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机械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或状态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

机械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

火箭升空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在转化。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般约为每秒3X10的5次方千米。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
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可校正光学仪器;可扰乱敌方通讯信号达到迷惑的目的。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归纳为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和地方狭小的作用。

以上是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的知识点,供您参考,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教材原文进行学习。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篇一】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热和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热量的计算:(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

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3.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4.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方向等。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能量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有关。

3.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作用并使物体移动的结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热能的转移量。

2.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3.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或长度的变化。

4. 热机:利用热能做功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汽机等。

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来传播。

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回声和共振: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共振是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增大的现象。

4. 声音的利用:如声纳、超声波检查等。

五、光学1.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 平面镜和曲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曲面镜包括凹面镜和凸面镜,各有不同成像效果。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4.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六、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2. 电路基础: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组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0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 r ( r =10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 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不能说“含” 、“有”热量 .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 c 水= 4.2 × 103J/(kg·℃ ) ,物理意义为: 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 × 103J.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2、热量的计算公式:= cm( t- t )c=错误!m=错误!①温度升高时用: Q吸0②温度降低时用: Qtc=错误 ! +t0t0=t-错误 !放= cm( t - t)=错误 !m=错误!t =错误!+ t t =t - 错误!00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 Q= cm△ t c=错误!m=错误!△ t =错误!Q——热量——焦耳( 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J/(kg·℃ ) );m——质量——千克( kg);t——末温——摄氏度(℃); t ——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 10℃”,前者的“ 10℃”是末温( t),后面的“ 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 Q= cm△t 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方式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第二节:热机1、热机: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 2 周,活塞上下往复 2 次,做功 1 次.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②柴油机工作过程: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4、热值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定义: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 q 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 J/kg )、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 3)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公式:、① Q = qmm= 错误 !q= 错误 !Q ——放出的热量——焦耳 ( J );q ——热值——焦耳每千克 ( J/kg );m ——燃料质量——千克 ( kg ). ② Q = qV V=错误! q= 错误 !3);V ——燃料体积——立方米 ( m 3).Q ——放出的热量——焦耳 ( J );q ——热值——焦耳每立方米 ( J/m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 3.0 × 107J/kg ,它表示: 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 × 107 J.煤气的热值是 7 3 373.9 × 10 J/m ,它表示: 1m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9 × 10 J.第三节:热机效率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 ;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Q 有用Q 总=错误 !Q 有用 = Q 总η公式: ηQ 总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 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 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 6%~ 15%、汽油机 20%~ 30%、柴油机 30%~ 45%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1、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C )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 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 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 通常用符号 e 表示 .18在通常情况下,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5、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3、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必须闭合(通路) .(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5、电路图: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符号意义符号意义+交叉不相连的导线电铃交叉相连接的导线○,M电动机(负极 )(正极 )电池○,A电流表电池组○,V电压表开关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第三节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特点: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③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第四节电流的强弱1、电流: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 表示 .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 A.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 mA )和微安(μ A ), 1A=10 3 mA1mA=10 3μ A1A=10 6μ A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 I QQ = I tt = 错误!t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 A ); Q 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伦( C); t 表示通电的时间,单位为秒(s) .2、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 .符号为○, A ,其内阻很小,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流表的示数:量程使用接线柱 *表盘上刻度位置大格代表值小格代表值0~ 0.6A“ -”和“ 0.6”下一行0.2A0.02A0~ 3A“ -”和“ 3”上一行1A0.1A在 0~3A 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0.6A 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 5 倍 .*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分别是“ +”、“0.6”和“ 3”.这时“ 0.6”和“ 3”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 +”流入,再从“0.6”或“ 3”流出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如果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不但测不出流经此用电器的电流,如果电路中没有别的用电器还会因为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使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②“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否则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 .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选用最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流表烧坏.在试触过程中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0.6A ),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将烧坏电流表 ..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第五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一节电压1、电压: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mV ),1 kV = 103 V,电压的符号是U ,单位为伏特(伏,V ).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 ),比伏特小的有毫伏(1 V =103mV , 1 kV =106 mV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2、电压表:○, V ,其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上相当于开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电压表的示数:量程使用接线柱 *表盘上刻度位置大格代表值小格代表值0~ 3V“ -”和“ 3”下一行1V0.1V0~ 15V“ -”和“ 15”上一行5V0.5V在 0~15V 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3V 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 5 倍 .*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 3”和“ 15”.这时“ 3”和“ 15”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 +”流入,再从“3”和“ 15”流出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①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如果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会因为电压表内阻很大,此段电路开路而无法测此用电器两段的电压.如果被测用电器在支路上,这时电压表测的是其他支路两端的电压;如果被测用电器在干路上,则整个电路便成开路了,这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②“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来.否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时,应选用最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压表烧坏.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3V ),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压值.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常见的电压: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1.5V每节铅蓄电池电压——2V3、电池组电压特点: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②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第二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值.第三节电阻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符号是 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Ω,比欧姆大的单位还有兆欧(M Ω)和千欧( kΩ) .1M Ω= 103 kΩ, 1 k Ω= 103Ω, 1M Ω= 106Ω常见导体的电阻率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银、铜、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等.在电子技术中,要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在电路图中用表示 .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长度( L )和横截面积( S),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还与温度有关 .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例如玻璃)2、由电阻公式R=ρ错误!可知:①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n 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 n2倍;②将粗细均匀的导体折成等长的n 段并在一起使用,则电阻变为原来的错误 !倍.第四节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电路符号: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 ”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见右图):①接线时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②如果选择“全上”(如图中的 A 、B 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 0,相当于接入一段导线;③如果选择“全下” (如图中的C、 D 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是最大值且不能改变,相当于接入一段定值电阻 .上述②③两种错误的接法都会使滑动变阻器失去作用.④当所选择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 .(例如: A 和 B 相当于同一个接线柱.即选用 AC 、BC 或 AD 、BD 是等效的 .选用 C 接线柱时,滑片 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减小;选用 D 接线柱时,滑片P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增大.)(滑片距离下侧已经接线的接线柱越远,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2、电阻箱: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3、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比较:.相同点: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能起到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作用不同点:①滑动变阻器有 4 种接法,电阻箱只有 1 种接法;②电阻箱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数;③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错误!R= 错误! U=IRU ——电压——伏特( V ); R——电阻——欧姆(Ω); I——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 R=错误!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点II1I2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I n。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汇总

冲刺期末知识点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扩散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看见的叫机械运动,闻到的叫分子热运动。

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5内能是指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体积有关。

6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7热量是指传递能量的多少,指的是过程量,可以说转移多少热量,不可以说具有多少热量。

8做工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只要是动的,就是做功,一冷一热就是热传递。

9比热容反应的是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10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11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他们都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12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13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空气和汽油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空气,汽油机做功冲程有14火花塞,柴油机做功冲程有喷油嘴。

15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热值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与其他量无关。

16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永动机不可能造成。

17带电物体本身就有吸附轻小物体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丝正,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皮负。

19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0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或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2通路:电路有电流,断路:电路无电流,短路:电路电流过大,且用被短路的电器无法工作。

首尾依次相连叫串联,两端分别相连再连入电路叫并联。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集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集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一)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1.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分子间存在间隙。

相关实验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二)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⑴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⑵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⑶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注: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斥力增大得更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⑴当分子间的距离d等于分子间平衡距离r时,引力等于斥力。

⑵当分子间的距离d小于分子间平衡距离r时,引力小于斥力。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就是因为斥力起主要作用。

⑶当分子间的距离d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r时,引力大于斥力。

固体很难被拉断、胶水可以粘东西都是因为引力起主要作用。

⑷当分子间的距离d大于10r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非常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就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

二、内能(一)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1.影响物体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体积、材料等。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状态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4.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2025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2025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 内能①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②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吸=cm(t-t0),Q放=cm(t0-t)。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 热机①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②内燃机是最常见的一种热机,其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或柴油机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循环进行工作。

2. 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3. 热机的效率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摩擦起电两种电荷①相互摩擦的物体各自都可以带电。

②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③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④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⑤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⑥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⑦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⑧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易于导电。

2.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①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

②电路图是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示。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④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含公式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含公式大全)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内能知识点总结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c=Q/(m△t)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热和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

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原子核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符号: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

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符号:ρ单位:千克/米3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最新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最新整理)

量程
使用接线柱*
表盘上刻度位置 大格代表值 小格代表值
0~0.6A
“-”和“0.6”
下一行
0.2A
0.02A
0~3A
“-”和“3”
上一行
1A
0.1A
在 0~3A 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 0~0.6A 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 5 倍。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①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3、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 必须有电源;
第 1 节 两种电荷
② 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②Q=qV
Q
Q
变形:V=q
q=V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立方米(m3)。
第 1 页(共 22 页)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 3.0×107J/kg,它表示: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 3.9×107J/m3,它表示:1m3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9×107J。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 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2、热机的效率: 定义: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 η Q有用 Q总
4、 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

九年级物理全册各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册各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册各章知识点第一章:力和运动1.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推力和拉力等。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将多个力合成一个力,可以使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可以使用力的正反向分解原理进行计算。

1.3 动力学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其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 F=ma 表示。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二章:压力和浮力2.1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压力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 压力的计算:压力 P = F/A,其中 F 为垂直于平面的力,A 为受力面积。

2.2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浮出;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悬浮;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沉没。

第三章:机械能与能量转化3.1 功与能- 功的定义:当力作用的物体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功为力的大小与位移的乘积。

- 功的计算:功W = F·s·cosθ,其中 F 为力的大小,s 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θ 为力与位移的夹角。

- 能的定义:物体由于位置、形态或其他因素具有的做功能力。

- 动能和势能:动能为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为物体所具有的位置相关的能量。

3.2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转化包括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动能转化为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第四章:简单机械4.1 杠杆- 杠杆的定义和组成部分:杠杆是由支点、杠杆臂和力臂组成的刚性棍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全一册单元目录十三章内能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十六章电压电阻十七章欧姆定律十八章电功率十九章生活用电二十章电与磁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开发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金属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原子核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符号: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

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日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会不同。

常说的静止或不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两个物体,它们彼此也是相对静止的。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3)公式: V=tS 变形得t =vsS= vt v--速度-- 米/秒 S---路程--米 t---时间---秒 公式意义:当s 不变时,v 与t 成反比;当t 不变时,v 与s 成正比;当v 不变时,s 与t 成正比;使用注意:单位统一,物理量一一对应(4)单位:主单位:米/秒 (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进率换算:1 m/s=3.6 km/h 3、运动的种类(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其快慢用速度表示,其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

(2)变速运动: 物体快慢发生改变的运动.其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V 平均= 总总t S平均速度不能表示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它只能表示运动物体大致的快慢程度,因此在描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说清是某段路程或是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时间t :(1)单位:时(h)、分(min)、秒(s)(2)进率关系:1 h =60 min = 3600 s (3) 测量工具:钟表2、长度:(1)单位: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千米(km )微米(u m) 纳米(n m ) (2)进率关系:1m=10 dm=100 cm= 1000mm=106um=109nm 1km=103m 1 mm=103um 1 um=103nm (3)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方法:A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 、让刻度尺带刻度的边缘与被测长度紧贴,沿被测长度放置。

C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 、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 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A 、积小成多 B 、化曲为直C 、对特殊的长度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 3、误差(1)定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有关。

(3)与错误不同: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减少。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4)减少误差的测量方法有: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四、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 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六、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4、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七、平衡力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同线、等大、反向)八、运动和力的关系: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第十三章力和机器1、重力(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②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4)施力物体:地球(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垂线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使用前指针要对零;B、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C、要认清它的分度值;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3、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B、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B、滚动摩擦。

(4)影响它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 、减少压力B .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 、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D 、 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 )。

(8)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4、杠杆(1)定义:一根 硬棒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 固定点 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平衡条件: F1×L1=F2×L2 。

(4)种类和应用:5、定滑轮(1)实质是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是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1)实质是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 杠杆, (2)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7、滑轮组:(1)作用 :既可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 ; (2)绕 线:(奇动偶定)(3)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 n 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 A 、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 = G 物/n ; B 、考虑滑轮重时F = (G 物+G 动)/n ; C 、拉力的移动距离S = n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