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强”背景下发展县域教育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创强”背景下发展县域教育的思考
【摘要】创建教育强县,促进县域教育又好叉快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的县域教育新体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永恒主题,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水平;加大资金开源节流增效力度,建立健全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政府领导“创强”责任。
【关键词】教育“创强”;县域教育;政府责任
创建教育强县既是落实科教兴湘、教育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兴县富民战略的奠基工程,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如何将创建教育强县转化为新时期推动教育事业迈入更高台阶、跃升更高层次的新契机和新动力,促进县域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广大县域教育工作者必须思号的问题。
1.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的县域教育新体系
十七大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创建“教育强县”要求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的类型结构(主要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和谐型的大教育体系。
首先,这要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积极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和质量指标,制定合格学校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援建薄弱的承担农村义务教育任务的学校。
依法将城区中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城市总
体规划,完善学校配套建设办法,新建一批城镇中小学校。
实现在县的区域之间(乡镇之间和城乡之间)、区域内部的学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建立基本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体系的目标,使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机会基本均等,享受的教育资源基本均等,教育质量得到基本保证。
其次,要巩固发展高中教育。
加快城区完全中学初高中剥离步伐,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布局,切实加强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推动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再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确保普高、职高招生比例保持大体相当。
最后,要健全成人教育体系。
大力提高学历结构未达标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继续抓好中继教和小继教工作,提高在职教师的能力和水亚,积极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对社会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健全各类分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永恒主题,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水平
随着教育机构规模的显著扩大和办学整体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日益攀升,已从对一般教育资源的需求转向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教育质量成为了新时期学生家长最关切的教育诉求。
这要求教育的工作重心应从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上学”转到“上好学”上来,在育人成果方面,要追求一定数量上的质量,既要“多出人才”,也要“出好人才”。
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和切实保障。
创建教育强县必须坚持
不懈地以素质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式和路径。
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加大资金开源节流增效力度,建立健全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资金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创建教育强县离开教育的投入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一要加大政府县域教育投入。
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教育投人的力度,尤其应向县域教育倾斜。
县级政府更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建设教育强县的投入保障机制。
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规定的教育投入政策,认真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
二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要千方百计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对教育事业的捐资或参与办学,建立非义务教育办学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届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要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效益与效率相关联。
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坚持“教育效益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价值标准体系;而效率要求将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小钱办大事,提高资金运行质量,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同时,应公
开教育经费的分配标准和分配程序,增加教育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经费运行的安全性。
建设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对教育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和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4.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政府领导“创强”责任
县域教育的每一次大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
创建教育强县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干部队伍。
要逐步构建以教育行政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县级教育管理体制,按照“两手抓”的原则,在继续提升硬件建设水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县级教育事业的软件建设,通过软硬件的建设来全面提高县域教育质量。
始终把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创建教育强县,各级政府应明确教育管理职责,健全县域教育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不断强化政府领导“创强”责任。
在教育“创强”中,落实好县级政府的责任要体现四个“到位”。
一是理念到位。
县级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在内)要牢固树立“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理念,真正把教育作为科教兴县、兴县富民的奠基工程,作为带动和促进全县社会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坚持教育工作优先部署,教育提案优先办理,教育建设优先安排,教
育经费优先保障。
二是政策到位。
教育“创强”要出台系列指导文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教育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
三是管理到位。
县级政府是创建教育强县的重要主体,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把创建教育强县、促进县域教育发展的职责加以具体化,分解到县级相关部门,认真抓落实。
“创强”领导小组、“创强办”等机构要明确职责,加强联系,反映“创强”信息,落实“创强”措施,推进“创强”工作。
四是督导到位。
教育督导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督导机构代表政府行使教育行政执法监督职能。
创建教育强县,教育督导机构要不断加强对“创强”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职能,确保各项教育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防范和避免“创强”中出现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甚或弄虚作假的教育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