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常见的物质由大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复习量的分子、原子组成,分子很小,直径大约是10-10m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还表明:②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当固(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液)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距很远,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物体都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破镜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4.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单位:焦耳(J )【理解】①单个(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不叫内能;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③同一物体,内能的大小看温度,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跟温度有关外,还跟物体质量、物态等因素有关。

5.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如图,当塞子跳起来时,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热传递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不同;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而且内能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1. 运动与力
1.1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系
2.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率、速度、加速度)1.2 力的描述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定律
1.3 力和运动的应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 物理光学
2.1 光的反射
1.光的传播和反射
2.物体的镜像形成规律
3.镜面成像的规律
2.2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及规律
2.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及其原理
2.彩虹的形成
2.4 光的波动性
1.光的偏振和干涉
2.光的衍射及其应用
3. 物理电学
3.1 电荷和电场
1.电荷基本概念及性质
2.电场基本概念及性质
3.电场强度的计算
3.2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2.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3.3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发现和表示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感应电磁场的应用
4. 物理天文学
4.1 地球运动与日月食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2.日全食、日偏食和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原理及规律4.2 星空和天体运动
1.星座的形成和表示方法
2.行星的基本运动及规律
3.恒星的运动和分类
4.3 宇宙的基本结构和发展
1.现代宇宙学的发展
2.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3.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4.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方向等。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能量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有关。

3.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作用并使物体移动的结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热能的转移量。

2.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3.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或长度的变化。

4. 热机:利用热能做功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汽机等。

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来传播。

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回声和共振: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共振是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增大的现象。

4. 声音的利用:如声纳、超声波检查等。

五、光学1.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 平面镜和曲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曲面镜包括凹面镜和凸面镜,各有不同成像效果。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4.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六、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2. 电路基础: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组成。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点第一部分 内能及其利用1、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而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物体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3、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4、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

5、吸放热计算公式:)(0t t cm Q -=吸, )(0t t cm Q -=放 合并为:合并公式: t cm Q ∆=6、燃烧燃料放热计算qm Q =或 qV Q =(燃料为气体时) (q 为热值)7、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做功冲程是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二部分 电流、电路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摩擦时失去电子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2、带电体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3、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超导体是电阻为零的导体,所以不发热,主要应用在不需要发热的导线或电动机线圈等。

半导体电阻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主要制作电子元件,如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5、电路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

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以上路径,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支路用电器,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第十三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内能知识点总结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热和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

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内能分子热运动1. 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玻璃接触面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3. 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了;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________力实现焊接的.4. 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就变甜了;(3)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毒害.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5.. 当香喷喷的豆浆打好后,戴眼镜的小王打开豆浆机,他只闻到香味却看不清楚豆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趣味链接】6.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小颗粒放入水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放有花粉的水滴,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每个花粉小颗粒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在变化,不会停下来.这些花粉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到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撞击而不能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拓宽延伸】布朗运动实质反映了什么?热和能分子热运动1.D解析:铁粉是肉眼可见的,是物体;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铁丝很难被拉断,只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故B选项错误.铁块很难被压缩,只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C选项错误.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使两个铅块的距离接近分子间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由于玻璃之间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块.故选B.3. 大引解析: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焊接金属就是利用高温或者压力使金属的分子互相渗透来实现焊接的.4. 不同物质间发生了扩散现象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5.答:只闻到香味,是因为豆浆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看不清豆浆是因为豆浆机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6..思维点睛: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解析:(1)布朗运动的主体并不是分子或原子,而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花粉小颗粒受到撞击而振动.(2)通过布朗运动,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内能1. 在学习了内能的知识后,几位同学对于内能的知识提出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晓华: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B.晓峰: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大C.晓玲: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D.晓平: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2. 温度、热量和内能三个物理量遇到了一起,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3. 如图所示是模拟点火爆炸装置,当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盒盖将_________,同时听到“砰”的一声响.在此过程中,燃气的_________能减少,转化为_________的_________能.4. 通过课本中的实验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具体地说: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那么“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吗”?严小明同学对这个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使水沸腾,他看到了水蒸气将木塞冲开,并冒“白气“,这充分说明了水蒸气_________,水蒸气内能_________,温度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实验说明:_________,从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 位于芜湖市的“神山铸剑”遗址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剑,锋利无比.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选填“弹性”、“硬度”或“延展性”),可锻打成剑.当年的“淬剑池”如今仍位于山颠,淬剑是指将炽热的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以增加其硬度.淬剑过程中,金属剑的内能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了金属剑的内能.6. 某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本领,他们把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后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每隔3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收集的数据如下: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在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变化的方式是_________.对上述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趣味链接】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和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拓宽延伸】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内能1.A解析:因为任何物体任何温度都有内能,故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与整个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说法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C说法错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说法错误.故选A.2.C解析: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不正确.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B不正确.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内能1.一切分子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内能就越大。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2)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5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含引力和斥力)6 分子间有间隙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8比热容(c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1)比热容的单位是: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

(3)水的比热容较大。

(应用:冷却剂,分析昼夜温差,暖气) 9热量的计算:Q 吸=cm △t=cm(t-t 0)内能的利用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J/kg 。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放=qm (固体和液体)Q 放=qV (气体)3.热机的效率:总有用W W =η×100%4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对外做功一次。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火花塞,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点燃式 柴油机:喷油嘴,吸入纯净的空气,压燃式,效率更高电路1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玻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毛橡负)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整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整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内能13.1 分子热运动1、扩散定义(),扩散现象说明了()且()。

2、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分子间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3、当分子间距变小时,分子间力的作用会变(),当分子间距变大时,分子间力的作用会变()。

4、通常情况下,固态物质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固定形状,()固定体积;液态物质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固定形状,()固定体积;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固定形状,()固定体积。

13.2 内能1、内能定义(),单位()。

2、一切物体都有()。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微观上是(),宏观表现是();(2)微观上是(),宏观表现是();(3)微观上是(),宏观表现是()。

4、改变内能的方法:()和()。

其中()实质是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的()。

5、热量定义(),单位()。

6、物体间要发生热传递必须存在()差。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一个物体温度为零,则内能也为零()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变大()物体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内能变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变大()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如果没有热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如果没有热损失,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13.3比热容1、比热容是表示物质()能力的物理量。

比热容定义(),用字母()表示,单位是()。

2、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

3、水的比热容为(),其物理意义是()。

4、物体吸放热基本公式Q=(),细分公式:Q吸=();Q放=()。

5、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桶水的比热容。

6、水结成冰后,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4.1 热机1、热机是将()转化为()的机器。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掌握内能、热量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途径;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及其应用;4、会利用公式计算热量。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的过程中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要点诠释:1、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都很小,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的物态之间的物体也能发生扩散。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要点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 。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

4、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低温物体内能增加,高温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上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的物质内部转移的过程。

(2)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要点诠释: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热量: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第一章声现象 (1)第二章光现象 (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7)第四章物态变化 (11)第五章电流与电路 (14)第六章电压电阻 (18)第七章欧姆定律 (20)第八章电功率 (24)第九章电与磁 (28)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32)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3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38)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41)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46)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50)第十六章热和能 (53)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7)重要的物理常数 (58)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 (58)物理量及其单位 (59)物理公式 (60)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年级物理笔记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十三章内能 (2)1.分子热运动 (2)2.内能 (3)3. 比热容C (4)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6)1.热机 (6)2、热机的效率η (7)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9)1、两种电荷 (9)2、电流和电路 (10)3、串联和并联 (11)4、电流的测量 (11)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2)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3)1.电压(U) (13)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4)3.电阻(R) (14)4、变阻器 (15)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7)2.欧姆定律 (18)3、电阻的测量 (18)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9)第十八章电功率 (21)1、电能 (21)2. 电功率(P) (22)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3)4.焦耳定律 (2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26)1、家庭电路 (26)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27)第二十章电与磁 (28)3、电磁铁 (30)4、电动机 (30)5、磁生电 (3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2)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热运动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看成球形,分子直径大约10-10m演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

二氧化氮是密度很大的气体。

过一段时间上下两个瓶子均变成是淡红棕色气体。

液体扩散实验:开使水的下方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是一种密度很大的溶液。

经过一段时间,界面模糊,最终两种溶液会混合。

固体扩散: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合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看到他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存在空隙。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三章内能第⼀节分⼦热运动1、物质是由⼤量分⼦、原⼦构成的,分⼦的直径⼤约为10-10m.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对⽅的现象,叫扩散.②扩散现象表明:分⼦在不停地做⽆规则的运动,且分⼦之间有间隙.⽣活举例:“花⽓袭⼈知骤暖”;“墙⾓放煤,⽇久变⿊”;“酒⾹不怕巷⼦深”;“槐花飘⾹”.③固体、液体、⽓体都可以发⽣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规则运动叫做分⼦的热运动.3、分⼦间的作⽤⼒:分⼦间相互作⽤的引⼒和斥⼒是同时存在的.①当分⼦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间引⼒和斥⼒相等,合⼒为0,对外不显⼒;②当分⼦间距离减⼩,⼩于r0时,分⼦间引⼒和斥⼒都增⼤,但斥⼒增⼤得更快,斥⼒⼤于引⼒,分⼦间作⽤⼒表现为斥⼒;③当分⼦间距离增⼤,⼤于r0时,分⼦间引⼒和斥⼒都减⼩,但斥⼒减⼩得更快,引⼒⼤于斥⼒,分⼦间作⽤⼒表现为引⼒;④当分⼦间距离继续增⼤,分⼦间作⽤⼒继续减⼩,当分⼦间距离⼤于10 r0时,分⼦间作⽤⼒就变得⼗分微弱,可以忽略了.第⼆节内能1、内能:①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②⼀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③内能的单位为焦⽿(J).④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2、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内能增⼤,温度降低,内能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温度却不⼀定升⾼(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温度也不⼀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温度却保持不变).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③材料:在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3、改变物体内能的⽅法:做功和热传递.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物体的⾼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内能增加.注意:a.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改变;b.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定等于低温物体升⾼的温度;d.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热传递;e.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第三节⽐热容1、⽐热容:①定义:⼀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的温度乘积之⽐,叫做这种物质的⽐热容.②⽐热容⽤符号c表⽰,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度,符号是J/(kg·℃).③⽐热容是表⽰物体吸热本领的物理量.④物理意义:⽔的⽐热容c⽔=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温度升⾼(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⑤⽐热容是物质的⼀种特性,⽐热容的⼤⼩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关.⑥⽔的⽐热容⼤的利⽤:⼀是取暖;⼆是散热;三是调节⽓候.⑦⽐较⽐热容的⽅法:a.质量相同,升⾼温度相同,⽐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热容⼤.b.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较升⾼温度:温度升⾼慢,⽐热容⼤.2、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时⽤:Q吸=c m(t-t0);②温度降低时⽤:Q放=cm(t0-t);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Q=cm△t. Q——热量——焦⽿(J);c——⽐热容——焦⽿每千克摄⽒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度(℃);t0——初温——摄⽒度(℃).审题时注意“升⾼(降低)到10℃”还是“升⾼(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2第⼗四章内能的利⽤第⼀节热机1、热机定义:将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2、内燃机:是让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动⼒的热机.最常见的热机是汽油机和柴油机.3、内燃机的⼯作过程:四冲程内燃机的⼯作过程由吸⽓、压缩、做功和排⽓四个冲程组成,四个冲程构成⼀个⼯作循环,每⼀⼯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次.4、内燃机的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只有做功冲程是主动依靠⾼温⾼压燃⽓推动活塞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都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内燃机开始运转时,要靠外⼒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之后才能循环继续⼯作,但同时不断地消耗燃油以补充能量.5、四冲程的判断:⼀看⽓门开闭,⼆看活塞运动⽅向.进⽓门、排⽓门都关闭时为做功或压缩冲程,其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是做功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时是压缩冲程;进⽓门打开时是吸⽓冲程,排⽓门打开时是排⽓冲程.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较:①汽油机的汽缸顶部是⽕花塞;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是喷油嘴;②汽油机吸⽓冲程吸⼊汽缸的是汽油和空⽓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冲程吸⼊汽缸的是空⽓;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式是压燃式;④柴油机⽐汽油机效率⾼,⽐较经济,但笨重;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辅助启动.第⼆节热机的效率1、热值:①定义: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符号q表⽰.②热值反映了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的⼤⼩.③单位:焦⽿每千克(J/kg)或焦⽿每⽴⽅⽶(J/m3).④特性:热值是燃料本⾝的⼀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关.⑤公式:Q=qm Q=qVQ——放出的热量——焦⽿(J);q——热值——焦⽿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V——燃料体积——⽴⽅⽶(m3).⑤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1kg酒精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0×107J;煤⽓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1m3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9×107J.2、热机的效率:①定义:⽤来做有⽤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之⽐,叫热机的效率.②公式:η=W有/Q放③提⾼热机效率的措施:让燃料燃烧尽可能充分;充分利⽤各种废⽓,减少热量的散失;在设计和制造上,采⽤先进技术;注意保养,保证润滑,减少因克服摩擦阻⼒⽽额外消耗功.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它只会从⼀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守恒定律是⾃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到宏观天体,⼩到原⼦核,也⽆论是物理问题还是化学、⽣物学、地理学、天⽂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3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节两种电荷1、电荷:①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②⾃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③电荷间的相互作⽤: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④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物体,⼜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⑤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2、检验物体带电的⽅法:①使⽤验电器.a.验电器的构造:⾦属球、⾦属杆、⾦属箔.b.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从验电器张⾓的⼤⼩,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②利⽤电荷间的相互作⽤.③利⽤带电体能吸引轻⼩物体的性质.3、原⼦结构和元电荷:①物质由分⼦、原⼦组成,原⼦由原⼦核和电⼦组成,电⼦电荷量是最⼩的,⼈们把最⼩电荷叫作元电荷,e =1.6×10-19C.②物体带电现象是由组成物质的原⼦得到或失去电⼦造成的.③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核束缚电⼦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核束缚电⼦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因缺少电⼦⽽带正电,原⼦核束缚电⼦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因为有了多余电⼦⽽带等量的负电.④注意: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4、使物体带电的⽅法:①摩擦起电:⽤摩擦的⽅法使物体带电.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5、中和:放在⼀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6、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属、⽯墨、⼈体、⼤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空⽓等.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量的⾃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核的束缚,⽽在导体内部⾃由移动.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乎都被束缚在原⼦范围内,不能⾃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由移动)⾦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由电⼦;酸碱盐的⽔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7、半导体与超导体:半导体的导电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见半导体材料有硅、锗,其电阻受压⼒、温度、光照影响明显,⽤于制造集成电路、⼆极管等;超导体的电阻为0,电流通过时不发热,可⽤于制作输电导线、电⼦元件.第⼆节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向:把正电荷移动的⽅向规定为电流的⽅向.电流的⽅向与负电荷、电⼦的移动⽅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2、电路的构成:①由电源、开关、⽤电器和导线组成的电流路径叫作电路.②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a.必须有电源;b.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时,才能有持续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电流.短路:不经过⽤电器⽽直接⽤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起,电路中会有很⼤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燃烧引起⽕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电器两端直接⽤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不会通过⽤电器,⽤电器不会⼯作).4、常⽤电路元件的符号:符号意义符号意义+交叉不相连的导线○M电动机交叉相连接的导线○A电流表(负极)(正极) 电池○V电压表开关电阻⼩灯泡滑动变阻器电铃5、⾦属导体内定向移动的是带负电荷的⾃由电⼦,其定向移动⽅向与电流⽅向相反.5第三节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特点:①电流只有⼀条路径;②各⽤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个⽤电器因开路停⽌⼯作,其它⽤电器也不能⼯作;③只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2、并联电路: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电流在分⽀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路.特点: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路、⽀路之分;②各⽤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路为开路时,其它⽀路仍可为通路;③⼲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路开关控制所在各⽀路的⽤电器.3、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法:①定义法:⽤电器逐个顺次串接在⼀起且相互影响是串联;⽤电器两端并列地连接在⼀起,且各⾃独⽴⼯作,互不影响是并联.②电流法:电路中电流只有⼀条路径为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为并联.③拆除法:拆除其中⼀个⽤电器,若其他⽤电器不能⼯作,则为串联电路;若其他⽤电器正常⼯作,则为并联电路.④节点法:在识别不规则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电源、⽤电器等,则导线可以视为⼀个点,若⽤电器连接在同⼀个点上,则为并联,否则为串联.⑤等效法:若电路中有电流表、电压表,可把电压表看作断路,即除去电压表,把电流表看作⼀根连好的导线.第四节电流的测量1、电流:电流是表⽰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表⽰.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A.⽐安培⼩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µA),1A=103mA 1mA=103µA 1A=106µA定义: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的电荷量.公式:I=Q/t其中I表⽰电流,单位为安培(A);Q表⽰电荷,单位为库仑(C);t表⽰通电的时间,单位为秒(s).2、电流表:①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符号为○A,其内阻很⼩,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②电流表的⽰数:当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3A量程读出的⽰数是在0~0.6A量程上读出的⽰数的5倍.注: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分别是“+”、“0.6”和“3”.这时“0.6”和“3”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再从“0.6”或“3”流出.6③正确使⽤电流表的规则: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电器串联.如果电流表与⽤电器并联,不但测不出流经此⽤电器的电流,如果电路中没有别的⽤电器还会因为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使电流过⼤⽽烧坏电流表.b.“+”“-”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否则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c.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流的⼤⼩时,应选⽤最⼤量程进⾏试触.若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流表烧坏.在试触过程中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于0.6A),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量程档.d.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电器⽽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将烧坏电流表.注:使⽤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④电流表在使⽤过程中其指针的状态所反应的问题:a.不偏转:可能电路断路,可能电表损坏或短路;b.反偏转: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满偏:可能电路发⽣短路或所选量程太⼩;d.偏转太⼩:所选量程太⼤.⑤电流表使⽤⼝诀:电流表,测电流,测谁电流跟谁串;正进负出右偏转,左转线柱定接反;禁⽌直接连电源,毁表毁源实在惨;若有电器被它并,电路发⽣局部短.第五节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表达式为:I=I1 =I2 =…2、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在并联电路中,⼲路电流等于各⽀路电流之和.表达式为:I=I1 +I2+…3、探究实验中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③连接电路顺序正确,使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从“-”接线柱流出;④电路检查正确后才能闭合开关,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垂直,读数完毕后⽴即断开开关.4、如果流过⽤电器的电流不相等,则⽤电器⼀定并联,如果流过⽤电器的电流都相等,则⽤电器可能串联,也可能是相同的⽤电器并联.第⼗六章电压电阻第⼀节电压1、电压:电压使电路中⾃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符号是U,单位为伏特(伏,V).⽐伏特⼤的有千伏(kV),⽐伏特⼩的有毫伏(mV),1kV=103 V,1V=103mV,1kV=106 mV.要在⼀段电路中产⽣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2、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V,其内阻很⼤,接⼊电路上相当于开路.电压表的⽰数:当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15V量程读出的⽰数是在0~3V量程上读出的⽰数的5倍.注: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3”和“15”.这时“3”和“15”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再从“3”和“15”流出.正确使⽤电压表的规则:①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电器并联.如果与被测⽤电器串联,会因为电压表内阻很⼤,此段电路开路⽽⽆法测出⽤电器两端电压.如果被测⽤电器在⽀路上,这时电压表测的是其他⽀路两端的电压;如果被测⽤电器在⼲路上,则整个电路便成开路了,这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来.否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时,应选⽤最⼤量程进⾏试触.若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压表烧坏.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于3V),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量程档.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压值.⑤使⽤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3、电压表使⽤⼝诀:V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正进负出勿接反,接反指针左偏转;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4、常见的电压: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体安全的电压——不⾼于36V;⼀节⼲电池的电压——1.5V;每节铅蓄电池电压——2V.5、电池组电压特点: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②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第⼆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 =U1+U2+…2、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 =U2 =…3、串联电路分压不分流,并联电路分流不分压,即串联电路中只有⼀个电流值,并联电路中只有⼀个电压值.第三节电阻1、电阻:①在物理学中,⽤电阻表⽰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的⼤⼩.②电阻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Ω,⽐欧姆⼤的单位还有兆欧(MΩ)和千欧(kΩ).③电阻单位换算:1MΩ=103kΩ,1kΩ=103Ω,1MΩ=106Ω④定值电阻:在电⼦技术中,要经常⽤到具有⼀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在电路图中⽤表⽰.2、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的⼀种性质,它的⼤⼩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长度(L)和横截⾯积(S),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关.注: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积相同时,电阻也⼀般不同;②在材料和横截⾯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积越⼩,电阻越⼤;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电阻越⼤.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减⼩.(例如玻璃)3、由电阻公式R=ρL/S.可知:①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n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n2倍;②将粗细均匀的导体折成等长的n段并在⼀起使⽤,则电阻变为原来的1/ n2倍.第四节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①电路符号:.②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电器串联.③原理:通过改变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④作⽤: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⑤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电流为1A.⑥使⽤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a.接线时必须遵循“⼀上⼀下”的原则.b.如果选择“全上”,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0,相当于接⼊⼀段导线;c.如果选择“全下”,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是最⼤值且不能改变,相当于接⼊⼀段定值电阻.注:上述b、c两种错误的接法都会使滑动变阻器失去作⽤.⑦当所选择的下⽅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边,滑动变阻器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边.滑⽚距离下侧已经接线的接线柱越远,连⼊电路中的电阻越⼤.⑧滑动变阻器使⽤⼝诀:使⽤滑动变阻器,改谁电流跟谁串;⼀上⼀下连接线,关键是看连下线;左连右移阻变⼤,右连右移阻变⼩.2、电阻箱:①电阻箱是⼀种能够表⽰连⼊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②电阻箱的读数⽅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点(Δ)的⽰数乘⾯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起,就是接⼊电路的阻值.910第⼗七章欧姆定律第⼀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实验⽅法:控制变量法.①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实验. ②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进⾏实验.2、当电阻⼀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当电压⼀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3、滑动变阻器的作⽤:①保护电路;②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第⼆节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①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跟导体的电阻成反⽐. ②公式:I =U /R 说明:①I 、U 、R 要对应同⼀导体或同⼀段电路中同⼀时刻的三个物理量,三者单位应依次是安(A )、伏(V )、欧(Ω);②同⼀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正⽐;若同⼀电源(即U 不变),则I 与R 成反⽐. 2、根据欧姆定律的应⽤:①已知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可求通过导体的电流,即I =U /R ;②已知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可求导体的电阻,即R =U /I ;③已知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可求导体两端电压,即U =IR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1、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⑴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法叫伏安法. ⑵实验原理:R =U /I⑶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⑷实验电路:⑸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②检查⽆误后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代⼊公式R =U /I 算出电阻的阻值.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P 的位置,多测⼏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 =U /I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⑹实验表格:次数电压U /V电流I /A电阻R /Ω平均值R /Ω1AV。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

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面、医疗面、制造业面等都有应用。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三、能1、能(1)概念:物体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能。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一、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纯粹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3.简单物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4.质量、密度和比重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5.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6.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二、第二章:运动的描述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表示。

3.运动的简单规律:a.加速度等于0时,速度恒定,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b.加速度不等于0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成比例增大或减小,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二次函数关系。

4.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表示。

5.抛体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表示。

三、第三章:力的作用与性质1.力的作用对象:万有引力、弹簧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方法及力的合成图。

3.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方法及力的分解图。

4.力的单位:牛顿及其换算关系。

5.重力: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重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6.弹力:弹簧弹力的概念、弹性常数及计算方法。

7.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

8.浮力:浮力的概念及原理。

四、第四章: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动能、势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变化规律。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转化的过程。

五、第五章:功与机械效率1.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功的公式及单位。

3.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六、第六章:压力1.压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不同形状物体受力的特点及应用。

3.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海水深度计算及原理。

七、第七章:波动现象1.波的概念及分类。

2.机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

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声波和光波的特点及传播速度。

5.声源和听觉的原理及应用。

八、第八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反射图象的规律。

2.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及折射图象的规律。

3.全反射:全反射的概念及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原子核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符号: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

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对于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描述方法以及运动的规律。

首先是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移动的位置相等,而变速运动则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移动的位置不相等。

其次是运动的描述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运动。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变化,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的位移,而加速度则是指物体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

最后是运动的规律。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到受力的影响。

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是力的作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是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二章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形式,它的传播和反射是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章我们将学习光的传播路径和光的反射定律。

首先是光的传播路径。

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在密度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其次是光的反射定律。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这个定律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也为构造反射镜等光学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章电的起源与电路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电的起源与电路的基本原理。

首先是电的起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一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一册)
不计(破镜不能重圆)
二、内能
1、内能: ➢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2、内能的改变: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C、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3、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它是过程量。 4、内能与机械能: ➢ 内能是微观的,机械能是宏观的。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有内能,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有机械能。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 它是物质的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kg·℃)
➢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少的吸热能力强
m
V
③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J/m3 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酒精的热值是 3.0×107J/kg,它表示: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 3.9×107J/ 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9×107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当你足够优秀,你只需要高傲的抬头享受便好,你若不够优秀,就必须勤奋努力变的足够优秀。

下面为您推荐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

知识点一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之间有间隙;
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课本图13.1-2中,二氧化氮被放在下面的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从微观领域看。

而灰尘飞扬、液体对流、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是从宏观领域看。

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能写字、胶水能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知识点二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说明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说明物体内能减小。

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变化。

温度变化,内能一定改变。

晶体熔化、凝固、沸腾过程中,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但是温度不变。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如课本图13.2-5甲,引火仪内的棉花燃烧起来,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着火点,使棉花燃烧。

如课本图13.2-5乙,瓶塞跳出时容器内出现白雾,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不是温度,温度变化只是热传递的一个表现。

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具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如右图,烧杯中的水不沸腾,因为没有温度差。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做功与热传递的异同
相同点:由于它们在改变内能上的效果相同,所以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不同点:做功时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热传递时能量的形式不变。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吸收热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变化量。

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也不一定增加。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也不一定吸收热量。

热可以指热量、温度和内能,具体含义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知识点三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设计】用天平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调节两个酒精灯的火焰使火焰大小相同。

用这两个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比较二者温度上升速度。

【实验表格】下表可供参考。

物质
初温t0/℃
末温t/℃
温度变化△t/℃
质量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