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情境导入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学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章:长方体的特征1.1 导入:通过生活中熟悉的长方体物体(如牙膏盒、课本等)引出长方体的概念。

1.3 长方体的面: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理解相对面的概念。

1.4 长方体的棱: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12条棱,理解相对棱的概念。

1.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长方体特征的练习题。

第二章:长方体的表面积2.1 导入:通过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表面积。

2.3 表面积公式的应用:学生运用表面积公式计算实例。

2.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练习题。

第三章:长方体的体积3.1 导入:通过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体积。

3.3 体积公式的应用:学生运用体积公式计算实例。

3.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练习题。

第四章: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4.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4.2 实例分析:学生分析实例中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4.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生活实例中长方体的计算题目。

5.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3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索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更多应用。

第六章:长方体的切割与组合6.1 导入:通过展示长方体的切割与组合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可切割性和可组合性。

6.3 切割与组合的实践:学生动手进行长方体的切割与组合实践。

6.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切割与组合的长方体题目。

第七章:长方体的展开与折叠7.1 导入:通过展示长方体的展开与折叠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展开性和折叠性。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几何学问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课又是同学初次较深化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情景,经受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精确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量。

3、使同学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重点难点:同学能够娴熟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预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同学观看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老师让同学观看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提问同学: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同学观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同学同桌之间沟通争论。

老师提问同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同学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同学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同学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熟悉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教会同学熟悉长方体。

2、教会同学用纸壳动手做长方体。

3、使同学熟悉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优秀教案

【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优秀教案

【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优秀教案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

长方体、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是研究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和有趣的测量等知识内容。

本单元内容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第1节体积与容积【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8个相同的烧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四组、红薯和土豆各4个(红薯的体积要比土豆的体积大)、水。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相信你们对教室里的一切一定了如指掌,你能说一说教室里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大,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小吗?生:黑板擦占的空间大,粉笔占的空间小。

2.师:你们还能这样对比着举几个例子吗?请同学们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把你列举的例子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发言)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导入既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接明了,简单高效,又可以适时地破题质疑,有效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

【探究新知】一、建立体积的概念1.出示大小不一样的土豆和红薯。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土豆和红薯,你们猜猜哪一个大?学生意见不统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学习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运用: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长方体的认识。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首先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形状上是否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抽象特点。

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探索长方体的特点,例如长方体有8个顶点,有6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相对的两个面是相等的。

通过观察、分类操作和讨论等探索活动过程,学生能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要素名称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同时,学生也能够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

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归纳和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小组合作前,学生需要了解长方体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长方体有12条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在新知探究阶段,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口述长方体的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提出问题来培养学生探索长方体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画长方体的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长方体的特点。

在小组分工、开展探索时,教师可以提供学具和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在小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发展学生自主观察物体的能力,探索长方体的3个面,并根据经验填写表格。

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方面,教师可以手指长方体的透视图,提出问题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特点的认识。

通过去掉长方体的棱来让学生想象长方体的大小,并了解长方体棱长的名称。

教师可以小结:长方体的长、宽、高是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决定的。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6. 总结提升(5分钟)
- 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 强调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与长方体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程反馈(5分钟)
-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疑惑。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观察、探索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能够:
- 在探讨长方体的长、宽、高时,通过实际测量教具或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尺寸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
-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一个三维图形的结构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动画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 长方体特征的应用:学生在理解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后,可能会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困难,如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
- 板书标题:《长方体的认识》
- 板书内容:
1. 长方体定义
- 六个矩形面
- 相对面完全相同
2. 长方体特征
- 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长、宽、高关系
3. 长方体应用
- 日常生活实例
- 表面积、பைடு நூலகம்积计算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长方体的核心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
- 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定义,理解了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具有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特点。
- 学生能够描述长方体的长、宽、高,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测量这些尺寸。
- 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盒子大小或水池容量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方体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会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方体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书本、纸箱的表面积或体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硬纸板制作长方体模型,并测量其长、宽、高来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方体的基本概念。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它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计算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这些计算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数量关系。
2.长方体的表面积: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
3.长方体的体积:掌握长方体体积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
4.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长方体盒子的包装纸面积、长方体水池的容积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编写的一份教学设计,具体针对的是长方体的认识部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组织活动、展示实物、使用教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实现对长方体知识的全面认识。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长方体的定义。

2.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区别。

3.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图形,简单测量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4.学生能够了解长方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教学内容长方体的定义、特点、测量方法和应用。

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使用幻灯片和PPT等教具给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图形,询问学生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初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长方体•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示意图,并向学生详细解释两者之间的区别。

•教师给学生展示真实的长方体实物,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点及其组成元素。

•学生根据实物图形,简单测量长方体的长度、宽度、高度,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3. 增加乐趣•教师分组让同学们一同设计出用长方体建造的物体模型,例如长方体砖块的建造,让学生感受长方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接着教师评比比赛结果,表扬幸存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4. 教学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步骤及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加深对长方体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涉及到讲授、展示、实物展示以及活动等多种方式。

其中针对学生自身学习特点,采用一定的游戏化教学,增加教学乐趣。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式通过调查问卷、作业测试以及课堂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能否根据实物图形进行简单的测量;是否理解长方体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六、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PPT、实物展示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反思针对上述评价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加强对重难点内容的解析与讲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是《长方体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2.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3. 能够用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长方体面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模型、图片、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一下教室里的书桌,它是什么形状的?对,它是长方体。

长方体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平时用的课本、电视、冰箱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特征。

2. 自主探究请大家打开学生用书,翻到57页,独立完成“想一想,做一做”的第1题。

完成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3. 小组合作我们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个长方体模型。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观察一下,然后用语言描述一下长方体的特征。

4. 成果展示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他们观察到的长方体的特征。

6. 练习巩固请大家完成学生用书57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六、板书设计长方体的特征:1. 6个面2. 12条棱3. 8个顶点4.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5.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七、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题。

答案:1. 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能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但在课堂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长方体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课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更多的长方体物体,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拓展延伸:请大家课后尝试寻找更多的长方体物体,并用彩笔描绘出它们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讲解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是《长方体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点和难点,需要在这里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优秀课例范文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优秀课例范文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优秀课例范文教案《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在我教本课之前,观摩同行执教已有十多遍,观摩过程中也断断续续有些思考困惑,主要集中在几下两点:1、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学生的空间观念怎样飞跃?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为什么会有不少学生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仅仅是口误吗?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我提前研读了相关资料(此时我的学生刚进入五年级上学期),通过研读思考,我明白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

空间观念是由感知觉到概念间的“阶梯”,是建立几何概念、形成空间想象力的基础。

《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那么无论这节课的知识点是什么,都要肩负起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任务。

我想起同事们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会感到学生的空间观念太差,有些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空间观念,而在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时又会感到很茫然。

虽然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但本节课才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地研究立体图形,教材先从生活入手抽象出立体图形,接着在明确面、棱、顶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最后认识长、宽、高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很丰富,但要想让学生自己在做中学、玩中学,很明显一节课无法完成。

于是我又陷入了思考: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实效?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研究兴趣点,我对一个自然班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课前调查,具体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如下:问题1:你知道长方形和长方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意图:为了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心中的真实建构情况。

】调查结果:关于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在63个学生的回答中,只有18人(约占28%)能准确说出平面与立体之分;有28人(约占44%)说长方体可以立起来,但长方形立不起来,这样的回答其实并不准确,但潜意识中要传达的内容也可归为平面与立体之分;还有17人(约占27%)所回答的内容根本不靠谱。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长方体时,学生可能对长方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还有困难,尤其是在识别长方体的六个面时,容易与正方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逐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长方体的六个面的特征,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生动手操作材料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书本、文具盒、电视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长方体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方体的特征。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观察长方体模型,尝试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关于长方体的问题,如识别长方体的六个面,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一、说课设计1. 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长方体》。

本单元主要围绕几何图形的认识及运用展开,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应用,并且初步认识和运用长方体。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2)了解长方体的应用实例。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物体中的长方体形态,并在图形中对长方体进行简单的绘制。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几何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体验,准确把握每一个数学知识点。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和应用实例,同时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其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和应用实例,建立准确的数学思维。

4.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对话以及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让学生对长方体有直观的认识和感性的认知,激发其数学思维和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和创新能力。

5. 教学手段本节课将采用PPT展示、黑板书写以及演示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课堂教学1. 导入环节在教师介绍完本节课内容后,通过放映与长方体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长方体有更直观的认识和印象。

2. 讲解环节(1)基本知识A、定义:长方体指六个矩形面完全相同并两两平行的立体图形。

B、特征:①全部为矩形。

②相邻面两两平行且相等。

③长方体有三对相等的平行线段。

C、图形绘制:① 画个长条形;② 在每个面上画个矩形;③ 连接对面顶点,就可以得到长方体了。

D、应用示例:① 房子的地基、门窗、柱子等很多部分都是长方体;② 长方体还应用在建筑的楼层、路障、雨棚、货架等场所。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特点;•学生能够运用长方体的公式计算体积。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物体,发现其中的长方体;•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体积。

3. 情感目标•通过感性认识,学生能够培养对长方体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能够发现长方体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特点;•学生能够运用长方体的公式计算体积。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特点和运用公式计算体积的关系;•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的应用。

1. 情景教学法在课程中通过情境营造、故事讲解等方法,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掌握长方体的概念和特点。

2. 体验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观察、体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对长方体的兴趣。

3. 合作学习法在课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团队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实物展示和情景营造,让学生对长方体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2. 认知环节•学生观察物体,发现其中的长方体;•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对长方体的认知;•老师讲解长方体的概念和特点。

3. 操作环节•学生观察实物然后自由发挥,运用长方体的公式计算体积;•老师提出多个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长方体的公式计算体积。

4. 总结环节•学生总结长方体的概念和特点;•学生分享长方体的应用。

1. 总结性评估通过回答问题、自由发言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估。

2. 提高性评估通过小组合作、团队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长方体的应用进行提高性评估。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运用长方体的公式计算体积方面还有一些困难,下一次我会更加注重反复讲解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的应用。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我会更加注重体验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感性地认识长方体。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长方体,理解长方体的特征,会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立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引发学生对长方体的兴趣。

2. 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如: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有12条边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4. 表面积和体积: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5. 解决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箱子,长2米,宽1米,高0.5米,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活动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情境导入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情境导入

小学数学-打印版
优秀情境导入
师:下面大家打开“摆一摆”(课件展示各种长方体、正方体动漫图),看一看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如已经想出结果,请你用鼠标拖拽的方式将它们归类。

学生操作鼠标,将顽皮的动漫长方体、正方体分别集中在一起。

师: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长方体的世界,共同来研究一下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汇报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

师:刚才大家看见的和所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说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呢?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引出长方体的探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12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图形的认识。

长方体作为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之一,它的认识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实物引入,让学生感受长方体的存在,再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感知长方体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实物有直观的认识,但是将这种认识上升到数学层面的抽象理解还需要引导。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对长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时,容易受到生活中的实物影响,把生活中的经验等同于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区分生活原型和数学模型。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

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长方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精确度、严谨性以及系统的知识结构方面,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提升。

此外,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这些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概念,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长方体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平面图形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六个面等。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规律,分组进行计算公式的推导,最后给出公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3.了解长方体的应用,并能够运用长方体计算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二、教学内容1.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2.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长方体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2.长方体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回顾一下之前学习的立方体,问同学们是否知道长方体是什么;2.引导同学们思考,长方体和立方体有什么不同,大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3.引导同学们感性了解长方体,带领同学们观察身边的物品,分析它们是否为长方体。

步骤二:讲解1.讲解长方体的概念、特征和表示方法;2.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同学们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3.讲解长方体的应用,例如长方体的包装、长方体的容积等。

步骤三:练习1.配置长方体的模型,引导同学们在模型上操作,测量长方体的长度、高度和宽度等,并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给同学们提供一些长方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步骤四:归纳总结1.让同学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总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2.让同学们思考,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作业根据老师提供的长方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出答案,并在作业本上写出过程和答案。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导入、讲解、练习和归纳总结等环节中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教学讲解、实验教学等,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同时,在教学中,还涵盖了许多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长方体是三维图形,与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三维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宽、高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宽、高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空间观念的建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箱子、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特征。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组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六个面等。

3.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板书关键词,如长、宽、高、六个面等。

4.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通过操作卡片,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5.实践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反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1)】

一认,想一想。

生: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所以,如图所示,长方体中包含正方体,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三、达标检测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练一练的一些课后习题。

1.找一个样子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并与同伴说一说它的顶点、面和棱。

生:我手里是一个包装盒,这是它的顶点,它一共有8个顶点。

这是它的面,它一共有6个面。

这是它的棱,它一共有12条棱。

2.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

(上、下两面近似认为
一致,单位:cm)
⑴这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样子?
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和它
样子、大小都相同?左侧面呢?
⑵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
(1)这个盒子的上面是长方形,长是36cm,宽是28cm;下面和它样子、大小都相等;左侧面是长方形,长是28cm,宽是10cm。

(2)这个盒子的前面和后面长是36cm,宽是10cm。

3.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长=4cm 长=2cm 长=3cm
宽=2cm 宽=2cm 宽=3cm
高=2cm 高=5cm 高=3cm
4.这个粉笔盒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完全相同?
生:这个粉笔盒是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0cm,有六个面完全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优秀情境导入
师:下面大家打开“摆一摆”(课件展示各种长方体、正方体动漫图),看一看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如已经想出结果,请你用鼠标拖拽的方式将它们归类。

学生操作鼠标,将顽皮的动漫长方体、正方体分别集中在一起。

师: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长方体的世界,共同来研究一下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汇报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

师:刚才大家看见的和所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说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呢?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引出长方体的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