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信息化建设方案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工程信息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A40农业信息化 2021.08<<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摘要:信息化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作物种植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关乎国计民生发展。
该文从种植角度入手,对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进行了介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表明在信息技术利用下,玉米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改善,加大信息化利用程度,可以显著改善玉米种植效果,达到预期产能,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玉米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助推了社会各行各领域发展。
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优势,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调控,保证种植的高产高质。
当前玉米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经济价值不断提升,提高玉米种植面积,实现产量稳步增长,发挥农业信息技术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全面把握技术应用要点,将信息技术和种植管理充分融合,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1 青州市玉米种植情况青州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地区,总面积有1569 km 2。
青州市益都街道办事处面积有14.5 km 2,耕地面积有80 hm 2。
全市地形以丘陵、河谷、平原为主,农业种植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四种类型;气候以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特征鲜明,雨热同季,年降雨量为660 mm,年均气温在12.5℃左右,无霜期190 d左右;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6000 hm 2,产量可达每市亩700 kg左右,单株产能也稳步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效率提高,种植经济效益也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人们增收的途径之一,同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发展,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对于不同品种的玉米高产栽培都有技术性指导,实现了种植全过程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通过实践种植大大提升玉米种植产量。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2.26•【字号】武政办发〔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发〔2022〕3号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武威市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2月26日武威市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战略部署,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21〕110号)精神,结合武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按照“上下联动、同题共答、主动谋划、成果共享”的思路,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区域协同合作、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玉米种业创新体系,全力破解武威市玉米种子繁育难题,力争把武威打造成全省一流、中国知名的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基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研发力量,共同开展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优异种质创制和重大品种选育等技术攻关,努力突破玉米繁育制种关键技术瓶颈,补齐种业发展短板。
(二)坚持品牌引领、品质至上。
以高品质玉米种子生产为核心,推进玉米繁育制种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完善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机制,打造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为核心的武威玉米种业新格局。
农业种植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种植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完善农业种植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农民更科学地种植作物,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种植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建设农业种植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当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必要性农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而农业种植业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农业各个环节。
农业种植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农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数据,提高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
其次,信息化可以节省资源和减少浪费。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更精准地确定农作物种植的时间、数量、用药量等,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再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各个环节之间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协同合作,可以使整个种植业产业链更加高效和有序。
最后,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现状分析目前,农业种植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开始渐渐萌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很多地方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
其次,资源整合不够。
由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仍不完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与整合,导致信息无法真正共享,资源利用率不高。
再次,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农业信息化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收集、存储和传输,信息安全成为一大挑战,数据泄露、信息被篡改等问题频发。
最后,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不强。
许多农民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和动力。
三、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针对农业种植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首先,提高政府支持力度。
2024年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2024年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一、背景分析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的玉米生产存在着产能低、效益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示范。
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效益,制定并实施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通过实施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使之达到万亩高产的水平。
2. 提升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根据各地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并推广种植,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4. 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加强玉米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玉米生产管理能力。
5. 推广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农民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1. 玉米品种的选择与改良: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种子,并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引进和示范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和科研人员,来到示范基地,对于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进行示范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3. 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大对农机具的投入,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玉米生产从播种、管理到收割等全过程的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4. 开展科研和示范推广工作: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研究解决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并通过示范推广,将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
5.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农民参加农技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玉米生产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指导和服务,确保示范基地的高产高效。
四、实施步骤1. 资金筹措和项目筹建: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项目的筹措和筹建工作,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支持。
育种信息化解决方案
育种信息化解决方案育种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作,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可以用来培育新品种,因此种质资源信息的掌握是十分关键的,对提升农业科研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发展重要意义,所以实现育种信息化是农业中非常重要的。
托普云农为此研制了多种可实现育种信息化的高新育种设备,并打造了多个成功案例,为作物育种提供信息化发展解决方案。
以下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可实现育种信息化的高新育种设备。
一、种子标准样品库管理软件种子标准样品库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种质及中间材料等育种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条形码或电子标签为每一份种子建立唯一标识,实现育种资源的动态出入库管理与预警提醒、远程查询检索,促进育种资源的妥善保管。
二、育种小区远程监控系统育种小区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无线覆盖等功能,主要用于获取育种基地的气象信息,远程查看基地作物生长情况,育种家可在任意地点通过浏览器查看视频及气象数据。
三、育种信息移动采集终端育种信息移动采集终端与电子标签、育种过程管理系统联用,实现育种过程中田间观测的数值、文本、图片等信息的快速记载与传输,从而省去了田间记载后人工录入的环节,提高了数据采集记载的效率。
四、作物考种分析系统作物考种分析系统又被称作作物自动考种分析仪,该仪器专业用于各种作物籽粒的考种,同时也适用于测量玉米果穗、截面。
五、作物叶片形态测量仪作物叶片形态测量仪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叶子特征提取、空间转换、边缘检测原理、形态学等技术综合设计的软件。
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田间作物叶面积测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实现育种信息化的高新育种设备,如小麦考种系统、油菜考种系统、便携式玉米株高测量仪、植物冠层分析仪、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油菜分枝角度测量仪等等,这些育种设备可实现从育种到作物种植各个过程的检测管理,能够实现优质种子的选取,种质资源的研究、作物生理生态检测,以高新育种信息化技术实现作物的优质生长。
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引言
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技术驱动型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以智能化作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智慧农业研究与应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主要内容
1、建立智慧农业信息管理平台
(1)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构建智慧农业信息管理平台,贯彻数字化、信息化,实现全程的统一管理。
(2)构建农业信息系统,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体系,形成农业企业及农业供应链的信息系统,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3)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建立农业信息智能化支撑系统,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2、实施智慧农业应用
(1)推广智慧农场建设,实施大数据检测、遥感监测、精准农业等技术,实现智慧农业的应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2)推广智能农业机械,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农业机械的能耗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46农业信息化 2022.04<<农业工程信息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A浅谈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摘要:信息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向智能化、科学化方向快速发展。
玉米作为中国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与国计民生发展息息相关。
该文立足于种植角度,结合理论与实践,介绍了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由此证实,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改善玉米品质,提高产量,提升种植效益,值得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玉米种植;高产栽培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理论引导,以信息投入、知识投入为核心,将现代科技新成果引入农业生产,进一步创新栽培技术,在限定的土地环境中种植的玉米更优质、更高产,满足不同地区粮食所需,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
1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 整地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其根系发育状况与它的抗病、抗倒、高产密切相关。
因此,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有条件的应进行翻耕。
也可隔2-3年深松一次,深度控制在25~30 cm,以打破土壤犁底层,改善玉米根系的发育环境。
同时,借助土壤监测系统,对土壤的营养元素、水分、有机质含量等进行高效检测[1]。
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提出高效的水肥供给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1.2 优选品种当前,玉米品种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品种适应能力和生产周期均不相同。
部分群众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推荐,购买不适应本地区环境条件的玉米种子,影响了产量。
因此,购种时要根据品种审定的种植区域、品种特性选择,一般来说,应选择适应性抗病性强、丰产潜力大的品种。
也可借助大数据系统,对当地的降雨条件、土壤肥力、土壤类型等进行分析,选出适宜种植的品种。
同时,尽可能购买包衣种子,可有效提高抗病抗虫能力。
1.3 科学播种在进行播种前,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1-2天左右的晾晒杀菌,这一步骤能够大幅提升玉米种子的灭菌防病能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玉米高产创建一、项目背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重要链条之一、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种植技术不足、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玉米产量和品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本项目旨在推动玉米高产创建。
二、项目目标1.提高玉米的亩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2.提高玉米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民的种植能力和水平。
1.建立示范基地:选取一些地势适宜、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玉米高产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应具备较好的土壤条件,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基地的建设需要配备先进的农业设施和设备,如喷灌设施、翻耕机械等。
2.选育新品种: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通过组织科学、高效的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新品种。
新品种应具备高抗病虫害能力、高产量和良好的品质特点,以满足市场需求。
3.推广先进技术: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例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施肥,提高肥效;引进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引进科学管理模式: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例如GPS技术的应用,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利用远程遥感技术监控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通过引进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
5.建立市场销售渠道: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通过与企业合作,农民能够获得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6.定期评估和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评估,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项目的策略和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项目预算1.建立示范基地的投入:包括基地的租金、设施和设备的购置、人力成本等方面的投入,预计为XXX万元。
2.选育新品种的投入: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需要投入资金用于选育新品种的实验和工作,预计为XXX万元。
制种基地建设方案(j种子基地建设)
制种基地是确保良种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资源。
为加强种子基地建设,提高供种保障能力。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先后认定一批国家杂交水稻、玉米制种大县(市)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制种大县奖励、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制种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和项目,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改善提升基地条件和生产能力。
为进一步抓好相关政策和项目落实落地,有效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现有关于制种基地建设方案的详细介绍如下:制种基地建设内容1、制种基地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依托托普制种物联网基地种子信息化监管平台,使用大数据系统帮助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智慧管理种质资源,利用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定期采集更新检测区种质资源信息等数据,推动大数据生物育种应用,建设省级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服务、农作物种子管理平台,为农民提供选种、育种、够种质量追溯全程信息服务,为政府单位提供数字化监管服务。
另一方面,助力企业健全田间各项基础设施,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制种信息化、过程自动化、结果智能化,通过运用各项先进技术,对田间病虫害、水肥管理、数字化种植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营。
同时配合公共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农机可视化操作,以信息技术赋予农作物种子专有二维码,达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最终整体实现对种植户的种、管、收、储、加、销等全过程提供一体化服务,全面提升种业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
另外,建设地方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苗圃等,通过信息化育种,实现地区种业繁荣。
邛崃是成都市高端种业发展区,近年来立足本土优势,着力打造中国西南“种业硅谷”。
针对邛崃种业发展需求,我们为邛崃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构建“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制种综合数据中心、综合展示系统、应用管理系统、远程指挥调度系统,全面打通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交换壁垒,实现信息的全程感知和溯源服务。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一、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采集、分析、发布制度:1.信息收集。
为确保农业信息采集的广泛性。
原始性、基层性、高效性和准确性,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收集农业信息:一是县(市)农业工作站利用县、乡、村已形成的信息报送体系获取本地农业动态(范本)、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品产销信息报送市农业信息中心。
二是积极发展农业单位、农业企业、农业杂志、产销大户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襄樊农业信息网上安家落户,为他们免费或优惠制作主页,提供虚拟空间和二级子域名。
这样既丰富了农业信息内容,同时了降低了信息采集成本,提高了采集效率;三是结合本地实际,从报刊和互联网上搜集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四是抓住农业时节,深入基层、深入农贸市场、农业企业实地调查采访,获取第一手的文字、音像资料;五是网上用户通过“供求信息”和“农业论坛”免费发布信息,通过农业电话咨询热线传递信息。
2.信息分析。
农业信息化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为(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根本目的。
要将农业行家___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点收集全国、全球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资源信息,悉心分析研究国内外农产品的市场前景。
信息专家要密切结合本地实情,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市场调研,发布权威性高、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经济性强的指志意见,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
卖哪儿。
卖啥价。
”的问题。
农业信息中心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加强市场分析研究,积极开展农产品风上贸易、中介服务等工作。
3.信息发布。
农业信息中心以发布有用农业信息,并将之准确及时传递到用户手中为己任。
农业信息用户由于层次不同,经济条件差异,我们必须因人因地而异,采用没的传递方式,一是在互联网上发布农业信息。
农业信息网每天由专人及时更新农业新闻、农业气象、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行情,不断充实农业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等内容。
二是与襄樊电视台联合开办《金以土地》农业专栏节目,拟每月单周三襄樊电视台23频道、8频道播放一期,每期___分钟,内容包括农业快讯、新技术、看市场、致富经、农闲事等版块,该套电视节目方圆___公里地域都可收看到,覆盖全市及外地___多个市县区。
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高质量的种子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玉米制种基地,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玉米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品种。
二、市场分析1.玉米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2.种子市场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以及农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要求提高,种子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质量的种子市场需求量大。
三、项目技术可行性1.技术优势:本项目计划引进现代化的种子生产技术和设备,包括种子处理、检测和储存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确保生产高质量的玉米种子。
2.人员技术:项目团队拥有丰富的农业种子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保证种子生产工艺的正确实施。
四、资源分析1.土地资源:项目需要一块适宜的土地进行种植和种子生产,预计每年耕地面积为3000亩。
2.劳动力资源:项目需要一定数量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力,以保证种植和种子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3.财政资源: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土地的购买、设备的购置以及人员工资等方面。
五、经济效益分析1.资金投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购买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员工资等方面。
2.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产量,预计年产量可达到5000吨,按照市场价格计算,预计年收入可达到1000万元。
3.成本分析:种植成本、种子生产成本、设备维护费用等方面成本预计为600万元。
4.盈利预测:按照年收入和成本计算,可预计项目每年可获得400万元的净利润。
六、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收益,需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产量和销售策略。
2.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等可能对作物的生长和种子生产造成影响,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成本风险:种植成本、设备维护费用等方面的成本可能会增加,需合理控制成本。
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目录1. 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发展目标与策略 (3)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5)2.1 网络基础设施 (6)2.2 硬件设备与软件平台 (7)3. 信息化管理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8)3.1 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 (9)3.2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11)3.3 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 (13)4. 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14)4.1 数据采集与整合 (15)4.2 数据存储与管理 (16)4.3 数据共享与开放 (17)5.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8)5.1 信息安全政策制定 (20)5.2 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 (20)5.3 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与应急响应 (21)6.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22)6.1 信息化人才需求分析 (23)6.2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4)6.3 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设计 (25)7. 支持政策与法规制度建设 (26)7.1 支持政策制定与实施 (28)7.2 法规制度完善与落实 (29)8. 项目评估与效果监测 (30)8.1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方法 (31)8.2 对项目效果的持续监测与调整 (32)1. 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粮食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粮食行业管理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旨在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监管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粮食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
在当前形势下,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可以提升粮食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粮食储存的保鲜与安全保障能力。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优化粮食流通环节的信息交互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对于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防范粮食风险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方案旨在通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推动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提高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增加种业投入,强化监管,确保玉米种子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
快速提升我市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制种玉米生产基地,加快市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2、基本思路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基地建设要求,以“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亮品牌、做精产业、做大市场、打造州市一体化种联网”为抓手,以优势基地、优势企业、优势科技资源、优势项目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重大措施,通过配套完善种子监管服务体系、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种子加工能力提升工程、基地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新品种培育创新工程,即“二大体系、四大工程”配套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基地制种模式,全面实现市制种玉米基地机械化,制种玉米品种筛选与良种繁育技术集成应用、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良种产业化与企业创新能力、公共监管服务与农业综合信息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采用“先试点试验、积累经验后推广应用”的建设思路,构建大田玉米制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物联网在制种生产中的应用示范,提高玉米种子田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州市一体玉米种联网。
同时,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努力形成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并加快构建新型种业生产体系、研发体系、加工体系、储备体系和营销体系,持续改善制种环境秩序,努力将市建设成以“种业生产现代化、种子产品品牌化、种子交易便捷化、龙头企业国际化、信息对接无缝化”为特征的全国一流制种基地,逐步实现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
农田示范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农田示范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农田示范区信息化建设方案这个超棒的事儿!
你想想看啊,咱传统的农田管理,那得多费劲啊!农民伯伯们每天起早
贪黑,辛苦得很呢。
但要是有了信息化建设,那可就完全不一样啦!就好比是给农田安上了一双智慧的眼睛和一双有力的臂膀。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监测设备,时时刻刻关注着农田的情况,土壤湿度咋样啦,肥力够不够啦。
难道不比农民伯伯自己一点点去查看方便多啦?
再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给它们
提供最合适的生长环境,这就像是给它们定制了专属的成长计划呀!“嘿,小家伙们,好好长哦!”咱都能想象到丰收时那让人欣喜的场景呢。
还有啊,通过信息化,咱能更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管理和调度呢。
这
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指挥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农民伯伯们就不用那么操心啦,能轻松不少。
信息化建设还能让农田示范区跟外界更好地连接起来呢。
可以把咱的优质农产品迅速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让大家都能品尝到咱们的美味。
咱大家一起努力,让农田示范区变得更加智能、高效、有活力!这绝对是一件让我们都能受益的大好事呀,我们怎么能不积极去推动呢!信息化建设就是打开农田新未来的钥匙,让我们紧紧抓住它,一起为美好的农田生活加油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农田示范区信息化建设太重要啦,一定要好好搞,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和改变!。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解洪芹(东平县新湖镇农业生产综合服务队,山东东平 271500)摘要: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加以应用,能够有效通过信息化技术。
深入分析玉米作物生长状况,以分析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的田间灌溉和施肥管理。
实时动态监控玉米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水平,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对此,分析当前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现状和田间管理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研究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农业信息化;田间管理0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变革的环境下,农业发展也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而农业信息化就是实现农业发展突破的重要途径。
玉米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部分,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带动区域农业发展。
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应用农业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为作物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
1 当前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现状1.1 种植现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情况的调研分析发现,传统玉米种植方式仍在各地区普遍应用,是导致玉米种植产量及品质无法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
传统玉米种植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极为依赖种植人员自身多年农业生产经验,尤其是玉米品种选择方面。
凭借经验所得关于玉米的数据信息,并不能保证玉米育种的工作质量,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错过玉米最佳播种时间,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玉米种植的额外成本。
1.2 存在问题第一,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作业涉及多方面内容,作业量较大。
仅依靠种植人员多年经验开展育种或田间管理工作,不仅会影响玉米育种成效,也难以保证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第二,传统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模式,常以人工书写方式对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
玉米种业规划方案
玉米种业规划方案概述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经济收益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制定玉米种业规划方案,促进玉米种植技术进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短期目标制定玉米种业规划方案的短期目标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开展玉米新品种研发,提高玉米的品种质量和产量。
•普及优质玉米种植技术。
组织技术人员向农民宣传教育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提高玉米生产效益。
加大优质玉米种子推广力度,促进玉米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中长期目标制定玉米种业规划方案的中长期目标是:•发展高效、优质、环保、安全的玉米种业链。
建立科学的种植模式和综合管理体系,推广现代化玉米种植技术和装备,提高玉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益。
•加强玉米基础研究。
推进玉米基因和分子育种、抗逆性、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为玉米科学种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广优秀玉米种质资源。
建立玉米种质资源库,整合并保护优良的玉米生物资源,促进现代玉米种植与资源进行深度融合。
实施方案制定玉米种业规划方案的实施方案是:•制定科学、具有前瞻性的新品种选育方案,明确选育目标和重点,促进顶尖学科资源凝聚和集成。
•开展玉米种植技术培训和示范活动,遴选一批示范基地和科技推广服务站,实施技术培训和示范活动。
•建立完善的优质玉米种植推广和监管体系,加强种子监督、检验、消费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
•推进玉米信息化技术应用,建设玉米品种资源数据库、种植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质量监控检测平台,实现科技与玉米种业的深度融合。
结论制定科学、实用、可行的玉米种业规划方案,对于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发展高效、优质、环保、安全的玉米种业链,需要加强现代玉米种植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完善玉米种植市场监管机制,实现信息化管理。
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玉米种植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发表时间:2020-10-16T15:30:46.660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1期作者:蔡方欣[导读] 该文从玉米种植过程分析农业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高产栽培要点,并针对玉米的病虫害威胁提出防治技术建议,希望能够为农业种植户提供参考意见,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蔡方欣东明县菜园集镇人民政府,摘要:该文从玉米种植过程分析农业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高产栽培要点,并针对玉米的病虫害威胁提出防治技术建议,希望能够为农业种植户提供参考意见,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农业经济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国民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玉米还能作为我国工业原料,支持我国工业建设发展。
所以研究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推动农业、工业的进步,让我国生活水平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民众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下面针对河北唐山市地理情况提出研究建议: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 选择地块农业信息化要求对农作物种植过程进行合理控制,首先,应关注土壤地块的选择,土壤是种子成长的天然温床,直接影响玉米植株的长势情况,因此需要做好整地工作。
玉米长势与玉米根系发达情况、抗病害能力以及植株强弱都具有密切联系,在选择地块之时要考虑土壤的疏松程度以及墒值高低,确保土壤状况不会对玉米植株成长形成阻碍。
河北唐山属于中部平原,地理条件较为平坦,适宜玉米种植栽培工作的有序展开。
近年来,河北省工业发展呈现迅猛之势,对于玉米种植需求越来越大。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指数等自然因素对于玉米种植存在一定影响,种植过程中应选择较大面积的种植地区,为玉米高产种植提供有力条件[1]。
例如,在河北唐山省地区选择玉米种植地区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种植环境进行规划。
种植户在选择玉米种植地区之时,应进行取样调查,分析土壤水分、营养元素、墒值等数据,选择综合能力最佳的土壤地块进行玉米栽植工作,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信息化建设方案目录一、玉米制种云服务平台 (3)1.1政府监管 (4)1.2数字地图 (6)1.3制种过程管理 (6)1.4专家服务 (9)1.5制种基地信息化管理 (11)1.6商品种子质量监督检查管理 (12)1.7全程质量追溯 (12)1.8大数据分析 (13)1.9APP (13)二、农业监管执法APP (13)一、玉米制种云服务平台玉米制种云服务平台基于B/S架构,框架采用基于XML与Web Services组件化开发模式,实现了业务模块/组件的松藕合,在充分满足现有平台各应用系统建设需求的同时,考虑未来业务系统的建设集成,保证系统应用的可拓展性。
云服务平台包括三个建设部分:1、政府监管平台搭建: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实现政府的监管工作的动态管理。
2、APP:结合企业自身管理提升的需求,将生产规范固化,培养企业自主填报生产经营信息,为企业提供制种及相关的农业科技服务。
3、农业监管执法APP:基于信息化建设基础软硬件设备的支撑,玉米制种云服务平台围绕政府监管、数字地图、制种基地资源数字化、遥感应用、制种流程规范、生产过程管理大数据分析、智能排产规划、制种数据采集、制种技术指导服务、定植生产管理、生长环境监控、智能农事服务、采收管理、农资管理、玉米种子全程履历、手机APP客户端、测土配方数据接口的业务需求,集成应用3S(RS、GIS、GPS)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和完善面向生产基地、基地监管部门、生产经营企业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平台,建立涵盖Internet、3G/GPRS、ADSL和WLAN等通讯标准的统一信息接入平台,集成开发面向制种服务和区域监管的综合性制种服务平台。
完整框架见(图1)。
图1 玉米制种云服务平台总体框架图玉米制种云服务平台采用数据、服务、业务和表现分离的多层设计理念,以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为基础,以专业的数据服务模块为支撑,实现高效的业务处理能力,同时融合当前完备的安全、权限管理体系,保证平台的稳定和安全可靠运行,充分考虑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在各种终端设备上以多种形式展现。
1.1政府监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云服务平台监督查看辖区内所有企业基地的基地土地使用信息、机械设备配备信息、作物分布信息、作物生长信息、作物产量信息、气象数据以及其他资源的使用情况等整体信息。
并且可以根据相关的条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进行决策,来监控管理辖区企业基地,并且能够将相关业务数据自动上传到指定位置。
1.1.1企业基地信息查看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地图全面方便的查看企业基地的相关信息。
并且可以查看作物分配状况、设备分布状况等信息。
点击地图上相应的标识点可以进入相信信息页面,进一步查看相应的信息。
1.1.2统计分析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对企业基地的各种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如作物的面积、作物的产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土地利用率等信息。
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展示。
作物面积统计示例1.1.3数据上报监管部门通过统计企业基地各类资源进行决策分析,及时调整作物种植情况,并能够实现数据自动上报功能。
1.2数字地图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制种基地的土地、人力和设施资源,建立信息化管理档案,实现土地资源确权管理以及各类查询功能。
在地图上对区域内的基地和作物分布进行展示,通过不同的颜色渲染加以区分。
通过各种条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各种统计分析结果。
点击基地坐标,显示基地的基本信息,设备信息、人员构成、作物信息等内容。
1.3制种过程管理通过物联网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以及信息化技术统一制种生产规范,标准化管理制种企业的制种过程。
1.3.1 地块管理对于基地的大田、大棚等地块进行统一管理,记录地块的墒情、肥力等信息。
地块的基本信息作为空间的唯一标识,可采用二维码或者高频RFID进行标记,方便信息采集和录入。
1.3.2作物管理根据制种需求,建立需制种的作物管理档案,将作物的相信信息记录在库,方便制种管理。
记录作物信息1.3.3农机设备管理对于分散的和集体的统计设备进行管理,统一调度,既能实现设备的饱和运行,又能满足田间农事活动的需要。
1.3.4农业投入品管理对于制种需要的农药、肥料、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统一的管理,登记各种物资的功能和性能等特点,记录各种物资的在库数量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1.3.5种植档案管理根据制种的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建立种植档案,包括种植开始时间,预计生长周期,地块面积,预计产量等信息。
制定种植档案时,会选择相应的种植规程。
1.3.6田间管理按照种植规程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并且记录每一项农事操作活动,如果有使用投入品的操作也记录投入品的使用信息,实时上传到云平台上。
利用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环境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如果有任何疑难问题,可通过专家服务及时获取帮助。
1.3.7收获管理按照制种要求收获作物,统一编号,登记入库。
1.3.8种子加工对于收获的种子加工处理,记录加工过程,对于符合要求的种子进行编号,登记入库。
1.3.9检验检测对于加工好的种子进行检验检测,记录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符合标准的种植统一登记入库。
1.4专家服务整合科研、教学、推广、生产、销售、服务、使用等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丰富、完善和创新,建设一个全面、专业、快捷、方便的诊断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在线专家服务,实现以实时诊断为核心,在线网上诊断、热线诊断、智能终端诊断等为有益补充的全方位的诊断功能;实现和种植者全面的在线和离线的畅通交流功能;实现视频在线或离线、网络在线或离线的全面的技术培训功能;为主要种植作物的病虫害、管理过程的诊断、防治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在服务内容上有扩展、服务方式上有创新突破、服务水平上有提升。
1.4.1远程诊断系统建立基于智能专家系统的自助查询和多种模式的专家咨询。
自助查询提供制种作物的病虫害智能诊断和防治指导;专家咨询采用当前主流的专家网络咨询、专家热线咨询、智能终端咨询以及专家视频咨询。
1.专家咨询➢热线咨询基于强大的专家团队,通过电话热线咨询的方式,直接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叙述病害发生的症状,可能的发病原因等信息,由专家凭借经验进行诊断,即询即诊,为咨询人员提供快捷的咨询服务。
➢网络咨询建立在线及离线咨询,给出最优化的防治方法、防治适期、用药品种、用药方法、安全间隔期、药品生产企业农药生产企业、所在区域供货情况、专业化防治服务合作组织等信息。
还可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查询相应防治信息。
➢智能终端咨询采集未知的病虫害疫病图片,发到系统中诊断与防治模块,专家诊断出结果后返回。
支持典型作物病虫害信息现场定位、拍照、业务数据快速采集和无线传输,并能实时接收病虫害状况诊断处理信息。
➢视频咨询●专家在线咨询专家通过视频、音频或文字、图片等远程即时通信方式对危害情况进行会诊,确定病虫草害种类,出具诊断结果和解决技术方案。
●预约专家咨询提前预约的方式与专家进行视频咨询。
同类专家按“轮循、平均分配、时空间隔”的原则进行排班分诊。
1.4.2信息交流系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农业信息、病虫信息、农资信息等交流功能,实现与其他农业网络教育、培训、咨询系统互联互通等功能。
1.在线交流实现在线会诊、经验交流、洽商交流等。
2.离线交流以论坛的方式实现离线交流。
1.5制种基地信息化管理1.5.1企业基地管理以地图的形式展示企业制种基地信息。
点击地图上的基地标识可以查看该基地的详细信息,包括作物生长状况,基地面积,农机数量等信息。
1.5.2环境监测可以查看基地的所有物联网设备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实时监控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生产。
1.5.3种植管理查看基地的种植档案信息。
1.5.4种植履历查看管理上报的农事活动信息,并且能够生成质量追溯履历和追溯二维码。
1.5.5采收管理记录作物的采收信息,采收时间、数量、编号等信息。
1.5.6种植指导可以对基地直接下发种植指导意见。
1.6商品种子质量监督检查管理提供对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的管理系统,提供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的全业务流程管理,包括:样品管理、样品检测管理、与仪器设备系统的对接、检测报告等1.7全程质量追溯记录并展示农场优越的气候土壤环境,如周年光照强度、周年降雨量分布、周年温度变化情况、昼夜温差和土壤矿物质含量并与农产品适宜的相关环境数据进行比对,最终用户对种子的品质一目了然。
记录并展示种子在生产过程中的农事操作信息、加工包装信息、运输信息,从种植端到消费端的全过程透明化。
将制种企业文化、荣誉、地理位置等信息,展现给消费者。
1.8大数据分析掌控玉米制种实时宏观数据情况,比如制种基地数量、制种品种数量、制种面积、位置、玉米制种长势情况、预计产量、检测数据等等1.9APP手机客户端可实现对制种基地环境实时数据、视频实时数据的展示与查看,可展示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指导种植管理者进行精准种植,使基地管理者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悉制种实时情况,不局限于工作场所的变化,并可随时解决制种过程遇到的问题二、农业监管执法APP给农业主管部门定制监管app:专门应用于农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使其在监管过程中提供便利;自动定位功能:农业主管部门手持APP 站在处于检查的地块中,就可以自动定位此地块,并显示此地的数据和规模;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方便查询农业土地面积、种植户、土壤情况、是否经过授权等信息,使工作人员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和力度,支持监管数据自动上传到指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