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2019年3月
21日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小肠腔内的葡萄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生长激素、抗体等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2、(5分)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
①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
③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作的共同作用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5分)下列关于人类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是指内环境处于一种固定不变的稳定状态
B.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C.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是稳态的体现
D.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4、(5分)下列哪项不是人体血浆中的蛋白质具有的功能
A.降低血糖浓度 B.维待血浆渗透压
C.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D.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5、(5分)下列物质中,正常情况下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蛋白质酶 B.糖原 C.神经递质 D.血红蛋白
6、(5分)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只是血浆
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属于组织液
C.碳酸氢钠对细胞产生后进入内环境的酸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D.尿素也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7、(5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B.①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
C.②是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脏的肾小管、集合管部位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8、(5分)乙酰胆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递质,它通过突触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乙酰胆碱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B.线粒体的活动加强
C.乙酰胆碱在组织液中扩散 D.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9、(5分)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B.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⑤增多
C.若②为胰岛A细胞,则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10、(5分)图是血液流经某一组织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是胰岛细胞,饭后一小时,b处胰岛素的含量高于a处
B.若A是肝脏细胞,饥饿时,b处葡萄糖的含量高于a处
C.若A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b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a处
D.若A是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时,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处
11、(5分)图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
B.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是协助扩散
C.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D.C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12、(5分)下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X、Y、Z维持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
B.X为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肌细胞的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入X
C.肌细胞、X、Y三部位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肌细胞>X>Y
D.X、Y、Z渗透压上升会刺激下丘脑,并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13、(5分)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14、(5分)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C.呼吸酶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pH值相对稳定
15、(5分)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始终保持不变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都是维持人体稳态的机制
C.营养不良和饮水过多都会使组织液增多
D.破坏大脑皮层则血糖不能维持平衡
16、(5分)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17、(5分)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A.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B.肾脏将尿素等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C.通过呼吸运动吸入O2,呼出CO2 D.通过肝脏可增加或降低血糖浓度
18、(5分)根据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则CO2浓度A处低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低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低于B处
19、(5分)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1、2、3是结构,A、B、C是液体。
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A液增多,C液减少
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
C.2处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
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
20、(5分)如图a、b、c分别表示人体的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A.图中a为淋巴,b为血液,c为组织液
B.b中的蛋白质含量比a中的蛋白质含量少C.a和b中均有参与人体体液免疫的物质
D.b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时将导致c的液体量减少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答案】B
【解析】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A正确;小肠腔内的葡萄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人体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血糖、生长激素、抗体等),C正确;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
2、(5分)【答案】A
【解析】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①符合题意;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③符合题意。
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3、(5分)【答案】A
【解析】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是绝对不变的状态,所以A错误,其他BCD选项都正确。
4、(5分)【答案】D
【解析】人体血浆中有胰岛素,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血浆中血浆蛋白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功能,B错误;血浆中有抗体,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C错误;运输氧气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在血浆中,D正确。
5、(5分)【答案】C
【解析】正常情况下,蛋白质酶分布于人体的消化道;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中,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这三种物质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即组织液,属于内环境成分。
答案选C。
6、(5分)【答案】C
【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场所属于组织液,B正确;碳酸氢钠对内环境的酸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但是不一定是细胞产生的,C错误;尿素是细胞的代谢产物,因此尿素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正确。
7、(5分)【答案】A
【解析】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错误;①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B正确;②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D正确。
8、(5分)【答案】A
【解析】神经递质以胞吐形式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直接穿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A 错误;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这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线粒体活动加强,B正确;突触间隙中是组织液,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在组织液中扩散到突触后膜,C正确;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的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9、(5分)【答案】D 【解析】组织液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③淋巴液,但③中蛋白质不能进入④组织液中,A错误;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所以血浆渗透压下降,其血浆中水分不断进入组织液④而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若②为胰岛A细胞,通过①处运输来的葡萄糖被胰岛A细胞部分利用后,其浓度高于⑤处,C错误;若②为肝脏细胞,则毛细血管动脉端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毛细血管静脉端⑤处,D正确。
10、(5分)【答案】C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a端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端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若A是胰岛细胞,饭后一小时,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含量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导致b处胰岛素的含量高于a处,A正确;若A是肝脏细胞,饥饿时血糖含量偏低,此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浆,使b处葡萄糖的含量高于a处,B正确;若A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更快更多地排到肺泡中,导致b处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a处,C错误;若A是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时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处,D正确。
11、(5分)【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肝细胞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甲是组织液,乙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乙是血浆,丙为淋巴,A错误;甲组织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是主动运输,B错误;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C正确;CO2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细胞扩散到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CO2浓度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D错误。
12、(5分)【答案】C
【解析】X、Y、Z分别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共同组成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A正确;肝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组织液,肝细胞的代谢废物排出到组织液,B正确;O2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组织细胞,故O2浓度逐渐减小,故肌细胞<X<Y,C错误;X、Y、Z渗透压上升会刺激下丘脑,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尿量,D正确。
13、(5分)【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可推知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B正确;组织液不能很好进入血浆和淋巴中,容易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甲为血浆,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含量比较高,C错误;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浆或是淋巴液中,D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择C。
14、(5分)【答案】C
【解析】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A错误;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错误;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C正确;血浆pH 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错误。
15、(5分)【答案】B
【解析】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保持不变,A项错误;维持人体稳态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项正确;饮水过多,机体可以通过调节,把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不会使组织液增多,C项错误;血糖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破坏大脑皮层,血糖仍能维持平衡,D项错误。
16、(5分)【答案】A
【解析】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苏丹Ⅲ染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可以将脂肪染成红色,高倍镜下可看到染色的脂肪滴,A正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结构是指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而不是指原生质层呈紫色,清晰可见的是细胞壁、以及原生质层的边界(即细胞膜)等,但是不能看清楚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B错误;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不一定是正方形的,如正在分裂的末期细胞不是正方形的,且由于间期时间较长,故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所以一个视野中不能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C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然后再滴培养液,D错误。
17、(5分)【答案】A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而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所以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A符合题意;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B不合题意;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C不合题意;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糖糖,因此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D不合题意。
18、(5分)【答案】C
【解析】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浓度B处高于A处,A 正确;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因此血糖浓度B处血糖浓度较A处高,B正确;如果器官为肾脏,尿素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尿素的浓度B处低于A处,C错误;如果器官为胰脏,饭后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因此胰岛素浓度B处高于A处,D正确。
19、(5分)【答案】D
【解析】图中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三者组成人体内环境;1是组织细胞,2是毛细血管壁,3是毛细淋巴管壁。
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导致A液减少,C液增多,A错误;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各种细胞内,B错误;2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3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C错误;A液(血浆)中的02 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依次是毛细血管壁(2层)、组织细胞的细胞膜(1层)、线粒体外膜(1层)、线粒体内膜(1层),D正确。
20、(5分)【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c三者的关系,a为淋巴,b为血浆,c为组织液,血液中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都高, B错误;淋巴和组织液都含有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会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