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剖析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
香港话是粤语吗
香港话是粤语吗?
答案:是
香港地区的法定语文是中文和英文,而地区政府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广州话、普通话和英语。
这里的广州话,就是粤语的典型代表,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广府片,是粤语各方言中最为强势和最具影响力的方言,也是公认的粤语标准音。
所以,香港话包含粤语,粤语是香港占绝对优势的交际语,也是大多数香港人的母语。
但随著香港有庞大的移民自内地涌入,加上1950年代起因边境封锁而与广州隔绝,香港粤语语音逐渐产生了变化,如声母/n/、/l/开始不分、声母/ng/脱落为零声母、部份人的/t/和/k/、/n/和/ng/韵尾相混、第一调调值由53变成55等,以上部份称「懒音」。
令港式粤语与广州话有语感上的差异。
香港话和广东话的区别:
1、香港话穿插了更多的英文
香港受过殖民统治,吸收部分英国文化,因此在话语中穿插英文。
香港话和广东话基本的读音基本上是没有区别的,但还是有个别字在发展中改变,再者香港人喜欢代英文译音。
例如“地盘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车”叫“逼力”(brake)、“轴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
2、二者个别字声调的差别
香港年轻人习惯把原本应读高降音的字读成高平,例如很酸的“酸”,本应读高降,孙子的孙,应读高平,而他们把“酸”也读成高平,变成“孙”;而广州的年轻人,大多数仍保留旧时的高降读法,他们能够较容易地区分这类型的两个字。
香港粤语的特点
香港粤语的特点广义的广州话也叫「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粤海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
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及粤北部分地区,香港、澳门通行的粤语亦属这一片。
狭义的「广州话」则专指广州市区通行的粤语,它与香港粤语有些微的差别,外来借词较少,话语中夹杂英语的现象少于香港话,语速较慢。
香港粤语即「香港话」,是粤语的一种地点方言。
从交际功能来看,香港话与广州话并无质的不同,两地居民可用各自的方言通畅无阻地相互交流。
但就方言的社会地位而言,香港话与广州话却有很大不同。
粤语在香港的地位举足轻重,儘管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为中文),有颇大影响,在普通市民阶层及传媒方面,粤语却佔有压倒优势。
香港粤语有相对独立的书写体系(方言用字)和众多的方言传播媒介,更扩大了香港文化的影响。
这些特点,是内陆广州话所欠缺的。
从语言本身来看,香港话也有一些特点值得注意:在语音上,阴平调值逐渐趋向55调,而广州话一般有53、55两种读法,如「工作」的「工」,广州话习惯读53调,而香港话习惯读55调。
此外,「懒音」现象在年轻一代较为明显。
由于生活节奏较快,香港人话语的速度亦快于广州人。
词汇方面,香港话多用外来借词,其中英语的外来词尤多,如「飞」(英语fare),广州话习惯使用「票」。
受教育人士话语中夹杂英语的情况十分普遍,如「我去canteen啦」(我们到饭堂去吧)。
外来语中,人名、地名的翻译与广州话时有不同(广州话跟从普通话的译法)。
另外,香港话有大量的「区域词语」(如「特首」、「律政司」、「居屋」)和特有用语(如「黑雨」【黑色暴雨警告】、「医生纸」【病假单】、「双失青年」【失学和失业的青年人】),反映香港独特的社会风貌,广州市民口语中很少用。
香港粤语同广州粤语用词嘅区别
1楼香港粤语同广州粤语用词嘅区别[转]粤港两地同祖同源,两地嘅方言本来系音调、用词方面并无两样(解放前),但系因为历史、政治原因,两地经过几十年嘅分隔,受到唔同文化既影响,令到粤港两地喺音调、用词方面都产生唔少区别。
音调方面, “从听觉的舒适度来看,香港粤语的特点是软、柔、沉、顺,广州粤语的特点是生、硬、直、飘。
”(转自大蠢猫文学网)而系用词方面,老实讲,虽然香港粤语吸收咗唔少英语词汇,但系佢哋嘅方言更多地保留咗一D较为之传统嘅粤语用法,而广州方言由于政治、教育等原因,出现咗一定嘅国语化现象(当然经过二十几年嘅改革开放,粤方言出现咗一定嘅回流现象,即由香港传返入广东),下面系一D某人总结嘅粤港两地人喺日常生活方面嘅不同用语(注意系日常生活用语,如果讲埋专业词汇仲有好多,但系并冇比较嘅意义).由于呢张系转过来嘅帖,希望大家如果仲有D咩补充嘅可以喺回帖度写低啦`香港方言常用广州方言常用质素素质差池闪失过骨过关饭盒盒饭雪柜冰箱手提电话手机熄电话关机保养保修少雪飞冰人工工资公帑公款找数还款返工上班放工/收工落班搭的士/截的士打的巴士公共汽车电单车摩托车对波开场波衫球衣(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球证裁判旁证边裁十二码点球罚球/死球定位球/任意球领队主帅(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正选首发(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后备板凳/替补(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北佬/姑捞佬/妹戏院电影院买飞买票露台阳台擦胶胶擦11楼楼主,呢个应该系粤语同捞话既区别~~~且错误好多~~差池闪失我一般用‘e郁’过骨过关都系叫‘过骨’饭盒盒饭我未吃过‘盒饭保养保修乜保养=保修?少雪飞冰乜来gar?搭的士/截的士打的香港亦系叫打的波衫球衣(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 叫距收皮十二码点球点球好核突~~领队主帅(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正选首发(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后备板凳/替补(省台体育台D主持有咁讲过)戏院电影院擦胶胶擦擦纸胶揾(rjlg、wen,12)= 找、挣;例如:揾食=谋生靸(afey、sa,12)= 把鞋后帮踩在脚踭下拖着,穿拖鞋;例如:靸鞋睇(huxt、ti/ di,12)= 看;例如:睇电视=看电视喇(kgkj、la,12)= 语气助词喊(kdgt、han,12)= 哭;例如:唔好喊喇=不要哭啦喺(kwti、bei,12)= 在;例如:喺边度?=在哪里?啲(krqy、di,12)= 的、少许;例如:畀啲钱佢=给一点钱他喼(kqvn、gib,12)= 夹;例如:皮喼=皮包嗟(kuda、jue,12)= 语气助词,感叹声;例如:嗟~好吧毙咩?=切~很了不起么?嘅(kvcq、ge,12)= 的;例如:你嘅道服呢?=你的道服呢?喔(kngf、wo,12)= 语气助词焯(ohjh、chao,12)= 放在开水中略煮一下;例如:白焯基尾虾蒲(aigy、pu,13)= 泡,出现;例如:蒲吧/蒲头=泡吧/出现搣(rdgt、mie,13)= 用手撕;例如:将啲橙搣开=将这些橙撕开摁(rldn、en,13)= 用手按压;例如:摁钉=按钉踭(khqh、zheng,13)= 脚根;例如:脚踭嗮(kjsg、sai,13)= 浪费,同嘥;例如:嗮料=浪费材料嗰(kwld、go,13)= 那;例如:嗰啲=那些嗱(kwgr、na,13)= 叹词;例如:无嗱嗱,多哒疤=没有来头就多了一道疤痕嗌(kuwl、ai,13)= 叫;例如:唔好嗌佢去果度=不要叫她去那里锡(qjqr、xi,13)= 亲,爱护;例如:锡番淡先=亲一口再说腯(erfh、tu,13)= 肥胖;例如:呢个细路仔块面肥腯腯=这个小朋友的脸儿胖胖的嫐(vllv、nao,13)= 生气,同嬲摞(rlxi、luo,14)= 拿,亦作攞閪(usd、seo,14)= 粗俗用语,同嚡嘞(kafl、la/ le,14)= 语气助词嘈(kgmj、cao,14)= 吵;例如:嘈乜鬼=吵什么东西嘎(kdha、ga,14)= 语气助词;例如:唔系咁嘎~= 不是这样的~踎(khgk、meo,14)= 蹲/混;例如:你哋踎响度做乜嘢=你们蹲在这里干什么嘢(kjfb、ge,14)= 东西;例如:有嘢睇=有东西看嘥(kthh、sai,14)= 浪费、错过;例:咁好嘅机会嘥咗=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嗻(kyao、zhe,14)= 语气助词;例如:我先至23嗻=我才23呀~遮(yaop、zhe,14)= 雨伞潎(iumt、pie,14)= 闪,走人捻(rqdo、nian,15)= 粗俗用语,亦作卵;例如:咁捻死样=这个死样子噶(kajn、ga,15)= 语气助词撩(rdui、liao,15)= 挑逗;例如:撩是斗非=若是生非瞓(hykh、fen,15)= 睡;例如:眼瞓=困顿噏(kwgn、xi,15)= 唠叨;例如:发噏疯=胡说八道噃(ktol、fan,15)= 语气助词,有劝告意味;例如:唔好咁噃=不要这样啦嚄(kawc、wo,16)= 语气助词噫 (kujn、yi,16)= 啊,亦作咦膶(eugg、yen,16)= 肝,避"干"讳;例如:鸡膶=鸡肝嬲(llvl、niao,17)= 生气/一向,亦作嫐;例如:我好嬲/必嬲喺咁嘅=我很生气/向来都是这样的罅(rmhh、xia,17)= 缝隙;例如:门罅=门缝餸(wyvp、song,17)= 菜;例如:买餸煮饭=买菜做饭孻(bvhl、nai,17)= 幼子;例如:孻仔嚡(kaff、hai,18)= 涩、粗糙,亦作粗俗用字同閪;例如:条俐好嚡=舌头很涩嚟(ktqi、li,18)= 来;例如:入嚟=进来嚤(kysr、mo,18)= 慢;例如:佢行得好嚤啵=她走得很慢呢罉(rmir、cang,18)= 平底锅;例如:锑罉=锑锅邋遢(vljn、la ta,18)= 不干净;例如:邋遢猫嚫(kusq、chen,19)= 着;例如:吓嚫你=吓着你嚿(kawv、huo,20)= 量词,块;例如:一嚿云=一片云彩攞(rlxy、luo,22)= 拿,亦作摞;例如:攞嘢=拿东西蠧(fpdj、du,24)= 量词;例如:一蠧尿=一把尿凹(ao)凸(tu)曳 (ye)就是你坏的意思。
粤语最标准的三个城市
粤语最标准的三个城市
首先,广州被认为是粤语最标准的城市之一。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也是粤语
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广州,粤语的地位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能够流利地说粤语。
而且,广州的粤语发音清晰,语调准确,被认为是粤语的标准发音。
因此,广州被认为是粤语最标准的城市之一。
其次,香港也是粤语最标准的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粤语地
位非常重要。
在香港,粤语是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语言之一。
香港的粤语发音纯正,语调准确,而且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使得香港的粤语更加地丰富多样。
因此,香港也被认为是粤语最标准的城市之一。
最后,澳门也是粤语最标准的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澳门的粤语地
位也非常重要。
在澳门,粤语是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语言之一。
澳门的粤语发音清晰,语调准确,而且受到了来自葡萄牙的影响,使得澳门的粤语更加地独特。
因此,澳门也被认为是粤语最标准的城市之一。
综上所述,广州、香港和澳门被认为是粤语最标准的三个城市。
这些城市的粤
语发音纯正,语调准确,而且受到了各种不同的影响,使得粤语在这些地方更加地丰富多样。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粤语,学习粤语,让粤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香港白话差异大:别轻易说打包
香港白话差异大:别轻易说打包五年前第一次去香港采访,回来后,同事花花好奇地问:“你讲的广州话和香港的一样吗?他们会听吗?”从小看香港电视,听香港电台习以为常,广州话和香港话几乎没什么不同。
说来也奇怪,不要说广州话和东莞、佛山话差别大,即使是广州城区和石牌、三元里的话都很不同。
但广州和香港所讲的粤语就无论在发音、语调都基本一致,只在很细微的用字、语气上略有不同。
冰箱和雪柜,摩托车和电单车,幼儿园和幼稚园,橡皮擦和擦纸胶……这些不同的词汇是广州话和香港话最大的区别。
自认为都可以通用,在香港讲广州话可以所向披靡。
不过确有几次老猫烧须。
有次在TVB饭堂,我去索取吸管,工作人员不明所以,鸡同鸭讲了很久,终于知道原来他们将吸管叫作“饮筒”。
前不久的香港书展人满为患,大家建议想办法去除“打书钉”。
打书钉是广州话里没有的。
它起源于俗语“好仔唔当兵,好铁唔打钉”——只有烂铜烂铁才用来打成钉,形容不成器。
香港话里先是有“打戏钉”形容旧时不买票、靠别人带入场的人,后来发展为“打书钉”形容像被钉在书店的人,光看书不买书。
没有听过的词,重新认识并不困难,毕竟这样的差别还是少数。
最容易“领嘢”(中招)的,是同一个词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
在香港叫外卖或是将吃剩的东西带走,要说“拿走”,这样的讲法比较直白,就像英文的take away;单指外卖也可讲“行街”,这个说法就比较街坊。
但从来不用广州话的“打包”。
因为香港话的打包是指在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去世的病人时,用床单将尸体包起。
真是大吉利市,所以在香港轻易不要说打包,会有人回敬:“你打包,我唔打包。
”平时用于骂人的“死仔包”和香港的打包意思差不多。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的香港渔民,习惯用布包着死去的小孩子,然后再下葬。
后来,父母骂不肖仔女就会用到“死仔包”、“死女包”。
不过,方言的演变也是双向的,随着内陆游客的增多,香港人上酒楼,现在也渐渐开始“打包”了。
广东话和粤语的区别
广东话和粤语的区别粤语,俗称广东话,英文叫Cantonese,当地人称白话,正名该称[粤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
粤语可说是保存着我国最早的"普通话"。
讨论粤语的形成地,首先要弄清粤语从何而来。
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古代岭南"百越"语言,这不合乎事实。
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
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
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
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
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
直至赵佗建亢南越国时,也采用百越土着的服饰和生活习俗,讲百越土着的语言。
可见雅言并未在岭南通行,只是出现了少数面积很小的"雅言岛"。
雅言在岭南传播,始于西汉平南越国之后。
汉武帝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
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雅言就首先在广信使用。
广信又是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
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杂缯等购回明珠、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经南流江--北流江和鉴江--南江两条贸易通道输入广信,再经贺江--潇水输往中原。
浅析粤语、白话、广东话、广州话之称谓及关系
浅析粤语、白话、广东话、广州话之称谓及关系粤语,学术名称,又有白话、广东话等别称。
不说旁观者清,不过你们也可以看看旁观者的描述,看能不能解惑。
一说粤语在网上有时候会看到,广西人对“粤语”这个称呼反感,其实这本不应该,要说不恰当,也是“广东话”这称呼才对。
两广之“广”字源于先秦古地名“广信”。
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广东,广西,合称为两广,清朝不就有两广总督吗。
古时叫两粤,广东叫粤东,广西叫粤西。
广东省和广西省唐朝的时候,设置了岭南道,辖两广、云南以及交趾部分区域,到了唐懿宗咸通三年的时候,应当是出于方便管理的缘故,又将岭南道划分为岭南西道和岭南东道,西道治所在邕州,东道治所则在广州。
明代徐霞客著有《粤西游日记》记录其在广西游历的情况;清代汪森,撰录广西的事、诗、文而写成《粤西丛载》、《粤西诗载》、《粤西文载》三部巨著。
粤西诗载粤西丛载粤西文载所以“粤”不单单指广东,广西也是粤,只是后面广西有了“桂”的简称,“粤”才变成特指广东。
虽然一直叫“广府文化”,事实上叫两广文化或者粤文化也都没什么问题。
而两广白话同根同源,所以,“粤语”这个名称,恰恰适合表达两广分布最广的方言。
在两广白话地区,粤语=白话,白话=粤语。
二说白话为什么我强调“两广白话”,因为“白话”不单单指“两广白话”即“粤语”。
白话,其实是区别于读书用的文言,正如白话文区别于文言文。
白话不是语言分类,而是类似书面和口语的区别。
简而言之,文言=文绉绉,白话=接地气。
古代白话没有标准,由于汉语各地的方言差异,衍生出多种白话。
在清代之后戏曲的流行以及地区之间交流开始逐渐频繁,最早被人们广泛认识到并形成规范的主要有韵白、京白、苏白、广白四种,也称四大白话。
四大白话的特点就是皆有相应的白话文,用于记录。
除了四大白话外,还有闵语白话和客家话白话等。
所以白话其实是白话文的统称,按白话的标准,现在的所有方言都能称为白话,因为本来就是用来日常交流的。
广州话与香港话差别简述--词汇和发音
摘自广东话学习网广州话与香港话差别简述--词汇和发音广州话和香港话都是粤语,但是在发音和词汇上有一定的区别,对于粤语学习没有太大影响,在此仅简要说明一下其区别。
由于大同小异,初学者很难区分出来,也很难刻意练出某种腔调,因此不必在此劳心费神。
香港话和广州话在沟通上完全没有问题,而且随着香港的回归,两者相互影响更趋于一致。
1由于历史原因,广州话和香港话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分别受到了普通话和英语的影响,在词汇上有所区别。
在外来词汇上表现尤其突出:如广州话中使用“切尔西”“阿森纳”,对应的香港话叫做“车路士”“阿仙奴”。
英语laser在广州话中叫“激光”,而香港则使用音译作“激光”。
另外某些古词语的扬弃也带来了词汇的差异,如香港话中的“父荫”是一个词,而广州话中则使用词组“祖上的福泽”。
公安警察,广州称为“警察”而香港则沿用古语“差人”等;2由于地域的原因,因此其发音也有所差异。
中国南方方言种类极多,甚至紧邻的乡镇之间可能都有口音的差异,因此香港和广州相隔数百公里,语音上有所差异也在所难免了。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是韵母不同,有一些香港话中的韵母是广州话所没有的;其次是‘广州话’有高平变调和两个阴平调,香港话一般只有高平变调;不过两地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汇差异。
香港话的发展是得益于以香港话为语言媒介的文化产业异常发达,而且香港话也是主要通过文化产业的渠道来影响广州话的,例如粤剧,电影,经典的有李小龙、成龙、周星驰等人的作品,以及现在每晚不停播放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和流行歌曲。
而在回归之前,香港话更多的是受到台湾普通话的影响。
广州话与香港话差别简述--词汇和发音广州话和香港话都是粤语,但是在发音和词汇上有一定的区别,对于粤语学习没有太大影响,在此仅简要说明一下其区别。
由于大同小异,初学者很难区分出来,也很难刻意练出某种腔调,因此不必在此劳心费神。
香港话和广州话在沟通上完全没有问题,而且随着香港的回归,两者相互影响更趋于一致。
【广东人必看】详细讲解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以及广东人的组成与由来
【广东人必看】详细讲解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以及广东人的组成与由来2014-07-28 阅读 (530) 魅力增城详细讲解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以及广东人的组成与由来/r6BFbuBtonline(Xcar网友,广东佛山)2014/7/2之前看到有卡友发贴讨论说香港电视台的粤语与“广东电视台”上讲的粤语有不同,当时睇到大家的讨论都比较热烈,但并无人能够指出此粤文化差异的关键。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且比较了解广东文化的历史与现在的人,趁这几日得闲详细写了下文,等大家能够全面认识粤文化!下文较长,先贴出一个最权威的粤语发音网站:香港语言学会自2003年起制作的粤语音网站,里面包括了目前的主流粤语发音、及香港“粤语正音运动”之后推出的“复古粤语音”这两大流派的标准发音。
例如“构”字,只需要在该网站上输入其繁体字“構”,就可以查出其分别读为“KOU3(“扣”字音)”(主流粤语)、“GOU3(“救”字音)”(复古粤语).hk/Lexis/lexi-can/一、广东的历史外省的人大多数不了解广东人的组成及来源,也不知道为何叫做“广东”,更会有些外省人会奇怪,为何秦汉时期的“百越之地”、少数民族众多的广东,现在除了在粤北的深山上有一个“瑶族”外,其余地区全是清一色的汉人?为何韶关南雄县的“珠矶巷”及肇庆封开县这两处相距甚远的地方都被称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为何近代史上只有广东人大规模地迁徙外国,并诞生了孙中山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些都涉及到汉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众多重大事件,并且是一环扣一环地一直发展到如今!以下详细讲述!广东、广西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并不属于中原政权,被称为“百越”,但也没有形成“国家”,全是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氏族部落。
因为有位于广东与湖南交界处的“岭南山脉”的阻隔,在战国时期即使是离广东最近的“楚国”(现湖南)也没能统治百越。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误判了形势,认为中原已经永远降服了。
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语音差异现象分析
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语音差异现象分析作者:徐朝晖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2015年第03期摘要:粤方言是一种拥有一亿多人使用的方言。
在使用粤语的地区中,广州和香港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地都是使用标准粤语,但两地之间粤语在多年来形成的差异却很少为大众所察觉,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在两地电台、电视台主持人以及动画片配音员的发音,日常生活中一般广州居民的发音,通过咨询身边的香港本土友人,并从字典的正音到人们的真实口头表达的读音去考虑,对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语音差异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两地粤语语音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粤语语音差异比较一、两地粤语语音的主要差异情况1.同词异音现象1.1香港音保持正音;广州音发生变异,正音俗音并用。
香港人在用粤语交流时都是以正音为主,即使字典当中也只保留正音;而广州人在用粤语交流时则正俗音并用,字典当中也会将一些广泛使用的俗音一并纳入。
这种差异的产生与粤语分别在两地的地位有很大关系。
A.塑(港:sou3;广:sok3俗、sou3)“塑造”的“塑”,香港正音是[sou3],音同“素”;而广州音“塑造”的“塑”则是发[sok3]音,音同“索”。
而另外一些词语如“塑料”、“塑胶”和“雕塑”的“塑”,两地则有发[sou3]音和[sok3]音的情况,而且以[sok3]音为多。
不过在香港的正音中,只保留了[sou3]音,认定[sok3]为异读,而广州则把[sok3]音保留,并标记为俗音。
B.使(港:si2、si3;广:sai2、si2)“使用”一词,香港的“使”发[si2]音,读作“屎用”;而广州则发[sai2]音,读作“洗用”,在广州新闻频道节目《新闻日日睇》2010年7月6日那一期节目中,主持人用粤语讲到“就算你话去到美国成为咗当地居民主要使用既语言阿。
”主持人说的这一段话中,“使”字是发“洗[sai2]”音。
在香港方面,“使用”和“使命”都发[si2]音,“使者”则是发[si3]音。
粤语是香港人和广州人的共同语言,两地人见面,细节分辨出哪里人
粤语是香港人和广州人的共同语言,两地人见面,细节分辨出哪里人骑驴享受旅游广东与香港既有共同的文化底蕴,也有差异性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
那么,如何辨别香港人和广东人?握这几个小细节,就能轻松分辨!第一,听——说话方式广东人的说话方式正如其潇洒的性格一样,语言更加精炼、干脆,语速较快,采用传统粤式发音。
而港式粤语对有些词汇的发音做出了改变,比如将“朋友”读物为“贫友”,将“恒生”读为“痕伸”等等。
而且受到与广东大不不同的教学政策、管理制度、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逐渐演变出与广东话不尽相同的语言谱系。
比如橡皮用广东话叫“胶擦,用香港话叫“擦胶”;工作的“工”,广东人读53调,香港人则读55调;对于车的叫法,两个地方有很多不同之处:对于二轮车,广东人叫摩托车(mo1 tok3 ce1),香港人则叫电单车( dim6 dan1 ce1),广东说电瓶车/电动车( dim6 ping3 ce1)。
香港说电动单车(dim6 dung6 dan1 ce1);对于四轮车,广东叫公交车(gung1 gaau1 ce1),香港叫巴士(baa1 si2),广东叫面包车(min6 baau1 ce1),香港叫货van( fo3 van)等等。
两地人的打字方式也不一样,广东人依然采用简体中文,偶尔会夹杂一些粤语中的语气词。
而香港的文字输入法都是繁体,写作也是如此,有时候由于笔画太多,很多人都记不住,为了方便,就用英文来替换。
第二,看——穿衣方式香港人很注重穿衣搭配,他们常常是潮流的掌控者,引领新风尚。
不管是办公室白领还是街头清洁工人,都对穿搭有自己的一套审美。
每一套衣服都经过自己的精心搭配。
经典款比如款式丰富花衬衫,大阔腿牛仔裤,。
衬衫时一定要扎在裤腿里的,还要配上皮带,降温的适合就在此基础上叠穿件马甲,或是再来上一件又酷又飒的皮夹克。
尤其是年轻群体,尤为偏爱明艳复古的纯色系,喜欢衣服上优雅而繁复的花样,也会根据天气、心情、衣服的颜色等等,分别搭配相对应的小饰品。
哪里的粤语最标准
哪里的粤语最标准
要想了解哪里的粤语最标准,首先需要明确“标准粤语”的定义。
标准粤语通常是指广东省省会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粤语,因为
广州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粤语被认为是最为标准的。
此外,香港的粤语也被认为是标准粤语的一种,因为香港作为
国际化大都市,其粤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规范。
然而,要确定哪里的粤语最标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广东省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粤语方言存在较大差异,比如珠三角
地区和粤西地区的粤语就有明显的差异。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交流,粤语在不同地区的使用也受到了外来语言的影响,使得各地
的粤语都有了自己的特点和变化。
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来看,广州及周边地区的粤语可以
说是最为标准的。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其粤语受到了更多
的规范和标准化,也更容易被外界所接受和认可。
而香港的粤语虽
然也被认为是标准粤语,但受到了英语和普通话的影响,使得其在
语音和词汇上与广州的粤语有所差异。
除了广州和香港,潮汕地区的潮汕话也是粤语的一种重要方言。
潮汕话在语音和词汇上与广州的粤语存在较大差异,但在语法上与
广州的粤语更为接近。
因此,有人认为潮汕话也是粤语中的一种标准。
综上所述,哪里的粤语最标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从整体
来看,广州及周边地区的粤语可以被认为是最为标准的,因为其受
到了更多的规范和标准化。
然而,香港的粤语也是标准粤语的一种,而潮汕话在语法上与广州的粤语更为接近,也具有一定的标准性。
因此,要确定哪里的粤语最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标准和定义来进
行评判。
广州话与其他方言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使用的汉语各有不同口音。
对于这一点,到过中国内地的人都深有体会。
正如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所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汉语在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一些差别,形成不同的方言。
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
使用北方话的居民,早期多接触游牧生活,因此方言语词中有不少反映这方面的内容,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等。
而南方的粤、闽方言,地理位置靠近江海,所用俗语多与此有关,如广州话“拍拖”(小船靠拢大船谓拍,大船拉小船曰拖)、厦门话“船过水无痕”(事过境迁)。
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娱乐等面貌,也会在方言语汇中反映出来,如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故有“特首”之类的词语。
此外,像饮食文化中的诸多用词,亦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
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的广州话,广义叫“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粤海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
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及粤北部分地区,香港、澳门通行的粤语亦属这一片。
狭义的“广州话”则专指广州市区通行的粤语,它与香港粤语有些微的差别。
香港粤语即“香港话”,是粤语的一种地点方言。
从交际功能来看,香港话与广州话并无质的不同,两地居民可用各自的方言通畅无阻地相互交流。
但就方言的社会地位而言,香港话与广州话却有很大不同。
粤语在香港的地位举足轻重。
香港粤语有相对独立的书写体系(方言用字)和众多的方言传播媒介,更扩大了香港文化的影响。
这些特点,是内地广州话所欠缺的。
广州话的形成有较长历史,它从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年代可上溯至秦代甚至更早,但唐宋时期中原移民对广州话特点的构成也有影响。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广州话,并非某个时期古汉语特点的简单保留,而是不同时期古汉语特点在广州话中的投影。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率先对外开放,随着经济起飞,外地人进入广东寻求发展机会,为克服语言障碍,学习粤语在各地风行一时,形成“普通话南下、粤方言北上”的现象。
粤语的分类
粤语的分类粤语(Standard Cantonese),也称粤海片粤语,为通常指的广府话。
粤语的官方标准音——广州话即属于粤海片。
粤海片内部差异不大,彼此一般能较流畅通话。
香港粤语和广州话之间差异极小,只有部分用词习惯不同,这跟两地所处语言环境和社会制度有关。
广州方言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
广义的广州方言又称“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及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
狭义广州方言指广州话,专指广州市区通行的粤语。
广州方言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
秦以前,居住在广东、广西地区的是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黎和疍家等。
秦始皇派兵戍守岭南,开始了早期汉语与百越语言融合的先声。
也有学者认为“粤方言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李新魁《广东的方言》)。
汉至唐宋,中原 ... 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发展和定型。
元明清以来,粤语变化较小。
广州方言又称“广州话”,为粤语的典型代表,但广府话本身亦不断变化发展。
1949年前的广州话用词比较古雅,受北方方言影响较少。
广州方言主条目:东山口音、西关口音、西村口音和番禺口音广州方言即狭义“广州话”,因地处珠江流域中心城市,为广州、香港等市数千万本地居民母语,长期引导传统的粤语戏曲文化和粤语流行文化,影响力大,被各粤语方言区人们接纳为约定俗成的标准音。
广州话本身亦在不断缓慢变化。
广州音收音范围较广,连佛山、中山、香港的部分口音也一并收录。
广州话特点:广州方言一方面继承、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汉语成分,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较大差异,具有自己特有的语音特点。
(1)无浊塞声母,保留古微母M-的读法,古精、知、照合流,古晓、溪母合口多读F-,如“欢【FUN55】”“款【fun³⁵】”,古-m、-n、-p、-t、-k韵尾保留完整,有长短元音a,ɐ构成的一组韵母(2)声调多达9个:平上去各分阴阳,阴调(来自古清音声母)和阳调(来自古浊音)相配整齐,入声3个,包括阴入(上阴入)、中入(下阴入)、阳入,长元音配中入,短元音配阴入,如“八【PAT3】”,“笔【P?T5】”(3)连读变调不明显,但有丰富的语义变调,如“毛”:毛【mou²¹】发→发毛【mou⁵⁵】(发霉),“片”【pʰin³³】→【pʰin³⁵】(屎片)(4)单音节古词较多,如“颈(脖子)”、“望(远望、盼望)”;有些词可能来自古楚语(如“睇【看】”)、古壮侗语(如“谂【想】”);一些复音词的词序与普通话不同,如“齐整(整齐)”;有较多外来词,如“波(球)”、“肽(领带)”;有一批特有词,如“嘢”(东西)、“餸”(下饭的菜)、“攞”(拿)、“靓”(漂亮)(5)语法方面量词可单独与名词构成量名短语,如“条裙几靓”;有些状语可后置,如“行先(先走)”;比较句“我大过你(我比你大)”与双宾句“畀支笔佢(给他一支笔)”的词序跟普通话不同,一些体貌(如回复体、始续体)也很特别港澳粤语粤语在香港与澳门的官方、媒体以及社会广泛使用,语音为广州音。
广东话和香港话的区别
话与话的区别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和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沟通上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在某些口语表达方式上略有不同。
不过,回归十年来随着与地的接触日益频密,在潜移默化中两地的语言都在起着一些变化。
如今倡导的两文(中文、英文)三语(粤语、普通话、英语)教育,与目前日益流行的港式粤语,都是体现出两地在回归后语言文化的互相交融演变。
穗港两地粤语略有区别大学中文系谭步云博士研究和两地粤语文化多年,他说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有学者提出粤语的双中心论,以为的粤语和的粤语都是粤语的代表方言。
于是,冠名为“方言”的研究著作逐渐面世,甚至有“方言”的词典。
不过他认为,虽然两地的粤语存在一些差异,但还不至于像吴语中话和永康话或湘语中话和双峰话的差别那样大。
如果话和话的差异有和四邑话的差异那么大,双中心论可能成立。
因此,与其称为“方言”,还不如称为“话”。
不过这种“话”,其实是指人的口语。
它和人写的书面语有一定的距离。
谈到“话”与“话”的差异,谭步云博士说:“首先是韵母不同,有一些话中的韵母是话所没有的;其次是‘话’有高平变调和两个阴平调,话一般只有高平变调;不过两地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汇差异,有学者拿《实用话分类词典》作语料作过分析,穗港两地之间存在差异的词有839个,占整部词典的12.34%。
之前话受普通话影响,而话受英语的影响,后来则互相影响。
”谭博士举例,话与话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异,首先是外来词的音译或意译。
例如:“Chelsea”和“Arsenal”,话叫“切尔西”和“阿森纳”,话叫“车路士”和“阿仙奴”;“stereo(stereo phony)”,话叫“立体声”,话叫“身历声”;“laser”,话叫“激光”,话叫“镭射”。
其次是古语词的扬弃。
例如:“祖上的福泽”,人没有专门的词语,人则叫“父荫”;“上课”,话就叫“上课”,而话叫“上堂”;“公安警察”,话叫“警察”,话叫“差人”。
还有就是彼此新造的词语。
例如方面的“金鱼缸(股票交易场所)”、“草根阶层(底层民众)”、“大哥大(早期的无线)”和“文员(秘书或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收皮”“二打六”等等;方面的“大团结(十圆面值的人民币)”、“车间金鱼(工厂里经常游手好闲的人)”和“托大脚(阿谀奉承)”等等。
粤语
九声六调即九种发声,六种声调。简单理解:首先一种声调对应一种发声,六种声调对应六种发声,剩下三 种发声就是入声。
实际上阴入、中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不过是用-p、-t、-k韵尾的入声字 用以区分。由于声调的定义,是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而入声韵尾-p、-t、-k正是影响了其顿挫 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的六个数字标示六个声调,也有人认为不能简单称作只有六个声调,或说是九个声调, 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九声六调”。
粤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的广东省中部和西部、广西东南部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个 别地区 ,广东省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4000万 ,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1200万 、香港700万、澳门55万。 在中国,有1.2亿人以粤语为母语。
起源
起源
它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对长江以南方沿海地区的称谓“越”或“粤” 。在古籍中,越即粤,古代粤、 越通用,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区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百粤、诸越。广东,《史 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隋唐以后“越”、“粤”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 浙吴语地区,后者多用于岭南两广,并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 。后来两广称谓区分,“粤”特指广东,广西 简称为“桂”。 粤语在美洲华埠则被称为“唐话”。而“广府话”、“省城话”这两个名称则专门指旧广州府 地区。
01
发音系统
02
声母
03
韵母
04
声调
05
词汇
06
语法
发音系统
粤语发音系统较复杂,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跟九声六调。
声母
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香港在开埠前是一客家人居住的小渔村,但开埠后因为大量广府人的进入,再加上当时广州、广府文化的绝对龙头领导地位,使得其使用的汉语迅速变为粤语,港英政府也认同广州西关地区的粤语是标准的汉语。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49年。
49年之后,香港与内陆的直接的人员与文化沟通完全中断,香港的发展逐步超过了广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腾飞就更是远远把广州抛在了后头,两千多年来广州第一次不再是两广大地区的龙头老大!自此香港的语言文化发展也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了,不再受广州的影响。
香港风貌本来1949年之前,大量原居住在上海、江浙一带的有钱人举家南迁香港,大量的上海话口音使得香港的粤语发音已经有些混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内陆“逃港潮”,又有很多潮州等非粤语区的人进入香港,香港的粤语就更为混乱。
大量不发鼻音的“粤语懒音”现象出现,例如将“恒生银行”读成“痕身银行”,将“朋友”读成“贫友”等。
为此从七十年代开始,港英政府推行了“粤语正音运动”,即规定电视、电台,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音必须符合标准的广州粤语。
这一正音运动一度很好地纠正了上述粤语发音混乱的局面,但之后又有反复。
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大量中青年人要忙于工作而必须请家佣照顾小孩。
七十年代时香港曾向广东省政府提出引进一批广东的中年妇女去香港做家佣,因为广东人与香港人“同声同气”,但被广东省拒绝。
无奈之下,香港只好向菲律宾、印尼、泰国引入大量的菲佣、印佣、泰佣,结果很多香港的小孩出生后学到的第一种语言竟然是菲律宾语、印尼语、泰国语!于是粤语懒音现象在八十年代再次广泛出现。
广州风貌这时一个非常重要而具争议性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何文汇”!他认为标准的粤语发音应该是严格按照北宋初年的《广韵》的音!例如“构、购”两字应该读为“救”音,而不是“扣”音;“塑”字应该读为“素”音,而不是“索”音;“纠”字应该读为“九”音,而不是“斗”音等等。
广东话、白话、广州话和香港话的正确理解
省城的影响力,得以发扬扩大而已。
也因此一部分人把粤语称之为“广州话”。
外省的人往往分不清广东话和广州话的区别,认为都是一样。
其实两者之间存在口音的差别,会听的人一听就分得出来。
小珠三角内人们所讲的广东话口音、用词差别不大(城镇之间),出了小珠三角,差别就很明显了。
如在粤西的湛江、茂名一带,人们说“我不去”不是像珠三角人那样说“我唔去”,而是说“我冇去”。
这就混淆了“没有”和“不”的用法。
这可以说是粤语的一个变种。
粤语圈以广州为中心向四周围(尤其是向西)作半径扩展,离这个中心越远,粤语的发音、用词差异就越大。
珠三角的人出到其他粤语圈地方去,未必能听很明白当地人所讲的粤语。
其实即使在广州市内,不同城区、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所讲的广州话口音也是有区别的。
白云区所讲的广州话,就和老四区(荔湾,越秀,海珠,东山)的有明显口音的不同。
黄埔那边的也是。
因为白云、黄埔都属城乡交接部,城郊人和市区人所讲的广州话,当然就有一定区别了。
新并入广州的番禺、花都区(尤其是花都),口音和广州市区就更有一定分别。
而在广州市,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和四十以下的年青人所讲话的口音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年人说话的口音比较抑扬顿挫一些,显得较生硬,没有年青人讲的那么柔和。
而年青人由于近年来较多地收看香港电视剧,口音与老一辈广东人已有一定分别。
下面又讲到粤语的另一个分支——香港话。
关于上一版所说的“其实香港话和广州话并没有本质上的分别,甚至乎口音,不是细心的人都听不出来。
香港人当初是跟广州人学会了“广府话”,但在学的过程中,或许是由于其本身文化底蕴不足、不能够全面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吧,所以造成了读音方面的一些错误。
”存在严重偏颇,造成的误会请谅解。
特此纠正一下,因为客观而言并没有一种语言会比另另一种更为“正确”。
“正确”与否,主要是由主观的判断而来的。
十八世纪末的粤语和1950年代的也有明显差别,那十八世纪的粤语又是否比现在的“老派”粤语好呢?如此再问下去明朝的粤语又是否比十八世纪的粤语好呢?再问下去什么粤语最“正宗”?难道是赵陀的口音吗?“标准”与否,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社会的认知问题。
学说粤语
爱学习-——广东话(粤语)粤语,又叫广东话,本地人多称为“白话”。
粤语是全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方言,一种强势的方言。
粤语主要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部分地区及港澳。
此外,在美加的华人大部分也是使用粤语。
据估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口已有八千多万。
粤语内部又分为好几种地方话和次方言。
广东境内有广府话、四邑话、高阳话、吴化话、连山话等,广西境内有梧州话、南宁话、钦州话、玉林话等。
这些次方言有的比较接近,彼此可以交际,如广府话与梧州话、南宁话;也有些差别较大,彼难以交际,如四邑话与玉林话。
次方言的产生是由于以前交通落后,彼此相对隔绝而逐渐形成的,今天交通发达,更重要的是广播电视媒体发达,而广东和港澳的媒体基本上都是使用粤语,这就促进了广州话的传播,促使其他次方言向广州话靠拢。
分布在广州及其附近几个县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的广府话是粤语的主体,而广州话是粤语公认的标准语。
也有人认为香港粤语应作为第二个标准语。
但总的说来,广州话与香港话的差别甚小,而且随着穗港两地交流日益频繁和香港文化对广东地区的强烈影响,他们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变小。
由于广东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且以经济繁荣港澳地区为后盾,粤语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一种强势的方言。
粤语的强势地位使粤语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外张力。
内聚力是指广东人粤语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直到现在,粤语在广东仍是社会上的主要用语。
粤语的扩张力指粤语的使用范围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广东客家话和闽南话地区的城镇也开始使用粤语。
汕尾市是其中一个典型。
在改革开放之前,汕尾市是使用闽南话的,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使用粤语。
课程概述首先要说明的是学习任何语言同学习其他很多东西一样,都得下功夫的,不要只是幻想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您几下就把粤语学会了。
那好方法到底有没有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真正的好方法就是自己用心去学习用心去体会和总结,多听多练,多下功夫!学习成果一般都是同您的努力程度成正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细讲解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以及广东人的组成与由来!!之前看到有卡友发贴讨论说香港电视台的粤语与“广东电视台”上讲的粤语有不同,当时睇到大家的讨论都比较热烈,但并无人能够指出此粤文化差异的关键。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且比较了解广东文化的历史与现在的人,趁这几日得闲详细写了下文,等大家能够全面认识粤文化!下文较长,先贴出一个最权威的粤语发音网站:香港语言学会自2003年起制作的粤语音网站,里面包括了目前的主流粤语发音、及香港“粤语正音运动”之后推出的“复古粤语音”这两大流派的标准发音。
例如“构”字,只需要在该网站上输入其繁体字“構”,就可以查出其分别读为“KOU3(“扣”字音)”(主流粤语)、“GOU3(“救”字音)”(复古粤语).hk/Lexis/lexi-can/一、广东的历史。
外省的人大多数不了解广东人的组成及来源,也不知道为何叫做“广东”,更会有些外省人会奇怪,为何秦汉时期的“百越之地”、少数民族众多的广东,现在除了在粤北的深山上有一个“瑶族”外,其余地区全是清一色的汉人?为何韶关南雄县的“珠矶巷”及肇庆封开县这两处相距甚远的地方都被称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为何近代史上只有广东人大规模地迁徙外国,并诞生了孙中山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些都涉及到汉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众多重大事件,并且是一环扣一环地一直发展到如今!以下详细讲述!广东、广西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并不属于中原政权,被称为“百越”,但也没有形成“国家”,全是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氏族部落。
因为有位于广东与湖南交界处的“岭南山脉”的阻隔,在战国时期即使是离广东最近的“楚国”(现湖南)也没能统治百越。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误判了形势,认为中原已经永远降服了。
于是将军队分为两大部分,一支北上抗击匈奴,另一支号称50万人的大军则在由后来自立为“南越王”的大将“赵佗”(现河北地区人)率领下,南下征服百越。
但这样的举措造成了中原地区的军力空虚,以至于不久之后的“陈胜、吴广起义”及后来形成的两大起义军“楚汉双雄”可以横扫中原,最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史书中记载当年赵佗率领50万大军征服百越的过程中,曾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在丛林地区惨烈撕杀。
当然,当时装备、人数、科技水平都明显占优的秦军仍然顺利地征服了百越。
由此开始,现两广地区第一次归属中原政权。
赵佗征服百越后,将行政中心选定在珠江口以北、珠江三江汇聚处、背山而面向珠三角平原的“番禺”(现广州越秀区),因此广州的建城历史已有两千多年。
之后“楚汉双雄”刘邦、项羽逐鹿中原,秦朝本来命令赵佗带大军回中原平叛,但被赵佗拒绝且趁机在番禺自立为王,将其控制的两广地区及现越南北部称为“南越国”,此政权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代。
因此当时的主要陆上交通工具是“马”,但两广地区本身并不产马匹,必须从中原引起,因此社会的发展一直受制于中原。
到汉武帝时中原稳定,武帝逐派大军南下歼灭了“南越国”,自此两广地区一直嫡属于中原政权,也成为了以后历史长河中,中原汉人的南下逃难的世外桃源。
而中原汉人的南下,也最终形成了当今的中国,此是后话。
顺便说一句,南越国的第二位皇帝,赵佗的孙子赵昩的陵墓在上世代八十年代在广州的“象岗山”处被发现且被完整发掘,出土了“金玉玺”、“金缕玉衣”等众多国宝级的文物。
该“南越王墓博物馆”是现今广州的知名历史文物景点(可以进墓参观)。
另外,几十年间就经历了两次中原大军的大规模军事征服后,原百越的少数民族数量已经大为减少。
至于这些“百越诸部”究竟去了哪里,史书中并无记载。
现越南人认为其北部的原“京族”等民族就是由两广地区为逃避中原军队的征服而逃到越南北部的百越诸部,因此之前竟然有越南人以此为依据荒唐地要求中国将广东、广西交还给越南!因此1979年中越战争时,当时越军的口号就是知名而搞笑的“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
而中国历史学家则认为原广东地区的“百越诸部”是向西逃到了广西、云南一带,而成为了现在壮族、侗族的祖先。
还有,汉武帝收复南越国后,将行政中心(郡)由番禺迁往现两广交界处的“肇庆市封开县”,并将封开县城的一条小河命名为“广府河”,寓意汉武帝“广布恩泽”。
自此该县城以东称为“广东”,以西为“广西”。
封开县城也是四百年汉朝时期,两广地区与中原交往的中转枢纽,因为被称为是广俯文化的起源地。
二、广东人的由来。
广东人由三大群体组成,广府人(占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及粤北、粤西地区)、潮汕人(李嘉诚就是这一人群,分布于粤东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于粤东的梅州、惠州),因此也有三大语言:粤语(即广府语)、潮汕语、客家话。
这三大群体全部是不同时期、内地不同地区的汉人南迁的后代。
为何会在广东出现这三大群体?先要继续上文的广东史:汉武帝北击匈奴、南收南越,奠定了汉朝长达四百年的江山,中原地区也形成了一个拥有统一文字、语言、文化、民俗的强大民族“汉族”。
之后是较短时间的三国演义,再到西晋。
期间三国时期统治两广地区的“东吴”政权,又重新将行政中心由“封开县”搬回南越国的首府“番禺”,并改名为“广州”。
自此“广州”一直是广东的行政中心并一直没再变更名字。
但从西晋开始,汉族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内部战乱,这就是史上知名的“八王之乱”!这场始于宫廷内权力斗争的“八王之乱”虽然最终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而结束,但已经极大地破坏了中原地区,也导致汉民族力量的急剧衰退。
接下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趁汉民族衰退而大举入侵中原,形成了又一个知名的战乱历史时期——“五胡乱华”!再到后来的“南北朝混战”,一直到唐朝中原战乱才彻底结束!这时中原的汉人已经知道在遥远的南方,有一块物产富裕、虽然嫡属于中央政权但山高皇帝远的乐土“广东”!所以从“八王之乱”开始,出现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而长时间的大规模南迁,当时是整个家族、整条村庄在族长、村长(称之为“太公”)带领下的扶老携幼式的长途南下,因此把当时的中原汉语、文化、习俗全都带到了广东。
几乎所有传统广东人的家族都有“族谱”记录自他们是来自中原何方,何时迁到广东的。
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荫权”,其始祖就是山东的“曾子”,其族谱就记载了什么时候由山东南迁到广东的南海县。
到曾荫权的爷爷时再迁到香港。
以当时的交通、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如此的长途南迁是多么的艰辛。
因此当这些南下的汉人族群在终于翻越岭南山脉到达粤北韶关南雄县,不会再受战乱影响时,就都会在那里休养生息。
但南雄县毕竟是山区,农业物产远不及平原地区丰富,所以南迁汉人在那里繁衍了几代人后,就又大多会继续沿北江南下、沿西江西进而到达最终的迁徒地——珠三角、粤西、甚至广西东部的平原地区。
因此南雄县的“珠玑巷”又被称为广东人的发源地,这与之前提到的“封开县”的地位是不同的,很多广东的大的姓氏都在那里修建了“太公祠”以缅怀带领族群南下并安葬在那里的“太公”。
这一时期在浙江福建一带的汉人则有部分南迁到粤东地区的潮汕平原,成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语与“闽南语”是同一语系,与作为来源于中原古汉语的粤语不同。
唐朝建立后,中原的战乱终于平息,汉人南迁也告停止。
李唐又是近四百年的太平盛世,中原汉语再次重新统一,且广东地区到唐朝末年其汉语也由汉朝时期的汉语也逐步演变为唐朝的汉语(尽管两者并无好大区别)。
唐朝四百年安稳岁月,也使得前述的来自中原各地的汉人在广东重新混合形成了在珠三角,以及沿北江、西江分布的“广府人”,语言文化上也趋一致。
另外,这次汉人的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使得原广东地区的百越诸部终于彻底湮灭,全部被赶光、杀光。
到唐末全广东就只剩下粤北深山上的一个“瑶族”,其余平原地区全是汉人了。
因此广东的汉人后来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读音与“越”字相同的汉字——“粤”,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现在的“粤”已经完全不同于古代的“越”了。
三、广东古汉语的稳定与中原汉语的胡化简音李唐之后,中原再次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及饱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占领,语言随之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北宋初年时,中原地区的汉语仍能基本保持汉唐语言,当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
但之后中原因为受到西厦、辽、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占领,汉语开始胡化,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汉语已经由汉唐汉语(粤语)演变为现在的“客家话”了。
而偏于一隅的广东却是一直极少战乱,基本没受到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
因此大量的唐诗宋词现在只有用粤语来读,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
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竹枝词》为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知名的情诗也是古汉语文学的代表作,不直接表达而运用了古汉语内“语意双关”的表述手法,用天气的“晴”的有无,来代表男女之间的“情”的有无。
在粤语里“青、平、声、晴”均是同一个韵母的,读来完全符合诗词的韵律美,用粤语一读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意境了。
但胡化的普通话,“声”字的韵母却变了,结果用普通话读的话第二句完全不押韵,连诗词最基本的韵律要求都达不到,大煞风景!又如同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粤语里“亲、人”是同韵母的,符合诗词的押韵要求。
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
从这首诗作可以肯定唐代的山东人说的也是与粤语一样的古汉语。
还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粤语里“流、楼”是同韵母的,符合绝句诗词第二、第四句必须押韵要求。
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古汉族是男耕女织的农耕型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近距离长时间地面对面交谈,而当时的“文言文”都是很简短的,所以需要多达九个音调,这样保证了大多数字之间的读音都有差异,从而不会有过多的“同音字歧义”,所以能够在简短的语言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北方少数民族则都是游牧民族,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是坐在马背上较远距离地沟通交谈,所以音调必须最少,仅有四个调,这样才能达到不同音调之间差别很大,让较远距离的人都能听明白发的是什么音调,但这样就会导自同音字的大量出现。
南宋之后的中原汉语,因为音调大为减少,为避免过多的同音字而严重影响到交流的弊端,其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声母,即在原来从没有卷舌音的古汉语基础上,通过把“z、c、s”三个声母发卷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这三个声母。
这就是现在的普通话有卷舌音的由来了。
四、南宋开始的再次汉人南迁与客家人的形成接前面的历史讲述,到了南宋后,中原的汉语已经较汉唐时有明显区别,音调有所减少。
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引起的长时间战乱,再次引发了中原汉人的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