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及出口策略研究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作者:卫红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16期一、造成我国文化贸易逆差深层次的原因(一)文化贸易欠缺法律规范,政策扶持力度薄弱我国服务出口和文化产品出口竞争无序的现象十分严峻。
一些海外演出商利用这种无序竞争,压低我国文化产品的价位,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政府没有给予文化产品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是主要原因。
政府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货物贸易的市场主要通过企业自身去开拓,但是文化产品贸易却与之不同,政府在文化产品贸易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产品知名品牌匮乏,对国际市场的占有力不强我国文化产品无法“走出国门”,现代文化新产品稀少,现代文化精品罕见,缺乏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品牌对于服务以及文化产品贸易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当今以及未来的国际市场是品牌的竞争。
我国的文化产品由于缺少具有代表中国特色的知名品牌,不能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所以想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就相当困难。
(三)中介机制尚不完善,中西文化“摆渡者”缺乏国外发达国家经纪人制度发展相对成熟,这些经纪人在培育、发展并规范文化产品市场,促进文化产品的贸易出口当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中介机制尚不完善,企业或中介机构缺乏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进行生产、创造、推销的能力。
若想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世界,除了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品种之外,还必须大力发挥中介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拥有优秀的中西文化“摆渡者”,而培养如此优秀的文化人才不仅需要战略的眼光,同样也需要过程。
(四)先进的国际营销手段匮乏,传播文化产品的方式落后我国传播文化产品的方式落后,传播的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层面上,文化产品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营销方式在文化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作用。
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国内影片在制作上往往不惜血本,对于宣传推广却相当吝啬。
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及出口策略研究
济 和 政 治 相 互 交 融 ,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 化 的 地 位 和 作 在 文 用 越 来 越 突 出 。文 化 正 在 通 过 对 人 的 塑 造 来 增 强 或 者 涣 散 ~ 个 民 族 的 凝 聚 力 , 化 和 贸 易 之 间 的 关 系 问 题 逐 渐 文
我 国在 主 要 的 文 化 产 品 贸 易 方 面 , 存 在 都
发 展 政 策 , 济 建 设 取 得 了 举 世 瞩 目 的 成 就 。 目 前 中 国 经 经 济 总 量 居 世 界 第 6位 , 造 业 总 量 居 世 界 第 4位 , 国 制 中 已 经 成 为 世 界 的 “ 造 大 国 ” 全 世 界 每 人 每 年 要 穿 1双 制 , 中 国 制 造 的 鞋 、 2米 中 国 产 的 布 、 的 衣 服 中 有 3件 来 买 穿 自 中 国 。但 和 传 统 制 造 业 相 比 , 国 文 化 产 品 的 对 外 贸 中
摘 要 : 界 经 济 全 球 化 趋 势 的 日益 加 强 , 世 国际 文 化 贸 易作 为 国 际 服 务 贸 易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经 成 为 当令 全 球 服 务 已 贸 易 竞 争 的 重 点 领 域 之 一 , 国 际 贸 易格 局 中发 挥 着越 来 越 重要 的 作 用 。我 国文 化 贸 易 在 国 际 贸 易 格 局 下 呈 在 是 逆 差 的 瓶 颈 制 约 作 用 日益 凸 显 , 将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中 国 文 化 贸 易 出 口发 展 战略 的 选 择 并
关键 词 : 化 贸 易 ; 展 现 状 ; 口 策略 文 发 出 中 图 分 类 号 : 7 F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0 1-l 7 1 7 - 1 8 2 1 ) 70 2 一
上海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
上海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近年,上海对外文化贸易保持良好发展活力,文化贸易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贸易市场活跃,文化产业“走出去”能力逐步提高。
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2010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文化贸易结构日趋合理化。
虽然全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呈现国际贸易逆差,但上海对外文化贸易持续保持着顺差的良好态势。
一良好的文化生态为上海文化贸易提供条件与契机(一)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为文化“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2010~2011年对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在“十一五”规划回顾与研判、“十二五”规划开启与展望中得到进一步改善,上海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为提升文化“走出去”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据2011年上海统计局数据,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3335.4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973.57亿元,增长10.5%,增长速度比上一年度提高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提升为5.67%,高于2010年上海GDP 0.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文化服务业保持高增长态势,与文化相关产业增加值之比为7∶3,比上年度增长22.9%。
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逐年提升,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稳健增长,为文化贸易的积极开展提供了条件。
同时,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契机也推动着对外文化贸易的顺利开展。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加快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四个中心”建设是积极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大环境。
2010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上海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并赋予上海“设计之都”称号。
上海成为全球第七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城市,为加快文化产业国际化步伐提供新契机。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为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高国际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我国文化产业的贸易现状及对策
我国文化产业的贸易现状及对策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trade学院:经济学院专业班级:国际贸易0803学号:081001066学生姓名:靳帅军指导教师:邱爱莲2012 年 6 月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文化产业在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日趋重要,文化经济与其影响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从世界范围看,不少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成为了国家的主导产业,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的一个最具活力的部门。
因此,文化贸易在近几年里发展迅速而且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去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对外文化贸易却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长幅度,而且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频发,贸易逆差严重,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低,出口的文化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品牌缺失等诸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一个全新的剖析和规划。
本文从文化产业包括的内容,重要性以及我国文化产业的贸易现状,并分析了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振兴我国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贸易额,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改善贸易现状的对策。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cultural industr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a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culture and economy and its influe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the cultural industries of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s an emerging sunrise industries to become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country,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come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The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sectors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rade.Therefore, the cultural trade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increasingly large share of total world trade.In recent years,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but the foreign trade in culture lags far behind the overall growth rate of the country's foreign trade,but also the existence of the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frequent,severe trade deficit.low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innovation capacity,the export of cultural products in a single structure,the lack of cultural brand and many other issues, which require a new analysis and planning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From the cultural industries,including the content,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hina trade status quo,and to analyze the issue of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the international impact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enhance the trade volume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the expansion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force to improve the trade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第一章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及重要性1.1 文化产业的内容1.2 文化产业在一国经济中的重要性1.3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贸易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我国文化产业的贸易现状2.1 我国文化产业贸易总体介绍2.2 我国文化产业贸易中的亮点及优势2.1.1 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的亮点介绍2.1.2 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介绍2.3 我国文化产业贸易中存在的问题2.3.1 我国文化产业的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状态2.3.2 结构不合理,出口品类单一2.3.3 缺少知名品牌2.3.4 我国文化产业贸易渠道狭窄,营销手段单一第3章我国文化产业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3.1外部因素3.1.1.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早,竞争力强3.1.2 当前存在的各种贸易壁垒规则等不利因素3.1.3.国际地位3.2 内部因素3.2.1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而且观念落后3.2.2 .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相关政策不健全3.2.3. 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下3.2.4 我国文化产业缺乏专业性的人才3.2.5 资金支持及投入力度不够第4章我国文化产业贸易的对策及建议5.1 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5.1.1.自主出口品牌战略5.1.2.发展新型的贸易形式5.1.3.通过产品附加服务创造竞争优势5.2 依靠我国文化的优势并积极发挥科技的力量5.2.1.大力开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渠道5.2.2.促进文化产业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科技含量5.2.3.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解决文化产业资金短缺局面5.2.4.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5.2.5.加快文化产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的文化产品5.3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5.3.1政府应充分发挥“品牌战略”的引导作用5.3.2.利用WTO有关规定合理保护我国文化产业第5章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1.文化产业的内容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 现状、问题及对策
◎彭剑波 覃亦欣
〔内容提要〕 虽然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是具有后发优势,使得文化服务进出口额增长迅速,重要领域贸易逆差逐渐缩小。 同时,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缺乏国际竞争力、产品缺乏延展性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构建合理市场体系以促进产业 转型升级、注重创新以提高综合竞争力、构建合理的市场体系打造文化服务企业产业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服务贸易 进出口额
文化服务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 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包括电影音像、文艺演出、广 播电视、广告宣传、新闻出版、娱乐性体育等服务领域。 文化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文化 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该国综合国力跨越式发 展。近年来,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均得到较 大提升。
43
Liaoning Economy
好。另外,文化服务出口结构有所调整。2018 年 1—5 月,我国文化服务出口额为 2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3%。其中,文化和娱乐服务、视听及相关产品许可 费、广告服务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 42.6%、40.5%和 24.2%,三者合计占比为84.6%,较上一年同期提升了9个 百分点。这说明了我国正在进行结构的优化,且成效显 著。这些数据都体现了我国的重视程度已有所加大,且 在文化服务贸易各方面均有所改善,文化贸易作为当下 我国外贸中的一抹亮色,正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三)重要领域贸易逆差逐渐缩小
表 1 版权引进和输出情况
(单位:项)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引进 16602 16639 17589 18167 17376 16467 17252 18120 其中: 1. 美国 5284 5182 5605 6210 5451 5251 5461 6645 2. 英国 2429 2595 2739 2698 2842 2802 2966 2991 3. 日本 1766 2161 2079 1905 1783 1771 1952 2232 4. 韩国 1027 1098 1232 1619 1216 883 1067 183 输出 5691 7783 9365 10401 10293 10471 11133 13816 其中: 1. 美国 1147 1077 1259 1266 1216 1185 1483 1213 2. 英国 178 433 606 731 507 708 353 496 3. 日本 214 187 405 388 388 313 356 330 4. 韩国 360 507 310 695 642 654 719 540 总差额 -10911 -8856 -8224 -7766 -7083 -5996 -6119 -430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本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本院)一、WTO问题研究1.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2.WTO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3.WTO与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变化4。
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5。
WTO与贸易保护6.XXX在WTO争端解决中的实证分析与研究7。
WTO保障措施研究8. WTO的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9.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0.WTO争端机制与中国应诉策略11。
WTO多边货物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研究二、跨国公司问题研究1.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趋势探讨2.跨国公司的组织模式与区位选择3。
跨国公司的东道国战略管理问题4.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问题5。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战略思考6.跨国公司的生产外包战略7.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影响8。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9。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路径10。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11。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分析12.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的影响13.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研究14.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研究15。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16。
QDII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17。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18。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19。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20。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21。
外资并购对我国(××行业)企业的风险与防范22。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困境分析23。
外资银行在华竞争策略研究24。
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25。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26。
**公司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拓展分析27.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途径分析三、国际竞争力问题1.我国XXX国际竞争力研究2。
XXX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3。
XXX企业国际化经营分析4。
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5 ××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6。
由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由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摘要: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想想文化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着,因此世界各国间也必然存在着进出口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是,如果从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则会发现我国的对外贸易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广,资源丰富,是出口贸易大国,我国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进出口贸易沟通。
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运用了宏观经济学中进出口对GDP的影响、税收与进出口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对外贸易乘数等理论知识,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我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进出口问题促进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措施。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现状经济发展作用本文共五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了解决进出口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第一章对当前我国进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作为导入正文的绪论;第二章对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第三章分析了影响我国进出口打两个主要因素;第四章主要从宏观角度提出了解决进出口问题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第五章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
第一章、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的问题1.国内企业要出口产品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虽然我国对传统的贸易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如赋予若干企业进出口自营权,但是,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仅仅是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且其进出口自营权仍然受到很多的约束,经营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实际上不能完全自主地经营进出口业务。
此外,虽然我国也允许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但进入门槛很高,数量极其有限。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不再高高悬浮于经济基础之上,而是一国的经济、政治互相交融,不可分割。
文化作为软权利的作用不断增强。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文化纳入国家战略,使其成为提升一过综合竞争力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间的文化贸易与各国的国家战略、经济利益、文化政策等十分紧密。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新兴领域,在当今国际背景下,国际文化贸易的现象和它作为学科的地位形成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国,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仍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处于逆差现状。
造成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早日扭转贸易逆差的局面。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 (2)2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 (3)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2.2缺乏能够占领文化市场的品牌 (3)2.3缺乏专业性的人才 (3)2.4国际营销薄弱 (4)3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对策 (4)3.1提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4)3.2实施战略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6)3.2.1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企业 (6)3.2.2创造名牌工程 (7)3.2.3发挥名人效应 (7)3.2.4充分利用现有的非文化产品品牌 (7)3.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7)3.4积极运用各种营销方式 (8)3.4.1关系营销 (8)3.4.2活动营销 (9)3.4.3整合营销 (9)3.4.4有形带动无形 (10)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的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问题及策略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问题及策略作者:弋俊楠董小静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9年第03期摘要: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发展,渐渐扩大文化贸易范围与规模,持续改善文化贸易的结构。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规模化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结构也得到了有效调整以及优化。
然而,当今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差异。
所以,全面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出制约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探索出推进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有着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文化贸易;文化贸易逆差分析;文化产业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的十八大工作会议可以得知,我国将重点发展文化产业。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示: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并引导文化市场,扩大文化贸易规模,发展文化贸易,提高国际传播水平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制度,明确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目标,为加强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变化近况(一)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总量整体发展范围随着全世界文化贸易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总额连年上涨,贸易领域迅速扩大。
整体回顾,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有了显著的顺差现象,进出口差额从2008年到2017年增加了55770.3亿,这证实了我国文化贸易越来越大的影响着世界文化贸易。
文化贸易是有关于文化的货物与服务的贸易。
依据上图显示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货物贸易整体范畴在2008年到2017年间极速增加。
去年,文化贸易总额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货物贸易,其进出口总金额高达近1353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近3.9倍,并继续维持着顺差的形态。
就在此时,我国快速发展着对外文化服务贸易,2017年,中国保持着高达7. 31亿美元的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相当于2008年近十五倍的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对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策略。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在“一带一路”倡议等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已经覆盖了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服务出口和进口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新兴服务领域的出口增长尤为显著。
这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如旅游、运输等仍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新兴服务领域如金融、信息技术、教育、医疗等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种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不仅提升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也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国际竞争压力加大、服务贸易逆差扩大、人才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
国际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全球服务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纷纷加大服务贸易开放力度,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
这种竞争压力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更体现在服务贸易规则制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话语权争夺上。
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尽管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保持增长态势,但服务贸易逆差问题仍然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一些高端服务领域如金融、教育、医疗等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服务进口需求大于出口。
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产业的兴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文化产品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与国际文化品牌相比,我国的文化产品品牌影响力较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资源整合能力欠缺我国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缺乏资源整合能力,无法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导致产品创意不足、质量无法保障。
3. 营销渠道不畅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面临着营销渠道受限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渠道拓展和营销策略,文化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的曝光和销售。
4. 文化融合不足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但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文化融合程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国际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5. 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大多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环节,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设计和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对我国文化产品品牌建设的投入,打造知名的文化品牌,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通过品牌标识的国际注册和保护,加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资源整合鼓励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引导企业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推动产品创意和质量的提升。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3. 拓展营销渠道积极探索新的文化产品营销渠道,如利用电商平台、跨境电商等互联网渠道拓展销售,加强对外文化产品展览和交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4. 加强文化融合推动文化产品的跨界融合,通过合作创作、跨文化交流等方式,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深入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开发符合国际市场趋势的文化产品。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摘要】贸易,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萌芽,随后慢慢地在我国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
但是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外贸增长额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与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和贸易出口额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等问题和特点。
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从这些问题点出发,研究制定出一些针对我国贸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市场产业结构进出口额区域合作人才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一)古代经济的对外交往古时候的中国,虽然历代朝廷不太看得起商人,但是并不轻视贸易,很早就开始了与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早在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
及其后最具盛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开启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的新纪元。
秦汉时期以及宋元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比较发达的。
而到了明朝统治者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国就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二)近现代贸易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闭关锁国情况,大力发展生产力,慢慢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
自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几个历史新阶段。
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历了从初代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
它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文化对外贸易问题初探
参与国际分工 , 使得我 国文化对外 贸易不 断 的扩展 。我国图书版权的出 口已经扩展到世
界各国;动漫产品的出 口 也转变为欧洲 、 美 国、韩 国等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及地 区。
刚刚起 步,代表只有 《 喜洋洋与灰太狼 》 及 2 0 1 4年的贺岁动漫 电影 《 大闹天宫 》 。而美
探索争鸣 2 0 1 4年 2月 ( 中)
我国文化对外贸易问题初探
刘 潇 (西安外事学院,源自西 西安 7 1 0 0 7 7 )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 化的发展 和对 外文化 交流的加深 ,文化贸易 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 组成部 分和新的竞 争领域 。本文根据我国对外文化 贸易现状 ,分析 了我国对外文化 贸易在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及 原 因,并以中外文化产品 贸易为例提 出了发展我 国对外文化 贸易的对策和措施。
文化产品中的原创作品太少 , 能凸显中华文 化 的精神魅力 、 代表 中国形象的高科技文化 产品更是 少之 又少 。 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的 括动中主要是对 民俗作品、兵马俑以及其他 出土文物的展示 ,在 国外反响较大的戏剧歌 舞 和影视作 品却很少 。 此外 ,与其他国家相 比,我 围缺乏文化产业 的实力企业 ,使得我 国文化 贸易整体竞争力不足。 如在动漫产业 上,相 比美国和 日韩 ,我国动漫影视产业才
牌效益和知名企业 。 ( 三) 文化 贸易缺乏有效 的营销模式 我国的文化 贸易 国际营销意识薄弱, 缺 乏国家战略支持与 国际化的运作 , 缺乏行之
有效的国际营销方式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 品 还处在初 级水平 的粗加工阶段 ,产品包装不 精致 , 宣传策略不合理 , 对外 文化贸易产品
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竞争领 域。虽然近年来 中国文化 贸易发展迅 速 , 文化市场也 与世界 接 轨越发 紧密 , 但是理论界对 中国 “ 巨额文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出口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出口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产品为主要产品,以文化创意产业链为主要形态的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出口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近年来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传统观念对于创意人才和创意产品的认知不足,导致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其次,在市场开放方面,我国虽然在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步伐,但仍然存在着市场准入门槛高、贸易壁垒多等问题。
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存在着薄弱环节。
二、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路径选择。
首先,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制定相关和措施,为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要加强创意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在市场开放方面,要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贸易壁垒,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推进我国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出口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推进我国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出口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层面上要制定相关措施,并加大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其次,在市场开拓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与机构。
此外,在品牌建设方面要注重品牌形象塑造与推广,并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四、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了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文化创意的支持与培育,鼓励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产业链上要加强对上下游企业的支持与引导,鼓励企业间合作与协同发展。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贸易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外文化贸易逆差。
所谓文化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的现象。
尽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
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导致大量外国文化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形成了明显的贸易逆差。
这种逆差现象不仅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深入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探讨如何缩小甚至扭转这一逆差,对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1. 简述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贸易逆差现象。
这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进出口总额、结构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虽然我国文化贸易的进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进口额仍然高于出口额,形成了较大的贸易逆差。
这表明我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尚待提升,同时也反映了国内文化市场对外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强烈需求。
从贸易结构来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文化产品为主,如工艺品、书画等。
而现代文化产品,如数字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等的出口相对较少。
这种结构性的不平衡也制约了我国文化贸易的整体发展。
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品牌建设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使得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难以有效扩大出口份额。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规模、结构以及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是导致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导致贸易逆差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出口贸易现状及策略分析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出口贸易现状及策略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出口贸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本文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首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
这为北京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仍相对较低,远未发挥出其真正潜力。
其次,要提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需要加强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可以通过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符合其口味的产品。
此外,通过举办文化创意展览、演出等活动,增加产品的曝光度,提升消费者对北京文化创意产品的认知度。
第三,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
北京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其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
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打造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形象。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品牌的声誉和利益。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信誉,北京文化创意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最后,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展会、论坛等活动,与国际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国际合作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渠道分销模式,拓宽市场渠道,实现更广泛的国际化发展。
综上所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要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需要加强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标题,本文主要就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从市场拓展、法规制度、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提出相关对策。
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市场拓展难度较大。
伴随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企业在外商投资、技术移转、联合研发、国际性贸易合作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国外市场的拓展面临着许多障碍,如文化的不同、经营条件的不一致等,对企业的拓展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法规制度不完善。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复杂的法规制度环境,这些法规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策略,同时也会限制企业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另外,我国法律法规对跨境服务贸易的管理政策也有待完善。
3、技术支持落后。
国际服务贸易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积累和创新技术,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方面仍然落后,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无法从市场上获得很好的技术支持,这也是企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4、资金保障薄弱。
服务贸易涉及的货物和技术的转移投资,以及投融资成本和服务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持不够,及时贷款率也不高,这也是影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提出相应对策1、深化全球化进程,提高服务外包能力。
我国应该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策对话、社会对话,深化全球化进程,增强服务外包能力,扩大服务业贸易,从而更好地拓展国外市场。
2、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改善法规环境。
我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善服务投资环境,完善相关条例,从而更有效地鼓励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3、加强科技支持,提高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精准投放科技资金,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以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4、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
2. 1 我国文化贸易占世界文化贸易比重小, 尤其核心文化 产品贸易量极小 90 年代, 日本、 美国、 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
贸易出口国。1990 年, 这四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 的 55. 4% , 进口额的 47% , 我国文化贸易所占比重很小。跨 入 21 世纪后, 世界文化贸易额仍有 50% 以上是集中在发达 国家间进行的, 文化贸易大国的排序有所变动, 然而总体格 局没有发生变化 , 我国文化贸易所占比重依然很小。两类 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值合计 43698. 75 万美元, 而同期商 品进出口总值合计是 14221. 2 亿美元。商品进出口总值是 两类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值的 3254. 37 倍, 或者文化产 品进出口总值占商品进出口总值的 0. 031% 。 2. 2 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我国在主要的文化产品贸易方面, 都存在着严重的逆 差。除了录音带是我国完全出口, 我国出口的数码激光视 盘明显大于进口外, 其他的都过分依赖进口。最严重的是 版权贸易中的软件和电视节目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 其次 是期刊的版权, 进口量竟然是出口量的 374. 5 倍。相比仅 有的几种产品带来的微薄顺差, 文化贸易逆差的数据尤其 是图书、 报纸、 期刊类逆差无疑是令人担忧的。我国虽然向 世界市场输出了一些图书版权, 但从流向来看, 主要是输出 到亚洲国家和港澳台等与中国大陆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地 区, 这些地区占了我国图书版权总输出额的 66% 之多。从 进口来看, 我国进口的文化产品主要来自于美英法等西方 国家, 占了总引进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可见, 我国文化贸易 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 2. 3 对外国产品的依赖心理加剧 在电影方面, 2000 年到 2004 年中国进口影片 4332 部, 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 电视剧方面, 2005 到 2006 年韩剧 占据了我国各省台电视剧时间的 25% , 且主要是黄金时间; 在动画片方面日本的动漫占了儿童节目时间的 10% , 黄金 时间的 80% ; 在游戏方面, 日本、 德国、 美国等的游戏 , 占据 了我国网络游戏市场份额的 75% 。文化类产品的一大特点 会影响贸易模式: 对艺术品的消费会产生很强的滞后作用, 即容易使消费者产生 消费依赖 心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斯蒂格勒和贝克尔指出, 随着消费者对文化艺术产品 消费资本 增加, 即消费者已有的 消费资本 越多, 消费者 的 消费资本 增长也越容易。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往往使 消费者更容易形成消费依恋心理。因为一般来说 , 货物消 费的替代性非常强, 即一旦有了新的品牌、 更合适的价格、 更有效的促销手段等 , 消费者会迅速地 移情别恋 , 转而消 费新的商品。所以培养消费者对于货物商品的心理依恋非 常困难, 其过程长 , 效果差, 但这种心理变化起来却非常快。 而文化产品天生地就是从打动消费者的心理着眼和入手 的, 一旦在心理上打动了消费者, 使消费者接受并消费了某
!
127 !
No. 17, 2010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 iness Tr ade Industry
2010 年第 17 期
种文化产品 , 消费者就形成了消费依恋心理 , 久而久之, 会 形成心理定势, 对某种文化产品及其衍生产品会来者不拒。
3 我国文化贸易的出口策略
3. 1 挖掘和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 我们要开展国际文化贸易 , 面对国际文化市场, 就应当 放开眼界, 充分利用人类共有的各种文化资源。在 5000 多 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 化, 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 产, 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 文化产业的发展 , 应当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的 文化产品应当成为传播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 体, 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 来提升中国的国家文化形 像。比如美国拍摄的∀功夫熊猫 #、 ∀ 花木兰# 都是运用了了 中国的文化资源, 耳熟能详乃至家喻户晓的∀ 西游记#、 ∀三 国演义#的故事却被美国人、 日本人制作成动漫和游戏而大 赚其钱, 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因此在挖掘中国文 化底蕴,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 充 分利用世界各国的文化资源, 对于增加我国文化产品和服 务贸易的出口, 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3. 2 开拓文化出口的渠道 国内的文化产品走出去, 现在主要有两种渠道。一个 渠道是通过国内国外的文化产业博览会, 国内的如深圳文 博会, 国际的如法兰克福书展; 还有一个渠道是通过外国发 行公司代理。这两个渠道有一定的效果 , 但都有其局限性。 博览会在展览季之后经常性不够。依托国外的发行公司, 好处是成本低、 市场风险小 , 不足是丰厚的发行利润让人家 拿走了, 生产商实际上只赚了个吆喝。通过人家去发行, 就 总是远离市场, 永远培养不起来对于市场的敏锐感觉。所 以, 我们要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可以由文化企业 自己组建专业的海外发行公司, 或收购外国人现有的发行 公司。政府有关部门在市场调研、 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也可以依托其他行业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起来的国 际销售网络 , 进行增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盟海外 中介协会。还可以在海外投资建设 中国文化城 。 中国 文化城 可采用政府开道、 企业投资运作的模式。在 中国 文化城 中开设音像、 图书、 汉语教材等专门区域, 设表演 厅、 展示厅, 供顾客欣赏观看。如建设运作合理, 中国文化 城 定能成为中国文化开拓世界市场的根据地, 达到 星星 之火, 可以燎原 的目的。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开设 各种语言版的 中国文化产品网上超市 , 集产品展示、 销 售、 服务为一体。目前国内很多公司都设有自己的网站, 但 这些网站存在规模小、 功能差等各种不足, 商务部等相关部 门应对之进行整合, 形成规模优势。 3. 3 加强技术创新及培养国际文化贸易人才 科技含量高是美国文化产业的一个杀手锏, 尤其是在 大众传播媒介领域 , 印刷复制、 电子排版、 网络传输、 数字 化、 通讯卫星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美国文化产业具备 了向全世界扩展的 桥梁和利器 。文化品牌的开发应注重 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再现传统文化的精 华, 积极发展数字电视、 数字电影、 网络游戏和动漫高新文 化产业。 发展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
No. 17, 2010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 iness Tr ade Industry
2010 年第 17 期
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及出口策略研究
李姿含 常 磊 石 践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摘 要 :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服务 贸易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下呈现劣势, 尤其 是逆差的瓶颈制约作用日益凸显 , 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发展战略的选择 。 关键词 : 文化贸易; 发展现状 ; 出口策略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198( 2010) 17 0127 02
织形式和经营业态, 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 从而提升全 球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在 2006 年, 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试办 国际文化贸 易 本科专业, 同时在在新闻传播、 艺术等专业中增设国际文 化贸易、 文化市场营销等课程, 培养既懂文化艺术专业知识。 又懂国际文化贸易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国际文化贸易教 育与文化贸易之间紧密结合, 有关部门如商务部、 文化部、 广 电总局等相关部委和文化企业, 还应该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 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基地 , 为本科生、 研究生开设文化艺 术与国际贸易的复合型课程, 对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可 首先选取一到两所高等院校作为试点单位, 总结经验教训, 将成功模式进行推广。在文化出口优秀企业内设立 国际文 化贸易人才实习基地 , 为优秀的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提供 更多的实习机会, 为博士生、 研究人员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 的机会, 培养大批国际文化贸易的骨干和后备。 3. 4 加强品牌推广, 运用文化营销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产品推广时 , 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有 魄力 降价, 却无法成功地推广品牌理念, 从而在国 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端地位。事实上, 外贸企业应着力 宣传企业理念, 不仅可以提高国外买家和消费者对中国企 业的认同感, 同时提升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品牌忠诚度。 也就是说, 即使国外消费者未必听说过, 或者使用过中国企 业的出口产品, 可以先取得消费者对企业理念的认同, 进而 再使之树立起企业品牌旗下产品的信赖感。以一直坚持品 质理念的诺基亚为例, 其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没有宣传自 己的产品, 而是先喊出一个口号 : 科技以人为本。恰逢国内 科教兴国战略蓬勃兴起, 诺基亚宣传的理念与国内大众的 心声不谋而合 , 自然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销售量节节攀 升, 即使是在手机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 诺基亚的市场份 额也令很多同行望尘莫及。一旦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注 入某种理念 , 就相当于给产品注入了灵魂, 消费者在选择这 种产品的时候, 也是选择了一种价值观或者某种理念, 这些 都会大大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1 文化贸易的内涵及重要性
文化贸易包括有形的文化商品和无形文化的服务两部 分。文化商品主要指那些能够被消费并且传递思想、 生活 方式的物品, 例如书籍、 杂志、 多媒体、 软件、 录音制品、 电 影、 视听节目、 艺术和服装设计等, 而文化服务则是用来满 足文化需求或者兴趣的服务, 它不包括有物质属性的产品, 但是促进其生产和发行。典型的文化服务包括与版权相关 的服务、 对一些活动的许可、 视听产品的发行、 对艺术品和 文化活动的促进等, 同时也包括对文化信息的发布、 对书籍 和音像制品的保存等。目前,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 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 2005 年联合国贸易开发事务局披露的资料, 文化 创意产业的全球市场总值已经达到 1. 3 万亿美元 , 占据全 球 GDP 的 7% 以上( 世界银行 2003) 。从 2000 年开始 , 文化 创意产业的总值每年都以 7% 的速度增长。到 2008 年, 全 球的市场总值将达到 1. 7 万亿美元。文化贸易具有更大的 难度和复杂性, 文化产品的进出口直接关系到相关国家的 价值理念、 生活方式、 伦理道德等极其敏感的问题; 其次, 文 化产品出口所产生的利润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作为文化的 产品, 其出口还可以带动后续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 影 片出口本身不一定能赚多少钱, 但整个系列的产品却赚得 更多。而且提升文化产品出口的附加值, 容易引起相关贸 易摩擦。在国际市场上 , 尤其是像影视、 版权、 演出等此类 文化产品出口的利润 , 很难在贸易中互相比较。另外, 文化 出口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贸易的发展也就是科技革命, 对于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