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甲基肼)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2183--甲基肼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基肼;甲基联胺;甲肼化学品英文名:methylhydrazine;hydrazometha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甲基肼60-34-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意外吸入甲基肼蒸气可出现流泪、喷嚏、咳嗽,以后可见眼充血、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继之恶心、呕吐。
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慢性吸入甲基肼可致轻度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可引起溶血。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在空气中遇尘土、石棉、木材等疏松性物质能自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在空气中遇尘土、石棉、木材等疏松性物质能自燃。
遇过氧化氢或硝酸等氧化剂,也能自燃。
高热时其蒸气能发生爆炸。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甲基肼危害安全告知卡
危险化学品危害安全告知卡:甲基肼剧毒液体,有腐蚀性,极易燃、高热时其蒸气能发生爆炸特别警示剧毒液体,有腐蚀性,极易燃、高热时其蒸气能发生爆炸。
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氨的气味。
溶于水、乙醇、乙醚。
分子量46.07,熔点-52.4℃,沸点87.5℃,相对密度(水=1)0.87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6,饱和蒸气压4.8 kPa(20℃),燃烧热1304.2kJ/mol,临界温度312℃,临界压力8.24MPa,辛醇/水分配系数-1.05,闪点-8.3℃,引燃温度194℃,爆炸极限2.5%~98.0%(体积比)。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在空气中遇尘土、石棉、木材等疏松性物质能自燃。
遇过氧化氢或硝酸等氧化剂,也能自燃。
高热时其蒸气能发生爆炸。
具有腐蚀性。
【健康危害】吸入甲基肼蒸气可出现流泪、喷嚏、咳嗽,以后可见眼充血、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继之恶心、呕吐。
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慢性吸入甲基肼可致轻度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可引起溶血。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0.08(皮)。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耐油橡胶手套,正常工作情况下,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高浓度环境中,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常用危化品应急速查手册
常用危化品应急速查手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无处不在。
它们可能存在于工厂、实验室、仓库,甚至在运输途中。
虽然危化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将会对人员生命安全、环境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常用危化品的应急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危化品的应急处理知识,希望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常见危化品分类1、爆炸品如炸药、雷管等,这类危化品在受到撞击、摩擦、火源等作用下容易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氧气、氮气、氢气、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等。
这类气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压力过高或容器破裂,可能会引发爆炸或中毒事故。
3、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苯、甲苯等,具有易燃、易挥发的特点,遇火源极易燃烧甚至爆炸。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如红磷、硫磺等;自燃物品如黄磷、油纸等;遇湿易燃物品如金属钠、钾等。
这些物品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燃烧或引发火灾。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化苯甲酰等,具有强氧化性,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6、毒害品如氰化物、砷化物、农药等,对人体有剧毒,摄入、吸入或接触后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7、腐蚀品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对人体、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害。
二、危化品事故的特点1、突发性危化品事故往往在瞬间发生,让人猝不及防。
2、复杂性事故可能涉及多种危化品,其相互作用会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3、危害性大危化品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和破坏。
4、救援难度高由于危化品的特殊性,救援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装备,救援难度较大。
三、应急处理原则1、迅速报警在发现危化品事故后,应立即拨打当地的应急救援电话(如 119、120 等),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的情况,包括危化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人员伤亡等信息。
甲基肼、甲基联胺、甲肼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
甲基肼、甲基联胺、甲肼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甲基肼、甲基联胺、甲肼这三种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它们具有较大的毒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损害。
本文将重点介绍它们的危害和应急急救措施,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甲基肼甲基肼是常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生产药品、杀虫剂、染料等。
它的化学式为CH3NHNH2,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烈性腐蚀性、致癌、致突变等危害性。
危害当人体暴露在甲基肼中时,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它主要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有很强的刺激性,严重时会出现灼伤、疼痛和水肿等症状。
2.对呼吸系统的刺激非常强烈,引起咳嗽、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
3.甲基肼有较强的毒性,能引起肺、肝、肾等器官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4.在工作环境中吸入高浓度的甲基肼会引起头痛、头晕、虚脱等中毒症状,对身体造成伤害。
应急急救措施面对甲基肼泄漏事故,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急救措施,控制事故,减少危害。
以下是应急处理步骤:1.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向上风方向疏散人员,避免人员暴露于高浓度的甲基肼中。
2.化验检测甲基肼泄漏的程度和范围,以确保控制泄漏,避免二次污染。
3.采用标准化装备和防护手段,仔细清除泄漏的甲基肼,并用大量的水或碱液进行稀释和清洗。
4.尽早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各有关部门报告。
甲基联胺甲基联胺是一种有机合成重要中间体,常用于生产染料、香料、医药等。
它的化学式为C3H7N3,外观为白色结晶性固体,容易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
危害甲基联胺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呼吸道、消化系统、皮肤及眼睛等造成刺激和损伤。
其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损伤眼角膜,引起眼疼、流泪及模糊等症状。
2.在吸入高浓度的甲基联胺的空气中,会引起眼疼、呼吸急促、发热、晕厥等中毒症状。
3.甲基联胺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吸收性,接触后引起明显的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
应急急救措施面对甲基联胺泄漏事故,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急救措施,控制事故,减少危害。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指能产生爆炸、燃烧、腐蚀、毒害及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对人、畜、物质环境构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危险化学品广泛存在于工业、农业、医药、家庭等领域,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其应急措施化学品危险性质应急措施氨水腐蚀性 1. 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2. 疏散周围人员,保持透风3. 用大量水冲洗受伤处至少15分钟硝酸腐蚀性、氧化性1. 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2. 疏散周围人员,保持透风3. 如发生火灾或泄漏,使用水或化学泡沫灭火,但不要使用二氧化碳氢氟酸腐蚀性、剧毒1. 戴全身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护服等2. 疏散周围人员,保持透风3. 在出现泄漏或事故时,使用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腐蚀性 1. 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2. 疏散周围人员,保持透风3. 如发生泄漏,用石灰、氨水等化学品危险性质应急措施物质中和,收集残留物氯化氢腐蚀性、刺激性1. 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2. 疏散周围人员,保持透风3. 如泄漏,使用干燥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并使用碱剂中和残留物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流程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确认事故处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及性质。
2.根据化学品性质进行应急处理,特别是针对其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等特点。
3.疏散周围人员,保持透风,建立安全防护区,禁止非救援人员进入。
4.召集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处理,严格按照专业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危险化学品处置和清除。
5.如发生火灾,则应采用相应的灭火措施进行扑灭。
6.按照规定进行危化品事故报告,接受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
总结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危化品的管理和监管。
对于个人来说,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应急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生事故,应该及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甲基肼
甲基肼CH6N2CAS登记号:60-34-4 中文名称:甲肼;-甲基肼;MHHRTECS号:MV5600000UN编号:1244EC编号:英文名称:METHYL HYDRAZINE; Monomethylhydrazine; MMH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2183分子量:46.1 化学式:CH6N2/CH3NHNH2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灾高度易燃。
许多反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禁止与强氧化剂接触。
禁止与高温表面接触。
干粉,抗溶性泡沫,大量水,二氧化碳。
爆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与氧化剂和金属氧化物接触时,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从掩蔽位置灭火。
接触避免一切接触!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灼烧感,咳嗽,恶心,呕吐,嘴唇发青或指甲发青,皮肤发青,头晕,头痛,气促,呼吸困难,惊厥,症状可能推迟显现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给予医疗护理。
# 皮肤可能被吸收!发红,皮肤烧伤,疼痛(另见吸入)。
防护手套。
防护服。
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
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发红。
疼痛。
严重深度烧伤。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 食入胃痉挛,灼烧感,休克或虚脱(另见吸入)。
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
不要催吐。
大量饮水。
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撤离危险区域!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6.1 联合国次要危险性:3 和8 联合国包装类别:I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中国次要危险性:3 和8 中国包装类别:I易燃性4活性毒性23应急响应运输应急卡:TEC(R)-61GTFC-I。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拼音索引苯甲酰氯/301A 苯酰氯/301阿尼林油/9 苯乙烯/15阿西通/19 芐基氯/308氨/1 冰醋酸/278氨基苯/9 1-丙醇/299氨基环已烷/79 2-丙醇/300氨基甲烷/253 丙炔/30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316 丙酮/19氨气1 丙酮合氰化氢/22丙酮氰醇/22B 丙烯/26白磷/4 丙烯醇/29白砒/311 2-丙烯-1-醇/29 白药粉/157 丙烯腈/32败脂酸甲酯/39 丙烯醛/36保险粉/121 丙烯酸/302苯/6 丙烯酸甲酯/391,4苯二酚/299 丙烯酸正丁酯/302 苯苯酚/12 丙烯酰胺/303苯酐/306 2-丙烯酰胺/303C 二甲基苯/51二甲基酮/19赤磷/305 二甲醚/298臭碱/307 二硫化碳/54粗汽油/214 二氯二乙硫醚/133 醋酐/42 二硼烷/269醋醛/272 二氧化氮/304醋酸/278 二氧化硫/57醋酸酐/42 二氧化氯/60醋酸乙酯/315 二氧化钠/304醋酸正丁酯/314 二乙醚/266D F电石/217 氟化硼/310电石气/275 氟化氢/622-丁醇/300 氟化氢溶液/176 1,3-丁二烯/45 氟氢酸/1762-丁酮/1101-丁烯/299 G丁烷/48 高硫酸铵/67对苯二酚/299 高效漂白粉/169E 光气/65硅仿/195烷/88 硅氯仿/1951,2-二氨基乙烯/298 过二硫酸铵/67二甲胺/303 过硫酸铵/67二甲苯/51 过氧化苯甲酰/69 过氧化苯酰/69 2-甲基丙烷/286 过氧化二苯甲酰/69 2-甲基丙烷/286 过氧化二苯甲酰/69 2-甲基丙烯/315 过氧化环已酮/72 甲基丙烯酸/305 过氧化氯/60 甲基肼/107过氧化钠/304 甲基联胺/107过氧化氢/74 甲基氯/1551-过氧化氢环已基/72 甲基氯甲醚/149 过氧乙酸/77 甲基氰/262过乙酸/77 甲基氰溴/236H 甲基乙基酮/110甲基乙基甲酮/110 红磷/305 甲基乙炔302环已酮/82 甲肼/107环氧丙烷/85 甲硫醇/306环氧乙烷/88 甲醚/298黄磷/4 甲醛/113火碱/182 甲酸/116J 甲烷/119甲氧基钠/104已烷/91 甲乙酮/110甲胺/253 芥子气/133甲苯/95 金属钠/309甲苯二异氰酸酯/98 酒精/259甲醇/101 K甲醇钠/104甲氟磷酸异丙酯/211 苛性钾/179苛性钠/182 3-氯丙烯/301 L 氯醋酸/163氯仿/310连二亚硫酸钠/121 氯化钡/142联乙烯/45 氯化苯甲酰/301 邻苯二甲酸酐/306 氯化苄/308磷化氢/123 氯化铝/200磷酸/126 氯化氢144磷酰氯/242 氯磺酸/146磷酰三氯/242 α氯甲苯/308硫/131 氯甲基甲醚/149 硫醇甲烷/306 氯甲酸氯甲酯/152 硫化钾/306 氯甲烷/155硫化碱/307 氯气/250硫化钠/307 氯酸钡/308硫化氯/128 氯酸钾/157硫磺/131 氯乙醇/160硫芥/133 2-氟乙醇/160 硫氢化钠/307 氯乙酸/163硫酸/136 氯乙烷/308硫酸酐/206 M硫酸甲酯/139六氟丙烯/307 密斑油/224六氟化硫/307 木醇/101六氢化苯胺/97 木精/101N 氰化氢/188氰基乙烯/32钠/309 巯基甲烷/306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16 全氟丙烷/307 P 全氟乙烯/312 硼氟化锂/309 R砒霜/311 溶剂油/192漂汾精/169 SQ 三氟化硼/310 汽油/171 三氯硅烷/1951-羟基-1'-过氧化氢二三氯化磷/197环已基过氧化物/72 三氯化铝/2002-羟基-2-甲基丙腈/22 三氯化磷酰/242 漒水/227 三氯甲硅烷/195 氢/174 三氧化二砷/311 氢氰酸/188 三氧化硫/206 氢硼化锂/309 三异丁基铝/208 氢氧化钾/179 沙林/211氢氧化钠/182 山奈钠/184氰氨化钙/310 烧碱/182氰化钠/184 石灰氮/310石脑油/214 烯面值醛/36石炭酸/12 硝铵/231石油/295 硝基苯/224石油精/311 硝漒水/227石油醚311 硝酸/227双氧化钠/304 硝酸铵/231双氧水/74 硝酸乙烯/324四氟乙烯/312 溴/233四氯化碳/312 溴化氢/314四氯甲烷/312 溴甲烷236四碳酰镍/313 溴素/233蒜醇/29 Y酸性硫化钠T 亚硫酸酐/57亚砷(酸)酐/311 碳化钙/217 盐酸/239碳酰氯/65 氧/245羰基镍/313 氧化氯/60天然气/219 氧化丙烯/85W 氧化乙烯/88氧氯化磷/242无水肼/313 氧气/245无水联胺/313 液氨/1戊烷/221 液化石油气/247X 液氯/250一甲胺/253烯丙醇/29 一氯化苄/308一氯甲烷/155 异丙醇/300一氯乙酸/163 异丙烯基氯/301一氧化碳/257 异丁醛/284乙醇/259 异丁烷/286乙二胺/298 异丁烯3151,2-乙二胺/298 异丁烯酸/305乙酐/42 异氰酸甲酯/289乙基氯/308 引发剂BPO/69乙腈/262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292 乙醚/266 原油/295乙硼烷/269 Z乙醛/272乙炔/275 正丙醇/299乙酸/278 正丁烷/48乙酸酐/42 正已烷/91乙酸丁酯/314 正磷酸/126乙酸乙酯/315 正戊烷/221乙烷/315 制冷剂R-1216/307乙烯/281 仲丁醇/300乙烯基苯/15 其他乙烯基氯/166乙烯基氯/32 MEK/110乙酰过氧化氢/77 TDI/98蚁酸/1161.氨别名:液氨;氨气2.白磷3.苯4苯胺别名:氨基苯;阿尼林油5.苯酚别名:石炭酸6.苯乙烯7.丙酮别名:二甲基酮;阿西通8.丙酮氰醇别名:2-羟基-2-甲基丙腈;丙酮合氰化氰9.丙烯10.丙烯醇别名:烯丙醇;2—丙烯—1—醇;蒜醇。
甲基肼-异常工况处置卡
步骤
处置程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发现甲基肼泄漏
现场确认
报告
1.第一时间将事故信息报告班组长;
2.在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的措施
现场处置
措施
【急救措施】
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报警
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
应急程序
启动
1.接到报警后,公司领导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后,按照应急响应分级,启动应急预案。
2.并对公司的应急资源进行调配。
3.应急处置人员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4.若造成人员伤亡,开展伤员抢救。
注意要求
1.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3.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灭火方法】
1.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2.灭火剂:抗溶性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禁止用砂土压盖。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
3.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4.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其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泄漏应急处置】
1.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甲基肼
甲基肼CH6N2CAS登记号:60-34-4 中文名称:甲肼;-甲基肼;MHHRTECS号:MV5600000UN编号:1244EC编号:英文名称:METHYL HYDRAZINE; Monomethylhydrazine; MMH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2183分子量:46.1 化学式:CH6N2/CH3NHNH2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灾高度易燃。
许多反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禁止与强氧化剂接触。
禁止与高温表面接触。
干粉,抗溶性泡沫,大量水,二氧化碳。
爆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与氧化剂和金属氧化物接触时,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从掩蔽位置灭火。
接触避免一切接触!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灼烧感,咳嗽,恶心,呕吐,嘴唇发青或指甲发青,皮肤发青,头晕,头痛,气促,呼吸困难,惊厥,症状可能推迟显现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给予医疗护理。
# 皮肤可能被吸收!发红,皮肤烧伤,疼痛(另见吸入)。
防护手套。
防护服。
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
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发红。
疼痛。
严重深度烧伤。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 食入胃痉挛,灼烧感,休克或虚脱(另见吸入)。
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
不要催吐。
大量饮水。
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撤离危险区域!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6.1 联合国次要危险性:3 和8 联合国包装类别:I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中国次要危险性:3 和8 中国包装类别:I易燃性4活性毒性23应急响应运输应急卡:TEC(R)-61GTFC-I。
职业危害告知牌(甲基肼)
甲基肼(皮)
Methyl hydrazine(skin)
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呼吸道和肝,可灼伤皮肤、眼睛。
表现为流泪、眼结膜充血、喷嚏、咳嗽,进而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抽搐,长期过量接触可致肝损害、贫血。
无色液体,有氨样气味。溶于水、乙醚和乙醇。遇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爆炸
当心中毒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皮肤,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的眼睛,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不超过0.08mg/m3,LDLH浓度为96mg/m³,嗅阈高于卫生标准,须配全面罩供气式呼吸防护。密闭、局部排风。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 Nhomakorabea话: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乙腈)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乙睛) 别名:甲基氤
②缓慢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速度为2.5-5. O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明显下降,可给予升压药物
③用同一针头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 5〜2施(配成25%的溶液)0若中毒征象重新出现,可按半量再给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
轻症者,单用硫代硫酸钠即可
(2)新抗鼠药物4-DMAP方案
轻度中毒:口服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180mg)和PAPP(氨基苯丙酮)1 片(90mg)
中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氣急救针1支(10%4-DMAP2mL)
重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鼠急救针1支,然后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0mL。
如症状缓解较慢或有反复,可在1小时后重复半量。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甲基乙基酮)
体
防
护
·佩戴简易滤毒罐
·穿简易防化服
·戴防化手套
·穿防化安全靴
应
急
行
动
隔离与公共安全
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lOOm,下风向疏散至少5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环境影响
·在高浓度时,对水生生物有害
·易挥发,是有害的空气污染物
·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迁移性
·易被生物降解
理
化
特
性
及
用
途
理化特性
·无色液体,有类似丙酮的气味。溶于水。能溶解或软化部分塑料
·沸点:79.6℃
·相对密度:0.805
·闪点:-9℃
·爆炸极限:1.7%~11.4%
用途
·主要用作溶剂,广泛用于高分子化合物如硝化纤维素、酚醛树脂及黏合剂、油墨、磁带的生产。也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农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危
险
性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PC-TWA 300mg/m3;PC-STEL600mg/m3
·IDLH:3000ppm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2737mg/kg;兔经皮LD506480mg/kg;大鼠吸入LC5023500mg/m3(8h)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甲基乙基酮)
•构筑帀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喷雾状水稀释挥发的蒸气.并改变蒸气云流向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
•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
・如果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
火灾扑救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迅速吸收
•对眼、鼻、喉、黏膜有刺激性
环境影响
•在高浓度时,对水生生物有害
・易挥发,是有害的空气污染物
・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迁移性
・易被生物降解
理 化 特 性 及 用 途
理化特性
・无色液体,有类似丙酮的气味。溶于水。能溶解或软化部分塑料 •沸点:. 6°C
•相对密度:0.805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甲基乙基酮)
别名:甲乙酮,2-丁酮;甲基乙基甲酮:MEK
特 别 警 示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化
学
式
分子式CtHsO
危 险 性
危险性类别
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燃烧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髙热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农着.用淸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
常用危急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拼音索引苯甲酰氯/301A 苯酰氯/301阿尼林油/9 苯乙烯/15阿西通/19 芐基氯/308氨/1 冰醋酸/278氨基苯/9 1-丙醇/299氨基环已烷/79 2-丙醇/300氨基甲烷/253 丙炔/30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316 丙酮/19氨气1 丙酮合氰化氢/22丙酮氰醇/22B 丙烯/26白磷/4 丙烯醇/29白砒/311 2-丙烯-1-醇/29 白药粉/157 丙烯腈/32败脂酸甲酯/39 丙烯醛/36保险粉/121 丙烯酸/302苯/6 丙烯酸甲酯/391,4 苯二酚/299 丙烯酸正丁酯/302 苯苯酚/12 丙烯酰胺/303苯酐/306 2-丙烯酰胺/303C 二甲基苯/51二甲基酮/19赤磷/305 二甲醚/298臭碱/307 二硫化碳/54粗汽油/214 二氯二乙硫醚/133醋酐/42醋醛/272醋酸/278醋酸酐/42醋酸乙酯/315醋酸正丁酯/314 D电石/217电石气/2752-丁醇/3001,3-丁二烯/45 2-丁酮/1101-丁烯/299丁烷/48对苯二酚/299E二硼烷/269二氧化氮/304 二氧化硫/57 二氧化氯/60 二氧化钠/304 二乙醚/266F氟化硼/310氟化氢/62氟化氢溶液/176 氟氢酸/176G高硫酸铵/67高效漂白粉/169 光气/65硅仿/195烷/88 硅氯仿/1951,2-二氨基乙烯/298 过二硫酸铵/67 二甲胺/303 过硫酸铵/67二甲苯/51 过氧化苯甲酰/69 过氧化苯酰/69 2-甲基丙烷/286过氧化二苯甲酰/69过氧化二苯甲酰/69过氧化环已酮/72过氧化氯/60过氧化钠/304过氧化氢/741-过氧化氢环已基/72 过氧乙酸/77过乙酸/77H红磷/305环已酮/82环氧丙烷/85环氧乙烷/88黄磷/4火碱/1822-甲基丙烷/286 2-甲基丙烯/315 甲基丙烯酸/305 甲基肼/107甲基联胺/107甲基氯/155甲基氯甲醚/149 甲基氰/262甲基氰溴/236甲基乙基酮/110 甲基乙基甲酮/110 甲基乙炔302甲肼/107甲硫醇/306甲醚/298甲醛/113甲酸/116J 甲烷/119甲氧基钠/104 已烷/91 甲乙酮/110 甲胺/253 芥子气/133 甲苯/95 金属钠/309甲苯二异氰酸酯/98 甲醇/101甲醇钠/104甲氟磷酸异丙酯/211 苛性钠/182L连二亚硫酸钠/121 联乙烯/45邻苯二甲酸酐/306 磷化氢/123磷酸/126磷酰氯/242磷酰三氯/242硫/131硫醇甲烷/306硫化钾/306酒精/259K苛性钾/179 3-氯丙烯/301氯醋酸/163氯仿/310氯化钡/142氯化苯甲酰/301 氯化苄/308氯化铝/200氯化氢144氯磺酸/146α氯甲苯/308氯甲基甲醚/149 氯甲酸氯甲酯/152 氯甲烷/155硫化碱/307 氯气/250硫化钠/307 氯酸钡/308硫化氯/128 氯酸钾/157硫磺/131 氯乙醇/160硫芥/133 2-氟乙醇/160硫氢化钠/307硫酸/136硫酸酐/206硫酸甲酯/139六氟丙烯/307六氟化硫/307六氢化苯胺/97N钠/309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16 P硼氟化锂/309砒霜/311漂汾精/169Q汽油/171氯乙酸/163 氯乙烷/308 M密斑油/224 木醇/101木精/101氰化氢/188氰基乙烯/32 巯基甲烷/306 全氟丙烷/307 全氟乙烯/312 R溶剂油/192S三氟化硼/310 三氯硅烷/1951-羟基-1”-过氧化氢二三氯化磷/197环已基过氧化物/72 三氯化铝/2002-羟基-2-甲基丙腈/22 三氯化磷酰/242 漒水/227 三氯甲硅烷/195 氢/174 三氧化二砷/311氢氰酸/188 氢硼化锂/309 氢氧化钾/179 氢氧化钠/182 氰氨化钙/310 氰化钠/184 石脑油/214 石炭酸/12石油/295石油精/311 石油醚311 双氧化钠/304 双氧水/74四氟乙烯/312 四氯化碳/312 四氯甲烷/312 四碳酰镍/313三氧化硫/206 三异丁基铝/208 沙林/211山奈钠/184烧碱/182石灰氮/310烯面值醛/36硝铵/231硝基苯/224硝漒水/227硝酸/227硝酸铵/231硝酸乙烯/324溴/233溴化氢/314溴甲烷236溴素/233蒜醇/29 Y酸性硫化钠T 亚硫酸酐/57亚砷〔酸〕酐/311碳化钙/217 盐酸/239碳酰氯/65羰基镍/313自然气/219W无水肼/313无水联胺/313 戊烷/221X烯丙醇/29一氯甲烷/155 一氯乙酸/163 一氧化碳/257 乙醇/259乙二胺/2981,2-乙二胺/298氧/245氧化氯/60氧化丙烯/85氧化乙烯/88氧氯化磷/242 氧气/245液氨/1液化石油气/247 液氯/250一甲胺/253一氯化苄/308异丙醇/300异丙烯基氯/301 异丁醛/284异丁烷/286异丁烯315异丁烯酸/305乙酐/42 异氰酸甲酯/289乙基氯/308 引发剂BPO/69乙腈/262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292 乙醚/266 原油/295乙硼烷/269 Z乙醛/272乙炔/275乙酸/278乙酸酐/42乙酸丁酯/314乙酸乙酯/315乙烷/315乙烯/281乙烯基苯/15乙烯基氯/166乙烯基氯/32乙酰过氧化氢/77 蚁酸/116 正丙醇/299正丁烷/48正已烷/91正磷酸/126正戊烷/221制冷剂R-1216/307仲丁醇/300其他MEK/110TDI/981.氨别名:液氨;氨气特★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别★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甲基肼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3)甲基肼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系统漏气时要站在上风口,同时佩戴好防毒面具进行作业;
——接触高温设备时要防止烫伤;
——设备的水压、油压保持正常,有关管线要畅通;
——维护保养好设备,消除跑、冒、滴、漏等现象,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禁止用砂土压盖。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
危
害
信
息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在空气中遇尘土、石棉、木材等疏松性物质能自燃。遇过氧化氢或硝酸等氧化剂,也能自燃。高热时其蒸气能发生爆炸。具有腐蚀性。
【健康危害】
吸入甲基肼蒸气可出现流泪、喷嚏、咳嗽,以后可见眼充血、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继之恶心、呕吐。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吸入甲基肼可致轻度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可引起溶血。
危化品应急处置手册(涵盖59种常见危化品)
危化品应急处置手册目录1、液化石油气-----------------------------------------------------------------------------------------12、汽油※---------------------------------------------------------------------------------------------13、柴油--------------------------------------------------------------------------------------------------14、石脑油※--------------------------------------------------------------------------------------------25、原油--------------------------------------------------------------------------------------------------26、氧气--------------------------------------------------------------------------------------------------37、液氨--------------------------------------------------------------------------------------------------38、硫化氢-----------------------------------------------------------------------------------------------49、乙炔--------------------------------------------------------------------------------------------------410、甲烷------------------------------------------------------------------------------------------------411、氯---------------------------------------------------------------------------------------------------512、硫酸※---------------------------------------------------------------------------------------------513、盐酸------------------------------------------------------------------------------------------------614、硝酸------------------------------------------------------------------------------------------------615、磷酸------------------------------------------------------------------------------------------------616、乙酸------------------------------------------------------------------------------------------------717、甲醇※---------------------------------------------------------------------------------------------718、乙醇※---------------------------------------------------------------------------------------------719、甲醛------------------------------------------------------------------------------------------------820、苯※------------------------------------------------------------------------------------------------821、甲苯※---------------------------------------------------------------------------------------------922、苯酐※---------------------------------------------------------------------------------------------923、二甲苯--------------------------------------------------------------------------------------------1024、苯酚-----------------------------------------------------------------------------------------------1025、对苯二酚-----------------------------------------------------------------------------------------1026、二苯胺--------------------------------------------------------------------------------------------1127、氯乙酸--------------------------------------------------------------------------------------------1129、高氯酸--------------------------------------------------------------------------------------------1230、氯化苄--------------------------------------------------------------------------------------------1231、香蕉水--------------------------------------------------------------------------------------------1332、环烷酸钴-----------------------------------------------------------------------------------------1333、2-丁酮※-----------------------------------------------------------------------------------------1434、丙酮※--------------------------------------------------------------------------------------------1435、乙醚※--------------------------------------------------------------------------------------------1436、石油醚※-----------------------------------------------------------------------------------------1537、硝酸钾※-----------------------------------------------------------------------------------------1538、重铬酸钾-----------------------------------------------------------------------------------------1539、氢氧化钠-----------------------------------------------------------------------------------------1640、过氧化钠※--------------------------------------------------------------------------------------1641、氯化钡--------------------------------------------------------------------------------------------1642、硝酸银--------------------------------------------------------------------------------------------1643、汞--------------------------------------------------------------------------------------------------1744、过氧化氢-----------------------------------------------------------------------------------------1745、氯化汞--------------------------------------------------------------------------------------------1846、三溴甲烷-----------------------------------------------------------------------------------------1847、液体石蜡-----------------------------------------------------------------------------------------1848、白磷-----------------------------------------------------------------------------------------------1849、液化气--------------------------------------------------------------------------------------------1950、丙烷溶剂-----------------------------------------------------------------------------------------1951、糠醛※--------------------------------------------------------------------------------------------2052、丁酮-----------------------------------------------------------------------------------------------2053、丙烷-----------------------------------------------------------------------------------------------2154、丙烯-----------------------------------------------------------------------------------------------2155、溶剂油※-----------------------------------------------------------------------------------------2156、石蜡-----------------------------------------------------------------------------------------------2257、氢气-----------------------------------------------------------------------------------------------2259、脱蜡油※-----------------------------------------------------------------------------------------231、液化石油①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甲基肼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基肼化学品英文名:methyl hydrazine化学品别名:一甲肼甲基联氨CASNo.:60-34-4ECNo.:200-471-4分子式:CH6N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吞食后有剧毒。
跟皮肤接触有剧毒。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吸入有剧毒。
可能有损伤胎儿或胚胎的危险。
短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长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1;急毒性-口服,类别2;急毒性-皮肤,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急毒性-吸入,类别1;生殖毒性,类别2;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类别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致命,皮肤接触致命,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吸入致命,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对器官造成损害,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喷雾状水稀释挥发的蒸气,并改变蒸气云流向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
•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
・如果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
火灾扑救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抗溶性泡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
泄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使用防爆的通讯工具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
•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
•构筑囤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人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 空间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甲基阱)
别名:甲基联胺:甲脐
特 别 警 示
★剧毒.有腐蚀性
★易燃.在空气中遇尘土、石棉、木材等多孔疏松性物质能自燃 ★高热时其蒸气能发生爆炸
化
学
式
分子式CHeN:
危 险 性
危险性类别
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燃烧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放出刺激性的氧化氮烟气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多孔物质时,易于发生自燃
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o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淸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
用途
•用作化学合成中间体、溶剂。常与四氧化二氯等氧化剂组成双组冗液体, 用作火箭推进剂
个 体 防
・佩戴全防型滤毒罐
・穿封闭式防化服
护
应
急
行
动
隔离与公共安全
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3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 0.08mg/m‘(皮)
• IDLH:20ppm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33mg/kg;大鼠经皮L%
183mg/kg;大鼠吸入LCw 74ppm(4h)
•剧毒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吸入甲基耕蒸气可出现流泪、喷嚏、咳嗽,以后可见眼充血、支气笛痉挛、 呼吸困难,继之恶心、呕吐。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眼和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环境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作用
・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迁移性
•在低浓度时,易被生物降解;但在高浓度时,会造成微生物中毒,影响生 物降解能力
理 化 特 性 及 用 途
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有氨的气味
•沸点:87.5°C
•相对密度:0.874
・闪点:一8.3°C
•爆炸极限: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