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面向服务的GIS架构在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行 栅格 插值 处 理 , 合行 政 区 、 域 、 壤利 用 、 结 水 土 地
1 引 言
为应 对全 球气候 条件对农 业 的不 利影响 , 要 需 根 据对 未来气候 的预 测调整农 业产业 结构 , 在适 宜
的时 间和地点 种植 最 适 宜 的作 物 。以往 进行 农业
产 合理 布局 以及 未 来农 业 发展 规 划 提供 可靠 的科 学 依据 。在 GI S应用 上 , 系统 需 要 从 高 分 辨 率基 础 地理 数据 中提取 高 程 、 度 、 向等地 形信 息 生 坡 坡
成插值 模型 的背景 场数据 , 用气象 台站观察数 据进
对 GI 用方 面的需求 主要为 以下 四点 。 S应
文 献标 识 码 : A
S r ie o in e S F a wo k f r t e F n rc lu a i tcZo i g e vc - re td GI r me r o h i e Ag iu t r l ma i n n O
M A — , Yiwu ZH U n b 0, Ni - o BAIShu r n —e
( .H i r o ma eCo pu i g Ce t r,H una n v r iy,Cha s 41 08 1 gh Pe f r nc m tn n e n U i e st ng ha 0 2,Ch n i a,
2 S h o mp t r An mmu ia in,Hu a ie st . c o lOfCo u e d Co nc t o n n Un v r i y,Ch n s a 4 0 8 a g h 1 0 2,Ch n ) ia
公共气象服务

三、公共气象服务—专业、专项工程气象服务
风能和太阳资源评估和预报服务 风能资源详查
为风电规划、风电场选址提供气候资 源评估服务: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8个 地方政府风电规划:66项 风电场选址:300多个
效益
2011年风电气 象服务效益评 估显示,我国 风电行业气象 服务总体贡献 率为1.85%, 气象服务效益 值约为8.85亿 元。
服务行业:农业、水利、航空、海洋、交通、电力、城建、林业、工矿、能源、环保、 保险、旅游盐业,储运,卫生、体育等
面向农业和林业生产、农田建设和林业资源保护等,开展的农业气象服务。
面向大江大河、湖泊水库,提供重点流域面雨量和汇流、重点江河冰情、凌汛
监测和预报服务,以及重点城市的积涝预报和地表水资源定期评估分析等服务。
一样,具有公益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基本特征。
非竞争性:一个消费者对一种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 和使用
非排他性:公众的任何一员都不能被排除在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之外,都可以享 受这种产品。
公共气象服务在保持气象服务公益性这一基本属性的同时,也表现出部分非公益性的 特点。
一、公共气象服务内涵
三、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
产品:《重要气象报告》、《气象信息专报》、《天气要情》、
《重要气象信息》、《天气实况》、各类预警信息、《天气快
报》……
平台 :MESIS(气象服务信息系统),建立数据环境统一、数据分 析算法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产品标准规范统一的体系架构,支持 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决策气象服务一体化应用。
公众生活
行业安全生产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生物环境和农业生产等因素的特点,将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利用规划,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一、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首先需要收集有关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农作物适宜性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气象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
2. 专家评估与判断:在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与判断。
专家可以根据各项数据以及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农业资源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3. 地方实地调查与验证: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中需要进行地方实地调查与验证。
通过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农民的种植习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农业资源区划。
4. 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在数据收集、专家评估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重要环节。
规划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优势特点,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二、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方法1. 土地资源分区: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核心环节。
土地资源分区可以根据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承载力等因素进行划分,划分出适宜粮食作物种植的区域、适宜果树种植的区域、适宜蔬菜种植的区域等。
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水资源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关键环节。
水资源分区可以根据降水量、水利设施情况、水质等因素进行划分,划分出适宜灌溉农田的区域、适宜养殖的区域、适宜渔业发展的区域等。
3. 气候条件分区: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气候条件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重要内容。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研究与探讨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研究与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结合大同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数据,针对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利用的实际,对当前农业气候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开发利用对策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候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程度日益深入,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改善小气候、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已经和正在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下面以大同市农业气候资源为例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研究。
1农业气候资源的组成要素及特点1.1组成要素农业气候资源即能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气候要素中的物质和能量,它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农业气候资源由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大气资源和风资源组成。
农业光资源包括太阳总辐射量、光合有效辐射量、日照时数等。
农业热量资源包括积温、生长期、无霜期等。
农业水分资源包括降水量、土壤储水量等。
空气资源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和其他微量气体。
1.2主要特点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征,总体来说农业气候资源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特点。
全球光、热资源呈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的纬向分布趋势,降水量季节变化地区性明显,区域性温湿度变化明显。
因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再加上西高东低的地势,农业气候资源特点明显,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从而形成了气候资源的多样性和立体性,由此产生出与此相关的农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形成以农、林、牧三大支柱产业结构为主,其它各业为辅的多种多样的气候适宜区。
GIS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GIS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应用1、在水资源管理、保护与规划中的应用在水资源规划中,常用GIS进行多目标分析以及可视化技术等。
基于GIS的水资源规划管理被认为是一种灵活的规划工具,能够克服传统的大尺度战略规划的缺点。
应用案例:南非水利林业部开发的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利用GIS模拟发展前景方案,以便更好地把握国家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方向。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调水方案比较研究、调水路线设计、施工管理和监督和效益分析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持,为加强工程前期工作的完成和工程的实施做出了很大贡献。
GIS同样广泛地应用于区域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中。
应用案例:英国A.M.Gumell等利用河流沿岸植物品种数据的多变量生态分析来识别英国河流的环境优化程度。
我国的上海市、广东省、山西省已经分别建设了以GIS 技术为支撑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有的已在此基础上向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迈开了新步伐。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GIS主要用于在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区域水资源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
应用案例:美国休斯敦的水源试点研究中把该市水源保护区内的202个现行公共供水井用GIS和模型界面来加以描述,并用GIS数据库识别水源保护区内的潜在污染源。
范吴明,杨国范等2002年以沈阳市浑北灌区为例,通过建立灌区用水管理信息系统,探求灌区用水管理的新模式,以促进灌区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GIS能根据规划者的要求确定不同的规划方案,同时模拟各种方案实施后的实际状况。
如利用DEM自动识别流域边界并提取流域特征,如不同蓄水位条件下水库的淹没范围、淹没深度分布情况及库容的计算,并以图像的形式显示。
当污染事故发生时,能在了解事故地点、污染源的排放强度、当时的水文情势等基本信息后,借助GIS迅速模拟预测污染物未来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为迅速采取有关应急措施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2、用于农用土地评价与利用农用地评价工作繁琐,工作量大,GIS以其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功能,在农用地评价信息管理、农用地自然质量评价、农用地经济评价以及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为农业服务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23 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管 .
多年来 , 气象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深 刻揭示 了平 原地区农 业气候资 源 时空 变化规律 , 有效地提 高了农业气候资源 利用率 ; 调查开发 了广大 丘陵 山区丰富多样的农业气候 资源 , 加速 了山区经 济建设的发展 ; 开展 了综合农业气候 区划与单项或部 门农业气候 区划相配套 、 简明区划与详 细区划相配置 和生产力布局的认识 , 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 发展高产 、 优
质、 高效农业 ,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提 . 2 近 年来 ,气象工作者通过 结合 农业生产实 际开展 了大量 的调 查考 察、 观测和试 验研 究 , 对低温冷 害 、 霜冻害 、 害 、 冻 干旱 、 洪涝 、 干热 风 、 寒 露风 、 冰雹 、 大风和风沙及森林火 灾等主要农业 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 、 诊 断技术 、 指标建立 、 预测方法及 防御技术进行 了研究 , 动了农 业气象灾 推 害减灾研究和应 用工作 的开展 。 1 农业气象预报服务 . 3 2 世纪 7 年代 中后期至 8 年代 中期 , O O O 农业产量气象预报技 术得 到 迅速发展 , 在气象 部门建立起农业 产量气象预报业务 , 预报精度和时效 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深受各级政府 和生产部 门的欢迎 。2 世纪 8 O O 年代 中后期至 9 年代 , 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遥感信息进行冬小麦长 O 气
调整 和种植结构调整 、 西部大 开发计划 、 生态环境建设 减轻气候变化对
农业影响的适应 对策 、 气象灾害防御和减缓极端气候事件对策及 国家食 物安全等等。 究其原因 , 首先是对国家的需求 了解不够 , 不能有针对性地 开展工作 ; 次是对于大量新 出现 的问题和研究对象缺乏 了解 ; 其 更重要 的是 目 前农业气象基础研究水平仍较低 , 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够先 进, 基础数据积累不够。
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1.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包括合理施肥、节约用水、合理轮作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和排放的污染物。
2. 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度和肥力,如覆盖耕作、植树造林等。
4. 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5.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测,提供农业生产的科学依据,减少农业风险。
6. 推广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源、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7. 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农田、森林、水源地等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8. 制定农业气候适应策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减少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气象预警信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防治病虫害等。
10. 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GIS在农业中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GIS在农业中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一、应用现状1.1国外GIS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
加拿大、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GIS在农业中的研究,目前已得到较为广泛而又深入的应用。
如美国用装有GIS的农业机械进行变量作业,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开发出许多基于GIS的决策支持系统侧,法国数字植保机械集成应用GPS和GIS进行变量喷施作业。
据1998年美国精确农业服务商和种子公司的调查显示,在他们的用户中,有82%土壤采样时采用GIS制图,61%采用GIS进行产量分析。
印度、巴西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采取措施,依托GIS、遙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各具特色的数字农业。
诸多实践表明,包括GIS在内的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科技贡献份额逐年提升。
1.2国内GIS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GIS 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国的农业领域,从耕地资源决策管理、区域农业规划与区划、农业灾害监测、粮食流通管理与粮食生产辅助决策到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农作物估产研究、精确定量农业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研究成果己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推进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之超图、傲图等国产GIS软件的推陈出新,以及农业GIS应用专门人才的加快培养,均为GIS在农业领域的扩大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农业中对GIS的应用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是已经展现出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展现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
2.1现有专门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农业GIS研究与应用发展的步伐。
对于GIS 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国在这方面还不太成熟,技术不完善,造成专业人员的短板,这就是农业在GIS上的应用缺乏支撑条件。
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摘要:农业气候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过程, 且能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物质或能量的农业气候要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资源已成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本文从气候资源的内涵、分类、区域划分、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农业气候资源的认识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字:气候资源分类利用与开发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1]。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人口增长了2倍,能源和天然资源的消费增长了10倍。
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气候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提供无污染的能源,是未来可开发利用的理想资源。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那些属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农业气候要素,它们不仅影响而且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能为农业生产对象所利用, 例如太阳辐射(光能)、二氧化碳、氧和水等。
作为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气候,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害则称为灾害,称为农业气候灾害。
目前, 农业气候资源已成为农业气候学的两个重要学科分支,目前已经有许多相关研究[ 2-4]。
一般来说, 农业气候资源是以其自身的量值、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各资源不同量级的组合类型等来表示其质量优劣的;而以各资源不同量级控制的面积或总量以及各资源不同量级组合类型所控制的面积来表示其数量多少的。
农业气候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 具有无限的循环性和单位时段的有限性、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区域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相互依存性和可改造性等特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候资源的地方差异对各地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通过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对合理指导地方农业生产活动、发展适合地方气候资源特点的特色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5]。
1.气候资源的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候资源已成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一、概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划规划显得愈发重要。
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对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规划,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法1. 调查研究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的调查,以及农田分布、作物类型、养殖业分布等农业生产情况的调查。
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
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区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综合评价中,需要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农业生产布局、交通水利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各个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为区划的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
4.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结果,制定农业资源区划的具体方案。
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到各项因素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划分标准和区域规划,确保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三、分区方法1. 自然条件分区法自然条件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划分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
通过自然条件分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和适宜的生产类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源开发分区法资源开发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进行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因素。
通过资源开发分区,可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功能分区法功能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功能进行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粮食生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畜牧业生产区等。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W U e -ue l ( n u Isi t o tooo ia S in e , fiAn u 3 0 ) W ny t a A h in tue f e rlgc l ce c sHee, h i 0 3 t Me 2 1
Ab ta t I epo rmmee vrn n fcn bettepo ica go tooo ia o eain sse o w r , ihw sd v l e y sr c nt rga h n i me ta igojc, rvn il ree rlgel p rt ytm sf aewhc a e eo db o h a o t p
c nv ne to e ain a d c ude p r ma yk n so rd t u h a p ca r p p cu e,a l aa,e ta Oo .Thss f r a e o e in p rto n o l x o t n i d fp o ucss c ss e ilg a h, it r tbe d t tx nd S n i ot e h dbe n wa
吴文玉 , 啊彬方 , 2 2 杨太明 , 2 张爱民 , 2
(. i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安徽合肥 2 0 3 ;. 3 0 2安徽省大气科学 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 1 安徽合肥 2 0 3 ) 3 0 1
摘 要 在 面向对 象编 程环 境 下 , 用组件 集 成技 术 、 件 G S开发技 术 和 数据 库技 术 开发 研制 的省级 农 业 气 象业务 系统 软件 具 有数 应 组 I 据 库 管理 、 业 气 象情 报 处理 、 业 气 象预报 服 务 、 农 农 环境 遥 感监 测应 用 、 业 气象 灾害监 测 评估 和 农 业 气候 资 源利 用 等 多种 功能 。 农 系 统提 供农 业 气 象信 息处理 、 工 、 布 的一 体化 平 台 , 机界 面友好 , 作 方便 , 够输 出专题 图件 、 加 发 人 操 能 图像 、 格 数据 和 文本 等 多种 形 表 式的 产 品。 软件 已在 全 国各 省 级农 业 气 象业 务单 位推 广 应 用。 该 实际应 用表 明 , 系统 实时性 和 实用 性 强 , 该 具有 开 放性 和 可扩 充 性 ,
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

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农业技术角度的地理知识点一、农业气候资源普查气候资源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气候资源普查是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通过普查,查清各种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气象台站预报和服务提供基础数据。
气候资源普查的内容和方法气候资源普查主要包括温度、光照、降水、风、湿度、蒸发等气象要素的普查;农业生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和适应性的普查;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太阳辐射、地表热状况等物理因素的普查。
气候资源普查的方法主要有: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实地调查观测和遥感资料的结合应用。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
二、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区划的意义和原则农业气候区划是气候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需求以及农业生产特点,将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划分为一个区,以便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气候区划的原则包括:相似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是指区划的各个分区在气候条件方面应当具有相似性;主导因素原则是指要抓住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综合性原则是指要综合考虑各种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一致性原则是指区划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于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和步骤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主要包括:根据气象台站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面积的气候信息;以及野外实地调查观测。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各种气候因子在不同地区的变化情况,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气候区划的步骤包括:收集整理气象台站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农业气候区划图;野外实地调查观测;综合分析,提出区划报告。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划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改完善。
三、农业技术角度的地理知识点农业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农业技术是指农业生产中所应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农作物的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技术。
GIS系统设计及应用PPT课件

道路剖面图
第4页/共221页
用户通过GIS的客户端软件,可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显示、统计、制 图及运行空间分析。
道路拓宽工程拆迁分析
第5页/共221页
土地能力和适用性分析
第6页/共221页街区信息查询第7页 Nhomakorabea共221页
建筑设计与管理
第8页/共221页
污染物泄漏扩散分析
第9页/共221页
第59页/共221页
4.5专业模型分析处理系统
• 地学模型设计 •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型 • 空间分析函数 • 专业模型库 • 综合评价模型
第60页/共221页
4.6空间信息输出系统
• 屏幕制图显示 • 打印制图输出系统 • 矢量绘图输出系统 • 属性数据制表输出
第61页/共221页
4.7用户界面设计
第64页/共221页
设计模式四个基本部分
• 1)模式名称:描述一个设计问题、它的解法和后果; • 2)问题:告诉什么时候要使用该设计模式,解释问题及其背景; • 3)解决方案:描述设计的基本要素、它们的关系、各自的任务
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 • 4)后果:描述应用设计模式之后的结果和权衡。
第65页/共221页
第49页/共221页
4.1系统总体设计
• 主要侧重于: • 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 总体结构描述 • 软、硬件选配(包括恰当的GIS软件) • 数据来源、规范内容确定 • 应用模型和产品输出形式设计 • GIS软件设计 • 系统维护与评价
第50页/共221页
4.1.1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 系统需求: • 用户情况 • 系统目的和任务 • 信息容量和类型 • 具体功能的清晰描述(模块功能、数据结构) • 用户界面 • 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 软件水平和使用周期
山西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为气 候资源开发利用 和保 护项 目的实施 提供 服 务。县级 以上 人民政府其他有关 部 门应 当在各 自的职责范 围 内 , 做 好气 候 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1 二 作。 ” ( 二) 规范 了气候 资源监测基础设施
能供 热采 暖和制 冷 系统 、 太 阳能 光伏 发 电系统等 太 阳能利用 系统 。鼓 励 、 支持
和保护 的建议, 编制气候资源区划 。 ” 第八
条规定 : “ 县级以 t人 民政府应 当组织 气
象 等有关 部 f J , 根据 本行 政 区域 民经 济 和社会 发展规划 以及本省气候 资源区
划, 编 制 本 行 政 区 域 气 候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和保护规划。 ” ( 四) 建 立 了气 候 资 源 监测 资料 汇 交
有关 部门监 管与服 务 的职 责 。 《 条例 》 第
四条规定 : “ 县 级以上人 民政府应 当加 强
发项 目和大 型太 阳能 、 风能 等气候 资源 开发利 用项 目, 应 当进 行气候 可行 性论 证; 气候 可行性 论证 应 当南周务 院气象 主管机构确认 的具备相应论 证能力的机 构进行。 ”
建设 和气候 资源监测 站建 设 。 《 条例》 第
十条规定 : “ 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当加强 气候 资源监 测基础 设施 建设 , 组 织开 展 气候 资源普 查T作 , 为气候 资源 开发利
( _ 二 ) 《 条例》 的出台是 山西省完善气 候资源法规 的需要 。 《 条例》 m台 , 将 使气
于l 2月 1日起实施 。这 是山西省出 台的
首部关 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和保护方面 的地 方性 法规 , 是 山西 省气候 资 源开发 利用 和保 措 。
农业资源开发与市场应用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农业资源开发中,最主要的自然资源是?A. 土地B. 水C. 空气D. 矿产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资源开发的原则?A. 可持续性B. 经济效益最大化C. 生态平衡D. 社会公平3. 农业市场应用中,最重要的市场参与者是?A. 农民B. 政府C. 消费者D. 农业企业4. 农业资源开发中,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A. 种植业B. 畜牧业C. 林业D. 以上都是5.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是?A. 产品类型B. 消费者需求C. 地理位置D. 以上都是6. 农业资源开发中,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A. 灌溉技术B. 水循环利用C. 水质保护D. 以上都是7.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是?A. 产品定位B. 价格策略C. 促销活动D. 渠道管理8. 农业资源开发中,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A. 过度耕作B. 不当的农业实践C. 气候变化D. 以上都是9. 农业市场应用中,品牌建设的关键步骤包括?A. 品牌定位B. 品牌传播C. 品牌维护D. 以上都是10. 农业资源开发中,可持续农业的定义是?A. 长期保持生产力B. 保护环境C. 提高农民收入D. 以上都是11.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是?A. 了解消费者需求B. 分析竞争对手C. 确定市场机会D. 以上都是12. 农业资源开发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在于?A. 维持生态平衡B. 提供遗传资源C. 促进农业创新D. 以上都是13. 农业市场应用中,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A. 采购B. 生产C. 分销D. 以上都是14. 农业资源开发中,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温度变化B. 降水模式变化C. 极端天气事件D. 以上都是15. 农业市场应用中,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在线销售B. 供应链优化C. 市场信息获取D. 以上都是16. 农业资源开发中,土壤肥力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A. 有机肥料使用B. 土壤测试C. 轮作制度D. 以上都是17.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是?A. 产品特性B. 消费者群体C. 竞争环境D. 以上都是18. 农业资源开发中,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A. 植被恢复B. 梯田建设C. 防风固沙D. 以上都是19. 农业市场应用中,价格策略的主要类型包括?A. 高价策略B. 低价策略C. 竞争定价D. 以上都是20.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表现是?A. 新品种培育B. 高效农业机械C. 精准农业技术D. 以上都是21. 农业市场应用中,促销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A. 广告B. 折扣C. 展览会D. 以上都是22.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保险的作用是?A. 风险管理B. 收入保障C. 促进投资D. 以上都是23. 农业市场应用中,渠道管理的关键步骤包括?A. 渠道选择B. 渠道协调C. 渠道评估D. 以上都是24.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类型包括?A. 食物生产B. 水资源净化C. 气候调节D. 以上都是25.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细分的主要方法包括?A. 地理细分B. 人口细分C. 行为细分D. 以上都是26.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A. 堆肥化B. 生物气化C. 资源回收D. 以上都是27. 农业市场应用中,品牌传播的主要渠道包括?A. 社交媒体B. 传统媒体C. 口碑营销D. 以上都是28.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包括?A. 资源枯竭B. 环境污染C. 社会经济问题D. 以上都是29.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机会分析的主要工具包括?A. SWOT分析B. PEST分析C. 五力模型D. 以上都是30.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促进农业生产B. 保护农民权益C. 维护市场秩序D. 以上都是答案部分:1. A2. B3. D4. D5. D6. D7. A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接下来是后30道选择题及其答案:试题部分:31.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是?A. 农业生产系统B. 农业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C. 农业经济系统D. 农业社会系统32.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包括?A. 价格竞争B. 产品差异化C. 服务竞争D. 以上都是33.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多样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产量B. 降低风险C. 增加收入D. 以上都是34.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扩展的主要策略包括?A. 地理扩展B. 产品线扩展C. 市场细分扩展D. 以上都是35.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是?A. 资源高效利用B. 废弃物资源化C. 环境友好D. 以上都是36.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调研的主要方法包括?A. 问卷调查B. 深度访谈C. 市场观察D. 以上都是37.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气候适应性的主要措施包括?A. 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B. 改进农业管理技术C. 建设防护设施D. 以上都是38.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定位的主要策略包括?A. 高端市场定位B. 大众市场定位C. 细分市场定位D. 以上都是39.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挑战包括?A. 水资源短缺B. 水质污染C. 水资源分配不均D. 以上都是40.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营销组合的主要元素包括?A. 产品B. 价格C. 促销D. 以上都是41.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土地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A. 合理利用B. 保护土壤C. 提高土地生产力D. 以上都是42.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竞争分析的主要工具包括?A. SWOT分析B. PEST分析C. 五力模型D. 以上都是43.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A. 基因编辑B. 生物农药C. 生物肥料D. 以上都是44.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细分的主要优势包括?A. 提高市场针对性B. 增强市场竞争力C. 提高市场效率D. 以上都是45.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减少污染B. 保护生态C. 促进可持续发展D. 以上都是46.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营销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 市场分析B. 营销目标C. 营销策略D. 以上都是47.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主要技术包括?A. 生物转化B. 能源回收C. 材料回收D. 以上都是48.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扩展的主要挑战包括?A. 市场饱和B. 竞争加剧C. 法规限制D. 以上都是49.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生态补偿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 提高农民收入D. 以上都是50.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营销策略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A. 市场份额B. 客户满意度C. 营销成本D. 以上都是51.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A. 水资源节约B. 水质改善C. 水资源管理D. 以上都是52.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包括?A. 价格竞争B. 产品创新C. 服务优化D. 以上都是53.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土地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A. 土地整治B. 土地复垦C. 土地利用规划D. 以上都是54.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营销的主要挑战包括?A. 市场变化B.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C. 竞争激烈D. 以上都是55.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价值包括?A. 经济价值B. 生态价值C. 社会价值D. 以上都是56.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包括?A. 提高销售额B. 增强品牌影响力C. 提升客户忠诚度D. 以上都是57.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性的主要策略包括?A. 调整种植结构B. 改进农业技术C. 建设防护设施D. 以上都是58.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细分的主要步骤包括?A. 确定细分标准B. 选择目标市场C. 制定营销策略D. 以上都是59. 农业资源开发中,农业废弃物处理的主要目标包括?A. 减少污染B. 资源回收C. 提高环境质量D. 以上都是60. 农业市场应用中,市场营销的主要原则包括?A. 顾客导向B. 价值创造C. 持续改进D. 以上都是答案部分:31. B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5张)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
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
第四条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第五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的气象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对其气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第六条从事气象业务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气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培养气象人才,推广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保护气象科技成果,加强国际气象合作与交流,发展气象信息产业,提高气象工作水平。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艰苦地区和海岛的气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
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2.13•【字号】晋政发〔2022〕27号•【施行日期】2022.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22〕2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和气象强省建设,服务保障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目标,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和民生改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形成与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具有山西特色的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
到2035年,山西气象科技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碳达峰碳中和气象支撑、人工影响天气、航空航天气象保障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气象综合实力迈进全国先进行列。
二、工作任务(一)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1.坚持预防为主,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在气象灾害敏感区、易发区和高影响区,建成多尺度、无缝隙、全覆盖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摘要:为了实现山西省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
发和利用,利用山西省109个县市1961―2010共50年的气候资料和DEM高程数据,以及搜集到的农业气候资源区划
指标、农作物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指标,基于GIS技术和小网格推算模型完成高分辨率的农业气候、优势和特色农业及经济林果的气候区划,建立了适合山西省的精细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系统。
基于该系统,完成了对山西省气候区划、农业气候区划和作物气候区划的研究,生成了不同种类作物的区划图。
该结果可以为山西省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农业气候区划;作物区划;服务系统;B/S架
构
中图分类号:S162.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6.12.026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山西省曾进行过全省
范围的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为山西省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农业产量的稳步增加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原有农业区划产品已不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客观上需要更科学、更精细的农业气候区划产品。
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开展了针对山西省的气候区划研究――谢爱红、
王士猛等(2004)在对山西省62个气象台站资料插值的基础上,利用SPSS进行了山西省气候区划;韩锦涛和李素清(2006)基于山西省109个县的多年统计资料的平均值,应用聚类分析对区域的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进行了区划;赵海英、栗锡龄等(2009)在介休市33个观测点的基础上,用物候指标对该市气候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赵永强、武永利等(2013)基于DEM高程数据建立了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集。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全面的服务于山西省气象业务的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系统可以涵盖气候区划、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和作物区划,同时可以实现自助区划。
1 数据资料和系统开发环境
1.1 数据资料
数据资料有山西省109个气象站1961―2010共5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建站晚于1961年的从建站资料开始),山西省、市、县的shp矢量文件,分辨率为90 m×90 m的SRTM DEM 数据。
资料来源于山西省气候中心。
1.2 系统开发环境
所需的最低硬件环境为:企业级专用服务器、双核处理器,主频在2.2 GHz以上,1 G内存,独显(512 M),120 G 硬盘。
所需的基本软件环境如下所示。
数据存储部分:sqlserver2005企业版;
地图服务处理发布部分:aspmap4.7;
Web程序部分:.net4.0类库+IIS6.0服务器
+Office2003+Silverlight4.0运行时+Silverlight4.0扩展包
+Microsoftajaxlibrary+ArcGISAPIforSilverlight2.0;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serverpack2;
数据调用:IDL交互式程序语言。
1.3 系统开发技术流程
系统开发技术流程为:①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与当地有关人员座谈等方法了解各地的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经济林果和主要气象灾害等,确定区划对象、区划指标;收集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然后导入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系统。
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多元回归法和小网格推算法构建面域上的山西省气候要素(分辨率90 m×90 m),结合各区划指标开展山西省气候区划、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和作物区划,并对区划结果进行检验。
③将区划结果存放于区划结果数据集中。
系统建立之后,工作人员可基于Web平台对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结果进行发布、制图、输出,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助式农业气候区划,以方便开展专题服务或其他咨询服务。
系统开发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2 区划系统架构与功能
2.1 系统框架设计
采用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AJAX网页开发技术,并采用C#语言来编程,使用作为开发控件,结合SQL2005数据库技术和IDL交互式语言软件来构建系统平台。
整个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模式,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客户层。
其中,数据层负责存储数据,是获取系统所需原始数据的操作层,是操作数据,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的基础;服务层是核心部分,主要是针对数据访问层具体问题的操作,对数据业务的逻辑处理;客户层主要是对用户请求的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2.2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分设一般用户和管理员用户两种登录方式。
其中,一般用户登录后仅显示“区划成果”和“退出系统”两个功能模块,只有浏览和下载本地区区划结果的权限;管理员用户登录后,系统界面右上方显示6个功能模块,即基础数据、图件资源、自助区划、区划成果、系统维护、退出系统,以便进行修改和完善。
2.2.1 基础数据
该部分包括统计数据、行政区域数据和观测数据。
统计数据包括所有的基本数据,比如温度、降水、日照、农业气象灾害等;行政区域数据包括社会总产值GDP、人口、农田
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等;观测数据包括31个农气站实时观
测的农作物生长发育日期、长势等。
2.2.2 图件资源
该部分包括栅格化后的所有基础信息数据、农业气候资源基本信息数据、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农业区划等图件数据。
2.2.3 自助区划
自助区划模块可对新作物进行区划,只需在“区划DIY”对话框中编辑执行该作物的区划指标即可。
例如,有一种新的作物――红薯,它与“1月平均气温”和“7月下旬降水”关系密切,在变量列表中选择这两个变量,然后在公式编辑框编辑区划指标,最后点击“执行”区划。
除此之外,也可以对已有作物重新区划。
2.2.4 区划成果
区划成果包括农业区划、降水资源、热量资源、光能资源等,用户可在该模块下制图和下载区划结果图。
除上述功能外,系统还可对矢量图、栅格图、数据高程图(DEM)、
注记和属性数据进行以地理表达式为条件的逻辑查询,以及涉及不同图件和属性数据的综合查询、统计,且可完成图像的打印输出。
3 区划结果与分析
3.1 气候区划
计算了山西省平均气温以及稳定通过0 ℃、5 ℃、10 ℃
的初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山西省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年、季分布情况以及年际变化,以期揭示山西省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和光照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或等于10 ℃期间的积温、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作为参考指标,以年湿润指数为干湿区划分的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为辅助指标,引用《中国气候新方案》中的指标,使之更适合山西省的气候特点。
根据指标,将山西省分成了7个气候区,具体如图2所示。
表1所示为山西省气候区划指标。
3.2 农业气候区划
利用山西省109个县市多年的气候资料,在干燥度指数自然分区的基础上,结合热量指标(即年均气温),确定了区域农业气候综合开发和区划的指标,将山西省划分为6个农业气候区,具体如图3所示。
表2所示为山西省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3.3 作物气候区划
选取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玉米),结合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指标区划。
以冬小麦为例,首先查阅文献资料,找出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光、温度、水等相关条件;找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的关键气象因子,并计算其经验概率,以≥80%、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