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最新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综合1
五年级最新 阅读理解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word)1

最新阅读理解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word)1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五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五年级阅读训练(一)1.海上生明月(节选)XXX四周静寂,太阳收敛光芒,空气开始凉爽。
微风掠过烟波,船在海上游泳。
突然,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起。
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但青天的一角却被染成了杏红的颜色。
月愈往上升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成了一轮皓月。
此时上下无边的青天和碧海,船在其中渺小如沧海一粟。
1.词语匹配①朦胧的海面上雾气蒙蒙。
______________②明亮的月亮。
______________③大海中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
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2.比喻句: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
拟人句:四周都静寂了。
3.作者感慨:这是天公画出的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4.作者最难忘的月出是:吃过晚餐后在舱面散步,看见远处一盏红灯,后来发现是一轮明月。
5.诗句:皓月当空,照亮大地;月色如水,清澈明净。
2.竹子竹子虽平凡,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竹竿可用于建筑和造纸,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药用,竹笋味美且有助于消化和防便秘。
翠竹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欣赏竹子的顽强不屈品格。
即使在残冬未融的时候,新笋也会在地下舒展身子,XXX一过便穿过顽石,脱去笋衣,披上绿装,直插云天。
经霜不凋,历四时常茂,展示出竹子强大的生命力和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品格。
这是一种看不见却确实存在的品质。
2.改写每段话:1.自古以来,竹子和松、XXX并称为“岁寒三友”,被诗人、画家、艺术家和游人所赞美和追求。
我认为,竹子所体现的品格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
2.短文重点描述了竹子的生命力顽强、不畏困难、不惧压力。
~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______”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XXX的语句。
~竹子的生命力顽强,像泉水一样不断流淌。
即使在严寒的冬天,它仍然能够生长茁壮,不畏困难,不惧压力。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专项课外阅读理解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专项课外阅读理解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点读课外名篇。
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侯,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
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
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了来!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理解词语。
“故伎重演”的意思是__________。
短文中“故伎”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
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
放弃吧,他对自己说。
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
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便下令返航。
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
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
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下面词的意思。
不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着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名著阅读。
黛玉葬花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
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
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
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1.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宝玉的______描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则是对林黛玉和宝玉的______描写。
2.阅读名著时,要对小标题有一定的理解。
下列对“黛玉葬花”解释恰当的是()A.林黛玉把花埋在土里。
B.林黛玉对花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把花比作自己,以此抒发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3.阅读名著还要对其中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我发现林黛玉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4.下列不是出自《红楼梦》的故事是()A.共读西厢B.香菱学诗C.桃园结义D.宝钗扑蝶2.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正探头打量着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
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
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
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

五年级阅读专项练习题姓名(一)___________________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
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
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
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
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
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
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
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 ) 、()、( )、(),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标题.(二)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威尼斯①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30多万居民。
②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③威尼斯全市约有17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
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
④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
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
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
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息桥,全桥由桥屋覆盖。
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⑤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是各种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游览的,比赛的,应有尽有。
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1.用“\”给加点字划去错误的读音。
威尼.(nílǐ)斯涨.(zhàng zhǎng)潮绮.(qǐyǐ)丽应.(yìng yīng)有尽有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1)素.有:①本色。
②颜色单纯,不艳丽。
③蔬菜瓜果等,与“荤”相对。
④素来,向来,一直以来。
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2)各具风姿.:①容貌。
②姿势、姿态。
(3)绮.丽:①美丽。
②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写威尼斯的桥“各具风姿”,是用____方法写的。
文中“‘30多万’‘170多条’‘约100 米’”等是____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C.作比较 D.列数字2.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回忆如果重年是一幅画,那它便是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它便是回味无穷....的上等白茶;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便是百花之中最美丽娇艳的玫瑰。
小学生五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共52题)

小学生五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共52题)第一部分:一:锁匠选徒弟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
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
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
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①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
________A.物体的颜色。
B.按照一定的标准寻找和挑选。
②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
________A.分不开。
B.不解决。
C.不明白。
2、打开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大徒弟________ ,可见他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 ,可见他________。
3、在技术上谁更高一些?老锁匠选二徒弟接班的理由是什么?2、你觉得老锁匠是个什么样的人?5、读了短文后,你想对大徒弟说些什么?二:庐山的景色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人教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人教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晏子使楚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赔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题专项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专项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①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一座十分美丽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的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7.6万平方千米,却由118个小岛组成,并由约170条水道和400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代车,故有“水都”之称。
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③威尼斯全市的河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
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
④威尼斯的桥梁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
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
该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了许多店铺。
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屋覆盖。
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时,广场上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⑤威尼斯的船,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各式各样: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应有尽有。
(1)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什么?(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去掉好不好?写出你的看法。
①威尼斯的船,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②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
(3)威尼斯的桥的特点是________。
介绍其特点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在短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说明威尼斯的河道宽窄不一的语句。
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1)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2)①不好。
去掉“唯一”后,句子意思变成“威尼斯的船,是当地的交通工具”,不能体现出船这种交通工具在威尼斯的唯一性,与事实不符。
②不好。
“约”表示估计、猜测,去掉以后句意变得绝对,显示不出语言的准确性。
(3)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举例子(4)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威尼斯的河道宽窄不一的特点。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全]五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有解析有答案
![[全]五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有解析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a6cce59eef8c75ebfb359.png)
五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有解析有答案(一)白鹭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力。
1.这几段话的作者是()。
A徐志摩B郭沫若C闻一多2.用小标题分别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3.这三幅画面白鹭各是什么样子的?分别表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简单词语概括,填写在表格里。
)4.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几段话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优秀。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的一种恩惠。
D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二)搭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遣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拾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最新说明:本文整理总结了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内容,从知识点掌握、知识面拓展和考试要点三个维度进行专项训练,习题附有详细的解读和答案,一定是老师和同学们复习和提升的最好选择。
目录(一)相濡以血............................................................ - 5 - (二)成全善良............................................................ - 7 - (三)笑................................................................. - 10 - (四)爱的诠释........................................................... - 12 - (五)孝心无价........................................................... - 15 - (六)捡砖头思维......................................................... - 17 - (七)别出心裁的“小说旅馆”............................................. - 19 - (八)一个卖热狗的小贩................................................... - 21 - (九)流泪的苦瓜......................................................... - 23 - (十)心田上的百合花..................................................... - 25 - (十一)牛的写意......................................................... - 28 - (十二)冬青花........................................................... - 30 - (十三)棕榈猫和咖啡豆的奇缘............................................. - 33 - (十四)因为善良......................................................... - 35 - (十五)谁将在门口出现................................................... - 37 - (十六)自然界有趣的现象................................................. - 39 - (十七)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 40 - (十八)阅读四法......................................................... - 41 - (十九)圆明园........................................................... - 43 - (二十)多看一本书....................................................... - 44 - (二十一)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 45 - (二十二)到底什么是克隆人............................................... - 47 - (二十三)奇迹........................................................... - 48 - (二十四)明月初升....................................................... - 49 - (二十五)高山流水....................................................... - 50 - (二十六)虽然贫穷但不潦倒............................................... - 51 - (二十七)字如其人....................................................... - 53 - (二十八)谁说我是“小皇帝”............................................. - 55 - (二十九)一颗红杏....................................................... - 57 -(三十一)把烦恼挂在外面................................................. - 61 - (三十二)衣衫........................................................... - 62 - (三十三)小蝌蚪看海..................................................... - 63 - (三十四)管宁割席....................................................... - 64 - (三十五)语言的魔力..................................................... - 65 - (三十六)鹬蚌相争....................................................... - 66 - (三十七)以勤奋为起点................................................... - 67 - (三十八)月光曲(节选)................................................. - 68 - (三十九)灯光........................................................... - 70 - (四十)母亲的珠宝....................................................... - 72 - (四十一)小猪胖胖....................................................... - 74 - (四十二)牧羊狗......................................................... - 76 - (四十三)吃蚕蛹......................................................... - 78 - (四十四)蜜蜂和苍蝇..................................................... - 80 - (四十五)苹果被冰雹砸伤了............................................... - 82 - (四十六)跟着自信走..................................................... - 84 - (四十七)小草........................................................... - 86 - (四十八)自信是金....................................................... - 88 - (四十九)旭日........................................................... - 90 - (五十)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 - 92 - (五十一)赏梅........................................................... - 94 - (五十二)两棵柳树....................................................... - 96 - (五十三)仙人掌......................................................... - 98 - (五十四)台湾的蝴蝶谷.................................................. - 100 - (五十五)美丽的田野.................................................... - 102 - (五十六)一个我熟悉的人................................................ - 104 - (五十七)音乐给人的力量................................................ - 106 - (五十八)树的头发...................................................... - 107 - (五十九)冬天.......................................................... - 108 - (六十)雨的组曲........................................................ - 109 -(六十二)海上日出...................................................... - 112 - (六十三)我爱小草...................................................... - 113 - (六十四)知了学飞...................................................... - 115 - (六十五)纸和纸篓...................................................... - 116 - (六十六)演奏断然中止.................................................. - 117 - (六十七)鲁迅爱书的故事................................................ - 119 - (六十八)董遇读书有三余................................................ - 120 - (六十九)奇迹.......................................................... - 122 - (七十)家访............................................................ - 123 - (七十一)相信自己的鼻子................................................ - 125 - (七十二)小松鼠看错了.................................................. - 127 - (七十三)看日出........................................................ - 129 - (七十四)春天的大森林.................................................. - 131 - (七十五)我家的小园.................................................... - 132 - (七十六)天山美景...................................................... - 134 - (七十七)登庐山........................................................ - 136 - (七十八)美丽的田野.................................................... - 138 - (七十九)向日葵........................................................ - 139 - (八十)月夜............................................................ - 140 -(一)相濡以血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已经成为了这个荒岛的霸主。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散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024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

2024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提升。
串白杨串白杨虽然跟白杨树一样挺拔笔直,但仔细看,却是有区别的。
串白杨的叶子是绿中泛银,树皮也是绿中泛银;白杨树的叶子和树皮则是纯绿色的。
更重要的是,串白杨有着与白杨树截然不同的性格:白杨树栽在哪里长在哪里,栽一棵活一棵;而串白杨则不同,栽一处,长几处,栽一棵,长一片。
五叔在院子里栽的是一棵串白杨,等到成材时却成了一片。
后来五叔拆旧房盖新房时,尽数砍去那些串白杨,将它们雪白、笔直的身子做了屋椽。
盖了新房,五叔在院子里种上了牡丹、月季,但那些花卉总是蔫巴巴的,缺颜少色,那花园隔三差五就冒出棵串白杨的嫩芽。
五叔把种不活牡丹、月季的原因归罪于那些冒出地面的串白杨幼芽,于是就将那些幼芽一概拔去。
没想到,那串白杨的幼芽拔不胜拔,今天拔了明天长,明天拔了后天长。
于是五叔拿了铁锹在院子里掘地三尺,将地下那些纵横交错任意伸展的串白杨的根一根根斩断。
五叔院子里的牡丹、月季终于开了花,十分引人注目。
没想到院子里串白杨的根却在屋后冒出了幼苗。
五叔已是深恨串白杨了,觉得串白杨不听话、太任性,这里砍了那里长,那里掘了根,这里又冒出芽。
于是五叔也将屋后那些串白杨拔了苗挖了根。
五叔想彻底根绝那些在地下无拘无束伸展,在地上无忧无虑冒芽的串白杨。
可是数年过去了,五叔无可奈何地发现,那串白杨已长到周围邻居家的房前屋后。
不知不觉五叔院子里的那些牡丹、月季又蔫巴巴的,半死不活,因为那些花丛中又冒出了串白杨的幼苗,五叔又气又没办法,他知道是邻居家的那些串白杨从地下把根伸了过来。
于是五叔毁掉花园,拔掉串白杨的芽,栽上几棵白杨树,五叔觉得白杨树栽在哪里长在哪里,绝不违人心愿,不惹人生气。
我几次劝固执的五叔死了心,放手让串白杨去发芽、去成材。
串白杨不用他去栽苗、去浇水,只要给它一个生存的权利就够了,而他却偏偏不允许。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一)(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一)(含答案)第1-6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一)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①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③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词是()A.安然清净B.肃然清秀C.欣然清朗D.悠然清澄2.“嗜好"的意思是“爱好和习惯”,白鹭的“嗜好"是3.选段中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①段:第②段:第③段:4.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几段话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优秀。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的一种恩惠。
D.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5.你知道哪些关于白鹭的诗句呢?请你写一写吧。
《落花生》(节选)①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②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③我说:“花生的价格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④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⑤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⑥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6.阅读文段,梳理概括不同人眼中花生的特点。
人物姐姐哥哥“我”父亲花生的特点7.文段画“__"的句子中,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比,说明花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的品质。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
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
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
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
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
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
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
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的缘故,而是。
(1)“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___。
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把选文的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解析:(1)玫瑰花的香味;夸张(2)选文主要写了“我”在院子里给祖父戴花的事。
从中可以读出作者自由自在、轻松快乐的心情。
(3)今年春天雨水大;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解析】【分析】(1)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玫瑰花的香味。
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篇一山的呼唤(节选)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峰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
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
浓密的枫树,高大,挺拔,苍劲。
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结凝聚)在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
云(漂浮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流散。
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洒)在整个山头。
一会儿,你会沐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于岩石的阴影下。
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
山(沐浴笼罩)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
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
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
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
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伏地互相唱和。
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或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氤氲:震慑: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
4.文中第2至4自然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
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
(1)白天的玉山:(2)晚上的玉山:。
篇二蜡烛赞蜡烛并不起眼。
用蜡裹成一根小小的蜡烛,中间穿根芯,就制成了这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蜡烛。
有人说,“蜡烛在现代社会里是落后者”,而我却并不认为蜡烛如此无用。
2024年语文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

2024年语文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馄饨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心存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自然段中“心存感激”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女孩流泪,她第一次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最新 阅读理解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word)

最新 阅读理解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word )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列车上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
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
我正在考虑用什么活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
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 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
行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她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
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
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
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
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
大哥,借个火。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
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1.第④段中画线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文中作者选取了不同的人物交流,却均以失败告终,请你概括下不同人物的反应。
3.本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像第⑤⑥两段中加点的词,请你对它们加以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综合1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忧伤的国歌房向东①那天,我们先去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回来路上,弯到一家叫“金筷子”的中餐馆吃午饭。
②“全筷子”是一个女老板,三十五六岁模样,脸不大,眼睛却特别大,那眼睛弥漫着伦墩的雾,有点儿迷惘,有点儿忧伤。
她先是为我们上了茶,接着上饭上菜。
③边吃饭边聊天。
这时,女老板凑过来问:“你们几个,什么团呀?”我们告诉她,我们是出版方面的。
她“哦”了一声,她似乎对我们是搞出版的来了兴趣,话稍多了几句,淡淡地说:“我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院里长大……我的继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美编。
他叫李某某。
”这时,我仔细瞧了她一眼,她说不上漂亮,然而有一种气质,有点冷,有点无奈,仿佛还有点渴求。
④这时,突然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
我们几个全都抬起了头,先是对视一眼,接着就寻找声音发自何处。
在伦教,还能听到我们的国歌?原来,是从女老板的口袋里发出的声音—是她的手机响了。
她的手机铃声设置为我们的国歌声!⑤她到一旁接电话了。
⑥在国内,每天听这支歌,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如此特殊的震撼力。
这音乐,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一时间,我们几个都沉默不语了。
⑦接完电话,她过来又为我们每人加了一小碗汤。
我们问,你的手机怎么会有国歌声呢?她说:“想家。
特地灌进去的。
”③我们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话说。
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在心中品味着她的“想家”二字。
我还品味着“金筷子”这个店名,筷子,是中国才有的,“筷子”却是“金”的!中国的筷子,在她心中有多大的分量啊!④过了会儿,我问:“最近有没有回到国内看看?”她说:“去年春节回北京了。
我什么人也没有找,在宾馆住了三天,这三天都打着车在街上转……”她的声音很低。
听到她的声音,我被她的伤感所感染。
她说了,她想家。
北京,是她长大的地方,有同学,有亲人,至少,有熟人,她却谁也没有见。
她有一个继父,她母亲还在吗?她与母亲说不上话?或者母亲待她不好,所以她出国了?也许,她的爱遗失在北京的某个公园,遗失在依然款款而流的水中?无家可归?还是有家不想回?她在北京转了三天,她在寻我感觉还是寻找梦?总之,我觉得她瘦弱的身躯里装了很多心事,很多理不清的情感。
①我们走了。
女老板把我们送到门外,神情恋恋的,又把我们送到了停车场,起风了。
我们要上车了,请她回去。
她说:“一路上小心啊,过马路要小心啊……”她的语气,像母亲送孩子上学,像妻子送爱人远行……我们点着头,却什么也没说。
我们用眼神和笑容向她告别。
我们上车了。
这时,她的手机又响了,她右手接着电话,左手上举着,晃动着,目送着我们远去,远去……①所有的中国人都远去了,只有她留在伦敦的风中。
这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那手机里发出的国歌声,有那么点儿,忧伤……1.请你梳理文章的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吃饭时遇到女老板——()——惊闻国歌——()——送别叮咛——()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女老板“想家”的情感?4.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之一便是“他乡遇故知”。
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对这一喜事的理解。
1.聊天中得知女老板的身世,听女老板诉乡思,感受到手机里国歌的忧伤。
2.语言描写。
表现出了女老板对我们离去的不舍,体现了她对祖国和国人的思念与热爱。
3.①在手机里灌装国歌。
②回国在大街上转悠。
③为店取名“金筷子”。
④为“我们”送行。
4.文章中在伦敦开餐馆的女老板,遇见我们几个“国人”态度非常热情,和我们相聊甚欢,在“我们”告别之时非常依依不舍,这正应了古人之语:他乡遇故知。
在他乡久居或旅游之时,因为和家乡不同的环境等因素,难免会感到孤独和忧伤,当遇到家乡人时难免会感到亲切和欣赏,所以这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结合本文言之有理即可。
)2.屋顶上的月光①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家境十分贫寒,生活非常艰苦。
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外的汉堡拜师学艺。
②他一路风尘仆仆,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累了在农场的草垛旁或是马厩里歇一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汉堡。
虽然来到了汉堡,音乐老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
他不愿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一位老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
③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
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ái)饿地走到撒勒。
经过苦苦(请求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
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劳使他很快_______。
④少年渐渐不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提出了请求。
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_______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灰心死心)。
⑤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
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琅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上屋顶,在明亮(柔和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
曲谱的美妙使他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⑥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
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蜿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曲的变奏。
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了,深为其悲。
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感,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线渴望。
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不禁________。
他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以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
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锻造深造)。
⑦少年终于一偿夙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巴赫⑧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难的岁月?”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
”⑨“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
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词,打“√”。
2.结合短文语境,选出恰当的成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潸然泪下语重心长脱颖而出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1)囊中羞涩:(2)欣喜若狂:(3)如泣如诉: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感,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是一个______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屋顶上的月光”的真正含义。
6.第④自然段结尾说:“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灰心死心)。
”此时的“他”想了些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此时少年的心理活动。
1.哀求死心朗温柔婉深造2.脱颖而出语重心长潸然泪下3.(1)口袋里没钱,让人感到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
(2)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3)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4.排比巴赫演奏管风琴曲技艺的高超5.“屋顶上的月光”其实就是心中的理想。
有了理想就能指引我们去克服各种困难,引领我们成功的彼岸。
6.略3.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汪微微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
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
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
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wǎn)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
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
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
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
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
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⑧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
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yān)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
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
写检讨是假,练笔练字才是真。
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
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
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
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
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
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
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1.查字典填空。
“临”字的音序是______,音节是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