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报告课程宏观经济分析
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11月10日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与人均消费关系简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
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从而以提高国民经济为出发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居民消费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断加快,而国外进口需求的恢复不尽如人意,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降低,以往靠出口拉动GDP快速增长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分析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探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均GDP 、人均消费、实证分析、协整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加,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978年的141.7倍。

国民收入也大约增长了141倍。

表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行各业都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增大大约1.8倍。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

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大,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

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1、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
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原因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工业加速增长,工业总收入大大增加;居民消费增势相对平稳,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增速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对外贸易发展一枝独秀,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外资流入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加较多;企业经济效益由降转升;市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伴随的经济发展问题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经济问题越来越明显。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思想,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力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居民消费
1、定义
居民消费水平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

即是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1)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有消费品的消费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平均每人生活用电量等;(2)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自来水普及率、煤气普及率、平均每百户主要家用电器拥有量、电话普及率等;(3)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例、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不同质量消费晶的消费比例等;(4)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平均每人消费基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额、平均每人用于各项生活消费的支出等。

2、消费水平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消费是经济与社会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受到市场的供给、人口的收入与消费欲望、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消费呈现水平提高、结构改善和商品化程度提高的长期趋势。

但是在消费水平提高的大环境下农村消费水平增长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

这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收入过低。

由于农民收入严重过低的制约,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严重偏低、恩格尔系数过高、升级较慢。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逐步扩大的问题成为了消费水平提高后显现出来的最明显的问题,这要求我国加大经济力量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小康目标。

三、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水平关系分析
1、数据选取
为了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本文主要选用了我国人均GDP (以下用gdp表示)、人均消费(y)为分析变量,时间跨度为1978—2012年。

其中,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

为了减少异方差和异常项对平稳性的影响,文中的变量均取对数形式。

2、根据相关数据,应用Eviews6.0软件得到1978--2012年我国人均消费和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如下所示:
由图可知,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GDP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变动方向较一致,20世纪80年代增长缓慢,90年代后增长加快。

两变量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可能为非平稳序列。

做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的关系图和散点图如下:
由图可知,我国人均gdp和人均消费呈线性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

建立函数关系如下:
lny =β0+β1 lngdp + u t
3、实证分析
(1)、数据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
变量检验形式(c,t,p) ADF检验值ADF临界值检验结果
1% 5% 10%
Lny (c, t ,p) -1.33 -3.67 -2.96 -2.62 非平稳△lny (c, t ,p) -3.11 -3.67 -2.96 -2.62 平稳lngdp (c, t ,p) -0.77 -3.67 -2.96 -2.62 非平稳△lngdp (c, t ,p) -4.03 -3.67 -2.96 -2.62 平稳
(c , t , p)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模型中的截距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对我国人均gdp和人均消费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上表。

结果显示,原序
列都是非平稳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序列的ADF值的绝对值大于在5%的置信水
平下得到的临界值,故拒绝原假设,认为一阶差分后序列为平稳序列。

而且都具
有相同的单整阶数,满足协整检验。

建立VAR模型
输出结果如下
得到模型为:
Lny = 0.15 + 0.18 lny(-1) + 0.61 lny(-2) + 1.37 lngdp(-1) – 1.2lny(-2)
R2 =0.999 F=9235.38
VAR模型检验
AR的根的表如下:
由图可知,所有AR根的模的倒数均小于1,因而建立的V AR模型是平稳的。

AR根图如下:
从图可看出,所有单位根均落于单位圆内,故VAR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

(2)、协整检验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人均GDP和人均消费进行刚回归分析如下:
由图可知,回归方程的截距项的P值大于10%,截距项不显著,故可将其去掉,重新拟合一个无截距项的回归方程
lny =β1 lngdp + u t
输出结果为:
方程拟合为:
lny = 0.904638 lngdp
R2=0.998 DW=0.17
得出时间序列lny和ln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对上诉方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Vt = lny – 0.904638 * lngdp
输出结果如下:
由图可知,ADF值小于其5%显著水平下定的临界值,因此课=可认为残差Vt 为平稳序列,所以序列lny 和lngdp 存在(1,1)阶协整。

(3)、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协整分析给出了lny 与 lngdp 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而这种长期稳定关系是在短期动态过程的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

因此,任何一组相互协整的时间序列变量都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反映短期调节行为,建立短期动态关系,即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由之前检验已知,lny 和lngdp 存在(1,1)阶协整,故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lny t = a0 +a1 △lngdp + a3 ecm t-1 + u t
其中ecm t-1 = lny t-1– 0.904638 lngdp t-1
先建立滞后期为2的模型,输出结果如下:
的系数之外,其余变量的系数都很不显著,因此建由表可看出除了△lny
t
立滞后期为1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如下:
最终模型为:
△lny t = 0.034 +0.86 △lngdp + 0.26 ecm t-1
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GDP的长期均衡关系为:
lny = 0.904638 lngdp (1)
短期波动关系为:
△lny t = 0.034 +0.86 △lngdp + 0.26 ecm t-1(2)
模型解释
由方程(1)知,长久来看,我国年人均消费水平增长是年人均GDP增长的0.904638倍,这是长期的比例关系,即人均GDP每增长1%,人均消费增长0.904638%。

短期来看,我国人均消费不只受收入水平(人均GDP)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去年消费和去年人均GDP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棘轮效应”,同时还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从方程(2)可以看出,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将以0.26的力度正向调整,将非平稳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显然,不确定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大,影响人们做出消费决策的主要还是当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长期来看,即人均GDP每增长1%,人均消费就平均增长0.904638%;赌气来看,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当年收入水平、去年收入、去年消费水平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人们消费决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当年收入水平。

2、建议
从乘数效应的角度来看,对消费者来说,增加消费支出将促进经济生产成倍扩张增加GDP,反过来GDP增加了,居民收入也会提高,消费水平自然也提高。

在这种机制下,参照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制定刺激居民消费的消费政策和有效的经济发展策略可以更快的增加GDP,还可以充分利用内需的拉动作用,改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

要促进消费的方法有:增加消费者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1)、增加消费者收入
居民收入的提高从本质上说有赖于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具体有:财政政策方面,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主要是要进行税费减免;货币政策方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这是增加国民收入极其重要的方面。

首先要提高居
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其次要适当提高“三条”保障线,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农村贫困线水平和最低工资水平。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货币政策方面:可以对储蓄存款一定限额以下的居民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居民存款收益,促进居民消费。

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简化税率,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对中低收入群体创业减免税收,对年收入一定额度以下的居民或个体户、私营企业的税费要有一定优惠政策。

(2)、发展经济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参考:
十七大报告解读
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安徽省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分析
《计量经济学实验指导书》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
汪正彬:我国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与国民人均GDP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林文芳:县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分析
陈瑶,周建萌: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张帅、杨晓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总额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的
实证研究。

五、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