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五六章
第四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一、自由新闻体制的建立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武汉革命党人立即在其控制区,按言论出版自由理念,创建自由新闻体制。
11月9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颁布《鄂州约法》规定:“人民自由言论著作刊行并集会结社”,只有在“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公安之必要,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以法律限制之。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鉴于《大清报律》废除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由此制定《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基本内容是: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1912年3月11日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则将“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写入国家根本大法。
二、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武昌起义后半年,全国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多家。
1912年2月至10月的8个月期间,在北京注册的新报纸就有89家之多。
1912年至1918年间,中国新创立的通讯社甚至还超过了二十家!而这些新创立的报刊中,其绝大部分为党报性质。
政权机构机关报:四川都督府《都督府政报》、云南都督府《云南政治公报》政党机关报:国民党《湖南民报》、共和党《群报》民国新贵资产阶级政客为自己鼓吹:尹昌衡成都《西方报》、谭延闿武汉《国民日报》知识分子:章士钊上海《独立周报》黄晦闻广州《天民日报》争取妇女参政商业报纸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我国新闻界出现短暂的繁荣,有人称它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同盟会——国民党系统报刊:北京的《亚东新报》《中央新闻》;上海有《民立报》、《天铎报》、《大陆报》、《太平洋报》《民国西报》、《中华民报》《国民新闻》等;天津《民意报》、《国风报》等。
共和党——进步党系统报刊:上海《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北京《国民公报》天津《庸言》小政党、政治团体报刊自由党上海《民权报》戴季陶、何海铭主编“以暴易暴,惨无人道,欲真共和,重在改造”“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横三民”民国成立后,“政党政治”风起云涌,短时间内全国出现大小政党达惊人的300多个!为宣扬各自政治主张,他们纷纷创立新报刊。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秦朝。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业也逐渐壮大起来。
以下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些重要历史时期:
1.清朝(1644~1911):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正式开展报刊业。
最早的报纸是位于上海的《上海字林洋行大报》,该报刊于1872年。
2.民国时期(1912~1949):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中
国的报刊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有很多著名的报纸和杂志在这一时期创立,如《民国日报》、《燕京日报》、《新民报》等。
3.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闻事业开始
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一系列国营报纸和新闻机构,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4.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新闻事业也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媒体形式不断丰富,电视、广
播、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既见证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为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宣传和支持。
5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五章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1年12月25日各省代表会在南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南京临时政府的新闻政策:一、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予以保护.二、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事业的新法令。
上述法律、法令确立了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内法制原则,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在中国的形成。
“暂行报律”事件1912 年3 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暂行报律》。
后引起上海报界和章太炎反对,孙中山知道此事后,就下令撤销《暂行报律》。
“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基本内容: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1912年3 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第一次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
新闻业的短暂繁荣自由新闻体制确立后,新闻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人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全国的报纸有100多家猛增到500家,总销数达4200万份。
传播学考研笔记之《中国新闻史》方晓红
1.本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
所以首先应当确立“史”的概念,“史”的线索的把握是基础的,也是重要的。
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具有首创性和独特性的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及新闻思想,应当特别要求掌握。
新闻史学的作用,重在继承与借鉴,所以对于在新闻史上产生了重大作用、重大影响、对于后世有奠定之功的个报、报人的发展脉络、生平事迹等也要求掌握。
2.在“识记”部分中提到的个报,凡属“第一”、“最早”之类的(例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或对当时及后世有影响的(例《新青年》)等,均应掌握其创办时间、地点、创办人、创办宗旨、主要内容、停刊时间和原因(正常停刊则不必回答原因)。
在“识记”中出现的其他个报,对“创办时间”、“创办宗旨”、“主要内容”、“停刊时间或原因”可不作要求。
3.在“领会”中出现的人物,必须有简要的生平、较重要的报刊活动、重要的新闻思想以及在新闻史上的地位的评价等。
在“识记”中出现的人物则只须了解该人物与他相关的重要的报刊活动。
二、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一、识记1.金石碑刻2.“露布”二、领会1.具有民族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一、识记1.邸报2.开元杂报3.敦煌邸报二、领会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情况。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一、识记1.小报2.京报二、领会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七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修改
一、武昌起义后新闻事业的繁荣
1、革命报刊对起义胜利的宣传
武昌起义的胜利给新闻界注入了一股新 的活力,各地革命报刊和起义后新创办的报 刊,掀起了一个革命宣传高潮。
上海:《民立报》
武汉:《大汉报》、
《中华民国公报》 北京:《国风日报》
《民立报》于1910年10月11日由同盟会员于佑任在
上海创办。于佑任为社长,宋教仁,吕志伊、范
第七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民初报刊的短暂繁荣和政党报刊的混战
1、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 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新闻自由体制: ①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 ②颁布有利于新闻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 繁荣 ③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 事业发展的新法令。
他最擅长新闻采访,常常能够采访到别人所不能采访到的新
上海:《民立报》、《天铎报》
《大陆报》、《太平洋报》
《中华民报》 同盟会-国民党 系统报刊 北京:《国风日报》、《亚东新报》
天津:《民意报》、《国风报》
上海:《时事新报》 《大共和日报》 共和党—进步党 系统报刊
北京:《国民公报》
天津:《庸言》
政党报刊的相互论争
争论的问题:
实行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 实行超然内阁制、人才内阁制还是实行责任内阁制 国务院对总统负责还是向国会负责 要不要向外国借款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贡献:★
1、他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特点表现在: (1)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2)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3)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4)是语言通俗生动。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本章知识点:1. 民国临时期政府的新闻政策2.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3. 袁世凯的新闻控制4. 这一时期新闻业务的转变5. 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本章内容: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一、民国临时政府的新闻政策武昌起义后,新建立的政权机关在其所颁布的法令中,一般都写上了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款。
各地军政府当局对出版发行也都采取支持的态度,一时出版许多报刊。
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暂行报律》基本内容为:1、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2、"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3月6日,上海报界俱进会代表十几家报纸表示坚决反对。
3月7日,章太炎在上海各报同时刊出《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一文,指出杀人行劫之律未定而先定报律是本末倒置。
孙中山知道此事后,于3月9日下令撤销《暂行报律》,1912年3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第一次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
"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但也有人从"绝对新闻自由"的观点出发,反对任何报律。
这表现出当时资产阶级新闻界思想还很幼稚,不懂得那种"自由"的实质和危害。
二、新闻事业的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一)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1911年武昌起义,给我国新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家,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
这两个数字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
北京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家,以下依次是:上海40多家,天津35家,广州30家,浙江20多家,四川20多家,湖南11家,武汉9家,其他地方也出版了一些报纸。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目录:1.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2.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3.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4.新闻业的变革一,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1,民国临时政府的新闻政策5.一,将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中。
1912年3月11日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等自由。
二,颁布保障言论自由的法令。
如1911年10月6 日,湖北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在《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中也有同样的规定。
《民国暂行报律》: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
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暂行报律”被撤销一事,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2新闻事业的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给我国新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是短暂的繁荣,到1912年袁世凯)表现是报纸的数量增加,新闻通讯社有较大地发展,有人称这个时期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民国成立后,在政党政治的潮流的影响下,政党报刊特别活跃。
表现是政党报刊的数量增加,两党为了各自的利益,用报刊来宣传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形象,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报纸,内容针锋相对。
这时期,《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报》被人民称为“横三民报”。
民国初期的政党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起到进步作用,反而还增添了政局混乱。
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形成了民国初年短暂的第二次办报高潮。
二,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1,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统治和反袁宣传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各地方的报馆和殴打逮捕驱逐杀害保人。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结束。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题库-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1.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
答:(1)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繁荣的表现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人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新闻事业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报刊种数剧增。
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记录,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家。
另据1912年北京政府内务部公布的报告说,从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到10月22日的8个月内,在内务部注册立案的北京报纸有89家。
②报刊销数猛增。
《中国报学史》记录,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这个数字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
(2)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原因①旧的禁令废除。
武昌起义后,所谓的《大清报律》等法规形同虚设,限制办报和束缚办报人手脚的各种禁令,大多自行废弛。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通电全国新闻界宣布:“满清行用之报律,军兴以来,未经民国政府明白宣示,自无继续之效力。
”至于前清的《著作权章程》,因其没有同民国国体相抵触的内容,决定在未颁行新的著作权法前暂时援用。
②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如1912年3月11日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章第6条第4款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
③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
在辛亥革命进行中和中华民国成立后,革命党立刻在其所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
各地政权机关都在所颁布的法令和签署的协定中,写有保护言论出版自由之类的条款。
④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针对《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由内务部参事林长民草拟了一个简单的条例《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在我国近代历史中,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嘉庆至光绪年间的新闻萌芽阶段、民国时期的新闻兴起阶段以及新我国成立后的新闻蓬勃发展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新闻萌芽阶段(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清朝嘉庆至光绪年间,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一些传播文字信息的新型机构,如“上海申报”,但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窄,报刊发行数量有限。
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新闻机构受到政府的广泛监管,新闻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使得新闻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萌芽、传播范围有限、受政府监管。
二、新闻兴起阶段(民国时期)随着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报刊机构和新闻传媒,如《申报》、《新闻报》等,新闻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新闻内容更加多元化。
与此新闻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新闻工作者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化团体,新闻职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受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新闻媒体在这一时期仍然受到一定的政治干预和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兴起、传播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受政治干预。
三、新闻蓬勃发展阶段(新我国成立后)新我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闻传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与此新闻媒体开始逐渐摆脱政府的严格控制,新闻工作者有了更大程度的和报道空间,新闻业的职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新闻科技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传播范围广泛、、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支持充足。
从这三个历史阶段来看,我国新闻事业从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到兴起阶段,最终走向蓬勃发展阶段。
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
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
民国初年是中国新闻事业的繁荣时期,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原因:1.政治变革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开放和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政权,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这一政治变革为媒体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环境,新闻媒体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度,新闻报道不再受到政府的强制审查。
2.经济发展为新闻业务提供了支持:民国初年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这一经济发展为新闻业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广告和订阅成为媒体的重要收入来源,增加了新闻媒体的财务基础。
3.报刊技术和发行渠道的改进:民国初年,报纸出版和发行技术有了显著的改进。
铅字印刷和平版印刷技术的引入使报纸制作更加高效和便利。
此外,发行渠道的拓宽和新闻代理制的建立,使得报纸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到各地,增加了读者群体和发行量。
4.新闻从业人员和专业培训的提升:在民国初年,新闻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提高。
有更多的专门从事新闻采编的人才涌现,新闻报道的品质和水平有所提高。
同时,一些新闻机构和学校开始提供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为新闻业务的专业化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5.社会舆论的觉醒和需求的增加:民国初年,社会舆论逐渐觉醒,人们对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更感兴趣。
新闻媒体通过报道、社论和评论,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
社会对新闻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新闻业务的繁荣和创新。
总的来说,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的繁荣得益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技术改进、专业培训和社会需求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因素为新闻业务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新闻事业的繁荣和进步,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题库-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一、不定项选择题1.“报界黄金时代”指的是()。
A.1912年2月以后B.1932年2月以后C.明末清初D.五四青年运动时期【答案】A【解析】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100多种,猛增到近500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
其中,仅1912年2月以后,到北京民政部门登记要求创办的报纸就达到90多种,被称为“报界黄金时代”。
2.“横三民”指的是()。
A.《中华民报》B.《民国新闻》C.《民权报》D.《国民公报》【答案】ABC【解析】自由党在上海创办的《民权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提出“以暴易暴,惨五人道,欲真共和,重在改造”等激进的口号。
由此,《民权报》和“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横三民”。
3.民国初年,新闻业务活动积极方面的表现为()。
A.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的重视B.副刊有了大的发展C.为了加强新闻报道,通讯社开始发展起来D.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答案】ABCD【解析】这一时期,在政党、政客普遍投资办报的大气候之下,当时的新闻界虽然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如:涌现了一大批以敛财为目的的报纸,但是主流报刊在新闻业务活动上还是有进步、有变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的重视;副刊有了大的发展;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为了加强新闻报道,通讯社开始发展起来。
4.北京地区“具有现代通讯社观念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构”为()。
A.国闻通讯社B.新闻编译社C.新华通讯社D.中新社【答案】B【解析】邵飘萍“于民国七年,创办新闻编译社于北京,是为我国人在北京有通讯社之始。
”由于该通讯机构重视新闻采访,可以获得不少最新最真的消息,新闻编译社的稿件很受欢迎。
该社稿件主要供给北京各报,外国驻京记者也多有参考,虽然不具备面向全国媒体发稿的实力,但仍是北京地区“具有现代通讯社观念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构”。
第五讲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 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大共和报》 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 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 到报界关注。
• 1916年安福系财阎王郅隆接办天 津《大公报》,胡政之受聘为该 报经理兼总编辑。
• 1918年欧战结束后,他以《大公 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
• 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任 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总编 辑,成为报界名人。
• 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暂 行报律》,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
1912年3月4日《暂行报律》
• (一)新闻杂志已出版及今后出版者,其发行及编辑 人姓名,须向本部呈明注册,或就近地方高级官厅呈 明,咨部注册。兹定自令到之日起,截至阳历四月初 一日止,在此期限内,其已出版之新闻杂志各社,须 将本社发行及编辑员姓名呈明注册;其以后出版者, 须于发行前呈明注册;否则不准其发行。
• 1888~1961 • 徐凌霄,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 • 在政治上认同改良,与立宪派、共
和党关系密切。 • 1916年起,继黄远生之后任上海
《时报》和《申报》驻北京特派记 者。 • 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熟悉历史 掌故。 • 30年代起因擅长写剧评,长期担任 天津《大公报》副刊主编。
邵飘萍
• 1886-1926 • 原名新成,后改名振青,字飘萍。 • 日本法政大学 • 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 • 1918年接连创办了“北京新闻编
• 各地官府在执行的过程中,又层层加码。如法律规定报纸在发行前须送警 方备案,有的地方在执行中发展成了发行前的预审制度;法律规定交纳保 证金是100~350元,一些地方提高到700元,无力交纳者即勒令停刊;法 律规定25岁以上的人才能办报,有的地方则改为35岁以上等等。
第5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复习笔记一、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1.政党报纸大发展的历史背景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旧的禁令的废除。
(2)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
(3)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
(4)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
(5)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
2.新闻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纸的泛滥(1)新出版的报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建立的各级政权机关的机关报。
(2)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3)为了在国会中争取更多的席位,具有实力的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系统,竞相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舆论机关。
(4)除了“同盟会一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政党系统的报刊外,一些小政党、政治团体和个人也办起了不少报刊。
(5)和全国范围内的办报高潮相配合,这一时期在国内的一些主要省市,还办起了一批有专人从事新闻采访并向报社发稿的通讯社。
二、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事业1.袁世凯对各种报刊的控制和收买袁世凯控制舆论和新闻界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点:(1)创办御用报纸。
(2)收买报纸或报人。
(3)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
(4)通过立法手段,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逐步建立起一个为其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
2.报界的反袁斗争(1)1913年3月20目袁世凯便唆使赵秉钧派人在上海将宋教仁刺杀。
为了瞒天欺世,京师警察厅在1913年3月11日,即宋教仁事件发生前夕,就向各报转发了陆军部、内务部的命令,以防止泄露外交、军事机密为借口,宣告自即日起由陆军部派员对各报拟刊载的新闻稿实行预检。
(2)同月,内务部通令各地报刊不得使用“万恶政府”、“政府杀人”、“民贼独夫”等字样,违者从严取缔。
从此,报馆、报人被警告训斥、传讯罚款、搜查封禁、直至被捕被杀的事件接连不断,一大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遭封禁。
(3)上海《民立报》从宋案发生的第二天起,每天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的经过,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也出版了反袁专刊。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一、本文概述《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从诞生到逐渐成熟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在社会变革、政治动荡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信息传播和公共舆论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首先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背景进行概述,揭示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条件。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晚清时期的新闻事业,主要探讨报纸、期刊等新闻媒介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二阶段是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将关注新闻业在政治斗争和社会变革中的角色,以及新闻法制建设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将分析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如何成为舆论战的重要武器,以及新闻业在推动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这三个历史阶段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规律,为今天的新闻事业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从业者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第一阶段:晚清时期的新闻事业(1840-1911年)晚清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崭露头角,这一阶段的新闻事业主要以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为主,同时也有一些中国人自办的报刊。
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受到了外国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发展态势。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租界,并在租界内创办了大量的报刊。
这些报刊以传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以《申报》《字林西报》等为代表的报刊,以其丰富的新闻内容、独特的报道视角和先进的印刷技术,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成为了当时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PPT课件
.
二、报界的反袁斗争
袁世凯政府对报业的压制,引起了报 业的强烈反弹。很多报纸冲破禁锢,揭露 袁世凯政府的阴谋。1912年底至1913年初, 在国会参众两院选举中,宋教仁领导下的 国民党取得了压倒多数的胜利,袁世凯的 独裁统治受到了严重威胁。
.
三、袁世凯时期有关新闻事业的立法活动
在1912年袁世凯上台至1914年前,袁 世凯虽然还不敢公然制定钳制新闻事业的 专门法律,但在制定其他法律时常常夹带 一些有关剥夺新闻自由权利、限制新闻事 业发展的条款。
.
第三节 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
一、新闻事业的复苏
(一)中央政权的软弱 (二)经济在夹缝中的发展 (三)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 (四)思想、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有利于 报刊的发展
.
二、民初的名记者
由于政论的萎缩和新闻通讯的兴起, 民初还诞生了一批以新闻通讯著称的记者。 主要有黄远生、邵飘萍、刘少少、徐彬彬、 张季鸾等。
• 2.简述“癸丑报灾”的前因后果。 • 3.简介袁世凯对报界的控制手段和报界的
反抗情况。 • 4.试析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进步及其原因。 • 5.简述黄远生的新闻业务活动特点和新闻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 第二节 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 第四节 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
.
第一节 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
一、政党报纸大发展的历史背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动起义, 辛亥革命爆发。接着,各地纷起响应,两 个月后,全国有14个省宣告独立。 1912年 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 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史称中华民国南京临 时政府。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xx
以史为镜
明方向
知荣辱
筑信仰
徐 欣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 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孙中山
第四章复习——提问环节
1、《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内容、结果与意义。 2、苏报案 3、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5、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办报对新闻业务的促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
清末时期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A、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
(一家报馆犹如一支军队,一份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曾言:“革命成功,全仗报界鼓吹之力。” “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宣传要用九成,武力只可用一成。”
B、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六、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
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严密控制 • • • 1916/6/7,黎元洪就任大总统。 初期,恢复《临时约法》、国会,废止钳制新闻自由的禁令。新闻事业一度复苏,恢 复出版,创办新刊,1916年底,289种。 通过法律手段扭曲自由新闻体制? ——袭用袁世凯时期的法律法令《出版法》《戒严法》《治安警察条例》等 ——炮制新法规:《检阅报纸现行办法》、恢复邮电检查等 北洋军阀严密控制下,新闻事业腐败堕落现象严重 ——报格低下,津贴贿习报成风:卖身投靠,不顾人格:朱淇《北京日报》“人尽 可夫,形同妓妾” ——报纸言论退化。 ——因陋就简,不成体统:“有报无社”的“马路小报”和“有社无报”的“鬼 报”,“有报无人”“报之素”(剪刀、浆糊、墨水)
•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五、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新闻史复习
一、单选题、多选题民国新闻事业——除报刊数量急增,民初新闻事业繁荣的另一标志是通讯社的大量出现。
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上海建立了远东分社,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通讯社(路透是人名,是一个名叫路透的德国人在英国半的通讯社)。
中国自办通讯社开始于20世纪初,1904年在广州成立的中兴通讯社。
P104 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则是中共在1931年成立。
P180 民国孙中山“暂行报律”事件P104民国初期著名记者:黄远生(报界奇才)、邵飘萍(新闻全才)、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民国时期新闻业务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的加强,二是报纸副刊的发展。
民国时期新闻业务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的加强,二是报纸副刊的发展。
【黄远生】报界奇才。
记者生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
新闻通讯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
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
四是语言通俗生动。
此外,黄原声的政论也很出色,它继承了“时务文体”的特点而又以深刻见长。
在新闻思想上强调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强调新闻要真实,精确,客观,系统。
最著名的新闻观点是他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远生遗著》以新闻通讯作品为主(占四分之三以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P112【邵飘萍】新闻全才。
1911年任浙江军政府机关报《汉民日报》(杭辛斋当时主管此报)主笔并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报人的生涯。
1913年杭辛斋当选为国会议员,《汉民日报》交由邵飘萍主持。
他坚持“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蕲”的大无畏精神。
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驻京特派记者,从此北京成为他进行新闻活动的舞台。
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文”的状况,他于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他又在北京独立创办日报《京报》,自任社长,他以“铁肩辣手”为座右铭,以新闻报道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军阀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第六章_民国初年的报业发展
在袁世凯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 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袁世凯也不得不故作尊 重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推出一些保护新闻自由的举措,如 在国务院特设新闻记者接待室,每天由国务院秘书长亲自出 面接待。 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 收买报纸报人以为己用等手段。袁批凯创办或接办的御用报 刊,在北京主要有新创办的《国权报》、《金刚报》和《亚 细亚日报》,在上海主要有接办的《神州日报》等。 在这些报纸中,影响较大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和 上海的《神州日报》。
消极的一面是放弃了革命政权对新闻事业的必要的管理 与约束。在当时国内外反动势力竭力破坏革命、并在新闻出 版界拥有相当大的力量和影响的时候,革命政权放弃对新闻 事业的管理和约束,其实际结果只能是为敌对的政治力量利 用报刊破坏革命提供方便。
三、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刊 的泛滥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 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顷刻之间,新闻事业呈 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人把武昌起义后的 半年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记录、在武昌起义 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家, 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超过了历 史最高纪录。
执行情况
孙中山恪守言论出版自由。
老同盟会员陈其美任沪军都督期间重视当地的报刊出版 工作,优礼报馆与报人。
江西军政府及其都督李烈钧重视报界,曾聘请当地革命 报纸的主笔任顾问,支持设立“报界俱乐部”,定期与报界 接触沟通。
四川都督府政务处每次开会时,还在旁听席上用红布围 成一个女记者室,以便于女记者旁听采访。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纲要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1 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
在战国时期就有“露布”,是进行宣传鼓动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种有效的的新闻传播方式。
2 开元杂报:指的是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不是印刷的。
3 A 唐代是我国最早有报纸的朝代。
B进奏院:是唐代各地方当局(节度史、观察史)的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责招待各地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
4 A邸报这个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B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起,实行定本制度。
C 宋代邸报的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其基本内容是: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程、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5 提塘官:简称提塘,是各省巡抚、总兵委派在京师处理文书的官员,这个职位从明代开始设置,其职责四唐宋时代的进奏官。
6 A明代邸报没有报头。
B 现有的较为完整的明代邸报抄件有《万历邸报》和《天变邸报》。
7 A 旗报:是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引人注目。
B 牌报:将文字写在木牌上,也是一种可流动传观,或固定围观的新闻宣传方式。
C揭帖:是一种传单,可张贴,可传阅,内容多为檄文、政策性的声明与公告等。
8 清代官方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仍然是邸报,它的内容为宫门抄、谕旨、章奏。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1 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它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2《东洋西考》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3 第一家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是葡萄牙文的澳门《蜜蜂华报》。
4 《广州记录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5 上海出现了影响很大的中文报刊《万国公报》和《申报》。
6 《申报》〈1〉《申报》在竞争中取胜的原因:A 它满足了中国读者的需求,力求适合中国人阅读。
B《申报》是一张较为完备的日报,既有新闻,评论,也有文艺作品,广告,上下阶层人等都可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目录:1.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2.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3.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4.新闻业的变革一,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1,民国临时政府的新闻政策5.一,将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中。
1912年3月11日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等自由。
二,颁布保障言论自由的法令。
如1911年10月6 日,湖北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在《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中也有同样的规定。
《民国暂行报律》: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
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暂行报律”被撤销一事,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2新闻事业的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给我国新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是短暂的繁荣,到1912年袁世凯)表现是报纸的数量增加,新闻通讯社有较大地发展,有人称这个时期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民国成立后,在政党政治的潮流的影响下,政党报刊特别活跃。
表现是政党报刊的数量增加,两党为了各自的利益,用报刊来宣传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形象,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报纸,内容针锋相对。
这时期,《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报》被人民称为“横三民报”。
民国初期的政党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起到进步作用,反而还增添了政局混乱。
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形成了民国初年短暂的第二次办报高潮。
二,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1,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统治和反袁宣传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各地方的报馆和殴打逮捕驱逐杀害保人。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结束。
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统治的行为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谓新闻自由是行不通的。
孙中山在认识到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后,国民党的报刊就以大量的篇幅声讨袁世凯。
表现是上海的《民立报》刊登袁党往来的密电等。
《中华民报》《长沙日报》《讨袁报》《民国报》等抨击袁世凯政府的罪恶行经。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查封报刊,逮捕主笔杀害报人。
在租界出版的报刊禁止在袁世凯就禁止它在租界发行,迫使它停刊,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报纸总的数量减少(武昌起义后全国报纸猛增至500家)。
同时大批报人受到迫害,这就是“癸丑报灾”。
2,袁世凯加强对新闻事业的控制袁世凯控制舆论和新闻界的主要手段有:一、创办御用报纸,二、收买报纸或报人,三、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四、袁世凯上台后,通过立法手段,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逐步建立起一个为其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
3,军阀专制统治下的新闻事业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政局多边,新闻事业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堕落与希望并存。
新闻事业在曲折中缓慢前进!首先是报业得到复苏,但是时间却很短暂。
原因是军阀割据,各种政治势力实行的新闻政策不同,如黎元洪就任大总统后,取消对一些报刊的禁令。
而段祺瑞执政后,积习推行袁世凯时期的新闻法律,并从1917年5月26日起实行报刊邮电检查。
1918年10月还颁布了《报纸法》,致使新闻界又处于被禁锢的状态中。
报业界出现了各种怪现象:报人报纸的品格底下;报纸的言论退化(北洋军阀实行言论禁锢政策);出现一些“有报无馆”的“马路小报”,鬼报。
这一时期的通讯社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讯社不下20家。
三,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一)著名记者1、黄远生生平简介(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
生于清光绪十年十一月三十日(1885年1月15日),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发蒙时期广涉经史子集,家里还特意请了一位外籍女教师教他学习英语。
少年时就读于南浔公学,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对清末黑暗现实不满,向往进步与自由。
时值上海南洋公学闹学潮,黄远生等人在上海《中外日报》刊登贺电,“恭贺南洋公学同学全体脱离专制学校之苦”。
不久,南浔公学学生罢学,黄远生是发动者之一。
然而在这次事件后,他“为家人所促迫,而陷于科举”。
1903年应德化县试,得为秀才;同年秋应江西乡试,中举人;次年赴京参加会试,又中进士。
同榜中进士的有沈钧儒、谭延闿、叶恭绰等知名人士。
这是中国最后一批进士,而黄远生是其中最年轻的,当时还不满二十周岁。
黄远生中进士后,已获得“知县即任”资格,本可走马上任。
但他无意于仕途,经再三申请,获清政府批准以进士资格赴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
1909年学成回国,被清政府任命为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和编译局纂修官。
他本来就厌倦官场,痛恨清朝的腐败,于是接受了李盛铎的建议,在辛亥革命后辞去官职,专门从事新闻工作。
黄远生对袁世凯的统治抱有幻想,寄予希望,多次为袁世凯出谋划策。
袁世凯鉴于黄远生在舆论界的声望,对他十分器重,并多方拉拢利用。
袁世凯称帝期间,袁氏想借重他在舆论界的声望,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
黄远生坚辞不就,由北京避到上海,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公开表示在国体问题上“与贵报主义不合”。
为了避祸,他只好远走美国,1915年12月25日晚上,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方面枪杀,年仅31岁。
2、新闻传播活动1912年创办和主编了《少年中国》周刊,这是他记者生涯的开始。
之后他还主编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月刊,担任过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的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报》的撰述,同时还经常为《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
在短短四五年新闻记者生涯中,他以其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超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一举成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擘,被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为“报界之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
黄远生以撰写新闻通讯见长,“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在是黄远生开始的。
”他的新闻通讯有几个特点:一、题材重大,记载翔实。
二、忧国忧民,痛下针砭。
三、须眉毕现,幽隐毕达。
四、通俗自然,不拘一格。
方汉奇先生称其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名记者。
”所作通讯评论作品,后辑为《远生遗著》4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新闻思想黄远生在新闻工作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对于我们中国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可以说都是无价瑰宝。
一、他论述了舆论机关的使命。
他认为办报的目的是“主持政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使“百年之后,吾黄种犹有再兴之日”,主张舆论机关应“为民生社会请命。
”他指斥一些不良报人:“袁总统以马为鹿,我亦不敢以为马;袁总统以粪为香,我亦不敢以为臭。
此其人,除为袁氏之家奴或走狗外,有何用处!”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屏绝因缘,脱离偏依”。
对最大权势袁世凯的态度应是“以公明之正义督责之”。
在他许多的通讯中,上至总统袁世凯,下至各级官僚,他都敢指斥揭露。
他把辛亥革命后的政坛斥之为“循私弄权,无异于前清”,“乃弊不革,而反加甚”。
“政治之日趋险恶者,非他人为之,乃袁总统之自为之也”。
说袁本人是“扶植个人之势力而为不能执行国家之权利也。
”二、提出新闻记者必备的修养。
记者当具备“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功夫,也称为“四能说”。
一能,“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是谓能想;二能,“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三能,“闻一知士,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四能,“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
简单的说就是脑子要活,要快。
要勤于跑动,没有实践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马上就可以有这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上去。
同时写出的文章还要具有耐读性,对新闻事件的描述要清晰、生动,这样才可以吸引受众。
三、黄远生新闻工作的原则是客观、真实、公正、全面、超然。
在新闻工作上,他主张写实。
他说:“吾人皆自述其思想,且以最诚实单纯之感想为限,而决不假于造作与劝化的口吻。
以吾人今日之思想界,乃最重写实与内照之精神,虽其粗糙而无伤也。
”1914年他在《本报之新生命》一文中,系统地阐发了对新闻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理解。
他讲到,“吾曹此后,将力变其主观的态度而易为客观”,对政局时事乃至一切事物,本其所信,发挥自以为正确的主张,但决不以自己为唯一主张,或以一种主张排斥他者,而是综合事实来判断,反对“凭恃理想发挥空论”。
事实不足以作判断时,就仅仅提出事实,供社会参考,不急于妄发主张。
他主张记者要与党派划开界限,成为“超然不党之人”,“主持清议”,“予以忠告”,“无所偏倚”。
努力超越现实政治,坚持报纸的公共性,避免使舆论成为私利的工具。
4、历史贡献一、他开创了通讯这种新闻文体。
“通讯”一词,此前已见于报刊,但仅指由外埠邮寄传来的新闻,称为“某地通讯”,以区别于电讯。
黄远生的通讯因为富有特色,他白描式刻画、极具现场感的文字,广受读者追捧,而且深受欢迎更慢慢变为一个专有名词,甚至是一种新闻体裁的名称。
“远生通讯”指的是比消息更加详细和生动的报道事物或人物的新闻体裁。
此文体始于1912年初的《申报》上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讯”专栏,故称“远生通讯”。
这种通讯特点有:1、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2、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3、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嬉笑怒骂,涉笔成趣4、语言通俗生动。
黄远生就凭借着他“远生通讯”中幽默讽刺的文笔,吸引着众多读者的关注。
当年的他可谓年少风光,时人赞为“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二、黄远生的政论也很出色,它继承了“时务文体”的特点而又以深刻见长,如《游民政治》就揭露了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中国社会就是人吃人的社会。
此文还指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官僚之侵蚀如故,地方之茶毒如故”,今天不过是“去皇帝而代之以大总统”而已。
这就是说早在1912年黄远生就论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这是很不容易的。
三、新文化先驱。
不过,如果你以为黄远生的历史贡献仅是表现在新闻工作当中的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他在更深层的价值与更为深远的意义来说,他又是作为一位新文化先驱者的形象而存在的,也许这才是他能在中国新闻史中站立着公认的“第一人”的位置的原因所在。
他的文化活动只有辛亥革命前后短短的几年时间,正是中国文化觉醒前最黑暗的时刻。
这时比其年长一代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几乎都将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从19世纪末活跃在时代潮头的思想先驱变为“不进则退”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而“五四”一代彻底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在此时大都尚处于困惑、迷茫、探索或沉寂之中,既未找到中国文化觉醒的突破口,也还未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庞大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