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3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第3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1.内部因素
➢ 空间位阻使分子共平面性下降,荧光减弱。
SO3Na
H3C N
CH3
H3C SO3Na N CH3
①1-二甲胺基萘-7-磺酸盐 ②1-二甲胺基萘-8-磺酸盐
f=0.75
f=0.03
➢ 顺反异构体:反式分子有荧光,而顺式分子没有
荧光(位阻原因)。例如:1,2-二苯乙烯反式有强
⑶ 取代基的影响:给电子取代基使荧光强度增大;而 吸电子取代基则使荧光强度降低。
3.2 基本原理>>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1.内部因素
➢ 长共轭结构示例 比较:λex (nm)/ λem (nm)/ f
苯 205/278/0.11
萘 286/321/0.29
蒽 356/404/0.36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 辐射跃迁-发光失活 荧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单线态S1的最低
振动能级回到基态S0所发出的辐射。 磷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T1的最低
振动能级回到基态S0所发出的辐射。 波长关系:激发光<荧光<磷光。
3.2 基本原理>>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3.2 基本原理>>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2.外部因素
➢ 例如:硫酸奎宁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荧光光谱和
散射光谱
H
O H3C
H HO
N H
CH CH2
1/2H2SO4 H2O
N
3.2 基本原理>>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2.外部因素

仪器分析课件12荧光分析法

仪器分析课件12荧光分析法
f = 0.29
ex = 356nm em = 404nm
f = 0.36
16
2. 分子的刚性
• 同样具有*跃迁的长共轭分子中,刚性分子 增加了共平面性, 越大, 长移。
f = 0.2
-O
O
COO-
C H2
f = 1.0
-O
O
O
COO- 荧光素钠
17
原来不发生荧光的,如:8-羟基喹啉
消除干扰,提高选择性、灵敏度
脉冲激光
样品
干扰 组分
44
3. 同步荧光分析
固定,同时扫描激光光谱和发射光谱 若: = em - ex
Fsp = KcFem Fex 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混合物的同步荧光光谱( =3nm)
45
4. 胶束增敏荧光
CH3(CH2)11OSO3-Na+ 非极性疏水基团 极性亲水基团 增加溶解度 增加荧光效率 增加荧光的稳定性
•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高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F=Kc
紫外法 A lg T lg I
I0
36
二、定量分析方法
1. 工作曲线法
用空白溶液调零 用标准溶液调满刻度
F cx
c1
c2 c3 c4 c5
20 40 60 80 100%
16 32 48 64 80%
37
2. 比例法(对比法)


荧光光谱 横坐标em, 度
纵坐标 发射光强度

400
500
(nm)
8
溶液荧光光谱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斯托克斯位移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的镜像关系

分子荧光分析法

分子荧光分析法
1.荧光效率
能发射荧光物质条件: ①物质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的特定结构。 ②分子必须有较高的荧光效率。 ③Фf=发射荧光的量子数/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
第五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
2.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1)共轭双键结构:芳环杂环化合物,含共轭双键
脂肪烃π-π激 (2)分子的刚性平面:效应增加,可使荧光效率增
标作图E荧-λ激 (2)荧光光谱:固定入激以λ荧为横坐标,E荧纵坐
标作图E荧-λ荧
第五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
4.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关系: (1)荧光发射光谱不随激发波长而改变。只强度改
变。因此荧光光谱只有一个谱带。 (2)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呈现镜像对称关系。
第五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
二、分子结构与荧光关系
第五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
2.荧光的产生:分子跃迁到较高能级后,以无辐射 跃迁的形式下降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 能级,以光的形式放出所吸收的能量,由第一 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各振动能 级,这种光称为荧光。
3.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1)激发光谱:固定入荧以λ激为横坐标,E荧纵坐
第五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分子荧光的发生过程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子的激发态 (1)去活化过程: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后,处于激
发态的分子不稳定,其电子以辐射跃迁或无辐射 跃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回到基态,这个过程为分 子去活化过程。 (2)单线态:分子受辐射激发时,电子从最高占有 轨道跃迁到较高空轨道,受激电子自旋仍保持方 向相反,称激发单线态。 (3)三线态:受激电子自旋方向反转,电子自旋为 平行时是激发三线态。
构造:激发光源——单色器——样品池——单色 器——检测器等四部分

第十一章荧光分析法.ppt

第十一章荧光分析法.ppt

散射光干扰及消除
散射光:当一束平行光投射在液体试样上,大部分 被吸收或透过,小部分由于光子和物质分子相碰撞, 使光子的运动方向改变,而向不同方向散射形成的 光。
散射光包括瑞利散射光和拉曼光
瑞利散射光:无能量的交换,λ散射≈λ激发
拉曼光: 有能量转移, λ散射> <λ激发
干扰的消除
1)改变激发光的波长;
单色器1
样品池
单色器2
垂直方向
放大 与
记录
检测器
荧光仪特点
与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差别
① 垂直测量方式, 消除透射光影响 ② 两个单色器,激发和发射,常用光栅
1 光源 A、白炽灯:钨灯、卤钨灯 B、气体放电灯:氢、氙、汞,
常用氙灯(波长: 250-700nm) C、激光光源 2 单色器
闪耀光栅
3 检测器 光电倍增管
5.弱荧光的芳香族化合物也可与荧光试剂作用生成 强荧光衍生物以提高测量灵敏度。
故药物中的胺类、抗菌素、维生素、甾体类均可 用荧光法测定。该法在体内药物定量分析中应用甚 广。
思考题
• 1.荧光和磷光在产生机制上有什么不同?
• 2.何谓荧光量子效率?哪些结构物质有较高荧光效率?
• 3.以下物质中可能有最强荧光的物质是( )。
6.()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光的波长无关。
7. 荧光光谱的特征?
1. 所谓荧光,即指某些物质经入射光照射后,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从而辐射 出比入射光( )。
A. 波长长的光线
B. 波长短的光线
C. 能量大的光线
D. 频率高的光线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荧光发射波长永远大于激发波长
B 荧光发射波长永远小于激发波长

第十三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第十三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内部能量转换
当两个电子激发态之间的能量相差较小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叠 时,受激分子由高电子能级转移至低电子能级的过程。
.
6
荧光和磷光产生示意图
关于荧光
荧光的产生需经历两个过程:
吸收 发射
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振动驰豫 内部能量转换
.
8
例题
1. 所谓荧光,即某些物质经入射光照射后, 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从而辐射出比入射 光: A 波长长的光线 B 波长短的光线 C 能量大的光线 D 频率高的光线
.
24
三、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温度 溶剂 酸度 散射光
学习目的: 提高荧光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25
1 溶剂对荧光的影响
萘在下列哪种溶剂中的荧光强度最强? A 1-氯丙烷 B 1-溴丙烷 C 1-碘丙烷 D 1,2-二氯丙烷
1. 一般情况下,荧光波长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而长移, 荧光强度也增强。
OH N
C H2
芴φf 1.0
O N Mg1/2
.
21
(三)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
CH3
SO3Na
N
CH3 CH3
SO3NaN CH3
H CCH
H CC H
结论:在相同的长共轭分子中,分子的刚性和共 平面性越强,荧光效率越大,荧光波长长移
(四)取代基效应
给电子基团 -NH2、 -OH、-OCH3、-NHR、-NR2荧 光效率提高、荧光波长长移

• • • •
cx
cs
.
34
二、定量分析方法
2、比例法(对照法)
Fs F0 KCs
FxF0KCx
Cx
Fx Fs

利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生物单分子ppt课件

利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生物单分子ppt课件
➢ 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直接导致了多光子荧光显微术的成功。尤其是飞秒激光激 发的荧光显微术, 对于提取时间分辨的信息是有力的工具。这种荧光单分子探 测及单分子光谱探测与其数据处理方法的组合, 形成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探 测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1.5 纳米~ 8 纳米的空间分辨率的构像信息, 达 到光学方法上最高的分辨率。
利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生物单分子
陈浩 200425023 分析化学专业
光学单分子方法的进展
➢ 近20 年来, 光学探测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80 年代出现并逐渐成熟起来的 近场显微术为超衍射极限分辨成像提供了基本手段, 同时也使光学显微术进入 了纳米科学的领域。而共焦显微术不仅突破传统光学的衍射极限, 而且为光学 探测引入了第三维空间信息, 使光学探测具有了层析能力, 实现了真正的空间 三维成像。
在分析了大量图像之后,发现大多数光斑都显示单个 的熄灭,表示这是单个的分子。测出的步距只是单个 被标记的myosin分子的。
在没有ATP存在时,荧光光斑 不移动。加入≈300nm ATP之 后可识别到有移动,且ATP浓 度越大,平均移动率越高。 总的说来,我们观察到49个 不同的标记上BR的myosin V 分子并检测到总共552步。我 们观察了三个不同群体的myo sin V分子群,显示出几种不 同的步长,有74nm的,也是5 2/23之间变动的,或者42/33 之间变动的,但没有发现37n m长的。
➢ 以上近场、共焦、荧光显微术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四种基本技术构成了目前 活跃的生物单分子探测的光学平台。
Myosin V 的分子结构
cargo binding domains
-helical coiled coil
Myosin V
light chains

《有机分子荧光》课件

《有机分子荧光》课件

2023
PART 04
有机荧光分子的性能研究
REPORTING
荧光光谱学研究
荧光光谱学是研究有机荧光分子发光特性的重要手段。通 过荧光光谱,可以了解荧光分子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发射 波长、Stokes位移等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荧光发光的机 理。
荧光光谱学研究还包括对荧光光谱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荧光分子的光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 异,为荧光分子的应用提供依据。
03
染料。
荧光素的合成
荧光素是一类具有荧光性质的染料, 可以通过苯酚和芳胺的缩合反应合成 。
在缩合反应中,苯酚和芳胺通过亚甲 基桥连接,形成具有共轭结构的荧光 素分子,该分子在可见光下呈现荧光 性质。
香豆素类荧光染料的合成
香豆素类荧光染料是一类具有香豆素结构的荧光染料,可以 通过香豆素的羟基化、烷基化、酯化等反应合成。
通过研究激发态动力学,可以深入了解荧光发光的过程和机理,为荧光 分子的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激发态动力学研究方法包括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荧光分子的激发态寿命、能量转移和传递等动力 学过程。
2023
PART 05
有机荧光分子的应用实例
REPORTING
有机荧光染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成像
用于标记生物分子和细胞,实现荧光成像和示踪 研究。
化学传感
用于检测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化学物质,实现快 速、灵敏的检测。
光学材料
用于制造荧光灯、显示器、激光器等光学器件, 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2023
PART 02
有机荧光分子的分类
REPORTING
偶氮荧光染料
偶氮染料是一类具有偶氮基团( -N=N-)的染料,通常呈现黄

第七章-分子荧光法

第七章-分子荧光法

第七章分子荧光分析法第一节概述物质的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其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如果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伴随有光辐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发光(molecular luminescence),以此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子发光分析法。

物质因吸收光能激发而发光,称为光致发光(根据发光机理和过程的不同又可分为荧光和燐光);因吸收电能激发而发光,称为电致发光;因吸收化学反应或生物体释放的能量激发而发光,称为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

根据分子受激发光的类型、机理和性质的不同,分子发光分析法通常分为荧光分析法,燐光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历史悠久。

早在16世纪西班牙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N.Monardes,就发现含有一种称为“Lignum Nephriticum”的木头切片的水溶液中,呈现出极为可爱的天蓝色,但未能解释这种荧光现象。

直到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它们能发射比入射光波长稍长的光,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导入了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并根据荧石发荧光的性质提出“荧光”这一术语,他还论述了Stokes 位移定律和荧光猝灭现象。

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包括荧光素、曙红、多环芳烃等600多种荧光化合物。

近十几年来,由于激光、微处理机和电子学新成就等科学科术的引入,大大推动了荧光分析理论的进步,促进了诸如同步荧光测定、导数荧光测定、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相分辨荧光测定、荧光偏振测定、荧光免疫测定、低温荧光测定、固体表面荧光测定、荧光反应速率法、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荧光光纤化学传感器等荧光分析方面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新型荧光分析仪器的问世,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解决了生产和科研中的不少难题。

目前,分子发光分析法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环境科学以及农牧产品分析,卫生检验、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子荧光分析法简介课件

分子荧光分析法简介课件

荧光光谱的测量
总结词
荧光光谱的测量是荧光分析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可以得到待测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和 激发光谱。
详细描述
在测量荧光光谱时,需要使用光谱仪在特定的激发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待测物的荧光 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同时,还需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溶剂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荧光寿命的测定有助于了解荧光染料的发光 持续时间和能量衰减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 荧光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详细描述
荧光寿命的测定通常使用脉冲或时间相关偏 振光谱技术进行。通过测量染料在不同时间 点的荧光强度,可以计算出荧光寿命。该参 数对于优化实验条件、提高荧光分析的灵敏
度和特异性具有指导意义。
CHAPTER 05
CHAPTER 03
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分类
荧光分光光度法
总结词
一种常用的荧光分析方法,通过测量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对荧光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详细描述
荧光分光光度法基于荧光物质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会发出不同波长的荧光原理,通过测量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 ,可以确定荧光物质的成分和浓度。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等领 域。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总结词
一种高灵敏度的荧光分析方法,通过测量荧光物质在不同时间点的荧光强度,对荧光物质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
详细描述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利用荧光物质在不同时间点的荧光特性,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荧光强度,可以 消除背景荧光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在生物 、医学、环境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
V0
V
V
3
2
V1
T1
V0
S0
V
V
3
2
V1
V0
荧光与磷光产生示意图
.
8
发射荧光过程约为 109,1返07回S基态 时,可停留在任一振动能级上,因此,可得几
个非常靠近的Biblioteka 光峰谱线。有关概念: ① 振动弛豫:vbrational relexation
物质分子被激发后,其电子可能跃迁到第一电 子激发态或更高的电子激发态的几个振动能级 上,在溶液中,激发态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碰 撞而将部分振动能量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 则返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上, 此过程称为~。
原因:内转换、振动驰豫达到第一激发单线态 的最低振动能级;激发态分子与溶剂相互作 用;激发态分子返回到基态的各不同振动能 级,进一步损失能量。
B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荧光发射 通常发生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而与激发到哪一个电子激发态无关。
.
17
四 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物质能否产生荧光,主要取决于物质结构及 环境条件。 1 物质产生荧光的必要条件 ① 物质分子必须有强的紫外-可见吸收。 ② 物质必须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 荧光效率(fluorescence efficiency)又称荧光 量子产率(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3.优点: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0检 7g出 /m限l
荧光分析法检1. 出 01限 01为012g/ml 3
二 基本原理 1 有关概念 单线态:
大多数分子含偶数个电子,成对地填充 在能量最低的各轨道中,根据Pauli不相 容原理,轨道中的两个电子具有相反方 向的自旋,即自旋量子数为+1/2和-1/2, 其总自旋量子数为0。用2S+1表示电子 能态的多重性,基态所处的电子能态为 单线态。
.
12
⑥ 磷光发射: 激发单线态最低振动能级体系间跨越激发
三线态高振动能级 振动驰豫 激发三线态 最低振动能级(存活) 发射磷光 基态 各振动能级振动驰豫、外转换基态最低振动能级
与荧光比较:过程比荧光长( 104)10S
磷光波长较荧光长?
.
13
综上所述的能量释放方式中:
辐射跃迁:荧光、磷光的发射。 无辐射跃迁:振动弛豫、内转换、
分子荧光分析法
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
1
一、概述
1 光致发光:
当某些物质受到光的照射时,除吸收某种波 长的光之外还发射波长相同或比吸收波长更长 的光,这种现象叫光致发光。
荧光 fluorescence:
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从激发 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发射出的光。
.
4
当基态分子的一个电子吸收光辐射被激 发而跃迁至较高的电子能级时,电子不发 生自旋方向的改变,此时分子处于激发的 单线态。
激发三线态:
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自旋方向改变,分子 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总自旋量子 数为1,处于激发的三线态(2S+1=3)。
2 基态、激发单线态、激发三线态比较
如图所示,激发三线态和激发单线态
磷光 phosphorescence:
吸收光子 激发 三线态最低
振动能级 基态
.
2
2 荧光分析方法
Fluorometry
根据物质的荧光谱线位置及其强度进行 物质鉴定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X射线荧光分析法 X-ray fluorometry 原子荧光分析法 atomic fluorometry 分子荧光分析法 molecular fluorometry
.
11
⑤ 体系间跨越:intersystem crossing
指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 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如果第一激 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同激发三线态的最 高振动能级重叠,那么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 生自旋反转,分子由激发单线态跨越到激发 三线态,荧光强度减弱或熄灭。
含有重原子如Br2、I2等的分子,体系间跨 越最常见,因为电子的自旋与轨道运动之间 的相互作用较大,有利于电子自反转的发生。 溶液中存在的氧分子等顺磁性物质也容易发 生体系间跨越,从而使荧光减弱。
.
9
② 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当两电子激发态之间能量相差较小以致其振动 能级有重叠时,受激分子将多余的能量转变为 热能而跃迁至较低电子能级。
③ 荧光发射:
无论分子最初处于哪一个激发单线态,通过内 转换及振动弛豫,均可返回至第一激发单线态 的最低振动能级上,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发射光 量子而返回到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上,所发射 的光量子即
.
15
作用:鉴别荧光物质; 选择适当的荧光测定波长。
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类似“镜像对称”关系
荧 光 强 度
300nm
400nm
500nm
硫酸奎宁的激发光谱(虚线)及荧光光谱(实线)
.
16
3 溶液荧光光谱的特征
A 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t
1852年,Stokes首先观察到:溶液荧光光谱中, 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
外转换、体系间跨越。
.
14
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1激发光谱:excitaton spectrum
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起物质发射某一波长 荧光的相对效率。即固定荧光波长,以荧光 强度(F)为纵坐标,激发波长(λex)为横 坐标作图可得。
2 发射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um
即荧光光谱,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 变,通过发射单色器扫描以检测各种波长下 相应的荧光强度,记录荧光强度(F)对发射 波长(λem)的关系曲线。
.
5
除电子自旋方向改变外,能量亦不相同。
E
基态 激发单线态 激发三线态
.
6
3 荧光的产生
荧光的产生过程:
基态吸收辐射 激发单线态 内转换、振动驰豫 第一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发射荧光 基态的各振动能级外转换、振动驰豫 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
7
S
2
V
V
3
2
V1
V0
内转换
S
1
V
V
3
2
体系间跨越
称荧光。
.
10
荧光的波长总比激发光的波长要长?
④ 外转换:external conversion 如果分子在溶液中被激发,激发态分子与溶 剂分子及其它溶质分子之间相互碰撞而失去能 量,以热能形式放出,此过程称为外转换。 通常发生在第一激发单线态或第一激发三线 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向基态转换的过程中,会降 低荧光或磷光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