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告别贫困奔小康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3告别贫困奔小康 副本 (12)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3告别贫困奔小康 副本 (1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28ee9a9ec3d5bbfd0a748c.png)
35
除了我们上面讲 到的以外,人们的生 活还有哪些变化?
36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告别贫困奔小康
1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70页,预习 告别贫困奔小康这一课!
2
各种现代票证
汽车票
3
各种现代票证
火车票
4
各种现代票证
门票
5
票证时期
我们现在有飞机票、火车票、门票,你们听过以 前要用票来买东西吗? 现在给大家看看以前一票 难求的各种票证吧!
6
走出紧缺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落后,一些生活必 需品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能限量供应。因此,那时 候,买一些商品不仅需要用钱,还要用票证,比如:买布 要用布票,买粮要用粮票,买油要用油票,买肉要用肉 票……
过去的票证时代现在的时代相比有什 么不好?
17
今昔对比
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 常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耕地不用 牛,点灯不用油”。现在这些愿望不但早 已变成了现实,而且人们的生活更新更美 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告别了贫困 的生活,在满足了物质上的生活需要之余, 更加注重精神素质上的提升。
37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除了我们上面讲 到的以外,人们的生 活还有哪些变化?
36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告别贫困奔小康
1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70页,预习 告别贫困奔小康这一课!
2
各种现代票证
汽车票
3
各种现代票证
火车票
4
各种现代票证
门票
5
票证时期
我们现在有飞机票、火车票、门票,你们听过以 前要用票来买东西吗? 现在给大家看看以前一票 难求的各种票证吧!
6
走出紧缺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落后,一些生活必 需品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能限量供应。因此,那时 候,买一些商品不仅需要用钱,还要用票证,比如:买布 要用布票,买粮要用粮票,买油要用油票,买肉要用肉 票……
过去的票证时代现在的时代相比有什 么不好?
17
今昔对比
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 常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耕地不用 牛,点灯不用油”。现在这些愿望不但早 已变成了现实,而且人们的生活更新更美 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告别了贫困 的生活,在满足了物质上的生活需要之余, 更加注重精神素质上的提升。
37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告别贫困奔小康》腾飞的祖国PPT课件二
![《告别贫困奔小康》腾飞的祖国PPT课件二](https://img.taocdn.com/s3/m/636700595727a5e9856a6194.png)
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根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 的统计,2003年没人每年消 费水平比1952年实际提高了 53倍多。人们对消费品的购 买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 纫机、收音机),八十年代 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 、电冰箱),到九十年代的 电脑、小汽车、商品房,消 费档次有了极大的提高。
各种票证
肉票
食用油票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小麦票
烟票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煤票
你们知道有关这些票证的故事 吗?给大家讲一讲。
•讲述票证的故事
过去为什么要用票 证?拿过去跟现在比, 用票证有什么不好?
◆今昔小调查
项目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小时候 小时候
现在
住的房子
用的家具
家用电器
• 我们刚才从房子、家具、家电等 方面更深层次的了解了那个物资紧 缺的年代,通过与现在的生活对比 ,你发现了什么?
60、70年代“四大件”
80年代“四大件”
我家“四大件”的变迁
生活 年代
我家的 “四大件”
买齐“四大件”买齐“四大件”
所需时间
所需金额
爷爷、 缝纫机、手表、收音
十年
奶奶
(20世纪60、 70年代)
机、自行车
(65至75年)
爸爸、 电冰箱、录放机、洗
六年
妈妈
(20世纪80 年代)
衣机、电视机
(80至86年)
我 房子、摩托车、空调、 四年
电脑
(94至98年)
300元 3600元 75000元
请欣赏《春天的故事》
1979年,
1992年,
那是一个春天,
部编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精品课件 告别贫困奔小康
![部编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精品课件 告别贫困奔小康](https://img.taocdn.com/s3/m/0653d0e4d4d8d15abe234eb0.png)
8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小麦票
烟票
9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煤票 你们知道有关这些票证的故事吗?给 大家讲一讲。
10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常说: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 用油”。现在这些愿望不但早日变成了现实,而 且人们的生活更新更美好。
21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1
汽车票 2
门票
3
飞机票
我们现在 有飞机票、火 车票、门票, 你们听过以前 要用票来买东 西吗?
4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布票
粮票 5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豆制品票
粮油票 6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棉线票
面条票
7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肉票
食用油票
11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的生活
12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现代服装 13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居民小区 14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健身 15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秧歌队
16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大学 17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书店
音乐欣赏
18
二、向小康迈进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但也要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 均资源并不富裕,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 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未能摆脱贫困,强 国富民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小麦票
烟票
9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煤票 你们知道有关这些票证的故事吗?给 大家讲一讲。
10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常说: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 用油”。现在这些愿望不但早日变成了现实,而 且人们的生活更新更美好。
21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1
汽车票 2
门票
3
飞机票
我们现在 有飞机票、火 车票、门票, 你们听过以前 要用票来买东 西吗?
4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布票
粮票 5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豆制品票
粮油票 6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棉线票
面条票
7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肉票
食用油票
11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的生活
12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现代服装 13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居民小区 14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健身 15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秧歌队
16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大学 17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书店
音乐欣赏
18
二、向小康迈进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但也要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 均资源并不富裕,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 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未能摆脱贫困,强 国富民之路任重而道远。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3.3告别贫困奔小康课件1新人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3.3告别贫困奔小康课件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597b09f111f18582d05a1b.png)
音乐欣赏
让中西部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进一步 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快发展, 逐步放宽西部地区保险、旅游、运输等服 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条件。
河南---人口,粮食大省;湖北---水电大 省;湖南---有色金属大省;安徽---淡水大 省;江西---有色金属大省;山西---煤炭大 省。其优势显而易见了,河南能解决粮食 问题,安徽能解决中部工业居民用水问题; 湖北形成中部地区中的南部电网,山西则 是北部的电网,不仅是中部,还有京津地 区;湖南江西则能依靠有色金属形成优势 产业。这是中部六省的重要优势。
项目
爷爷奶奶小时 爸爸妈妈小时
候
候
住的房子
现在
用的家具
家用电器
今昔小调查
项目
爷爷奶奶小时 爸爸妈妈小时
候
候
现在
住的房子
木头的 砖的 泥的 草房
瓦房
高楼大厦
用的家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八仙桌 木椅
大衣橱 五斗 橱
沙发 书桌
家用电器
留声机 电话 机
黑白电视
电脑 电冰箱 空调
根据2004年国家统 计局的统计,2003年没 人每年消费水平比1952 年实际提高了53倍多。 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老四件”(自行车、 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八十年代的新三件 (电视机、洗衣机、电 冰箱),到九十年代的 电脑、小汽车、商品房 ,消费档次有了极大的 提高。
走出紧缺的年代
火车票
汽车票
门票
飞机票
我们现在 有飞机票、 火车票、门 票,你们听 过以前要用 票来买东西 吗?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 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 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 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 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山城,粮票、 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 菜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 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 保障。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票证才结 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告别贫困奔小康》ppt课件
![《告别贫困奔小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aae40087c24028915fc36c.png)
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过去为什么要用票证?拿过去 跟现在比,用票证有什么不好?
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落 后,物资不足,需要用这些票证限 制人们的购买力。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常说: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 用油”。现在这些愿望不但早日变成了现实,而 且人们的生活更新更美好。
小资料
以前,人们常说“人活七十古 来稀”,而今这句老话已经不灵了。 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仅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间,中国 人的平均寿命就达到了71.4岁。这 一平均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岁, 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更要高出7 岁之多。
四、向小康迈进
……
常 身和 子老 骨姐 加妹 加们 油一 ,起 越锻 活炼 越身 年体 轻,
过去的生活
二、今昔对比
以 前 的 旧 房 子
二、今昔对比
现代的住宅小区
二、今昔对比
旧社会
人们为了 生计四处 奔波劳累。
二、今昔对比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二、今昔对比
旧社会的商店
二、今昔对比
现代化的大商场
二、今昔对比
二、今昔对比
现代服装
三、 合作探究
◆小调查
两代人的账本 两种生活滋味
五、总结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但也要看到我
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
并不富裕,目前一些地区,特
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未
能摆脱贫困,强国富民之路任
重而道远。
。。。。
五、总结
让中西部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 南、西藏、广西12个省市区,面积约685万 平方千米,人口有3亿多。西部大开发自 2000年启动以来,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 明显加快,中央财政投入巨资用于西部建设。 西部老百姓确实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社会 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过去为什么要用票证?拿过去 跟现在比,用票证有什么不好?
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落 后,物资不足,需要用这些票证限 制人们的购买力。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常说: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 用油”。现在这些愿望不但早日变成了现实,而 且人们的生活更新更美好。
小资料
以前,人们常说“人活七十古 来稀”,而今这句老话已经不灵了。 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仅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间,中国 人的平均寿命就达到了71.4岁。这 一平均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岁, 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更要高出7 岁之多。
四、向小康迈进
……
常 身和 子老 骨姐 加妹 加们 油一 ,起 越锻 活炼 越身 年体 轻,
过去的生活
二、今昔对比
以 前 的 旧 房 子
二、今昔对比
现代的住宅小区
二、今昔对比
旧社会
人们为了 生计四处 奔波劳累。
二、今昔对比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二、今昔对比
旧社会的商店
二、今昔对比
现代化的大商场
二、今昔对比
二、今昔对比
现代服装
三、 合作探究
◆小调查
两代人的账本 两种生活滋味
五、总结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但也要看到我
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
并不富裕,目前一些地区,特
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未
能摆脱贫困,强国富民之路任
重而道远。
。。。。
五、总结
让中西部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 南、西藏、广西12个省市区,面积约685万 平方千米,人口有3亿多。西部大开发自 2000年启动以来,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 明显加快,中央财政投入巨资用于西部建设。 西部老百姓确实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社会 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22页PPT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2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be3ce5482fb4daa48d4baf.png)
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3.3告别贫困奔小康 人教新课标 (共29张PPT)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3.3告别贫困奔小康 人教新课标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16374758fafab069dc0234.png)
小记者在行动
•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并进 行小组讨论.
过去的生活
• 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上, 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两个老太 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 锅,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 盖上有一些瘪塘。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 泡饭时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 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来擦一擦。两个 老人说着话,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 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 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 剧的天幕。这两个老人则是生动的,她们 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那是过去的生活。
• 梅雨季节时,满目的花尼龙伞,却大多是残败 的。或是伞骨折了,或是伞面脱落下来,翻了一 半边上去,雨水从不吃水的化纤布面上倾泻而下, 伞又多半很小,柄也短,人缩在里面躲雨。过去, 伞没有现在那么鲜艳好看,也没那么多的花样: 两折、三折,又有自动的机关,“哗啦”一声张 开来。那时的伞,多是黑的布伞,或者蜡黄的油 布伞,大而且坚固,雨打下来,那声音也是结实 的,啪、啪、啪。有一种油纸伞,比较有色彩, 却也比较脆弱,不小心就会戳一个洞。但是油纸 伞的木伞骨子排得很细密,并且那时候的人,用 东西都很爱惜。不像现在的人,东西不当东西。 那时候,人们用过了伞,都要撑开了阴干,再收 起来。木伞骨子和伞柄渐渐地,就像上了油,越 用久越结实。铁伞骨子,也绝不会生锈。伞面倘 若破了,就会找修伞的工匠来补。他们都有一双 巧手,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撑出去,又是 一把遮风避雨的好伞。
家徒四壁,墙壁上糊的是纸,屋里地上 那是没有砖的,土地,一下雨就泥泞的不 行。吃的高梁米饭加咸菜,偶尔吃顿炒土 豆丝那就简直太不错了。孩子们可怜的捡 到街上的烂水果,还要好的那部分吃掉。
食品
红薯面窝窝、 玉米面窝窝 头、饸饹、 捞水饭、小 米粥、面条、 土豆、白菜。
推荐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 奔小康PPT课件
![推荐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 奔小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092a5df242336c1eb95e4a.png)
帐本的演变显示了家庭开支计划性的转移,专家指出,收入决定支出,当居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以后, 支出的弹性就会增大,柴米油盐等日常开支就会退出家庭帐本。
仅供学习交流!!!
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图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 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家住杨浦区眉州路的纺织女工杨燕秀,今年77岁,从1965年为了还盖房子借的钱 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 年。在杨妈妈的帐本上,1965年所有的支出都是柴米油盐,2元5角已经算是大额 的支出了;到了1980年,帐本上出现了一笔天文数字:电视机456元2角。就是这 样一本中国百姓再普通不过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革命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 收藏起来(14本)。就如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夏燕月所说:“它记载了由计划经济、 人们相对贫困到解决温饱、到现在小康社会这一段发展的30多年的历史。这个时 代已经过去了,这样的东西再也不会有了。”
告别贫困奔小康
2
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1]。那时候,城镇居 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 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 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 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 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 证 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 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 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https://img.taocdn.com/s3/m/d662dc3c0740be1e650e9aa7.png)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告别贫困奔小康
导入新课
汽车票
导入新课
门票
导入新课
飞机票
我们现在 有飞机票、火 车票、门票, 你们听过以前 要用票来买东 西吗?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布票
粮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豆制品票
粮油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棉线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的生活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现代服装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居民小区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健身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秧歌队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大学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除了我们上面讲 到的以外,人们的生 活还有哪些变化?书店音乐欣赏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但也要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 均资源并不富裕,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 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未能摆脱贫困,强 国富民之路任重而道远。
合作探究
◆小调查
项目 住的房子
爷爷奶奶 小时候
爸爸妈妈 小时候
现在
用的家具 家用电器
合作探究
面条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肉票
食用油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小麦票
烟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告别贫困奔小康
导入新课
汽车票
导入新课
门票
导入新课
飞机票
我们现在 有飞机票、火 车票、门票, 你们听过以前 要用票来买东 西吗?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布票
粮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豆制品票
粮油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棉线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过去的生活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现代服装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居民小区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健身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秧歌队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老年大学
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除了我们上面讲 到的以外,人们的生 活还有哪些变化?书店音乐欣赏探究新知
二、向小康迈进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但也要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 均资源并不富裕,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 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未能摆脱贫困,强 国富民之路任重而道远。
合作探究
◆小调查
项目 住的房子
爷爷奶奶 小时候
爸爸妈妈 小时候
现在
用的家具 家用电器
合作探究
面条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肉票
食用油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小麦票
烟票
探究新知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过交流研讨,我们看到了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感受到了祖国的发 展变化。
• 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提出了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 图,那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 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和谐新农村。
π
再见
能限量供应。因此,那时候,买
一些商品不仅需要用钱,还要用 票证,比如:买布要用布票,买 粮要用粮票,买油要用油票,买 肉要用肉票„„
煤票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豆制品票
棉线票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面条票
粮油票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各种票证
肉票
食用油票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一起来了解票证的知识 ?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看看这个小故事
• 早上去买菜,得带上一种购菜卡,根 据卡上的购菜限量标准,每人可买上 二两或四两面三刀。很多小学生也挤 在菜店前的长长队伍里,伸长颈脖对 那些售货员大喊:“爷爷”“姑姑” 他们竞相讨好售货员,无非是为了在 买菜时能多得到一个小萝卜或一根小 笕菜。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 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 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 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 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粮票、肉 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 菜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 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 一种保障。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票 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 • • •
衣──穿出个性; 食──吃出健康; 住──宽敞舒适; 行──交通便利;
四、向小康迈进 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 对生活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 不仅仅是吃饱穿好,还要生活得 健康、愉快,丰富多彩。什么是 小康生活呢?我们每个人都会有 各自不同的理解,而发生在我们 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生活的变化, 却是实实在在的。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们现在有飞机票、 火车票、门票,你们听
过以前要用票来买东西
吗? 现在给大家看看
以前一票难求的各种票
证吧!
• 同学们,你知道买东西要 用什么吗?
• 不过你听说过吗? • 除了用钱之外,过去还用什 么买东西?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社 会生产力发展落后,一些生活必 需品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
能遮风挡雨就行,哪 怕是家徒四壁 出门就是走路,有自 行车已经是很富有了
爸爸妈妈 小时候
有不同颜色的衣服, 但是款式没有什么选 择的余地 基本上每餐有米饭和 肉类,也有冰棍、奶 糖、饼干之类的零食
整齐的楼房,也增添 不少家具、电器 自行车成了日常的交 通工具,大城市有了 公共汽车
现在
各式各样漂亮的款式衣 服,随时都可以穿上新 衣服,不用等到过年 可以在餐馆品尝世界各 地的美味佳肴,更加注 重健康营养饮食
漂亮的小区,精致的装 修,现代化的电器装备 汽车成了日常的交通工 具,还有巴士、地铁、 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
衣
食
住 行
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 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两个老太 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 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 些瘪塘。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泡饭时不当心 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 些黄沙来擦一擦。两个老人说着话,她们身后 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 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 现代戏剧的天幕。这两个老人则是生动的,她 们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那是过去的生活。
• 你认为为什么当时国家要实行票 证制度?
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 国家能提供的物资太少了, 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所以只能按计划供应。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你们知道有关票 证的故事吗?给大家 讲一讲。
过去为什么要用票证?拿过去
跟现在比,用票证有什么不好?
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经 济落后,物资不足,需要用这 些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 常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耕地不 用牛,点灯不用油”。现在这些愿望不但 早已变成了现实,而且人们的生活更新更 美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告别了贫 困的生活,在满足了物质上的生活需要之 余,更加注重精神素质上的提升。
过去的生活
以 前 的 旧 房 子
四、向小康迈进
小资料
以前,人们常说“人活七十古 来稀”,而今这句老话已经不灵了。 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仅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间,中国 人的平均寿命就达到了71.4岁。这 一平均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岁, 比发展中国的平均水平更要高出7岁 之多。
二、向小康迈进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均资源并不富裕,由于发展不平衡, 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 不少人未能摆脱贫困,从“西部大开发” 计划和“中部崛起”战略中,我们看到 强国富民之路任重而道远。
• 票证的顶端都盖了章,而且还写了 注意事项。 • 其中有一条是只能在规定的区域使 用。 • 比如广东的粮票就只能在广东使用, 四川的粮票就只能在四川省使用。 全国的粮票全国都可以通用。
一、走出紧缺的年代
• 当时人们的收入多吗?人们的生 活水平怎么样?
• 几十元钱 • 人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住的房子也很差。
• 请同学们观看一下80年代 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 些变化?
搓衣板
二、向小康迈进
老年秧歌队
二、向小康迈进
现代的住宅小区
老年大学
书店
音乐欣赏
现代服装
健身
现代化的大商场
三、 合作探究
同学们,请大家 想想除了我们上 面讲到的以外, 人们的生活还有 哪些变化?
• 同学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人 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往日,人们穿的衣服色彩单调, 衣服样式简单。现在的衣服,花色 和样式丰富多彩。人们可以根据自 己的个性、喜好去挑选。
你看了这篇报道 后的感受。分析一 下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变化?
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12年每人每年消费水平比 1952年实际提高了176倍多。人们 对消费品的购买从20世纪五六十年 代的“老四件”(自行车、手表、 缝纫机、收音机),八十年代的新 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 ,到九十年代的电脑、小汽车、商 品房,消费档次有了极大的提高。
今昔小调查
项目 爷爷奶奶小时 爸爸妈妈小时 候 候 木头的 砖的 泥的 草房 八仙桌 木椅 瓦房 大衣橱 五斗 橱 黑白电视 现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住的房子
高楼大厦
用的家具
沙发 书桌
家用电器
留声机 电话 机
电脑 电冰箱 空调
◆小调查
项目
爷爷奶奶 小时候
打着补丁的灰黑色衣 服,几年也穿不上新 衣服 能吃上米饭已经是很 奢侈的事,只要能填 饱肚子,什么都敢吃
旧社会 人们为 了生计 四处奔 波劳累。
旧社会的商店
50—70年代
50—70年代
50—70年代
50—70年代
50—70年代
50—70年代
50—70年代
◆小调查 两代人的账本 两种生活滋味
妈妈的账本 女儿的账本
1965年为了还盖房子借的钱, 基本上是个记事本,记的是 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支, 家庭的大支出,比如说添了 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 大件的家具或电器、家里面 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 儿子结婚、人情往来什么的。 在1980年以前所有的支出项 与妈妈的“豆腐流水账”相 目几乎都是柴米油盐,直到 比,女儿的只可称为“家庭 1980年,账本上才出现购买 大事记”。 黑白电视机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