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
螺旋桨静平衡检验标准
![螺旋桨静平衡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b5456fb84ae45c3b358ca6.png)
螺旋桨静平衡仪测量仪
检验平衡标准
CDKHSK- A -001 编写:2013-4-15
CDKHSK
前言
本标准的定立是专对螺旋桨的专用设备,“螺旋桨静平衡测量仪”制定检验标准,且只对本设备有效.
编写:2013-4-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旋桨专用静平衡测量仪的几何度检验和工作精度的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螺旋桨的范围为:15T~30T(螺旋桨的自身重量)且螺旋桨的轴孔直径<220mm.
2.螺旋桨专用静平衡测量仪本身机械精度检查
见机械精度检验表
3. 螺旋桨静平衡检验要求:
3.1:螺旋桨平衡说明
当螺旋桨每一叶片的重量或相邻两叶间的夹角不等时,就产生整个螺旋桨重心不在旋转轴线上的静力不平衡现象.若不加以平衡就会影响螺旋桨的工作性能,产生振动.其检验方法是,在螺旋桨锥孔中心装一根轴,把轴的两端放在水平的滚珠轴承支架上,加一重物(如用粘泥在较轻桨叶上)使螺旋桨处于随偶平衡状态,则加上的重量就是较重桨叶的多余重量。
这时,必须在较重桨叶上剔除此重量才能平衡。
多余重量需人为在从叶背上剔除,且面积要宽广些,务必使剔除后的表面匀顺光滑。
3.2:螺旋桨平衡度标准及标准计算公式
螺旋桨的静平衡度通用国际标准为螺旋桨自身重量的1%-2%,我国一般选择为2%.
推算公式如下:
编写:2013-4-15
X=G/RN2
X-桨叶允许遗留的最大不平衡重量(Kgf) G-螺旋桨重量(Kgf)
N-螺桨桨转速(r/min)
R-螺旋桨的平径(m)
编写:2013-4-15。
螺旋桨动平衡 标准
![螺旋桨动平衡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453578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b.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螺旋桨动平衡标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螺旋桨动平衡标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螺旋桨动平衡标准(大纲)一、螺旋桨动平衡概述1.1螺旋桨动平衡的定义1.2螺旋桨动平衡的重要性1.3螺旋桨动平衡的相关标准及法规二、螺旋桨动平衡的基本原理2.1螺旋桨振动产生的原因2.2动平衡的基本概念2.3螺旋桨动平衡的数学模型三、螺旋桨动平衡试验方法3.1试验设备与仪器3.2试验条件与要求3.3试验步骤与操作方法四、螺旋桨动平衡的计算与评定4.1动平衡计算方法4.2动平衡评定标准4.3动平衡结果的处理与优化五、螺旋桨动平衡的修正措施5.1修正原理与方法5.2修正材料与工艺5.3修正效果的评价与验证六、螺旋桨动平衡的维护与管理6.1螺旋桨动平衡的日常检查与维护6.2螺旋桨动平衡的定期检测与评估6.3螺旋桨动平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七、螺旋桨动平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7.1螺旋桨动平衡技术的现状7.2螺旋桨动平衡技术的发展趋势7.3螺旋桨动平衡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一、螺旋桨动平衡概述1.1 螺旋桨动平衡的定义螺旋桨动平衡是指在旋转过程中,螺旋桨各个部分的质量中心轴线与旋转轴线保持一致的状态。
动平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动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两个方面,静平衡是指在静止状态下,螺旋桨各个部分的质量中心轴线与旋转轴线重合;动平衡是指在旋转状态下,螺旋桨各个部分的质量中心轴线与旋转轴线无偏移。
3-螺旋桨的静平衡校正
![3-螺旋桨的静平衡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9fc7b4e30975f46527d3e167.png)
基于计算法的船舶螺旋桨的静平衡校正赵梅桥船舶螺旋桨的静平衡校正,通常采用在桨叶上钻削取重的方法来实现。
这种方法往往存在下列缺点:一、钻削后的桨叶表面凹凸不平破坏了原设计的线型;二、桨叶厚度减薄、强度降低,甚至造成废品;三、钻削加工困难,打磨量大,生产效率低。
本人近年在船舶螺旋桨制造中对原静平衡校正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计算校正的方法,即对粗加工桨毂孔的螺旋桨通过计算再修正该桨毂孔的中心。
这样修正加工后的螺旋桨不需在桨叶上钻削取重便能达到静平衡,完全克服了钻削取重法的缺点。
一次校正加工后的静平衡精度能满足或超过设计要求,校正加工合格率达100%,加工效率也有显著提高。
本文对其具体校正计算方法和工艺过程作一简述。
一、静平衡试验前准备工作:1.去毛坯毛刺,划线后上机床粗加工桨毂两端面,大约按桨毂的几何轴心粗加工比图纸尺寸小30%左右的小孔;2.以粗加工小孔为中心检测螺旋桨的直径螺距、叶面宽、叶厚等几何尺寸,同时划出各片桨叶的叶面参考线,并在叶面参考线上叶梢处确定出做静平衡试验的试重点,打一样冲眼作标记(见3e为两轴心M A、M BM A、M B的方向,线L旋转的桨毂孔轴心0)必在垂线L上,且偏向粗加工小孔轴心01的下方。
经上述试验方法即确定了校正轴心0的方向角α。
2.在平衡试验台上仍以轴心01支承螺旋桨根据静平衡需要在预定的试重点M A、M B或Mc处附加19和调整试重,使得该螺旋桨在任意位置均能处于静平衡状态,从而得到A、B叶上的静平衡试重gA、gB。
3.用螺距测量仪测量垂线L与A叶叶面参考线的夹角α及试重点的半径Rg。
三、校正偏心值的计算:1.图一所示,将垂线L置于水平,以01为轴心桨叶叶面参考线的夹角互成120°,根据力平衡原理,则有∑M01=0,得平衡方程:G×e - g A×R g Cosα- g B×R g Cos(120°- α)=0整理得:e = (1)或:Rg(g A Cosα- 1/2 g B Cosα+√3/2 g B Sinα)G2021e = (4)式中 :e ——校正轴心距离粗加工小孔轴心的偏心值; 铸造的大型螺旋桨,往往由于金属组织的不均匀性,以致桨叶上的不平衡重量增大,因而需校正的偏心值也增大。
某船航行状态螺旋式测风传感器风速误差分析
![某船航行状态螺旋式测风传感器风速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62a5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b.png)
某船航行状态螺旋式测风传感器风速误差分析姬延军;王平【摘要】测风传感器作为船舶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的风速信息是船舶安全航行的主要参数之一,就此对某船航行状态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的风速误差进行了分析。
%Wind sensor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hip navigation system ,which provide wind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safe navigation of the ship .In this paper ,the state of a ship propeller wind speed of wind sensor error is analyzed .【期刊名称】《机械管理开发》【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28-29,33)【关键词】测风传感器;风速;误差分析【作者】姬延军;王平【作者单位】海军驻青岛造船厂军事代表室;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1.7引言风速风向测量对船舶航行、系泊、防台、救援等有重要的作用,其提供的风速信息更是船舶安全航行的主要参数之一。
某船上装有两台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但是由于安装位置的局限性,易被其他设备遮挡,从而影响其测量精度。
为了解误差情况,特在船上空间开阔处安装一超声波传感器,默认为无干扰影响,作为此次试验的基准传感器。
本文对航行状态下风速测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1-3]。
1 仪器安装情况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分别安装于舰船两侧桅杆上。
在艏05甲板的开阔区域焊接一基座,基座上安装一根长约9m的支撑杆,支撑杆周围由钢索牵引固定,超声波测风传感器安装于该支撑杆上(如图1所示)。
2 数据质量控制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启动风速为1.0m/s,剔除基准传感器风速在1.6m/s以下的样本,保留样本量19.4万条。
风速仪表检定工操作规程
![风速仪表检定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dab7ed4431b90d6d85c7b9.png)
风速仪表检定工操作规程
一、检定前的准备:
1、风硐室内应无障碍物。
检定时,关好门窗避免外界风流的影响。
2、风硐室应在5~23℃的环境下检定;测试室环境温度为25±5℃,检定一只风表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1℃。
3、测试室环境噪声≦70dB(A);风硐室的环境噪声≦85dB(A);
4、控制电源开关应在“分”位置。
5、对电机、电缆、行程开关、传动系统及打滑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地脚是否松动。
6、擦洗风表。
二、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用目测法检查风表外观和运动零部件是否符合各项技术要求,若不符合要先进行修理。
2、检定前准备
2.1 将所需检定范围的主试验段和转换段联结,装好皮托管;
2.2 将被测风表放入主试验段夹具上,指针对准窗口。
3、检定步骤
3.1 将控制电源开关拨到“合”位置,红色指示灯亮;
3.2 打开风表检定系统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
3.3 按变频器RUN键,绿色指示灯亮;
3.4 打开自动校验系统开关
3.5 开启打印机;打开计算机主机电源,进入测试系统,根据所检风表修改有关参数。
>3.6 参数修改完毕后,按F12键保存修改结果。
敲回车键进入工作状态,按照风表的检测范围选择F10,F9,F8(低、中、高速风表)键后,按F1自动检定,待七点检定完后,按C键绘出检定曲线,按P键打印曲线、证书或通知书以及原始记录表。
三、检定结果处理
根据有关规定判断该风表是否合格,并出示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
四、检定完毕后,关闭计算机及控制系统电源,取下风表。
了解旋桨式流速仪的标准规范
![了解旋桨式流速仪的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ab23b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a.png)
了解旋桨式流速仪的标准规范旋翼式流速仪是用于测量流体流速的一种常见仪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旋翼式流速仪的标准规范进行评估、讨论,并提供有关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旋翼式流速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1 旋翼式流速仪的基本原理旋翼式流速仪是利用物体在流体中受力的原理来测量流速的。
当流体通过旋翼式流速仪时,旋翼受到流体推力的作用,旋转起来。
通过测量旋转速度,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速。
1.2 旋翼式流速仪的结构旋翼式流速仪主要由旋翼、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旋翼是测量流速的关键部分,它通常由一根细长的杆和安装在杆上的旋转叶片组成。
测量系统负责记录旋转速度,可以是机械式的,也可以是电子式的。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旋翼式流速仪的标准规范2.1 测量范围和准确度旋翼式流速仪的标准规范中应明确测量范围和准确度要求。
测量范围是指流速的上下限,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旋翼式流速仪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2 环境适应性要求旋翼式流速仪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
标准规范中应包含环境适应性要求,如对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的兼容性要求。
2.3 接口和数据输出格式旋翼式流速仪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标准规范中应明确接口类型和数据输出格式,以确保旋翼式流速仪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2.4 标定和校准要求为确保旋翼式流速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规范中应包含标定和校准的要求。
标定是指对旋翼式流速仪进行初次设定,校准是指对已经使用一段时间的旋翼式流速仪进行检验和修正。
三、观点和理解旋翼式流速仪是测量流体流速的重要工具之一。
标准规范对旋翼式流速仪的要求起到了指导作用,可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旋翼式流速仪的标准规范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对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的要求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细化。
风的测量-气象仪器
![风的测量-气象仪器](https://img.taocdn.com/s3/m/9271b7eb65ce050876321361.png)
热线风速表是利用一根被加热的金属丝置于空气中,散热速 率与周围空气的流速有关的特性来测量风速。
被加热的金属丝,它所产生的热量为
Q1 0.24I2Rt
式中I为流过热线的电流,Rt为热线电阻。与此同时,在速度 为v的气流中,一根垂直于气流的金属丝,它散失到空气中的热量
为
Q2(ABv)(t)
式中系数A代表分子的散热作用,B v 代表气流的作用。对于某一 热线风速表,A、B均为常系数, t-θ为热线与气温的温差。
7.3 风速的测量
❖风杯式风速计
当风杯转动时,带动同轴 的多齿截光盘或磁棒转动,通 过电路得到与风杯转速成正比 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由计 数器计数,经换算后就能得出 实际风速值。
2020/9/21
28
. LOGO
7.3 风速的测量
❖风杯式风速计
目前新型转杯风速表均是采用三杯的,并且锥形杯的性能比半 球形的好
2020/9/21
29
. LOGO
7.3 风速的测量
❖风杯式风速计
当风速增加时转杯能 迅速增加转速,以适 应气流速度
风速减小时,由于惯 性影响,转速却不能 立即下降
旋转式风速表在阵性风里指示的风速一 般是偏高的成为过高效应(产生的平均 误差约为10%)
过高效应还会受到垂直气流和风向脉动的影响
2020/9/21
❖ 风向标
2020/9/21
18
. LOGO
7.2 风向的测量
❖ 风向标
2020/9/21
19
. LOGO
7.2 风向的测量
❖ 风向标的动态特性
对于风向标,当风向变化时,它将经过一个阻尼简谐振动产 生过量指示而逐渐趋于稳定。仪器的响应取决于环境量、仪 器的响应速度和加速度。
风速仪的校准维护
![风速仪的校准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4e5ef5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8.png)
风速仪的校准维护风速仪的日常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风速仪表属于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类的计量仪表,是我国计量法规定的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
除出厂销售需要具备相应的校准报告,也需按JJG(建设)0001—1992《热球式风速仪检定规程》的要求每年定期到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者中国建筑科学讨论院建筑能源与环境检测中心进行定期校准,并依据其出具法定校准证书对仪器各方面进行调整以获得良好工作状态。
除保持日常数据的精准性外,日常维护使用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禁止在可燃性气体环境中使用风速计。
2.禁止将风速计探头置于可燃性气体中。
否则,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
3.请依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风速计。
使用欠妥,可能导致触电、火灾和传感器的损坏。
4.在使用中,如遇风速计散发出异常气味、声音或冒烟,或有液体流入风速计内部,请立刻关机取出电池。
否则,将有被电击、火灾和损坏风速计的不安全。
5.不要将探头和风速计本体暴露在雨中。
否则,可能有电击、火灾和伤及人身的不安全。
6.不要触摸探头内部传感器部位。
7.风速计长期不使用时,请取出内部的电池。
否则,将电池可能漏液,导致风速计损坏。
8.不要将风速计放置在高温、高湿、多尘和阳光直射的地方。
否则,将导致内部器件的损坏或风速仪性能变坏。
9.不要用挥发性液体来擦拭风速计。
否则,可能导致风速仪壳体变形变色。
风速计表面有污渍时,可用柔嫩的织物和中性洗涤剂来擦拭。
10.不要摔落或重压风速计。
否则,将导致风速计的故障或损坏。
11.不要在风速计带电的情况下触摸探头的传感器部位。
否则,将影响测量结果或导致风速计内部电路的损坏。
风速仪的校准维护风速仪表属于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类的计量仪表,是我国计量法规定的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
除出厂销售需要具备相应的校准报告,也需按JJG(建设)0001—1992《热球式风速仪检定规程》的要求每年定期到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者中国建筑科学讨论院建筑能源与环境检测中心进行定期校准,并依据其出具法定校准证书对仪器各方面进行调整以获得较佳工作状态。
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自动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自动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a672631a55270722192ef780.png)
关 键 词 :螺 旋 桨 式 测 风 传 感 器 ;自动 检 测 系统 ;伺 服 电机 ;蜗 轮
中圈 分 类 号 : T P 2 7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6 2 3 6 ( 2 0 1 4 ) 0 2 — 0 1 0 5 — 0 3
Re s e a r c h a nd de v e l o p me nt o n a ut o ma t i c de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f o r pr o p e l l e r — t y pe
wi nd s e n s o r
第 2 2卷 第 2期
Vo 1 . 2 2
No . 2
电子 设计 工程
E l e c t r o n i c De s i g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4年 1月
J a n . 2 0 1 4
螺旋 桨 式测风传感器 自动检 测 系统研 究 与开 发
GUO Ya h — p i n g,Z HANG Z h i - we i ,C UI T i a n — g a n g,WANG Do n g — ui r n g
( S h a n d o n #P r o v i n c i a l K e yL a b o r a t o r y o fO c e a nE n v r o n m e n t Mo n i t o r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S h a n d o n gA c a d e m y o fS c i e n c e s
旋转式风向传感器校准规范JJF(浙) 1185-2021
![旋转式风向传感器校准规范JJF(浙) 1185-2021](https://img.taocdn.com/s3/m/a026dc2349649b6649d74793.png)
7.2.2.2 被校风向传感器的安装 将被校风向传感器牢固安装在风洞试验段流场均匀区域的角度编码器旋转轴上,风向
标的转动平面应处于水平状态。风向标应能停止在任意位置,转动平面处于皮托管探头后 方(相对风的来向)且其高度低于皮托管探头,转动平面与皮托管之间的距离应确保风向
3
JJF(浙)1185-2021
1
JJF(浙)1185-2021
旋转式风向传感器的输出电气信号一般为(4~20)mA 或(1~5)V 等直流电信号,以及具 有特殊规定的其他标准化信号。 5 计量特性 5.1 风向起动风速
风向起动风速一般为:0.5m/s、1.0m/s、1.5m/s 等。 5.2 测量误差
最大允许误差一般不超过±3°。
3.1 术语 3.1.1 风向标 wind vane
用来指示风向带有尾翼的装置。〔GB/T 33691-2017,术语和定义 2.2〕 3.1.2 流场均匀区 uniform space of velocity
风洞试验段内符合流速均匀性等指标的区域。 3.1.3 风向起动风速 starting wind velocity of vane
7.2.5.3 测量误差计算
a) 以校准点上的风向信号三次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其计算风向输出示值,根
据技术指标中给定的公式,将其换算为风向测量值。
b) 风向测量误差按公式(1)计算
D D Db
(1)
式中: D ----风向传感器风向测量误差,(°);
Db ----标准风向值,(°) 。 D ----风向测量值,(°) 。
校准项目
校准方法对应条款 7.2.4 7.2.5
7.2 校准方法
7.2.1 外观检查 对外观进行检查,外观应不影响校准,并予以记录。风向标转动应灵活平稳,风向
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连接件疲劳断裂试验分析
![螺旋桨式测风传感器连接件疲劳断裂试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4df06a0b1c59eef8c7b46c.png)
图 1 试 样 的形 状 及 尺 寸
试验结束后, 电子显微镜( M 观察试样的断 采用 S ) E 口形貌, 同时使用“ e a金相分析系统 , Li ” k 对断 口的裂纹 萌生位置及裂纹初期的尺寸参数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 明, 疲劳裂纹 的萌生机制可以分为两种 : ) 1 表面裂纹 萌生机制, 发生在高应力幅短寿命区, 由试样表面晶 是
和评估, 阐述了裂纹萌生于 内部 的破坏机理, 出了基 提 于裂纹尺寸参数的超高周疲劳极限的推定方法 。
后 坠毁 。这些 事 故 都是 疲 劳破 坏 造 成 的 。疲 劳 破 坏 , 不仅 威胁 航 空业 , 给 铁路运 输 、 也 造船 、 动力 机械 、 化工 行业 、 程机 械等 造成威 胁 。现代 工业 中 , 如蒸 汽机 工 例 的 涡轮转 子 和壳体 、 力容 器 、 气轮机 的转 子 和叶 片 压 燃 等 都 曾遭 到 疲 劳 袭 击 。西德 从 17 ~17 蒸 汽 轮 9 1 94年 机设 备共 发 生过 1 9 起事 故 ; 国和英 国的核 电站 大 3 3 法
一
般 来说 , 坏 时对 应 的最 大应 力 要低 于 材料 的抗 拉 破
强 度 , 至 低 于其 屈 服点 , 甚 因此 , 料 在疲 劳 断裂 时 往 材 往 没有 明显 的塑性变 形 。资料统 计显 示 , 】 大约有 5 % 0 9 %的结 构破坏 属 于疲 劳破 坏 。例 如 ,二 战 ’ 间 , 0 】 ‘ 期 约有 2 架 英 国“ 灵顿 ” 重 型轰 炸机 连续 失事 ;9 1 0 惠 号 15 年 英 国 “ 式 ” 机 在 澳 大 利 亚 失 事 ;9 2年 美 国 鸽 飞 15 “ 一 6歼 击 机 在空 中爆 炸 ;9 3 94 F 8” 15 —15 年英 国“ 金 ” 维 和“ 星” 彗 号喷 气 客机 发 生机 毁人 亡 事故 ;9 9 17 年美 国
通风仪器仪表调校测试技术操作规范
![通风仪器仪表调校测试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3201a67fab069dc502201ee.png)
通风仪器仪表调校测试技术操作规范为确保下井使用的仪器仪表台台完好,测量数据准确,根据矿发《计量管理规定》及《通风仪表计量检验制度》的有关要求,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制定通风仪器仪表调校测试技术操作规范:一、调校测试(自检)周期1、便携式甲烷检测(催化燃烧式)报警仪,每7天必须进行一次调校。
2、光干涉甲烷测定器,每月必须进行一次调校。
3、甲烷—氧气两用检测报警仪,每7天必须进行一次调校。
4、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每两周必须进行一次调校。
5、甲烷传感器,每7天必须进行一次调校及超限断电功能测试。
二、调校测试的方法与步骤1、便携式甲烷检测(催化燃烧式)报警仪①在新鲜空气中开机预热10分钟。
②调零:观察示值是否在0.00-0.02范围内,调节“调零电位器”使示值为0.00。
③精度(甲烷)调整:将检测仪的校正螺钉卸下,拧上校正气嘴,通入浓度为2%的CH4标准气样,控制流量在150ml/min,待示值稳定后读数,调节“标准”电位器标校3次,使示值与标准气样值一致。
④报警点校正:通入浓度为2%的CH4标准气样,控制流量在150ml/min,观察报警设定值(1%)与报警时的示值是否一致,否则应反复调节“报警点”电位器使之一致,且伴有闪光信号。
⑤校正前,被检测器、甲烷标准气样与配套设备应在同等条件下放置12小时以上。
2、光干涉甲烷测定器①干涉条纹的寻找与校正:用新鲜空气清洗气室,寻找条纹之前应先检查开关线路是否正常,灯泡是否良好,及其它零部件的位置是否适当等。
当各部分检查完后,将光源接入电路中,使灯丝位置与光阑平等,通过移光阑和灯泡的位置,使灯泡发出的光恰好通过光阑投射到平面镜上,调节粗动螺杆,使光线投射到目镜视场的中央,然后将所找到的光束通过目镜寻找到条纹。
②气密性检查:先检查吸气球是否漏气,用一支手捏扁吸气球,压出球内的气体,另一支手压住球上的橡皮管,如球不膨胀还原,就证明不漏气,反之则漏气。
螺旋桨式测风仪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螺旋桨式测风仪不确定度评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2170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2.png)
螺旋桨式测风仪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引言:测风技术作为现代风能利用的基础,对风能设备的运行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螺旋桨式测风仪作为一种常见的风速测量设备,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
本报告将对螺旋桨式测风仪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
一、实验原理:二、实验过程:1.设置实验环境:在室内或特定野外环境中,保持风速仪与风向仪位置稳定,并避免干扰。
2.电机控制:通过电机控制器,调整电机的转速,使得螺旋桨旋转稳定。
3.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仪或计算机记录螺旋桨旋转的次数和旋转时间。
4.风速计算:根据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公式将旋转次数和旋转时间转化为风速值。
三、不确定度评定方法:1.确定主要误差源:主要误差源包括电机转速控制误差、螺旋桨叶片形状不规则造成的偏差、风向仪读数误差等。
2.通过实验数据采集,对不同环境下的风速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3.通过重复测量,计算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作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对于电机转速控制误差等系统性误差,可以通过校准和调整仪器来降低误差。
四、评定结果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计算得出螺旋桨式测风仪的不确定度为±0.2m/s。
该结果说明,在给定环境条件下,使用螺旋桨式测风仪测量风速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0.2m/s范围内。
这表明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得到实际风速的估计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对测风仪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结合环境因素综合评估螺旋桨式测风仪的不确定度。
结论:通过对螺旋桨式测风仪的不确定度评定,我们得出结论: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螺旋桨式测风仪的不确定度为±0.2m/s。
该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可为风能设备的运行和设计提供参考,同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对测风仪测量结果的影响,综合评估其应用可靠性。
螺旋桨测流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螺旋桨测流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c9a6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a.png)
螺旋桨测流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螺旋桨测流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流速和流量的专业测量设备,其结构复杂,操作要求高度精准,因此使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自身安全以及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螺旋桨测流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设备。
二、螺旋桨测流仪的安全操作1. 使用前检查设备在使用螺旋桨测流仪之前,一定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配件齐全。
•设备是否有损坏或磨损。
•设备是否干净,特别是传感器、轴承等部件是否有杂质、异物等。
•测流现场是否安全稳定。
2. 操作时注意自身安全操作螺旋桨测流仪时需要高度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以下几点:•测流过程中要远离水边,不要贴近河岸或水流的边缘。
•不要贸然进入深水区。
•测流过程中需要佩戴救生衣,并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以避免被浪击倒或漂移等意外情况。
3. 注意设备的正常运行螺旋桨测流仪的正常运行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证设备的电源及电缆的连接正常,防止误差或随机错误的产生。
•确保螺旋桨主轴固定与相对稳定,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尽可能避免测量过程中的振动或震荡。
三、螺旋桨测流仪的保养规程1. 设备的清洁保养设备的清洁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具体方法如下:•测量完毕后,尽可能在测量现场将设备清洗干净,以避免水中悬浮物、沉积物等物质对设备的损害。
•测量结束后,应将测量设备拆卸,每个部件分别清洗干净,并平放晾干,避免长时间潮湿或曝晒。
•定期检查设备的传感器、轴承等部件,保持其干净。
2. 设备的保养维护设备的保养维护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具体方法如下:•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完整,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定期清洗润滑液,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螺旋桨主轴的运行状态,需进行清洗、加油等维护,并确保主轴与机体的联系间隙正常。
•螺旋桨测流仪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长期受潮、受阳光直射等情况。
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定规程-中国气象局
![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定规程-中国气象局](https://img.taocdn.com/s3/m/021dccb66294dd88d1d26b2e.png)
ICS备案号:QX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定规范Regulations for insp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wind power observation(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6年4月)中国气象局 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技术要求 (1)3 检定条件 (1)4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2)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5)附录A(规范性附录) (6)附录B(规范性附录) (8)附录C(规范性附录) (9)附录D(规范性附录) (12)附录E(规范性附录) (14)附录F(规范性附录) (15)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B、C、D、E、F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由广东省气象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沙奕卓(国家气象计量站)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维修后的符合风电场风测量要求的所有风测量仪器(以下简称为测风仪)的检定。
23 技术要求3.1 测风仪的基本性能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3.1.1 风速测量范围应不小于1.5~30 m/s。
3.1.2 指示风速误差范围:±(0.5 +0.03×指示风速)。
3.1.3 风速采样时间应不大于3秒。
3.1.4 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不大于1.5 m/s。
3.1.5 指示风速与实际风速应呈线性关系。
非线性误差在1.5~5 m/s范围内(含5 m/s),不大于0.2 m/s,在5 m/s以上,不大于0.4 m/s。
3.1.6 风向测量范围:0~360°。
3.1.7 风向的采样时间应不大于3秒。
3.1.8 风向的误差范围应不大于12°。
3.1.9 风向传感器启动风速不大于1.5 m/s。
3.2 测风仪感应部分应符合下列要求:3.2.1 测风仪转动部分(如风杯、风叶、风向标等)转动时应平稳、灵活。
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证书(参考格式)
![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证书(参考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be8d0e655ef7ba0d4a733bac.png)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度
℃
气压
hPa
湿度
%RH
其他
校准使用的计量(基)标准
名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基)标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校准使用的标准器
名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基)标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校准时标准器与被校螺旋桨式测风仪安装位置的描述
(内页第3页参考格式)
校准结果
一、外观检查:
二、起动风速
风速起动风速
风向起动风速
15°
345°
三、风速测量误差
标准风速
被检示值
示值误差
扩展不确定度
(k=2)
四、风向测量误差
标准风向被检示值Βιβλιοθήκη 示值误差扩展不确定度
(k=2)
五、抗风强度:
(以下空白)
No. of Instrument
送检单位
Applicant
校准依据
Calibration Regulation
批准人
Approved by
(校准专用章)核验员
Stamp Inspected by
校准员
Calibration by
校准日期年月日
Date of Calibration年月日
地址(ADD): 邮编(Post Code): 电话(Tel): 传真(Fax):
附录
校准证书封面格式式样
(校准机构名称)
Name for Institute of
校 准 证 书
Calibration Certificate
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编写说明
![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编写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436c65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4.png)
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编写说明《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参加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杭州佐格通信设备有限公司1 任务来源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由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气象专业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项目于2019年立项,计划项名称《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
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2 制订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螺旋桨式测风仪是一款高性能、牢固的风传感器。
与传统机械式测风仪相比,螺旋桨式测风仪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广、能测量风速中的高频脉动成分等优点,使用前景广阔。
同时在其设计时考虑了仪器的简单化和轻重量结构,同时使用抗腐蚀材料,广泛的使用于气象、海洋领域。
螺旋桨式测风仪计量性能的准确性对于国家减灾防灾,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依据科学合理的规范对其进行周期校准是保证其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必要技术手段。
3 编写过程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作为本规范的主要起草单位,2019年召集其它起草单位(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黑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杭州佐格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起草人组成编写组。
编写组由李松奎、刘昕、冯慧、罗昶、肖汉、黄清治、缪琛彪7名同志组成。
李松奎、刘昕,负责整个规范编写过程的组织,提出了规范的结构、规范主要内容,编制初稿和征求意见稿的最终修改定稿等工作。
冯慧、罗昶,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文献,参与“征求意见稿”修改。
肖汉、黄清治、缪琛彪,负责螺旋桨式测风仪的校准试验,规范起草过程中的讨论,对规范的结构和内容提出意见。
4 编写依据在编写本规范时,编写组首先注重参考国际国内已正式发行的相关规程或规范的最新版本,本规范的编写格式遵从了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过程中参考了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JJF1059 -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QX/T 8-2002气象仪器术语、JJG 431-2014《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QX/T 84—2007 气象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GB/T24559-2009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规范(第一版)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9年9月、QX/T 84—2007 《气象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等国标、规程、规范。
螺旋桨式测风仪标准风速值计算方法
![螺旋桨式测风仪标准风速值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b405794693daef5ef73dac.png)
标准风速值计算方法
A.1 用风洞试验段内的空气温度按公式(A-1)计算出饱和水汽压:
⎪
⎭⎫ ⎝
⎛
+++⨯=T D C BT AT w e k e 2……………..…..…..(A-1)
式中:
w
e —T 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Pa ;
T —试验段内空气温度,K ;
k =1Pa ;
A 、
B 、
C 、
D 均为常数,其值如下: A = 1.2378847×10-5K -2 B = -1.9121316×10-2K -1 C = 33.93711047 D =-6.3431645×103K
A.2 用风洞试验段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值按公式(A-2)计算出空气密度。
)378.0(1
1048353.303w He P T
-⨯⨯=-ρ…………………..…..…..(A-2) 式中:
T —试验段内空气温度,K ;
P —试验段内气压,Pa ;
H —试验段内空气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
w
e —T 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Pa 。
B.3将空气密度值和微差压计示值代入公式(A-3)计算出标准风速值。
ρ
p
k
v 2=……………………………………………… (A-3)
式中:
v ——标准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ρ——空气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
p ——微差压计示值,单位为帕(Pa );
k ——皮托静压管系数。
附录B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记录(参考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螺旋桨式测风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431-2014 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GB/T 24559-2009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QX/T 8-2002 气象仪器术语QX/T 84—2007 气象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规范(第一版)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9年9月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3.1风向 wind direction风的来向。
[QX/T 8—2002,定义5.4.2]3.2风速 wind speed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距离。
[QX/T 8—2002,定义5.4.3]3.3螺旋桨式测风仪propeller anemometer利用一种始终迎风转动的螺旋桨旋转的快慢以测量风速的仪器。
3.4计量单位measurement unit风速计量单位为单位为米每秒(m/s);风向计量单位单位为度(°)。
4概述螺旋桨式测风仪是集风向风速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风仪,测风仪由风向组件、风速组件、壳体、安装杆、指北套件和信号变送器等部件组成,其外观示意如图1.1所示,组成结构如图1.2所示。
指北套件风速组件风向组件安装杆六极磁铁和轴环风向电位器拇指轮图1.1螺旋桨式测风仪外观示意图图1.2螺旋桨式测风仪结构图风速组件由螺旋桨、风速转轴、风速发电线圈等组成。
在风力作用下,螺旋桨转动,带动轴上的磁极旋转,在线圈中感应出正弦信号,其频率随风速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风速与正弦频率信号的关系为:V=k ∙f式中V 为风速,单位为m/s ;k 为换算系数,单位为m/(s •Hz);f 为正弦频率,单位为Hz 。
风向组件由尾翼、风向转轴、风向电位器等组成。
当尾翼随风向转动时,转轴带动电位器的调节指轮转动,电位器的调节比例与风向对应,即0%~100%对应于0°~360°。
5计量特性*5.1 风速起动风速风速起动风速不超过1.2m/s 。
5.2 风速示值误差风速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0.5+0.03v)m/s ,其中v 为标准风速。
5.3 风向起动风速测风仪机身与风洞轴向夹角为15°或345°时,风向起动风速不超过1.5m/s 。
5.4 风向示值误差风向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5°。
*注:以上指标不作为合格性判据,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500~1050)hPa6.2计量标准测量设备及其他设备测量设备及其他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校准项目校准项目及对应的校准方法条款见表2。
表2 校准项目表7.2校准方法7.2.1校准前准备7.2.1.1外观检查用目测的方法,对螺旋桨式测风仪的外观和结构进行检查并记录。
7.2.1.2标准器的安装将标准皮托静压管牢固安装在风洞试验段流场均匀区内,皮托静压管的总压孔应朝向风的来向,皮托静压管探头与风洞轴线平行。
皮托静压管的总压接头、静压接头分别与微差压计的测试端、参考端通过管路相连。
7.2.1.3螺旋桨式测风仪的安装将螺旋桨式测风仪垂直固定在风洞底座的水平旋转平台上,调节高度使螺旋桨式测风仪感应部分位于风洞试验段截面积中心位置,螺旋桨式测风仪位于皮托静压管测量探头后端(相对气流来向)。
螺旋桨式测风仪与皮托静压管探头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
7.2.2风速起动风速测试调节测风仪机身,使螺旋桨正对风的来向,且处于任意静止状态。
启动风洞,从零逐渐增大风速,记录螺旋桨开始并持续转动时的微差压计示值和工作段内温度、湿度及气压值,计算标准风速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标准风速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风速的起动风速。
7.2.3风速示值风速测试点:2m/s、5m/s、10m/s、20m/s、30m/s、50m/s、70m/s。
也可根据要求自主选择测试点。
调节测风仪机身,使螺旋桨正对风的来向,且处于任意静止状态。
启动风洞,在每个风速测试点,风速稳定后,记录微差压计示值和工作段内温度、湿度及气压值,计算标准风速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同时记录螺旋桨式测风仪的风速示值作为该风速测试点的被测风速值。
各风速测试点风速示值误差计算见公式(1)。
∆' (1)v=v-v式中:v∆——风速示值误差,单位为米每秒(m/s);'v——被测风速值,单位为米每秒(m/s);v——标准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7.2.4风向起动风速测试将测风仪安装到风洞试验段内方向盘上,定北针对准0°,使机身与风洞轴向依次成15°、345°夹角,在每个位置启动风洞,从零逐渐增加风速,使尾翼起动,机身向0°方向转动,记录停止转动时夹角小于等于5°时的微差压计示值和工作段内温度、湿度及气压值,计算标准风速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标准风速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风向的起动风速。
7.2.5风向示值风向测试点:0°、45°、90°、135°、180°、225°、270°、315°。
也可根据要求自主选择测试点。
将测风仪安装到标准方向盘上,定北针对准0°,转动机身,使测风仪输出值为0°。
然后按照风向测试点依次转动机身,读取标准风向值,同时记录螺旋桨式测风仪的风向示值作为被测风向值。
各风向测试点风向示值误差计算见公式(2)。
D-DD∆' (2)=式中:D∆——风向示值误差,单位为度(°);'D——被测风向值,单位为度(°);D——标准风向值,单位为度(°)。
7.2.6抗风强度测试将测风仪安装到风洞试验段内,风速逐步增加至90m/s,稳定时间10s,试验结束后测风仪应不断裂、不变形、性能不变。
8校准结果的表达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参考附录D)。
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a) 标题“校准证书”;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 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 校准环境的描述;l)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 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性的声明;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9复校时间间隔建议螺旋桨式测风仪的复校时间间隔为1年。
但当发现风速、风向测量值出现异常时建议提前送校。
附录A 标准风速值计算方法A.1 用风洞试验段内的空气温度按公式(A-1)计算出饱和水汽压:⎪⎭⎫ ⎝⎛+++⨯=T D C BT AT w e k e 2……………..…..…..(A-1)式中:we —T 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Pa ;T —试验段内空气温度,K ;k =1Pa ;A 、B 、C 、D 均为常数,其值如下: A = 1.2378847×10-5K -2 B = -1.9121316×10-2K -1 C = 33.93711047 D =-6.3431645×103KA.2 用风洞试验段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值按公式(A-2)计算出空气密度。
)378.0(11048353.303w He P T-⨯⨯=-ρ…………………..…..…..(A-2) 式中:T —试验段内空气温度,K ;P —试验段内气压,Pa ;H —试验段内空气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we —T 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Pa 。
B.3将空气密度值和微差压计示值代入公式(A-3)计算出标准风速值。
ρpkv 2=……………………………………………… (A-3)式中:v ——标准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ρ——空气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p ——微差压计示值,单位为帕(Pa );k ——皮托静压管系数。
附录B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记录(参考格式)校准人:核验人:校准日期:附录C校准证书(参考格式)校准证书封面格式式样(校准机构名称)Name for Institute of Calibration校准证书Calibration Certificate证书编号:字第号Certificate No.计量器具名称Name of Instrument型号规格Model/Type制造厂Manufacture器具编号No. of Instrument送检单位Applicant校准依据Calibration Regulation批准人Approved by(校准专用章) 核验员Stamp Inspected by校准员Calibration by校准日期年月日Date of Calibration 年月日地址(ADD): 邮编(Post Code): 电话(Tel): 传真(Fax): (内页第2页参考格式)(内页第3页参考格式)校准结果一、外观检查:五、抗风强度:(以下空白)附录D风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概述1.1评定依据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2020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1.2标准设备和被测对象1.2.1 标准设备标准器及配套设备为皮托静压管检定装置,该套装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主要技术指标1.2.2送校单位: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器具名称:螺旋桨式测风仪型号规格:05106制造单位: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3主要测量方法由风洞产生稳定均匀的空气流场,标准器和测风仪置于其流场中。
用标准皮托静压管感应风洞中流动空气的差压(总压和静压之差),并由微差压计测出压力值,通过该压力值及流场的空气密度,用伯努利方程得出风洞的流场风速,该风速作为流场的标准风速。
将螺旋桨式测风仪风速示值减去标准风速即为风速示值误差。
根据JJF***-2020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对校准点选择的要求,将校准点选择为:2m/s、5m/s、10m/s、20m/s、30m/s、50m/s、70m/s,并逐点分析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