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合集下载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课件课件课件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课件课件课件

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化合态 盐
2020/12/28
2020/12/28
易错、易混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020/12/281.氧化物分类
氧 酸性氧化物 化 物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SO3、SiO2、P2O5等
2020/12/28
4.盐分类
正盐:NaCl CaCO3 BaSO4 Na2CO3 CuSO4 Ba(NO3)2……
盐 酸式盐:NaHCO3 NaHSO4 NaHS NaH2PO4 Na2HPO4
碱式盐:Cu2(OH)2CO3
含氧酸盐:CaCO3 BaSO4 Ba(NO3)2 NaHCO3

NaHSO4……
2020/12/28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例如:NaCl、MgO、K2S、NaOH、Na2SO4等
注意: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直接构成,晶体 中不存在分子。
例如:NaCl晶体由Na+和Cl-构成。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形成规律: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般属共 价化合物 例如:HCl、H2O、CO2等
无氧酸盐:NaCl K2S KI AgCl
2020/12/28
[练习]
• 1、下列物质:①含CaO99%的生石灰 ②CaO刚 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③水银 ④浓盐酸 ⑤含铁
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属混 合物的是 ,属单质的是 ,
• 属化合物的是

• 2、从H、C、O、Na四种元素种,选择适当的元 素,按要求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 ①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 ②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山西太原市(15讲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页

山西太原市(15讲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页

⼭西太原市(15讲合集)初⾼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档可编辑共129页第1讲⼈类对原⼦结构的认识1.原⼦原⼦的英⽂名(Atom)是从?τοµ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来。

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的不可切分的概念。

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段将其继续的分解。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粒⼦以及原⼦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并不是不能进⼀步切分。

原⼦是⼀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单位,⼀个原⼦包含有⼀个致密的原⼦核及若⼲围绕在原⼦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原⼦核由带正电的质⼦和电中性的中⼦组成。

在原⼦中,质⼦数与电⼦数相同,原⼦表现为电中性。

如果质⼦数和电⼦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

根据质⼦和中⼦数量的不同,原⼦的类型也不同,质⼦数决定了该原⼦属于哪⼀种元素。

原⼦是⼀个极⼩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原⼦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核,其中的质⼦和中⼦有着相近的质量,⽬前可⽤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下图为超⾼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排列在钢表⾯上形成的⼀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分⼦和离⼦。

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刚⽯、⽯墨等。

分⼦是构成物质的⼀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是由原⼦结合⽽成的,如:He 、O 2、O 3、H 2O 、CO 2、H 2SO 4等。

原⼦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形成离⼦,离⼦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 +和Cl -构成的。

1.原⼦结构的演变原⼦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的认识,对原⼦结构的形象描摹,⼀种模型代表了⼈类对原⼦结构认识的⼀个阶段。

⼈类认识原⼦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境的。

原⼦结构模型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道尔顿原⼦模型(1803年):原⼦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球体。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一、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
初中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它介绍了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实验等基础知识,而高中化学则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化学原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作用。

因此,初中升高中化学的衔接课件应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衔接课件的知识点
1、化学元素:复习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元素及其性质,如氢、氧、碳、铁等,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化学反应: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深入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3、化学实验:复习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等,并了解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化学原理:深入探讨化学原理,如化学键、分子结构、化学平衡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作用。

三、衔接课件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讲解铁元素的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铁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铁制炊具、人体内的铁元素等,从而加深对铁元素性质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在衔接课件的结尾,对初高中化学的衔接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内容,为后续的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PDF版)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PDF版)

第一讲化学基本概念一、物质的简单分类:混合物非金属单质:物质单质金属单质:纯净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氧化物:酸:无机化合物碱:盐:……[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

二、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新物质)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的同时一般伴随现象有。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常见的物理变化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如空气、。

7、元素:具有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如:H2、O2、Fe、S等。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如:H2O、KMnO4、CO2等。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C) = D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 = B +C (+D)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2H2O + 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全套讲义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全套讲义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讲义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
1讲一. 无机化合物知识结构: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是否有新物质
变化规律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来表现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
性质盐
碱酸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方法一种分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种元素
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组成同种元素纯净物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合金、水煤气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
石等油、天然气、空气、矿各种天然物质:煤、石
混合物成分多少
按组成
分类离子
核外电子
中子质子原子核
微粒构成原子分子
微观元素
宏观组成质

研究对象学化
*
)
3()
2()1(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

初高中衔接化学教案.docx

初高中衔接化学教案.docx

高中化学教案(新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

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4、通过对具体概念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 ]1、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2、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 ]概念外延的延伸(形成概念图)[ 任务分析 ]初中概念学习较为分散,并往往以记忆为主。

一方面,到了高中,概念增加,通过已知概念,同化方法教育显得更重要,另一方面,一段时间不接触,化学概念较为生疏,很有必要整理。

[ 教学过程 ][ 讲解 ] 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

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

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 板书 ] (一)概念的学习方法内涵(定义)概念外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 ] 如何去理解概念的定义呢?[ 讲解 ] 以化合物这个概念为例。

方法:(1)可列举一部分化合物,让学生去找这些物质的共同特征,然后抽象出化合物的定义。

(2)再请学生根据定义,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化合物。

[ 讲解 ] 要真正理解“化合物”的概念,还必须知道“化合物”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 提问 ]1 、与“化合物”概念有关的有哪些概念?2、它们和“化合物”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

图:[ 讲解 ] 由化合物这个概念我们引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对概念的学习,我们必须掌握好概念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我们只知道去记住个定义,在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理解这个定义。

而在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概念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概念。

[ 板书 ] (二)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 讲解 ] 在对化合物这个概念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下面具体地来分析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

[ 练习 ] 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空气海水液态氧铁[ 提问 ]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 练习 ] 请大家把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在脑海里想一遍,并画在纸上,注明分类的依据。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

五、初高中化学衔接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能点]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宏观组成离子质子组成元素原子中子电子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3.微粒间具有一定的间隙(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的微粒构成的B.同种微粒的性质不同C.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微粒之间是紧密排列的,没有空隙2.“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化学知识中的( )A.微粒都很小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C.微粒在不断运动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3.夏天,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不要充得太足,其原因是( ) A.温度升高,构成气体的微粒体积增大B.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太大,使轮胎爆炸C.车轮摩擦时会产生热量,使气体的微粒间间隙更大,造成气体体积膨胀而爆炸D.夏天温度高,使空气中可能含有的可燃性气体因达到着火点而发生爆炸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讲义完整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讲义完整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讲义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篇走进高中一、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导引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敬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对化学世界充满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同学在好奇中学会提出问题,有强烈的欲望去解决问题,学得轻松,同时在学习中学会不断总结,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遵循学习的规律,必将取得好成绩。

善于提出问题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根本。

研究时还具有专业性、正确方向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因此,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课程标准强调“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2.重视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通过化学实验去验证、探索和发现化学知识、原理,从而形成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课程标准要求“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初、高中化学衔接ppt课件

初、高中化学衔接ppt课件
29
• 【例14】在初中我们知道:Na2O+CO2=Na2CO3是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 若“Na2S”与“Na2O”、“CO2”与“CS2”结构和性质分别相似。请
• 写出下列反应:Na2S+CS2=
30
3.归纳法 • 学习高中化学要善于利用“归纳法”使所学知识规律化和系统化。这样才不
会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紊乱,也会使高中化学知识有序地储存在大脑中。 • 某些化学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过,但是在高中化学中还要进一步学习。
10
• 【例5】(提升)从上述反应:Fe2O3+3CO2=2Fe+3CO2。 • (反反1应应),,从从因FC此e2O在O→3化→C学OFe2反变变应化化中来来有看看化,,合CFe价元元升素素降化化的合合反价价应从从属于价价升降高低到反到应。价价,,发发生生
• (2)从电子得失来看,,化合价降低, (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
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原子的现象,叫做同位素现象。而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 称为同位素,如就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中:质子数 (相同、不同),中子数 (相同、不同)。
• (2)(2009年广东高考卷1题)我国富有大量稀土元素.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则RO → RCl2 质量增加

m
55
• 4.0克
(9.5-4.0)克
• m=40。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属于镁元素。
25
三、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衔接与指导 •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和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
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 学习,是决定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课题。我在这里将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的几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加以介绍,但愿你能从中得到点滴启迪。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写在前面浙江省初中的理科教学实行的是综合《科学》课程。

这无疑对于综合地认识事物,提高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高中的理科教学仍是采用分科课程教学,学生进入高中后,按学科分科进行学习,《化学》就是其中要学习的一门学科。

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是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

特别是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和教材的多元化,相对而言,综合《科学》课程中的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逻辑性、系统性不够强。

使初高中课标、教材、能力方法上的衔接矛盾凸现出来,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并且很多学生还未走出初中教学的模式,仍在用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面对高中新课程。

因此,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可以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各个化学概念,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

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这已是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

就化学学科而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内容和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为此,也有必要对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的介绍。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并吸收了我在以往“初高中学习衔接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编写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十讲),供大家共享,以便起到指导和沟通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仅自己微薄的力量。

讲义中编入的“典型例题”和“基础练习”内容较多,有的题目难度较大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全部去讲和做,而是供不同类型学校在教学中有较大的余地选择使用。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及初高中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及初高中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

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

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课堂练习】(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2)元素符号的意义(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2.原子。

它由和构成。

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

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

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⑦氦原子⑧氩原子(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④碳原子⑤氮原子⑥氧原子⑦氯原子3.离子(1)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Cl-等;复杂离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SO42-、NH4+、CO32-等等,它们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带电荷的原子团,相对比较稳定,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化学反应。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课件4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课件4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 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上烧杯口紧靠玻棒,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 末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3).蒸发结晶: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如从 NaCl 溶液中分离出 NaCl。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不断搅拌 ,以免局部过热 ;较多晶体 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2.有关溶液的计算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步骤: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写出答案
五、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实验室常用仪器、用法与用途
2基本操作
(1).固体灼烧:除去固体物质中含有的易升华、易分解物质或除去结晶 水合物的结晶水等。如除去 Na2CO3 溶液中的 NaHCO3。 (2).过滤: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如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BaCO3。
a.金属单质 如:钠 Na 铁Fe b.固态非金属 如:碳 C硫S c.稀有气体 如:氦He 氩Ar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阿拉伯 数字标明原子个数。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 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
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注:NH3(氨气)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 如:KMnO4(高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 (碳酸钙)注:NH4可以看作金属离子写作“铵”
(3)再认识。CuO+H2=Cu+H2O 从氧化铜的角度看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 从氢气的角度看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再举一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教育管理}初高中化学衔接专业复习讲义

{教育管理}初高中化学衔接专业复习讲义

{教育管理}初高中化学衔接专业复习讲义初高中化学衔接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元素及化合物一、水氢1.水的组成和性质(1)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比水轻,能浮在水面上。

(2)水的化学性质①能与可溶性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反应生成对应的碱Na2O+H2O===②能与可溶性酸性氧化物(CO2、SO3等)反应生成对应的酸CO2+H2O===③能与部分盐反应CuSO4+5H2O===2.氢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1)氢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加压降温变成无色液体,再降温变成雪状固体。

氢气能合成氨,能用来制盐酸,可作高能燃料;还可以用来制取单晶硅和制备金属材料。

(2)氢气的化学性质①氢气具有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用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在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H2+O2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且在氢气爆炸极限范围内),点燃时能爆炸。

因此,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氢气具有还原性:H2+CuO二、碳和碳的化合物1.碳的几种单质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和无定形炭(如:活性炭、木炭、焦炭、炭黑)。

碳的几种单质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

注:(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像这种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碳和炭的区别:碳是指碳元素、原子;而炭是含有碳元素的天然产物经过碳化而形成的多种碳的单质,如木炭、活性炭等。

2.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1)可燃性:充分燃烧:C+O2不充分燃烧:C+O2(2)还原性:碳和氧化铜:C+CuO碳和二氧化碳:C+CO2碳和水(水煤气的制取):C+H2O3.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和用途(1)物理性质及用途CO2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变成雪状的固体干冰,干冰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 课件(46张PPT)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 课件(46张PPT)

(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a仪器名称 ,b仪器名称 。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
收集一瓶氨气的方法是

A
B
C
D
图1
(2)上图1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水 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烧杯 中的水就会进入烧瓶,形成 色的喷泉。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
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
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
化学就是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元 素及其化合物是最重要的,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考题往往把 实验与元素化合物联系在一起来考
2016柳州28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 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 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3.装置及原理
初中重要的实验有: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氢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通过以上装置可以得出结论
1.有气体反应或生成的实验需要先检查气 密性再装药品
2.防倒吸 3.可燃性气体加热或点燃前必需验纯 4.尾气处理 5.通常的气体制取及性质装置的连接顺序 制气→除杂→干燥→性质→收集→尾气处理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4、通过对具体概念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

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

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概念的学习方法内涵(定义)概念外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思考] 如何去理解概念的定义呢?以化合物这个概念为例。

方法:(1)列举一部分化合物,找这些物质的共同特征,然后抽象出化合物的定义。

(2)根据定义,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化合物。

[思考]1、与“化合物”概念有关的有哪些概念?2、它们和“化合物”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

由化合物这个概念我们引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对概念的学习,我们必须掌握好概念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我们只知道去记住个定义,在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理解这个定义。

而在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概念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概念。

二、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在对化合物这个概念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下面具体地来分析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

[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空气海水液态氧铁[思考]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练习] 请大家把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在脑海里想一遍,并画在纸上,注明分类的依据。

图:[作业]1、下列物质:①含CaO99%的生石灰②Ca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③水银④浓盐酸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属混合物的是,属单质的是,属化合物的是。

2、从H、C、O、Na四种元素种,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5——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5——身边的化学物质

走进高中——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第五讲身边的化学物质(三)1、金属(1)金属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区别金属和非金属金属非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大都数呈银白色有多种颜色具有延展性没有延展性具有可锻性不具有可锻性硬度通常较大硬度不一致是良好的导电体一般不可以导电是良好的导热体导热性能差密度高密度低熔点高熔点低金属物理性质: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 + O2 2MgO4Al + 3O2= 2Al2O3占姆3Fe+2O2 =^= Fe3O42Cu + O. =^= 2CuO2除银、金铂外,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Mg、Al 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Fe、Cu等在常温时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②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Mg + 2HCl == MgCl 2 + H 2 T Mg + H 2SO 4 (稀)=MgSO 4 + H 2 T Zn + 2HCl === ZnCl 2+ H 2T Zn + H 2SO 4 (稀)=ZnSO 4+ H 2 T Fe + 2HCl = FeCl 2+ H 2T Fe + H 2SO 4 (稀)=FeSO 4 + H 2 T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而位于氢后面 的金属则不能。

几种不同金属的混合物与同一种酸或盐反应时,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依次逐一的发生反应。

③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2Al + 3CuSO 4= Al 2(SO 4)3 + 3Cu Zn + CuSO 4 = Zn(NO 3)2 + Cu Fe + CuSO 4= Cu + FeSO 4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 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写在前面浙江省初中的理科教学实行的是综合《科学》课程。

这无疑对于综合地认识事物,提高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高中的理科教学仍是采用分科课程教学,学生进入高中后,按学科分科进行学习,《化学》就是其中要学习的一门学科。

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是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

特别是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和教材的多元化,相对而言,综合《科学》课程中的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逻辑性、系统性不够强。

使初高中课标、教材、能力方法上的衔接矛盾凸现出来,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并且很多学生还未走出初中教学的模式,仍在用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面对高中新课程。

因此,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可以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各个化学概念,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

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这已是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

就化学学科而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内容和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为此,也有必要对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的介绍。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并吸收了我在以往“初高中学习衔接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编写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十讲),供大家共享,以便起到指导和沟通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仅自己微薄的力量。

讲义中编入的“典型例题”和“基础练习”内容较多,有的题目难度较大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全部去讲和做,而是供不同类型学校在教学中有较大的余地选择使用。

限于编者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者提出意见。

编者:夏宾(浙江省化学特级教师)引导语同学们好!首先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学生!《化学》是你们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此前,你们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学好这些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对而言,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忆性的多,基础性强,缺乏系统性。

而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分科课程,其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学科内综合性强。

尤其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上难度大为提高。

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要求、认识问题的视角、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较高。

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使进入高中后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层次上稳定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需要对初中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

第一讲化学改变了世界一、奇妙的化学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

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知识结构:二、物质的组成(一)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学元素组成了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

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也能按照一定的化合价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而且种类、种数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化学式不同的化合物和化学式相同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

由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所以110多种元素便组成了种类繁多的物质。

2、要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名称,以及在自然界分布情况(地壳中和空气中)。

1、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符号:(1)书写规则: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使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例如:Oxygenium 氧,表示为O Hydrenium氢,表示为H,当第一个字母与其他元素重复时,可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并用小写表示,如果Na、Ca、Cu 等。

(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以N(氮)为例来说明:可以表示为氮元素、还表示氮元素的1个氮原子。

思考:2H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元素只讲种类而不论个数,所以H前面加一个任意的系数2,即2H含义就与H有所不同了。

2H只表示为2个氢原子。

注意不能说表示为两个氢元素)3、元素是表示物质宏观组成的一种概念,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无数量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标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简单离子都应包括在同一种元素内。

5、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元素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中(单质或化合物),脱开具体的物质,抽象的元素是不存在的。

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状态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态单存在,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称游离态;另一种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称化合态。

6、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元素:氧>硅>铝>铁(2)海水中的元素:除了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外,还含有氯元素、钠元素等(3)有机化合物中主要还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4)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碳、氢、氧、氮7、“化合价”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如在H2O 里,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

•在这里绝对不能说成是氧原子显-2价,氢原子显+1价。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某些原子集团也表现一定的化合价,如OH-为-1价,SO42-为-2价。

有些元素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还显示出不由的化合价,称可变化合价,如铁元素有+2价或+3价。

要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常见的化合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常见的化合价钾钠银钙镁KNaAgCaMg+1+1+1+2+2氧硫碳硅氮OSCSi-2-2,+4,+6+2,+4+4N -3,+2,+4,+5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要记清,不忘单质总为零。

7. 元素周期表简介目前,人们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寻找元素间的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科学家们按元素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内容十分丰富,在表中每种元素有一个格子,横着有7个横行(即七个周期)。

同一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竖着有18个纵行,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和一个第Ⅷ族(包括第7、8、9三个纵行)。

同一主族或副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零族为稀有气体元素。

同一族元素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要强调的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它能独立存在。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成原子,原子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蒸发、溶解、扩散等现象就是分子运动的例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分子间距离改变的结果)。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一些非金属单质(如O2、H2、Cl2、S、P等)、气态化合物(如HCl、H2S、SO2等)酸类和有机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变,发生变化的只是核外电子。

在原子物理学中,原子一旦发生核裂变或核聚变称核反应,这种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也不会变成其它原子。

原子是构成分子和形成离子的基本微粒,原子可以先构成分子,然后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如金刚石、石墨和稀有气体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中原子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具体的微观粒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当我们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时,应该说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而当我们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时,应当说由什么微粒(包括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而且要指明微粒数目。

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原子也有大小和质量,并且也在不停地运动。

在科学上一般不直接采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是用相对的原子质量来表示。

国际上规定,把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1/12(约1.66×10 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表示出来。

3、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所谓原子团,就是指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原子集团,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通常不易分开,好像一个原子一样。

)带正荷的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

离子与原子的本质差别在于:①原子(和原子团)不带电,而离子带电(电性不同);②相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外围电子层结构不同,半径不同(结构不同)。

③性质不同(如钠原子,钠晶体银白色金属光泽,化性活泼,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具强还原性等;钠离子无色,稳定、与水或酸不反应,仅有微弱氧化性)。

相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量几乎相同可以互相转化。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绝大多数盐类、强碱类和低价金属氧化物。

离子构成的物质只能形成化合物,如活泼金属(钾、钠、钙、镁等)与活泼的非金属(如氯等)化合时,形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

像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4、探索原子构成①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作高速运动。

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所带的电荷称为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由于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对于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比重极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可忽略不计,因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科学家又对质子和中子的构成进行研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

②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为同位素。

(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1.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1)化学式的涵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