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填空1

合集下载

党的基本知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部分)

党的基本知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部分)

党的基本知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部分)党的基本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章第一段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这是由工人阶级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的。

P36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P60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章第十段5、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

是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制度的根本依据,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组织原则上的体现,它最能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实行正确的领导,所以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P936、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他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章10条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P1489、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党员的党龄从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党章7条10、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党章39条1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章9段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章10段1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章9段14、党章规定:年满18 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章1条15、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

(改)(20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纯自己手打整理)

(改)(20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纯自己手打整理)

题型:填空20分,判断10分,人物、作品、作家(即人物出处)8分、名词解释4个16分,简答题四个,论述题2个(全,共20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纯自己手打整理)一、名词解释1.问题小说指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出现在五四运动前后二三年间兴盛的以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主要作家是冰心、叶绍钧、王统照、卢隐、许地山等文学研究会成员,他们围绕着“什么是人生”这个总主题,面向现实,关注人生,形成了一股“题材热”,因而被称为“问题小说”。

冰心:《超人》何彬《去国》英士许地山:《命命鸟》敏明、嘉陵2.自叙小说自叙小说即创造社作家的所谓“身边小说”,这类小说以作者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为题材,所写大多是作家亲身经历,强调自我表现,真诚地袒露自己的灵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其主要作家作品有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等。

3.东北作家群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沦陷区)陆续流亡到关内(而崛起于上海)的东北籍青年作家,较著名的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李辉英)等人。

他们因身受日寇侵略之苦,满怀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家乡的怀念,(在作品中)描写东北人民的生活和他们英勇的抗日斗争,作品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代表作品有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

4.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产生并繁荣于20世纪末30年代初的上海,代表作家为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他们借鉴日本新感觉方法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内容主要表现病态的城市生活及都市人精神上的倦怠和心理上的堕落。

其创作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但部分作品存在着颓废、色情的倾向。

5.社会分析小说指三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小说,以茅盾的《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作品为代表,这类小说注重在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社会矛盾中表现重大的时代主题,人物形象的阶级性比较鲜明,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能使读者对一些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政治学原理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政治学原理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选择题1、(C)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C道德2、儒家政治学说额主要内容是(B、C)B、德治 C、礼治4、孙中山先生是(A)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5、美国政治学家(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B、戴伟·伊斯顿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A、亚里士多德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A、经济的集中体观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官本位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权力本位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B、权力研究途径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C、精英主义22、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B、儒家2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31、(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B、利益32、政治权利具有(ABCD)的特性。

A、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D、强制性35、(B)精辟地论述道:“一切又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B、孟德斯鸠3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BCD)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D、批评和建议权4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BCD)A、复决权B、罢免权C、创制权D、选举权4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BD)A、权力制约原则B、法治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4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D)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是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审美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4、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5、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隐的或显的意图或意念,它是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实现的枢纽,也是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6、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7、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8、文学意象:即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9、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它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

10、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11、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12、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电大考试必备合同法小抄综合版(名词解释、判断、填空、选择、简答、论述、案例)

电大考试必备合同法小抄综合版(名词解释、判断、填空、选择、简答、论述、案例)

名词解释1、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法:广义的合同法是指调整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合同法,即由立法机关通过严谨的立法技术创制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以合同法命名的基本法,可以称为合同法典。

3、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4、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5、承诺迟延:是指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届满后才发出的承诺。

6 行为默示形式:在强制缔约时,负有强制缔约义务的人对要约的沉默,通常理解为默示承诺,该形式为行为默示形式。

7、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关于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的约定,正确而完整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8、协助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不仅要适当、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还要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行为给予协助,使之能够更好地、更方便地履行合同。

9、全部违约:是指当事人签订了合同后根本就没有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的结果完全不能满足合同约定的条件,相对人的合同权利全部落空,没有履约方或者错误履约方的行为即构成全部违约。

10、部分违约:是指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完全履行合同的义务。

11、违约归责原则:是指在合同违约法律制度中采取的一种确认违约行为的原则。

12、标的物:是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13、转租:是指承租人不退出租赁合同关系,而将租赁物出租给次承租人使用、收益。

14、拍定:是指拍卖人在竞买人的所有应价中选择最高那一个予以接受的意思表示,在法律性质上它其实就是承诺。

15、建设工程合同:即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16、客运合同:是运送对象是旅客的运输合同。

17、货运合同:是运送对象为货物的运输合同。

18、合同法基本原则:是指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贯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生态学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 考研必备

生态学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 考研必备

八两整理qq:137677878考研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30445江苏宏观经济分析历年真题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30445江苏宏观经济分析历年真题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填空:1,如何使用最节约资源的方法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最迫切的欲望,。

这个问题又被称为资源的最优配置。

2,为了研究某种商品的供求均衡,。

把该种商品的市场独立出来,。

而忽略了那些与该种商品市场相联系的其他市场的状况,。

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局部均衡分析。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4,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5,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始终处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6,在岗位的转换或就职过程中。

人们寻找到与其工作能力及兴趣爱好相匹配的岗位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在瞬间完成。

此时失业就不可避免产生,这种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

7,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为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

8,目前,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财政政策的单一规则包括两种:赤字(盈余)规则和支出规则。

9,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性10,超额准备金是指准备金超过法定要求的数量11,除价格之外,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上要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其他行业的可盈利性、(厂商对未来行情的)预期等。

12,根据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市场零售价)所计算出来的一般价格水平称为消费者价格指数。

13,宏观经济学的三大主题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14,古典主义认为:产出由劳动就业量、资本、技术等供给方面的因素决定。

与古典主义的观点相反,凯恩斯主义认为产出由需求方面的因素决定。

15,描述了各个可能的产出(收入)水平相对应的货币市场均衡利率水平的是LM曲线。

16,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

17,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是考察经济周期的主要变量,而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主要由就业率表示。

18,衡量整体经济状况的三个关键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般价格水平和失业率。

19,实际工资的上升反而会使工人减少劳动供给,这种效应被称为收入效应。

生态学期末考

生态学期末考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1、监测植物:植物监测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

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或指示植物。

2、大气污染: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3、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临界剂量:污染物浓度和接触时间的联合作用称为剂量。

能引起植物伤害的最低剂量称为临界剂量,或叫伤害阈值。

5、植物抗性:指植物在污染物的影响下,能尽量减少损害,或者受害后能很快恢复生长,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的特征。

二、填空、选择、简答1、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①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②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可以测得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强度和总毒性,以此作为确定污染承受能力和制定环境标准怕参考依据。

③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④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2、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①维持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③滞尘作用④减菌效应⑤减噪效应⑥园林植物增加负离子效应⑦园林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3、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①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②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4、园林植物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③吸附大量的降尘和飘尘④吸收一部分包含一些重金属的粉尘。

5、常见的防风林结构。

①紧密(不透风)结构。

②稀疏(疏透)结构。

③透风(通风)结构6、大气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环境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填空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2、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的主要途径有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生物降解作用。

3、环境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过程,主要分为被动转运、特殊转运和胞饮作用三种形式4、大多数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管吸收、皮肤吸收三条途径。

5、污染物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最先作用于细胞膜6、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包括:防护性反应和非防护性反应。

7、酶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抑制作用两大类。

8、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4种类型。

9、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物理效应10、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包括:自然界释放、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无意释放和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应用11、环境中微生物对金属的转化,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和甲基化作用12、环境激素主要包括天然激素和合成激素、植物雌激素、和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等三类。

13、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受试生物、试验条件和不同的实验室。

14、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有: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浮游生物监测法;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和微型生物群路监测法。

15、污染物对群落的影响表现在:污染物可导致群落组成和结构的改变。

16、环境污染的“三致作用”是指环境污染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17、毒性试验常用参数EC50和IC50分别表示能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和能引起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50%抑制的浓度18、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础是基因工程名词解释: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生物转化:通过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而发生的变化。

半数致死浓度: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生物浓缩系数: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他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又称浓缩系数。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

美学(课程代码00037)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名词解释2016年10月1.审美体验2.荒诞3.有趣味的形式4.虚静2016年4月1.审美情趣2.审美理解3.生物本能说4.美育的内涵2015.101.意象的结构2.劳动说3.审美形态的生成性4.艺术品的开放性2015.41.意象的生成2.“悟”3.巫术说4.席勒的《美育书简》2014.101.审美意识2.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3.审美理解的多义性4.以道制欲2014.41.载道说2.化育3.优美4.审美距离说2013.71.再造性想象2.审美体验3.游戏说4.艺术的审美功能2013.41.集体无意识说2.审美教育3.审美活动无功利4.兴2012.71.审美趣味2.荒诞3.有意味的形式4.艺术敏感2012.41.喻象2.以美育代宗教说3.悟4.审美需要2011.71.审美形态2.无我之境3.有趣味的形式说4.崇高2010.71.审美形态2.劳动说3.对比联想4.灵感2010.41.有我之境2.审美体验3.空间艺术4.净化说2009.71.审美理想2.审美体验3.优美4.寓教于乐2009.41.审美趣味2.艺术品的他律性3.仿象4.趣味教育2008.71.有趣味的形式说2.寓教于乐3.审美形态4.审美体验2008.41.审美直观2.审美理想3.崇高4.美育代宗教说1.游戏说2.寓教于乐说3.艺术敏感4.审美意识2007.41.命运悲剧2.表现说3.贺拉斯的美育观4.美的问题的性质2006.71.心理距离说2.美感3.艺术的审美功能4.无我之境2006.41.悲剧性2.席勒的美育观3.有趣味的形式说4.审美个性2005.71.内在感官说3.美学思想4.灵感2005.41.观2.移情说3.埃斯特惕卡4.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2004.71.心理距离说2.山羊之歌3.生命的机械化4.游戏说5.《审美教育书简》2004.41.柏拉图的美育观2.美学思想3.审美态度4.艺术敏感2003.41.寓教于乐2.“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3.无我之境4.美感欣赏活动2002.41.寓教于乐5.美学研究的对象3.生命的机械化4.集体无意识说浙江2012.71.丑2.畅神说3.载道说4.以道制欲浙江2010.71.虚静2.再造性想象意象的物态化3.审美情趣浙江2010.41.审美经验2.崇高3.模仿说4.意境浙江2009.7 1.艺术敏感3.移情说3.观4.模仿说浙江2009.41.审美需要2.审美距离3.符号说4.审美教育浙江2008.71.移情2.审美距离3.有意味的形式4.寓教于乐浙江2008.41.审美体验2.审美距离3.表现说4.灵感浙江2007.71.内在感官说2.崇高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无我之境浙江2003.7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突然荣耀说3.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美育5.埃斯特惕卡浙江2002.71.乖讹说2.意境3.期待视界4.美育二、简答题2016.101.简述意象的结构2.简述审美趣味的标准3.简述悲剧的特征4.简述艺术品的鉴赏过程5.简述蔡元培的美育观2016.4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2.简述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3.简述柏拉图的美育观4.简述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5.简述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2015.101.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2.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3.简述艺术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关系4.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5.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史上的意义2015.41.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3.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4.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2014.101.简述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2.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3.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5.简述美育的独特性2014.41.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2.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3.简述艺术的核心功能4.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2013.71.简述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3.简述生物本能说的缺点4.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5.简述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主要特征2013.41.如何提高审美趣味2.简述艺术存在动态过程中的三个环节3.简析审美关系的内涵4.比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5.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2012.7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什么2.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与其人生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3.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想象中的作用4.简述喜剧的特征5.简述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2012.41.简述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2.简述意象的生成3.简述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性原则4.简述亚里士多德划分艺术形态的方法5.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011.71.简述喜剧的特点2.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想象的作用3.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4.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5.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1.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3.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4.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5.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2010.71.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2.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3.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4.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5.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2010.41.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3.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4.美育的功能5.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1.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2.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3.简述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5.简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2008.7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康德与博克在优美论上的区别3.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4.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2008.41.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2.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3.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悲剧的基本特征5.美育的基本特点2007.71.简述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3.简述喜剧性的笑的基本特征2007.41.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2.简评郎吉诺斯的崇高观3.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4.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5.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006.71.简述审美活动中会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2.简述先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2006.41.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2.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3.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4.简述艺术功能的多元性5.简述探讨审美欣赏活动心理特征困难的原因2005.71.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2.简述美育的特点3.简述优美的特征2005.41.简析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主要原因2.简述欣赏者在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重建过程3.为什么应当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2004.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何区别与联系4.美育的基本特性2004.4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3.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2003.41.简述美育的特点2.简述“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3.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致”的原因2002.41.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号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2.简述喜剧性的效果3.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浙江2012.71.简要说明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特征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3.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4.简要说明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5.简述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浙江2010.71.简述美学研究的方法2.简述优美的特征3.审美趣味的特征和健康标准4.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浙江2010.41.美学学科孕育与形成中经历了哪些阶段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3.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浙江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3.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4.简要说明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的三个阶段浙江2009.4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3.简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的原因4.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5.简述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浙江2008.7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荒诞作为现代审美形态有哪些基本特点?3.(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是什么性质的物品?4.为什么说“趣味无可争辩”是十分有害的?浙江2008.4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意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浙江2007.7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4.简述抽象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浙江2003.71.试简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这一命题2.试述丑的审美价值3.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何区别?4.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方式?浙江2002.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2.美感中的直觉有哪些特征?3.什么是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简述美育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2016.10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1、艺术典型,⾼度真实和⾼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2、艺术直觉,⼈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种不假思索⽽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

3、艺术流派,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4、艺术风格,艺术创作的整体上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种独特的艺术风貌。

5、艺术真实,艺术家真切的⼈⽣体验基础上通过艺术的创造i,以虚幻的形式揭⽰出来的实际⽣活的本质与真谛。

6、形象思维,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做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成艺术想象的思维过程。

7、创作⽅法,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规则。

8、艺术题材,(1)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2)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的基本资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9、艺术主题,透过题材所暗⽰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10、艺术结构,指艺术作品的组织⽅式和内部构造,是使艺术作品成形的⼀种重要的艺术⼿段。

11、艺术语⾔,⼜称艺术语汇。

指的是各种艺术体裁⽤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的材料和⼯具。

艺术语⾔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12、艺术意境,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能够蕴含和昭⽰深刻的⼈⽣哲理及宇宙意识的⾄⾼境界。

13、艺术风格,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作风、格调和⽓派。

14、艺术世界,15、现实主义创作⽅法,利⽤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活本来的⾯⽬的创作⽅法。

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的创作⽅法之⼀,具有较强的⽣命⼒与较⼤的包容性,它的主要的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在表现⽅法上利⽤朴素的艺术语⾔,客观写实的叙述与描写,冷静细腻的刻画⼈物和事件,从⽽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宪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宪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第一章1宪法学:宪法学是以宪法理论、宪法历史以及由宪法所规范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原则以及宪法的实际运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2宪法: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政:宪政就是以民主事实为政治内容的宪法的实施。

4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度并通过立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5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6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7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

第四章8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又称国体,即国家阶级本质,是反映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社会中的低位的国家基本制度。

9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有关政党的组织、政党的活动以及政党领导或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惯例的总和。

第五章10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政权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具体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11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体制。

12国家结构形式:指的是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什么原则、采取何种形式来处理国家内部的组成,以及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13国家标志:国家标志又称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指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第六章14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所享有的基本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

第七章15选举制度: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由选举法制定。

旅游景区管理复习(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管理复习(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景区复习(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第一章1、景区可以划分为哪些基本类型?根据构成景区特色的主体要素不同,可以把景区划分为自然类景区、人文类景区、(复合类景区)三种类型。

根据景区的主导功能的差异,可以将景区划分为观光体验类景区、(度假休闲类景区)、资源保护类景区和综合型景区四种类型。

2、如何界定景区的概念内涵?景区在我国国家标准中也称为“景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景区也常常被称为风景名胜区、风景旅游区、旅游区、旅游景区等等,还有主题公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遗产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等等称呼。

(1)由于语境的差异,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景区称呼在具体表述中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空间维度的语境下,被称为景点、旅游景区、旅游区;要素维度: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遗产公园;功能维度:风景旅游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

(2)由于功利的原因,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景区称呼在具体使用中实际上存在着相互混淆的问题。

为了管理的目的:多头管理;营销:被不同部门或组织授予称号;经营:采用不同称呼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宣传推广(3)由于学术的自由化,客观上给界定景区概念的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

(4)从法理的角度讲,我国对景区的界定存在着两个并行的概念: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

3、景区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景区在产品、企业和产业三个层次上形成了一个基本功能系统。

(1)在产品层次上,不仅具有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娱、购等多样化需求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观光体验、度假休闲、资源保护等多元化特色的基本功能。

(2)在企业层次上,不仅具有保护资源多样性、实现经营专业化、激活资本运作、增加旅游收入等内在性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解决就业、提升区域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等外部性的基本功能。

(3)在产业层次上,不仅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而且通过关联效应带动所在区域实现经济活动的协作化,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旅游产业,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考试护理理论名解简答论述

考试护理理论名解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理论(theory) 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对一个现象给予系统的、具有解释性和预测性的观点。

2.护理理论(nursing theory)是一系列相对具体的概念和假设/提议,用以说明、描述、预测和控制与护理专业有关的现象。

3.概念(concept)是人们对周围环境中的某种物体所形成的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属性及其本质的理性认识。

4.适应水平/适应程度(adaptation level)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点,代表个体本身的适应范围。

5.固有刺激/剩余刺激(residual stimuli)原有的、构成本人特性的刺激。

如信仰、态度,或是对目前情境有不确定影响的一些特质或癖好。

6.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个体对自我的信仰和感受,强调人们精神的完整性。

4、自理:个体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状态等自身利益而主动采取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后天学习到的、有目的的行为。

6、感知:个体将感官的资料和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解释和转化的过程,是主观的。

7、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所有内在的或外部的对当时情境有影响的刺激,会影响人们如何应对主要刺激9、自理能力:满足自身需要,维持正常的生命过程,保持个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促进个体完满状态的能力。

是一种后天学习而得的并受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身心状况所影响的能力。

4、自理:个体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状态等自身利益而主动采取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后天学习到的、有目的的行为。

10、自理缺陷:由于自理力量的减低和/或自理需求的增加而导致的自理力量不能满足自理需求。

是存在于自理力量与自理需求之间的一种联系。

11、心理动力护理:护理人员用自己的行为来帮助他人确定其问题所在,并且把人际关系的原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使护患双方成熟。

12、应激原:能产生紧张及潜在地引起系统失衡的刺激,分为个体内、个体间和个体外应激原。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填空1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填空1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市场营销需求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组合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系统购买议价合约选购市场营销调研总市场潜量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定点超越市场利基者延伸产品产品组合品牌包装标志需求导向定价法撇脂定价分销渠道直复市场营销促销公共关系简答题1、简析“营销是企业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职能”2、简述解决部门利益最大问题应强化的核心业务流程3、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演变的五个阶段4、简述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5、简述企业战略规划中成长战略的类别6、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7、简述企业面对环境的威胁与机会采取的对策8、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9、简述在消费者市场影响相关群体作用的因素10、简述消费者信息来源11、简述组织市场的特点12、简述参与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七种角色13、简述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的问题14、常用的市场需求预测方法15、简述细分消费者市场依据的主要变量16、简述三种主要的市场定位方式17、简述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18、简述市场领导者的主要防御战略19、简述常见的产品组合决策20、简述市场成熟期的营销策略21、简述品牌资产的几个基本特征22、简述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23、简述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24、简述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的内容25、简述整治窜货常用的方法26、简述主要的零售商类型27、简述人员推销的优缺点28、简述广告的设计原则论述题1、试述市场的概念及其含义。

2、试述运用顾客认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试述市场营销组合的特性4、试述市场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的关系5、试述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6、试述中间商购买决策过程7、试述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8、试述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9、试述市场挑战者的战略选择10.试述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11、试述几种主要的包装策略12、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价格战的意义13. 试述影响分销渠道设计的因素14.试述销售促进的特点填空1.站在经营者角度,人们常常把卖方称为行业,而将买方称为市场。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案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案

名词解释1。

图式参考答案: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有雨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参考范围:P51页】2.发展心理学参考答案: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范围:P3页】3。

直觉行动思维4.纵向研究的设计参考答案:纵向研究设计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故也叫做追踪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是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特色。

【参考范围:P67页】5.强化参考答案: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说,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 .【P42】6.依恋参考答案: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P174】7. 自我概念参考答案: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这个认识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P344】8.横向研究设计参考答案:横向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参考范围:P66】9.依恋同上10.性别角色认同参考答案: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直觉和信念。

【参考范围:P240】11。

亲社会行为参考答案:亲社会行为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如帮助、安慰、捐助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深知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

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参考范围:P234】12.剩余精力说参考答案:席勒-斯宾塞(Schiller—Spencer)的剩余精力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参考范围:P189—P190】13.心理的种系发展参考答案:所谓种系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里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童⼝腔医学复习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童⼝腔医学⼀、名词解释1.【2012、2013】apexification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药物及⼿术⽅法保存根尖部的⽛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法。

2.【2012】Riga-Fede病李-氟⽒病:专指发⽣于⼉童⾆腹的创伤性溃疡。

病因:下颌乳中切⽛的锐利切缘或其早萌摩擦⾆系带所致。

临床表现:⾆系带处充⾎肿胀溃疡,经久不治可变为⾁芽肿性溃疡。

处理:调磨⽛尖,拔⽛。

3.【2012】Bednar,s aphthae贝⽒⼝疮:由于护理不当、硬物摩擦导致婴⼉上颚黏膜圆形或椭圆形左右对称溃疡或上颌翼沟处糜烂性溃疡。

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涂布消毒防腐药物。

4.【2012、2013】ankylosis of tooth⽛齿固连:是⽛⾻质与⽛槽⾻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周膜丧失,患⽛的⽛合⾯低于邻⽛正常的⽛合平⾯,有⼈称之为下沉⽛或低⽛合⽛。

(submerged deciduous tooth 低位乳⽛:若在乳恒⽛替换静⽌期,局部⽛槽⾻和⽛根间发⽣⾻性粘连,可导致低位乳⽛)。

5.【2012、2013】leeway space剩余间隙:乳恒⽛⽛冠近远中径⽐较:乳尖⽛<恒尖⽛,上颌第⼀乳磨⽛<上颌第⼀前磨⽛,下颌第⼀乳磨⽛>下颌第⼀前磨⽛,上下颌第⼆乳磨⽛均⼤于第⼆前磨⽛,所以乳⽛侧⽅⽛群⽛冠近远中径⼤于恒⽛侧⽅⽛群,两者的差所产⽣的间隙称为剩余间隙。

剩余间隙上颌⼀侧平均0.9mm,下颌为1.7mm。

6.【2013】young permanent teeth/immature permanent teeth 年轻恒⽛:恒⽛已萌出,但未到达⽛合平⾯,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

恒⽛⼀般在⽛根形成2/3左右时开始萌出,萌出后⽛根继续发育,于萌出后2~3年⽛根达到应有的长度,3~5年根尖才发育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市场营销需求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组合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系统购买议价合约选购市场营销调研总市场潜量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定点超越市场利基者延伸产品产品组合品牌包装标志需求导向定价法撇脂定价分销渠道直复市场营销促销公共关系简答题1、简析“营销是企业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职能”2、简述解决部门利益最大问题应强化的核心业务流程3、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演变的五个阶段4、简述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5、简述企业战略规划中成长战略的类别6、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7、简述企业面对环境的威胁与机会采取的对策8、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9、简述在消费者市场影响相关群体作用的因素10、简述消费者信息来源11、简述组织市场的特点12、简述参与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七种角色13、简述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的问题14、常用的市场需求预测方法15、简述细分消费者市场依据的主要变量16、简述三种主要的市场定位方式17、简述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18、简述市场领导者的主要防御战略19、简述常见的产品组合决策20、简述市场成熟期的营销策略21、简述品牌资产的几个基本特征22、简述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23、简述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24、简述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的内容25、简述整治窜货常用的方法26、简述主要的零售商类型27、简述人员推销的优缺点28、简述广告的设计原则论述题1、试述市场的概念及其含义。

2、试述运用顾客认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试述市场营销组合的特性4、试述市场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的关系5、试述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6、试述中间商购买决策过程7、试述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8、试述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9、试述市场挑战者的战略选择10.试述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11、试述几种主要的包装策略12、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价格战的意义13. 试述影响分销渠道设计的因素14.试述销售促进的特点填空1.站在经营者角度,人们常常把卖方称为行业,而将买方称为市场。

P32.市场营销者无法创造需要,但可以影响欲望,并通过创造、开发及销售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之。

P53.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是生产目的论和价值实现论。

P154.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营销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交易是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

P75.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必须在全面分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确定自己的原则和基本取向,并用于指导营销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的成功。

P286.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

在高度竞争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

P397.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时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它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

另一部分是企业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基础结构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四个方面。

P438.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创建知识型企业,对倾听、学习和领先这三项挑战性工作做得如何,将决定其业务经营的成功或失败程度。

P519.一般的成本领先和差别化战略多着眼于整个市场、整个行业,从大范围谋求竞争优势。

重点集中战略则把目标放在某个特定的、相对狭小的领域内,在局部市场建立竞争优势。

P73 10.某钢铁公司不仅生产经营钢材,还经营机械、房地产、农副产品和开办银行,这种成长战略是综合多角化。

某企业通过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改变产品的外观、造型等,向现有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改进产品,这种密集式成长战略类型是产品开发。

P6711.在“多因素投资组合”矩阵中,由左上角大强、大中、中强三个区域组成的“地带”称为“绿色地带”,一般采取增加资源投入和发展、扩大的战略。

由右下角小弱、小中、中弱三个区域组成“地带”称为“红色地带”,一般采取收割或放弃战略。

P6612.在“市场成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中,一般称成长率较高、相对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经营单位或业务为“问题”,称低成长率,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经营单位或业务为“奶牛”。

P6413.营销中间商主要是指协助企业促销、销售和经销其产品给最终购买者的机构,包括中间商、实体分配公司、营销服务机构和财务中介机构。

P8714.运输、仓储公司属于营销微观环境中的实体分配公司,消费者协会属于公众中的社团公众。

P87、9015.在衡量食品、衣着、日用品等产品的市场潜量时人口总量是首要指标;人们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叫做恩格尔系数。

P91、941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环境的破坏往往是不可弥补的,企业营销战略中实行生态营销、绿色营销等,都是维护全社会长期福利所必然要求的。

P9717.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内容包含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两大类。

其中,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市场营销因素等三类。

P10618.阿萨尔根据购买者的参与程度和产品品牌差异程度区分出四种购买类型:复杂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及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P10919.知觉的选择性指知觉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反映或组织加工的过程,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扭曲和选择性保留。

P11720.情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按照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的微观因素类型,可以分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时间、购物目的与使用场合、先前状态等等。

P13221.生产者用户的采购部门按照过去的订货目录和基本要求继续向原先的供应商购买产品的购买方式称为直接重购;生产者用户改变原先所购产品的规格、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后再行购买的购买方式称为修正重购。

P14422.系统销售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供应商销售一组连锁产品。

二是系统承包,即一个单独的供应商给购买者提供维护、修理、操作所需的全部物料。

P14523.各个国家、各级政府都设有采购组织,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政部门的购买组织,另一类是军事部门的购买组织。

P16324.按照不同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可分为三类,即履行国家职能的非营利组织、促进群体交流的非营利组织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P16025.信息按内容可分为三类:消息、资料和知识。

P17026.营销决策所需的信息一般来源于企业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和营销调研系统,再经过营销分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营销信息系统。

P17227.市场营销调研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按调研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研、定期性调研、经常性调研、临时性调研;按调研目的可分为探测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关系调研。

P17728.市场需求测量和市场需求预测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目的都是为了发现和分析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目标市场,制定和实施营销计划及方案并控制营销过程。

不同的是,前者指对目前需求的估计,后者指对未来需求的估计。

P18229.产品属性是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根据顾客对不同属性的重视程度,可以分为三种偏好模式:同质偏好、分散偏好、集群偏好。

P19830.一个具有适当规模和成长率的细分市场,也有可能缺乏盈利潜力。

运用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理论模型”理论,决定一个市场或一个细分市场长期盈利潜力的,有五个因素——行业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者、购买者和供应者。

P20531.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有五种可供参考的市场覆盖模式:市场集中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选择专业化和市场全面化。

P20632. 识别潜在竞争优势是市场定位的基础。

通常,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两力面,即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优势。

P21233.每个企业都要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确定自身的业务范围并随着实力的增加而扩大业务范围。

企业在确定和扩大业务范围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导向支配,导向不同,竞争者识别和竞争战略就不同。

一般来说,企业选择业务范围导向有产品导向、技术导向、需要导向、顾客导向和多元导向。

P22334.市场领导者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在市场总需求扩大时受益也最多。

扩大总需求的途径是开发产品的新用户、寻找产品的新用途和增加顾客使用量。

其中,增加顾客使用量的主要方法有:提高使用频率、增加每次使用量和增加使用场所。

P23335.市场利基者是弱小者,它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当竞争者入侵或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变化时有可能陷入绝境。

因此,它的主要任务有三项:创造利基市场,扩大利基市场,保护利基市场。

P24236.如果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就不易实现竞争平衡;如果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有多个,就比较容易实现竞争平衡。

P23037. 关于产品整体概念,学术界曾用三个层次来表述,以菲利普·科特勒为首的北美学者更倾向于按五个层次来表述产品整体概念: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

P24638. 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产品引人阶段(也称导人期或介绍期),市场成长阶段,市场成熟阶段和市场衰退阶段。

P25839.营销人员寻找和搜集新产品构思的主要方法有:产品属性排列法,强行关系法,多角分析法,聚会激励创新法,征集意见法。

P27040.美国学者罗吉斯调查了数百人接受新产品的实例,总结归纳出人们接受新产品的程序和一般规律。

认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一般表现为以下5个重要阶段:认知,兴趣,评价,试用,采用。

P27641. 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两部分。

P28142. 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作为企业在分析、计划、组织、协调与品牌运营相关的各项活动时所做的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在品牌运营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

从现阶段看,全球企业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和品牌经理制两种。

P30143.复合品牌策略可按照复合在一起的品牌地位或从属程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主副品牌策略与品牌联合策略两种。

P29344.包装是产品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

产品包装按其在流通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种。

P30445. 大体上,企业定价有三种导向,即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

P31546. 定价工作复杂,企业必须全面考虑各方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步骤和措施。

一般来说,定价决策有六个步骤,即选择定价目标、估算成本、测定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竞争产品与价格、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和选定最后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