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考试书上定义,名词解释集合

建筑给水排水考试书上定义,名词解释集合

定义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室内各种卫生器具,用水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1.引入管:引入管是将室外给水管引入建筑物或由市政管道引入至小区给水管网的管道。

2.进户管:又称入户管,指住宅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段。

3.接户管: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相连接的给水管道。

4.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装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5.干管(给水):又称总干管,是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个区域的管段。

6.立管:又称竖管,是将水从干管沿垂直方向输送至个楼层,各不同标高处的管段。

7.支管:又称分配管,是将水从立管输送至个房间内的管段。

8.分支管:又称配水管,是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处的管段。

9.给水附件:给水附件是指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10.配水设施:配水设施是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其官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设施。

11.增压和贮水设备:指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给水系统中用于升压、稳压、贮水和调节的设备。

12.额定流量:满足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途要求而规定的,其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流出的水两称为额定流量。

13.最低工作压力:各种配水装置为克服给水配件内摩阻、冲击及流速变化等阻力,其额定出流流量所需的最小静水压力。

14.最不利配水点:给水系统水压如能够满足某一配水点的所需水压时,则系统中其他用水点的压力均能满足,则称该点为给水系统中的最不利配水点。

15.给水当量:安装在洗涤盆上,支管直径为15mm的一般球形阀配水龙头,在出流水头为2m时,水龙头全开的流量为0.2L/s作为一个当量值,其他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与它的比值为该卫生器具的给谁当量。

16.设计秒流量(给水):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

广东海洋大学总结建筑给排水名词解释和问答

广东海洋大学总结建筑给排水名词解释和问答

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建立和形成固定资产的一种特殊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

单项工程: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

单位工程: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但建成后不能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

单位工程分类:土建工程、电气工程、工业管道工程、水暖工程、设备安装工程。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他是在一个单位工程中按工程部位及使用的材料等进一步细化的工程。

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他是在一个分部工程中按不同的施工方式及不同的材料规格等进一步细化的工程。

措施费: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规费: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设备预算价格:指设备由出厂地调拨地点到达安装现场的全部费用。

施工预算:指施工阶段,在施工图预算的控制下,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样、施工定额,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所需人、材、机消耗量及相应费用的经济文件。

设计概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图样,按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取费标注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和有关文件规定,预先计算确定的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全部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费用定额:除了直接工程费以外,其它的相关比如措施费、规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都是费用定额,他们都有一定的取费费率,取费基数根据工程类别有一定的区别。

基本用工:施工图预算:是在单位工程开工前,施工图经过会审后,根据施工图样,现行预算定额和有关取费规定,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文件。

工程量以自然单位或物理单位所表示的建筑设备工程中各分项工程的实物数量。

工程量清单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由招标人提供拟建工程的工程数量,投标人据此按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进行投标报价。

工程合同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工程索赔通常指在工程合同履行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或由于其他非自身因素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通过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要求的行为。

给排水工程基础概念

给排水工程基础概念

给排水工程基础概念给排水工程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各种用水设备的水量并将废水收集和排放出去的工程,它可以分为室内外给水工程和室内外排水工程。

(1)室外给水工程室外给水工程是指向民用和工业生产部门提供用水而建造的工程设施,一般包括取水、净水、泵站及输配水工程。

①取水。

指从水源处取水,从河渠、湖泊、江海等处极水。

②净水。

除去原水中的杂质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或生产需要。

③泵站。

分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

一级泵站是将水源水(原水)送到净水构筑物中;二级泵站则是将净化后的水经升压通过管网送到用户。

④输配水。

即把净化后的水分配到用户的工程设施。

(2)室外排水工程室外排水工程是指把室内排出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雨水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经过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人天然水体。

室外排水系统包括窖井、排水管网、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和污水排放口等。

其流程为:窖井-排水管网-污水泵站一污水处理-污水排放口.室外排水系统通常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合流制是将各种污水汇流到一套管网中排放,其缺点是当雨季排水量大时,不可能全部处理。

分流制是将各种污水分别排除,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污水处理和利用,管道的水力条件较好,管道系统可分期修建。

(3)室内给水工程室内给水工程是从室外供水管网引水,供室内各种用水的工程,按用途可分为四类:①生活给水系统。

供生活、洗涤用水。

②生产给水系统。

供生产用水。

③消防给水系统。

供消防装置用水。

④联合给水系统。

一般为生活、消防用水合一设置。

(4)室内排水工程室内排水工程是将建筑物内部的污(废)水通畅地排人室外管网的工程,按所排水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管道、工业废水管道、雨水管道。

生活污水不得与室内雨水合流,冷却系统排水可以排人室内雨水系统。

在高层建筑中,生活污水管道常分为生活污水管道(排除粪便水)和生活废水管道(洗涤池、淋浴排水等)。

雨水管道是排除屋面水用的,在高层建筑和大面积工业厂房中,通常采用室内管道汇集屋面雨、雪水,然后排至室外排水管网。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引言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了解给排水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师、土木工程师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的一般基础知识,包括给排水的定义、分类、常用术语以及相关设计原则。

一、给排水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给排水是指建筑物内外水的供应和排出系统。

给水系统提供清洁可用水,而排水系统将废水从建筑物中排出。

2. 分类:给排水系统可以根据用途分为以下几类:- 给水系统:向建筑物供应清洁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包括冷水和热水供应系统。

- 排水系统:排除建筑物中产生的废水、雨水和污水,包括卫生设备、屋面排水系统和地下水排水系统等。

二、常用术语解释- 自来水:指经过处理的清洁饮用水,可以直接供应给居民使用。

- 井水:指从地下井中取出的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 水泵:用于提升水的压力,确保水能够顺利流动到需要的地方。

- 蓄水器:储存水的设备,可以平衡供水压力变化。

2. 排水系统术语:- 排水管道:输送废水和雨水的管道系统。

- 排水口:安装在建筑物内外的出水口,用于排水。

- 水封:通过水的高度形成的密封,阻止污水中的恶臭气体进入室内。

- 排水阀:控制废水流动的装置,通常用于马桶和洗手盆等设备。

三、给排水设计原则- 合理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确定供水系统的布置方案,确保水能够顺畅供应到每个点位。

- 安全可靠: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漏水和爆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 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减少浪费。

2. 排水设计原则:- 正确坡度:保证排水管道具有必要的坡度,确保废水能够自由流动到排水出口。

- 疏通管道:定期清理排水管道,排除堵塞物,确保畅通。

- 防止逆流:使用适当的阀门或设备,防止污水倒流到供水系统中。

- 处理废水: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论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理解和应用给排水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师和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建筑给排水工程名词解释

建筑给排水工程名词解释

1.水表节点: 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2.引入管: 指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段,一般又称进户管,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段。

3.水表节点:指装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4.给水附件: 指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5.配水设施:是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其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设施。

6.增压和贮水设备:指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给水系统中用于升压、稳压、贮水和调节的设备。

7.水表的过载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

8.水表的常用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

9.水表的最小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下限流量。

10.水表的流量范围:过载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的范围。

11.始动流量:水表开始连续指示时的流量,此时水表不计示值误差。

12.公称压力:水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13.示值误差:水表的示值和被测水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14.示值误差限:技术标准给定的水表允许的误差极限值,亦称最大允许误差。

15.最低工作压力: 各种配水装置为克服给水配件内摩阻、冲击及流速变化等阻力,其额定出流流量所需的最小静水压力称为最低工作压力。

16.额定流量:满足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途要求而规定的,其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

17.最不利配水点:给水系统水压如能够满足某一配水点的所需水压时,则系统中其他用水点的压力均能满足,则称该点为给水系统中的最不利配水点。

18.减压水箱给水方式: 在高层建筑中,可将水箱置于用水点的上部,利用水箱的消能作用保证用水点的静水压不致过大,从而保证给水附件的正常使用,这种水箱称为减压水箱。

设置有减压水箱的给水方式称作减压水箱给水方式。

19.用水定额: 用水定额是计算用水量的依据。

是根据具体的用水对象和用水性质确定一定时期内相对合理的单位用水量的数值,主要有生活用水定额、生产用水定额和消防用水定额。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指在建筑物中为人们提供清洁、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建设的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三大类。

建筑给排水工程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是指为建筑内外人员提供生活饮用水的工程系统。

目前常见的供水方式包括直接供水和间接供水。

直接供水是将自来水直接引入室内供应,是一种常见的供水方式。

间接供水则是将自来水与其他水源混合后再供应。

其次,供水系统需要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是安全可靠性要求,水质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其次是应根据使用需求进行分类供水,如饮用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

再次是供水系统可能受到细菌、病毒、沉积物等的影响,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以确保供水更清洁、更安全。

二、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指可以排除和处理室内污水、废水和雨水的工程系统。

排水系统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建筑物内的连通性和稳定性,同时控制室内湿度和臭气。

排水系统主要分为室内排水系统和外部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主要指厕所、洗衣间和厨房等室内设施的排水系统,这些设施需要连接房屋内部的pipes和drains。

这些设施在建设前需要进行设计和审查,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机地连接各种房屋管道系统。

外部排水系统则是指将污水排出建筑物外发往污水处理厂或其他处理设施的部分。

外部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及其附件、排水孔和排污口等。

必须注意,在排水管道与地面相接的地方,需要及时铺设防蚀材料以保护地面不受腐蚀。

三、雨水系统雨水系统是指收集和排放建筑物内外的降雨水的工程系统。

雨水系统的目的是避免雨水因污染而使地下水、河流等自然水源的水质受到影响,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建筑物周围的洪水。

雨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排水泵、排水渠、排水口等。

其中排水渠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排水渠的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排水口处的距离是否安装得当等。

总之,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设一个安全、卫生、宜居的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建筑给排水(1)

建筑给排水(1)

建筑给排水(1)
建筑给排水指建筑物内外水的供应、排放和处理系统,是现代化城市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给排水建设的好坏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和健康,下面就建筑给排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1. 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是指将城市中的自来水引入建筑物内,供给使用者使用
的系统。

在建筑给水设计中,需要考虑水的截面、水压、管道材质和
安装等问题。

2. 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包括了建筑内、建筑外的雨水、城市污水等的排放系统。

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污水的质量、排水的品质、排水的流速等
参数。

3. 维护暗管道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暗管道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因此必须进行及时的
检测和维护。

具体包括:清洗防止漏水、维护水压稳定、预防管道堵
塞等,这样有利于系统的顺畅运行。

4. 分离式给排水系统
传统的建筑给排水一般都是集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处理的,而分离式给
排水系统则是将建筑物内的雨水和污水分开处理。

这对于城市防洪、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5. 智能化给排水系统
现代建筑给排水的发展已趋向智能化。

这种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
远程监控等功能,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系统的工作情况,从而提高了
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建筑给排水既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安全性、智能化、环境友好等因素,从而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里。

给排水工程知识点名称解释

给排水工程知识点名称解释

给排水工程知识点名称解释
1.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指用于将废水从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中排出并进行处理的管道系统。

它包括污水管道、雨水管道、通风管道和排放设备等。

2.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排放标准并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3. 下水道:下水道是一种用于收集和排放废水和污水的地下管道系统。

它通常由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组成,并连接到污水处理厂或其他处理设施。

4. 污水管道:污水管道是用于输送废水和污水的管道系统。

它通常由PVC、铸铁或混凝土管道组成,需要满足一定的坡度和密封要求。

5. 雨水管道:雨水管道是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的管道系统。

它通常由PVC或铸铁管道组成,可以连接到排水河道或收集箱等设施。

6. 排水设备:排水设备是指用于将废水和污水从建筑物中排出的设备,如马桶、洗衣机排水管、地漏等。

7. 排水设计:排水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进行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管道布局、管径选择、坡度设计等。

8.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是指排水系统中的通风管道系统,用于
排除管道中的气体,以保持管道内部的正压。

9. 排水压力:排水压力是指排水系统中废水和污水在管道中所受到的压力,它取决于管道的高度差、管径和流量等因素。

10.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指针对废水排放所制定的环保要求,包括水质要求和对污染物的限制等。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1. 简介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指为建筑物提供清洁水源,并将废水、污水以及雨水排除出去的工程。

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2. 给水工程给水工程是指将自然水源经过处理后供应到建筑物内的水系统。

常见的水源包括自来水、井水和地下水等。

给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自来水供应系统自来水供应系统是最常见的给水系统,它通过水厂将水从水源地引入,经过附加处理后供应给建筑物。

自来水供应系统包括水源引入系统、水处理系统、供水管网以及用户进水系统等。

2.2 井水供应系统井水供应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给水方式,特别适用于无法接入自来水管网的地区。

井水供应系统主要包括井水提取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用户进水系统等。

2.3 地下水源供水系统地下水源供水系统利用地下水作为给水来源,经过提取、处理和输送后供应给建筑物。

这种供水方式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3.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将建筑物内产生的污水、废水和雨水排出建筑物的系统。

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保持建筑物内部的干燥,并防止水logging产生。

排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排放系统负责将建筑物内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污水管网中。

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排水管网等。

3.2 雨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用于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雨水排放到雨水管网中。

雨水排放系统主要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排放系统以及排水管网等。

3.3 通风排风系统通风排风系统用于保持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清爽,并将不必要的气体和异味排出。

通风排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排风系统以及通风管道等。

4. 工程设计与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布置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确保水流及时流动并排除污水和废水。

同时,还需要安装适当的设备和阀门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术语解释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术语解释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术语解释2.0.1 给水系统 water supply system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

2.0.2 排水系统 drainage system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

2.0.3 热水供应系统 hot water supply system为满足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水温的某些特定要求而由管道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输送热水的网络。

2.0.4 卫生器具 sanitary fixtues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已生要求、收集和排放生活及生产中的污水、废水的设备。

2.0.5 给水配件 water supply fittings在给水和热水供应系统中,用以调节、分配水量和水压,关断和改变水流方向的各种管件、阀门和水嘴的统称。

2.0.6 建筑中水系统 intemediate water system of building以建筑物的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等为水源,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的工艺处理,用于厕所冲洗便器、绿化、洗车、道路浇洒、空调冷却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统为建筑中水系统。

2.0.7 辅助设备 wuxiliaris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中,为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功能和提高运行质量而设置的各种设备。

2.0.8 试验压力 text presssure管道、容器或设备进行耐压强度和气密性试验规定所要达到的压力。

2.0.9 额定工作压力 rated pressure指锅炉及压力容器出厂时所标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2.0.10 管道配件 pipe fittings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设备连接用的各种零、配件的统称。

2.0.11 固定支架 fixed trestle限制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

2.0.12 活动支架 movable trestle允许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

给排水 名词解释

给排水 名词解释

1、给水系统的分类:生活及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分类:生活排水、工业废水排水、屋面雨水排水2、给水系统的组成: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

3、给水方式:4、名词解释: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引至建筑物内的管段,又称进户管水表节点: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池水装置的简称当建筑物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宜在水表中设旁通管。

5、管网组成:干管、立管、支管、分支管6、管道的布置:基本要求: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利条件,力求经济合理干管应布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在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引入,引入管不少于2条7、卫生器具处于静压力不得大于0.60MPa,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不宜大于0.55MPa)超过压力值采取减压法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

8、管道穿越的保护措施: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若必须穿越,则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和变形缝,若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措施:(1)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2)软性接头法即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伸缩缝两边的管道;(3)丝扣弯头法,在建筑沉降过程中,两边的沉降差由丝扣弯头来补偿,此方法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4)活动支架法,在沉降缝两侧设立支架,使管道只能垂直位移,不能水平横向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之应力。

9、管道敷设方式:明装、暗装10、管道埋地要求: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0.15m处。

建筑内埋地管无活荷载和冰冻影响,其管顶离地面高不宜小于0.3m。

11、水质污染现象及原因:现象:管风污染、回流污染、贮水过程污染、微生物污染、其他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安装或管理等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污染。

建筑给排水名词解释及简答

建筑给排水名词解释及简答

1. 给水当量以污水盆上支管公称直径为15mm 的水嘴的额定流量0.2L/s 作为一个当量值,其他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均以它为标准折算成当量值的倍数,即“当量数” 。

2. 排水当量以污水盆排水量0.33L/s 为一个排水当量,将其他卫生器具的排水量与0.33L/s 的比值,作为该种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

3. 水封及作用水封是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用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的一定高度的水柱,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

其作用是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

4. 充实水柱水枪射流中在26~38cm 直径圆断面内、包含全部水量75%~90% 的密实水柱称为充实水柱。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在发生火灾时,能自动打开喷头喷水灭火并同时发出火警信号的消防灭火设施。

6. 水舌水舌是水流在冲激流状态下,由横支管进入立管下落,在横支管与支管连接部短时间内形成的水力学现象。

7. 设计秒流量建筑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

8. 卫生器具额定流量满足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途要求而规定的,其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称为卫生器具额定流量。

9. 最低工作压力各种配水装置为克服给水配件内摩阻、冲击及流速变化等阻力,其额定出流流量所需的最小静水压力称为最低工作压力。

10. 流出水头为保证给水配件的给水额定值,其阀前所需的静水压力即为给水器具的流出水头。

11. 最不利配水点给水系统水压如果能够满足某一配水点的所需水压时,则系统中其他用水点的压力均能满足,则称该点为给水系统中的最不利配水点。

12.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各种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的一个或几个用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称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13.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或几幢建筑的热水系统称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14.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市政热力管网输送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城市街坊或整个工业企业的热水系统称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

第一章室外给排水工程概述1.0引论(一)给水排水工程在经济建设中的任务(二)给水工程概述室外给水工程定义:为满足城乡居民及工业生产等用水需要而建造的工程设施。

室外给水工程的任务:自水源取水,并将其净化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后,经输配水系统送往用户。

它包括水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四部分。

室内给水工程的任务:按水量、水压供应不同类型建筑物及小区的用水。

根据建筑物内用水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三)排水工程概述室内排水工程的任务:把建筑物内的污废水和屋面雨、雪水收集起来,有组织地、及时畅通地排至室外排水管网、处理构筑物或水体,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环境,并为室外污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便利条件。

室外排水工程的任务:收集各种污水,并及时的将其输送至适当地点,最后经妥善处理后排放至水体或再利用,它包括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排水口等。

(四)水的循环利用1.1室外给水工程概述(一)水源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井群——集水池——泵站——水塔——配水管网以地面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取水构筑物—取水泵站—水处理构筑物—清水池—送水泵站—配水管网(—水塔)(二)取水工程取水工程要解决的是从天然水源中取水的方法及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形式等问题。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管井、大口井、渗渠、辐射井、复合井构筑物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河床式、岸边式、浮船式、低坝、低拦栅(三)净水工程主要任务:对源水进行处理,使其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处理方法:地下水——消毒;地面水——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1.混凝:即混合絮凝,向水中投加一些混凝剂,使混凝剂对水中的胶体粒子产生作用,使胶体颗粒互相聚合,形成絮凝体。

2.沉淀:当水流进入沉淀池之后,水中的絮凝颗粒一方面随水流向前运动,一方面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大于或等于临界沉速的颗粒沉到池底,使水得以澄清。

3.过滤:用滤料层截流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建筑给排水名词解释及简答

建筑给排水名词解释及简答

1.给水当量以污水盆上支管公称直径为15mm的水嘴的额定流量0.2L/s作为一个当量值,其他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均以它为标准折算成当量值的倍数,即“当量数”。

2.排水当量以污水盆排水量0.33L/s为一个排水当量,将其他卫生器具的排水量与0.33L/s的比值,作为该种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

3.水封及作用水封是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用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的一定高度的水柱,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

其作用是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

4.充实水柱水枪射流中在26~38cm直径圆断面内、包含全部水量75%~90%的密实水柱称为充实水柱。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在发生火灾时,能自动打开喷头喷水灭火并同时发出火警信号的消防灭火设施。

6.水舌水舌是水流在冲激流状态下,由横支管进入立管下落,在横支管与支管连接部短时间内形成的水力学现象。

7.设计秒流量建筑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

8.卫生器具额定流量满足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途要求而规定的,其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称为卫生器具额定流量。

9.最低工作压力各种配水装置为克服给水配件内摩阻、冲击及流速变化等阻力,其额定出流流量所需的最小静水压力称为最低工作压力。

10.流出水头为保证给水配件的给水额定值,其阀前所需的静水压力即为给水器具的流出水头。

11.最不利配水点给水系统水压如果能够满足某一配水点的所需水压时,则系统中其他用水点的压力均能满足,则称该点为给水系统中的最不利配水点。

12.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各种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的一个或几个用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称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13.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或几幢建筑的热水系统称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14.区域热水供应系统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市政热力管网输送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城市街坊或整个工业企业的热水系统称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给排水名词解释

给排水名词解释

1、给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
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

2、排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产过程所产生的
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

3、辅助设备: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中,为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功能和
提高运行质量而设置的各种设备。

4、试验压力:管道、容器或设备进行耐压强度和气密性试验规定所要达到的
压力。

5、额定工作压力:指锅炉及压力容器出厂时所标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6、固定支架:限制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径向和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

7、活动支架:允许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

8、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是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能形成生产产品的车间、生产线和组合工艺装置以及各类动力站等各自为一个单位工程;建筑物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9、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是是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分部工程;按设备所属的工艺系统、专业种类、机组和区域划分为分部工程;
10、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按主要工程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建筑给排水工程简答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简答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简答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外的各种用水设施中,包括供水、排水、消火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了建筑物的自来水供应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和消防系统。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物内部正常使用水的供应和排放,同时确保建筑物周围地区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处理雨水和废水。

它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来水供应系统:负责将自来水引入建筑物,供给各个水源点,如洗手间、厨房等。

该系统需要确保水质合格,水压稳定,并且具备一定的贮水和供水备份能力。

2. 排水系统:负责将建筑物内部的废水和污水排出。

这包括了污水管道、厨房排水、洗手间和浴室的排水等。

排水系统需要保证排水畅通、无臭气和无漏水。

3. 雨水系统:负责收集和排放建筑物周围的雨水。

这包括了天然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

天然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沟、雨水管等将雨水排出建筑物周围,以防止水浸、地面积水等问题。

而雨水收集系统则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用水等。

4. 消防系统: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火灾安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也包括了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包括了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灭火器和火灾报警系统等。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保证建筑物内部用水供应和排水正常运行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自来水供应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等方面。

给排水名词解释

给排水名词解释

给排水名词解释给排水名词解释一、给水系统方面1.引入管: 将营房内部给水系统与营区给水管网或城市给水管网连接起来的联络管段。

2.竖向分区营房内部给水系统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区。

3.并联供水营房内给水系统各竖向给水分区有独立增(减)压系统供水的方式。

4.串联供水营房内给水系统各竖向给水分区,逐区串级增(减)压供水的方式。

5上行下给式营房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横干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上部,通过立管向下给水的方式。

6下行上给式营房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横干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下部,通过立管向上给水的方式。

7.水表过载流量只允许短时间流经水表的流量,为水表使用的上限值。

8.水表节点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的总称。

9.水表公称流量水表允许长期使用的流量。

10.分界流量水表误差限改变时的流量。

11.最小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下限流量。

12.始动流量水表开始连续指示时的流量。

13.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14.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15.卫生器具当量以某一卫生器具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为基数,其他卫生器具的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与其的比值。

16.1个给水当量污水盆用的DN15球形阀配水龙头在流出水头2mH2O时全开的流量为一个给水当量。

17.给水设计秒流量给水系统内,某管段所承接的用水器具按配水最不利的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

18.给水额定流量卫生器具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水量。

19.流速式水表管径一定时,通过水表的水流速度与流量成正经的原理来测量的水表20.给水控制附件用来调节水量、水压、切断水流、控制水流方向的各种阀门。

21.直接给水方式室外管网与室内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室外管网水压直接工作的给水系统。

22.金属给水管材由纯金属材料加工制作的管材。

二、排水系统方面1.生活污水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2.生活废水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3.建筑分流排水(分流制)指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在建筑物内分别排至建筑物外4.建筑合流排水(合流制)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在建筑物内合流后排至建筑物外5.排出管从建筑物内至室外检查井的排水横管段6.排水立管呈垂直或与水平线夹角小于45。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指建筑物内外水管、污水处理设备和相关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

它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和维护三个方面探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设计篇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中水管、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排放的关键。

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水源供应、污水排放和建筑用途等因素,应用合理的设计原则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规划。

例如,在住宅区的给水设计中,应考虑水源的供给能力、压力稳定性和水质安全等问题,确保居民正常用水;在污水处理设计中,应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通过净化污水,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篇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要求严格,需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安装、连接和调试等工作。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质量。

其次,在管道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道的平整、牢固,并注意保护管道不受外力破坏。

最后,施工人员还需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维护篇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维护工作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不出故障的关键。

定期检查和保养给排水系统可以预防管道堵塞、漏水和污水溢出等问题。

例如,定期清洁水管,避免水垢和杂物堵塞;定期清理污水处理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此外,对于老旧的给排水系统,应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建筑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理设计、精确施工和有效维护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保障建筑物内外水的安全、卫生和可持续运行。

因此,无论是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还是维护过程中,都需要高度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确保其质量和效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享受到舒适便利的水资源利用和污水处理环境。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术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术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术语
给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有组织地输送到用水点的网络称为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雪水,生活和生产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称为排水系统。

建筑中水系统:将建筑内的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用于厕所冲洗便器、绿化、洗车、道路浇洒、空调冷却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统称为建筑中水系统。

1)流出水头 static pressure for outflow 为保证给水配件的给水额定流量值,而在其阀前所需的静水压。

2)给水额定流量 rate of flow 卫生器具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的水量。

3)设计秒流量 design flow design load 按瞬时高峰给排水量制订的用于设计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流量。

4)卫生器具当量 fixture unit 不同卫生器具的流量与其以某一卫生器具流量作为一个当量的流量值的比值。

5)设计小时耗热量 heat consumption 热水供应系统中,用水设备(或用水计算单位)最大小时所消耗的热量。

6)热水循环流量 hot water circulating flow 热水供应系统中,当全部或部分配水点不用时,将一定量的水流回重新加热,以保持热水供应系统中所需热水水温,此流量为热水循环流量。

7)循环附加流量 additional circulating flow 在机械循环的热水管网中,为了保证管网某些配水点用水时循环不致被破坏,而在确定配水管路水头损失时考虑的附加循环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表节点: 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2.引入管: 指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段,一般又称进户管,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段。

3.水表节点:指装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4.给水附件: 指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5.配水设施:是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其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设施。

6.增压和贮水设备:指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给水系统中用于升压、稳压、贮水和调节的设备。

7.水表的过载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

8.水表的常用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

9.水表的最小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下限流量。

10.水表的流量范围:过载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的范围。

11.始动流量:水表开始连续指示时的流量,此时水表不计示值误差。

12.公称压力:水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13.示值误差:水表的示值和被测水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14.示值误差限:技术标准给定的水表允许的误差极限值,亦称最大允许误差。

15.最低工作压力: 各种配水装置为克服给水配件内摩阻、冲击及流速变化等阻力,其额定出流流量所需的最小静水压力称为最低工作压力。

16.额定流量:满足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途要求而规定的,其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

17.最不利配水点:给水系统水压如能够满足某一配水点的所需水压时,则系统中其他用水点的压力均能满足,则称该点为给水系统中的最不利配水点。

18.减压水箱给水方式: 在高层建筑中,可将水箱置于用水点的上部,利用水箱的消能作用保证用水点的静水压不致过大,从而保证给水附件的正常使用,这种水箱称为减压水箱。

设置有减压水箱的给水方式称作减压水箱给水方式。

19.用水定额: 用水定额是计算用水量的依据。

是根据具体的用水对象和用水性质确定一定时期内相对合理的单位用水量的数值,主要有生活用水定额、生产用水定额和消防用水定额。

20.设计秒流量: 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为建筑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又称设计秒流量。

21.卫生器具当量: 以某一卫生器具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为基数,其他卫生器具的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与其的比值。

22.1个给水当量:以污水盆上支管公称直径为15mm的水嘴的额定流量0.2L/s作为一个当量值。

23.水泵接合器:连接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加压供水的装置。

一端由消防给水管网水平干管引出,另一端设于消防车易于接近的地方。

24.消防水源:能提供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火灾延续时间内所需消防用水量的市政给水管网、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等称为消防水源。

25.高位消防水箱: 设置在消防给水系统或建筑物的最高处,其最低有效水位压力能满足最不利点水灭火设施出流量达到设计流量,且其压力和有效容积能满足初期火灾灭火用水量的储水装置。

26.作用面积:一次火灾中系统按喷水强度保护的最大面积。

27.防火分区: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28.消火栓给水的充实水柱: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 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38mm 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

29.充实水柱长度:水枪射流中在26-38mm直径圆面内、包含全部水量75%-90%的密实水柱长度称为充实水柱长度。

30.消火栓保护半径:反应一个消火栓的保护能力,由水龙带敷设长度和充实水柱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两部分组成。

31.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利用水喷雾喷头把水分碎成细小的水雾滴之后喷射到正在燃烧的物质表面,通过表面冷却、窒息以及乳化、稀释的同时作用实现灭火。

32.(水灭火的)冷却作用:当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从而使燃烧区温度大大降低,以致使燃烧终止的过程。

33.(水灭火的)窒息作用: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可阻止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降低了燃烧区氧的体积分数,使可燃物得不到充足的氧,导致燃烧强度减弱直到终止的过程。

34.消防水池: 设置在消防给水系统或建筑物的低处,消防时由消防水泵提升达到灭火所需的压力和流量,且储存一次灭火所需的消防用水量。

35.消火栓:与消防给水系统或给水系统相接,设有开关阀门和一个或多个出口被用于给消防水龙带供水或给消防车供水的装置。

36.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给水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在满足其他用途用水量的最不利工况下,应仍能满足消防车取水所需的额定压力和流量的消防给水系统称为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37.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系统在准工作状态由高位消防水箱和气压水罐等维持系统处于充水状态,并维持一定的压力,灭火时系统应能启动消防主泵,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灭火时所需的额定压力和流量。

38.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压和流量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满足其服务的水消防灭火设施灭火时所需要的额定压力和流量,且在其系统供水保护范围内,系统中不需要设消防给水泵的消防给水系统称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39.生活污水: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40.生活废水: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

41.存水弯:存水弯是在卫生器具排水管上或卫生器具内部设置的有一定高度的水柱,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的气体窜入室内的附件。

42.水封: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用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的一定高度的水柱,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

43.水封破坏:因静态和动态原因造成存水弯内水封高度减少,不足以抵抗管道内允许的压力值变化时,管道内气体进入室内的现象。

44.排出管:从建筑物内至室外检查井的排水横管段45.终限流速:当水膜所受向上的摩擦力与重力达到平衡时,水膜的下降速度和水膜厚度不再变化,这时的流速叫终限流速46.终限长度:从排水横支管水流入口至终限流速形成处的告诉叫终限长度。

47.异层排水:是指室内卫生器具的排水支管穿过本层楼板后接下层的排水横管,再接入排水立管的敷设方式。

48.同层排水:指卫生间器具排水管不穿越楼板,排水横管在本层套内与排水立管连接,安装检修不影响下层的一种排水方式。

49.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污水处理构筑物。

50.检查口:带有可开启检查盖的配件,装设在排水立管及较长横管段上,做检查与清通之用51.清扫口:装在排水横管上,用于清扫排水管的配件52.单立管排水系统:只有一根排水立管,没有设置专门通气立管的系统53.三立管排水系统:由三根立管组成,分别为生活污水立管、生活废水立管和通气立管。

54.通气管: 为使排水系统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防止水封破坏而设置的与大气相通的管道。

55.专用通气立管:仅与排水立管连接,为排水立管内空气流通而设置的垂直通气管道。

56.伸顶通气管:排水立管与最上层排水横支管连接处向上垂直延伸至室外通气用的管道。

57.建筑分流排水(分流制):指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在建筑物内分别排至建筑物外。

58.排水当量:以污水盆排水量0.33L/s为一个排水当量,将其他卫生器具的排水量与0.33L/s的比值,作为该种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

59.排水设计秒流量:某管段的排水设计流量应为该管段的瞬时最大排水流量,又称为排水设计秒流量60.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之比值。

61.水体污染:排入水体中的污水使水体的性质改变超过了水体恢复原来水质的能力。

62.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63.降雨历时: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

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64.汇水面积: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

其计算单位通常以2m或h2m表示65.径流系数:一定汇水面积的雨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66.全循环、半循环和非循环供水方式全循环供水方式:是指热水干管、热水立管和热水支管都设置相应的循环管道,保持热水循环各配水龙头随时打开均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

半循环供水方式:有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之分(1)立管循环:指热水干管和热水立管均设置循环管道,保持热水循环,打开配水龙头时只需要放掉热水支管中少量的存水,就能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

(2)干管循环指仅供热水干管设置循环管道,保持热水循环,多用于采用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

非循环:是指在热水管网中不设任何循环管道。

67.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各种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的一个或几个用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或几幢建筑的热水系统。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市政热力管网输送到整个建筑群、居民区、城市街坊或整个工业企业的热水系统。

68.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直接加热方式也称一次换热方式,是利用燃气、燃油、燃媒为燃料的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热水温度,或者是将蒸汽或高温水通过穿孔管或喷射器直接与冷水接触混合制备热水,还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

间接加热也称二次换热方式,是利用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水,而热媒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与被加热水不直接接触69.开式热水供水方式,闭式热水供水方式开式热水供水方式:即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系统内的水仍与大气相通(该方式一般在管网顶部设有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或者高位开式加热水箱)闭式热水供水方式: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整个系统与大气隔绝,形成密闭系统。

70.自然循环方式:利用热水管网中配水管和回水管内的温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内维持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热损失,保持一定的供水温度。

71.机械循环方式:即利用水泵强制水在热水管网内循环,造成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管网热损失,维持一定的水温。

72.设计小时耗热量:热水供应系统中,用水设备(或用水计算单位)的最大小时所消耗的热量73.循环流量:当全部或部分配水点不用时,将一定量的水流回重新加热,以保持热水供应系统中所需热水水温,此流量为热水循环流量.74.分质供水:根据用水水质的不同,在建筑内或小区内,组成不同的给水系统75.饮用净水:自来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经深度净化后可以直接饮用的水76.离子水:将自来水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

电离和灭菌等一系列处理,分离出两种水,一种是供饮用的碱性离子水,另一种是供美容的酸性离子水。

77.盐类矿泉水:可溶性固体大于1000mg/L的天然矿泉水。

78.居住小区: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是指:居住人口在15000人一下的居民住宅建筑区79.小区设计给水用水量:包括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水景和娱乐设施用水量、道路和管道浇洒用水量、管网漏水水量以及未预见用水量、消防用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