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学科以及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改革现存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摒弃以前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逐渐探索出高职院校计算机的专业特色是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教学改革伴随着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也飞速地发展。
但对于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来讲,应该从教学方法和计算机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
一、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一)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有了飞快地发展,成为了各个高等院校的重要专业。
当前,几乎每一个高职院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业也很好,但是专业对口的却不是很高。
这就表明了计算机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就会处于尴尬的境地,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计算机专业没有关系。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对计算机专业的存在以及发展的挑战,是由于计算机专业招生过多导致的吗?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通过网上招聘信息,可以发现,很多公司都需要计算机人才,但是他们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是什么原因致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呢?伴随着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更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学习的计算机内容相对比较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单位或者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其需要相脱节。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有的院校讲究计算机学科的系统性,减少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但是并没有减少计算机课程,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的计算机系统操作也不是很熟,和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有很大的差距,计算机专业毕业人员进入单位之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入职培训,才有可能独立地完成用人单位所布置的任务,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的技术性人才的优势就无法显现出来。
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的论文
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的论文一、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检查者,而只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变化,由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和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同者与指引者。
而学生则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师的协同与指引下主动承担学习任务。
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可以促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面向社会服务功能,并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培养融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之中。
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入到强调实践性、动手性、合作性、创新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
二、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教师与学生间的协同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间的协同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不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首先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指导学生明确需要查找的知识点,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有关书籍、资料或网络信息来获得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所需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他们选择对解决问题有用的参考资料与信息,协同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合理调动与组合相关技术资源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获得各种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这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如何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之受益终生。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交流,勇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的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愉快的经历,让学生爱上学习。
教师需适当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课堂教学进度,创新教学环节、改善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改革下计算机专业论文
教学改革下计算机专业论文教学改革下计算机专业论文1主要改革措施1.1改革教学模式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的发展迅速,专业知识太广、更新速度太快,这就逼迫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和知识观,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结构。
因此,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术,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使其在拥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还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模式。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资源,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辅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形成“课堂教学”为主,分层次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辅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并为专业骨干课建立相应的教学网站,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师课件等学习资源放到网站内,这样,学生可以完全自主自学、并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话、E-mail、qq、当面交流等方式与相关教师交流。
积极探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的利弊,调研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效果,合理规划他们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同时,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增强课程设计和第二课堂教学比重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从而协助学生完成从“灌溉”式学习到“自主”型学习的过渡。
1.2改进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法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我们应该积极改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基本都是被动地“看”、“听”,基本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所以应该改变传统的以黑板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动画、色彩、图像、声音等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大授课量、提升授课效果、提高授课效率;与之同时,应想办法克服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合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建设和完善各骨干课程的教学资源,构建高质量的教、学平台。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教与学需求。
1.3改革考核方式传统的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理论考试,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应该改变考核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参加相关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考试如果通过了国家权威部门的相关考试,并获得证书,就可以申请部分免试。
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论文
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浅析摘要:计算机已深入到各家各户, 人类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这场革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因而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商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计算机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这就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在教育心理学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发展成为教育基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 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强调学习者是认知主体, 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也就是说学习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所以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当今社会, 信息瞬息万变, 知识更新很快, 在几年前我们还生活在dos 时代, 不知网络为何物, 连“因特网”这个名词都没听说过, 而现在连一个儿童都知道微软(microsoft) , 网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
首先, 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
其次, 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 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师进行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内容, 转变方式, 才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进而学以致用。
计算机教育改革问题思考论文
计算机教育改革问题思考论文计算机教育改革问题思考论文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方便,这也使得计算机渗透到了多个领域。
对于计算机教育来说,面对全新的市场需求,学生们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新时期,计算机教育改革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文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就计算机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展开思考。
一、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分析随着计算机学科和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各个阶段学校教育的关键。
而计算机技术学科拥有强大的应用背景和深刻的理论基础,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计算机学科自身的技术发展,使得专业知识范畴、知识组织结构逐渐扩大。
一方面,目前我计算机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知识基本的一些技能了解,有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相当熟练,但仅限用于上网、打游戏等。
同时,因教材内容脱节,致使学生对于计算机教学提不起兴趣。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
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对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进行规范,以促进教学与教育搞个立足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上。
这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改革理念,显然,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对于学生技能提升、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联系。
二、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计算机的学科教育与改革要坚持以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为知识组织结构出发,从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与教育改革经验和教训为基础,认真分析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为指导理念。
首先,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学科论的内容为切入点,经仔细分析,总结出学科发展历程,整体上把握住学科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未来趋势和内在规律。
其次,结合社会现实,明确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类型的需求,并按照学科知识组织层次结构的不同来划分计算机教学的层次、课程、计划等内容。
简单来讲,计算机教育改革要重视起基础教学、加强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进一步进件课程,联系理论和实际展开教学。
新课改计算机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改计算机教学改革论文新课改计算机教学改革论文1.计算机教学现状如今,我国高校在计算机课程设置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所沿用的教学书本内容陈旧,计算机教学属于复合型教学,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以及实践性。
但是,如今的职业中学中都没有统一且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学生教材,很多问题都要靠老师的讲解去体会,使得学生很难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问题,使学生出于懵懂状态,无法在实际操作中处理计算机问题,也局限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想象和创造思维。
2.计算机教学改革具体措施2.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进行计算机全面教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办法来使学生了解和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
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单纯靠教师用语言去传授缺乏了与实践相配合,这样的教学也和如今对计算机的教学目标不统一。
在计算机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枯燥教学一定会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重视,提不起兴趣。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然而理论学习又是保持学生良好发展的前提。
在如今新课改的指导下,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统一,不仅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是计算机教学中不断完善的需求。
2.2以学生为本,师生配合完成所为教学,顾名思义老师教、学生学,教师在备课时过于重视形式化课程设计,而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根本需求。
一堂有意义的教学课,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完成,同时也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过程。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及时做好总结,更改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思路。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依然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大胆创新和及时总结。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时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师生配合完成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3总结通过新课改的影响和指导,高校计算机教学正在改革与创新中,但与此同时新课改下的计算机教学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学理念不够新颖、学生配合不够积极等各方面问题,阻碍了计算机教学的开展。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3篇-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3篇-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高职计算机教育现状1.社会需求现状我国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了很多的教学经验。
可是社会发展的很快,尤其是计算机行业。
企业企会随着社会的需求而招聘各种不同的技术人才。
企业认识到高学历从业人员跳槽率高,造成单位人才队伍不稳定,影响企业的效益。
所以企业宁愿选用有真正技能的低学历人员。
虽然IT企业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求职者。
原因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不高,就业质量很不理想。
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我们办学的最根本出发点没有找准,与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偏差。
2.教学现状(1)教学内容陈旧,无创新教学内容陈旧是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社会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发展的很快,也很成熟。
而我们国家使用他们国家被淘汰的教育观点教育内容在国际社会中一些已经被淘汰的教育观点、理念,并且作为教育中的核心观念进行教学与传播。
在我国现有的教材中,近三年以内编写的教材仅占所用教材的30%,而五年之前编写教材已经占到50%。
(2)讲授理论知识,实践环节较少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理论要求的很高。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意识到这点,但是在教学中仍然是注重理论,没有注重实践环节。
学生对课本知识没有兴趣,更谈不上掌握知识,将来走上社会后应用到工作中了。
应该将大部分实践用在实践中,把课堂教学搬公司,搬到实验室。
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推向科技的最前沿。
(3)不看重实际能力培养,只看重证书的数量计算机考级现象很火爆,有的学校甚至把计算机考级作为毕业的一项重要条件,没有证书不能毕业。
学校忽略了学生的技能的培养,实际能力的培养。
影响了学生动手的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设想1.重视实践计算机是一门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真正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论文
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论文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论文1.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科技信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一种必备的应用性技术,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
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计算机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关联度较低的局面,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并且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大多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这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计算机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2.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2.1教育教学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高校众多的学科中,相对于数学、外语、中文这类较稳定的学科,计算机学科可谓是发展最为迅速,知识系统更新最为频繁的学科。
这使得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表现在高校的实验条件和师资水平方面,教学实验条件很难得到同步的改善和提高,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新的知识和技术,最终导致了高校计算机教育与当前日新月异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之间的脱节。
2.2忽视了计算机技能方面的培养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其对计算机技能方面的教学大多是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展开,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其计算机的公共课堂上,则只能面对千篇一律的、大众基础化的教学内容(例如Office办公软件、基本网络知识、计算机硬件构成等等)。
这就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无法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梳理、锻炼,从而使得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成为一纸空文。
2.3教师的知识体系缺乏先进性计算机领域内的顶级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掌握着这个行业在现今阶段最为先进和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这一现实状况也给高校的计算机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难题。
我国由于计算机行业的起步较晚,其高校内的计算机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大多也是通过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材形成的,因此,它在计算机技术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方面明显落后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计算机从事人员,从而导致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从教授那里获取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很多比赛项目,其中与计算机相关的赛项就有: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测试、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等。
我校参加的赛项有计算机网络应用和软件测试。
为了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有必要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
1.1推动教学改革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计算机的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动手能力较差。
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设置和评分标准都引入了计算机企业当前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操作规则,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掌握更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因此有必要将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相结合,完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标准。
根据计算机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选取职业技能大赛的一些典型项目,并根据大赛项目梳理出必须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点,再根据知识点对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资源整合,使教学内容既能适应计算机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满足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建设以技能大赛为主的精品课程和教材。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改变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分解成无数个小单元,每个单元既有知识点又有对应的技能培养目标。
学生完成各个小单元的操作项目后,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项目。
这种项目实训的方法使教师将技能大赛与教学统一起来,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师的技能教学水平,锻炼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1.2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是参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比拼,更深层次的是反应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
为了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教师要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意识。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一)教学理念的方式、方法太过传统现在,大多数老师授课,仍然是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一堂课在上面不停的讲啊将,结果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讲的寥寥无几,有的做小动作、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在睡觉,课堂效率极低。
外加,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的特殊性,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比拟抽象,单单靠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学生根本听不懂,学生甚至连最根本的操作都不会。
老师课堂上讲,能记住的甚少,课下自己去操作,根本就不会,就这样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逐渐没有兴趣,相应的获取的知识也是甚少,我在上学时代对这种教学方式深有体会。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太局限于课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过程中,老师根本都是照本宣科,很少融入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迅猛开展,学生们所得到的往往跟不上社会所需求的节拍,大都是前人们很久以前的创造。
不能做到老师所讲授的能紧跟社会的步伐,让学生们学到的可以紧紧结合生活中实际所需。
这样根本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
(三)评价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过于目的化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老师进展评价考核,仍然是老师晋升的渠道,也是一个学校掌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是,现在很多高校评价一个老师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仍然是“学生们考试成绩”,在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好就是老师教学教的好,否那么就是老师的失职。
根本就不考虑学生们学到的有多少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也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给我国教育出好多“高分低能”的人才。
在学校在他们是佼佼者,但是一旦步入社会他们什么都不是,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不会。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
这样根本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所需求的创新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
根据以上综述,如果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就需要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进展改革,针对怎么改革,特提出以下几点:(一)实行课堂上和课堂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上一节课,老师把下一节课需要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进展提前对大家进展一个简单介绍,并且对学生做出一些需要自己课下掌握练习的根本东西。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目前来说,每年各地各界都在举办各种不同类型、规模和层次的计算机类竞赛[1],并且比赛的侧重、类型等均有所不同,但这些竞赛对参赛学生及指导老师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来说,参加此类学科竞赛能够检验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通过竞赛的引导有利于提高自身分析解决具体工业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2];对于指导老师来说,竞赛可以促进他们转变原有陈旧的教学理念,改进课程体系,做到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革新,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3]。
1计算机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学模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和学生缺乏动力等。
1.1教学模式陈旧、评价体系单一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还有很多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学生课堂上听完后就把书本甩到一旁,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培养出的学生也就缺少动手能力、创新能力[4]。
这与计算机属于工科专业的情况是极为矛盾的。
除了理论教学,还可以看到实践环节的设置过于程序化,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要求。
目前课程实践环节所设置的实验中有80%左右属于验证性实验,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仅占20%左右,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即便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也与现在实际的工程应用相去甚远,根本不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另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课程的评价体系,一般来说期中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勤占10%,作业等占20%,期中期末及作业的知识点由于受限于教材中的内容,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传统的评价体系会造成学生仅仅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会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成绩高的同学多是动手能力不强的,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考试成绩反而不高,这样无法充分的激励学生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开展,多媒体设施、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于是各大高职院校都在轰轰烈烈倡导教学实践改革,有关教改的课题也层出不穷,但是纵观整个改革过程,很多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只有少数从真正意义上进展了实践和改变。
实际上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必需的根底设施建立和教学的实施过程,如果根底设施不到位,教师不改变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方式,那么教学改革也只能流于形式。
1.1教学终究需要什么样的情境教学情境指的是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响,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从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响的客观环境。
从狭义来说,那么指在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响的教学过程。
创设教学情境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种常用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解决思维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现在提倡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回归生活,那么教师们终究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达成学生们学好计算机的愿望呢?1.2终究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进展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原那么。
但是作为高职院校而言,是按照社会的开展需求和既定的原那么出发安排课程,学生必须学习,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实际上就代表一定的强迫性,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发生矛盾。
另外有些学生根底知识薄弱又不愿意学习和交流,甚至沉迷于网络,这些不良习惯已经形成,很难扭转,所有这些都会与我们的现代教育理念发生冲突。
况且即使对于学习习惯和成绩都非常好的学生而言,学习也不总是有趣的,它始终会伴随着勤劳和艰辛的付出,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呢?1.3多媒体教学的现代化,终究还需不需要黑板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集图、色、声、文于一体,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动静结合、逼真模拟,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视频、动画到音乐、色彩都非常精巧,教师与学生精神都能很投入。
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论文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全文如下: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需求是众多学校面临的问题。
本文结合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改革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一、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一些职业院校对计算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理念落后,计算机课程设置仅仅参照了一些普通高校的模式,没有根据学校的特色、当地的产业结构及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设置。
教学计划经年不变,教学模式不够合理,理论课和实验课严重脱节,教材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内容苦涩难懂,缺乏前沿性的、时效性的以及实践性的知识。
二计算机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相对于本科院校和重点院校偏低,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相对较差。
许多学校认为计算机只是一门辅助学科,对师资培训进修的投入力度也就较小,以此导致整体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的研究水平和教研氛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这些教师的授课也缺乏新方式,多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前瞻性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低迷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专科课学学习中,再加上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课程实用性不强及课堂内容的枯燥等也间接影响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们没有认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能动性差。
最终导致学生仅仅是掌握了一些办公软件使用和一些粗浅的编程知识,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动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改革的措施一完善计算机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首先,学校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对计算机课程的模块进行整合,增强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敏感性,建立科学的、个性化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进而制定具有意义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探讨论文对大数据时代来说,数据量不断增多,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大数据时代,必须要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结合专业特点进展教学改革。
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在大数据时代得到更为长远的开展。
首先是计算机专业相关学习对象不断增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开展的状况下,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不断增多,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技巧也不断变化,读者在挑选计算机进展参考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无法有效保证读者选择出适宜的参考资料。
其次就是辅助型教学资源逐渐增多,学生在进展计算机的学习中,不仅要在课堂上听取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
现今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源越加的多,假设是教师无法有效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1]。
因此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专门的计算机专业平台,以此来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资源。
再者就是目前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无法满足市场人才开展的需求,在信息化时代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远程教育平台等,以此来不断完善计算机教学。
最后就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要求不断提升,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学校在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中,必须要结合市场开展的需求,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处理的实践能力,以此来保证学生符合社会开展的需求。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计算机专业属于主要的专业之一,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对计算机专业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这也给计算机专业的开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一直以来人们的思维模式就是数学思维、物理思维。
然而大数据时代到来后,计算思维逐渐出现,对人们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在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展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其计算思维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开展与进步[2]。
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论文摘要】计算机的应用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
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加强实践,力求创新”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扬弃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开拓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诸方面均应“改版”。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当前,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从就业看,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被看好。
因此,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1.办公自动化:培养力、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 Flash, JavaScript, 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4.多媒体技术: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制作的人才。
5.平面图像处理:培养能从事金}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一告设计的人才。
二、教学计划的改革新的教学计划应以技能培养为主。
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
以三年制为例,在前两学年,每学期用3至4周时间在机房进行某个发展方向的专门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特长及爱好,分方向进行专长提高训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方向上有自己的特长。
具体安排为:第一学期,进行中英文打字的强化训练,使其打字速度达到每分钟80字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计算机专业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本文针对鲁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基于专业方向课程群的教学改革研究,并从课程群规划、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改革2011年鲁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2012年成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期间,鲁东大学将围绕建设应用型、有特色、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夯实理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激励知识创新”的原则,创新教育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设置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等专业特色方向;围绕特色方向培养目标,确立了各个方向的课程构成。
本文从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规划、基于方向群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实践,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方向课程群的组织与规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施层次性、个性化和模块化。
通过设计不同的基础理论模块、不同应用方向的模块课程来体现层次教育、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2013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四大模块。
其中,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突出工程应用,设置了数据库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信息处理三个特色专业方向。
在专业方向知识体系设置上,首先从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着手分析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应该掌握的知识体系;其次,根据知识体系选定相关课程,并从课程相关性、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最后确定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群。
数据库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系统开发三个专业方向课程群具体规划如下:1.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群由“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大型数据库”“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开发”五门课程组成。
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掌握了数据库的原理知识,具备了数据库设计的能力;“Java 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代表了程序设计的两大方向,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将在第五学期开设;“软件工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科学规范地进行软件开发,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将在第六学期开设;“大型数据库”主要讲授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Oracle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将在第六学期开设;“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是以实践为主的综合应用课程,旨在锻炼学生对于数据库、编程语言以及软件开发思想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第七学期开设,为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群由“单片机系统与应用”“嵌入式体系结构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五门课程组成。
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电路、数字逻辑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具备了进行计算机系统学习的硬件理论基础;“单片机系统及应用”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入门级课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常用接口、元器件的硬件设计和底层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为嵌入式系统的相关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将在第五学期前半学期开设;“嵌入式体系结构与应用”课程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研究和解决嵌入式计算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将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开设;“EDA技术与应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中间层,将在第六学期开设;“嵌入式系统开发”是以实践为主的综合应用课程,培养学生硬件知识和嵌入式系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将在第七学期开设。
3.智能系统开发课程群由“模式识别”“计算智能”“机器视觉”“互联网数据处理”以及“智能系统开发”五门课程组成。
学生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将学习“算法分析与设计”“智能技术概论”“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等课程,“模式识别”和“计算智能”将在第五学期开设,为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算法基础;“机器视觉”和“互联网数据处理”偏重于互联网各种类型数据的处理,结合推荐系统等应用,将在第六学期开设;“智能系统开发”是综合实践类课程,训练学生构建包含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的综合处理系统,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二、专业方向课程群的理论教学改革课程群是由内容联系紧密、逻辑性强的多门课程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弱化了课程的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亲和性,突出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技能定位,凸显它们为共同培养目标而服务的特征。
本章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探讨专业方向课程群的理论教学问1.优化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群的理论教学,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和技能的实现,从而打破了课程内容的归属性。
因此,课程群建立之后,首先应该基于课程群进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调整。
选拔能够把握课程群培养目标、熟悉教学内容的资深教师担任课程群负责人,定期组织课程群主讲教师进行讨论,以建设目标为依据,对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同时,课程群中的每门课程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子目标。
以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群为例,具体优化方法说明如下:(1)删减课程中重复、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本专业方向的前沿知识。
在“Java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两种编程语言的授课中,对程序语言的语法内容应该进行删减,结合项目从系统的角度结合案例进行程序设计方法的讲述。
在“大型数据库”课程中不再讲述与数据库原理课程重复的SQL语法部分,重点讲解Oracle中特殊的SQL 语法结构、PL/SQL程序设计以及Oracle数据库管理。
“软件工程”课程中简化传统的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重点基于UML讲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则是以实践为主,重点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为之后的毕业设计和未来工作奠定基(2)分析各门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侧重点。
“Java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知识点侧重于程序设计,“大型数据库”课程侧重于数据库设计、管理与维护,“软件工程”侧重于软件开发方法。
开发语言、数据库、开发方法是构建一个案例系统的必备条件。
通过一个案例系统的开发将课程群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合为一体。
(3)选取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贯穿于课程群课程的教学内容,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程群的规模教学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案例,如:学生选课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
在开发语言Java和C#教学中,借助于教学案例讲解开发语言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在大型数据库课程中结合案例讲解数据库后台编程的方法;在“软件工程”课程里从工程的角度进行整个案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在“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中实现案例系统的完整开发。
在整个课程群的教学中,选取的案例是连续的、不断迭代和完善的。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程群课程理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与要求下,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进行的多次、分步骤的教学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群中的课程相关性很大,先开课亦是后续实践课的基础。
因此,可以考虑选择同一个项目,贯穿于各门课程。
项目的选择需要课程群所有老师讨论确定,选取学生容易理解、可实现、操作性强的项目,也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评定。
项目选定以后,根据项目总体规划进行任务划分,密切结合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任务的分配。
在所有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修完课程群中所有课程后将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又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后续的就业奠定基础。
(2)案例教学法。
在采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同时,穿插采用案例教学法会使得内容的讲解更加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设计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师先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再进行操作演示,最后学生进行模仿完成相应的任务。
当然,案例的选取与设计至关重要。
应该基于课程群的总体目标以及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选取有效的案例,充分发挥每个案例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加强基于课程群的教材建设引入课程群后,结合教学目标对知识体系进行总体规划,各门课程的知识点既有侧重点又有相互的关联。
而现有的教材只针对单一课程,更多地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很少兼顾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不能满足方向课程群教学的实际需要。
为此,在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实际教学中,应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教学案例与教学素材,编写满足课程群教学需要的特色教材。
三、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此,基于专业方向课程群,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重新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管理与指导。
具体方法如下:1.增加实验学时,加大实践学分的比重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适当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验学时。
以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群为例,Java程序设计、大型数据库和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的实验学时都增加到36学时。
2.加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在每门课程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方向课程群中最后一门课程,如数据库系统开发课程,是以一个完整的系统开发作为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系统化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一些课程增设课程设计或综合实训环节例如,Java课程讲完后开设两周的Java综合实训,让学生在实训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同时,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些核心课程也增开相应的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课程的开展主要以学生自己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实验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习惯于照着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步骤操作。
如果教师提供的实验大纲或参考程序,大多数同学将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实验教学的方法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