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班主任读书笔记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
班主任读书笔记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班级课程”,是思想的指引,班级管理则是具体的落实方式,,再一次走进《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很自然地从俞老师班级管理的角度进行起来。
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为了迎接新的一届学生,俞老师会在8月30日那天,给每个孩子设计一张名片,有时竟会写到深夜两点。
在学生报到8月31日这一天,“她会把教室再打扫一遍,把每人的新书一一发放,并整整齐齐在码好,统一摆放在每张桌子的右角,再把新生的学号张贴在左上角,名片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旁边的书架上,是上一届百合班的孩子留下来的美文”。
对了,8月31日那天,俞老师是6点就到了教室。
这两日,一晚一早,就为了能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开始。
整洁的教室,充满书香的天地,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孩子来了。
从点滴中做足爱的功课。
这里有“老师端汤”,有“叔叔你好”,有“新年祝福”,有“爱的表达”……点点滴滴,照亮了每个百合班孩子的心田。
想想自我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还是微小的,这一方面,相信会注入我与孩子们崭新的班级。
从游戏出发。
看罢此书,发现俞老师很会带着学生去玩,去游戏。
对于学生的游戏,我采取理解的态度,但是指导方面非常欠缺,更没有去从班级角度设计适合的游戏,特色方面是没有。
“不抛弃不放弃游戏”“花样长绳”“拔草”“心不在焉测试”等等。
再推而举之,活动方面,俞老师一样做得出色。
善于家校联动,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
在家长会上,家长不再是单一的倾听者,他们是学习者,他们是参与者,他们还可以是嘉宾等等,无限相信家长的力量。
每周以一个主题给孩子们写信。
这样信件,沟通了师生之情,促进了学生的相互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素质。
提到给学生写信,想到自己去年暑期,也曾为孩子们写过五六封,寒假仅写过一封,这就是差距!俞老师为班上的一名普通男生写起了成长史,这在我的博客里,还没出现过,努力着,也期待着。
此外,俞老师还上足上好班会课,捉住每个契机教育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亲近散文、亲近人物传记,亲近优秀的电视节目等等。
2.《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奇迹》读后感
2.《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奇迹》读后感新学期开始组长给我一本《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上课之余随手翻看几篇发现里边的故事虽然琐碎平凡,但令我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在此谈一点自己的心得。
这本书的第一篇是王领琴老师的《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奇迹》刚看到“完美教室”时,我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是“完美教室”的确切答案。
这些榜样班级“完美教室”的展示体现着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智慧树班”“百合班”“阳光天使班”“七色光班”“蚂蚁班”,一个个富有个特色的班名;《无与伦比》《怒放的生命》《我们是追梦少年》《和你一样》《左手右手》,一首首积极向上的班歌;“旺达节”“犟龟节”“赞美节”“种子节”“自信节”,一个个内涵丰富的班级节日,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各自独特的班级文化。
这些榜样班级的教室布置,班级愿景、班规,以及鲜明的班风、学风、吉祥物、班徽等,无不洋溢着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气息。
看着这些“完美教室”的榜样班级故事,我被深深吸引,而魅力就是班级文化。
打造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是缔造完美教室的总体目标。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营造出富有个性,并深得孩子们认同的班风学风,这些无疑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试想一下,在一个有着共同愿景的班级里学习生活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朱永新教授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成为他自己。
”这也是完美教室的完美之处。
完美教室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要培养学生成“人”,这个是难点,一需要很长的时间,二需要老师的热情、执着,我想可以有选择性的部分切入。
“决定教育质量的,不在于学校的华丽与否,而是决定于是谁站在讲台上,他又在讲着什么样的课。
”完美教室的打造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们痴迷于教育,更需要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善于不断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找到一系列适合的教育载体,让孩子在教室里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同时也使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我也曾经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普通的老师能够创造出卓越的班级课程吗?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答案。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1读了俞玉萍老师写的《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只有2个字:震撼。
震撼之余是感动。
感谢学校为我们班主任提供了这么好的书,让我们班主任在休息之余能够读到这么好的书,洗涤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用深邃的思想思考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这一职业。
从教17年,当班主任已经整整16年,在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上,没有闪亮的轨迹,没有丰功伟绩,一直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因为我爱我平凡而神圣的职业。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我愿做红烛,我甘为人梯,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到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容易,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疼爱别人孩子的心。
这种爱是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是圣洁纯真的爱。
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需要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而俞玉萍老师正是这样的班主任。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需要我们页页翻、行行看;每一个孩子又都是一朵美丽的小花,俞玉萍老师正是用智慧发现并培育每一朵小花的美丽。
智慧的老师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总结反思,随时记录学生点滴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面对犯错的学生时,靠的不再是严厉的面容,犀利的言语,而是心平气和,选准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明辨是非,从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外国百折班的故事读后感(一)孩子感想着尔的爱,于是,眼珠慢慢变失亮堂;野少感想着尔的爱,眼珠面是谦谦的信任。
“那是没自《完满学室》”爱的罪课“一节的一句话,从读到它的这一刻起,尔的口便抖动了,果为它幸祸的让人沉醉。
孩子亮堂的眼珠战野少谦谦的信任邪是尔,做为一小我私家平易近老师念要逃供的。
尔暂暂天品读着那句让尔艳羡又嫉妒的话,一霎这,尔如同茅塞顿谢,失到这个本来便正在外表却容难被人无视的谜底-----源自”爱“。
读俞教师《完满学室》总会有不少的欣喜,不少的收成。
出有看到她们班规律宽亮,也出有看到她若何转化教困熟,好像正在她的班面,教熟皆很乖,很懂事,很会感仇。
然而尔大白,那邪是俞教师神偶之处。
读她看似平时的的文章,却能正在字面止间给感想到她淡淡的对教熟的爱。
她的用口正在每一一件大事上,每个细节上,实的把学育归纳到极致,不时处处。
尔自以为尔是一个颇有爱的教师,然而对付那些孩子,尔对付他们的关怀彷佛只逗留正在”留意“的层里上。
尔会留意他们上课的体现,孬的表彰几句,差的攻讦一通。
因而招致了师熟之间的互动一归折便完毕了。
检讨一高尔的体现,比照一高其余有经历的教师,尔有了谜底——”爱的罪课“出作孬。
若是尔作孬”爱的罪课“,高课的时分多濒临孩子们,或许会正在他们失到表彰之后战尔分享她们的怒悦,正在失到攻讦之后给尔一个蒙攻讦的理由;若是尔再深条理的来填掘,或许又会领现孩子的闪光点或答习题处。
老师事情实的正在于用口,切当的说是齐身口投进。
虽然俞教师不克不及复造,但尔借是能够教习。
外国百折班的故事读后感(两)置信是最佳的开端。
置信,能够谢封每一个孩子背上的口灵。
百折班一切的孩子皆正在谢教的系列手刺外感想到了去自教师的深深的信赖战等待,并因而爱上了新的教校,新的糊口。
置信是最佳的开端。
谢教第一地的寄语,是果为有限置信每个孩子心田深处背上的渴想,即便他中小学面作的再欠好,这也没有是他的本旨;教期完毕的颁罚词,是果为有限置信每个孩子心田深处背上的渴想,即便他已往的一教期或一假期作的其实不孬,这也没有是他的本旨。
百合的故事观后感
百合的故事观后感
故事一开篇,百合那质朴的形象就像从土地里直接长出来的一样真实。
她生活在那个小小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梦想,就是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愿望,像想要家人过得好,想要村子有点不一样的变化。
这可太接地气了,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普普通通却充满温暖的人。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百合和村里人的互动。
那些场景就像是一场场诙谐的小闹剧。
比如说她想要说服大家一起做点新事儿的时候,就像一只小羊闯进了一群老山羊的地盘,大家都带着那种半信半疑又有点固执的眼神看着她。
但百合呢,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不管别人怎么泼冷水,她总是能扬起笑脸,继续努力。
这种坚持啊,让人忍不住想给她点赞,又觉得有点好笑,怎么就这么轴呢。
还有啊,百合和她的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是这部片子的亮点。
那种亲情不是那种肉麻兮兮说出来的爱,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就像她给父母做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虽然没说啥甜言蜜语,但你就能感觉到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小屋里弥漫开来。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家,虽然有时候也会吵吵闹闹,但感情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瞬间积累起来的。
电影里的乡村景色也美得不像话。
那些田野、小山坡、还有破旧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小房子,就像是一幅自然的画卷。
每次镜头扫过这些画面,就感觉自己也跟着百合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一样。
我就在想啊,要是能有一天也到这样的地方去住住,远离城市的喧嚣,过过这种简单纯粹的生活,那该多好。
不过呢,这电影也不是十全十美。
有些情节感觉推进得有点慢,就像慢悠悠的牛车在走山路,让人忍不住想催一催。
但这也许就是它的风格吧,想让我们像品味一杯浓茶一样,慢慢去感受。
百合班读后感
心似百合,爱如空气——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有感陈静一名好的教师,应该像一朵百合,远看像一朵花,近看像一团火,芬芳自己,温暖别人。
——题记冷冷的冬日,我拿起《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在静静的阅读中,走进了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海门市“完美教室”领衔人俞玉萍的“百合班”,感受俞老师和百合班的魅力。
在书中,和俞老师相遇是幸福的,听俞老师娓娓讲述“百合班”的故事更是幸运的。
选准方向,让班级焕发人文色彩首先吸引我的,就是“百合班”这个特殊的班名。
对于这个班级名字,俞老师是这样诠释的:一粒百合的种子,被无情地甩到了一个偏僻遥远的断崖上,野草诅咒她,蜂蝶讥讽她。
可是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于是,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终于,她开出了洁白的花,终于,她的种子飘满了整个山谷。
我们就是“百合谷地”清晨里含苞欲放的花蕾,纯洁没有瑕疵,带点淡淡的、幽幽的清香;我们是一朵朵娇艳欲滴的小百合,在风雨中相亲相爱、自信顽强、茁壮成长。
读到这里,我的想象中,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俞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反复朗诵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为了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新生百合的美好含义以及美好的心愿——每个人都渴望在崭新的地方成长为一株美丽的百合。
每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听到这样诗意的语言,置身于这样富有生机的班级,又怎能不会衍生出蓬勃向上的力量呢?热爱阅读,用文字的力量引领成长可以说,百合班的孩子作为新生走进校园的时候,和其他班级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是阅读改变了他们,是生活中的小事启迪了他们,是俞老师的行动感动了他们。
正如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我们的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读后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读后感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读后感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的断崖上,长出了一株百合。
这百合生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它追求理想的道路必定曲折艰难,它能经受住考验吗?它行,它可以的!它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它一定行。
野草们嘲笑挖苦它,说它头上长的不是花苞而是瘤子,它毫不理睬,那分明是野草们嫉妒它。
蜂蝶们劝它,说它就算开了花,在这荒郊野外,也没有人欣赏,可百合还是要开花。
百合说:“我要开会,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都要开花!”多么执着的百合啊。
在野草与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的扎根。
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它那灵秀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的风景。
野草和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每年春天,野百合就努力的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风飘落在山谷的各个角落……几十年后,远在各地的人,都来这个山谷欣赏百合,人们称它为“百合谷地”。
由这个故事,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另外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丑小鸭》。
那“只鸭”子又大又丑同伴不喜欢它,它离开了养鸭场。
它处处受到排挤,连猎狗都不肯吃它。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安定的居所,可它又因为要追求理想而离开了……最终它变成了一只白天鹅,而且还是天鹅群中最美的那只!相信现在的我们,有多少因为他人议论与嘲笑而放弃努力的愿望,我们很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很难持之以恒。
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在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他们踩在脚下。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只要你是一株百合,就算是长在断崖上也没有什么关系。
不是吗?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读后感2百合花,是一种从古至今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其芳容端庄秀雅十分可人。
南北朝时代,梁宣帝曾诗云:“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
”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宋代大诗人陆游也咏曰:“芳兰移联遍中林,余地何芳种玉簪,更气两从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笔记 《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笔记《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暑假重拾《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是想着新的学期,我该怎样去写班级的故事。
没想到,再一读,我发现了俞玉萍老师的作文教学之法,作为对作文教学感兴趣的我,怎能不记之为快?首先,老师发挥出了榜样作用。
读着读着,发现百合班的孩子,写起作文来,跟俞老师的手法,颇有相似之处。
我概括起来,有这样的三点:充满激情,读后能让读者心涌澎湃,也就是很善于传递正能量;非常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很注重细节再现。
比如有个百合班的孩子就这样表达同学对自己的关心,“那一刻,我从你明亮的眸子里看到了智慧的光芒,那闪烁的光芒,像池塘里的水波一圈圈地荡漾开来。
你的声音很柔,似一支婉转动人的琵琶曲,撩动我的心弦;又像是三月里的樱花,淡雅的花瓣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
”这种表达魅力,在学生的初期的“三张名片”里是少有的。
俞老师在形容女生的花样长绳时,这样说着:她们微笑着,跳着,数着,“21”“22”“23”……像一群上下翩飞的蝴蝶,又像是一群冲浪的运动员。
我知道,俞老师在习作方面,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这些。
但是我们作为语文老师的,是不是也该在文字表达上,敢于下水,敢于引领。
再者,写得好,是因为做得好,想得好。
俞老师在《爱的表达》这一内容里,详细描述了自己这一做法。
“我从不上作文技巧辅导课,常说的话是:写得好,是因为做得好,想得好。
写作的素质教育是做人的素质,思考的素质。
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习作教学的理解:写得好,是因为做得好”。
难怪相同内容,学生有着多样表达。
特别写着写着,后来,百合班的学生论说文写得也文采飞扬,思想深刻。
做人做事做文,这样完好的统一,有了这样完美的呈现。
储藏素材方法多。
在清风中早读;在车厢里的PK,或朗诵或唱歌;打饭的时候,在等待的时分看书;指导选取合适的阅读书目;读书介绍会……这些活动,既让学生积累了米,储存了语言材料,也成为学生的习作内容,真是一举两得。
值得一提的是,俞老师对于积累有着这样的建议:我一向反对你们摘抄或背诵任何优美的段落,因为老师认为机械的背诵对你们的思维发展与运用知识其实没有丝毫的用处。
班主任读书笔记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
班主任读书笔记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班级课程”,是思想的指引,班级管理则是具体的落实方式,,再一次走进《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很自然地从俞老师班级管理的角度进行起来。
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为了迎接新的一届学生,俞老师会在8月30日那天,给每个孩子设计一张名片,有时竟会写到深夜两点。
在学生报到8月31日这一天,“她会把教室再打扫一遍,把每人的新书一一发放,并整整齐齐在码好,统一摆放在每张桌子的右角,再把新生的学号张贴在左上角,名片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旁边的书架上,是上一届百合班的孩子留下来的美文”。
对了,8月31日那天,俞老师是6点就到了教室。
这两日,一晚一早,就为了能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开始。
整洁的教室,充满书香的天地,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孩子来了。
从点滴中做足爱的功课。
这里有“老师端汤”,有“叔叔你好”,有“新年祝福”,有“爱的表达”……点点滴滴,照亮了每个百合班孩子的心田。
想想自我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还是微小的,这一方面,相信会注入我与孩子们崭新的班级。
从游戏出发。
看罢此书,发现俞老师很会带着学生去玩,去游戏。
对于学生的游戏,我采取理解的态度,但是指导方面非常欠缺,更没有去从班级角度设计适合的游戏,特色方面是没有。
“不抛弃不放弃游戏”“花样长绳”“拔草”“心不在焉测试”等等。
再推而举之,活动方面,俞老师一样做得出色。
善于家校联动,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
在家长会上,家长不再是单一的倾听者,他们是学习者,他们是参与者,他们还可以是嘉宾等等,无限相信家长的力量。
每周以一个主题给孩子们写信。
这样信件,沟通了师生之情,促进了学生的相互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素质。
提到给学生写信,想到自己去年暑期,也曾为孩子们写过五六封,寒假仅写过一封,这就是差距!俞老师为班上的一名普通男生写起了成长史,这在我的博客里,还没出现过,努力着,也期待着。
此外,俞老师还上足上好班会课,捉住每个契机教育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亲近散文、亲近人物传记,亲近优秀的电视节目等等。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3篇)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是一本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百合花培育班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中国在极端困境中的勇敢与坚持。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的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大农村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物质条件十分匮乏,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工作,相互帮助。
百合花培育班的同学们面临着各种困难,但是他们从不放弃,一直以来都坚持着,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书中处处可见,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
其次,书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经历,但是他们之间却形成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正是通过这种友谊和团队精神的支持,他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最终达到了他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激发出彼此最好的一面。
这种友情和团队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团队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最后,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还向我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物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同学们通过不断地试验和改进,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气候的百合花培育方法,并成功地把它推广到了全国各个地方。
这种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困境中培养出来的,是他们不断拓展思维边界的结果。
这让我深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无穷无尽,为我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总之,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给予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极端困境下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也体验到了友谊和团队精神的力量,更加确信了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无限进步的源泉。
这本书是一本反映中国人民智慧和勇气的佳作,读后让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二)中国百合班是一本让人感动至深的书籍,它记录了一群中国女性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
百合文读后感7篇
百合文读后感7篇百合文读后感篇1我上小学已有五年了,在这期间我学过很多篇精彩的课文,但这学期,我们学了《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一课,我读后,内心象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被百合花那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打动了。
这一课主要写的是一株百合花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山坡上,不顾杂草的鄙夷,透过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拼命地吸收太阳光和水分,不断地传播种子。
最后,满山遍野都开满了百合花的故事。
我读后,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
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那里还有一壶水。
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
在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
最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是呀,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如果没有了信念和精神,就不能战胜绝望和恐惧。
在我们身边,像百合花这样有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的人也有很多。
如我们学校楼后启智班的儿童们他们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数九寒天,他们都坚持来校上课,从不迟到,因为,他们像百合花一样也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只有透过不断学习,只有丰富自己的知识,只有提高自己的智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从不埋怨上天对他们的不公平,因为他们明白: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感恩,这样才能自食其力地立足于社会,不给父母增添更多的麻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困难面前,我们只要拥有百合花那坚定的信念,只要拥有百合花那顽强的意志,只要拥有百合花那拼搏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百合花的精神又一次验证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期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中国百合班”随感
“中国百合班”随感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每个孩子都不是抽象的。
”的确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行为,针对不同的行为,都要因材施教。
如果把孩子比作是一株花,那么学生好的习惯性格就如同是花的叶子。
当一片叶子渴望发芽长大时,教师就应为它提供最好的条件,充足的阳光、肥料、水分,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片叶子茁壮成长。
当所有的叶子都开得茂盛了,那么孩子这朵祖国的花朵就会开得更灿烂了。
而当一朵朵花盛开地更娇艳,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真诚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能真正地问心无愧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以为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关心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起来很听话,但情感单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关注。
儿童期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时期,应抓紧这个关键期,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特征。
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探索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在工作中应不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耐心教育,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我坚信:只要用心去浇灌,
铁树也能开花。
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在爱的怀抱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学习《百合花的故事》有感》
《学习《百合花的故事》有感》林素娟我们人,就好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一样。
这粒微尘忽高忽低,在虚空里边飘飘荡荡,没有一定的主宰。
它自己做不了主,随风飘荡,东风来了就向西跑,西风来了就向东跑,自己没有法子说:「我不跟着风跑。
」我们人也是这样子,在世间上随着业风飘荡,造什么业就受什么果报,随业流转,所以就有生死。
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也就和微尘在虚空里头忽上忽下是一样的。
我们今生所受的果报,就是前生所造的业因,所谓「前因后果」,我们做善事就得到善的果报,做恶事就得到恶的果报。
这个因果,你种下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你种甜的因就结甜果,你种苦因就结苦果。
什么是甜因。
就是善;什么是苦因。
就是恶。
你做善事,这就等于你种甜的因;你做恶事,这就是种苦的因。
那么你种什么就得什么,好像你种甘蔗,将来就得到很甜的甘蔗果;你要是种那个苦果,将来也就结苦瓜、苦果。
听着林经理给我们讲的《百合花的故事》时,脑子里浮现着这么个画面。
山里有一户人家,矮桌子上放着一朵绽放的白色的百合花。
一只蜜蜂在贪婪的爬在花蕊上享受着丰盛的早餐,小狗也在弄着百合花玩耍,主人则在旁边椅子上,一动不动的欣赏着美丽的百合花……主人忙活去了,小狗也走了,蜜蜂饱食后也飞走了,百合也还静静的呆在桌子上。
就这么一朵普通的花,在有爱的人眼里,它是象征纯洁的物品,在蜜蜂眼里,是一道美食,在小狗眼里,它是生活中的乐趣……百合花是什么。
又来自哪里。
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重点,百合花就是一普通的植物,不来自百合花本身是什么,而是来自观察者的意识,百合花在观察者的心里是什么的种子,那么它们就是什么--美食、玩具……不断让领导头大的一个员工,他经常有很多借口和理由,在当班时不在工作岗位上,经理就不得不在百忙的工作中,多分抽出一些时间,多多“关照”他,督促他。
经过总公司的老师给我们培训学习种子文化,和林经理不定期的多次培训后,他改变了不少。
物业在缺少人手时需要帮忙,他第一响应,义不容辞。
办公楼搬移沙发、职工食堂搬移椅凳,我们女同志一次只能搬运一张,他一次两张两张的搬,视如己任。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读后感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这本书通过描述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的努力、成长和团队合作。
书中的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节,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百合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孩子们通过参加百合班的活动和训练,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这本书通过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让我们思考教育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首先,它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中国百合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通过参加百合班的活动和训练,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还可以学到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这让我意识到了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百合班的孩子们通过团队合作和协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进步。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对于实现共同目标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团队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协作。
最后,《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了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问题。
百合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
这让我明白了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总的来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这本书。
它通过描述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的努力、成长和团队合作。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我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内容。
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有感
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有感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新苗教师,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伙儿进行读书交流。
通过拜读了俞老师的《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后,让我深刻地认识老师这个职业。
俞老师用她全部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谱写了、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全心全意爱着百合班的孩子们。
其实刚刚拿到这本书时,我暗自的想;为什么叫百合班呢?静心阅读之后才知道俞老师的用意,给孩子在心中种下百合的信念: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每位百合班的孩子都像那也百合一样在茁壮成长。
坚信自己最终能开出美丽的花。
说句心里话,我挺佩服俞老师对孩子的那种深深的爱意,真正的教育正是如此。
俞老师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点点滴滴,从开学前的名片,为孩子熬夜写下的寄语,在餐厅来回跑20次,把一碗碗盛满爱的汤摆在孩子的餐桌上,在孩子的成长遇到问题时绞尽脑汁想出的解决办法,和孩子们分享快乐,帮助孩子们去读书,并不一味的去追求成绩,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使孩子爱上学习,喜欢学习,……她还特别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让我知道一个孩子能不能走好,走远,依赖于有没有一位倾心于育人的家长,因为,陪伴孩子更长时间的,是家长,而不是老师。
俞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并不是长篇大论的去讲道理,而是从身边的小事上中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使我由衷的敬佩,我也要像俞老师一样用无限的热情点亮孩子们的激情。
我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审视,刚刚工作的我,还对教师这个职业感觉朦胧,片面的认识这个职业,认为教师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去交给孩子,但是经过这段时间在学校的经历,才发现自己的思想是如此狭隘,现如今并不是以成绩的优异去判断教育的成功与否,成功的教育是跟随孩子一生的财产,片面去追求成绩只能造成学生的压力,家庭的重担,老师的负担,不符合教育的根本,要快乐的去学习,不能把学习当作一种包袱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想到……
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想到……
又一次读俞玉萍老师写的《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忽然想到曾看过的:台湾张文亮的一片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这不正是俞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为的是,从孩子的现有出发,一步步学会更好地倾听,享受倾听本身;一步步学会更好地表达,享受表达本身;一步步学会更好地作业,享受作业本身……”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的孩提时代(小学)和青春岁月(中学),虽然当老师和家长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
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老师和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读后感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读后感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领会到故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爱国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
难点:故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爱国情感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诗词、成语、历史人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故事,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故事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 文化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礼仪等,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如何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情节概要。
2. 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归纳。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 请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3. 请举例说明故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讨论和练习,学生对故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爱国情感得到增强。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阅读技巧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其他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最近读了俞玉萍老师的《完美教室》感受颇深。
像俞老师这样的好老师让学生一生受益,家长一生感激。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先辈们创办教育的初衷。
俞老师,她用全部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诠释了一个老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魅力。
曾记得,俞老师刚接初一班时,班中的孩子也是两级分化,良莠不齐。
但三年的共同学习生活,俞老师用她全部的教育智慧改变了一切从她的班中走出的孩子个个活泼开朗,积极上进,心地善良。
这巨大的改变是俞老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她带给我的感动是深刻的。
俞老师发现孩子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一种机械记忆、机械学习。
于是,课堂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交、老师屡次点名不听讲这些普遍的小问题在教学中暴露无遗。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俞老师给出分析问题的答案是因为孩子们不专注于事情本身所致。
找到了问题所在,俞老师便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他们观念的改变,从细节抓起,坚持为养成习惯而努力。
俞老师让孩子们到草地拔草是为了使他们懂得在任何情况之下,人都不能敷衍自己的任务,即使有一万条理由。
在任何时间与空间下,人能做好的其实只是手边的那件事。
做着这个,想着那个,一事无成。
让孩子从早锻炼的跑步中体会专注于跑步这件事情对身体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写作业时,上交橡皮、修正带、修正液,以破釜沉舟的心态对待每一次作业,培养他们专注作业的心态,让孩子们课堂上摒弃杂念,积极举手发言这些同样为了专注每一件当下之事。
活在当下,把握当下,孩子们在俞老师的帮助下理解了其重要性。
俞老师的大语文观,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俞老师发现孩子们在花坛边晨读的时候,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有的对着来往的行人指指点点,有的专注地在地上看蚂蚁打架。
俞老师没有说他们,只是把各样的姿态拍进了相机。
然后,放给他们看,请他们评选出最美的姿势。
自然,那些读书专注的孩子成了最美的孩子。
看似不经意的评选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们自己教育了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一)胡惠琴读了俞玉萍老师写的《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只有2 个字:震撼。
震撼之余是感动。
感谢学校为我们班主任提供了这么好的书,让我们班主任在休息之余能够读到这么好的书,洗涤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用深邃的思想思考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这一职业。
从教17 年,当班主任已经整整16 年,在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上,没有闪亮的轨迹,没有丰功伟绩,一直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因为我爱我平凡而神圣的职业。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我愿做红烛,我甘为人梯,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到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容易,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疼爱别人孩子的心。
这种爱是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是圣洁纯真的爱。
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需要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而俞玉萍老师正是这样的班主任。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需要我们页页翻、行行看;每一个孩子又都是一朵美丽的小花,俞玉萍老师正是用智慧发现并培育每一朵小花的美丽。
智慧的老师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总结反思,随时记录学生点滴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面对犯错的学生时,靠的不再是严厉的面容,犀利的言语,而是心平气和,选准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明辨是非,从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书育人是艰辛而恒久的事业,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教育的美丽和意义。
我正在这条路上艰辛地前行。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二)花儿有开就有落,叶子有青翠就有枯黄。
人,有生,就有死。
死,无法回避,那我们就要有勇气去面对。
百合班的俞老师,就带着孩子们与"死亡"面对面,这一行为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老师学习。
1. 面对死亡,自己要先有直面的勇气。
面对着像战友、像母亲般亲密的杨老师,突然离世。
俞老师先是痛苦、接着麻痹自己,最后,循着自己的内心,看了叔本华、尼采的书,对死亡释然了。
这种从书中找智慧、找方法的做法,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此后,她能幸福地上课,幸福地和孩子游戏,幸福地吃饭…•且更幸福了。
老实说,我没想到自己的死亡问题,也无法面对至亲的人离世,就像童话里的故事一样,希望能和家人幸福地生活一辈子。
对我,死亡的教育是缺失的。
2. 让学生懂得,还能悲伤就是幸福。
我们习惯了夸学生,也习惯听别人的夸奖,哪怕是违心的也违背自己实情的话。
我们习惯了他人的笑脸,不愿意看别人的忧伤、痛苦。
对自己也是,要是悲伤,就立马逃避或医学专用自己。
正如月有阴晴圆缺,那么人的喜怒哀乐,也很正常,没有什么好坏之分,该高兴是开怀,该发怒时冲冠,该伤心时流泪•…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性情的我,我们就会懂得,活着就是一种幸福,那么坦诚地活着更是幸福。
3. 让学生懂得,要做到美丽幸福每一天。
我们人,从生,到死,关键的是怎样走过这一段路程。
正如,叶,感受过阳光的温暖、风的和煦,也抗击过雨的肆虐、雷的轰鸣…••不管开心与痛苦,无论顺境与逆境,都坦然面对。
那就真正做好自己了,心安,一切都好。
活好这每一天,就串成了美丽的一生,不悔的一生,那么,死,也就没有遗憾,也就能坦然面对了。
4. 让学生懂得,肉体可以死亡但精神长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么,学生就会懂得追求自己的精神长进,不再是肤浅的表面的物质追求了。
这样的生命就是高贵的,学生也就有了直面死亡的勇气。
还有很多的话想说,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直面死亡,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态度。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三)最近读了俞玉萍老师的《完美教室》感受颇深。
像俞老师这样的好老师让学生一生受益,家长一生感激。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先辈们创办教育的初衷。
俞老师,她用全部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诠释了一个老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魅力。
曾记得,俞老师刚接初一班时,班中的孩子也是两级分化,良莠不齐。
但三年的共同学习生活,俞老师用她全部的教育智慧改变了一切——从她的班中走出的孩子个个活泼开朗,积极上进,心地善良。
这巨大的改变是俞老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她带给我的感动是深刻的。
俞老师发现孩子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一种机械记忆、机械学习。
于是,课堂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交、老师屡次点名不听讲•…这些普遍的小问题在教学中暴露无遗。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俞老师给出分析问题的答案是因为孩子们不专注于事情本身所致。
找到了问题所在,俞老师便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他们观念的改变,从细节抓起,坚持为养成习惯而努力。
俞老师让孩子们到草地拔草是为了使他们懂得" 在任何情况之下,人都不能敷衍自己的任务,即使有一万条理由。
在任何时间与空间下,人能做好的其实只是手边的那件事。
做着这个,想着那个,一事无成。
"让孩子从早锻炼的跑步中体会专注于跑步这件事情对身体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写作业时,上交橡皮、修正带、修正液,以破釜沉舟的心态对待每一次作业,培养他们专注作业的心态,让孩子们课堂上摒弃杂念,积极举手发言这些同样为了专注每一件"当下" 之事。
()活在当下,把握当下,孩子们在俞老师的帮助下理解了其重要性。
俞老师的"大语文"观,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俞老师发现孩子们在花坛边晨读的时候,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有的对着来往的行人指指点点,有的专注地在地上看蚂蚁打架。
俞老师没有说他们,只是把各样的姿态拍进了相机。
然后,放给他们看,请他们评选出最美的姿势。
自然,那些读书专注的孩子成了最美的孩子。
看似不经意的评选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们自己教育了自己。
从此,花坛边晨读的孩子成了东洲最美的风景。
在排队打饭的餐厅里,俞老师让孩子们做了一回观察员,观察排队同学的表现揣摩他们的心理。
他们交流说:有的孩子踮起脚尖一遍遍地数着前面的个数,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塞进窗框里,心里一定是火烧火燎的;有的边和周围的同学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一边瞄着窗口,很无聊的样子;有的不说话,安静地挪动着,但眼神很空洞,茫茫然的样子。
他们总结:等饭吃的样子不好看不说,心理还备受欲吃饭而不得的煎熬。
于是,他们提出:带着书去看,样子好看不说,还能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
俞老师提倡读书,读书长的是精、气、神,因此,她减掉了语文中的习题,把时间节省了让孩子读书。
专注手头的事,做个爱读书的孩子。
俞老师的"完美教室"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我希望自己也是这样一位践行者,我相信只要行动,坚持下去,总会创造生命的奇迹!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四)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是新教育榜样教师、海门市完美教室工作室领衔人俞玉萍老师的工作手记,这是一个曾经把班歌唱到中央电视台的班级,一个令无数家庭向往的班级。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自己有美丽的花。
"百合班的孩子们渴望像百合一样绽放生命的美丽。
俞玉萍和她的孩子们缔造着一间完美教室,一路享受着教育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从物理视角讲,一所学校,是由一间间教室组成的。
而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一间教室都是一所小学校,一个小社会。
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新教育实验的最终成就与品质,也取决于每一间教室里的故事与成就。
然而,一间完美教室,既是传统意义上教学场所的无限扩容,又是现实生活的适当微缩。
这是一间可以无限长大的教室。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
"孩子感受着我的爱,于是,眸子渐渐变得明亮;家长感受着我的爱,眸子里是满满的信赖。
"这是出自《完美教室》"爱的功课"一节的一句话,从读到它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颤动了,因为它幸福的让人陶醉。
孩子明亮的眸子和家长满满的信赖正是我,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想要追求的。
我久久地品读着这句让我羡慕又嫉妒的话,一霎那,我犹如茅塞顿开,得到那个原本就在表面却容易被人忽视的答案源自"爱".缔造一间完美教室,是要用我们为人师的爱心来做地基,用孩子们的爱心搭建的。
A 同学在国庆放假前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胳膊摔骨折了。
我听闻,便和班里的孩子说了这件事,并跟他们说可以去医院看望他。
没想到,孩子们听到这话,马上一个个争着要去看A 同学,好多人都拿出他们的零花钱,说是要给他买水果。
我看到这情景,心里十分感动,开学没多久,这些孩子们却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用最纯真的心来对待家人,老师,甚至是陌生人,这份爱一定能让他们以后的人生都笼罩着温暖的阳光!我们班虽然成绩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我们40 位同学40 颗心都是完美的,都是有爱的。
在我的心里,在我们所有同学的心里,我们七(12)班就是一间独一无二的完美教室!因为"完美"只是一种朝向,而"幸福"才是目的。
在教室里,信任儿童是教育幸福的种子;理解儿童是教育幸福的萌芽;阅读经典是师生精神富有与精神成长的不竭源泉;创造美好的当下生活是师生幸福生活的奥秘;传播幸福是教室价值的最高体现。
教室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是为生命而存在。
教室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
没有生命绽放的教室,就不可能是完美教室。
生命,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词汇。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求我们下最平凡的苦功夫,做最不平凡的大事情。
一间小小的教室,一个大大的梦想。
居里夫人说:"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金色的梦,然后再把这个梦变成现实。
" 缔造完美教室,让莘莘学子的未来更精彩,;缔造完美教室,享受教育生活!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五)这学期,学校推荐给我门班主任一本书——《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
初拿到书,以为是关于教学案例或教学设计方面的书。
读后才知,俞玉萍老师著的《完美教室》为了孩子、老师、家长,为了每一个开花的生命,记录了她在百合班与孩子成长经历,为大家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而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以下三方面:相信是最好的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唤醒、激励、鼓舞,是最大的幸福。
相信是最好的开始,从相信出发,你就能让孩子逐渐享受关爱,享受"当下",享受生命,享受成长,享受学习,你就能享受孩子们人性的丰盈与完美,你就能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