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三境界

合集下载

佛教的四个境界

佛教的四个境界

境界: 1. 声闻小乘境在佛陀住世时期,能够听闻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而证得果智,称为佛陀的声闻圣弟子。

后把明悟“四谛”道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除“见思烦恼”,叫“声闻”声闻指的是罗汉,罗汉有四果,第四果罗汉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开始了变异生死的人,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里最低果位的人。

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叫做声闻乘。

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四果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

华言入流。

又名预流。

即初果也。

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

预入圣道法流。

故名入流。

(三界者。

欲界。

色界。

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

华言一来。

即第二果也。

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

断前六品尽。

后三品犹在。

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

故名一来。

(思惑者。

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

心起贪受。

迷惑不了也。

九品得。

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

华言不来。

即第三果也。

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

更不来欲界受生。

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

华言无学。

即第四果也。

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

四智已圆。

已出三界。

已证涅盘。

无法可学。

(四智睹。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也。

梵语涅盘。

华言灭度。

)2 .缘觉中乘境也称辟支佛、独觉。

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独自修行,观“十二因缘”之理,觉悟无常,断烦恼,证真理,从缘得觉,故叫“缘觉”,也称“辟支佛”。

缘觉指的是辟支佛,是属于中乘,比第四果罗汉略高,还没到大乘菩萨。

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

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为学有三要,所谓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全无而称之为人者,则是貌似人而已。

——明憨山德清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译经便受印度影响而善用韵文。

佛陀时代或是为了方便布道,并使信众易于上口,于是广泛采用“偈”——由短句构成、排列成章,或协韵、或不协韵的一种文学形式,来传经布道。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大行于魏晋。

东土僧人始以“诗偈”形式著作、布道。

随着中国诗歌发展到隋唐之鼎盛、僧人诗也大大前进一步。

有王梵志、寒山与拾得等僧人承晋僧之风,导俗入佛,流传广泛,故而中国“诗僧”的得名是由他们开始。

“诗僧”自此后两千年至今,成为中国诗坛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僧入诗从寒山初近高雅到晚唐的皎然、贯休等诗僧之后,方真正走上“僧诗”的正格。

以禅喻诗的风气大开,中国诗坛奇葩“禅诗”已然成其规模,两千年来为中国诗风之精华。

禅诗,就是渗透着禅宗理趣的诗。

禅诗是禅家沉思参悟的结晶,它打破常俗的知解框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禅的机敏智略与狂放激杨。

优秀的禅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着崇高的道德情操,传达着人类的至情至性。

中国的古诗,不 少均出自佛门高僧手笔,他们在诗句中充分表达了悲天悯人,胸怀法界的高尚情操。

所谓“禅”乃音译,梵文原音为“禅那”。

泛称曰“禅”,即“禅定”之义。

所谓“禅定”是指四禅八定而言,虽云四禅八定其实却是四四定,曰四禅八定者,四禅四定共为八也。

佛教传入中国后,始有禅宗产生,六祖慧能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传有语录名<六祖坛经>。

其中解释说:“内见自性不动”为禅。

十首最具佛性诗词,一首一境界!

十首最具佛性诗词,一首一境界!

十首最具佛性诗词,一首一境界!十首最具佛性诗词,一首一境界!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

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

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

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

「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

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

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

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

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

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

闲事,也即烦心之事。

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

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益中学校刘坤昊佛家有云:人生三境为勘破、放下、自在。

一角阳光,剥落的朱红,竹林中点滴清凉。

独居一隅,你手捧古卷,茶香氤氲。

你忽然悟出了人生的境界。

张横渠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立心,即为第一重境界——“净”。

彭泽令不求功名利禄,只因官饷可以为酒而去为官。

一心自由来去的他,“非矫厉可改”,“质性自然”,即辞官退去,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位内心至纯至净之人归于家中,看到路径边的庄稼荒废,又惊觉松菊依旧。

陶渊明又何尝不是身处混乱世道与污浊官场中一棵任性恣意、经年苍翠的松菊呢?心中纯净,方不为外物所扰,才不畏忧愁。

他勘破了滚滚红尘中的利与欲,临清流而赋诗。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保持内心纯净的同时,人生当充满有志之“劲”。

古人少时曾有言:“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志向之远大为人所叹服。

古有卧薪尝胆、凿壁偷光;今有“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的语训。

志如磅礴之气,无论老少,即为天际之流云,宇宙之星河。

叶嘉莹教授经历一生艰辛,从入狱到失子,晚年时她志向依旧。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她一心传播中华诗词之美,四处讲学,“柔茧老去”,却始终心怀有“劲”,为为万千读书人燃起红烛火光,照亮了年轻人诗词研究之路。

第三重境界为“静”。

在做到内心如水明净,身如青松志行合一之劲后,行到水穷、坐看云起的淡然便是你我一生的求索。

自在——这佛门所言的最高的境界,包含了豁达兼容的意味。

因为自在,东坡在乌台诗案后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自在,所以张岱在清兵入主后悟得“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将天地纳于须弥,归于永恒;因为自在,所以“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不是帆动,不是风动,是心在动。

”“菩提本无树”的禅悟,“一花一世界”的冥思在提醒着我们,在喧哗的世界内,何妨不停下来,静下来,泡一盏茶,寻找内心一隅,一窥佛悟?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身处晴空之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们行走于世间,饮一瓢清水,不忘洗涤心灵,品味点滴清欢。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意思从俗人的角度浅谈下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意思从俗人的角度浅谈下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意思从俗人的角度浅谈下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意思从俗人的角度浅谈下?佛家说,人生有三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意思从俗人的角度浅谈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佛家说,人生有三个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层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层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初看这段话时,觉得玄之有玄。

后来,经别人套用在项目思维上,便略理解一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网络上有很多苦工,比如游戏试玩这个项目。

做为一个在游戏行业做市场的,以前做过,但是得出的结果是这些渠道的用户都是白嫖玩家。

除了身在游戏行业之外,自己也去赚过这些辛苦钱。

之所以称为辛苦钱,是因为把这个项目就当作一个试玩来看待。

这便是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如果都是白嫖用户,那长期在做的CP也不傻,不可能一直在做,之所以在做,那么就是玩透了这类深层用户的心理。

第一层境界的用户都是苦力,不愿意花一分钱。

第二层境界的用户,虽然也是在玩,但学会了计算,知道如何通过花钱让自己赚更多的钱。

而这类CP则也了解这类用户的心理。

那么则卡好计费点。

比如10给11,但最低计费点则是12、用户充了那为回本,必然会接着继续玩,如果不玩,那CP至少是赚了1块钱。

虽然是同样的项目,但效率比起第一个境界来说,提升了很多。

同样还是这个项目,看到更高境界的人,便不仅仅是玩这么简单。

从CP的角度,我无法去说更多。

但从用户的角度,便有了更多的可能,比如工作室多账号、多平台进行操作。

比如收徒,更有甚者去卖教程,等等。

这便到了第三个境界,项目还是那个项目,但与第一层境界的人结果已然不同。

那么也可以简单归纳成三个阶段:卖体力、靠技巧、重思维。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对于这句话,以前不理解,现在也只能说是浅淡下,且还是从俗事谈起。

佛曰人生三境界

佛曰人生三境界

佛曰人生三境界
佛曰人生三境界
佛曰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它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境是指涉世之初,天真烂漫,纯朴无瑕,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富有生意,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没有雕琢,没有粉饰,山水就是存在的山水,行云流水,自在自然。

第二境是说,年龄渐长历事渐多,世事如棋变幻莫测,原来这个世界并不象第一境那么天真而单纯,它是复杂的、混乱的、虚伪的、颠倒的,好人无好报,祸害活千年,有理寸步难行,无理走遍天下。

人一旦走到这个境界,人是忧虑的、愤激的、不平的、疑惑的,人心惟危,人在不断地设防,人不再是轻信和盲从,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

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山水之中融入了人的主观情绪,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追逐不停地攀登,那么执着那么争强好胜那么心高气傲,一心一意想活得比过去更好比别人更好,于是机关算尽还是不能满足,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吾生亦有涯,而知亦无涯”,一个极为有限的人生,怎么能与永恒的宇宙争奇斗艳呢?悲夫!
然而太多的人只能沉浸在第二境,第二境就成了他们人生的终点。

劳劳碌碌,孜孜以求,执迷不悟,至死无悔,自始至终没能抵达理想的彼岸,他们只能抱憾终生,在人世间销声匿迹。

只有那些少数人,他们用超脱的思想通达的眼光,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
第三重人生境界,清风明月,佛光朗朗,茅塞顿开,心胸豁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从执着而淡泊,从计较而随缘,从世俗而清雅,没有一切不了之事,没有一切不化之缘,此曰复归于自然,此境之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复是水了。

佛家三重界 看山还是山

佛家三重界 看山还是山

佛家三重界 看山还是山田培银(641418四川省简阳市三岔中学)佛家有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佛是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佛不是佛;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佛还是佛。

”这反映了人们人生、事业和学习的三种不同境界。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

首先要求自己从整体来把握学习对象,要把老师讲过的物理问题或模型从本质上理解透彻,有哪些特点、条件和规律。

例1、假若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可以增大,为使大量的地表水不致因角速度太大而被甩出,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得小于多少?(设水只受万有引力。

地球平均密度ρ=5.5×103kg/m 3,地球的平均半径R =6.4×103km,G=6.67×10-11N·m 2/kg 2。

)解析: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F与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刚好吻合时,物体做稳定的匀速圆周运动。

那么地球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需要依靠其自转使地球对其任何一部分的作用力恰好提供这一部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设在地球表面上任选一部分质量为m 的水团,M 、R分别为地球的质量和半径。

如图1所示,之所以该水团未被甩出去,是因为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它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向=G 2R Mm ≥mR 2ω= mR ()22T π …………(1) 由于题目没有告诉地球的质量,所以,需进一步寻找关系: M =ρV =ρ334R π (2)以上两式联立求解得:T ≥G ρπ3=0.5×104s =5×103s=1.39h 。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

看山不是山,看题不是题。

要求自己找出问题的特点和本质规律,以推广到所有具有这些特点和规律的问题,建立具有这些特点和规律的物理模型。

例2、(第1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七题第3问)天文学家认为: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中子星的电磁辐射是连续的,沿其磁轴方向最强,磁轴与中子星的自转轴方向有一夹角(如图2所示)在地球上的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一连串周期出现的脉冲是脉冲星的电磁辐射。

三重境

三重境

三重境介子平2012-12-30 10:40:52 来源:美术报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禅境亦艺境,此禅常被用于谈艺。

1933年12月8日,林语堂在上海某大学演讲《关于读书之意见》时说:“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忘无可忘,得无所得,此悟实则参禅三重境于人生之对应,此禅也可用于谈人。

据此,禅宗另有三境界说。

“道之三曰,自己悟。

一曰: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二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三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流。

”1942年10月6日,弘一法师完全断食,只饮开水,仍勉强给人写字。

10日下午,他勉强起来,写“悲欣交集”4字,交给侍疾僧妙莲,法师西逝。

此前他早已写好致夏丏尊的遗书:丏尊居士文席:朽人已于月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谨达不宣。

音启。

遗书的月日,都空着,他示寂后,由侍疾僧补填。

弘一法师圆寂,丰子恺悲痛之余,怅然若失,继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

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

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

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

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

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

艺术家之最高境界,实与宗教相近。

艺术之情景交融,与宗教之诸相非相,实止差一步耳。

故所谓格律诗、山水画之属,绝非雕虫之技,为其有宗教精神在焉。

吾脚力甚小,故不能随法师更上层楼,惟斤斤于小技,但可攀其栏杆作一窥视,深自惭愧云耳。

”由禅境而俗境,王昌龄《诗格》归纳写诗三重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
人生大约有三境界,而且是次第性的。

1、立(儒家)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儒家要求每个人要立德、立功、立言,珍惜光阴,切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否则即与禽兽无异。

为了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在奋力拼搏,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务求万世扬名。

儒家的修身次第是:君子,贤人,圣人。

2、破(道家)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道家提倡随顺自然,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功名富贵两蜗角,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岂不妙哉!
宁可曳尾涂中,也强过供奉甲骨于庙堂之上。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神马都是浮云,争什么?
道家的修行次第是:圣人,神人,至人。

3、证(佛家)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家导引众生明心见性,内明实相,外应虚缘,心无挂碍,如如不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真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

佛家的修证次第是:阿罗汉,菩萨,佛。

禅悟人生的三种境界

禅悟人生的三种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生活的丰富。

大部分人一辈子劳劳碌碌都是为了追逐物质生活的丰富,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第二种就是更上一等的精神生活的丰富。

它已经超越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贪恋。

而是希望能自我实现,自己的潜能能够发挥出来,能够在各个领域之中有建树。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能够留下自己的,但是还有烦恼,还有生死的烦恼。

第三种更上一层楼的灵性生活得解脱。

像那些开悟的禅师一样,任何时候都是快乐无忧的。

因此,放下回归当下本自具足的智慧就是佛。

你不要认为说的那个禅师的境界很难达到,其实我们领悟了禅的智慧,真的肯放下,当下即是。

不要因为外部自我而淹没内部自我,要有弹性的生命。

降服自己的心是一切安乐的泉源,不降服自己的心,就会有烦恼和痛苦。

禅悟人生的行为体系呢?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要保持欢喜心,为什么?因为起烦恼心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

反而让我们失去善行,反而让内心失去了宁静。

如果这个事情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改变他呢?失火了就去救火呀。

我们也必须要能够消除招来苦难的心念,这些苦难和痛苦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都是自招的。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消除招感苦难的心念,并且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禅的智慧,佛的智慧。

降服自心是一切安乐的泉源,正如《金刚经》所说“三心不可得”,我们能够无忧无惧的活在当下,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从自己所有的念头解脱出来,练习不被自己的念头多困住,而不是尝试着去消除他们,这样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欢喜自在。

日本有个铁眼禅师发愿要刻印《大藏经》,经过了十年之久,筹足了资金不巧日本发生了水灾,带来了很多的饥荒。

他就把印经的钱全部去救济灾民。

第二次他又不屈不挠的筹钱印经,又遭遇了传染病的流行,他又把钱全部用来救助病苦。

然后又开始重新筹集资金,经过三次才终于把这部经书印成。

所以现在很多日本人还会告诫弟子们说:“铁眼禅师其实是刻了三套大藏经,前两套虽然没有形状,但比第三套更加的殊胜和庄严。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意思是说,人初生时,别人告诉你‎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

等到接触了‎社会这潭水‎,便会对身边‎种种事物提‎出置疑,或批判,或揭露。

因为发现了‎这世界上的‎问题。

而到了最后‎,由于经历的‎事情多了,人生阅历丰‎富了,终于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放下一切心‎中释然,跟初生时划‎上了等号。

一山一水一‎世界,一思一司一‎禅通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涉世渐深,发现世界一‎片混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阅历人生而‎后开悟、生慧,便可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

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梦似幻,亦真亦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佛道儒的三重境界:“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

佛道儒的三重境界:“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

佛道儒的三重境界:“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佛道儒的三重境界:“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三重境界,豁然开朗!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

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说,其中三个最著名的,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最高境界对照参悟。

跟儒家学拿得起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

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

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

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

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

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

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

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

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跟佛家学放得下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三偈语颇富禅机,虽晦涩难解,却十分恰当地写出了人生随着阅历、年龄的增长而对事物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自己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这一说法也体现了人在参禅过程中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人们也常由这两种说法化出人生的三重境界。

即: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发生了变化。

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易在现实里迷失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

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许多人到了这一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既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也是成竹在胸的体现。

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与反思,我们形成了较为深刻的思想观点,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了立体感---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佛家三境界

佛家三境界

佛家三境界作者:隋淑红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4年第23期教学理念:作文训练想获成效应该遵循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阶段无所谓规矩,学生可以天马行空,“我手写我口”,有就好。

这样,学生写的热情,学生捕捉生活的敏锐性、主动性,才会增加。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阶段,教师要用标准的文体规范学生的写作。

“美文不厌百遍改”,教师批完作文,一方面把学生的亮点分类展示给大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边人的养分相对于名家名篇,更亲切,学生吸收起来也更容易;另一方面,把典型不足当成反例请大家会诊。

最后,回归自己的作文,完成“升级”。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作文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再多说规则无益。

这阶段,可以鼓励学生“从心所欲不愈矩”。

教学目标:1.了解写议论文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两种方法;学习从材料中准确提炼观点的方法;学习写规范的议论文。

2.说说议议练练写写,指导学生初步尝试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领出示学生问题作文,与学生一起探讨不足。

二、教师点拨提供典型材料,与学生探讨议论文如何立意。

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

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踩空,掉了下去。

水虽然仅没及胸部,但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

一个路人将他救出。

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

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惊叹不已。

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三、交流展示泰勒斯因为观察星空而掉到坑里,这体现了他投身事业的专注、痴迷的精神,他正因此而有所成——他的预言是准确的,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

根据庖丁解牛理解佛家三重境界作文

根据庖丁解牛理解佛家三重境界作文

根据庖丁解牛理解佛家三重境界作文《根据庖丁解牛理解佛家三重境界》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叫庖丁解牛。

从前有个叫庖丁的人,他特别会杀牛。

别人杀牛都很费劲,可他呢,轻轻松松,牛就被分解得特别好。

庖丁解牛的时候,那动作就像跳舞一样优美,刀子在牛的身体里穿梭,一点都不费力。

这就好像佛家说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庖丁刚开始解牛的时候,可能就只看到牛是牛,刀是刀。

但是后来呀,庖丁越来越厉害,他不再只是看到表面的牛和刀,他能感受到牛的身体结构,知道从哪里下刀最好。

这就到了佛家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庖丁解牛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不用刻意去想,就能自然而然地把牛分解好。

这就像是佛家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小朋友们,我们做事情也要像庖丁一样,不断努力,从最开始的只看到表面,到后来能看到更深的东西,变得超级厉害!《根据庖丁解牛理解佛家三重境界》作文二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庖丁解牛和佛家三重境界的故事。

有个叫庖丁的叔叔,他解牛可厉害了!一开始,他和其他人一样,就知道用刀砍牛。

这就像佛家说的第一重境界,看到啥就是啥。

慢慢地,庖丁叔叔发现了牛身上的秘密,他知道怎么顺着牛的骨头、筋肉来下刀。

这时候呀,就不是简单地看到牛了,这是佛家的第二重境界。

到了庖丁叔叔闭着眼睛都能把牛解得完美。

他不再刻意去想,心里特别清楚怎么做。

这就是佛家的第三重境界啦。

比如说我们画画,一开始就乱画,后来知道怎么画好看,不用想就能画出漂亮的画。

小朋友们,做事情要多琢磨,才能像庖丁叔叔那样厉害哟!。

人生三境界:悟净、悟能、悟空

人生三境界:悟净、悟能、悟空

人生三境界:悟净、悟能、悟空人生三境界:悟净、悟能、悟空《人间词话》王国维大师过人生三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境界和吴承恩《西游记》悟净、悟能、悟空名字取的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求佛问道的三重境界,层层递进,渐入佳境。

悟字,不难解释。

悟,有感悟、领悟、觉悟的含义,本身就代表着修炼、修心的意义。

悟,是心灵实践,或者叫做“修证”、“体证”等。

林清玄用拆字法,把悟字,解释为“独对我心”,也有一定的道理。

悟净,指的是知道远离污浊,去寻净土;初入法门,修行尚浅,大体只为求得清净心。

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此求佛问道的第一重境界。

悟能,指通过修行,开始拥有一定的能量、能力;也指守戒,猪悟能又名猪八戒,需要戒守五荤三素。

守戒亦是一种能。

佛法能寓于持戒之中。

守戒即是悟能。

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只有守戒才能获得智慧。

此求佛问道的第二重境界。

悟空,无疑是境界最高的。

佛家讲空、道家讲无,若能悟得空的境界,即是放下执着,返璞归真。

“悟空”就是“悟道”,“悟道”便是“悟空”;“空”就是“道”,“道”即是“空”。

“悟”是一个过程,而“空”则指一种结果。

《西游记》以玄奘取经的真是故事为比喻,描述了皈依修行悟道成佛的全过程。

三个徒弟显然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师徒四人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多面性,每个人体内都具有和唐僧一样的认知,一样的可以成佛的根本.都像唐僧一样具有佛性当在人生漫漫修行路上,作为像唐僧一样本具佛性的肉眼凡胎,一步一步走下去,没有任何捷径,决不可取技巧心。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困境,一路上的妖魔鬼怪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心,是自心的外化表现。

心生,魔生;心灭,魔灭。

何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何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何谓见⼭不是⼭,见⽔不是⽔?
何谓见⼭不是⼭,见⽔不是⽔?
语出《指⽉錄》卷⼆⼗⼋。

《指⽉錄》:佛教禪宗著名典籍
青原惟信禅师曾对门⼈说:“⽼僧三⼗年前未曾参禅时,见⼭是⼭,见⽔是⽔。

后来参禅悟道,见⼭不是⼭,见⽔不是⽔。

⽽今个休歇处,依然见⼭是⼭,见⽔是⽔。

”对此三重境界,每个⼈的领悟因其究研的对象不⼀⽽有所不同。

以下例举⼏种常见的解释:
﹙⼀﹚
第⼀重境界所描述的⽆疑是常⼈状态﹐认为⼀切都是实实在在﹑天经地义﹔后来对万物之实在性发⽣怀疑﹐这便是哲⼈境界﹔最终悟到虚妄的不是外物⽽是⾃⼰的偏执﹐去掉⽆明﹐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来⾯⽬﹐这可谓是佛家境界
﹙⼆﹚
第⼀阶段是开悟前,此时“见⼭是⼭,见⽔是⽔”。

因为凡夫的执着,执着外⾯虚妄的境界为实有,所以“见⼭是⼭,见⽔是⽔”。

第⼆阶段是透过参襌、参话头的⽅法,找到⼀个⼊处,此时“见⼭不是⼭,见⽔不是⽔”。

因为参到了话头,可以从⼋识⽥的种⼦来返照⾃⼼,从⾃性真空当中,知道从前所认识的⾃⼰、所认识的世界都是幻假,因⽽否定⾃⼰、否定世界,这个⾝⼼世界的⼤否定,就是所谓的“见⼭不是⼭,见⽔不是⽔”。

第三阶段是从开悟的⼀瞬间起,悟到现前这念⼼就是本具的佛性,所以说“见⼭⼜是⼭,见⽔⼜是⽔”;⼀切诸法不离当下这念⼼,安住在当下这念⼼,这就是⼀个歇处。

﹙三﹚
第⼀个时期是凡夫的时候,⼀个修⾏⼈还没有修⾏的时候,他看到⼀个漂亮的⼥⽣,他马上感觉到这是个漂亮的⼥⽣,马上他就被迷惑了。

这个就是“见⼭是⼭,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热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

人就会在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常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

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一辈子做人,怎样算是做好了人?
一辈子处世,怎样算是成功的处世?
不如阔达的心态,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

曾经沧海之后,再去看世情,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佛家中
人生的三大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一境界。

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

我们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都是处于这种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时刻。

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

处于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是还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些无法改变的无奈。

没有被人欺骗,没有被人下套,没有领略到社会的黑暗面,没有理由的选择相信,认为怀疑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我们看过很多的偶像剧,其中赞扬的女主角一般都是处于这个境界,虽然是假的,但却将这一时刻的性格诠释的很好。

如《海豚湾恋人》中的易天边,在海边成长,一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心等待童年时的达达回来。

如《天国的阶梯》中的陶艾青,依然相信许愿,喜欢
动物,对人毫不设防。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二境界。

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

这是一般人在经历一些事后对待人生的一个态度。

被人骗后,选择了不再相信,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身边的人,看待社会,不愿但又觉得必须怀疑。

受伤害后选择了自卫心理,不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将自己的真性情隐藏在面具之下。

有些时候宁愿忍着泪滴看着自己珍视的东西渐渐失去,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原来在意,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的脆弱。

这个时候的人最可悲,原本对世界充满爱,对人热情的心,渐渐被冷漠填充,不再相信,不在善良,不愿再去付出。

认为一切与人的交集都是功利化的,没有人之初的善良,也没有原本对梦想天真的执著。

很多人一生中都只活到这个境界,这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一个戏剧化的无奈——最痛苦的那个境界却困住了最多的人。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三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般处于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看穿世事的人。

古代的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伯牙,不屑于权势的梅妻鹤子。

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无奈,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却能够脱离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脱离了世俗的苦海,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佛语怕是他们淡然心态的最好写照。

一切毫不在意,万事放下,不为世俗所
苦,真正得到超脱。

生命之初的善良,生命之中的苦楚,生命最末的超脱淡然。

人存一世,不必太过执著。

正所谓那句佛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
做人与处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