

二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共8分第3题1分第4题5分第5题2分请仔细

二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共8分第3题1分第4题5分第5题2分请仔细

二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共8分第3题1分第4题5分第5题2分请仔细1、田园诗的鼻祖是()[单选题] *A. 陶渊明(正确答案)B. 谢灵运C. 王维D. 孟浩然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单选题] *A.唐朝B.元朝(正确答案)C.明朝D.清朝3、谁的字被赞美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单选题] *A. 王羲之(正确答案)B. 王献之C. 顾恺之D. 谢灵运4、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正确答案)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5、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 *A.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B.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正确答案)D. 爱国华侨的援助6、62.清朝前期,湖北的汉口镇已是一个“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贾户数千家”反映出汉口镇()[单选题]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正确答案)D.文化的兴盛64.2020年6月李克强在山东视察工作时称赞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鼓励大家要激发市场活力。

7、5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的作者是()[单选题] *A.郑和B.文天样(正确答案)C.戚继光D.郑成功8、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唐朝商业繁荣,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B.宋代外贸机构是广州十三行C.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瓦子D.清朝商业发达,出现商帮和票号(正确答案)9、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单选题] *A.581年B.589年(正确答案)C.605年D. 618年10、2.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20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外戚、宦官交替
专权的恶性循环局面?
9/14/2019
21
材料5: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人祸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他。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6: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9/14/2019
结果: 影响:
背景: 时间: 领导人: 宗教: 结果: 影响:
24
千古你兴从亡多东少汉事的?兴悠悠亡。中不吸尽取长到江滚哪滚些流。 历—史—经南宋验辛和弃疾教训?
1、成由简、败由奢;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应民心;
兴 3、要善于调整政策;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9/14/2019
公元220年,曹丕废 汉献பைடு நூலகம்,东汉灭亡 25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 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这是极为难 得的……中国的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与 国家统一的发展和巩固是有密切关系的。
——白寿彝
秦请、找西出汉白、寿东彝汉先时生期表的述大的一核统心在观中点国。历 史上(具用有原重文大回意答义),它确立了中华民族大 一统的政治体制和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观念。
——《后汉书 光武帝记》
刘 (光武中兴时)马放牧,邑门不
秀 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
9/14/2019
——《后汉书 光武帝记》
13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中兴天下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拓展:“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异同点及启示(1)相同点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封建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王朝建立前期出现的;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严刑苛法,提倡节俭,等等。
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局面。(2)不同点:统治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3)启示:治世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巾起义导致国家衰亡 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军阀割据导致朝政腐败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B
A.东汉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B.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C.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D.地方的豪强地主与朝廷分庭抗礼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C
A.东汉的衰亡 B.东汉的强大C.东汉的兴衰 D.东汉的建立和灭亡
【史料解读】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材料二:
材料三: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处传教。因此,追随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

初一历史13课知识点

初一历史13课知识点

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建立:刘秀称帝1.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兴盛:光武中兴1.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措施):①释放奴婢;②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③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④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2.政权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影响:政治腐败,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四、打击:黄巾起义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

2.概括: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

3.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

4.特点: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5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13必会知识点1西汉—夺权,建立—东汉建立:()称帝,定都,2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措施):①②;③④3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东汉出现的政权特点,影响4黄巾起义概括:184年,领导农民起义。

影响:是东汉衰亡的。

特点:5治世局面:西汉的是统治者东汉的是统治者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推翻秦朝统治的起义东汉末的农民起义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19年;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张骞出使西域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4.张骞的优秀品质:坚强,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1)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3 东汉的兴衰(原卷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3 东汉的兴衰(原卷版)

专题13 东汉的兴衰知识讲解1、东汉建立。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刘秀,25年称帝(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光武帝统治期间,政治局面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刑法;合并郡县,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缓和矛盾。

3、外戚宦官专权交替导致东汉末年朝政越来越腐败,引发黄巾起义。

领导人:张角。

起义失败,但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是《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由此可以看出西汉时期我国工商业城市主要分布在()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北部长城一带D.黄河中下游地区2.根据历史朝代顺序,以下《三字经》中的内容所涉及的朝代按照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赢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③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④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3.如表为“东汉时期皇后地域来统计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扶风地域的皇后数量最多B.南阳外戚存在于整个东汉时期C.反映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D.王莽结束何氏外戚家族的专权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以德治国、爱惜民力、反对苛政等政治主张。

下列各项符合上述主张的是()A.商鞅变法B.“推恩令”实施C.光武中兴D.杯酒释兵权5.《后汉书》载:湖阳公主苍头(指奴仆)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董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光武)帝……帝因敕(宣)强项令,赐钱三十万。

材料说明汉光武帝()A.同情弱者,主持公道B.赏罚分明,大义灭亲C.打压宗室,强化皇权D.政治清明,奖罚有道6.如表是当今对汉代丝织业情况了解的部分情况。

据此可以得出()A.汉代丝织品质量提高B.对汉代丝织业的了解尚属猜想C.要重视汉赋史料价值D.织机的落后制约着丝织业发展7.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学案-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学案-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单元线索】【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重难点突破】重点:光武中兴难点: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知识清单】一、光武中兴1、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光武帝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1)下令释放并禁止残害奴婢。

(2)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4)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4、光武帝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5、东汉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1)使用二牛一人一型的耕作方法。

(2)王景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3)冶铁、制瓷发展加快。

(4)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炼铁质量。

(5)青瓷烧制技术成熟。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1、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1)表现:①东汉中期后,继位皇帝大多年幼,皇太后主持朝政,依靠自己的父兄,形成外戚专权;②皇帝长大后,为亲自行使君权,依赖身边宦官以除掉外戚,形成宦官专权(2)影响:①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诛杀异己,政治腐朽不堪;②为扩大势力,竭力搜刮民财,导致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2、豪强大族势力壮大(1)表现:①兼并土地,役使大量农民。

②拥有私人武装,控制地方政权。

③有的豪强长期担任要职,世代为官。

(2)影响: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三、黄巾起义1、原因:阶级矛盾(地主和农民)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

2、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被称“黄巾军”3、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结果及影响: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教学参考】【想一想(P75)】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以及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对东汉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导致东汉中后期政治动荡,豪强大族势力割据一方,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识点总结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识点总结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识点总结【知识清单】知识点1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在西汉后期,王朝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那时的皇帝或依赖“外戚”,或对朝政置若罔闻,使得朝政大权逐渐旁落,腐败现象如毒瘤般滋生蔓延。

地主阶级贪婪地兼并大量土地,无数农民因此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他们或沦为任人驱使的奴婢,或被迫流亡异地,生活苦不堪言。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矛盾犹如干柴遇烈火,愈发激烈。

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

然而,王莽实施的一系列施政措施不但未能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如同火上浇油,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各地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般迅速燃起。

西汉宗室刘秀抓住时机,以“复汉”为旗帜,联合其他农民起义军,共同反抗王莽的统治。

刘秀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率军击败王莽的主力部队,势力得以不断扩张。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东汉自此拉开序幕,刘秀便是光武帝。

彼时,全国各地仍存在诸多大小割据势力,刘秀又花费了十余年时间,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方才削平群雄,实现国家统一。

为了稳固对全国的统治,光武帝在政治和军事层面双管齐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稳定社会局面。

在他的治理下,多次下达释放奴婢的命令,并严禁残害奴婢的行为,让这些曾经身处苦难的人们重获自由;把荒地和山林分配给农民耕种,同时减轻田租,让农民有地可种、轻装上阵;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彰显仁政。

在行政方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严厉惩处贪官污吏,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又明智地允许北方民族内迁,有效缓和了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逐渐恢复并繁荣发展,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农业方面,当时普遍采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这种先进的耕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水利工程方面,王景肩负起治理黄河的重任,他运用卓越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让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土地重新变为肥沃的良田,造福无数百姓。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13课东汉的兴亡一、教学目标:1、知道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及黄巾起义。

2、通过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

3、通过对光武中兴出现原因分析,认识王朝的兴亡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二、学习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三、学习难点:东汉后期政局动荡的主要原因四、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的一部分为“光武中兴”,第二部分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第三部分为“黄巾起义”。

(一)光武中兴多媒体展示两张图片,分别为东汉说唱俑、陶院落,通过观察两幅图片得出结论:东汉说唱俑代表了东汉政权的兴盛,陶院落代表了东汉政权的衰亡,从而导入本课:东汉的兴亡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东汉建立概况(时间、人物、都城)答:时间:公元25年建立者:光武帝刘秀都城:洛阳2、东汉建立之初,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答: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盛世:光武中兴3、比较“光武中兴”、“文景之治”分析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3)统治者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启示: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东汉后期政治局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材料: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歌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问:这首童谣反应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状况?答: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遭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问: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同学思考出示材料: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及寿命表格问:1、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答:即位时平均年龄是9.5岁平均寿命是24岁。

3.13 东汉的兴衰 课件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3.13  东汉的兴衰  课件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
( )B
A. 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B. 外
戚、宦官交替专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C. 东汉晚
期以后,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D. 东汉中期
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国家政治权力
9. (跨学科·美术)如右图所示为我国东汉时期劳动者利用

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3人扶在栏杆一头,
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启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
据此可知 A. 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
(C) B. 劳动者精通力学理论C.
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 D. 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体劳

10. 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都非常开明,使百姓生活安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 粢盛(zī 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 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摘编自《汉书·文帝纪第四》
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_光__武__中__
_兴___”。
农业:使用_二__牛__一__人__一__犁_的耕作方式;王景受命
东 汉 的 兴 衰
社 会 经 济
治理黄河。 手工业:当时发明的水__排___,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提高了冶炼质量。_青__瓷__烧制技术走向成
熟,已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
东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
“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
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黄巾起义的领导者
是 A. 张角
( A)
B. 陈胜
C. 吴广
D. 王莽
8. “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东

八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练习册电子版

八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练习册电子版

八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练习册电子版1、61.以下关于东汉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州牧割据(正确答案)B.州牧割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州牧割据—黄巾起义D.黄巾起义——光武中兴——州牧割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55.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官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

这突出地说明了[单选题] *A.辽统治者重用汉人做官B.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C.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D.辽与北宋关系逐渐缓和(正确答案)3、56.光武帝在位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下列措施与此无关的是()[单选题] *A.下令释放奴婢B.惩处贪官污吏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正确答案)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4、15.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上描述的是秦统一中国的()[单选题] *A.原因B.过程C.性质D.影响(正确答案)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最深刻的教训是()?[单选题] *A. 要和农民保持巩固的革命联盟B. 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正确答案)C. 共产党必须坚持自己的革命纲领D. 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6、“八王之乱”的出现与西晋初年实行的什么措施有直接的关系()[单选题] *A.实行世袭制B.分封诸王(正确答案)C.政治腐化D.“五胡”内迁7、英国《泰晤士报》某日报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该报道评论了()?[单选题] *A. 洋务运动的背景B. 戊戌变法的内容C. 辛亥革命的影响(正确答案)D. 五四运动的成果8、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

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是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单选题] *A.①④(正确答案)B.②③C.②④D.①⑤9、3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东汉的兴衰》提升训练(解析版)

《东汉的兴衰》提升训练(解析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跨学科·地理与历史】1.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分析、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

如图为《东汉形势图》,图中①处是()A.洛阳B.长安C.咸阳D.镐京【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东汉形势图》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都城是洛阳,A项正确;西汉时期的都城是长安,排除B项;秦朝的都城是咸阳,排除C项;西周的国都所在地是镐京,排除D项。

故选A项。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2.《文献通考·田赋考》记载:“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说明()A.王莽改制起到成效B.农业遭到破坏,物价较低C.为缓和社会矛盾,雇人消灾D.自然灾害严重,物价极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王莽政权末期,天下遭受旱灾和蝗灾,黄金一斤才能换小米一斛。

说明因为自然灾害严重导致物价极高,D项正确;王莽的改制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材料说的是自然灾害之后的物价极高,与王莽改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物价高不是物价低,排除B项;王莽的改制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且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排除C项。

故选D项。

【新情境·历史解释】3.许多历史名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迹,刘秀的贡献是()A.建立西汉,休养生息B.建立东汉,光武中兴C.隆中对策,三分天下D.三顾茅庐,匡扶汉室【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刘秀”结合所学可知,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史称汉光武帝,他的贡献是建立了东汉,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B项正确;建立西汉,休养生息的是汉高祖刘邦,与刘秀无关,排除A项;与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相关的历史人物是刘备和诸葛亮,与刘秀无关,排除CD两项。

故选B项。

【跨学科·统计与历史】4.下图是东汉初期人口增长示意图,据此可以看出东汉初年()A.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C.人地矛盾极为突出D.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前期户口和人口数不断增加,表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知,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A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汉初人口增长数量,不是流动人口数,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数量,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自然环境问题,比如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二、东汉建立
东汉建立: 时间: 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都城: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 公元57),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汉景帝后裔。
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 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 澜,战胜王寻等百万之众,一 时土崩瓦解,后统一天下,定 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 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 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东汉初期社会
祸拏na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 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父子流亡, 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 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实例: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 边有角楼
透露出东汉阶级对立 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学习内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实例: 相关史事: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 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 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他。
1、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2、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力重新兴盛?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柔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 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后汉书·刑法志》记载:在光 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 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 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 “天下安平”的景象。
社会安定 经济好转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实例: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后汉书》
大意是说: 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
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黄巾起义 学习内容3
一、黄巾起义的原因
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朽,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光武帝初年,全国户籍人口仅有1000多万,到光武帝 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统计,已达2100万,又经明帝、章 帝,到了和帝十七年(公元105年)时,耕地面积达730多 万,户籍人口达到5300多万,已接近西汉盛世水平(5959 万),这个人口数字与后来的盛唐时期不相上下。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实例:
东汉宅院画像砖
画像上的宅院四周有厢房环列作墙, 院中由厢房隔成两部分。大门在左院的左下 方,门内有两鸡相斗。一进为过厅,内院有 双鹤对舞,与《相逢行》中的诗句完全吻合, 反映了汉代养鹤的习俗。二进为堂屋,堂上 置樽酒,主客对酌。堂右有门通右后院,这 里建有一座高大的望楼,下层有梯,上层有 窗,供环眺四外。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 帚清扫。右前一小跨院有井,设案、灶、厨 具等,符合古诗中“东厨具肴膳”的描述。 这块画像砖运用原始透视技法,驭繁就简, 有条不紊。在多以直线构成的建筑物中,穿 插以人物、鸡犬,特别是两只身姿优美的舞 鹤,使比较单调的景物中漾起一派生机。
2、自然灾害频发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黄巾起义 学习内容3
二、黄巾起义
领导人: 张角
黄 爆发时间:公元184年
巾 起 义
爆发范围:全国各地
向献衰帝亡。 9岁
54岁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 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 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 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 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 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 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 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 把持朝政 。
学习内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汉建立
前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 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历代君主收藏他的头颅,并 用巫法镇住,一方面告诫朝臣宗 亲谋逆者的罪恶下场,另一方面 也希望朝中太平。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实例: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佣
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 葬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高56厘 米。
此俑坐于圆形台座之上,左臂下挟 一圆形扁鼓,右手执击鼓槌前伸欲击。 下穿长裤,左腿屈膝,右腿上扬,赤足。 身涂白粉,施朱彩。张口嘻笑,神态诙 谐,动作夸张,憨态可掬,活现一俳优 正在说唱的形象。说唱俑又称说书俑, 汉代百戏之一种。此佣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学习内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危皇害帝: 即位年龄 寿命 和帝 10岁 27岁 把杀堪殇安顺持异,帝帝帝(朝己正1政,直),导的外111任致官戚31岁岁岁用政员与亲治受宦信腐到官33,朽排轮210岁诛不挤流岁岁 陷冲害帝,社会2混岁乱,人民3岁遭
殃质。帝 8岁
9岁
专桓灵权帝帝(的2恶)性外11循戚52岁岁环、,宦动官33摇交64了替岁岁 东少汉帝的统治1,4岁东汉王1朝4走岁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1、西汉灭亡与东汉的建立; 2、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学习内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形成过程,知道它带来的危害
黄巾起义 学习内容3
黄巾起义的原因、组织、经过、特点和影响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一、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 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 国日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