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方式
广域网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
⼴域⽹数据交换的三种⽅式在实名制这块其主要的技术在于硬件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最理想的状态是每⼀台硬件设备都拥有⼀个⼴域⽹的ip,这样服务器和设备可以点对点直接通信。
但是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受制于ipv4的数量限制导致⼴域⽹的ip价格⾼昂,⽆法⼤⾯积的在设备中应⽤。
没有⼴域⽹ip情况下设备想和服务器进⾏数据交互,就变得⾮常复杂,就⽬前来讲只有三种⽐较主流的数据交互⽅案。
第⼀种⽅案是使⽤TCP、UDP协议通信,设备发送UDP数据询问服务器端可有数据需要下载,如果有数据需要下载设备端就发起TCP请求来下载数据。
这种⽅案的好处是只需要服务器端拥有⼴域⽹IP就可以进⾏正常的数据交换。
但是这个⽅案数据交互⾮常缓慢.每交互⼀次就需要间隔数⼗秒。
第⼆种⽅案是使⽤MQ协议通信,设备端订阅mq的某⼀个频道,服务器只需要把需要发送给硬件设备的数据推送到消息队列中,设备收到推送会⾃动下载数据。
这种通信⽅式效率很⾼在物联⽹这块应⽤也很⼴泛,是⽐较优秀的通信⽅案选择,但是技术实现难度很⾼、应⽤成本也很⾼。
第三种⽅案是使⽤中间层,我称之为称为数据交互管理器。
数据交互管理器部署在和硬件设备同⽹段的局域⽹中,它可以和硬件设备点对点直接通信,它通信的结果存储在本地然后在周期性的进⾏上传。
它的好处很明显,不需要设备⽀持服务器端(第⼀、⼆两种⽅案都需要硬件设备⽀持)、可以在⽆⽹络的环境⼯作,可以完全按照设备⽀持的⽅案进⾏开发,然后把需要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
看起来很ok,很完美,但是其实这种⽅案成本是⾮常⾮常⾼昂。
我在之前的⼯作中⼀直使⽤的是第⼀、第⼆两种⽅案进⾏设计开发、这两种⽅案看似成本很⾼,需要搭建单独的通信服务,但是从宏观和时间的⾓度来说其实很廉价。
因为它只需要更新服务端的软件就可以改造、调整优化、升级。
不需要考虑客户端,所有的设备只需要连接⽹络、配置好通信ip和账户就完成了,不需要进⾏多余的操作。
现在我们使⽤的是第三种⽅案,中间层。
数据交换与共享描述
数据交换与共享描述数据交换与共享是指在不同系统、平台或者组织之间传递和共享数据的过程。
这种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在同一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组织之间进行。
数据交换与共享对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合作,促进创新,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等。
数据交换与共享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文件传输,最传统的数据交换方式,通过电子邮件、FTP等方式将数据打包成文件进行传输。
2. 数据库共享,不同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共享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共享,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3. Web服务,通过Web服务可以实现跨平台、跨语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常见的方式包括SOAP和RESTful API。
4. 数据集成,通过数据集成工具可以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转换,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数据交换与共享涉及到数据安全、数据格式、数据一致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性、隐私保护、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一致性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此外,数据交换与共享还需要考虑数据所有权、访问控制、数据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
数据所有权涉及到数据的归属和责任,访问控制则需要确保数据只被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和使用,数据标准化则可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总的来说,数据交换与共享是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信息流动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合作,促进创新,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数据格式、数据一致性、数据所有权、访问控制、数据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
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
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式:
1. 网络通信: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例如通过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在网络通信中,计算机使用网络协议(如 TCP/IP)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2. 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一种低速的通信方式,通常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调制解调器等。
串口通信使用串行接口(如 RS-232、RS-485 等)来传输数据。
3. 并口通信:并口通信也是一种低速的通信方式,通常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等。
并口通信使用并行接口(如 Centronics、IEEE 1284 等)来传输数据。
4.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方式,例如 Wi-Fi、蓝牙、ZigBee 等。
在无线通信中,计算机使用无线网络协议(如 802.11、802.1
5.1 等)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5. 红外通信:红外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通常用于遥控器、手机等设备。
在红外通信中,计算机使用红外接口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6. USB 通信:USB 通信是一种高速的通信方式,通常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外部硬盘等。
USB 通信使用 USB 接口来传输数据。
总之,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数据交换方式教案
数据交换方式教案教案标题:数据交换方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2. 掌握各种数据交换方式的应用场景;3. 能够评估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在合适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方式。
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演示工具或学生计算机。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发学生兴趣,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视频展示介绍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数据交换方式的了解和应用经验。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问题,如何将文件从一个计算机发送到另一个计算机?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有哪些?等等。
2. 请一名学生将自己的解答汇报给全班,并与班级一起讨论和补充完善。
概念讲解(15分钟):1. 利用PPT课件,介绍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如直接连接、电子邮件、传真、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
2. 针对每种数据交换方式,解释其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
案例分析(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分发一个案例分析题目。
例如,“你是一家跨国公司的IT专家,请根据不同的数据交换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数据交换方式。
”2. 要求学生团队合作,根据案例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最佳的数据交换方式,并解释其理由。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案例分析题目中选择的数据交换方式的理解和判断依据。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选择数据交换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技巧。
3. 就学生的表现和理解进行评价,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探索其他数据交换方式,并进行比较和评估;2. 引导学生关注数据交换方式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注: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延伸。
数据交换的三种方法
您使用的浏览器不受支持建议使用新版浏览器
数据交换的三种方法
此处以C语言为例: 例:两个整型数:A和B,交换两个数 方法一:利用一个中间变量——C 先将A的值存入C中,再将B的值赋值给A,最后,再将C的值赋值给B。 方法二:利用加减法互换 先将A+B的值存入A中,再将A-B的值存入B,此时,B中的值就是原来A的值,最后,再将A-B的值存入A,此时,A的值就是原来B的值。 但是,这种方法在执行A+B操作时,会产生溢出,因此,不靠谱,我们再看看方法三。 方法三:利用异或操作 我们知道A^B^B = A, 我们将A^B的值存入A,与B异或后存入B,此时,B的值就是原来A的值,然后计算A^B,值存入A,完成值得互换。
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技术一、数据交换概述在多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称为数据交换。
交换技术是在欲进行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物理的和逻辑的连接,实现通信双方的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种技术。
数据通信网中任一用户与其他用户通信时,在交换中心局进行的接转操作方式。
采用数据交换可有效地利用数据通信网中的通信设备和电路。
需要交换的数据一般可以分为实时数据和允许等待的非实时数据。
这两种数据的流通特性不同,因而可采用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
数据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两类。
前者适合传输实时数据,后者适合传输非实时数据或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
二、数据交换的必要性点对点的通信:两端用户通过信道直接连接起来所构成的通信方式是点对点的通信。
数据交换的必要性:多个用户之间要进行数据通信,如果任意两个用户之间都有直达线路连接的话,虽然简单方便,但线路利用率低。
为此,一般将各个用户终端通过一个具有交换功能的网络连接起来,使得任何接入该网络的两个终端由网络来实现适当的交换操作。
下图为DTE用户接入交换网:三、路由交换设备的概述1、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交换机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连接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在多个计算机或网段之间交换数据,用来解决带宽不足和网络瓶颈问题。
交换机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数据。
交换机在进行数据转发时,根据数据包的MAC地址决定数据转发的端口,而不是简单地向所有端口进行转发。
当交换机需转发数据帧时它会检查该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在MAC 地址表中查找该地址位于哪个端口,从而确定数据包发送给相应的目的端口。
若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不在交换表中,则将包广播到每个端口。
2、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路由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负责转发数据的设备。
它的基本功能是在多个网络之间进行路径选择和数据转发。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8第八章数据交换技术详解
2.分组交换原理
分组交换方式可以进一步分成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分组交换和提供 虚电路服务的分组交换。分别简称
为数据报(DG, Data Gram)和虚电 路(VC,Virtual Circuit),在计算
PAD完成 拆装功能
机网络中有时又把它们 称为无连接服务(Con-
nectionless Service)和面向连 接服务(Connection Oriented)。
所谓虚电路方式.就是在传送用户数据前先要通过发送呼
叫请求分组建立端到端之间的虚电路;一旦虚电路建立后,属
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最后通过呼叫 清除分组来拆除虚电路,如图8-7所示。
1.虚电路的建立
2.虚电路的特点
虚电路是在数据传送之 前建立起来的一条站与站之
共36页
12
间路径,但并不像电路交换有一条专用的线路。分组在每个节 点上仍然需要缓冲,并在线路上进行输出排队。各个节点不需 要为每个分组作路径选择判定。
一、分组交换工作原理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采用了报文交换的“存储-转发” 方式,但它改变了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的交换办法,它把报文 分成许多比较短的并被规格化的小包(“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 如图8-4所示。
共36页
9
1.分组长度选取
分组长度以16~4096B之间的2nB为标准分组长度,一般 选用的分组长度为128B,不超过256B(不包括组头)。分组头 长度为3~10B。
14
4.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
① 分组头;
数据报方式的每个分组头要包含详细的目的地址,而虚电路方式由于预先已
建立逻辑连接,分织头中只含有对应于所建立的虚电路的逻辑信道标识。
② 选路
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方式
• 也需要三个过程:建立-数据传输-拆除
▪ 建立虚电路时,交换机将预留传输时所需的所有资源
• 虚电路的路由在建立时确定,传输数据时则不再需要
▪ 数据传输时只需指定虚电路号,分组即可按虚电路的路由穿越网 络——“数字管道”
• 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 但却没有像电路交换那样始终占用一条端到端的物理通道,只是 断续地依次占用传输路径上各个链路段——与铁路系统类比
▪ 可以看成是采用了电路交换思想的分组交换 ▪ 能够保证分组按序到达
10
▪ 分组通过预先建立好的虚电路穿越网络
H3 H2
H4 H1
虚电路
H5 H6
11
总结
▪ 采用交换技术的原因:提高线路利用率 ▪ 实现交换的方法:
• 整个报文(Message)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
• 优缺点:
▪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 ▪ 线路利用率高; ▪ 传输可靠性较高; ▪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 ▪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 ▪ 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 类比:下载时若无断点续传功能,一旦出错你会怎样做?
2.6 数据交换技术
▪ 交换的概念 ▪ 为什么要采用交换技术 ▪ 实现数据交换的方法
1
▪ 什么是交换?
• 按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
▪ 例如,电话交换机在用户呼叫时为用户选择一条可 用的线路进行接续。用户挂机后则断开该线路,该 线路又可分配给其他用户。
• 最初的交换:人工转接交换
2
▪ 为什么要采用交换技术?
分组2
分组1
H4
主机B
ACK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
三种数据交换⽅式数据交换⽅式
1.电路交换(⾮常⼤的⽂件不分⽂件⼤⼩,建⽴连接、释放连接使⽤的时间⼀样)
打电话国内电话线路,需要通信时建⽴连接,通话完释放连接
2.报⽂交换(图⽚,⽂件等整个发出去)完整数据
报⽂⼀般⽐分组长的多、报⽂时延长
3.分组交换先传送分组⼀,后⼆、3。
(⼩⽂件)
报⽂分成段即为数据分组1、2、3 分组即数据包
每个数据包都要检查地址,选择路径,不需要提前建⽴连接
H1给H5发数据可能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
在路由表A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ip 端⼝路由器的存储转发功能
接着说说路由表:
运⾏cmd-->route print
⽹络⽬标 ⽹络掩码 ⽹关 接⼝ 跃点数
0.0.0.0 0.0.0.0 10.22.22.1 10.22.22.102 20
这条数据是说,
⽬的地址为0.0.0.0 ⼦⽹掩码为0.0.0.0 就是说我们将要访问的任何⽹络
gateway为10.22.22.1 就是说我们要访问到任何⽹络都必须通过10.22.22.1这个⽹关地址interface接⼝这⾥是我本机的ip地址,通常interface和gateway是同⼀⽹段的。
连起来的的意思就是我本机想要访问到任何⽹络都必须通过10.22.22.1这个出⼝。
简述各种数据交换技术
简述各种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是指将数据从一个系统迁移到另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共享信息,提升工作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数据交换技术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文件传输,这是最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
它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TP)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它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安全地共享大量数据。
第二种是数据库迁移,它是指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系统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整合多个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分析。
第三种是API数据交换,它是指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将数据从一个系统迁移到另一个系统的方式。
它可以让企业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迅速、安全地共享数据,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种是电子数据交换(EDI),它是指使用标准格式将数据在两个系统之间进行交换的方式。
它可以帮助企业加快业务流程,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提升客户体验。
总之,数据交换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有效、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换
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6 __数据交换技术
2.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以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作为一个报 文,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源点将报文送给与它相连接 的中间节点,中间节点存储后再转发,直至报文到达 目的站点。 报文:发送站点一次发送的数据块。由数据和报头两 部分组成。 报头 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交换节点:一台专用的计算机,带有足够的外存以缓 冲存储。 节点的工作:收到--暂存--路由选择--转发 节点对报文进行的处理:差错校验、调节输入/输出速 度、进行数据速率转换,甚至转换编码方式。
2.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特点:
– – – – – – – 线路利用率高,报文分时共享通道。 可靠性高,节点在存储/转发时进行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速率和码型的转换:电路交换则不能。 可一对多发送 交换节点有存储能力,一般由小型机来担当。 延迟较大,不适于实时性的交互式通信。 只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分组交换:对报文交换方式进行了改进。它将 一个报文分成一个个较小的一定长度的分组, 然后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在接收端再将各 分组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报文。 报文分组:目的地址+分组编号+数据 传输方式:各分组可按不同的路径。当各组报 文都到达目标节点后,按编号重组报文 。
3. 分组交换
3. 分组交换
– 虚电路业务服务和数据报业务服务
各种交换方式汇总
本
节
结
束
返
回
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
经过三个阶段: 建立电路:建立一条点――点的电路 传输数据
– 双向:电路上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 数据形式:数字数据、模拟数据。 – 特点:独占信道,传播延迟短,无阻塞
拆除电路
电路交换
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互联互通,获取各种资源和信息。
而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则是保证信息传输顺畅、快速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各种形式和应用。
一、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是较早期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
它通过在通信发起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使得发送的数据可以直接传输到目标设备。
这种交换方式类似于电话系统中的交换机连接,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然而,电路交换技术存在一些缺点,如占用带宽高、连接建立时间长等,因此在大规模数据传输场景下并不适用。
二、报文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数据交换方式。
在报文交换中,数据被划分为较小的报文,然后通过网络分段传输,并在接收方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报文。
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可以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报文交换技术还支持差错检测和纠正,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三、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
与报文交换类似,分组交换技术也采用存储转发原理,但将数据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和校验等信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分组交换技术具有较低的时延和较高的带宽利用率,能够适应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多任务并行处理的需求。
四、虚电路交换技术虚电路交换技术是在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
虚电路交换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建立一条虚拟的通信路径,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服务质量保证。
与电路交换技术相比,虚电路交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多样化的网络应用。
此外,在虚电路交换中,路由器还可以对数据包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质量。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多种多样,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网络条件选择合适的数据交换方式,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在现实中,每个设备都进⾏直接连接是不现实的,它们需要⼀些中间结点来进⾏过渡,这些中间结点为交换设备。
通常使⽤的数据交换技术有三种: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cireuit swithing)技术是在通信两端设备间,通过⼀个⼀个交换设备中线路的连接,实际建⽴了⼀条专⽤的物理线路,在该连接被拆除前,这两端的设备单独占⽤该线路进⾏数据传输。
电话系统就是采⽤了线路交换技术。
通过⼀个⼀个交换机中的输⼊线与输出线的物理连接,在呼叫电话和接收电话间建⽴了⼀条物理线路。
通话双⽅可以⼀直占有这条线路通话。
通话结束后,这些交换机中的输⼊线与输出线断开物理线路被切断。
⼀(1)、电路交换的优点连接建⽴后,数据以固定的传输率被传输,传输延迟⼩。
由于物理线路被单独占⽤,因此不可能发⽣冲突。
适⽤于实时⼤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2)、电路交换的缺点建⽴连接将跨多个设备或线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连接建⽴后,由于线路是专⽤的,即使空闲,也不能被其他设备使⽤,造成⼀定的浪费。
对通信双⽅⽽⾔,必须做到双⽅的收发速度、编码⽅法信息格式和传输控制等⼀致才能完成通信。
⼆、报⽂交换报⽂交换是⼀种存储转发技术,报⽂交换不要求两个通信结点之间建⽴专⽤通路。
节点把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个数据包——报⽂,该报⽂含有⽬标结点的地址,完整的报⽂在⽹络中⼀站⼀站地向前传送”⼆(1)、报⽂交换的优点线路的利⽤率较⾼。
许多报⽂可以分时共享交换设备间的线路。
当接收端设备不可⽤时,可暂时由交换设备保存报⽂,报⽂在传输时对报⽂的⼤⼩⼩没有限制。
在线路交换⽹络中,当通信量变得很⼤时,某些连接会被阻塞,即⽹络在其负荷降下来之前,不再接收更多的请求。
⽽在报⽂交换⽹络中,却仍然可以接收报⽂,只是会增加传输延迟。
能够建⽴报⽂优先级。
可以把暂存在交换设备⾥的许多报⽂重新安排先后顺序,优先级⾼的报⽂先转发,减少⾼优先级报⽂的延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交换的方式
一、数据交换方式概述:
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系统的设备费用常常要占整个计算机网络费用的一半左右,所以当通信用户较多而传输的距离较远时,通常采用交换技术。
交换又称为转换,这种交换是通过某些交换中心将数据进行集中和传送,使传输线路为各个用户所共用,从而大大节省通信线路,提高传输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系统费用。
当前的数据交换技术有三种最基本的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一个数据通信网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直接受网络所采用的交换方式影响。
二、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
1、电路交换
1.1电路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数据传输期间,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有一条由中间结点构成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在数据传输结束之前,这条线路一直保持。
如果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信道容量很大时,这两个相邻结点之间可以同时有多个物理电路。
1.2电路交换技术实现通信的3个过程:
①电路建立
在传输任何数据之前,必须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整个阶段通过源站点请求完成交换网中对应的逐个结点连接过程,以建立起一条由源站到目的站的传输通道。
②数据传输
源站和目的站沿已建立的传输通道,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
这种传输在经过中间结点时几乎没有延迟,并且没有阻塞问题,除非有意外的线路或结点故障而导致电路中断。
③电路拆除
在完成数据或信号的传输后,就要结束连接。
通常是由源站或目标站提出终止通信,各结点相应拆除该电路的对应连接,释放由该电路占用的结点和信道资源。
1.3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
(1)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
(2)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
(3)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时序问题。
(4)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5)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
缺点:
(1)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偏长。
(2)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率低。
(3)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
2.1报文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无需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长度不限且可变。
传送过程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即发送站在发送一个报文时把目的地址附加在报文上,途经的网络结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结点,通过逐个结点转送,直到目的站点。
每个结点在收下整个报文后,暂存报文并检查有无错误,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到下一个结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到下一个结点。
在同一时间段内,报文的传输只占用两个结点之间的一段线路。
而在两个通信用户间的其他线路段,可传输其他用户的报文,不像电路交换那样必须占用端到端的全部信道。
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每个结点是一个电子设备或是机电结合的交换设备,这种设备发送和接收的速度一样快。
报文交换结点通常是一台小型计算机,它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缓冲收到的报文。
2.2报文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
(1)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2)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
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
这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
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
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
(3)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
(1)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
(2)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3)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了传送时延。
3分组交换
3.1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的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形式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分组交换网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一般选128B。
发送节点首先对从终端设备送来的数据报文进行接收、存储,而后将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
接收节点将接收到的分组重新组装成信息或报文。
3.2分组的基本格式
3.3分组交换的实现方式
3.4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
(1)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传输时间。
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也必然少得多。
(2)简化了存储管理。
因为分组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
(3)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
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
(4)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合适些。
缺点:
(1)尽管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少,但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而且其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一样,每个分组都要加上源、目的地址和分组编号等信息,使传送的信息量大约增大5%~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增加。
(3)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要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
若采用虚电路服务,虽无失序问题,但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三、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传送的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
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
从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上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尤其适合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