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 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女性艺术家的成长之路--从玛格丽特·劳伦斯《占卜者》中的女主人公莫拉格谈起

女性艺术家的成长之路--从玛格丽特·劳伦斯《占卜者》中的女主人公莫拉格谈起

女性艺术家的成长之路--从玛格丽特劳伦斯《占卜者》中的女
主人公莫拉格谈起
杨李
【期刊名称】《社科纵横》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小说《占卜者》中通过讲述女主人公作为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深入地探讨了女性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小说的女主人公赋予了女性自主的话语权。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女主人公莫拉格在历经了觉醒与反抗之后寻求自我、发现自我、追求女性自我属性的成长历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占卜者》是一部反映女性意识,关注女性生存的女性艺术家成长小说。

【总页数】4页(P95-98)
【作者】杨李
【作者单位】甘肃联合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1
【相关文献】
1.玛格丽特·劳伦斯《占卜者》中的男性人物评析 [J], 杨李
2.互文性视野下的身份构建——解读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占卜者》 [J], 关银霞
3.言说生命的意义——评玛格丽特·劳伦斯《占卜者》中的叙述声音 [J], 杨李
4.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占卜者》中莫拉格的成长特点 [J], 庾莉
5.玛格丽特·劳伦斯小说《占卜者》主题研究 [J], 高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he loons读后感

the loons读后感

the loons读后感《The Loons》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而备受读者喜爱。

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加拿大北部的生活故事,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羁绊和矛盾。

在阅读完《The Loons》后,我深受感动,感触颇深。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女孩Vanessa,她在北部的湖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

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叫做Piquette的印第安女孩,以及一对敬老慈祥的老夫妇。

在与这些人的相处中,Vanessa渐渐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迷茫,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

同时,她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北部湖泊的美丽和神秘。

湖水清澈见底,岸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湖中的鱼儿和鸟儿自由自在地游弋飞翔。

这些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

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也逐渐意识到自然并非只有美好的一面,它也包含着无尽的挑战和考验。

大自然的力量无法被人类所控制,它时而温柔如水,时而狂暴如风,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和痛苦。

除了对自然的描写,小说中还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

Vanessa在和Piquette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家庭是否真的能够给予她温暖和安全感,她对家庭的认同和归属感产生了怀疑。

这种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纠葛性让人深思,也让人感到心痛。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往往充满了摩擦和矛盾,人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来维系这种关系。

通过《The Loons》这部小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纠葛和矛盾。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渺小和脆弱,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脆弱和坚韧。

高一语文 《鸟啼》作者简介 劳伦斯

高一语文 《鸟啼》作者简介 劳伦斯

教案:导入:如果说地坛和母亲给予了史铁生精神的支柱,让他有了坚强活下去的勇气,风雨中依然挺立的常春藤叶是苏艾的精神支柱,让她有了活下去的理由,那么,海伦则是在黑暗中唱响了一曲生命之歌,告诫我们世人珍惜所拥有的,善用我们的一切,犹如明天你将失去他们,让我们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生活。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散文,同样唱响了生命之歌,所不同的是,发生坚强的生命之歌的是那些严冬过后微弱的鸟啼。

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

劳伦斯出生于矿工的家庭,没有名门望族的声誉,也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

天才,用这个词来形容劳伦斯是恰当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与众不同的,有史以来的劳伦斯评论第一人——福特·马多克斯·休弗就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天才,是“浸透情欲的天才”。

英国人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这本《劳伦斯传》从他的《儿子与情人》写起——这是一本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

盅,喜欢纵欲享乐;母亲却一生戒酒,古板拘谨。

由于关系不和,母亲希望那个在孩子们身上得到爱。

变态的母爱为创作《儿子与情人》提供了素材。

D.H.劳伦斯生活在家庭的飘摇之中,他所记得的是家门外的沃克街上白腊树的树枝在大风的呼啸中发出尖叫声,与家里母亲的尖声争吵、父亲的雄壮的男人声音和咒骂声混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身体孱弱,敏感,富观察力,记忆力极佳,同时——为母爱所控制着。

《儿子与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书中的母亲成功地阻碍了儿子与米丽安姑娘的爱情,并为自己“胜利了”而额手称庆。

在这里,如果儿子摆脱不了恋母情结,他就无法真正地恋爱。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 生平简介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 生平简介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的详细介绍作者:石轩Margaret Laurence's life began on July 18, 1926 in the prairie [prai.rie]town of Neepawa, Manitoba. Born (原名)Jean Margaret Wemyss.[wi:mz] Laurence suffered the loss of her parents at a very young age. Her mother, Verna Simpson Wemyss, died in 1930 when Margaret was only four years old; her father Robert Wemyss, who later married Verna's sister, passed away only five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his first wife. Raised from then on by her aunt/stepmother, a teacher and librarian, and her maternal grandfather. Laurence's love of literature and of writing flourished with her aunt's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Having begun to write in the second grade, Laurence decided early in life to become a writer. She began writing professionally in 1943 when she got a summer job as a reporter for the town newspaper and in 1944 she enrolled in the Honours English program at Winnipeg's United College (known today as 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 There, she began to publish her stories and poems in V ox, the United College newspaper of which she later became assistant editor. In 1947, after graduating with her BA from United College, Laurence went on to become a reporter for the Winnipeg Citizen. Later that same year, she married Jack Laurence, a civil engineer.In 1949, Margaret Laurence and her husband left for England and then, a year later, they moved to the British Protectorate of Somalia (known today as Somalia). They lived in Africa until 1957, spending the last five years of their stay in the Gold Coast (known today as Ghana). This time away from Canada marked a tremendously important period in Margaret Laurence's life. Not only were her two children born during this time, but it was also in Africa that Laurence began to work seriously on writing fiction. While her initial 最初focus was on preparing an essay about and translations of Somali verse and prose, published in 1954 under the title A Tree for Poverty, she also wrote a number of short stories on African subjects (stories which were later compiled in 1963's The Tomorrow Tamer) and began work on her "African novel" This Side Jordan (1960). Although soon after returning to Canada she began to focus her creative efforts on writing about her own country, Laurence still maintained a great interest in African literature, culminating in her 1968 critical study of Nigerian literature, Long Drums and Cannons: Nigerian Dramatists and Novelists 1952-1966.Returning home in 1957, the Laurences settled in Vancouver where they remained for five years. There, Margaret finished This Side Jordan for which, after its publication in 1960, she received the Beta Sigma Phi award for the best first novel by a Canadian writer. It was also in Vancouver that Laurence began to write her first novel with a Canadian subject. Completed and published in 1964, The Stone Ange l was the first in Laurence's famous series of novels set in the fictional Manitoba town of Manawaka. Despite having "come home" in her subject matter, however, it was not long after beginning The Stone Angel that Laurence left Canada once more. After separating from her husband in 1962, she moved with her two children to England, where she settled first in London for a year and then at Elm Cottage in Buckinghamshire where they would reside for most of the next decade. It was at Elm Cottage that Laurence completed four of her five Manawaka books: The Stone Angel (1964), A Jest of God (1966), The Fire-Dwellers (1969), and A Bird in the House (1970). In 1966, A Jest of God won Laurence her first Governor General's Award for fiction and was soon adapted into a movie entitled Rachel, Rachel. The great critical acclaim andcommercial success of the first four Manawaka novels as well as her consistent output of essays and articles solidly established Margaret Laurenc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eloved literary figures in Canada. By 1971, less than ten years after having left Canada for the second time, Laurence received the honour of being named a Companion of the Order of Canada.In the early 1970s, Margaret Laurence returned to Canada for good, eventually making her home in Lakefield, Ontario. Over the following several years, she continued to write but also took up writer-in-residence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and at Trent University. Working during the summers at her "Manawaka Cottage" on the Otonobee River in Southern Ontario, Laurence completed The Diviners (1974), her final novel and the fifth book in the Manawaka series. It was for The Diviners that Laurence received her second Governor General's Award and in the following year she was awarded with the prestigious Molson Prize. While she did not write any more novels, Margaret Laurence went on to write a book of essays entitled Heart of a Stranger (1976), her posthumously published memoirs Dance on the Earth (1987), and, continuing what she had begun in 1970 with Jason's Quest, three books for children: The Olden Days Coat (1979), Six Darn Cows (1979), and The Christmas Birthday Story (1980). Laurence also maintained her connec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nd served as chancellor of Trent University from 1981 to 1983. VDuring the last decade of her life, Margaret Laurence was actively involved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about issues that concerned her such as nuclear disarmament, the environment, literacy, and other social issues. Today, that work continues through organizations like the Margaret Laurence Fund and honours like The Margaret Laurence Award for Excellence which continue to support such worthy causes in her name. Margaret Laurence died on January 5, 1987 and her ashes were interred at the Riverside Cemetery in Neepawa, Manitoba。

玛格丽特·劳伦斯小说《占卜者》主题研究

玛格丽特·劳伦斯小说《占卜者》主题研究

文学WEN XUE2017.02玛格丽特·劳伦斯小说《占卜者》主题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高霞源于北美洲古老土著文明的加拿大,在经英法殖民后逐渐有了一种特殊的、多元的文化身份。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加拿大民族意识和文化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引起了加拿大作家探寻本民族历史和神话的热潮,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占卜者》即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在加拿大的特殊文化中,不同时代、族群和性别的人都在不断地为生存和自我认同奋斗,这也是贯穿这部作品始终的重要主题。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其《生存——加拿大文学主题指南》一书的开篇便提出,生存是加拿大文学的核心标志。

加拿大人一直都面临许多生存障碍,比如恶劣的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身份的困惑。

《占卜者》直陈生存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保障,讲述了共存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族群的生存故事。

一、被迫的移民者加拿大的文化起源于北美的土著文明,英法在殖民统治期间为加拿大文化输送了新鲜的血液,之后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加拿大文化又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滋养。

[1]作为加拿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们深受“我是谁”和“这里是哪里”问题的困扰。

在《占卜者》中,逃离可以被视作对生存的追求。

莫拉格·甘,一个47岁的女性,起初并非马纳瓦卡小镇的居民而是个外乡人。

备受歧视的她一直想逃离马纳瓦卡,结果发现无论身在何处心却无法离开这里。

莫拉格是苏格兰移民,在克里斯蒂给她讲的故事中,她的祖先是伟大的苏格兰勇士,她不该被希尔大街上的居民们冷落。

然而在小说的第二章,上学的第一天,她就被同学嘲笑——“笑声?笑什么?她转过身。

许多人都在笑”[2]。

于是,她怀揣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有朝一日她会登上一列火车,到城里去,到世界各地去。

终于,她考上了城里的大学,自由似乎就在前方。

在学校,莫拉格认识了布鲁克教授。

之后,莫拉格开始按照中产阶级的标准改变自己,包括重新学习语言。

她毅然否定了自己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向着自己26DOI:10.16412/ki.1001-8476.2017.06.009ywjsxxk@向往的将来迈进了一大步——她嫁给了她的教授,并过起了看似舒适和富裕的生活。

lawrence劳伦斯作品赏析和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简介

lawrence劳伦斯作品赏析和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简介

02
劳伦斯家境贫寒,父亲是一名矿工,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富裕。
劳伦斯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曾患肺结核,这使得他与主流社会
03
产生隔阂,并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作品概述
劳伦斯的文学作品数量不多, 但涉及广泛的主题和风格。
他的早期作品以写实为主,后 期作品则逐渐表现出现代主义 的特点。
劳伦斯的作品中常常探讨的主 题包括性、社会阶级、宗教信 仰和人类命运等。
人物塑造
通过不同性格、家庭背景和社会角色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 追求自由和幸福过程中的不同心态和遭遇。
03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简介
现代主义文学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动 摇,对传统社会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现代主义文学 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这一时代 的特征。
科学技术的进步
20世纪初,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对自然和人类 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科技的影响也渗透到了 文学作品中。
现代主义文学特点
反传统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对传统的文学形式和主题,强调个性、主观 性和非理性。
叙事技巧
劳伦斯在叙事技巧上运用 内心独白、意识流等现代 主义手法,展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
象征主义
劳伦斯的作品中常使用象 征手法,通过自然元素表 达人物情感和主题思想。
对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贡献
推动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劳伦斯的作品在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来的作家提供 了借鉴和启示。
人物塑造

作家劳伦斯是谁

作家劳伦斯是谁

作家劳伦斯是谁劳伦斯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作家,也是性爱描写大师,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作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家劳伦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家劳伦斯的简介戴维·赫伯特·劳伦斯,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

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

但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

劳伦斯的小说作品中最著名的包括《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0)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的写作风格劳伦斯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样的,且互相关联。

他早就宣称:血和肉比才智更高明。

同时,他还自称对“心智”持怀疑态度。

他憎恨产业主义。

在《儿子和情人》、《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几部长篇小说中,他把煤矿业用来做为矿工们和矿场主们丧失人性本能的原因与象征。

他把性爱看成是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经验,尽管在他的作品中以性爱为主题是历经变化发展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把这场战争看成是爱与恨的战斗。

因此,在1912年所写的《干草堆里的爱情》、《儿子和情人》以及1913年他着手写的两部长篇小说《虹》与《恋爱中的女人》等作品中对这一主题他都有所寓意。

在这次大战后,他越发把“男性的柔情”看成是爱情的源泉。

他使这一主题充满诗意地、强有力地有诸如《死去的人》、《羽蛇》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类著作中有所发展。

贯穿在他一切作品中的一条线是阶级意识。

其特点是:一个下层阶级的男人和一个上层阶级的女人的结合。

上层阶级的男人通常是萎靡不振,缺乏人性本能力量的。

在劳伦斯的笔下,阶级差异在《儿子和情人》、《虹》、《羽蛇》以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长篇小说中显露出戏剧性的、强有力的效果。

试析劳伦斯短篇小说《黑夜之马》的象征意义

试析劳伦斯短篇小说《黑夜之马》的象征意义

瑞斯 家里养着 的两 匹马儿 ,一 只 叫做 伯 爵,另一 只 叫萤火虫 。在 瓦 妮 莎 的 想 象 中 这 两 匹 马 ,驰 聘
在 夏 季 广 阔 的牧 场里 。 此 时 的 克 瑞 斯 志 向 和 抱 负 远 大 ,正 如 瓦妮 莎 想 象 中 的 这 两 匹 马 ,驰聘在 自己的理想之 中。那 时克瑞斯告诉 瓦妮 莎 : “ 我 的 理 想 是 成 为 一 名 工 程 师 ,一 名 土 木 工 程 师 。 瓦妮 莎 ,你 见 过 真 正 的
受 挫 ,但 内心仍 然 是充 满幻 想 , 仍 然处 于一 种 理想 化 的状 态 中 。
这 在 瓦 妮 莎 去 克 瑞 斯 家 乡 探 望 克 瑞 斯 的 时 候 可 以 看 出 ,当 时 瓦 妮 莎 和 克 瑞 斯 驾 着 马 车 ,来 到 湖 边 。 这 时 已经 是 黑 夜 降 临 ,克 瑞
带来的结果则是显而易见的 。
三 、 结 语
满 了幻 想和不解 ,但 同时 也有恐 惧。
互相说 明、互相映衬。 首 先 是 在小 说 的 开 始 ,克 瑞 斯 因为 父 亲 去 世 , 自己所 在 的家 乡 没 有 高 中 ,就 来 到 他 的远 房 亲 戚 瓦尼 萨 家 里 住 ,在 那 里 上 高 中 。 在 与 瓦 尼 萨 的 谈 话 中 , 克 瑞 斯 讲 到 了 自 己 的 家 乡 是 个 叫 做 浅 水 湾 ( S h a l l o w G r e e k ) 的 地 方 ,就像 是 一 个 内 陆 海 ,令 瓦 尼 萨 充 满 了 向 往 与好 奇 。 在 瓦 妮 莎 眼 里 ,克 瑞 斯 的 家 乡 宁 静 而 又 贴 近 自然 ,同 时 又充满 着神奇 的色彩 ,有着恐龙 的脚 印。最令瓦妮 莎好奇 的是 ,克

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劳伦斯玛格丽特·劳伦斯(1926—1987)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学复兴时期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一生著作甚丰,作品包括小说、杂文和儿童故事。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马那瓦卡系列小说中 ,运用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 ,刻画出一群执著探求存在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 ,并以此来挑战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文学传统。

凸现了劳伦斯为阐述女性在父权制的话语中“言说生命真相”而作出的抗争所采取的写作策略。

创作历程她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她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的时期,另一是以她虚构的加拿大西部草原小镇马纳瓦卡为创作背景的时期。

历程一:加拿大之旅在加拿大,玛格丽特精心建造的马纳瓦卡小镇就像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一样,在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行人不由得驻足凝望。

玛格丽特·劳伦斯婚前名叫琼·玛格丽特·威米斯,1926年出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的草原小镇尼帕瓦,是苏格兰—爱尔兰后裔,幼年双亲俱逝,后被姨妈收养。

玛格丽特年纪很小便崭露写作的天赋,中学时就有作品散见校报报端。

她十八岁离开家乡到现在的温尼伯格联合学院读书,毕业后受聘为《温尼伯格城市报》的记者。

1947年与水力工程师约翰·劳伦斯喜结连理,育有一子一女。

1950年因约翰的工作需要,玛格丽特举家迁往英国,后至索马里,1952年又搬迁到加纳,在那儿前后共生活了五年,1957年后回到加拿大温哥华。

历程二:非洲之旅非洲的经历为玛格丽特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贫穷树》(1954)是她收集并翻译的索马里诗歌和民间故事集,游记《先知的驮铃》(1963)取材于她在东非的所见所闻,第一部长篇小说《约旦河此岸》(1960)和短篇小说集《驯服明天者》(1963)写的是加纳的成长及其为争取生存、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情形。

自此,争取生存、自由和独立的主旋律便经久不衰地回响在她的每一部小说中。

1962年玛格丽特与丈夫分手后,携两个孩子再度移居英国白金汉郡。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节劳伦斯一、劳伦斯的生平与创作(一)生平简介(1885-1930) 1885年生于矿工之家,父母感情失和,母亲畸形的爱致使作家人格发展的失衡;性情忧郁。

湖光山色和轰鸣机器交错生活环境,影响了作家后来创作的基调:反对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的侵蚀。

两次恋爱,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与动力。

青梅竹马的农庄女儿杰西??钱伯斯,因受母亲因素的影响,多年的恋情夭折;二、代表作《虹》三、关于劳伦斯创作的总体评价 1、批判“禁书”、“淫书”、“误入歧途的才子”,高尔斯华绥、艾略特劳伦斯本人抱怨地说300年内没有人会理解他的作品。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最好拿给所有17岁的少女们看看”。

2、研究热潮李维斯的评论巨著《小说家D??H??劳伦斯》认为,劳伦斯长期得不到承认,是“英国文学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页”,并对艾略特进行了反驳。

3、主要观点:(1)社会历史批评家:赞扬劳氏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2)心理分析批评家:视其作品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图解;(3)存在主义批评家:“自我”意识的扩张;(4)女权主义批评家:矛盾:批评劳伦斯宣扬“男性崇拜”,是一位男子沙文主义者;引为同路人,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回归女性本原。

A、劳伦斯认为,性是人的本质,工业文明最大的罪恶是压抑了性,性的解放是人的解放。

因此,性是他的独特视角,是他的武器,是他的哲学; B、劳伦斯从两性关系出发,提示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冲突,展现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达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C、所以,尽管劳伦斯的小说中对性有片面夸大、矫枉过正的弊病,但总体说,他对两性关系的描写是严肃的,是直接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战、反暴思想的论文。

英国文学.劳伦斯

英国文学.劳伦斯

劳伦斯的作品对20世纪文学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地研 究和引用。
劳伦斯的作品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不 可忽视他的作品主题和风格对现代 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劳伦斯的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是 深远的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 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批评家对劳伦斯作品的评价
认为劳伦斯的作品具有独特 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主题
劳伦斯作品的语言风格独特富有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劳伦斯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劳伦斯的作品中常常运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得作品更加具有音乐性和美感。 劳伦斯的作品中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活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劳伦斯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主题和风格对后 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自然与人类关系:劳 伦斯的作品强调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处对现 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 关系有启示意义。
性别平等:劳伦斯的 作品关注性别问题对 现代社会中性别平等 有启示意义。
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探索
劳伦斯的作品深入挖掘了人类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他的作品揭示了人类精神层面的困境和挑战 劳伦斯通过作品探讨了人类精神追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他的作品对于理解人类精神追求的内涵和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劳伦斯的心理描写深刻而真实 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劳伦斯笔下的人物 性格鲜明具有独特 的个性和情感
通过对人物内心世 界的深入挖掘展现 人物的复杂性和多 面性
善于运用心理分析 、意识流等手法刻 画人物内心世界
人物形象塑造与自 然环境、社会背景 相融合形成独特的 艺术风格
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劳伦斯生平简介

劳伦斯生平简介

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

他的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而他的母亲则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

正因如此,他的父母关系非常恶劣。

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2年,劳伦斯患上肺炎。

他的工厂职员的职业刚刚开始便因此而结束了。

劳伦斯开始接受教师职业培训。

起初,他在自己家乡教授矿工的孩子们。

后来他重返校园接受教育,并于1908年取得诺丁汉大学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在克罗伊登执教期间,劳伦斯的一些诗作引起了《英国评论》的编辑福特·马多克斯·休佛的注意。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菊花香》就发表在这本杂志上,并在伦敦引起了反响。

于是一位伦敦的出版商开始向劳伦斯约稿。

这是劳伦斯作家生涯的开始。

1910年,劳伦斯出版了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

此后不久,他的母亲就病逝了。

有传闻说劳伦斯为了减轻母亲病重的痛苦而故意加大她服药的剂量。

劳伦斯和他的母亲关系非常亲密。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儿子与情人》(1913)曾引发西方评论界关于“恋母情结”的巨大争议。

母亲的去世是劳伦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

母亲去世之后。

劳伦斯肺炎复发,很快恶化成肺结核并差点要了他的命。

在身体稍微痊愈的时候,他便决定彻底放弃教师职业,做一名专职作家。

1912年,劳伦斯和他在诺丁汉大学的现代语言学教授的妻子弗丽达·冯·里希托芬私奔至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两人返回英国,并于1914年7月13日结婚。

由于在一战中德国和英国是交战国,劳伦斯夫妇始终生活在官方的监视之下。

他们的生活非常贫困。

1915年,劳伦斯最优秀的作品《虹》一出版就因淫秽而被禁。

他们甚至被指控在康沃尔海岸向德国潜艇传送谍报信息。

战争之后,劳伦斯开始了他的所谓“原始朝圣”计划。

他偕同妻子离开英国,开始四处旅行,并且在有生之年仅短暂的回国两次。

他们旅行的足迹遍布法国、意大利、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和墨西哥。

他曾梦想在新墨西哥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社区。

他在新墨西哥居住了几年后,却又因肺炎复发而不得不回到欧洲,并开始写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坦纳瑞一家属法印棍血族 , 他们在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 格特的命运之舟并没有停止航行。三年后, 我离开小镇去外
贫困潦倒,生计靠家里的壮丁外 出打零工 或在铁路上“ 地上大学, 当 放暑假回到家中. 母亲跟我谈及皮格特 , 才得知她 养路工来维持” 靠吃救济粮过日子” 或“ 。
因此当她向我自豪而又不无夸张地透露令镇上那些臭婆娘们大吃一惊的消息秋天我就要结婚了男友是一位在城里畜牧场干活的英国金发帅小伙我看到了那揭下面具的脸上露出的是一副坚强不屈敢于挑战一切的神色她的眼神透出一种强烈的令人寒怕的渴望
维普资讯
山东外语 教学 20. 02年第 l ( 期 堕蔓 — 期 )
象, 了作者重视“ 表达 多元文化” 的理惫。本文拟从瓿事视角、 性格塑造、 象征意蕴几方面筒折小说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皮格特- 坦蚺瑞; 第一人称视南; 性格剥画; 征意蕴 象
中国分类号 : 0 I 64 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2 6320 ) — 5— 10— 4 (0 1 0 7 3 2 20 0
收稿 时 间 :u 1 0 20 4—1 6
5 7
维普资讯
眼神黯淡、 衰不台身的印第安姑娘已经消失, 现 个孩子葬身火海。我的幻想视角中浮现出一幅情景: 白茫茫 个面部呆板、 在的 带有一种狂欢的活力”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 她“ , 而是 的冰天雪地中, 红色火焰窜上屋顶, 熊熊燃烧 这篇小说通过第一人称视点的流动观照, 虚实相问, 与身边的小伙子们谈笑风生。剪短的头发烫成弯曲的小卷, 真
苦苦挣扎, 揭求立足之地. 但最终命运悲惨 , 令人唏嘘不已。 “ 注意到她的存在” 。我的父亲是她 的医生, 为使她早 日康
这篇小说反映了贯穿在作者系列作品中一个强有力的主题 复. 出于仁爱之心. 他带上皮格特和我们全家一起去了钻石 1 I 的视角便聚焦于缝与我的两 思想, 即 民族、 、 种族 地区、 性别、 世代之间的差异必须得到 湖避暑另 墅度假。小说中 我 展示了她性格中反差鲜明的两个层面 尊重 朱永涛,9825. ( 19:3)充分表明作者不愧为重视“ 多元 次近距离的接触, 文化” 的当代加拿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在钻石湖的两十月里, 我第一次面对一个真正的印第安 这篇小说构思独特, 人物刻画细腻, 具有不俗的艺术欣 人 , 她在我的跟中“ 产生了魅力 。我努力试图博取皮格特的 赏价值 本文拟从视角和情节框架 、 性格塑造、 象征意蕴几 信任. 遨请姥一道去游泳、 散步, 给我讲他们大森林里的故

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

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

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在欧洲大陆是‎第一个将人物‎心理分析纳入‎到小说创作的‎先行者之一。

我们在对其小‎说进行阅读和‎欣赏的时候,需要学习和探‎讨的是:作者是如何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对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的。

根据劳伦斯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正常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在最初都是建‎立在性冲动基‎础之上的。

性是人类生命‎力量的象征,任何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对‎性的压抑都会‎有悖于个体自‎然的心理发展‎。

过度的焦虑、抑郁会导致人‎性如火山般爆‎发。

他的这一观点‎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在他的小‎说创作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深‎处剖析为什么‎有时读起来荒‎诞,甚至不合乎常‎人思想的逻辑‎。

原因在于人的‎潜意识里有一‎种不可被预测‎的性的冲动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伦斯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他看来,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两个自‎我的组合。

其中一个自我‎,我们姑且称为‎“潜意识自我”,它代表着个体‎内心深处真实‎的情绪和情感‎的流露,也可以说是感‎性的领悟。

另一个自我,我们不妨叫它‎“社会的自我”,它则代表着个‎体对自我社会‎形象的维护,它更趋向于对‎理性的捍卫。

这两个自我独‎立地存在于个‎体的心灵深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针锋相对‎,激烈地抗争。

一方面,当潜意识的自‎我在经过一番‎较量,终于战胜社会‎的自我时,人物的心灵就‎会表现出愉悦‎和健康的一面‎;另一方面,当社会的自我‎凌驾在潜意识‎自我之上时,个体则会表现‎为自我封闭、意志薄弱、生命活力殆尽‎,以至最终沦落‎为精神上的木‎偶。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这两个自‎我的抗争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基于上述的理‎论和观点,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劳伦斯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笔下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笔墨不多,但细微传神,使人物心理刻‎画这一独特的‎写作手法对整‎篇文章情节的‎发展,小说背景气氛‎的铺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论加拿大小说《屋中鸟》的叙事策略

论加拿大小说《屋中鸟》的叙事策略

作者: 耿力平
作者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页码: 77-8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小说;叙事
摘要:讲故事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同样内容的故事由于讲的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悟和所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同。

20世纪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劳伦斯(19261987)的小说《屋中鸟》,充分利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双重维度和变化空间,客观而真实地讲述了加拿大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况及权益诉求。

劳伦斯的创作高峰期是上世纪的60、70年代,当时正是西方文学界(特别是美国文坛)女权主义出现并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拿大社会从男权主导向男女平等进行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劳伦斯并没有简单化或绝对化地看待社会和家庭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而是在小说中巧妙地利用多维度的叙事方法勾勒和考量生活在社会过渡时期的加拿大女性的多重思维,成功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的详细介绍作者:石轩Margaret Laurence's life began on July 18, 1926 in the prairie [prai.rie]town of Neepawa, Manitoba. Born (原名)Jean Margaret Wemyss.[wi:mz] Laurence suffered the loss of her parents at a very young age. Her mother, Verna Simpson Wemyss, died in 1930 when Margaret was only four years old; her father Robert Wemyss, who later married Verna's sister, passed away only five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his first wife. Raised from then on by her aunt/stepmother, a teacher and librarian, and her maternal grandfather. Laurence's love of literature and of writing flourished with her aunt's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Having begun to write in the second grade, Laurence decided early in life to become a writer. She began writing professionally in 1943 when she got a summer job as a reporter for the town newspaper and in 1944 she enrolled in the Honours English program at Winnipeg's United College (known today as 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 There, she began to publish her stories and poems in V ox, the United College newspaper of which she later became assistant editor. In 1947, after graduating with her BA from United College, Laurence went on to become a reporter for the Winnipeg Citizen. Later that same year, she married Jack Laurence, a civil engineer.In 1949, Margaret Laurence and her husband left for England and then, a year later, they moved to the British Protectorate of Somalia (known today as Somalia). They lived in Africa until 1957, spending the last five years of their stay in the Gold Coast (known today as Ghana). This time away from Canada marked a tremendously important period in Margaret Laurence's life. Not only were her two children born during this time, but it was also in Africa that Laurence began to work seriously on writing fiction. While her initial 最初focus was on preparing an essay about and translations of Somali verse and prose, published in 1954 under the title A Tree for Poverty, she also wrote a number of short stories on African subjects (stories which were later compiled in 1963's The Tomorrow Tamer) and began work on her "African novel" This Side Jordan (1960). Although soon after returning to Canada she began to focus her creative efforts on writing about her own country, Laurence still maintained a great interest in African literature, culminating in her 1968 critical study of Nigerian literature, Long Drums and Cannons: Nigerian Dramatists and Novelists 1952-1966.Returning home in 1957, the Laurences settled in Vancouver where they remained for five years. There, Margaret finished This Side Jordan for which, after its publication in 1960, she received the Beta Sigma Phi award for the best first novel by a Canadian writer. It was also in Vancouver that Laurence began to write her first novel with a Canadian subject. Completed and published in 1964, The Stone Ange l was the first in Laurence's famous series of novels set in the fictional Manitoba town of Manawaka. Despite having "come home" in her subject matter, however, it was not long after beginning The Stone Angel that Laurence left Canada once more. After separating from her husband in 1962, she moved with her two children to England, where she settled first in London for a year and then at Elm Cottage in Buckinghamshire where they would reside for most of the next decade. It was at Elm Cottage that Laurence completed four of her five Manawaka books: The Stone Angel (1964), A Jest of God (1966), The Fire-Dwellers (1969), and A Bird in the House (1970). In 1966, A Jest of God won Laurence her first Governor General's Award for fiction and was soon adapted into a movie entitled Rachel, Rachel. The great critical acclaim andcommercial success of the first four Manawaka novels as well as her consistent output of essays and articles solidly established Margaret Laurenc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eloved literary figures in Canada. By 1971, less than ten years after having left Canada for the second time, Laurence received the honour of being named a Companion of the Order of Canada.In the early 1970s, Margaret Laurence returned to Canada for good, eventually making her home in Lakefield, Ontario. Over the following several years, she continued to write but also took up writer-in-residence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and at Trent University. Working during the summers at her "Manawaka Cottage" on the Otonobee River in Southern Ontario, Laurence completed The Diviners (1974), her final novel and the fifth book in the Manawaka series. It was for The Diviners that Laurence received her second Governor General's Award and in the following year she was awarded with the prestigious Molson Prize. While she did not write any more novels, Margaret Laurence went on to write a book of essays entitled Heart of a Stranger (1976), her posthumously published memoirs Dance on the Earth (1987), and, continuing what she had begun in 1970 with Jason's Quest, three books for children: The Olden Days Coat (1979), Six Darn Cows (1979), and The Christmas Birthday Story (1980). Laurence also maintained her connec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nd served as chancellor of Trent University from 1981 to 1983. VDuring the last decade of her life, Margaret Laurence was actively involved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about issues that concerned her such as nuclear disarmament, the environment, literacy, and other social issues. Today, that work continues through organizations like the Margaret Laurence Fund and honours like The Margaret Laurence Award for Excellence which continue to support such worthy causes in her name. Margaret Laurence died on January 5, 1987 and her ashes were interred at the Riverside Cemetery in Neepawa, Manito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