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宋元时期经济
第8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管理海
外贸易,________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元
朝时____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
一大港。海外贸易的范围,东:朝鲜、日本;
西: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5.边境:官方设 进行互市交易;民间
贸易活跃。
归纳总结 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历史(通史版)
主干点
真题链接 综合提升
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历史(通史版)
主干点宋元时真期题链农接业综精合耕提升细作技术全面成熟
— 10 —
(1)北方使用中耕农具耧锄。
(2)江南推广稻麦复种制。
(3)南北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如粟麦在江南的大量种植,占城稻传到江淮地
区,棉花种植区域广泛)。
(4)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稻米生产地位重要。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两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变化 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的发
展;外来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 农村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并从事小商品经
营的专业户。
(2)影响: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商业的繁荣; 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现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在选择雇主方 面有一定的自主权利。
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也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史论归纳 1.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特征 (1)租佃契约关系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出租方将土地给 承租方耕种,同时承租方向出租方交纳地租。契约内容包括 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 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 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田面地主”阶层,从 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
202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 1.4.1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1.古代回避制度:古代的任职回避制度,从东汉时代建立,南 北朝时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一直沿用到清末。在一千八 百余年的吏制建设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古代一项很有 特色的官吏制度。官员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 不大一样,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地区回避,即官员的籍 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二)亲属回避,即有直接血缘关系和 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衙门,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 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 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有利于巩固政权, 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 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 熟—宋元时期
第6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历史通史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 6 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考纲解读] 1.从宋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宋元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史料一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 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提示1、宋元时期的政治:宋的集权措施、元的中央官制2、宋元时期的经济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4、王安石变法复习建议宋元时期的考点非常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出题。
但重点仍然是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科技的发展。
其中,理学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理学家的著述、人生经历,这对于理解教材的条条框框是有帮助的。
知识清单宋元(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晚期)时间五代十国(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辽(907~1125年),西夏(1038~1227年),金(1115~1234年),元(1271~1368年)时代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①和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宋与②的对立,③再度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利、弊都非常突出。
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④的进一步加强。
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经济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繁荣,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南宋时,⑤南移完成。
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于世界。
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⑥和⑦的形成,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①统一,②辽夏金,③元朝,④民族融合,⑤经济重心,⑥理学,⑦心学。
考点聚焦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政权更替简况唐朝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局面南宋、金、西夏的对峙局面(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强化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
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生产技术的成熟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D.生产效率的低下C[由“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可知,生产技术无法保障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由“广种未必多收”可知,粮食产量不稳定,故B项错误;根据“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以得出要求农业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不应该粗放发展,故C项正确;“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其目的就是要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故D项错误。
]2.“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材料反映了()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D[材料突出强调商人“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明显是重农抑商的思想,认识不到商业发展的重要性,故选D项。
]3.(2019·晋城模拟)下表为关于唐代粮食贸易现象的记述。
由此可知,唐代()C.粮食的价格不稳定D.政府严格控制粮食交易A[由材料“遣人向市赊香粳”“江淮有商人积米以待踊贵”“五月五日,六十斗面”可知唐代粮食贸易的频繁,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粮食贸易而非粮食短缺的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粮食贸易而非粮食价格,故C项错误;由材料“江淮有商人积米以待踊贵,图画为人持钱一千买米一斗,以悬于市”说明粮食交易并未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故D项错误。
] 4.(2019·衡水中学全国统考)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4单元 第11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深化
目标解读 1.了解宋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技术、土地政策和灌溉工具 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的基本特点。
2.掌握宋元陶瓷业、纺织业和冶金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3.概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4.了解宋元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5.王安石变法。△ 重大史实 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交子、棉花种植的推广、经 黄道婆和棉纺织业、青花瓷。
利法 程
洪抗灾,促进农业生
主干知识梳理
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
免役(募 役)法
纳钱代役
减轻农民负担,增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富国
打破了大商人对 加了政府收入
之法 方田均 重新丈量土地,限制隐田 税法 漏税行为
增加了政府收入
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 增加了政府收入
均输法
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担
主干知识梳理
领域 措施
【知识拓展】 松江府的棉纺织业 ①植棉:宋代棉花栽培从岭南逐渐传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松江因环境 广,但棉纺织技术落后。 ②纺织:元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把海南岛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 传播。 ③结果:松江府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成为当时的棉纺织中心。 (3)冶矿业:北宋时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 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主干知识梳理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的 高转筒车 。 (4)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业的发展。 (5)辽夏金元统治之下的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主干知识梳理
2.手工业的进步
(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
北曲阳的定窑(白瓷)、河南宝丰的汝窑(宫廷用瓷)、浙江龙泉的哥 纹瓷器)、 河南开封 的官窑(宫廷用瓷)、河南禹州的钧窑(产品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九) 宋元时期的经济 含解析
课时检测(九)宋元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但改变不了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的现象,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与材料中的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了经济立法活跃,但反映不出宋代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对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可知当时土地买卖现象频繁,私有化程度高,故D项正确。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商业活动因不受官吏监管而异常繁华C.乡村庙会集市虽定时一聚但百货齐全D.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东京城呈现出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区与居民生活区融为一体的面貌,说明市已突破了空间限制,故D项正确。
A、B、C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3.(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说明() 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解析:选B由题干中的“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等信息可知,这里的皇帝诏书是要减少对商业活动的部分税收,减少商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到坊市的问题,故排除A项;北宋政府依然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故C项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减少商业税收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故D项排除。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政策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土地出租时,多采用订立契约的形式,地租以实物为主。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二、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2.纺织业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3.冶金业: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三、商业的繁荣1.表现(1)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2.“市”的发展(1)坊和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3)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3.对外贸易(1)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设立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制定了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
(2)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轻巧识记]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五、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为官;流行“榜下捉婿”的风习;官商分利原则运用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众多商人与官府合作,地位尊崇。
[教材补遗]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和影响1.阶段2.影响(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政策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土地出租时,多采用订立契约的形式,地租以实物为主。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二、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2.纺织业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3.冶金业: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三、商业的繁荣1.表现(1)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2.“市”的发展(1)坊和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3)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3.对外贸易(1)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设立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制定了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
(2)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轻巧识记]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五、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为官;流行“榜下捉婿”的风习;官商分利原则运用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众多商人与官府合作,地位尊崇。
[教材补遗]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和影响1.阶段2.影响(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魏晋至宋元经济史【复习课件】(共51张PPT)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一、魏晋时期经济发展概述
(五)经济发展启示
1. 这一时期经济从宏观上看: (1)纵的方面:艰难曲折,波浪式前进; (2)横的方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 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有关;
3. 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结合才能奏效;(如曹操的屯田)
4. 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一、魏晋时期经济发展概述
(二)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2.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的措施及表现
曹魏屯田
西晋占田
北魏均田
注释:三大主要原因—— 一是技术进步(翻车 犁耕) 二是水利发展( 太寿陂、芍陂、茹陂及七门、吴塘诸堨、成国渠 ) 三是边疆开发(河西走廊、辽东地区)
表现:行业——农耕缩小,畜牧扩大; 区域——中原为主,边疆兼顾; 生态——环境破坏,有所缓解。 整体——破坏恢复,交替进行。
(一)农业发展概况
3. 土地制度及其赋税制度的变化
(1)土地制度:唐代前期均田制;宋代“不立田制”和“不抑兼并”
注:“不立田制” 不等于没有土地制度,更不等于没有土地政策。“不抑兼并” 也不是无条 件的 ,它主要指土地可以“私相贸易” 而言。
宋代土地制度的特点: A. 沿袭晚唐自由垦辟土地的政策:晚唐鼓励垦荒的政 策在宋代得到延续; B. 放任对土地的买卖 ,“不抑兼并”; C. 国家维护土地私有权 ,制定了详尽的交易法律 .
2. 宋代赋税制度与不抑兼并政策相联系。
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认为国家财富主要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 为国家 守财尔”。地主豪强是政府的直接纳税者,统治者只需要他们按照占 有的多少向政府交纳赋税 , 而不 必要去抑制兼并,反正是按亩纳税 , 占得越多 , 要交的越多,这种观念是唐代两税法的延续。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讲义
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主干梳理断点弥补 ---------------------------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⑴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⑵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⑴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⑴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行省制度⑴措施①地方设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图示解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宋元时期的经济(一)农业的发展1 .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 . 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3 .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4 .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二)手工业的进步1 .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2 .纺织业 ⑴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写画中的写实风格。
(2)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3 .冶金业:北宋时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三)商业的繁荣 1 .表现⑴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四单元 第9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1)生产技术: 宋代以后, 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 熟制。 (2)土地制度: 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 , 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4)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记] 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你(汝) 哥一定当军(钧)官。
(3)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鼓励支持的态度, 这种积极 的政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二史料探史——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史料 宋代港口则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
区域,数量有了明显增长。据《岭外代答》 、 《云麓漫钞》 、 《诸 蕃志》等书记载,两宋时期,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 湾沿岸、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等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 多达六十余个。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增加,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 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摘编自《宋代海外贸易史》
[补] 市舶收入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北宋中期, 市舶收入达四十二万缗左右。南宋前期,宋王朝统治危机深重, 市舶收入在财政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 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财政。
核
心
问
题
把握主流·辐射多元
重 难 点 一 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
一读图明史——宋代城市功能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东京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概括时 要抓住①②③④从贸易发达、娱乐设施齐全、商品种类之多和 交易量之大等方面来分析。
[提示] 市坊界限被打破;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商品交易种
类繁多、数额巨大;娱乐设施完善,娱乐经济繁荣。
[系统认知]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趋势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9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核
心
问
题
把握主流·辐射多元
重难点一
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城市功 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 能看 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沿街店 铺数量 众多
商品种 类较多, 交易量 大
娱乐设 施众多
瓦肆中娱乐业发达
商业活 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 动场所 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 的变化 后来打破时空限制
交易内 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 容的变 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
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记] 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你(汝) 哥一定当军(钧)官。
[拓] 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 要衣被原料。元朝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人民 的先进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很快,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 业的中心。江南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迅速发展起来。
化 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交易媒 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 介的变 再到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
化 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 流通领域的
“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 变化
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第9讲 宋元时期的经济
目录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高考题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高考题2013—2018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情分析(1)从考查内容看:魏晋至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高考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重心南移、唐宋的土地政策调整、唐宋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
古代商业政策上演变的两个方面,亦属于高频考点。
(2)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考查,且非选择题多是从贯通古今角度对比考查。
(3)从命题特点看:命题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
命题立意侧重于凸显核心素养,重视方向引领,以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人口膨胀和压力的问题,更是切合了社会热点。
立足史料实证——创设情境灵活考1.(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 C【解析】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C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2.(2018·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答案】 A【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测试试题: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一、选择题1.(2018·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答案 B解析元朝行省为统治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并不是地方统治核心,故A项错误;元朝疆域空前扩大,相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言,地方的稳定更具有迫切性,故B项正确;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不适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行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潍坊模拟)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
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
”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B.农业技术进步C.风能普遍利用D.小农生活富足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是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灌溉工具,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风能普遍利用,故C项错误;“冀一饱”不能说明生活富足,故D项错误。
3.(2018·哈师大附中模拟,25)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B.提高粮食产量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D.维护国家统一答案 A解析政府提倡南方北方农作物混杂种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故A项正确;农作物参植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政府提倡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统治,为税收提供稳定的来源,故B项错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在北宋中期比较明显,故北宋前期的政策不能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故C项错误;不同农作物南北参植,与国家统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回顾
1.(2018全国卷Ⅰ)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 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 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 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 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不 同,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因此导致了题干材料现 象的出现,故B项正确。经济严重衰退不符合宋代的史实,A项可以排除;坊市制度 崩溃属于商业发展的影响,与土地兼并无关,C项可以排除;政府管理失控材料体现 不出,D项排除。
实质 渡。
促进了欧洲社会型, 由……过渡
实 差 的 因
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重农轻商的传统政
质 策阻碍商业发展; 政治:中央集权体制的强 异 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思想:宋明理学的保 原 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
念的萌发。 精神: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 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
(1) 中 世 纪 封 建 王 权 较 弱 ;(2) 商 品 经 济 大 发 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 长;(3)人文精神的产生, 推动人的思想解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 区别?(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 的最主要表现,并分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丝毫未对后来的中 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9分)
答案: (1)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 征;(3分)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 国引向近代社会。(3分) (2)表现:推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3分)原 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2分)重农抑 商政策;(2分)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及闭关锁 国的趋势加强,难以使宋代的商业革命对后来社 会产生爆炸性影响。(2分)
【答案】C 【解析】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说明朝廷对该地区风俗文化 的认可,实质上也是该地区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上升的重要反 映。从材料信息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 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其实质是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 升,故选C项。
历史上的宋朝
宋代
近代西方
表现
①市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草市、 ①欧洲、亚洲、非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 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 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 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 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 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3.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1)经济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 (2)思想上出现了一个以“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3)市民阶层队伍兴起,出现游乐商业集散场所 “瓦肆”; (4)文学艺术中出现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 (宋词)及以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风俗画 。
4.从城市变革角度看唐宋时期变革表现 (1)从城市发展阶段看:隋唐时期的坊市制度被坊市合一、临街 设店为特征的城市格局所取代。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 (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 (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以四大商业名镇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出现。
(1)整体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答出 “部分地区生产 力水平低”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给 分)大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 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商业发展受阻。(每答 出一点分别得3、5、7分,共7分)
汉代华北地区取暖燃料中,木炭使用人群多为统治阶层和富人大 贾,普通百姓多使用薪柴、作物秸秆和草本植物。据《汉书》载: “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 徭役。”树木虽可再植,但不为古人所重,并且人工植树也远远 赶不上人类乱砍滥伐的度。到了宋代,森林资源更为减少。当时 沈括曾为此而浩叹:“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 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宋代山西泽姚许多人“冒险输炭矿”, 经销煤炭,当时还出现了官府专门管理煤炭的机构,并立官课税。 宋庄季裕《鸡肋篇》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 燃薪者。”农村也不乏使用煤取暖者。——整理自彭亮《谈古代 煤炭的开发和利用》等
材料中的人口分布说明了宋朝时期社会发展的 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及影响 1.特征 (1)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生产经验,体现了当时 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4)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深化拓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 市。
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 业大都市,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 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货币种类丰富:宋朝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交子,明朝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 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 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雇佣 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判断,C错误。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 D错误。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宋代,有田产 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 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 况的重要因素是( )
夜市、晓市发展;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 美洲见建立了直接的商
吏的直接监管; ③海外贸易更加兴盛; ④都市商业繁盛,城市经济功能加强。 ⑤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并大量使用
业联系。②以欧洲为中 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 成。③贸易中心从地中 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
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
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 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 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中国大通史・宋卷》
汴京、临安之成为全国最大都市,就在于它们是两宋京城。 可是等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东京梦华录, 也可写作临安梦华录,事实上历代王都都是梦华录。根本原 因是这些都城缺乏坚实的经济基,它的繁盛荣华便瞬息即 逝了。
——《宋代经济史》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 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 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 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 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 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 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 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 为其苛敛的对 象。——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 度研究》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咸平三年 (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 ,占世 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 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 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 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经济繁荣的原 因,简要说明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5.商业地位低下:商业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 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 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 到后来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 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到后来一般人 民所需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产品逐渐走向市场,宋 代已经显现。 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 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特别是北宋 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 了商业的贸易往来。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 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5.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 合(明清出现的包买商)。
考查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1.高频考点: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土地制度及商品
经济发展。 2.备考策略:宋朝的经济政策与前朝有明显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四点上,这四点都应该是学习的重点 。(1)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这一政策造成土 地兼并严重,土地私有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租佃关 系的发展,也促使统治者调整租佃关系。 (2)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纸币诞生,坊市的界限打破,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城市经济功能大为增强。 (3)宋代对外交流频繁,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进一 步发展,相对而言,陆上丝绸之路呈衰落的趋势。 (4)宋代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不断发展,随 之,政治、文化中心也有南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