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目录
1979年 Rich提出了左手螺旋的Z DNA结构模型。 1979年,Rich提出了左手螺旋的Z-DNA结构模型。 提出了左手螺旋的 结构模型 左手螺旋Z-DNA只是右手螺旋结构模型的一个 左手螺旋Z DNA只是右手螺旋结构模型的一个 补充发展。 补充发展。 Z-DNA可能也是天然DNA存在的二级结构形式,其 DNA可能也是天然DNA存在的二级结构形式, 可能也是天然DNA存在的二级结构形式 功能可能与基因突变、基因复制和表达调控有关。 功能可能与基因突变、基因复制和表达调控有关。 可能与基因突变
目录Biblioteka 四、核苷酸(nucleotide) 核苷酸(nucleotide)
核苷酸是核苷在戊糖羟基上的磷酸酯。 核苷酸是核苷在戊糖羟基上的磷酸酯。 是核苷在戊糖羟基上的磷酸酯 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AMP、GMP、CMP、UMP 、 、 、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dAMP、dGMP、dCMP、dTMP 、 、 、
目录
有的核苷一磷酸能形成3ˊ,5ˊ-磷酸二酯键,构成环 , 有的核苷一磷酸能形成 -磷酸二酯键, 化核苷酸, 化核苷酸,如3ˊ,5ˊ-环腺苷酸(cyclic ademosine , -环腺苷酸( monophophate, cAMP)及3ˊ,5ˊ-环鸟苷酸 ) , - (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是一些激 ) 素等信号分子的第二信使,在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素等信号分子的第二信使,在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目录
5ˊ-核苷酸还可在5ˊ的磷酸基上再连上一或
两个磷酸基形成核苷二磷酸或核苷三磷酸。 两个磷酸基形成核苷二磷酸或核苷三磷酸。
目录
多种核苷三磷酸,特别是腺苷三磷酸( ),在 多种核苷三磷酸,特别是腺苷三磷酸(ATP),在 腺苷三磷酸 ), 细胞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ATP属于高能磷酸 属于高能磷酸 化合物,当它被水解为腺苷二磷酸时, 化合物,当它被水解为腺苷二磷酸时,能释放较多 的自由能,后者可被机体直接利用。 的自由能,后者可被机体直接利用。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 核酸为多元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其中的碱基又具有碱性,所以为两性 电解质。
– 可与金属离子成盐,不溶于乙醇或异丙醇。
核酸的高分子性质
– 粘度: DNA>RNA dsDNA > ssDNA – 沉降行为
核酸的紫外吸收(OD260)
– 单核苷酸 > ssDNA(或RNA) > dsDNA
NH N
CH3 N
N,N二甲基鸟嘌呤CH3
HN CH2
CH
C CH3 CH3
N
N
O
H
H
NH
H H NH O
双氢尿嘧啶
S
NH
NH N
N6-异戊烯腺嘌呤
NH O 4-巯尿嘧啶
* tRNA的二级结构 ——三叶草形
氨基酸臂 DHU环 反密码子环 额外环 TΨC环
氨基酸臂
额外环
* tRNA的三级结构 —— 倒L形
碱基+戊糖=核苷
连接部位:戊糖---
,
1
碱基---嘌呤9 /嘧啶1
连接方式:C---N 糖苷键
NH2 N
核苷:AR, GR, UR, CR
1
HO CH2 O N O
1´
脱氧核苷:dAR, dGR, dTR, dCR
OH OH
四、 核苷酸(ribonucleotide)
核苷(脱氧核苷)和磷酸以磷酸酯键
5.与DNA碱基序列相关的特殊结构
•回文结构 •发卡结构 •镜像重复
二、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 中的组装
(一)DNA的超螺旋结构
超螺旋结构(superhelix 或supercoil) DNA双螺旋链再盘绕即形成超螺旋结构。
大学化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3)、Watson 和Crick提出双螺旋模型(1953)
2011-9
20
Franklin, Rosalind Elsie
(UK,1920-58), who conducted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DNA molecule, the carrier of hereditary information, while working
1´
3´ 2´
5´
HOCH2 O OH
4´
1´
3´ 2´OH ຫໍສະໝຸດ HOH H-D –型
- D – 核糖
- D – 2 – 脱氧核糖
2011-9
8
两类核酸的基本成分
成分
磷酸 戊糖 嘌呤碱 嘧啶碱
RNA
磷酸 D-核糖 A、G C、U
2011-9
DNA
磷酸 D-2-脱氧核糖 A、G C、T
9
核苷、核苷酸与多核苷酸
2011-9
14
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具 有方向性的线性DNA大分子,即多聚脱氧核苷酸 (polydeoxynucleotide),常称DNA链。
H2O
2011-9
15
5´-末端
核酸是有方向性的: C 方向:5 → 3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
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传递 给下一代。
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 RNA)
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不对称比率 2碱基互补 3发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不对称比率2.碱基互补3.发夹结构4.DNA的一级结构5.分子杂交6.增色效应7.减色效应8.核酸的变性9.核酸的复性10.DNA的熔解温度(Tm)11.假尿苷(Ψ)12.三叶草型结构13.snRNA 14 .回文序列15.拓扑异构体16.超螺旋结构17. H-DNA (tsDNA )18.单顺反子19.多顺反子二、填空题1.( )和( )提出DNA 的双螺旋模型,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DNA 与RNA 的结构差别:DNA为( )链,RNA为( )链,DNA 中有( )和( ) ,而RNA 代之为( )和( )。
3.RNA 分为( )、( )和( ),其中以( )含量为最多,分子量( )为最小,( )含稀有碱基最多。
4.胸苷就是尿苷的( )位碳原子甲基化。
5.核酸按其所含糖不同而分为( )和( )两种,在真核生物中,前者主要分布在( )中,后者主要分布在( )中。
6.在核酸分子中由( )和( )组成核苷,由( )和( )组成核苷酸。
()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无论是DNA 还是RNA 都是有许许多多的()通过()键连接而成的。
7.核苷中,嘌呤碱基与核糖是通过( )位( )原子和( )位( )原子相连,嘧啶碱基与核糖是通过( )位( )原子和( )原子相连。
8.一条单链(+)DNA 的碱基组成为A21% ,G9%,C29%,T21%,用DNA聚合酶复制出互补的(-)链,然后用得到的双链DNA 做模板,用RNA聚合酶转录其中的(-)链,产物的碱基组成是( )。
9.常见的环化核苷酸是( )和( ),作用是( ),它们是通过核糖上( )位( )位的羟基与磷酸环化形成酯键。
10.生物体内有一些核苷酸衍生物可作为辅酶而起作用,如:( )、( )、( )和( )等。
11.某双链DNA 中含A为30%(按摩尔计) ,则含C 为( )%,含T 为( )%。
12.某双链DNA 的一段链上,已知碱基(按摩尔计) 组成A=30% ,G=24% ,则同一链中的T+C 是( )%,其互补链中的T 是( )%, C 为( )%,A+G 是( )%。
生物化学-第3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射图谱和分子模型,
提出了著名的DNA双
螺旋结构模型,并
对模型的生物学意
义作出了科学的解
释和预测。
.
19:46
17
DNA双螺旋模型要点
(1)两条长度相等的核苷 酸链反向平行,右手螺 旋结构。
(2)碱基在内碱基平面垂 直于螺旋轴戊糖、磷酸 在外,双螺旋每转一周 为10碱基对螺距3.4nm.
(3)碱基对(A=T, G≡C)
一、一般性质
1.线性大分子
2.两性电解质
3. 紫外吸收性 质
.
24
二、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1. 变性
❖ 稳定核酸双螺旋次级键断裂, 空间结构破坏,变成单链结构 的过程。
❖ 核酸变性后,由于DNA分子双 链打开暴露了更多碱基的共轭 双键,使其在波长260nm处的 光吸收增强,这一现象称为高 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 核苷酸 → 核苷+磷酸 (戊糖+碱基+磷酸)
HH
.
10
19:46
两类核苷酸的比较
RNA: AMP GMP CMP UMP
DNA: dAMP dGMP dCMP dTMP
.
11
二、某些重要的核苷酸
1.多磷酸核苷酸
NH2
N
N
O
O
O
O - P ~O - P ~ O - P
O-
O-
O-
N OCH2 O
稀有碱基较多,稳定性较差,易水解多为 单链结构,少数局部形成螺旋。
分类: mRNA 3% tRNA 15% rRNA 80%
.
21
种类多,分子 量大小不一
5’-端“帽” 式结构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不对称比率 2碱基互补 3发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不对称比率2.碱基互补3.发夹结构4.DNA的一级结构5.分子杂交6.增色效应7.减色效应8.核酸的变性9.核酸的复性10.DNA的熔解温度(Tm)11.假尿苷(Ψ)12.三叶草型结构13.snRNA 14 .回文序列15.拓扑异构体16.超螺旋结构17. H-DNA (tsDNA )18.单顺反子19.多顺反子二、填空题1.( )和( )提出DNA 的双螺旋模型,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DNA 与RNA 的结构差别:DNA为( )链,RNA为( )链,DNA 中有( )和( ) ,而RNA 代之为( )和( )。
3.RNA 分为( )、( )和( ),其中以( )含量为最多,分子量( )为最小,( )含稀有碱基最多。
4.胸苷就是尿苷的( )位碳原子甲基化。
5.核酸按其所含糖不同而分为( )和( )两种,在真核生物中,前者主要分布在( )中,后者主要分布在( )中。
6.在核酸分子中由( )和( )组成核苷,由( )和( )组成核苷酸。
()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无论是DNA 还是RNA 都是有许许多多的()通过()键连接而成的。
7.核苷中,嘌呤碱基与核糖是通过( )位( )原子和( )位( )原子相连,嘧啶碱基与核糖是通过( )位( )原子和( )原子相连。
8.一条单链(+)DNA 的碱基组成为A21% ,G9%,C29%,T21%,用DNA聚合酶复制出互补的(-)链,然后用得到的双链DNA 做模板,用RNA聚合酶转录其中的(-)链,产物的碱基组成是( )。
9.常见的环化核苷酸是( )和( ),作用是( ),它们是通过核糖上( )位( )位的羟基与磷酸环化形成酯键。
10.生物体内有一些核苷酸衍生物可作为辅酶而起作用,如:( )、( )、( )和( )等。
11.某双链DNA 中含A为30%(按摩尔计) ,则含C 为( )%,含T 为( )%。
12.某双链DNA 的一段链上,已知碱基(按摩尔计) 组成A=30% ,G=24% ,则同一链中的T+C 是( )%,其互补链中的T 是( )%, C 为( )%,A+G 是( )%。
分子生物学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分子生物学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维持遗传信息传递、调控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DNA和RNA的结构、功能以及细胞中的DNA重复序列和嵌合DNA的现象。
核酸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大分子。
核苷酸由一糖分子(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含有一键磷酸基的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有碱基的碱基组成。
DNA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而RNA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和胞嘧啶(C)。
DNA(去氧核糖核酸)是双链结构,由两条互补的单链以互补碱基配对(A和T,G和C)的方式相互连接而成。
这种双链结构被称为双螺旋结构,其中的两个链通过氢键相互链接。
DNA在细胞中起着存储遗传信息的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DNA通过转录过程产生RNA分子,进而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RNA(核糖核酸)有多种类型,包括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 (rRNA)和转运RNA(tRNA)。
mRNA是由DNA转录得到的,其中的密码子序列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tRNA将氨基酸带入核糖体与mRNA相匹配的密码子上,完成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在细胞中,存在许多DNA重复序列。
其中,基因是密集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它们在核酸的遗传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基因,还存在大量的非编码DNA序列,如内含子和调控序列,它们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DNA重复序列还包括微卫星、线粒体DNA和细胞质DNA等。
总之,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在维持遗传信息传递和调控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DNA和RNA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存储遗传信息、编码蛋白质序列、调控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
此外,细胞中存在多种形式的DNA重复序列和嵌合DNA现象,对维持细胞功能和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讲义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讲义一、引言核酸是生命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讲义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二、核酸的分类核酸主要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结构稳定,能够长期保存遗传信息。
RNA 则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信使 RNA(mRNA)、核糖体 RNA(rRNA)和转运 RNA(tRNA)等。
三、DNA 的结构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
含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这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 DNA 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NA 的双螺旋结构具有稳定性,其原因包括:碱基堆积力、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的作用。
四、RNA 的结构RNA 通常是单链结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
RNA 的碱基组成与 DNA 有所不同,尿嘧啶(U)取代了胸腺嘧啶(T)。
常见的 RNA 分子如 mRNA,它是从 DNA 转录而来,携带遗传信息用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五、核酸的功能(一)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DNA 以其稳定的双螺旋结构储存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 通过半保留复制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子代细胞,确保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二)蛋白质的合成DNA 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形成 mRNA,mRNA 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tRNA 携带特定的氨基酸,根据 mRNA 上的密码子序列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最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三)基因表达的调控核酸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某些非编码RNA 可以与 DNA 或 RNA 结合,调节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共68张PPT)
二、DNA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
一个脱氧核苷酸3的羟基与另一个核苷酸5的 α-磷酸基团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
多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构成了具有方 向性的线性分子,称为多聚脱氧核苷酸
(polydeoxynucleotide),即DNA链。
5.5 nm
11 nm
核小体核心颗粒
主要内容:
•核酸的化学组成
DNA
•核酸的分子结构
RNA
•核酸的理化性质
RNA的结构功能
• RNA与蛋白质共同负责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
调控。
• RNA通常以单链的形式存在,但有复杂的局部 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
• RNA比DNA小的多。 • RNA的种类、大小和结构远比DNA表现出多样
核仁
核糖体组成成分 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氨基酸 翻译调控
信号肽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成熟mRNA的前体 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rRNA的加工和修饰
线粒体核糖体RNA mt rRNA 线粒体
核糖体组成成分
线粒体信使RNA 线粒体转运RNA
mt mRNA mt tRNA
线粒体 线粒体
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氨基酸
mRNA成熟过程
内含子
(intron)
外显子(exΒιβλιοθήκη n)hnRNAmRNA
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
5' m 7Gppp
AUG
编 码 区
3' UAA AAA… … An
5'非 翻 译 区
3'非 翻 译 区
• 成熟的mRNA由氨基酸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 • 5-末端的帽子(cap)结构和3-末端的多聚A尾(poly-A
03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GDP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UDP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dNDP dADP dGDP dUDP
CDP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dCDP
TDP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
dTDP
生物化学
dNDP+ATP dADP+ATP dGDP+ATP dUDP+ATP dCDP+ATP
激酶 激酶
激酶 激酶 激酶
dNTP+ADP dATP +ADP dGTP+ADP dUTP+ADP dCTP+ADP
AMP, GMP, UMP, CMP
脱氧核苷酸:
OOHH OO HH
dAMP, dGMP, dTMP, dCMP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
生物化学
一些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多磷酸核苷酸:NMP,NDP,NTP 环化核苷酸: cAMP,cGMP 含核苷酸的生物活性物质: NAD+、NADP+、
CoA-SH、FAD 等都含有 AMP
在核苷二磷酸水平 被还原而成
dNDP
OH H
生物化学
脱氧核苷酸的具体生成过程
NDP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g2+
dNDP
还原型硫氧化 还原蛋白-(SH)2
氧化型硫氧化 还原蛋白 S
S
NADP+ 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NADPH+H+
(FAD)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
生物化学
NDP ADP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5-甲酰胺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FAICAR)
O
C H2N C
N
CH
C
H2N N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3
Tm是指什么情况下的温度? A 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
B 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
C 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
D 双螺旋结构失去1/4时
双链DNA的解链温度的增 加,提示其中含量高的是 A A和G
B C和T C A和T
D C和G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A 减色效应
B 增色效应 B 增色效应
*粘度
DNA粘度大 RNA粘度小
*旋光性
均很强
*密度
RNA>双链DNA; 环状DNA >开环、线状DNA 单链DNA >双链DNA
*沉降速度:
RNA >环状DNA >开环、线状DNA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
嘌呤碱和嘧啶碱有共轭双键,都能 强烈吸收紫外光,最大吸收波长为
260nm
蛋白质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波长 是280nm
∣
真核
28S
5S
小亚基16S
分布 细胞核 细胞质(真核) 细胞质 细胞质
18S
其他小分子RNA及RNA组学
snmRNAs
除了上述三种RNA外,细胞的不同 部位存在的许多其他种类的小分子RNA ,统称为非mRNA小RNA(small nonmessenger RNAs, snmRNAs)。
snmRNAs的种类
核内小RNA 核仁小RNA 胞质小RNA 催参与hnRNA和rRNA的加工和转运。
RNA组学
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 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同一生 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 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 snmRNAs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 特异性。
DNA纯品: OD260/OD280 = 1.8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承担着传递、储存和表达遗传信息的重要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是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础,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的结构主要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形式。
它们都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是由碱基、糖分子和磷酸组成的。
1.碱基碱基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
在DNA中,A和T以A-T键相互连接,G和C以G-C键相互连接。
而在RNA中,A和U以A-U 键相互连接,G和C以G-C键相互连接。
2.糖分子DNA中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因此又称作脱氧核糖核酸。
RNA中的糖分子是核糖,因此称为核糖核酸。
这两种糖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脱氧核糖缺少一氧化碳基团。
3.磷酸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由磷酸根团和糖分子骨架连接而成。
它们在核酸结构中起到连接碱基和糖分子的作用。
二、DNA的功能1.存储遗传信息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能够准确地储存并传递基因信息。
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稳定性和复制能力,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遗传物质的转录翻译,实现了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2.控制基因表达DNA中的基因编码了生物体的蛋白质,通过DNA的转录过程,可以合成RNA分子,进而由RNA转译为蛋白质。
这个过程被称为基因表达,是生物体内复杂的调控过程之一。
三、RNA的功能1.基因转录RNA是DNA转录的产物,通过对DNA进行复制和转录,RNA可以携带DNA的遗传信息,并在细胞质中进行翻译和转录。
2.蛋白质合成RNA通过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换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这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化过程,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3.参与调控某些种类的RNA可以直接调控基因表达,如小干扰RNA(siRNA)和微小RNA(miRNA),它们能够切断信使RNA分子或抑制其转录,从而调控基因表达水平。
《核酸结构与功能》课件
《核酸结构与功能》课件一、核酸的概述1.1 核酸的定义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1.2 核酸的分类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1.3 核酸的作用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二、核酸的结构2.1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
2.2 DNA的结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2.3 RNA的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也具有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由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
三、核酸的功能3.1 DNA的功能DNA是遗传物质,储存和传递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2 RNA的功能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和rRNA(核糖体RNA)。
四、核酸的检测与分析4.1 DNA的检测与分析DNA可以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
4.2 RNA的检测与分析RNA可以通过RT-qPCR(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NA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
五、核酸的应用5.1 基因工程通过DNA重组技术,将不同的基因片段进行拼接,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体。
5.2 基因治疗利用核酸药物,对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行修复或调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3 核酸检测技术核酸检测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病原体检测、遗传疾病诊断等。
六、总结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对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为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科学性评价与解决方案:1. 科学性:本课件内容基于现有的生物学知识,对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结构包括核苷酸、磷酸基骨架和碱基。
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磷酸基骨架连接核苷酸形成线性或环状的核酸分子。
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尿嘧啶(U)等。
核酸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信息传递与储存:DNA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库,而
RNA则将这些信息从DNA中传递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2.蛋白质合成: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
转录过程将DNA上的信息转录成RNA分子,而翻译过程则利用RNA 的遗传信息来合成特定的蛋白质。
3.酶的活性调节:某些RNA分子本身具有催化活性,称为核糖酶。
这些核糖酶可以催化特定的生化反应,从而调节细胞内的代谢和信号传递过程。
4.调控基因表达:RNA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控制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其中,小干扰RNA(siRNA)和微小RNA(miRNA)等RNA分子可以与特定的mRNA结合,从而抑制或加强特定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5.病毒的复制与感染:一些病毒利用RNA作为基因材料进行复制和
传播。
例如,HIV等病毒具有RNA基因组,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复制RNA来使病毒持续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DNA的结构
每条核苷酸链具有两个不同的末端,带有游离磷酸基的末 端称为5'-末端,带有游离羟基的末端称为3'-末端。 由于核酸分子具有方向性,书写时采用自左至右按核苷酸 排列顺序方式,5'-末端写在左侧,3'-末端写在右侧。 核酸分子的大小常用碱基数目或碱基对数目(base pair,bp 或kilobase pair,kbp)来表示。 通常将小于50bp组成的核酸称为寡聚核苷酸,大于50个bp 组成的核酸称为聚多核苷酸。自然界中DNA分子的长度可高 达几十万个碱基对。 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依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变化。一 个由n个碱基组成的DNA会有4n个可能的排列组合,提供了 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潜力。
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结构示意图
鸡卵清蛋白mRNA的成熟过程
二、DNA的结构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要比原核生物大得多,因此,真核 生物的基因组DNA通常与蛋白质结合,经过多层次反复折叠 ,压缩8000~10000倍后,以染色体形式存在于平均直径为 5μm的细胞核中。 DNA折叠的第一层次是形成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 本组成单位,主要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组蛋白共有五 种,分别称为H1、H2A、H2B、H3、H4。各两分子的H2A、 H2B、H3、H4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DNA双螺旋分子缠 绕在八聚体上构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之间再由 DNA(约60bp)和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 珠样的染色质细丝。染色质细丝进一步盘曲,形成纤维状结 构,最后压缩成染色单体,在核内组装成染色体。
体内能量的直接来源和利用形式;三磷酸尿苷(UTP)参与 糖原的合成;三磷酸胞苷(CTP)参与磷脂的合成;环腺苷
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
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此外,许多辅酶中含有核苷酸成分,如AMP是NAD+、 NADP+、FAD、辅酶A等的组成成分。
三磷酸腺苷的化学结构式
核仁小RNA(snoRNA) 核质小RNA(scRNA)
参与hnRNA的剪接和转运
rRNA的加工和修饰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部 分
一、mRNA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决定了蛋白质的合成。但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而蛋白质合成在细胞质进行,DNA是如 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1960年,Francois Jacob等人用放射性核素示踪试验证实 ,一类大小不一的RNA分子才是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的模板 。后来确认,这些RNA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为模板合成的 ,然后转移至细胞质。这类RNA被称为信使RNA(mRNA )。mRNA占细胞总RNA的5%。 在细胞核内合成的mRNA初级产物比成熟的mRNA大得多 ,而且这种初级的RNA分子大小不一,故被称为不均一核 RNA(hnRNA)。hnRNA在细胞核内存在时间极短,经过 剪接成为成熟的mRNA,并转移到细胞质中。
二、DNA的结构
2. 双螺旋结构外侧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构成的亲 水性骨架,内部是由碱基构成的疏水性核心,碱基平面与中 心轴垂直。两条链同一平面上的碱基以氢键结合形成碱基对 ,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规律:G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A 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两条链则互为互补链。 3. 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2nm,螺距为3.4nm,螺旋每一圈包 含10个碱基对,每两个相邻碱基对的距离为0.34nm。 4. 双螺旋结构靠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来维系横向稳定性,纵向 稳定性则靠碱基平面之间紧密堆积而形成的疏水性碱基堆积 力来维系。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示意图
二、DNA的结构
(三)DNA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 DNA三级结构是指DNA分子在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 步扭曲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 原核生物、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大多是共价封闭的双 螺旋环状结构。这种环状结构还需要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 。
环状DNA结构示意图
一、mRNA
成熟的mRNA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真核生物mRNA 的结构特点是含有特殊的5'-末端的帽结构和3'-末端的多A尾 结构,而原核生物mRNA没有这种结构。 mRNA的成熟过程是hnRNA的剪接过程。 hnRNA含有许多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它 们分别对应着基因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mRNA成熟 过程中,内含子被剪切掉,外显子连接在一起,形成成熟的 mRNA。 成熟的mRNA为蛋白质生物合成提供模板,依照自身的碱 基顺序指导氨基酸按顺序合成蛋白质。
参与组成核酸的主要碱基
二、核苷酸
构成核苷酸的戊糖有两种,DNA的戊糖为β-D-2-脱氧核糖 ,RNA的戊糖为β-D-核糖。 在核苷酸中,为区别于碱基中的碳原子编号,核糖或脱氧 核糖中的碳原子标以C-1',C-2'等。
二、核苷酸
碱基与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糖苷键缩合形成核苷 或脱氧核苷,戊糖中C-1'与嘧啶碱的N-1或与嘌吟碱的N-9相 连接。 核苷的命名是在核苷的前面 加上碱基的名字,如腺嘌呤核 苷(简称腺苷)、胞嘧啶脱氧 核苷(简称脱氧胞苷)等等。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装
三、DNA的功能
基因(gene)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是细胞内 遗传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特定的核苷酸按一定的碱基 序列排列而成。 基因经过复制可遗传给子代,也可经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 白质的合成。DNA的碱基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 DNA的基本功能是以基因的形式携带遗传信息,并作为生 物遗传信息复制的模板和基因转录的模板,它是生命遗传繁 殖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基因组(genome)是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绝大多数生物体的基因组是DNA,但有些病毒的基因组是 RNA。大肠杆菌基因组的大小为5700kbp,人类基因组则由 大约3.0×109bp组成。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RNA但可自身回折通过链内的碱 基配对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和高级结构。 RNA比DNA小得多,从数十个核苷酸到数千个核苷酸长 度不等。 与DNA相比,RNA的种类、大小和结构表现为多样化, 这些特点导致RNA功能的多样化。
第三章 核酸结构与功能
(供护理、助产专用)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陈志超
导学案例与思考 DNA检验技术在侦破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应用 2005年8月30日夜。在唐山市丰润区102国道沙流河路段发生一起恶 性交通事故。一男子头部被轮胎碾轧破碎,脑组织外缢致死,肇事车辆 逃逸。事发两天后,经交通警察大队侦查,对重点怀疑的一辆解放牌卡 车进行检验,当时该车驾驶员否认轧人。根据死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分 析肇事车辆轮胎附近可能粘附有死者的生物检材,因此技术人员对车轮 胎及附近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发现该车底盘后轴左下方有少量褐色油 性物质,认真提取并及时送市局物证鉴定所检验,认定此物质为人体脑 组织及皮肤组织,进一步做DNA检测分析与被轧死者血样比对的基因位 点完全一致。最后在证据面前,该车驾驶员不得不承认其轧人后逃逸的 事实。 请思考: 1.DNA是什么? 2.DNA如何携带遗传信息?
环化腺苷酸(cAMP)
环化鸟苷酸(cGMP)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相邻两个核苷酸 之间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多个核苷酸残基以这种方式连接形成的多聚核苷酸链就是 核酸。DNA又称DNA链,RNA又称RNA链。
核酸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核苷与脱氧核苷的化学结构式
二、核苷酸
核苷或脱氧核苷中的戊糖的羟基与磷酸脱水后以磷酯键
连接形成核苷酸。
核苷酸分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两大类。 按照磷酸基团的多少,核糖核苷酸分为一磷酸核苷(
NMP)、二磷酸核苷(NDP)和三磷酸核苷(NTP),N代表A
、G、C、U;脱氧核糖核苷酸分为一磷酸脱氧核苷(dNMP) 、二磷酸脱氧核苷(dNDP)和三磷酸脱氧核苷(dNTP),N 代表A、G、C、T。命名时在前面加上碱基的名字,如ATP为 三磷酸腺苷,dTMP为一磷酸脱氧胸苷。
核苷
脱氧腺苷 脱氧鸟苷 脱氧胞苷 脱氧胸苷
核苷酸
一磷酸脱氧腺苷(脱氧腺苷酸,dAMP) 一磷酸脱氧鸟苷(脱氧鸟苷酸,dGMP) 一磷酸脱氧胞苷(脱氧胞苷酸,dCMP) 一磷酸脱氧胸苷(脱氧胸苷酸,dTMP)
二、核苷酸
核苷酸在体内除构成核酸外,尚有一些游离核苷酸参与
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代谢调节,如三磷酸腺苷(ATP)是
真核细胞内主要RNA的种类和功能
细胞核和细胞液
不均一核RNA(hnRNA) 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核糖体RNA(rRNA) mt mRNA mt tRNA mt rRNA
线粒体
成熟mRNA的前体 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转运氨基酸 核蛋白体的组成成分
功能
核内小RNA(snRNA)
核酸(nucleic acid)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 RNA)两类。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携带遗传信息,是生物 遗传的物质基础。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是DNA的 转录产物,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在某些情况下, RNA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二、DNA的结构
核酸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其中空间结构分 为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 为核苷酸序列。由于核苷酸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因 此也称为碱基序列。 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 的线性大分子。 组成DNA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主要是dAMP、dGMP、 dCMP和dTMP四种。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与另一个核苷酸 5'-磷酸脱水缩合形成无分支结构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
构成RNA和DNA的碱基、核苷及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