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旅游典型发展模式(pdf 122页)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其 比例 也显著增加 。本文在此 背景下提 出了关于生 态旅 游发展过 程 中的困境 与未来发展模 式的研 究 ,通过分 析现 阶段 中国
生态旅 游发展现 状、发展 困境及发展 困境 的原 因,以探 讨 生态旅 游的 未来发展模 式 ,推动 生态旅 游 实现 可持 续发展 。
[ 关 键词 ] 生 态旅 游 ;发 展 ;困境 ;模 式 ;研 究 [ 中图分 类号 ]F 5 9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5 — 6 4 3 2( 2 0 1 3 )1 6— 0 0 7 0 — 0 2
2 生态旅 游发展 过程 中的 困境分 析
开 展生 态旅游 能够在很 大程 度上满 足群 众对 自然 美景
的需求 ,同时也能促 进 区域 经济 发展 ,但现 阶段 ,人 们对 生态旅 游还 缺乏科 学 的认 识与理 解 ,因此生 态旅游发 展 步 履维艰 ,具 体分析 ,中国生态旅 游发 展困境 主要表 现为如
与2 O 世纪相 比 ,目前我国长江流域 的水 土流失面 积总增 加
近1 1 倍 ,全 国总森林 面积减少 了近 十分之一 。中 国许 多旅 游景点 及 国家 自然保 护 区内 的生态环 境均 出现 环境退 化现 象 ,植 被覆盖率 降低 、动植 物生 存 范 围缩小 ,甚 至部 分地
成生态 资源 与生态 环境 的破坏 ,阻止 了生态旅 游 的进 一 步
生态旅 游包括 旅游 与环境保 护两 方面 内容 ,生态 旅游 是 以可持续 发展 为基本 发展前 提 的旅 游行为 。相对 于传 统 的大众 旅游 来讲 ,生态旅 游 主要 包括 单纯 的旅 游 活动与 自 然及 文化生 态系 统保护 两方 面内容 ,参 与者通 过生态 旅游 行为获 取一 定 的原 始享受 ,进而 推动对 生态旅 游活 动的进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追捧。
生态旅游不仅旨在让游客感受自然的美丽,更注重游客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动。
本文将探讨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1.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主流趋势。
据统计,全球生态旅游产值已经超过了2300亿美元,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主题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自然生态旅游,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文化旅游、生态体验旅游、生态探险旅游等多种主题,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2)旅游产品个性化。
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和需求,个性化定制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旅游的深度和特色。
(3)旅游体验重视质量。
旅游体验质量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的重要标准。
旅游经营者需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导游讲解、倡导文明旅游等方式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4)旅游目的地多元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目的地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滋养。
游客也会选择这些目的地旅游,不仅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景,而且可以了解当地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情况,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可持续发展旅游需要围绕“绿色、循环、共享”的理念,从旅游产业链的四个方面进行策略规划。
(1)开发环节开发环节需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和民俗习惯。
在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需要多方寻找意见,保证开发的科学合理性。
(2)旅游经营旅游经营应该坚持绿色生态经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营者应该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解决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3)旅游消费旅游消费要注重文明旅游,不做扰民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游客也应该自觉遵守规定,参与环保活动等,为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章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
代表国家之三:肯尼亚 旅游产品: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滨海旅游 经验和教训:
非洲的肯尼亚素以野生动物数量大、品种多而著称。肯 尼亚早期的生态旅游是基于国家公园的大型狩猎游戏,当时 美其名曰“野生生物巡游”,79%的游客是受肯尼亚的原始 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吸引来此旅游的。
(一)生态旅游起步萌芽阶段
1983年以前。一些学者开始思考传统的大众性观光旅 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 与生态旅游相近的观光旅游方式。
归纳如下:自然取向的旅游、自然旅行、自然导向的旅游、友 善的环境旅游、环境朝圣、永续观光、另类旅游、伦理旅游、软性旅 游、自然观光、野生生物旅游、绿色观光、特定主题的旅游、适宜的 旅游、负责的观光;此外还有自然旅游、科学旅游、农业旅游、未经 破坏地区的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选择性旅游、适当的旅游、 低影响的旅游、轻松的旅游等等。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实现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它一 产生就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 迅速崛起并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时 代背景和旅游市场内外的诸多因素。
一、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1、旅游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
(1)区域性环境问题 酸雨、降尘、水污染、“八大公害”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多诺拉持 续雾天,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 气味,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
,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随之而来的是 美国多诺拉事件
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 、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 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 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 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这次的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 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 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 ,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 严重污染了大气。
介绍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案例
介绍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案例
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案例之一是新西兰的弗朗茨·约瑟夫冰川。
这个地区以
其壮观的冰川和山脉而闻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
弗朗茨·约瑟夫冰川的开发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了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例如,游客必须乘坐由专门公司运营的大巴前往冰川,以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
同时,开发人员还为游客提供了许多生态友好的活动,如徒步旅行、直升机观光和冰川攀登等。
此外,当地还积极推广环保理念,教育游客如何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这不仅增强了游客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参与度。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弗朗茨·约瑟夫冰川的生态旅游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地区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总之,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长期发展,并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生态旅游综合体
生态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探讨(上)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董双兵翟蕾翟燕生态旅游综合体(Ecotourism Complex),是以自然的、文化的原生态资源为吸引物,以度假、居住为重要手段,强调综合效益,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
要推进生态旅游综合体的建设,进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提升区域经济水平,首先就要弄清生态旅游综合体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旅游综合体的三个特征以原生态资源为引擎。
与其他综合体一样,生态旅游综合体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而不同综合体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原生态资源的不同。
与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等不同的最大特点,是生态旅游综合体是以自然的、文化的原生态资源为吸引物。
因此,生态旅游综合体适合的街选址,往往是那些具有原生态特性的山地、乡村、森林和滨海地区。
由于这种吸引物对其他产业、一大部类、二大部类都产生重要影响,能带动地产、餐饮、休闲娱乐、会议会展、会所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共同发展,这种吸引物也可以称为引擎或者孵化器。
对中心城市的依附特点明显。
生态旅游综合体大多数不是目的地,它的辐射范围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般为距离城市外围生活区在1—2小时车程范围内的旅游度假区,或者本身就是以度假为目的,作为中心城市的次级生活区域。
从它的主要游客类型上来看,要么是长期停留的度假游客,要么是旅居者身份的常驻居民。
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从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生态旅游综合体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它产生于旅游业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并跳过一般性的大众观光旅游层次,直接进入休闲旅游阶段。
同时,随着综合体的成熟,旅游业对区域的综合拉动机制日益成熟。
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生态旅游综合体也极有可能转换成休闲综合体(Leisure Complex),进而变成具备一定游憩功能的城市综合体(Urban Complex),在没有严格的限制的情况下,有可能带动生态旅游综合体变成卫星城或城市新区。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基本内容
博物馆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博物馆时所获得的审美体验、知识增长和技能提 升等旅游活动。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博物馆旅游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首先, 博物馆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 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其次,博物馆旅游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 旅游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2、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生态旅游进行规范和引导,确保其 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三、结论
通过对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国外学者在生态 旅游的定义、范畴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 颈。如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实践案例的归纳总结不足;对一些深层 次的问题如生态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机制等缺乏深入研究等。
基本内容
研究方法: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文献回顾、实地调查、 统计分析等。文献回顾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以了解 研究现状和进展;实地调查则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实地走访和调查,获取第一 手数据和资料,为研究提供支撑;统计分析则对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分 析和挖掘,以得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基本内容
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外生态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和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 先,数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数学者主要依赖于实地调查和文献回顾获取数据和 资料,缺乏对其他来源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其次,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基本内容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仍缺乏全面、系统的指标 体系,难以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部分研究脱离实践,过于理 论化,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指导作用。
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况及方法
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况及方法一、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1.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不够尽管总体上产品类型多样,但不同水利风景区之间的水上旅游活动项目多有雷同,以观光旅游为主,具备参与性和竞技性特点的旅游项目较少;生态旅游开发深度有待提升,有关水下和空中旅游活动的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影响了水利风景区的市场吸引力。
而且目前的很多水利风景区产品组织还是以观光为主,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市场需求。
2.环境解说专业化程度低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水利风景区中,仅有%的风景区有专门的环境解说系统规划,%的风景区采用在旅游发展规划中有专门章节提及,还有%的风景区尚未制定环境解说系统规划,反映出我国水利风景区对环境解说整体认知不足。
此外,专业程度强的解说方式普及率低,仅有%的调查风景区拥有专家解说,%的调查风景区拥有专门读物。
我国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功能认识不足,环境系统专业化程度低,远不能承担其传播相关知识的责任。
3.生态旅游规划环节薄弱调查发现%的风景区尚未编制生态旅游相关规划,%的风景区缺乏修建性详细规范。
由于缺乏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指导,导致很多地区开发起点低、规模小,开发盲目,出现了重复建设和布局的不协调,不仅影响到经济效益,而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已有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不规范,缺乏对风景区设计单位的认定和管理,缺乏对风景区设计成果的评定和考察,不能保证设计质量的可操作性。
4.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从调查情况看,%被调查风景区的餐饮住宿设施主要在风景区里面,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从交通方式看,燃油轮船使用率较高,极易造成水体、噪声等污染;道路建设方面,仅有%的风景区保留了动物通道,%的风景区设置了动物通道提醒标识,此外仅有%的路面采用了生态材料,还发现了交通选线存在与周围环境协调性不强的问题。
另外,仅有%的风景区建立了旅游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且运行良好,%的风景区甚至未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5.社区参与层面较浅在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方式中,以咨询(%)与公共信息/教育(%)为主,信息反馈(%)和联合规划(%)为辅,其中还有%的当地居民未参与生态旅游管理。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
我国生态旅游的政策、产品类型、发展遇到的问题及示范案例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2008年,国家制定纲要—《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
2016年,重要指导性文件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15年》。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共有7中类型:山地攀爬生态游、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景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和人文历史生态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分为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示范生态旅游产品、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种。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生态旅游内涵要求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带来负面影响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与专业人才不足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五、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案例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篁岭古村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继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游年”之后,2009年又被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3年开始进行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推出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显示,截至目前为止,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共计111处(见附录)。
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生态旅游是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最佳手段。
从概念引进到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生态旅游在近期也得到理性发展。
其中,国家政策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范和推动尤为突出。
2005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汇报人:XX
20XX-02-08
目录
• 引言 •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国外生态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2
生态旅游的兴起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旅游作为一 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02
国内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
态破坏、旅游同质பைடு நூலகம்等。
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对比
03
在发展模式、管理理念、政策法规等方面,国内外生态旅游存
在一定的差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梳理国外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包括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 影响因素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游客需求多样化
游客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服务质量和体 验要求更高。
市场竞争加剧
生态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创新和服 务质量以吸引游客。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开发过度
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 发生态旅游资源,导致环境破坏。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 区存在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 题。
缺乏专业人才
生态旅游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 能的导游和管理人员,但目前国内相 关人才相对匮乏。
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游客和当地居民缺乏生态保护意 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05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对我国 的启示
加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创新
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
第一节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1、强调首先要发展。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和要求。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这里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发展。
2、强调持续性。
即生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在自然资源及其所提供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经济利益的增加达到最大限度。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必须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也就是对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要有一定限度的限制,改变长期以来人类在追求发展、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的做法,以保证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持续到永远,以便给后代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强调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的问题来考虑。
4、强调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共同性是源于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地球的完整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地球上的人,生活在同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本国还是别国,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因此,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涵(一)可持续旅游概念的提出可持续旅游的提出首先是直接受可持续理论的影响。
可持续旅游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在大众旅游的浪潮中,旅游业急剧膨胀、繁荣背后引发的危机在一定时间后日益暴露出来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提法表示质疑的反应。
第十章 不同类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现阶段,不仅仅是生态旅游产品,中国可能无论何种旅 游产品形式都不可避免会打上市场需求的“大众化”和产业 供给的“规模化”的烙印。
4
二、 “荒野体验”与“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生态旅游发展的差异还表现在生态价值观上。西方 人追求“人地分离”的价值观,西方的生态旅游资源观念强 调其自然属性,要具有“纯自然景观、原住民文化景观、荒 野体验”的特点,生态旅游则被认为是一种非消耗性、教育 性、探险性的新型旅游。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由于其 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条件以及经济社会水平处于较高阶段的特 征.为“小众化”的生态旅游实现提供了条件
3
一、生态旅游“小众性”特征与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化”阶段 的冲突
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实践则表现出了鲜明的“规模性”特 征 我国旅游业在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后,正在步入一个旅 游产业快速扩张、旅游市场需求不断膨胀的时期 从1999年至 2007年底一直实行的“黄金周”休假制度,更加剧了旅游资 源的稀缺性与旅游市场周期性达到极值之间的矛盾。
是为长期保护自然、原野景观、原生动植物、特殊生态
体系而设置保护区之地区 由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拥有
“地广人稀”的资源禀赋条件。
这些国家内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一般都远离
居民区,区内自然资源属性很强,人文资源属性较弱,权属
问题矛盾较少。
7
世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
式因地制宜, 各具特色, 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对 生态旅游起步较晚 , 同时又对生态旅游寄于厚望 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和 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世界生态旅 游; 现状 ; 分布格局 ; 成因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5 1 9 [ F9. 9 文献标志码 】 [ A 文章编号 ]17 — 3 52 1 )7 0 4 —4 6 2 2 4 ( 00 0 — 0 0 0
各不 相 同 , 生态 旅 游在 全球 范 围 内各 具 特色 。我 使
根据世界范围内各个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与生态
旅 游 发展 水平 的协 调程 度 , 对世 界 生态旅 游 的发 展 模 式归纳 分类见 图 1 。
高
经
国作 为 经济欠 发 达 的发展 中国家 , 殊 的 国情 对 生 特
atr s v r l d c d s p a t e h s  ̄tr s u tb e t o a o d t n n i n ii u l h rc e sis r v d mp r n f e ea e a e r ci .T e e p e ,s i l o lc l c n i o s a d w t i dv d a e c n a i h c a a t r t ,p o i e i o t t i c a r fr n e a d g i a c rC i a ac u t h c ,w t o e e c n mi e eo me t e o t u i sa t lt n i sg e t ee e c n u d n e f h n o n r o w ih i l w l v lo e o o c d v lp n , c - o r m tr ae a d p n r a o yf h f s s h p so c - o r m tte s me t . o e n e o tu i a a i s h me
乡村旅游的模式
乡村旅游的模式在农村建设中,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够发展旅游,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从各地的发展经验来看,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有三类乡村,一是紧靠中心城市,汽车车程在两个小时之内的城郊乡村;二是紧靠现有景区的乡村;三是具有旅游资源良好的古村落、农村风貌、高科技农业、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以及果业、花卉等特色农业发展或自然、生态比较好的乡村。
总结中外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分为几种:1、民居模式村落民居旅游模式是依托特色村寨或民居群落的村落民居建筑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
村落民居建筑按发展特点分为古代与现代两类,村落民居旅游模式也相应分为古民居旅游与新民居旅游两种。
古民居旅游。
我国的民居住宅造型风格多样,汉族斗拱挑檐建筑、陕北窑洞、徽州民居、客家围屋、苗族吊脚楼、黎族船屋、傈族“百脚落地”草屋、侗族外廊式木楼等都极具观赏旅游价值。
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城村,山西的皇城相府和王家大院,河南的寨卜昌民居和康百万庄园,都属于村落古民居旅游发展模式。
新民居旅游。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按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新农村村落民居,也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刘庄,山东临沂蒙阴的桃花峪村、八达峪村等,都属于农村新民居旅游发展模式。
山东临沂蒙阴的桃花峪村、八达峪村利用建设新型的民宅,开展修学旅游和观光旅游。
桃花峪村,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在政府的指导下,村民自筹资金建设家庭旅馆,吸引游客观光和学生修学旅游。
八达峪村在政府管理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置换,使农民分散建房,每户4-6亩土地,连片开发,形成房前房后种植桃树,庭院内养殖长毛兔,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和洽谈生意。
2、民俗风情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乡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充分突出和展示乡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工艺游艺、体育竞技、信仰崇拜等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1 生态旅游 的基本 理论 .
1 1 于生态旅游 的基本概 念 .关
化 现象 。
1 2生态 旅游发展模 式 .
Hale Waihona Puke 自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 生态旅游在世界上以年均 1 一 3 的速度 发展 ( O 0 世界旅 游业年 均发 展速 度为 4 ) , 年产值达 20 0 亿美元以上 , 它被普遍看作可能是传统大众旅 游升级换代的最佳替代产品, 代表 了 2 世纪旅游发展 的方 1 向。中国近年在各类 自 保 护 区和 森林 公 园积 极 发展 生 态 然 旅游 , 年均接待 生态游 客 20 万人次左 右 , 态旅游 年收 入 50 生
要 针对生态 旅游 资源( 如近郊森 林公 园 、 乐等 ) 进行 的 农家 而 游 憩活动 。这种资源 导 向萌 芽 阶段 , 主要 以一 日游 为主 , 表 现形 式为近 程周末度 假旅游 , 客源主要是 都市或 郊县 自发形 成 的散客 。
1 2 2自主式发 展模式 ..
但究 竟什么是 生态 旅 游? 目前 学术 界 尚无 普 遍认 可 的 定义 。笔 者认 同“ 生态旅 游 是在 生 态保 护 的前提 下 , 自然 以 生态 为主 、 会文化 生态 为辅 作 为 主要 吸 引物 , 游 客提 供 社 为 认识 自然 、 享受 自然 的旅 游 经 历 , 做 到 生 态 效 益 、 会 效 并 社 益、 经济效益 和谐统 一的一种新 型旅游 活动模 式 。~ ”一 相对 于传统 旅游产 品而言 , 新兴 的生态旅 游产 品具有 下 列显 著的特征 。( ) 回归 自然 的氛 围中 , 1在 以生态 环 境教 育 与 自然知识普及 为主要 内容 , 是一种 尊重 自 异质性 的高 品 然 质旅 游活动 。() 保护 生 态 的前 提下 , 2在 追求 生 态 、 会 、 社 经 济三 大效益 的最 优化 , 是人类社 会可持 续发展 在旅 游业 中 的 体现 。() 3一般 多选 取受 人类 环 境影 响 相对 较 小 , 自然环 境 保存 较好 , 生态 系统 稳定 的 区域 作 为生 态旅 游 产 品开 发地 。 () 4它与 当地社会 经济 持续 发展 目标 相 一致 , 客与 当地 居 游 民共同作为 生态系统 的成 员 之一 , 和谐 共处 , 大 限度调 动 最 当地居 民的参与积极 性 , 之成 为 生态 旅 游 的直 接受 益 者 。 使 () 与生态旅游 产品规划 、 5参 开发 、 营的人 员均 为具备 良好 经 生态意识 的成员 , 同时亦着 重培养 游客及 当地居 民的 生态环 境意识 。() 为一种 高质 量 的旅 游产 品 , 游 客数 量 要进 6作 对 行全面、 有序的控制。() 7运用生态学原理, 指导生态旅游产 业 化开发 、 经营 活动 , 维护生态 系统平衡 , 使其 向更高 阶 并促 段 良性进化 升级是 生态旅游 的宗 旨所 在 , 这也是旅 游 可持续 发展战 略追 求 的 目 , 标 就此 广 义角 度而 言 . 态 旅游 概 念作 生 为一项原则 , 泛适用 于一切旅游 活动 中。 广 新兴 的生态旅 游虽然具备 深远 的发展前 景 , 就 我 国国 但 情 并结合 实践效果而 谈 , 目前我 国尚不具 备条件全 面 大范 围 地开发生态 旅游产 品 。由于 生态 旅游 基 本都 选 取生 态 环境 相对优 良的地 带作 为 产 品 开发 区 , 旅 游产 业 化 开 发 与 经 而 营, 伴随着 游客的活动 , 然对当地 生态环境 、 会文 化环 境 必 社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举办乡村音乐节,吸引游客参与音乐盛宴和乡村 文化体验。
日本温泉度假区模式
温泉度假区模式
以温泉度假区为经营单位,提供温泉疗养、住宿、餐饮等服务。
温泉主题公园模式
建设温泉主题公园,包括温泉景观、温泉乐园、温泉度假村等。
温泉文化体验模式
通过展示温泉文化、地方民俗等,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澳大利亚葡萄酒庄园模式
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
加强对乡村旅游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普及度和透明度,引 导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创新发展
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
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如生态旅游、 养生旅游、农业体验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创新营销模式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精准营销和推广, 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吸引游客。
文化体验
古村落保护模式注重文化体验, 通过开展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 体验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和
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
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保护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古村落资源,实 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
环。
乡村度假区模式
高端度假
乡村度假区模式以高端 度假为主要定位,通过 建设高档酒店、高尔夫 球场等设施,提供全方 位的高端服务。
人文性
乡村旅游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包括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分类与特点
互动性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观光游览,还包括各种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垂钓、农家乐等,这些 活动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文化和农民生活。
季节性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因此乡村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不同季节的乡 村旅游项目和活动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模式生态旅游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其核心是保护自然环境,提供生态体验和文化交流服务,同时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模式两方面进行浅谈。
一、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生态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将生态旅游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广,不断地扩大生态旅游市场的范围和规模。
目前中国的生态旅游产业也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卫生措施不断加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旅游行业必须要提高对游客的卫生安全保障措施,从而提升游客对生态旅游的信心和满意度。
2.资源规划和保护不断优化。
国家逐渐推出一系列重要的法规和政策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其中包括资源保护与管理、产业规划与支持等方面的措施,不断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包括住宿餐饮、文化交流、旅游咨询等多个具体的服务领域,旅游行业正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种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4.高科技应用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态旅游产业也不断地运用高科技,包括无人驾驶、智能导游等,使得旅游体验更加便利和高效。
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生态旅游产业是一个具有活力和变化性的产业,其发展模式不断更新和拓展。
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1.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模式。
该模式是以集聚化和规范化的方式,将各类旅游企业纳入一个生态旅游集群中,以实现资源共享、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管理等目的。
相比于单体经营模式,产业集群模式能够减少企业的别离和分散,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利润。
2.生态旅游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该模式将旅游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环节,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它的特点是把生态旅游企业建立在壮阔、连续的产业链上,并形成一种保障、配合、合作的关系。
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 ppt课件
深圳
深圳绿道
从2010年起,广东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 全长约1690km的区域绿道,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 区,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 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场所,直接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能增 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
深圳绿道总体规划
5号绿道由光明森林公园进入深圳市域范围内,由北向南延伸至 银湖森林接入2号绿道,全长约62km,连接了光明森林公园、大水坑 水库、茜坑水库、横坑水库、石樟坑水库、银湖山郊野公园等多处景 观优质地区。5号线在光明森林公园处预留了与东莞的城际交接面。
深圳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
城市绿道分为滨海风情绿道、山海风光绿道、滨河休闲绿道、 都市活力绿道四种类型,共25条线路,总长度约500km。 其中以2条滨海风情绿道为线索,可以凸显城市滨海特质;以16 条山海风光绿道为纽带,可以沟通山海、强化山-海-城市特色体验; 以6条滨河休闲绿道脉络,可以提升城市生态与环境品质;1条都市 活力绿道为脉络,可以展现都市活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社区绿道以城市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组织,总体布局遵循 整体性、可达性、多样性的规划原则,所谓整体性,即要求社区绿 道接入全市绿道网络(包括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并尽可能的串 联起区内主要河滨、林荫道路、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文物古迹、 标志性城市节点、商业步行街等公共空间,与都市生活建立紧密联 系。
深圳绿道空间布局结构
全市绿道层级划分 全市绿道网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 道和社区绿道3个层次。 区域绿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 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系统建设具 有重大意义的绿道。 城市绿道是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 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的绿道。 社区绿道则连接区级公园、小游园 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居民提供服 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好望角
气候恶劣,荒凉而常有风暴,不适宜人类居住生存, 陡峭的悬崖像4个手指头一样伸向海洋,被称为“风 暴角”; 人们在风暴角东面开普角的山崖上竖起一座灯塔, 开通了欧洲绕过非洲通往亚洲的海上航线,才将风 暴角改为好望角; 灯塔左边是印度洋,右边是大西洋
三. 澳大利亚
物,是世界唯一的城市野生动物园。
2.地球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
裂谷宽约几十至200km,深达1000至2000m,谷壁 如刀削斧劈;
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 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纵贯南北,将整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 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亚获得了有趣雅号:“东非十 字架”;
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居住着马赛族人,游客 可从放牧牛羊,以及红土和牛粪混合而建的住屋了解其 民族特色。 此外,乘坐热气球升空,由空中鸟瞰大草原和动物,令 人眼界大开。
休息场所多种 多样,注重原
始自然
基础设施就地取材 ,自然特别
生态旅馆与周围环境 和谐统一
保护区旅馆内 大厅布置,体
第九章 国内外生态旅游 典型发展模式
Ecotourism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内外出现一批生态旅游开发管 理的成功案例。
本章介绍国外与国内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开发模式与 项目,比较评价不同的开发策略及示范意义。
通过案例学习,深化对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认识,增 强提升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基本素质和操作水平。
构建水轴展示城市活力
Griffin提出在莫朗格洛河构筑水坝,以形成 广阔的湖面为城市的“水轴”。水轴从黑山开始 ,向东南方向延伸,使城市与水光山色相互映衬 。
Griffin湖位于堪培拉
的市中心,将堪培拉分成 南北两部分,联邦桥和国 王桥将南北两部分联系在 一起。
以湖为界,南边是政府机 关区,北边为商贸市场区 ,西边属住宅区,东边系 科教文卫区。
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沿海地区湿热,高原气候温和; 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最低为10-14℃,年降水量500-1200mm; 著名国家公园: 察沃、纳库鲁湖、阿伯德尔山、马赛马拉 平均每年生态旅游收入3.5亿$
赤道
1. “花之都”内罗毕
内罗毕意为“凉爽之地”( ≯ 27℃,建于
1899年),属于高原气候; 城内为美丽的花园; 城外保留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栖息大量野生动
本章讲授内容
§1 世界生态旅游典型开发模式与项目 §2 中国生态旅游典型开发模式与项目
§1 世界典型开发模式与项目
Ecotourism
一.世界生态旅游发展先驱---肯尼亚
面积58.3万km2,位于非洲东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1700万年前的人类遗 址,广袤的大草原,丰富的野生动物,原始独特的民族风情;
城市布局协调合理、方便 舒适,实现了形式美与功 能全的有机统一。
堪培拉整个平面通过与地形相关的两条巨大轴线联系起来。“地轴”位于东北 部安斯利山和西南部宾贝里山之间,轴线上两处突出地形分别为国会山和议会山。
弗雷泽岛 悉尼
墨尔本
塔斯马尼亚州 (温带雨林)
1.
堪 培 拉 : 生 态 花 园 型 规 划 设 计
Ecotourism
1912年,澳洲政府在全球137个竞标方案中,最终 选择了36岁的美国建筑师W·B·Griffin(1876-1937)的“ 花园城市”方案。
1913年3月12日,城市被正式命名为“堪培拉”( 意 为“汇合之地”) 。
Griffin将这样的地形比喻为 一个不规则的露天剧场,高山 好像剧场的顶层楼座,倾斜向 水边的山坡就是宽广的观众席 ,水面如同中心竞技场。
堪培拉外部的山脉作为城市的 背景,市区山丘作为重要建筑 物的场地或城市各个对景的焦 点。
田园城市风格:设计具有田园城市的元素,核心、放射线、同心圆、扇区等。整个城市以国 会山为圆心,1.5km为半径,从北向东往南顺时针方向的环城路为一半圆弧线,再以南北两条 宽阔的联邦大街、国王大街为边,构成一个扇形。
堪培拉于 1913 年 按 规 划 建设。
人口36.8万( 2012 ) , 总 面 积 2395km2 , 面 积 > 50% 为 国家公园或保留 地。东北距悉尼 240km , 西 南 距墨尔本 500km。
回归自然的选址理念
选择澳大利亚东南部跨莫朗格 洛河两岸的丘陵与平地,北部 为较平缓的山丘,东、南、西 山地生长分布着茂密的森林。
世界公认开展生态旅游较早和较为成功的国家; 开辟设置各类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5793处; 成立生态旅游专业化组织和协会,实施纯粹生态
旅游产品认证制度.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
卡卡杜国家公园
金伯利高原
西澳大利亚州
北部地区
乌卢鲁 国家公园
凯恩斯
昆士兰州
南澳大利亚州 新南威尔士州
野花观赏
现当地特色
葫
灯
就 地
取
材
,
保
持
特
色
芦
罩
保 护 区 住 宿 区 设 施
二. 南 非
1.南非自然地理条件与自 然旅游资源
位于非洲最南部,东、西、南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属全年温暖的亚热带气候 具有充满无穷魅力的奇特风光 约翰内斯堡克鲁格国家公园、开普敦鸵鸟园和好望角
自然保护区
2.克鲁格(Kruger)国家公园
大裂谷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纳库鲁湖就在附近)。
3.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马塞马拉野生动物园 –面积达1670 km2 ,动物种类 繁多,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大迁移,其场面极为 壮观,是目前世界上动物最多的野生动物园。 主要动物有狮子、猎豹、大象、犀牛、猎狗、羚羊、 斑马、角马、河马、鳄鱼、长颈鹿、鸵鸟等。
坐落于姆普马兰加省,是世界著名的“动物天堂”,
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南北纵贯400km,东西横跨70km,总面积达2万
km2
克鲁格背靠雄伟的山峰,面临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创建于1898年,由当时布耳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督保
尔.克鲁格(Paul Kruger)所创立
据资料统计,克鲁格国家公园内有147种哺乳类动物、 114种爬行类动物、507种鸟、49种鱼和336种植物。其 中羚羊数量超过14万只,在非洲名列第一。 其它还有野牛2万头、斑马2万匹、非洲象7000头、非洲 狮1200只、犀牛2500头。 园内还有数量众多的花豹、长颈鹿、鳄鱼、河马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